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丰城九中2024年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2C/03/wKhkGWXw3ceAbTsEAAK7BpQm82c713.jpg)
![江西省丰城九中2024年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2C/03/wKhkGWXw3ceAbTsEAAK7BpQm82c7132.jpg)
![江西省丰城九中2024年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2C/03/wKhkGWXw3ceAbTsEAAK7BpQm82c7133.jpg)
![江西省丰城九中2024年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2C/03/wKhkGWXw3ceAbTsEAAK7BpQm82c7134.jpg)
![江西省丰城九中2024年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2C/03/wKhkGWXw3ceAbTsEAAK7BpQm82c71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丰城九中2024年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可能引发糖尿病的因素是()A.一次摄入的葡萄糖数量增加 B.体内产生蛋白M抗体或胰岛素抗体C.加速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 D.参与信号转导的有关蛋白分子被激活2.叶绿体中存在具有编码功能的cpDNA,这些cpDNA借助细胞核DNA编码的酶系统合成多肽,用于光合作用的各个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cpDNA的单体有5种B.叶绿体中有少量DNA,可以控制合成相应的蛋白质C.叶绿体的功能不会受到细胞核DNA的调控D.核DNA编码的酶不能进入叶绿体内发挥催化作用3.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分化等生命进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可保证遗传信息在亲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B.有丝分裂过程主要通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可遗传的变异C.减数分裂过程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神经干细胞与其分化产生的神经胶质细胞mRNA存在差异4.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生理活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神经元在产生兴奋时有Na+流入细胞,在静息时则不发生Na+的运输B.当抑制性的神经递质结合在突触后膜上时,其膜电位仍表现为外正内负,但膜内外电位差值比静息状态时更大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D.兴奋性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后可以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也可以使肌肉收缩或某些腺体分泌5.短萃飞蓬植株一般为二倍体(2N=18,在野生群体中也发现了三倍体自然变异植株但三倍体自然发生率较低无法满足培育优良品系的需要,因此需要建立一套人工培育短萃飞蓬植株三倍体的方法,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二倍体短萃飞蓬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18个四分体B.较二倍体短萃飞蓬,三倍体植株更粗壮高大结实率高C.人工培育短飞蓬三倍体时,必须使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D.由二倍体培育成的三倍体短萃飞蓬基因频率可能发生改变6.果蝇的棒眼与圆眼、长翅与残翅分别受两对等位基因A(a)与B(b)控制。现以纯合的棒眼长翅雌蝇与纯合的圆眼残翅雄蝇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两对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则F1在产生配子时不能发生基因重组B.若两对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则F2雌蝇的表现型比例为9:3:3:1C.若F2雄蝇的表现型比例为3:1:3:1,则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D.若双隐性个体胚胎不能正常发育,则两对基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如下图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曲线。(1)阶段Ⅰ和Ⅲ小麦种子的鲜重增加明显。阶段Ⅲ中,种子胚细胞内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2)从细胞膜组成和结构的角度来推测,水分可经过细胞膜中的______、______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3)在阶段Ⅱ,种子吸水速率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阶段Ⅰ,呼吸速率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阶段Ⅰ。(4)据测定小麦种子萌发初期以无氧呼吸为主,欲测定无氧呼吸产物是否含有酒精,所用的试剂是______。(5)有研究表明,某种小麦在轻度干旱胁迫下,叶片净光合作用速率下降了38%。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分别测定小麦叶片在轻度干旱胁迫和供水充足两种条件下的气孔张开程度(气孔导度)与叶肉细胞胞间CO2浓度。结果发现,轻度干旱胁迫组的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均小于供水充足组的,由此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8.(10分)荧光原位杂交可用荧光标记的特异DNA片段为探针,与染色体上对应的DNA片段结合,从而将特定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定位。请回答下列问题:(1)DNA荧光探针的制备过程如图1所示,DNA酶Ⅰ随机切开了核苷酸之间的_________键从而产生切口,随后在DNA聚合酶Ⅰ作用下,以荧光标记的_________________为原料,合成荧光标记的DNA探针。(2)图2表示探针与待测基因结合的原理。先将探针与染色体共同煮沸,使DNA双链中___键断裂,形成单链。随后在降温复性过程中,探针的碱基按照____________原则,与染色体上的特定基因序列形成较稳定的杂交分子。图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最多可有_____条荧光标记的DNA片段。(3)A、B、C分别代表不同来源的一个染色体组,已知AA和BB中各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可被荧光探针标记。若植物甲(AABB)与植物乙(AACC)杂交,则其F1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可观察到________个荧光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分别可观察到______个荧光点。9.(10分)纤维素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多糖类物质。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都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地球上的植物每年产生的纤维素超过70亿吨,其中百分之四十到六十能被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土壤中的细菌有的能分解纤维素,有的细菌则不能,其原因是前者能分泌____________。纤维素最终被水解为____________,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营养,同样也可以为人类所利用。(2)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设计,下列流程正确的是____________。A.土壤取样→挑选菌落→样品稀释→平板划线B.土壤取样→梯度稀释→选择培养→挑选菌落C.土壤取样一选择培养→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D.土壤取样→梯度稀释→平板划线→选择培养→挑选菌落(3)土壤取样要选择____________的环境。在实验室筛选时,与从热泉中筛选Tap细菌的原理相同,即人为提供____________,同时抑制或阻止____________。(4)下图若为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配方,此培养基配方中的“某成分”应为____________。此培养基为____________培养基(根据物理状态划分)。10.(10分)在荧光素酶中加入正确的荧光素底物就可以放出荧光。荧光素酶及其合成基因在生物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荧光素酶基因可以从基因文库中获取,也可以通过________方法得到,再利用PCR技术扩增即可,扩增荧光素酶基因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2)在基因工程操作过程中,需要用________酶和________酶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基因表达载体要有________,以便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3)荧光素酶基因也可以作为目的基因转入某些动植物细胞中表达产生荧光素酶。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目前常用的目的基因载体是农杆菌的Ti质粒,目的基因需插入到该基因载体的________上,然后再转移至受体细胞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的技术中,应用最多的是_______。11.(15分)菠菜为单性花,一般雌雄异株,XY型性别决定方式。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菠菜的抗霜和不抗霜(由基因A、a控制)、圆叶和尖叶(由基因B、b控制)为两对相对性状。用抗霜圆叶植株作为父本,不抗霜圆叶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子代雄株中表现型及比例为不抗霜圆叶:不抗霜尖叶=3:1,雌株中表现型及比例为抗霜圆叶:抗霜尖叶=3: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2)育种时在杂种一代中新发现抗霉病雌、雄植株各几株,相互交配子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该性状的出现是______(填“显性基因突变”或“隐性基因突变”)的结果,子代不抗霉病个体的比例最可能是______。(3)菠菜对菠菜温和病毒(STV)的抗性即抗病毒病为单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现有各种纯合子及杂合子个体供选择使用,为探究有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可选用具有相对性状的纯种个体同时进行___两组实验,即使两组实验结果无差异,也不能确定基因的位置,应进一步选用_____与_____杂交,根据子代植株是否具有抗病性来判断与性别的关系进行确定。对植株抗性可用______侵染菠菜进行鉴定。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
分析图可知,胰岛素与蛋白M特异性结合,使参与信号转导的有关蛋白分子被激活,通过信号转导,能够加速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使细胞膜上GLUT4增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详解】A、一次摄入的葡萄糖数量增加,会加速上图过程,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下降,A错误;B、如果体内产生蛋白M抗体或胰岛素抗体,会影响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而影响信号的转导,引发糖尿病,B正确;C、加速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使细胞膜上GLUT4增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不会引发糖尿病,C错误;D、参与信号转导的有关蛋白分子被激活,可加速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使细胞膜上GLUT4增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不会引发糖尿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胰岛素降低血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B【解析】
叶绿体是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其含有少量的DNA,是半自主性的细胞器,其含有的cpDNA具有编码功能,借助细胞核DNA编码的酶系统合成多肽,用于光合作用的各个环节。【详解】A、组成cpDNA的单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A错误;B、叶绿体中有少量DNA,可以控制合成相应的蛋白质,B正确;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叶绿体的功能受自身DNA和细胞核DNA的调控,C错误;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核DNA编码的酶能进入叶绿体内发挥催化作用,D错误。故选B。3、B【解析】
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不同细胞中的mRNA、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详解】A、有丝分裂可保证遗传信息在亲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A正确;B、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配子的过程中,配子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B错误;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会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C正确;D、神经干细胞与其分化产生的神经胶质细胞mRNA存在差异,因为细胞内有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正确。故选B。4、A【解析】
抑制性递质的作用机理:同样是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兴奋,但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是抑制性递质。此递质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使离子通道开放,提高膜对钾离子、氯离子,尤其是氯离子的通透性,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增大。【详解】A、神经元在产生兴奋时有Na+流入细胞,在静息时需要钠钾-泵将Na+运出,K+转入,A错误;B、当抑制性的神经递质结合在突触后膜上时,会使阴离子进入突触后膜,因此,其膜电位仍表现为外正内负,但膜内外电位差值比静息状态时更大,B正确;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而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相同,C正确;D、兴奋性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后,其作用的具体表现为可以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也可以使肌肉收缩或某些腺体分泌,D正确。故选A。5、D【解析】
培育三倍体植株的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植株的幼苗,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变成四倍体,用四倍体作母本和二倍体父本杂交,产生三倍体的种子,三倍体种子种下去长成三倍体植株。三倍体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理论上可以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大量繁殖。【详解】A、有丝分裂过程不形成四分体,A错误;B、三倍体植株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因联会紊乱,结实率非常低,B错误;C、人工培育短萃飞蓬三倍体时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使染色体数目加倍,不需要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C错误;D、由二倍体培育成三倍体,可导致相应的基因数量改变,基因频率可能发生改变,D正确。故选D。6、C【解析】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详解】A、根据题意分析,若两对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则两对基因之间不能自由组合,但是其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交叉互换,因此F1在产生配子时可能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B、若两对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其中棒眼基因型在X染色体上的话,则F2雌蝇的表现型比例为3∶1∶3∶1,B错误;C、若F2雄蝇的表现型比例为3∶1∶3∶1,说明两对基因相当于杂合子自交和测交实验,进而说明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且有一对基因在性染色体X上,C正确;D、双隐性个体胚胎不能正常发育,并不影响基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自由水磷脂(或脂质)双分子层水通道小于大于酸性的重铬酸钾在轻度干旱胁迫条件下,叶片气孔关闭导致CO2供应不足,使暗反应受阻,净光合作用速率下降【解析】
1、水分是种子萌发的条件之一,干种子萌发时吸收水分,细胞内自由水含量增加,细胞代谢旺盛。形成幼苗之前,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增加的重量是水分,有机物总量下降。2、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可以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检测,溶液由橙色变为灰绿色。3、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详解】(1)阶段Ⅰ和阶段Ⅲ种子的鲜重增加明显,增加的物质主要是种子吸收的水分。阶段Ⅲ中,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由于该阶段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高,因此细胞代谢旺盛。(2)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从细胞膜组成和结构的角度来推测,水分可经过细胞膜中的磷脂双分子层、水通道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3)据图示可知,在阶段II,种子含水量没有多大变化,故种子吸水速率小于阶段I;而随着自由水含量的增加,代谢强度大大增加,故呼吸速率大于阶段I。(4)无氧呼吸中如果产生酒精,可以用酸性的重铬酸钾试剂检测,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5)研究显示,干旱胁迫下植物叶片净光合作用速率下降,轻度干旱胁迫组的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均小于供水充足组,这种相关性说明在轻度干旱条件下该植物净光合作用速率降低的原因是气孔关闭,导致气孔导度下降,引起胞间CO2供应不足,暗反应中CO2还原受阻,净光合作用速率下降,浇水可解除干旱胁迫。【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水的存在形式和功能、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种子萌发过程中物质的变化,并学会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获取结论。.8、磷酸二酯脱氧核苷酸氢碱基互补配对462和4【解析】
基因探针是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作为探针,原理是DNA分子杂交。DNA分子是一个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是由两条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对(A-T;C-G)通过氢键连接。【详解】(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DNA酶Ⅰ随机切开了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从而产生切口,形成一段一段的DNA分子片段。在DNA聚合酶Ⅰ作用下,以荧光标记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荧光标记的DNA探针。(2)DNA分子是双链结构,通过氢键连接.将探针与染色体共同煮沸,使DNA双链中氢键断裂,形成单链,随后在降温复性过程中,探针的碱基按照A-T、C-G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染色体上的特定基因序列形成较稳定的杂交分子,图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含有2个DNA分子共有4条链,所以最多可有4条荧光标记的DNA片段。(3)由于AA和BB中各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可被荧光探针标记,若植物甲(AABB)与植物乙(AACC)杂交,则其F1,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AABC)中可观察到6个荧光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分别可观察到含A和含AB的2和4个荧光点。【点睛】对F1进行荧光探针标记结果的分析是本题的难点,正确答题的关键在于能根据F1染色体组成(AABC),推断F1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根据其中含A和B的组数,做出正确判断。9、纤维素酶葡萄糖C纤维素丰富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其他微生物生长纤维素粉液体【解析】
微生物分离的基本步骤为配制培养基、接种、培养、筛选等。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常用到培养基。培养基是指供给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或组织)细胞生长繁殖的,由不同营养物质组合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等几大类物质。培养基既是提供细胞营养和促使细胞增殖的基础物质,也是细胞生长和繁殖的生存环境。培养基种类很多,培养基按物理状态分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通常需要加入琼脂凝固;根据培养功能可分为基础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加富培养基、鉴别培养基等。培养基配成后一般需测试并调节pH,还需进行灭菌,通常有高温灭菌和过滤灭菌。培养基由于富含营养物质,易被污染或变质。选择培养基是指一类根据特定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理化因素抗性的原理而设计的培养基。具有只允许特定的微生物生长,而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的功能。【详解】(1)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能分泌纤维素酶,纤维素最终被水解为葡萄糖。(2)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3)由于要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因此土壤取样要选择纤维素丰富的环境。在实验室筛选的原理是人为提供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使目的菌株成为优势种。(4)此培养基用来筛选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配方中的“某成分”应为纤维素粉。此培养基不含琼脂,为液体培养基。【点睛】熟悉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人工合成DNA(双链)复制限制DNA连接标记基因T-DNA显微注射技术【解析】
1、基因工程的工具:(1)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2)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3)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2、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1)荧光素酶基因属于目的基因。目的基因可以从基因文库中获取,也可以通过人工合成方法得到,再利用PCR技术扩增即可。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用限制酶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3 Holiday fun Story time(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译林版(三起)英语六年级上册
- 《13花钟》说课稿-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 公司买卖车合同范例
- 框架材料选用与验收规定
- 别墅建筑施工合同范本
- 企业咨询购销合同范例
- 入股个体酒吧合同范例
- 书营销合同范本
- 个体签劳务合同范例
- odm合作合同范本
- GB/T 42096-2022飞机耐火电缆性能要求
- 2022年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学习培训解读课件笔记
- 2022年中国止血材料行业概览:发展现状对比分析研究报告(摘要版) -头豹
- GB/T 24186-2022工程机械用高强度耐磨钢板和钢带
- 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
- GB/T 4214.2-202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噪声测试方法真空吸尘器的特殊要求
- GB/T 22482-2008水文情报预报规范
- 蔬菜采购项目投标书
- SAPPM设备管理解决方案
- 3人-机-环-管理本质安全化措施课件
- 庆阳煤炭资源开发调研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