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一、本单元属于什么学习任务群

三下第三单元是统编编第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综合性学习的主

题是“中华传统节日”,但这个单元的第9课是古诗三首,是中华传

统节日。但第10-12课,就不是什么节日了。当然在第10课《纸的

发明》一课后面有个“活动提示”,谈的是传统节日。

如果从这一单元的所有内容来看,如果抛开综合性学习之主题,

三首古诗应该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另外三篇课

文前两篇都可以列出科学发明创造类故事,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学习任务群”,最后一篇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如果把三篇课文

放在一起,设置“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是可以的。像纸的发明,有好

多东西语文老师讲不明白;《赵州桥》看似简单,是篇老课文,但从

桥梁的设计等方面来看,许许多多语文老师就无能无力了(很有可能

小学也找不到可以讲述这一问题的老师);像欣赏《清明上河图》,表

面看语文老师不是外行,其实从美术的角度就是外行,另外,有人说

幅画藏着北宋的军事秘密,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语文老师同样是外

行。所以以这三篇文章来做“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还是可行的。

由于,新课程标准许多老师并没有认真读过,如果把这一单元肢

解成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其实实施起来肯定还有不少难度。因为学校

其他学科老师,很难让其走进班级里进行“团结合作式教学二

所以,这一单元,这一年,肯定还会有老方法教。

二、单元主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单元真实学习情境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今天,我们仍然和古人一样过着节,仍然用

着1900年前发明的纸,仍然走在1400前建造的桥上……学习精彩的

诗文名篇,发现身边优秀的传统,向世界介绍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

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真切地感受传统文化的多样和鲜活,了解

中国人民的智慧与才干。

四、单元教学要求

1.认识本单元36个生字,读准7个多音字,会写37个汉字,会

写50个词语。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默写指定的古诗,抄写指定

的段落。

2∙感受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了解有关节俗,认识古代重要发明,

欣赏古建、古物之美,发现古人的智慧与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树

立文化自信。

3.学习根据要求提取段落中的重要信息,了解课文相关段落是怎

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并结合这样的方法介绍中华悠久灿

烂的文化。

4.收集资料,记录风俗,就自己感兴趣的传统节日进行写作,适

当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

五、教材解读及教学

【注:这一单元现在是综合性学习单元,可以按照第36、39、

44页的内容,先讲一讲,然后根据第44页的要求,让学生先写一写

过节的过程】

(一)古诗三首的学习

第一单元有《古诗三首》加上语文园地里的一首诗,学过四首了。

第二单元又来了《古诗三首》。古诗教材真的好密集啊。

这次学的三首诗是《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元日》教法

(I)知道这是宋朝诗人王安石的作品。王安石,中学肯定还要

学的。这个人物,可不可以介绍一点呢?【王安石(1021年12月18

日一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

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

安石历任扬州签判、郸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

(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

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

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

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

世称王文公这一介绍如果不介绍,学生又怎么深刻理解“总把新

桃换旧符”这一句呢?这是纠结的!当然,教材主编肯定不建议给三

年级的孩子讲,因为讲了,大人们认为孩子不懂。

(2)几个难懂的词,还要更详细的解释,因为教材注释太简单

了。

一是元日,就是农历正月初一,就是农历一年的第一天,也叫大

年初一。

二是屠苏,一种酒,古代的一种风俗习惯,常常在正月初一饮用。

教材对这个词解释非常简单,其实还可以多讲一讲。据说屠苏酒是汉

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

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这种药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

避除疫疡之邪的功效,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的。据唐朝人韩

鄂所著《岁华纪丽》的记载,屠苏是一间草庵(茅舍)的名称。据说古

时住在此草庵的一个名医,每到大年夜便分送给附近的每家一包草药,

嘱咐他们放在布袋里缝好,投在井里,到元旦那天汲取井水,和着酒

杯里的酒,每人各饮一杯,这样一年中就不会得传染等疾病了。人们

得了这个药方,却不知道这位神医的姓名,就只好用屠苏这个草庵的

名称来命名这种药酒。

三是瞳瞳,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瞳”的本义是,日

欲明也,就是太阳初出由暗而明的样子。瞳瞳,两个字在一起就是日

出时光亮的样子。荡荡乾坤大,瞳瞳日月明。

四是“新桃换旧符”,就是新年到了,把原来的旧桃符换成新桃

符。桃符,是桃树木做的,上面绘有神像,挂在门上可以求福避祸。

桃符是从周代开始,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

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

“郁垒”的名字。从宋朝开始,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名字改成了

“春贴纸”和“春联”,到了明朝才广泛普及开了(朱元璋大力提倡

贴对联),全部写在红纸上贴在门上,因此中国第一幅春联是由后蜀

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生在五代,归顺北宋)题在桃木板上的,这幅

对联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宋史・蜀世家》有记载)。

(3)读《元日》,看看北宋时期,人们过初一与今年有什么相同

的、不同的。

相同的习俗:放爆竹

宋朝:喝屠苏酒,现在吃水饺,个别人喝酒,喝什么酒,非常自

由。水饺作为春节必吃食品是从明朝普及的。宋朝的饺子叫“角儿”,

不是春节大家都吃的食品。

宋朝:初一挂桃符,现在贴的春联都在除夕前贴好。

从这些相同与不同中,可以看出世界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一首诗,

记载了那时候的风俗,让读者知道知道一千年的宋朝人是怎么过节的。

(4)这首诗的译文及赏析

译文:在僻僻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饮

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和暖的春风扑面而来。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

万户,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赏析:这是王安石的一首著名的诗作《元日》,“元日”就是阴历

正月初一。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大约是王安石在神

宗初年刚任宰相不久写的。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逢年过节燃放爆竹,这

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到今天。屠苏,指古代春节时喝的用屠苏

草或几种草药泡的酒。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

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避瘟。这两句

是说:在爆竹的响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人们喝着过节的屠苏酒,

暖洋洋地感到春天已经来临。

第三句“千门万户瞳瞳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

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瞳瞳日”,指由暗转明的朝阳。结尾一句

描述转发议论。桃符:指画有神荼、郁垒两个神像或写有这两个神像

名字的桃木板,正月初一清晨挂在门上,以求“避邪二这也是古代

民间的一种习俗。“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

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

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意思是:都是用新桃符替换了旧桃符。以桃

符的更换揭示出“除旧布新”的主题。

《元日》这首诗取材于民间习俗,他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

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

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今天它还

具有古代民俗学的价值。

其实,这首诗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

它是以除旧迎新来比喻和歌颂新法的胜利推行。大家知道,王安石是

北宋时期著名的改革家,他在任期间,大力推行新政,这首诗,正是

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瞳瞳日”照着

“千门万户”,这不是平常的太阳,而是新生活的开始,变法带给百

姓的是一片光明。

结尾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表现了诗人对变法胜利和人民生

活改善的欣慰喜悦之情。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

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

(5)这首诗有背诵任务。

2.《清明》教法

(1)知道这是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

(2)反复读这首诗,达到会背诵。

(3)读思这首诗,看看这首诗写了哪些人?

一是故人(去世的亲人等)

二是行人(去扫墓、踏青的人)

三是其中一个扫墓结束找酒家的那个人。

四是牧童。

(4)诗的前两句,“雨纷纷”写的是天气,这种天气描写,想表

达什么情况,有什么作用?“欲断魂”,为什么用这三个字来写行人?

“雨纷纷,欲断魂”给人一种怎么的感觉?是不是很难过,很伤心,

挺压抑的?诗的后两句,是这首诗最有创造力的诗句。为什么这么说?

前面两句,非常悲伤,充满伤感。但人已去,不能复活,活着的还要

活着,所以后两句,作者笔锋一转,走,喝酒去。没有想到,诗人让

“牧童”出现。牧童是小孩子,是充满生机的孩子,不代表着未来。

读“牧童遥指”能不能看到牧童的表情啊?但这首诗最最了不起的一

个词,就是“杏花村”,为什么不是“桃花村”,为什么不是“梨花村”?

杏花的花语是什么意思?杨万里咏杏五绝,其中一首是“道白非真白,

言红不若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J教过苏教版语文的都知道

《第一朵杏花》,这篇课文如下: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一片淡淡的粉

红。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杏树数了数,已

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这时,杏树的主人正领着她的

孩子走过来。

“爷爷,您又看花啦?”那孩子仰起脸来天真地问。

“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

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哪天?今天开的。”孩子有些奇怪。

“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竺爷爷补充了一句。孩子回答不

上来了,可是他不明白为什么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竺爷爷

告诉他:“我有用处,明年你可要留心点。”

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春风吹醒了柳梢,吹绿了小草,吹

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这一天,竺爷爷正在书房里看书,忽然听见窗外一个小孩子的声

音:“竺爷爷!竺爷爷!”

是谁喊得这么急?他赶忙走出书房,一看,就是前院的那个孩子。

“什么事情啊?”

“竺爷爷,杏花开啦!”

“什么时候?”

“刚才。”

“是第一朵吗?”

“是J

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阳

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多么美丽的杏花呀!竺爷爷

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清明节。

竺可桢爷爷曾不止一次地说过:“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

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

代替观察。”竺爷爷正是通过常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

规律。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清明杏花开了。桃花呢、梨花呢?还没有开,

所以此处不能用“桃花村”“梨花村二而关于清明的杏花开、杏花雨,

还有故事呢!

相传,杏花村很早以前叫杏花坞。每年初春,村里村外到处开着

一树又一树的杏花,远远望去像天上的红云飘落人间,甚是好看。

杏花坞里有个叫石狄的年轻后生,他膀宽腰圆,臂力过人,常年

以打猎为生。初夏的一个傍晚,在村后子夏山(因孔丘弟子子夏在山

中教学而得名)射猎归来的石狄,正走过杏林,忽听得一丝低微的抽

泣声从杏林深处传来。他寻声过去,发现一女子依树而泣,很是悲切。

心地善良的猎人忙问情由,姑娘含泪诉说了家世。才知是因家遭灾,

父母遇难,孤身投亲,谁知,亲戚也亡,故无处安身,在此哭泣。石

狄看着姑娘那张杏花带雨般的清纯面容,顿生怜悯之心,领其回村安

置邻家,一切生活由石狄打点。数日后,经乡亲们说合,俩人结为夫

妻。婚后,你恩我爱,夫唱妻随,日子过得很甜美。

农谚道:“麦黄一时,杏黄一宿。”正当满树满枝的青杏透出玉黄

色,即将成熟时,忽然老天爷一连下了十几天的阴雨。雨过天晴,毒

花花的日头晒得本来被雨淋得涨涨地裂了水口子的黄杏“吧嗒、吧嗒”

都落在地上,没出一天功夫,满筐的黄杏发热发酵,眼看就要烂掉。

乡亲们急得没有法子,脸上布满了愁云。

夜幕降临,忽然有一股异香在村中幽幽飘荡。既非花香,又不似

果香。石狄闻着异香推开家门。只见媳妇笑嘻嘻地舀了一碗水送到丈

夫跟前,石狄正饥渴之际,猛喝一口,顿觉一股甘美的汁液直透心脾。

这时媳妇才说:“这叫酒,不是水;是用发酵的杏子酿出来的,快请

乡亲们尝尝J

众人一尝,都连声叫好,纷纷打问做法,争相仿效。从此,杏花

坞有了酒坊,清香甘醇的杏花美酒也远近闻名。

原来姑娘是王母娘娘瑶池的杏花仙子,因不甘王母责罚,才偷偷

飘落下凡。今见乡亲们遇到困难,故用发酵的杏子酿出美酒,解了众

人之急。

由于她酿造的美酒香飘天庭,使王母馋涎欲滴。急命雷公电母寻

迹捉拿,为上界神仙们酿酒。

一个盛夏的午后,探得踪迹的王母亲自捉拿杏花仙子来了,她站

在云端厉声喝道:"大胆杏花仙子,竟敢冒犯天规,偷下凡尘,罪在

不赦!念你此番在人间酿酒辛苦,快将美酒带回天庭供仙人饮用,如

若不然,化尔为云,身心俱亡。”

杏花仙子听罢,不但不害怕,反而据理力争,王母娘娘恼羞成怒,

一声炸雷闪电劈下,待炸雷闪电过后,杏花仙子已不见身影。

从此,杏花坞一辈辈流传着杏花仙子酿酒的传说。每年到杏花开

放时节,村里总要下一场潇潇春雨,据说,那是仙女们在天上思念亲

人的泪水。

杏花有倾慕之情和幸运幸福的花语含义。"牧童遥指杏花村”是

用儿童指给我们看,幸运、幸福在不远的地方,这也许是清明扫墓、

踏青,既思念旧人,活着的人要走向幸福的含义吧。

我个人觉得,这样带着孩子学《清明》,才能把我国优秀的传统

文化教给真正的今天的孩子。诗是充满创造的。这首诗的创造就在这

里。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样学

(1)读熟并背诵这首诗。

(2)知道这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王维(701年一761年,一说

699年一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

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开元十九年(731年),

王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

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

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

故世称“王右丞”。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

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

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这里的九月九日不是阳历的九月

九日,而是阴历的九月九日,也就是重阳节,还被称为老人节,孝顺

老人。但这首诗没有老人节的意思。这里的山东,不是现在的山东省,

是华山以东。华山是五岳之一【五岳是指嵩山、泰山、华山、恒山、

衡山。东岳泰山(1532米),位于山东泰安市;西岳华山(1997米),

位于陕西华阴县;南岳衡山(1512米),位于湖南长沙以南的衡山县;

北岳恒山(2017米),位于山西浑源县;中岳嵩山(1440米),位于

河南登封县。】

(3)译文: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

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

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4)赏析:

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

八。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铭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

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

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

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这种

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

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

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

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

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

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

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

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然

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

活习惯差别很大,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

不习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

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

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

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

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

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

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

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

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

式的警句。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

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

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

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

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

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

又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

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

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但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

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

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一一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

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

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

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

正是它的深厚之处。

(5)一些思考性作业

①千百年来了,这首诗中的一句,让后人数次引用,自己判断,

你觉得是哪一句?

②这首诗,如果不看标题,你知道是写重阳节的吗?从哪两句可

以看出是写重阳节的?

③这首诗,哪两句可以用在很多节日里?

④多少年来,很多学者特别爱这首诗,他们反复研究,居然认为

题目中的“山东兄弟”就是王维自己。你觉得对吗?

⑤这首诗的题目“九月九日”如果变成“八月十五日(中秋节)、

五月五日(端午节)”忆你的兄弟姐妹朋友等,你觉得四句诗,哪两

句可以用,哪两句必须改。如果你愿意改,改两句试一试。

(二)“纸的发明”一门课程。这篇课文只是纸的发明简史。

1、读课文,知纸张是谁发明的

下面的说法对吗?

A纸是东汉时代,蔡伦发明的。

B纸是西汉时代的人们发明的,具体是谁,不知道。

【根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我国

已经有了麻质纤维纸。质地粗糙,且数量少,成本高,不普及。公元

105年,蔡伦在东汉京师洛阳总结前人经验,改进了造纸术。节约了

成本和时间。后人把他尊称为造纸术的发明人,但是实际上他只是改

进,真正的发明人是西汉人。具体是谁没有记载】

【同学们一定要理解“发明”与“改进”的区别】

2、读课文,知道我国书写工具的历史

(1)关注“刻在龟甲和兽骨上、铸刻在青铜器上、刻在竹片木

片上、写在帛上、写在纸上”书写工具从刀至毛笔,这是人类文明进

步的表现。

(2)古人为什么要把文章刻在龟甲、兽骨上,铸在青铜器上,

刻在竹片木片上,写在帛上,写在纸上?这上面都刻写着什么呢?【其

实上面刻的都是“故事”,把故事刻铸写在这些东西上面,能让后人

看到前人做了什么。】

(3)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帛都有优缺点,你知

道它们的优缺点吗?能分别列出来了。人类寻找这些记录文字的载体,

本身就是一种智慧,是其他动物所没有的。

3、这篇课文编得如何?

说句真话,挺一般的。因为好多东西没有介绍。比如:

(1)关于蔡伦,读这篇课文你是无法把它认定为发明家的,因

为“改进”一词决定了不能认定。但事实上,蔡伦被正式认定为发明

家了。请看这段资料:

【针对企图否定蔡伦是造纸术发明人,否定中国是造纸的发明国

的歪风,1990年8月18日至22日在比利时马尔梅迪举行的国际造

纸历史协会第20届代表大会一致认定,蔡伦是造纸术的伟大发明家,

中国是造纸术的发明国。】

如果我不查找到这段介绍,我读这篇课文,知道了蔡伦不是纸张

的发明人,但也不知道他是造纸术发明人。现在世界都认定了,我们

的这篇课文居然没有认定。建议教材修订吧!(我2020年建议了,很

遗憾,2023年的教材还是“改进”。

(2)蔡伦的造纸术,不是中国造纸术的终结,后面还有很多精

彩的改进,特别是币纸的发明(宋朝发明了纸币一一“交子”,这是

世界上首次发明并使用纸币。币纸与那些纸张不一样!)。从唐朝到明

朝,我国造纸水平越来越棒。

(3)我国在造纸上,除了造纸,也有著作。如宋代苏易简的《纸

谱》、元代费著的《纸笺谱》、明代王宗沐的《楮书》。这都是我国造

纸术处在世界先进前列时的见证。

(4)我国造纸术传至世界后,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我国造纸术是沿着唐朝-阿拉伯-欧洲这个路线传播的。从IO-19

世纪,世界许许多多的国家因中国造纸术相继创办了许多造纸厂,可

谓传遍五洲各国。

当时,我国的造纸术仍然是世界最先进的。但是,1797年,法

国人尼古拉斯•路易斯•罗伯特成功地发明了用机器造纸的方法,从

蔡伦时代起中国人持续领先近2000年的造纸术终于被欧洲人超越。

一直到现在,我国的造纸术都在他们之后。

我个人觉得,这件事应该给今天的孩子讲,文中应该有这样的话

语。有人说,这样的话语怎么可以放上去呢?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一是要有文化自信,二是

告诉我们的后代不能只是自豪,在某科技方面我们早已经出现了危机,

被人赶超了,接下来我们也应该有赶超他人的思维和行动,这才是优

秀传统文化学习该有的价值。死记硬背过去,只是躺在过去的精彩中,

不能完成创新式的蜕变,这样的传统文化学习,肯定不是课程标准所

倡导的。

综上所述,《纸的发明》这篇课文很一般,需要重新写,给孩子

一个跨学科学习的文本。

4、其他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内容

(1)认识13个字,其中4个多音字:累、切、便、鲜。运用字

词典,学生可以自学了。

(2)会写11个生字,15个词语。最容易写错的字是“存、欧

洲”,多次默写很容易错的词语“保存、满足、欧洲”,其余25个词

语不难。

(3)课后两个题,一个是根据课文完成图表,这个不难;二是

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这个也难。答案都在

课文里,只有没有阅读障碍的学生都能找到答案。

(三》《赵州桥》的教学

如果你问我小学哪篇课文印象最深,绝对是《赵州桥》。这是我

小学三年级学过的课文。为什么?

我读的小学,不是本村及本乡镇中心小学,因为我们村小学质量

差,没有好老师,乡镇中心小学距离太远,要十三四里路,而距离我

家最近的乡镇中心小学才二三里路,这个乡镇是老镇,三国时期就有

的老镇,《三国演义》里也有介绍,我读的小学就是现在的关公庙(过

去在全国关公庙中,排名第二)。我父亲在这个乡镇认识很多人,所

以我们生产队的小孩子全在我父亲的帮助下进了这所小学,而这所学

校的教学质量那是相当的高,全县有名。

不过,我们上学要过一条挺宽的河,宽度百米左右。大河是东西

走向,这条河上有一座桥,是木头桥。日本侵略中国时建的。汛期到

了,河水就没过木桥。小孩子不敢走,但大人敢走,大人还站在那上

面撒网呢!学《赵州桥》,老师还带着我们到这个桥上看了,模仿这

篇文章写过一篇作文。因为这条河的下游十来公里就进了大运河,所

以下游当时没有桥了,上游多远有桥,我们不知道。所以,这座木桥

在我们当地很有名。

我小学还没有毕业,这座桥就开始要坏了,不少长方木头开始烂

了。常常会有人把手扶拖拉机、汽车开到河里的,一天不如一天。我

进入初中读书,可以用危在旦夕来说这座桥了。也就是说,这座木桥

只有不到四十年的生命。后来,拆了,建成现在的单孔水泥桥。这个

水泥桥用了不到15年又成了危桥,如今这座年龄才30多岁的桥,只

给步行通过了。

每每回家看到这桥,就想到1400多年建造现在还在《赵州桥》,

说人类进步了,这是对的。但为什么现在的桥生命这么短暂,都赶不

上赵州桥?百思不得其解。

我们读小学的时候,除了学了《赵州桥》,还学过南京长江大桥,

还看过一部南斯拉夫的电影《桥》。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尤其

是进入21世纪的20多年里,我国建造的大桥数量、长度、难度真的

不知道。像长江上有多少桥?同样是不知道!像跨海大桥,我知道的

也有好几座了,一个比一个壮观;高铁建造离不开桥,去西部,看到

那里建起来的大桥,绝对是世界之最,可以这么说,在桥梁建设上,

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与我们比的。因为人们富了,各地出行需要,建

的桥的品种也多了,比如立交桥、高架桥等。

工作三十多年来,在网络及报纸上还是可以读到一些建了不长的

桥,塌了。每一次看到这些消息,头脑中就自动冒出《赵州桥》,为

什么李春设计的这个桥能活到现在?这真是世界奇迹!这座桥是不是

世界上年龄最大的桥,我在网上查,没有查到。

说了这么多,还没有谈到《赵州桥》怎么教与学。

其实,这一课不难,读了之后,你都会感觉到这篇文章能让你一

下子记住很多东西。

1.这座桥是石拱桥,在河北省赵县(我至今没有去过这个地方),

叫安济桥,也叫赵州桥。

2.这座桥是隋朝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1400多年,堪

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这也是李春伟大的杰作。西方在14世

纪才出现敞肩圆弧石拱桥,已经比中国晚了600多年。李春,隋代造

桥匠师。现今河北邢台临城人士。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初(595~605)

建造赵州桥(安济桥)。唐中书令张嘉贞著《安济桥铭》中记有;“赵州

蛟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历史悠

久、结构奇特、造型美观、居世榜首的赵州桥,李春成为中国、乃至

世界建筑史上第一位桥梁专家。在这1400多年间,这里经历了8次

以上较大的地震,8次以上战争的考验,承受了无数次人畜车辆的重

压,饱经无数次风刀霜剑、冰雪雨水的冲蚀,却雄姿不减当年,仍巍

然屹立在汶河上。

3.这一课想从跨学科学习的角度来教,真有难度。

(四)《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与学

2016年9月,我非常喜欢的杂志《小学教学设计(语文)》发表

了我的一篇题为《略读课文也需要精解一一把<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教出儿童需要的味》的小作。当时,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

现在这篇课文已经在统编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多年。我觉得,原来的

文章写得让自己很满意。

画画、说画、赏画本专属于美术学科,因语文学科的独特性、文

与图的密切关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材中有插图)等因素,教材

自然少不了相关的文章。而此类文章有着特别专业的东西在里面,如

果解读不好,像解读其他课文那样去析读,课堂上肯定会留下许多遗

憾的事。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所言之画是《清明上河图》。教材编者将

这篇课文设置为略读课文,也就是用一节课来教的课文。因为课时只

能是一课时,这为全面解读课文带来了难度(这可能是所有略读课文

所面临的难题)。解读深了,编者、教师都会强烈反对,原因是不必

要;解读不到位,学生只能了解个大概,这样浅层之学,也没有多少

价值。所以,略读课文的教学,一直就是学生读读,教师随便讲讲。

如此肤浅解读、随意教学,自然是远离通透。这样略略地读,难道就

是略读课文的教学任务?笔者认为,略读课文教学也需要通透,最起

码是略读式的通透。老师们也许早已经有了一种共识一一略读课文不

能当作精读课文来教。曾记得2008年的青赛会上,浙江王春燕的《猴

王出世》上得非常棒,但最终只获得一等奖,许多专家、教师为之惋

惜,原因只是因为她将略读课文教成了讲读课文。这节课引发了小语

界对略读课文教学长达一年的关注和讨论,但没有定论。其实,自有

略读课文这种说法以来,略读课文教什么、怎么教?报刊杂志出现了

很多你说服不了我,我说服不了你的文章,最终莫衷一是。统编教材

是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的,这是遵循课程标准的表现。因为课

标(2011年版)关于略读有很多规定:第二学段略读的要求一一学习略

读,粗知文章大意;教学建议中的内容一一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评价建议中的内容一一略读的评

价,重在考察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既然课程标准有着那么

多的规定,教师自然要关注略读,要引导学生学会略读,略读课文教

什么也就一目了然一一通过略读方法的指导,粗知文章大意,并把握

文章大意。有人认为:“略读课文不等同于略读,略读只是一种阅读

方式,是为了获取相关的信息。”叶圣陶先生也早就说过:“就教学而

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

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

那《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一课给学生补充什么呢?应用什么呢?这两

个问题如果不解决,此课教学不就教偏了吗?看来这一课,要放在单

元中思考,放在单元中解读。学生要略读,教师注定不能略读。《一

幅名扬中外的画》这单元的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个非常大

的主题,编者主要通过三首古诗(元日、清明节、重阳节)、四大发

明之一(造纸术)、古代建筑(《赵州桥》)、古代绘画(《清明上河图》),

还有以“中华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当然还有日积月累中

的“文房四宝、雅人四好、花中君子、中医四诊”来建构的。用这些

元素为三年级学生建构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确是一个创举。《一

幅名扬中外的画》虽是略读课文,但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这个体系来

看,是不可缺少的,也是相当重要的。以前的教材在单元前面让教师

带着学生以“自豪的心情去阅读课文,感受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J

现在的教材告诉学生为什么学这一单元,因为“深厚的传统文化,中

国人的根”。在《一幅名场中外的画》的课文前面编者专门指出一一

默读课文,说一说为什么《清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结合课文内容

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看来,我们应该以“中国人的

根”的理解把这篇课文的阅读基调定下来。当然,我们也应该从“名

扬中外”方面来解读。《清明上河图》为什么那么深厚,可以定义为

中国人的根?答案在题目中,那就是名扬中外!答案在第1自然段里,

那就是这幅画窄而长,能把热闹的场面画出来,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

史!答案在最后一个自然段里,那就是“使我们看到了八百年以前的

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场景”。从文章的整体来看,

这一问题的答案在每个自然段里,如这幅画画的人多,三百六十行,

哪一行的人都有;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才青景画得有意

思、传神。在北宋时代,居然有这样的画家,作为中国人怎能不自豪?

那么,如何去感受这一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那就以散点的思维看此

文,因为这幅画就是以散点的思维创作出来的。第一个点,可从第1

自然段中感受到。这段话包括三个内容:一是这幅画什么时候画的,

谁画的;二是就是这样的画,却再现了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说

明画的内容是北宋都城的繁荣昌盛;三是从这幅画有八九百多年的历

史,现在在哪里,说明一代代中国人珍爱这幅作品。第二个点,可从

第2自然段中感受到。《清明上河图》作者下了很多功夫,画了很多

东西,作者却在这里只写了画面上的人物,好几百个人物,三百六十

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了上面,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人最难画,

每个人不一样,每一行的人都被各具特点画出,足以说明画家张择端

不一般。第三个点,可在第3自然段中感受到街市的热闹,“省略号”

及七个“有的”“每个人在干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却不到一寸、黄

豆那么大的人”可以感受到张择端是位绘画大师。第四个点,可从第

4自然段中感受到。《清明上河图》中的桥北头的情景画得的确传神,

无数评论家观看此处都自动写下许多精彩文字来评说,本文作者也不

例外。如此传神,《清明上河图》怎能不名扬中外?第五个点,那就是

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让我们再次整体了解《清明上河图》,记下这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从这五个点,一点点地看课文,就这么简单地说

一说,足够一课时的教学安排了。但静下心来再读课文,觉得用一课

时教这样一幅世界名画,是一种罪过。因为这幅画给予中国人的东西

太多了,略知大意,有一种对不起三年级学生的感觉。而作为这么大

的主题单元,仅仅这一点,其文化含量不大打折扣吗?《清明上河图》

的确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绘画非常专业,读画也要非常专业,赏画

更要专业。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读懂这样的一幅名画,或者说借助

这篇500多字的短文来理解这幅世界名画,也是对教师专业的考量。

面对内容如此复杂的图,如果仍然以略读的思维来对待,走马观花式

的看说这幅画,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补充难道就是这个皮毛之样?因为

这篇课文,我读了多篇介绍、赞美《清明上河图》的文章,但总觉得

不够。解读好一篇课文的确需要我们做很多事,做的越多我们越能深

入浅出,解读的越细,才能恰当的取舍,才能真正用一课时教好这一

课。对于《清明上河图》,我们不能只是一个入门级的看客,而从研

究、思考的角度带着三年级的学生进一步地感受,不能说一点价值也

没有,而我们最好不要以三年级学生年龄小而放弃教学前的深入解读。

文化这种东西,我们应该相信三年级的学生也有着他们的特别智慧。

对于这幅画,我设计了如下20个问题:

1.作者是谁?作者的有关资料,学生要不要知道?一一张择端生于

1085年,卒于1145年。

2.张择端为什么要画这幅画?只是表现北宋的繁荣昌盛吗?

答案挺复杂的,不细细研究,难以准确获得。

3.《清明上河图》的第一位收藏者是谁?一一张择端完成这幅歌

颂太平盛世的历史长卷后,首先将它呈献给了宋徽宗。宋徽宗因此成

为此画的第一位收藏者。

4.这幅画的“清明上河图”五个字是谁写的,是用什么体写的?

——宋徽宗用他的“瘦金体”书法亲笔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

五个字,并铃上了双龙小印(今侠)。

5.《清明上河图》为什么会成为名扬中外的画?一一这个问题较

难回答,从艺术角度看,这幅画代表宋代顶尖级绘画水平。

6.宋徽宗赵佶收藏此画不久北宋灭亡了,这幅画画的却是繁荣的

北宋,此画与亡国有联系吗?——宋徵宗赵佶(公元1082-1135年),

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

7.《清明上河图》画了哪些繁荣景象?《清明上河图》上到底画

了多少人?一一课文说是好几百人,但有好多文章说画了814人,故

宫向世人展示过这幅图,所有在一篇最新的文章中看到是1643人。

教材为什么不给学生一个更准确的数据?

8.《清明上河图》画了哪些动物?有多少只?这些动物都是人们熟

知的吗?——最新资料显示: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