部编必修上册10.2《师说》限时训练(5份打包 )_第1页
部编必修上册10.2《师说》限时训练(5份打包 )_第2页
部编必修上册10.2《师说》限时训练(5份打包 )_第3页
部编必修上册10.2《师说》限时训练(5份打包 )_第4页
部编必修上册10.2《师说》限时训练(5份打包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部编必修上册10.2《师说》限时训练(5份打包)高一语文《师说》限时训练1

一、基础夯实

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嗟乎(jiān)嘉奖(jiā)阿谀(yú)师襄(xiāng)

B.跬步(guǐ)经传(zhuàn)以贻(yí)之苌(cháng)弘

C.骐骥(qí)句读(dòu)颁白(bān)老聃(dān)

D.驽马(nú)郯子(tán)针砭(biǎn)无长(zhǎng)无少

2.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何陋之有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先乎吾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不拘于时,学于余

3.下列加点字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其贤不及孔子

4.对下列各句中“师”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吾从而师之③惑而不从师④而耻学于师⑤彼童子之师

⑥孔子师郯子⑦吾师道也⑧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A.①③④/②⑤⑦/⑥⑧B.①②③/④⑥/⑤⑦/⑧C.①⑤/⑥⑦/②③④/⑧D.①③④⑤/②⑥/⑦/⑧

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官盛则近谀(奉承拍马)②其下(低于)圣人也亦远矣③今其智乃(竟)反不能及

④术业有专攻(研究)⑤巫医乐师(教师)百工之人⑥郯子之徒(学徒)

A.①③④B.①②⑥C.③⑤⑥D.②④⑤

二、情景默写

7.(1)《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慨叹两句是:,。

(2)《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3)《师说》中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当时的人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对自身:。

(4)《师说》中概述教师的职能和任务的语句是:,。

(5)《师说》中论述择师标准要不论地位高低,年龄长幼的句子是:,,

,。

(6)《师说》中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是可以教学相长的句是:,,

,,。

(7)《师说》中论述的中心论点是:。《师说》限时训练1参考解析

1.C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汉语字音的能力。

A.“嗟乎”的“嗟”应读“jiē”。

B.“跬步”的“跬”应读“kuǐ”。

D.“针砭”的“砭”应读“biān”。

2.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

例句为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有何陋。

A.判断句,“也”表判断。

B.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乎吾前生,其闻道也乎吾先。

C.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

D.“不拘于时”是被动句,“于”表被动;“学于余”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余学”。

3.D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很多人。

B.所以:古义,用来……的。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C.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帮凶。

D.不及:古义今义均为“比不上”。

4.D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是说“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师:名词,老师;

②“吾从而师之”是说“我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老师;

③“惑而不从师”是说“感到疑惑,却不向老师讨教”,师:名词,老师;

④“而耻学于师”是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师:名词,老师;

⑤“彼童子之师”是说“那些孩子们的老师”,师:名词,老师;

⑥“孔子师郯子”是说“孔子以郯子为老师”,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老师;

⑦“吾师道也”是说“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师:动词,学习;

⑧“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是说“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师:名词,指一类人,是对职业的一种敬称。

5.C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

A.“受”,同“授”,教授。B.“不”,同“否”,指不从师学习。

C.无通假字。D.“生”,同“性”,本性,禀赋。

6.A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

①词意准确。句意:(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

②词意准确。句意:他们的才能远低于圣人。

③词意准确。句意: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

④词意准确。句意:学问技艺各有专长。

⑤此处的“师”指掌握某种专门知识、技术的人。句意: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

⑥此处的“徒”指类。句意:郯子这些人。

7.(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择师而教之则耻师焉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7)古之学者必有师高一语文《师说》限时训练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文本一: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随伯兄会贬官岭表。会卒,嫂郑鞠之。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擢进士第。会董晋为宣武节度使,表蜀观察推官。晋卒,愈从丧出,不四日,汴军乱,乃去。愈复为博士。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为作《进学解》以自谕。宪宗遣使者往凤翔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愈闻恶之,乃上表。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裴度、崔群曰:“愈言讦牾,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帝曰:“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刺邪?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乃贬潮州刺史。镇州乱,杀田弘正而立王廷凑,诏愈宣抚。既行,众皆危之。元稹言:“韩愈可惜。”穆宗亦悔,诏愈度事从宜、无必入。愈至,廷凑严兵迓之,甲士陈廷。既坐,廷凑曰:“所以纷纷者,乃此士卒也。”愈大声曰:“天子以公为有将帅材,故赐以节,岂意同贼反邪?”语未终,士前奋曰:“先太师为国击朱滔,血衣犹在,此军何负乃以为贼乎?”愈曰:“以为尔不记先太师也,若犹记之,固善。天宝以来,安禄山、史思明、李希烈等有子若孙在乎?亦有居官者乎?”众曰:“无。”愈曰:“田公以魏、博六州归朝廷,官中书令,父子受旌节;刘悟、李祐皆大镇。此尔军所共闻也。”众曰:“弘正刻,故此军不安。”愈曰:“然尔曹亦害田公,又残其家矣,复何道?”众欢曰:“善。”廷凑虑众变,疾麾使去。因曰:“今欲廷凑何所为?”愈曰:“神策六军将如牛元翼者为不乏,但朝廷顾大体,不可弃之。公久围之,何也?”廷凑曰:“即出之。”愈曰:“若尔,则无事矣。”会元翼亦溃围出,延凑不追。愈归奏其语,帝大悦。(节选自《新唐书·韩愈传》)

文本二: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节选自韩愈《师说》)

1.下列对文本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刺邪/

B.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刺邪/

C.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刺邪/

D.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刺邪/

2.下列对文本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还包括唐代的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陆游、王安石。

B.卒,表示“死亡”的意思。《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C.表,是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也是封建社会下臣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

D.天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幼年丧父,勤奋好学。他从开始读书,每天都能记诵几千几百字,等到长大,能够完全贯通《六经》、诸子百家的学问。

B.韩愈正直敢谏,多次被贬。韩愈很反感唐宪宗供奉佛骨,于是上表反对,因言辞激烈触怒皇帝,差点被皇帝处死,在众人的求情下,被贬为潮州刺史。

C.韩愈不顾生死,宣抚叛乱。皇上下诏让韩愈前往招抚,韩愈出发后,大家都认为有危险。皇帝也感到后悔,下诏不让韩愈进入敌营招抚。

D.韩愈重视师道,洞察世风。韩愈列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对比,深刻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4.翻译:(1)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限时训练2参考解析

1.D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韩愈说我信奉佛教过分了,还可以宽容。至于说自东汉信奉佛教以来,天子都寿命短,这种话多么荒谬?

“愈言我奉佛太过”,“太过”补充说明“奉佛”的程度,关系紧密,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

“东汉奉佛以后”是时间状语,中间不能断开,而且“天子”是下一句的主语,主语前面要断开,排除B。

2.A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唐宋八大家'还包括……陆游”理解错误。“陆游”不在“八大家”之列,应该是“曾巩”。

3.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下诏不让韩愈进入敌营招抚”说法错误。由原文“穆宗亦悔,诏愈度事从宜、无必入”可知,穆宗也后悔,让韩愈便宜行事,不要进入乱军中去。由此可知,穆宗只是让韩愈便宜行事,不要进入乱军中去,并没有不让韩愈进入敌营招抚。

4.韩愈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被同族的堂兄抚养。

5.他们不知道句读,不解决疑惑,有的人从师,有的人不从师,我没有看出他们的明智。

参考译文:

文本一:

韩愈,字退之,是邓州南阳人。韩愈三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孤儿,被同族的堂兄抚养。他跟随大哥韩会贬官到岭外居住。韩会去世之后,嫂子郑氏抚养他。韩愈从开始读书,每天都能记诵几千几百字,等到长大,能够完全贯通《六经》、诸子百家的学问。韩愈考中了进士。正赶上董晋做宣武节度使,表章让韩愈做了观察推官。董晋去世之后,韩愈跟随灵枢离开京城,不到四天,汴梁的军队作乱,韩愈于是就离开了。韩愈重新担任博士。韩愈才华横溢,却多次被贬,官职也下降了,于是,就写了《进学解》来表明心迹。宪宗派使者前往凤翔迎请佛骨进入皇宫禁苑,三天后,才送到佛寺中供养。韩愈很厌恶这种行为,就上书朝廷(建议废止)。韩愈的奏章送上去,皇上看了大怒,拿着奏章给宰相看,要将韩愈处死。裴度、崔群进谏说:“韩愈上书触犯皇上,治他的罪确实应该。但是一个人如果不是心里怀有极大的忠诚,怎么能这样做呢?希望皇上稍微宽贷他,以招引群臣进谏。”皇上说:“韩愈说我奉侍佛教过分了,还可以宽容。至于说自东汉信奉佛教以来,天子都寿命短,这种话多么荒谬?韩愈,只是朝廷一个臣子,胆敢狂妄若是,坚决不可以赦免!”于是被贬为潮州刺史。镇州动乱,士兵杀了田弘正,立王廷凑做节度使,皇上下诏让韩愈前往招抚。韩愈出发后,大家都认为有危险。元稹说:“韩愈可惜了。”穆宗也后悔,让韩愈便宜行事,不要进入乱军中去。韩愈到了,王廷凑部署军队迎接他,让兵士穿上铠甲站立堂上。大家坐下后,王廷凑说:“变乱发生,就是这些士卒闹的。”韩愈大声喝道:“天子认为你有将帅之才,所以赐予你节杖,哪里会料到你会与贼人一道造反呢?”话还没说完,一个士兵上前激愤地说:“先太师为国家抗击朱滔,血衣还在,我们的军队哪里对不起朝廷了,却说我们是叛贼?”韩愈说:“我以为你们不记得先太师了,如果还记得,那很好。天宝以来,安禄山、史思明、李希列有孩子或者孙子在吗?还有在做官的吗?”众人说:“没有。”韩愈说:“田公率领魏、博六州来归顺朝廷,做到中书令的职务,父子都做了节度使。刘悟、李祐统领的也都是大镇。这些也都是你们都知道的。”众人说:“田弘正很刻薄,所以,这里的兵士不能安身立命。”韩愈说:“但是你们也害了田公,又残害了他的家人。还有什么好说的?”众兵士都说:“好吧。”王廷凑担心军心摇动,赶忙叫他们都出去。于是对韩愈说:“您想让我干什么呢?”韩愈说:“神策六军的将领,像牛元翼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但朝廷顾全大局,不能把他丢弃不管。你长时间围困他们,为什么呢?”王廷凑说:“我马上就放他出城。”韩愈说:“如果是这样,那就没什么事了。”正逢牛元翼突围出来,王廷凑也就不再追赶。韩愈回朝报告皇上,皇上很高兴。

文本二:略高一语文《师说》限时训练3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文后小题。

在潮州的风中呼吸

潮州,一听这个名字,就想着应该是海边的城市。也许,在历史上还曾经为潮水所席卷,但依然迎潮而立,并因此而得名。

当然,这只是我顾名思义的猜测。潮州之名后来令我极为吃惊,它的山和水不叫潮山潮江,而叫韩山韩江。为何以“韩”命名?恕我孤陋寡闻,我那时竟然完全不知。

我说的“那时”是十几年前读大学时,我去潮州附近的凤凰山做文化考察,第一次知道了潮州有一座“韩山”,心下想着肯定和某某地方叫“韩家村”一样来历平凡吧。数年之后,我才知道,这“韩”是韩愈的“韩”。我有些震惊:一座城市甘愿成为一位文人的遗存。

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另一座城市,是以一位文学家的姓来命名它的山和水。以前总觉得与韩愈同时期的柳宗元命名了柳州,后来才知道,柳州得名是因为柳江,这“柳”字不过是一种巧合。

你可以说,韩愈被当地如此纪念,首先是因为他做过当地的执政官。这不错,但是,在韩愈之前和之后,于漫长的历史中,此地不知道有过多少执政官,而韩愈在当地仅仅待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为潮州自然做了一些好事,就如那篇极为有名的《祭鳄鱼文》所记载的。当地朋友说到这事情,总是会眉飞色舞说起韩愈的“狡猾”,他是如何派人在上游撒石灰,又是如何选择好时机在下游朗诵《祭鳄鱼文》,让当地老百姓目睹了一场表现文字伟力的戏剧。但是,很有可能的是,当时的老百姓就洞穿了韩愈的把戏,他们只是愿意相信他们想要相信的。他们知道这个人的来历,知道这个人的文章能够流传千古,他们愿意崇拜这个人。

这座城市从此与众不同。它获得了一个全新的内核,从而开始了脱胎换骨的再生。

因此,当你面对的潮州是一座古香古色的城市时,你不应该有太多的惊讶。传统文化的气息弥漫在它的大街小巷里,保持得格外醇厚。

我在那条进士牌坊街不知走过多少遍。我没有去数到底有多少牌坊,心中的那种感觉是一眼望不到头,如同历史的隧道。他们都在追逐韩愈的脚步,想以文字获得走向远方的权利。古代的士人们是自信而自得的,道统如天空般确定,未来也完全可期。

韩江也是很美的。在潮州城段,有座广济桥横跨其上。说是桥,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坚硬之物。它是一座浮桥,以船相连,相连的船可拆开,以便上下游通行。平时,人们可以踩着这座浮桥往来于两岸。该桥始建于南宋,明朝年间形成了“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格局,这个时候的广济桥,便不仅仅是实用的,而且是审美的了。

有了源,有了名,有了核,又逐渐有了坚硬的现实物象,某种文化态度便形成了。

见识过“潮彩”的人,会对那种艳丽的色彩造成的视觉冲击难以忘记。也是自唐代起,潮州便开始大规模地生产陶瓷,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至今已经从“广东瓷都”变成了“中国瓷都”。此外,还有“潮绣”艺术,艳丽的线条构成了美不胜收的布上雕塑。

如果说这些艺术形式太过耀眼,一望便知,那么,从生活的基本吃喝来说,潮州菜是享誉全国的。沿海的地方多了,产海鲜的地方也多了,但似乎都没有潮州菜的口碑。实际上,潮州附近的海域并不特别盛产海鲜,潮州菜所用的海鲜也大多取货于八方。潮州菜的好,跟潮州这个地域其实关系不大,而一定跟潮州人的追求态度紧相关联。

因此,这个地方商界文化界名人辈出,是在情理之中的。饶宗颐是我敬仰的学问大家,他对中国古代各种艰深的学问,都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甚至可以说是当今最后一位国学大师。从韩愈到饶宗颐,构成了潮州的文化史谱系。如果说曾经是有大家路过,而后来,这片土地已经可以提供充分的养料,去滋养一棵大树的根系。

我们稍稍从这块土地上抬眼向周围眺望,会发现这里早已是潮汕民系的文化中心。

广东存在着三大民系:广府人、客家人和潮汕人。居住在珠三角地区的广府人说粤语,住在粤北粤东的客家人说客家话,分布在粤东的潮汕人说潮汕话。潮汕话属于闽南语系,从文化亲缘关系上更接近旁边的福建。因此潮汕人自我解嘲,说自己处在“省尾国角”之地。客观来说,潮汕确实不占优势。但是,文化的动力往往都是来自边缘。带着闽南文化印迹的潮汕人,在行政架构上却归属于广东。这种撕扯感让他们跟广府人在心态上完全不一样,没有那种历史赐予的优越感,也没有地理位置的优越感,他们必须运用智慧,寻找自身的优势,结果反而具备了一种更开阔的视野。就文学来说,潮州这个地方在韩愈的庇护下,激活了广东文坛的文脉。

因此,在我心里,潮州成了一座不折不扣的文化之城。文学给了它某种根底性质的生命力,它成了一座不甘心的城市。只要有一点点机会,它就会迸发出它的创造力,努力地向外拓展自己。

我喜欢在潮州瞎逛,放下一切思想和情绪,只是在自己的感觉中漂流。我呼吸着潮州的空气,就像是把语言、文字和思想都变成是一种呼吸,一种生命本身存在的节奏。尤其是我去拜谒韩文公祠的时候,我一步一步向韩山攀爬,感觉到文学的力量绵延不绝,如路边柔韧的野草,如空中弥漫的水雾。美好的感觉带来幻象一般的文化溶液,让人沉醉其中。(取材于王威廉同名散文)

1.下列对加点词语在文中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名思义:指一开始只是从字面上猜测潮州得名的由来。

B.孤陋寡闻:指为自己竟然不知道韩山韩江的来历而懊恼。

C.眉飞色舞:指潮州人说起韩愈当年治鳄一事时的得意和兴奋。

D.脱胎换骨:指韩愈执政潮州后该地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2.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让潮州这座城市心甘情愿地去追随的,正是韩愈身上彰显出的文化创造力。

B.潮州人受韩愈的影响,形成好学崇文的风气,历史上有过数量众多的进士。

C.“十八梭船二十四洲”格局的出现,使广济桥逐渐摆脱了最初的实用功能。

D.文章结尾处用“野草”“水雾”作比,形象地反映了文化的韧性和影响力。

3.作品第四段谈到柳州得名的由来,这样写有何作用?

4.联系全文,如何理解“潮州成了一座不折不扣的文化之城”?

二、语言表述运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盛唐之后,经历大历、建中一段诗歌创作相对薄弱的时期,到了贞元、元和年间,唐诗又掀起第二次高潮,,名家荟萃。除直接继承杜甫现实主义传统的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等“新乐府”诗派诸家外,还有以横放奇险闻名的韩愈、孟郊及其追随者,有借山水以抒怀的柳宗元,有善写政治讽刺诗的刘禹锡和以瑰丽惊艳、想象奇美著称的青年诗人李贺,“或平或奇,或高深或雄直,,各成壁垒”(方南塘《辍锻录》),中唐诗坛百花竞放、争艳斗妍。

不过,中唐诗坛难以见到盛唐那种和谐局面,它突出地呈现了的倾向。这既是安史之乱之后,集中统一受到破坏、社会趋向纷纭复杂、思想文化更加在诗歌创作中的反映,同时也是诗人们在盛唐高峰之后,自觉地从多方面寻找出路、追求创新的结果。由于中唐诗人从观念到实践的求新求变,使中唐诗歌大放异彩,成为重要的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转折点。

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人尽其才旗鼓相当多样化五花八门

B.人才辈出半斤八两多元化五光十色

C.人尽其才半斤八两多样化五光十色

D.人才辈出旗鼓相当多元化五花八门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唐诗人从观念到实践的求新求变,中唐诗歌大放异彩,成为重要的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转折点。

B.由于中唐诗人从观念到实践的求新求变,中唐诗歌大放异彩,成为重要的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转折点。

C.中唐诗人从观念到实践的求新求变,使中唐诗歌大放异彩,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D.由于中唐诗人从观念到实践的求新求变,使中唐诗歌大放异彩,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7.下列各句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相同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B.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C.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师说》限时训练3参考解析

1.D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词语的丰富含意的能力。

D.“指韩愈执政潮州后该地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说法错误,结合原文“这座城市从此与众不同。它获得了一个全新的内核”可知,脱胎换骨的是“全新的内核”,是一种传统文化精神的内核,而不是生活水平的提高。

2.C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使广济桥逐渐摆脱了最初的实用功能”说法错误,结合原文“该桥始建于南宋,明朝年间形成了‘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格局,这个时候的广济桥,便不仅仅是实用的,而且是审美的了”可知,这个时候的广济桥,不仅仅是实用的,而且是审美的,并非逐渐摆脱了最初的实用功能。

3.①凸显人物形象,用柳州并不是因为柳宗元得名来凸显韩山韩江因韩愈而得名这一事实的不寻常,表明韩愈因在潮州的贡献而深得潮州人民爱戴。②揭示文章主旨,表述了对韩愈的敬仰之情。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依据原文“我有些震惊:一座城市甘愿成为一位文人的遗存。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另一座城市,是以一位文学家的姓来命名它的山和水”可知,以文人命名一个城市是不常见的,说明此文人对于这个城市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柳宗元名气很大,但是柳州都不是由他命名的,以此和本文潮州因韩愈而命名“韩山韩江”作对比,目的是表明韩愈因在潮州的贡献而深得潮州人民爱戴,也表述了对韩愈的敬仰之情。

4.①以韩愈为代表的文化影响,引领潮州成为文风鼎盛的文化古城;

②潮州人追求艺术化的文化态度(文化谱系),推动潮州成为名人辈出的文化名城;

③历史地理上的边缘化,拓展了潮州的创造力。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依据原文“这座城市从此与众不同。它获得了一个全新的内核,从而开始了脱胎换骨的再生”“潮州是一座古香古色的城市时,你不应该有太多的惊讶。传统文化的气息弥漫在它的大街小巷里,保持得格外醇厚”“进士牌坊街不知走过多少遍。我没有去数到底有多少牌坊,心中的那种感觉是一眼望不到头,如同历史的隧道。他们都在追逐韩愈的脚步”可知,以韩愈为代表的文化影响,引领潮州成为文风鼎盛的文化古城;

依据原文“这见识过‘潮彩’的人,会对那种艳丽的色彩造成的视觉冲击难以忘记。也是自唐代起,潮州便开始大规模地生产陶瓷,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至今已经从‘广东瓷都’变成了‘中国瓷都’。此外,还有“潮绣”艺术……”“他们必须运用智慧,寻找自身的优势,结果反而具备了一种更开阔的视野。就文学来说,潮州这个地方在韩愈的庇护下,激活了广东文坛的文脉”可知,潮州人追求艺术化的文化态度,推动潮州成为名人辈出的文化名城;

依据原文“文学给了它某种根底性质的生命力,它成了一座不甘心的城市。只要有一点点机会,它就会迸发出它的创造力,努力地向外拓展自己”可知,历史地理上的边缘化,拓展了潮州的创造力。

5.D

第一空处,人才辈出:形容人才一批接着一批地出现。人尽其才: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此处指人才接连不断出现,而非强调每个人都能在社会中各尽其用,故选“人才辈出”。第二空处,旗鼓相当: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半斤八两:指不相上下,实力相当,多作贬义。此处语境没有贬义,故选“旗鼓相当”。第三空处,多元化:一指由单一向多样发展,由统一向分散变化;二指多样的,不是集中统一的。多样化:倾向于向同类别中的多种样式发展。多元化倾向于往不同方向发展,此处语境是指中唐诗坛突出地呈现了往不同方向发展,故选“多元化”。第四空处,五花八门:原指“五花阵”与“八门阵”,古代兵法阵名,后用作比喻各行各业的暗语,现常比喻事物繁多,变化莫测。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这里形容思想文化,故选“五花八门”。

6.C

划横线句子“由于”“使”成分赘余,使句子缺少主语;“重要的”修饰“转折点”,语序不当,应该把“重要的”放在“转折点”前,并去掉“的”。A.成分残缺,在第二句前加“使”;“重要的”语序不当,应该把“重要的”放在“转折点”前,并去掉“的”。B.“重要的”语序不当,应该把“重要的”放在“转折点”前,并去掉“的”。D.“由于”“使”成分赘余,使句子缺少主语。

7.A

例句比喻,把“诗坛”比喻成“百花”。A.比喻、夸张;把“浪花”比喻成“白雪”;陡峭的石壁笔直的插入到云层当中,运用夸张的手法。B.拟人、夸张;猿猱欲度愁攀援,赋予猿猱人的思想“愁”,运用拟人的手法;黄鹤飞的多高啊,它尚且不能过去,运用夸张的手法。C.互文、借代;主人和客人下马,主人和客人在船,运用互文的手法;“管弦”代指音乐,运用借代的手法。D.双关,“莲”同“怜”,怜爱。高一语文《师说》限时训练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问说

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已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已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

是已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已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已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布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已者/狎之/而不甘问焉

B.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

C.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

D.贤于已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是古代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一种文体,大多是陈述对某个问题的见解,类似于现代的杂文。

B.舜,中国上古时代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首领,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史称帝舜、虞舜、舜帝。

C.庶人,泛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春秋时期称农业劳动者为“庶人”。

D.夫子,在本文中是对文学境界相当高的人的一种尊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之学必好问”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它至少有两层含意:一是治学者不能缺少“问”,二是“学”与“问”有着密切的关系。

B.举孔子、舜等古人的例子,意在说明“问”是古圣先贤的美德。

C.认为今人不好问的原因是今人所学的并不是“古人之学”,所喜爱的也不是“古人之好”。

D.本文在论证方法、语言风格上都可以看到模仿韩愈《师说》的痕迹,这两篇文章都重点论述了关于“尊师”与“重道”的观点。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

5.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师说》限时训练4参考解析

1.B

根据虚词“者”“焉”以及句式对称的特点来对比各选项,可确定正确选项为B项。

2.D

“夫子”在本文中特指孔子。

3.D

“这两篇文章都重点论述了关于‘尊师’与‘重道’的观点”错误,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君子之学必好问”,重点论述的是“问”。

4.(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请教来求得一点收获,(这就是曾子)所说的有才能的向没才能的请教,知识多的向知识少的请教。

(“如”,比得上;“焉”,他们;“能”,才能;“多”,知识多。)

5.因此,地位高的人可以请教地位低的人,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可以请教德行才能低的人,年岁大的人可以请教年少之人,只考虑德行学问方面的成就罢了。

(“是故”,因此;“贵”,地位高的人;“贱”,地位低的人;“道”,德行学问。)

君子学习必然喜欢向别人请教。请教和学习是相互帮助着进行的,不学习就不能提出疑问,不请教就不能增长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请教,不是真正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或许还不能(使道理)用于实际;了解了那些大的方面,或许还不了解那些细节。除了请教,还能怎么解决呢?

(对于)比自己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向他们请教来消除那些疑惑,(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那里判明是非。(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请教来求得一点收获,(这就是曾子)所说的有才能的向没才能的请教,知识多的向知识少的请教。(对于)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向他们请教来相互研讨勉励,(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探究问题,明确地分辨是非。

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而问,不挑选人而问,只求取那些有益于自己的罢了。因此,狂妄的人的言论,圣人(也)采纳它;地位低微的樵夫,古圣先王(也)询问他们,舜帝有天子的身份向平民询问,以大智慧去体会浅近的语言,不是一时的谦虚,实在是要听取多方面的有益意见。

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通达的地方,却勉强以为理解了;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那么终生几乎都没有可问的事了。(对于)比自己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妒忌他,不愿意向他请教;(对于)不如自己的人,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请教;(对于)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不敬重他,不甘心向他请教。像这样,天下就几乎没有可以请教的人了。人都不值得佩服了,事情都没有可疑的了,这只是自以为是罢了。自以为是,那还是小的错误。自己知道自己的浅薄却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让学习最终不进步.也不想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是危害自己的内心修养,错误就大了,而陷入这种错误的人常常(占)十分之八九。

不喜爱请教,(是)由于不能虚心;不能虚心,(是)由于并非诚心实意喜爱学习。也不是不专心用功的缘故,他学习的不是古人学习的(东西),他喜爱的也不是古人喜爱的(东西),不能请教,是理所当然的。

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所不了解的,不一定不会被无知的人了解;无知的人所能做的,不一定不是圣人不能做的。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请教可以缺少吗?《周礼》(说),朝堂之外(要)询问百姓,国家的政事尚且问到平民。因此,地位高的人可以请教地位低的人,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可以请教德行才能低的人,年岁大的人可以请教年少之人,只考虑德行学问方面的成就罢了。孔文子不耻下问,孔子认为他德行学问高。古人把请教作为美德,而且不认为它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子反而争相把请教当作耻辱,那么古人所深深地感到羞耻的(事),后代的人却做着并且不以为耻(就)多了,可悲啊!高一语文《师说》限时训练5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乡村教师(节选)

刘慈欣

他知道,这最后一课要提前讲了。

他忍住几乎使他晕厥过去的剧痛,艰难地移近床边的窗口,看着远处的村庄。从自己的老师为救自己被狼咬死的那一刻起,他这一生就属于黄土高原上这个偏远的小山村了。

窗外的田垄上,娃们在为他烧香和烧纸了。

半年前,他拿起扁担和想从校舍取椽子去修村头老君庙的几个人拼命,被人打断了两根肋骨。送到镇医院,医院竟又发现他患了食道癌,但他没有去管,实在没钱管。从镇医院出来,他把身上所有的钱都买了书。

在距地球五万光年的银河系的中心,一场延续了两万年的星际战争已接近尾声。

碳基联邦舰队将完成碳硅战争中最后一项使命:摧毁大部分恒星,建立一条五百光年宽的隔离带,免除硅基帝国对银河系中心区域的碳基文明的任何威胁。隔离带中只有形成3C级以上文明的恒星系才会被保护。

夜深了,烛光中,娃们围在老师的病床前。

他把剩下的12片止疼药一把吞了下去,他知道以后再也用不着了。他挣扎着想在黑板上写字,但头突然偏向一边,一个娃赶紧把盆接到他嘴边,他吐出了一口黑红的血,然后虚弱地靠在枕头上喘息着。

娃们中有了低低的抽泣声。

他让他们记住牛顿第一定律,记住牛顿第三定律,最后才让他们去记最难懂的牛顿第二定律。孩子们哭着记住了,他们知道记不下来,老师是不会放心的。

“发射奇点炸弹!”

一道道似乎吞没整个宇宙的强光又闪起,然后慢慢消失……

隔离带在快速推进。直到他们遇到太阳系的3号行星。

3号行星检测,检测30个随机点。这所山村小学正好位于检测波束圆形覆盖区的圆心上。

“1号随机点检测。”

结果……绿色结果,绿色生命信号!

“开始3C级文明测验。”

1号测验未通过,2号测验未通过……10号测验未通过。

“发射奇点炸弹!”

最高执政官突然想起什么:“继续测验。”

11号测验题未通过!

12号测验题未通过!

“3C文明测验试题13号: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运行状态如何?”

数字宇宙广漠的蓝色空间中突然响起了孩子们淸脆的声音:“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变。”

“3C文明测验试题13号通过!3C文明测验试题14号……”

“3C文明测验试题14号:请叙述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间力的关系。”

孩子们说:“当一个物体对第二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第二个物体也会对第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C文明测验试题14号通过!3C文明测验试题15号:对于一个物体,请说明它的质量、所受外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孩子们齐声说:“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

“3C文明测验试题15号通过,文明测验通过!确定目标恒星500921473的3号行星上存在3C级文明。”

“奇点炸弹转向!脱离目标!”在太阳系,推送奇点炸弹的力场束弯曲了,奇点炸弹撞断了一条日珥,掠过太阳,亮度很快暗下来,最后消失在茫茫太空的永恒之夜中。

那些娃们什么也没觉察到,校舍里微弱的烛光下,他们围着老师的遗体,不知哭了多长时间。

最后,娃们决定自己掩埋老师。他们拿了锄头、铁锹,在学校旁边的山地上开始挖墓坑,灿烂的群星在整个宇宙中静静地看着他们。

“天啊!这颗行星上的文明不是3C级,是5B级!!”参议员惊呼起来。

他们已经开始使用核能,并用化学推进方式进入太空,甚至已登上了他们所在行星的卫星。”

“这个行星上生命体记忆遗传的等级是多少?”

“他们没有记忆遗传,所有记忆都是后天取得的。”

“那么,他们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是什么?”

“极其原始,也十分罕见。他们身体内有一种很薄的器官在大气中振动时可产生声波,同时把要传输的信息调制到声波之中,接收方也用一种薄膜器官从声波中接收信息。”

“这种方式信息传输速率是多大?”

“每秒1至10比特。”

“上尉!”舰队统帅大怒,“你是想告诉我们,一种没有记忆遗传,相互间用声波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每秒1至10比特的速率进行交流的物种,能创造出5B级文明?!且这种文明是在没有任何外部高级文明培植的情况下自行进化的?!”

“阁下,确实如此。”

“但在这种状态下,这个物种根本不可能在每代之间积累和传递知识,而这是文明进化所必需的!”

“他们有一种个体,有一定数量,分布于这个种群的各个角落,充当两代生命体之间知识传递的媒介。”

“你是说那种在两代生命体之间传递知识的个体?”

“他们叫教师。”

“教——师?”

娃们造好那座新坟,东方已经放亮了。娃们在那个小小的坟头上立了一块石板,上面用粉笔写着“李老师之墓”。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包含了丰富的信息,让我们大概了解了李老师的基本情况,包括身体情况、工作情况、经济状况和他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

B.本文采用双线结构,一条是老师上课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另一条是碳基联邦舰队在建立隔离带时找寻并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