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卡通漫画型选择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3F/3F/wKhkGWXwz8GABqGUAAGo3LT18wY676.jpg)
![202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卡通漫画型选择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3F/3F/wKhkGWXwz8GABqGUAAGo3LT18wY6762.jpg)
![202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卡通漫画型选择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3F/3F/wKhkGWXwz8GABqGUAAGo3LT18wY6763.jpg)
![202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卡通漫画型选择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3F/3F/wKhkGWXwz8GABqGUAAGo3LT18wY6764.jpg)
![202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卡通漫画型选择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3F/3F/wKhkGWXwz8GABqGUAAGo3LT18wY67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卡通漫画型选择题专项练习题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选择题
1.下图漫画喻指的历史事件()
东
方
封
建
制
度
久小农经济
A.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iB.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C.导致了自然经济的解体D.使清政府沦为洋人朝廷
2.如图是近代法国某报刊上登载的一幅漫画《拍着大炮去北京》。该漫画所反映的事件致
使()
A.义和团运动开始兴起.B,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C.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D.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3.1908年,上海《神州日报》发表了题为《考察宪政之效果》的漫画.国会请愿者将自
下而上的箭射向“立宪之目的”的靶心,而伸手挡箭的是“考察宪政者”,他们希望自
上而下推动立宪。该漫画()
第1页共17页
A.说明民主宪政的潮流不可抗拒B.印证了清政府统治的土崩瓦解
C.反映出预备立宪引发民众不满D.显露出清末宪政运动的虚伪性
4.下图是创作于1908年的漫画《立宪真相》,该漫画的主旨是()
图3《立宪真相》
A.揭露清政府“预备立宪”的本质B.呼吁向西方学习以挽救民族危亡
C.讽刺统治者在政策上的摇摆不定D.表现“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性
5.下图漫画选自1911年11月9日出版的《盛京时报》(日本人创办于沈阳),题为《疮
痍满目》。该漫画创作的背景是()
A.革命形势的快速发展B.清朝黑暗统治彻底结束
C.瓜分中国狂潮的兴起D.北洋军阀集团陷入分裂
6.图1、图2是英、法两国画报对辛亥革命的报道。英、法画报的标题分别是:“革命军
第2页共17页
的敌人,五岁的清朝皇帝”、“袁世凯宣誓拥护共和,以剪辫宣告旧时代的终结。”这反
映了二者的共同态度是()
A.对革命的基本肯定B.对革命前景的不乐观
C.对清朝皇帝的同情D.对其在华利益的担忧
7.图2是1915年3月漫画家马星驰在《神州日报》上先后四次刊登的系列作品。其意在
()
密束虹⅛流楸汝缗Q料诳泪袂娶孑束装的流斯标粤⑶束装引亍术新教
图2
A.记录近代女子服饰变迁的历史B.表达对当时政治形势的态度
C.赞扬辛亥革命移风易俗的作用D.揭示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
8.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北京《晨报》上有一幅漫画将当时的社会流动喻为《孔雀东南
飞》(如图2所示,孔雀的羽毛上写有学生、学者、教授)该现象()
图2
第3页共17页
A.为中国保存了知识和文明的火种B.反映当时知识分子向往共产主义
C.巩固壮大革命统一战线D.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
9.下图是中共广东省中山党史《农讲所(1924~1926年):农民革命大本营》系列漫画
中的一幅。以下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犯的.这MiS地打动了他G,也让广大中山农民
衣艮运助在中山逐步兴E.
A.国民政府开始重视工农运动B.中共意在唤醒农民的革命觉悟
C.国共两党确立工农联盟方针D.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革命热情
10.图5是民国27年张乐平先生创作的漫画《唯有军民合作》。该漫画()
图5
A.彰显了全民族抗战必胜的信念B.歌颂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团结精神
C.反映了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D.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1.下面是一位中国画家于20世纪30年代在《扶轮日报》上发表的漫画。该漫画旨在
()
第4页共17页
A.讽刺日本对其侵略行径的美化B.沉重打击日本的殖民统治秩序
C.揭露国统区内推行的奴化教育D.激发国人民族意识和反抗意识
12.图2为我国著名漫画家沈同衡创作于1938年的漫画,作者旨在()
α-
<9
fA砥
家
久
吟
公
一
夕.
・.
图2《“武运”岂能长久》
A.深切同情日本普通民众的悲惨命运B.讽刺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
C.指出军国主义给中日人民带来创伤D.告知时人日本政府的困境
13.1943年,北平在华北当局的指示下举办了巡回漫画展览,主题是“参战周年纪念街头
漫画展",下图《击败我们百年来的宿敌》就是展示的作品之一。据此可知,该漫画展
意在()
张舒作《击败我们百年来的宿敌》
A.瓦解中国军民抗日信念B.鼓舞敌后战场作战士气
C.揭露国民政府卖国行径D.抨击英美列强侵华暴行
14.观看漫画,关于该漫画反映的历史,表述正确的是该事件()
第5页共17页
漫画最右边的人物西装革履.前嵌头发稀少,鼻子高量.
看起来像西方人.右下的两个小矮人从面孔看,似乎也是
西方人,其中一位还说了句∙Howgraceful”(多优在啊).
漫邀最左边的人物眉毛浓密,穿着中山装,并且衣服上写着
uCHOU",这个不像是英文单词.倒像是汉字”朗••在英语
中的发音:中间的人物没有头发,衣服上写著“CHIANG”,
这像是汉字“一”在英语中的发音.
A.标志着中美关系走向了正常化B.根本原因是中国国力的提高
C.表明美国以台制华政策的破产D.是中国外交政策转向的表现
15.中国自古就有改革的传统,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读漫画,它
可诠释中国()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C.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D.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改革
16.下图为1878年英国讽刺漫画,图中上方文字为“自由贸易一一被保护的";下方文字
为“农业——真正的‘不受保护的女性据此可以作出关于这一历史时期的合理判
断是()
AGRlCULTUmnIERRAL°UNPKOTKCTKDEEMΛLK.∙
A.工业革命严重影响了英国产业结构B.自由贸易导致英国社会阶级矛盾激化
C.殖民地反抗导致英国粮食问题突出D.贸易保护废除符合工业资产阶级利益
17.下图海报描绘的是1919年苏俄工人自愿发起的星期六义务劳动。这一活动被列宁称为
“伟大的创举”•该创举体现了()
第6页共17页
A.工业化生产蓬勃开展B.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
C.通过劳动推动人的解放D.工农对国家的认同加强
18.下图漫画名为《援助之手与自由火炬》。左边的漫画上方有一个人,他正在用力摇动闸
门的卷轴,升起的闸门上写着:美国对英国的援助。右边的漫画中自由女神将象征着
世界自由的火炬传递给罗斯福和丘吉尔,在他们身后的带有镣铐的巨手象征着苏联。
该漫画的寓意是()
A.美英两个大国操纵了世界局势B.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尖锐对立
C.美国援英实则遏制苏联D.反法西斯国家同仇敌忤
19.下图所示为苏联时期的漫画,其主标题为“是的,就是这样",副标题为“庄严的北大
西洋公约组织”。该漫画意在揭示()
第7页共17页
A.美苏文化冷战升级B.美术成为政治的工具
C.美国推行霸权主义D.欧盟苦于美国的约束
20.下图是一幅苏联宣传画,文字:手风琴上的文字为“OOH”,即“联合国”简称,手
风琴上方文字为“AKKopAeOOH”,即“联合国”。左上角文字为“在现在的联合
国,没有那么多立场含糊不清的国家,很多国家被美国有效支配”;美国也有《在苏军
战俘营中做苦力的美军女战俘》、《被苏军百般羞辱的美军女战俘》等宣传画。这表明
()
A.美国意图丑化苏联形象B.美苏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C.美苏利用文化开展冷战D.苏联看清联合国的本质
21.下图是英国漫画家乔治发表的作品。漫画的左方是一处磨坊,砖块上罗列着自治市镇
的名字,下面尸横遍野;漫画的右下方是一群议员,他们围绕在一个盛满了金钱的钱
仓前,从贴有“公款”标签的钱仓里取钱。据此可知,作者意在()
第8页共17页
《“运转得真是好”的“选举制”1831年》
A.强调议会改革的刻不容缓B.讽刺英国议员的贪腐行为
C.批判工业资产阶级的剥削D.揭露英国司法制度的黑暗
22.下图为马星驰于民国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创作的漫画。据此判断,该漫画的寓意在于
()
A.揭示议会政治艰难曲折B.赞颂辛亥革命成就大
C.讽喻段祺瑞破坏了民主D.讽刺袁世凯复辟称帝
23.图6为1950年5月有关欧洲发展状况的漫画《舒曼的交响乐》。画中贝文尽管也在鼓
起腮帮努力演奏,但他左右双臂怀抱着两个婴凡,一个代表“社会主义规划”,另一个
代表“英联邦”。该漫画表明()
第9页共17页
图6
A.欧洲的联合面临复杂挑战B.欧洲煤钢联营组织的发展
C.欧洲国家抵制马歇尔计划D.英国主导欧洲一体化进程
24.下图是创作于1935年的一幅美国漫画《人民的声音》(漫画中间为“特洛伊木马”)该
漫画揭示了()
A.罗斯福新政助推总统权力膨胀B.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发生变动
C.经济大危机动摇了美国代议制D.民众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满
25.下图为刊登于1955年11月27日《解放日报》上的一幅漫画《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这一局面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A.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取得B.“一边倒”方针的调整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贯彻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10页共17页
第n页共17页
卡通漫画型选择题专项练习
测试试题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B-BD-A-A-BBC-BA-
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D-C--A-DBD^^C-DC-C-
题号2122232425
答案~~∖~-A--A-A-C
1.【答案】B【解析】据漫画可知,在东方封建制度上嫁接西方先进技术,这是洋务运
动,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故选B项;鸦
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导致中
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排除C项;《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沦为洋人朝廷,排
除D项。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解题的关键信息是
“《抬着大炮去北京》”和漫画中的国家,结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影
响分析。据材料”《抬着大炮去北京》”和漫画中的国家可知,该事件是八国联军侵华
战争,结合所学可知,这次战争以签订《辛丑条约》而告终,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
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故B项正确;义和团运动开始
兴起是在1899年,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前,而且漫画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没有涉及割地,故C项错误;D项是甲午中
日战争的影响,错误。
3.【答案】D【解析】由材料信息1908年预备立宪过程中,国会请愿者与清政府“考察
宪政者”对待立宪的态度不同,清政府“伸手挡箭”,并不是为真正推行宪政,其真正
的目的是挽救统治、遏制革命形势的发展,显露出清末宪政的虚伪性,故选D项;清
政府“伸手挡箭”,反映出近代民主宪政之路的艰难,排除A项;清政府统治的土崩
瓦解,是在武昌起义后一些省份纷纷独立时,排除B项;漫画并未涉及民众,无法推
知民众对预备立宪的态度,逻辑推理错误,排除C项。
4.【答案】A【解析】漫画中官员一只船桨上写有“禁止开会”,另一只船桨上写有“催
陈立宪意见体现出清政府一方面让官员给立宪提建议,一方面又禁止开会,揭露了
第12页共17页
清末新政假立宪真专制的本质,故选A项;漫画“禁止开会”不能体现向西方学习,
排除B项:漫画讽刺了清政府在立宪上的矛盾,实质为假立宪真专制,不是政策的摇
摆不定,排除C项;中体西用是坚持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和传统文化,向西方学习器
物技术,材料不涉及此内容,排除D项。
5.【答案】A【解析】据漫画可知,漫画中的人物代表清政府,其头部是中国地图,但是
随着各地的纷纷独立,这幅地图已经是“疮痍满目”,即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
义爆发到漫画发表的这一天,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先后有湖南、云南等省区宣布
脱离清政府独立,说明革命形势快速发展,故选A项;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
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告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
项;瓜分中国狂潮是指19世纪末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
围”,始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1916年,洪宪帝制的失败,
袁世凯的猝死,导致北洋军阀陷入分裂状态,排除D项。
6.【答案】B【解析】据材料“革命军的敌人,五岁的清朝皇帝”可知,英法认为革命军
只是推翻了五岁的皇帝,而没有推翻整个封建势力,据材料“袁世凯……以剪辫宣告
旧时代的终结”可知,所谓共和和旧时代结束,只是形式上的,这说明英法对辛亥革
命后中国的前景不看好,故选B项;据材料“革命军的敌人,五岁的清朝皇帝”,说
明其并不认为革命军推翻了封建势力,不认可革命的成果,排除A项;材料“袁世凯
宣誓拥护共和,以剪辫宣告旧时代的终结”无法体现英法对清朝皇帝的态度,排除C
项;材料只是通过漫画呈现英法两国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没有透露出“担忧”态度,
排除D项
7.【答案】B【解析】材料漫画中女子流行服饰从西式逐渐变成中式,结合当时的社会背
景可知,作者意在讽刺袁世凯复辟帝制,故选B项;据所学可知,记录近代女子服饰
变迁的历史不可能使用漫画形式,排除A项;材料漫画中女子流行服饰从西式逐渐变
成中式,不属于移风易俗,排除C项;材料漫画中女子流行服饰从西式逐渐变成中
式,属于复古行为,而非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排除D项。
8.【答案】C【解析】据材料“学生、学者、教授”向东南流动可知,受大革命影响,南
方地区吸引了大量北方知识分子,他们纷纷离开北洋军阀统治的北方,从而壮大了革
命统一战线,故选C项;为中国保存知识和文明的火种,主要是针对日本侵华,知识
分子向西南转移,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结合所学中共党史可知,知识分子向往共
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地区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之后,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
民族战争是针对外来侵略进行的抵抗战争,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9.【答案】B【解析】据漫画内容可知,国民革命时期对农民进行革命武装教育,广大农
民备受鼓舞,说明中共创办农讲所的目的是唤醒农民的革命觉悟,故选B项;农讲所
主要是共产党负责,体现出共产党对工农运动的重视,排除A项;1925年,中共四大
第13页共17页
明确提出工农联盟的方针,排除C项;土地革命时期是1927年到1937年,与材料时
间不符,排除D项。
10.【答案】A【解析】据材料“民国27年”可知是1938年,据所学抗日战争可知,1938
年是日本全面侵华时期,据漫画“军、民、抗战力量”以及日本皇军本碾压可知,该
漫画的主旨是主张军民联合即全民族共同抗日,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故选A项;材
料中强调了军民联合,并非国共联合,排除B项;据所学抗日战争可知,抗战在1945
年才取得最终胜利,材料所述为1938年,即将取得胜利的说法不准确,排除C项;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时间不符,排除D项。
11.【答案】D【解析】据漫画可知,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内推行奴化教育,即以笔为注射
器,强行向中国儿童灌输“王道乐土”思想,中国画家意在激起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
与反抗意识,故选D项;材料是揭露日本在沦陷区的奴化教育,与讽刺日本美化侵略
行径无关,排除A项;从材料中不能推断出该行为的后果,排除B项;国统区指抗日
战争期间国民党统治的区域,而材料是揭露沦陷区内推行的奴化教育,排除C项。
12.【答案】C【解析】据材料”创作于1938年”可知此时处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第二
年,日本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据漫画中写有“武运长久”的日本国旗并结
合所学可知,此信息指出日本的军国主义,据漫画中两个身穿日式服饰的人,其中成
年人的旁白“这回征兵咱家又得去一个”可知日本的侵略政策给本国人民造成伤害,
故选C项;据材料“我国著名漫画家沈同衡创作于1938年的漫画”可知,作者意在
揭露日本侵华的事实,深切同情日本普通民众的悲惨命运表达的信息不完整,排除A
项;据所学可知,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国民政府放弃了不抵抗政策,与共产党第二
次合作,共同抗日,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日本侵华陷入困境是1938年10月相持
阶段到来以后,排除D项。
13.【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43年的北平处于沦陷区,在日本控制之下,漫画
中的人物头戴印有英国国旗的帽子,代表英国,而此时中英两国为反法西斯盟友。因
此该漫画意在瓦解中国军民抗日信念,故A项正确:该漫画意在抨击中英结盟对抗日
本,不能鼓舞敌后战场作战士气;排除B项;材料应为日本通过漫画来讽刺中国与宿
敌英国合作抗日,企图离间中英关系,排除C项;该漫画企图通过突出中英的民族矛
盾以离间中英关系,瓦解中国人民的抗日精神,排除D项。
14.【答案】D【解析】漫画体现的是乒乓外交,背后代表的是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政府和
基辛格为代表的美国政府,漫画中周恩来和基辛格通过''打乒乓球”来表明中美都有
改善外交关系的意愿,比喻乒乓外交使得中美关系有了缓和的迹象,而原来与美国一
唱一和的蒋介石却被晾在一边,这表明中美两国开始改变彼此的外交政策,所以是中
国外交政策转向的表现,故选D项;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1979年中美建
第14页共17页
交,而不是漫画中的乒乓外交,排除A项;中美关系开始解冻的根本原因是中美两国
国家利益的需要,而不是中国国力的提高,排除B项;乒乓外交表明中美两国都想改
变对外政策,这是美苏冷战和博弈背景下的必然选择,也意味着美国孤立中国政策正
走向破产,而不是以台制华政策的破产,排除C项。
15.【答案】B【解析】据材料“市场”“政府”可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
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
府作用,故选B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
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生产资
料私有制转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排斥市场调节,
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农村主要的
生产经营方式,指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
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
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
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
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
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16.【答案】D【解析】据题干可知,讽刺漫画显示政府的自由贸易政策除了农业不受保护
之外,工业、第三产业受保护,紧扣题干时间1878年掌握政权的是工业资产阶级,自
由贸易顺应了工业资产阶级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需要,故选D项;“严重影响了”
不合史实,应为“极大改善了“,排除A项;“自由贸易导致英国社会阶级矛盾激化”
逻辑错误,自由贸易有利于英国开拓国际市场,增加国民收入,排除B项;“殖民地
反抗”与题干漫画“工业资产阶级与地主的矛盾”逻辑不一致,排除C项。
17.【答案】C【解析】据材料“1919年苏俄工人自愿发起的星期六义务劳动”,材料强调
十月革命后苏俄工人通过参加义务劳动促进生产,有利于早日结束战争,因此该创举
体现了通过劳动推动人的解放,故选C项:苏联工业化建设开始于1928年,排除A
项;列宁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可以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工
人的认同,并未提及农民的态度,排除D项。
18.【答案】D【解析】左边漫画说明美国对英国进行援助;右边的漫画说明英国、美国在
传递自由火炬,而苏联被镣铐锁住,但是巨手朝向火炬的方向,意味着英美和苏联有
共同的诉求,即二战时期反法西斯国家同仇敌,汽,维护自由,故选D项;美国援助英
国,说明英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下降,并不能操纵世界,排除A项:苏联巨手朝向火炬
方向,说明英美和苏联有共同的诉求,即此时处于二战时期,而非冷战时期,排除B
项;遏制苏联是在二战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
19.【答案】C【解析】漫画表明,美国是北约组织的绝对主导者和驾驭者,其盟国只能受
第15页共17页
其摆弄,受其控制,貌似庄严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不过是美国推行霸权的工具而已,
故选C项;材料只有苏联对美国霸主主义的揭露,并没有美国的冷战反应,排除A
项:一幅政治漫画不能说明美术成为了政治的工具,排除B项;苏联时期尚没有“欧
盟”的存在,排除D项。
20.【答案】C【解析】据材料苏联“在现在的联合国,……很多国家被美国有效支配”可
知,苏联通过漫画,去宣传美国操控联合国,实行霸权,而美国也用宣传画去丑化苏
联形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美苏冷战在文化上的反映,故选C项:材料不仅呈
现了美国对苏的丑化,也有苏联对美国的攻击,排除A项;“不可调和”这一说法过
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不仅呈现了冷战时期,苏联对美国的漫画攻击,也有美国的
苏联的宣传丑化,故“看清联合国本质”既不符合题意也不符合史实,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卷筒纸印刷压纹机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中国非标智能装备行业投资研究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硼硅酸盐玻璃管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2022-2027年中国批发市场竞争格局及行业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消防头盔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斯太尔王粉粒物料车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1-2026年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磨粉机磨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罗纹钢扁钢元钢冷轧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水利枢纽(水库)工程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 工业机器人编程语言:Epson RC+ 基本指令集教程
-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统考英语卷
- 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湖南文艺出版社湘教版
- 2023.05.06-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隐患识别图集(高处作业吊篮工程部分)
- 2024年上海高考数学真题试题(原卷版+含解析)
- JTG 3362-2018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编制说明
- 江苏卷2024年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门诊导诊课件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中考英语一诊试卷(含解析)
- 《树立正确的“三观”》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