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021030

课程名称:组织学与胚胎学/HistologyandEmbryology

学时:36(理论28学时,实验8学时)

学分:1.5

适用专业:护理学

开课学期:第1学期

开课部门:医学院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

考核要求:考核形式:开卷

最终成绩的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未成绩占70%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赵敏、邱继哲、马步国,《组织学与胚胎学》(第1版),天津科学技

术出版社,2016年

参考书:

高英茂,《组织学与胚胎学》(7年制临床医学教材,第1版),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1年

2、成令忠钟翠平蔡文琴,《现代组织学》(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文献

出版社,2003年

3、MichaelH.Ross,etal.Histology,FourthEdition,Lippincott

Williams&Wilkins.2003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为医学专业基础课,包括组织学和胚胎学两门形态学科。组织学研究

正常人体的光、电镜下微细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内容分为基本组织和器官系

统二部分。胚胎学研究人体的个体发生,内容分为胚胎的早期发生,胎膜胎盘,

各器官系统的发生,先天性畸形等部分。因为课时有限,讲述内容主要为组织学

部分,胚胎学部分自学或通过选修课来进行学习。组织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

课程,它和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均是研究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的

医学科学。组织学与病理学及临床各科都有密切联系,当机体产生种种病症时,

表明正常组织结构或功能活动发生了异常或障碍。所以唯有系统掌握人体微细结

构基本知识,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其生理过程和病理现象,分析疾病发生发展

规律。因此,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习后续的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打下基

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关于人体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基础理论知

识,并得到适当的技能训练。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达到:掌握或了解人体

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光镜下微细结构,主要细胞和组织的超微结构以及这些结构与

功能的关系;了解人体胚胎早期发生,胎膜胎盘,各主要器官系统的发生和畸形。

在基本技能方面要求学生达到:熟悉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用途,熟悉使用并善于

保护光学显微镜,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识别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微细结构,能用语言

文字正确描绘或描述镜下所见,∙能辨认各主要细胞和组织的超微结构图片,并适

当联系功能;能根据模型,图片、标本适当描述人体胚胎的早期发生,各主要器

官的形成与畸形。

三'学时分配:

章节课程内容学时

1组织学绪论1

2细胞学自学

3上皮组织2

4固有结缔组织2

5血液1

6软骨和骨自学

7肌组织2

8神经组织和神经系统2

9脉管系统2

10免疫系统2

11内分泌系统2

12感觉器1

13消化系统4

14呼吸系统2

15泌尿系统2

16生殖系统3

合计28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课程注意贯彻形态与功能相联系的观点,发生发展与进化的观点,局部与

整体相统一的观点,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观点。本课程的教学包括理论讲授,标

本实习、自学、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等环节。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严肃的科

学态度,严格的科学作风和严密的科学方法,要增强学生的标本观察能力,要注

意智能的培养,要贯彻少而精,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通过本学科的教学,培养学生辩证的、唯物的科学思维方法。

五、教学内容

上篇组织学

第一章组织学绪论

1.基本内容:

(1)组织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2)组织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光镜下细胞、组织一般观察:石蜡切片,HE染

色的基本原理;透射电镜、扫描电镜下细胞、组织一般观察:超微切片制作的

基本原理,电子密度高与电子密度低的含义。

(3)显微镜下常用的长度单位。

(4)观察组织切片时,整体结构与其不同断面的关系。

2.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组织的含义与分类,组织学的意义。

(2)掌握HE染色切片的观察和应用。

(3)了解电子显微镜的特点,电镜照片的观察,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和发展

及组织学的其它研究技术。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研究内容与方法。

难点:超微切片制作的基本原理,电子密度高与电子密度低的含义。

4.教学建议:

(1)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

(2)联系原有的细胞学知识,引伸组织学概念,强调细胞学有关知识的重要性。

第二章细胞学(自学)

1.基本内容:

(1)细胞的概念。

(2)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大小与形态,细胞的化学成分(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细胞的增殖: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2.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细胞概念。

(2)掌握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3)掌握有丝分裂间期分段和各自特点。

(4)理解有丝分裂分段和各自特点。

(5)了解细胞的一般形态特点及化学组成。

(6)了解减数分裂前I期特点。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前I期特点。

4.教学建议:

(1)鼓励学生阅读本章知识链接,扩宽学生知识面,了解本学科最新动态。

(2)鼓励学生利用资源自学,不会的可向老师咨询。

第三章上皮组织

1.基本内容:

(1)上皮组织的特点及分类(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

(2)被覆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内皮、间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变移上皮的结构特点,主要分布与功能。

(3)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特殊结构:微绒毛,纤毛的结构与功能;上皮细胞间的

连接结构:紧接连接、中间连接、桥粒、缝隙连接的结构与功能;上皮细胞基

底面:基膜、半桥粒、质膜内褶的结构与功能。

(4)腺上皮及腺的含义、分类,内外分泌腺的区别,外分泌腺的结构和分类。

2.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和分类。

(2)掌握各种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功能及主要分布。

(3)掌握上皮细胞游离面、侧面及基底面的特殊结构及功能。

(4)理解腺上皮和腺的概念。

(5)了解外分泌腺的一般结构和分类,腺细胞的类型。

(6)了解上皮组织的功能与人体健美的关系(只美容专业要求)。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被覆上皮的结构及特殊结构。

难点:几种细胞连接的立体概念。

4.教学建议:

(1)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

(2)授课开始和结束前,以提问方式引出和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第四章固有结缔组织

L基本内容:

(1)结缔组织特点、分类、起源。

(2)固有结缔组织的特征与分类。

(3)疏松结缔组织:细胞:成纤维细胞与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脂肪

细胞光、电镜下形态结构、功能,未分化间充质细胞的概念,细胞间质:胶原

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光、电镜结构,基质的化学成分、特性和功能。

(4)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与网状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2.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疏松结缔组织各组成成分的结构和功能。

(2)掌握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3)熟悉结缔组织的特点和分类。

(4)了解网状组织的结构和分布。

(5)了解结缔组织与瘢痕和美容的关系(只对美容专业要求)。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疏松结缔组织各组成成分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基质的成分、分子筛的意义。

4.教学建议:

(1)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

(2)授课开始和结束前,以提问方式弓I出和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第五章血液和淋巴

L基本内容:

(1)血液组成、功能,血液有形成分的分类及正常值。

(2)红细胞形态结构、大小、功能、寿命,网织红细胞。

(3)白细胞的分类,各类白细胞的形态结构、大小、功能。

(4)血小板:结构、功能及正常值。

2.教学基本要求:

(1)熟悉血液的组成。

(2)掌握各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正常值与功能。

(3)了解造血干细胞的基本概念与应用前景。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各种血细胞的结构、功能与正常值。

难点:血小板的凝血机制。

4.教学建议:

(1)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

(2)联系临床检验血象的意义,说明学习本章的目的要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联系血细胞的功能,阐述其形态结构;联系临床有关常见病血象改变,讲

授血细胞的正常值。

第六章软骨和骨(自学)

1.基本内容:

(1)软骨:

软骨组织的结构:软骨细胞光、电镜结构,软骨的细胞间质。

软骨的分类:透明软骨、弹性软骨、纤维软骨结构与功能特点、分布。

软骨的生长方式,软骨膜的结构、功能。

(2)骨:

骨组织的结构:骨细胞、骨祖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光、电镜结构,骨

的细胞间质。

骨的结构:长骨的结构、骨板、骨板在骨松质与骨密质的排列。

骨膜的结构与功能。

2.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软骨的结构,三种软骨的结构特点。

(2)掌握骨组织几种细胞的结构特点与功能,骨基质的组成。

(3)熟悉密质骨、骨膜的结构和功能。

(4)了解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骨细胞在血钙调节中的作用。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软骨组织与透明软骨的结构,骨组织的结构及长骨的结构。

难点:骨板的结构,骨细胞的营养途经。

4.教学建议:

(1)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

(2)突出重点即阐明软骨组织和骨组织的结构,尤其是骨组织的结构一骨板又

属难点,运用贴切的比喻,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与夹板结构说明其坚固性。

(3)讲解长骨的结构时,使用长骨纵横断面的模型、图片,使抽象形象具体化,

有助于立体概念的建立。

第七章肌组织

1.基本内容:

(1)概述:肌组织的特点、分类、分布及收缩特点。

(2)骨骼肌的光、电镜下的形态结构、肌原纤维的结构(明暗带、肌节、粗细

肌丝)、横小管、肌浆网、三联体,骨骼肌收缩机理。

(3)心肌的光、电镜下的形态结构,与骨骼肌的主要不同点,闰盘的电镜结构。

(4)平滑肌的光、电镜下的形态结构特点,平滑肌细胞间的连接。

2.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骨骼肌细胞的光镜结构和超微结构,肌原纤维内粗肌丝和细肌丝分布

及其分子结构。

(2)掌握心肌细胞的光镜结构和超微结构特点。

(3)掌握平滑肌的光镜结构。

(4)理解骨骼肌细胞收缩的分子机理。

(5)了解:骨骼肌结构,平滑肌细胞的超微结构和收缩机理。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骨骼肌的光、电镜结构,心肌、平滑肌光镜结构,心肌闰盘。

难点:肌丝的分了结构,骨骼肌收缩原理。

4.教学建议:

(1)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

(2)借助多媒体课件,采用启发式,由浅入深,重点讲授骨骼肌的光镜和超微

结构,特别是肌节的组成和结构。

(3)心肌与骨骼肌都属于横纹肌,在学习和理解骨骼肌的基础上,采用对比的

方式讲述心肌的光镜和电镜结构。

第八章神经组织和神经系统

1.基本内容:

(1)概述:神经组织的组成、功能、分布。

(2)神经元的光、电镜结构,突触作用、分类,化学性突触、电突触的光电镜

结构。

(3)神经胶质细胞:分类、分布、形态、结构特点、功能。

(4)神经纤维:分类、结构、功能,神经。

(5)神经末梢:分类、分布、结构、功能。

2.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神经元的结构,化学性突触的超微结构。

(2)掌握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的结构。

(3)理解几种神经末梢的结构、分布和功能。

(4)了解神经元的分类,神经纤维的传导功能,神经的结构,运动终板的超微

结构。

(5)了解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组织结构。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神经元光镜结构与超微结构、化学性突触超微结构、神经纤维的结构与

功能。

难点:有髓神经纤维的结构和髓鞘形成。

4.教学建议:

(1)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

(2)授课开始和结束前,以提问方式引出和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第九章脉管系统

1.基本内容:

(1)概述脉管系统的组成、功能。

(2)心脏:心脏壁的组织结构,心瓣膜的组织结构,心传导系统的组成、分布

和功能,组成心传导系统的细胞光镜结构、分布及其作用。

(3)动脉:大、中、小动脉和微动脉的特点功能。

(4)毛细血管的光、电镜结构、分类、功能。

(5)静脉的结构特点,切片上区分动静脉的要点。

2.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毛细血管的一般结构,三类毛细血管的光镜结构及超微结构特点

与功能。

(2)熟练掌握大、中、小动脉和微动脉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3)理解静脉的结构特点。

(4)掌握心壁的结构,理解心传导系统的细胞类型和特点。

(5)了解微循环的概念,淋巴循环的概念、组成及功能。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毛细血管分型及各型的电镜结构特点,动脉的结构,心壁的结构。

难点:心脏传导系统的结构与分布。

4.教学建议:

(1)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

(2)授课开始和结束前,以提问方式引出和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第十章免疫系统

1.基本内容: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分布,淋巴组织的分类与结构,淋巴器官的概念、

分类。

(2)中枢淋巴器官:胸腺的组织、结构、功能。

(3)周围淋巴器官:

淋巴结:淋巴结的组织结构,淋巴通路,淋巴结的功能。

脾:脾的组织结构,脾的血液循环,脾的功能。

扁桃体:扁桃体的结构特点的功能。

(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概念,细胞来源、组成与功能。

2.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免疫细胞的类型和功能。

(2)掌握淋巴组织的分类、结构特点与功能。

(3)掌握胸腺、淋巴结和脾的结构与功能。

(4)理解中枢淋巴器官和周围淋巴器官的概念,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概念和意

义。

(5)了解扁桃体的结构特点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淋巴组织的结构和分类,淋巴结、脾、胸腺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脾的血循环与功能的关系,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概念、途径及其意义。

4.教学建议:

(1)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

(2)本章较难理解,讲授时难点和重点放慢速度适当小结。

(3)另可联系自体、日常生活现象和临床,帮助理解,加深印象。

第十一章内分泌系统

L基本内容:

(1)概述: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内分泌腺的基本结构特点,分泌含氮类激素细

胞和类固醉激素细胞的光电镜结构,靶器官、靶细胞的含义。

(2)甲状腺:甲状腺的一般结构,滤泡上皮细胞的光电镜结构,甲状腺激素的

合成过程,滤泡旁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3)甲状旁腺、肾上腺的结构和分泌功能。

(4)垂体的结构、分泌功能及其与下丘脑的关系,垂体门脉系统。

2.教学基本要求:

(1)熟悉内分泌腺的基本结构特征,两类激素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

(2)熟练掌握甲状腺、甲状旁腺的结构及功能。

(3)熟练掌握肾上腺和垂体的结构及功能。

(4)了解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概念和组成,了解松果体的结构及功能。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甲状腺的结构和功能,肾上腺皮质各带细胞的特点和分泌的激素,腺垂

体细胞及分泌的激素和功能,垂体门脉系统,神经垂体的结构及与下丘脑的关

系。

难点: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形成与释放甲状腺素的机制,垂体与下丘脑的关系。

4.教学建议:

(1)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

(2)结合临床常见的内分泌腺的疾病(如甲亢、甲减、肢端肥大症等),讲授

内分泌腺的组织结构,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激素作用的印象。

第十二章感觉器

1.基本内容:

(1)概述:皮肤的组成、功能,皮肤的附属器。

(2)皮肤的结构:表皮的结构特点,角质形成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真皮

的组织结构。

(3)皮下组织。

(4)皮肤的附属器:汗腺、皮脂腺的形态结构分泌方式。

2.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表皮的分层和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

(2)熟悉黑素细胞和朗格汉斯细胞来源、分布、结构和功能特点。

(3)熟悉真皮、汗腺、皮脂腺和毛的结构、功能。

(4)了解指(趾)甲的结构,皮肤的血管和神经。

(5)了解皮肤的组织结构与皮肤美容的关系(只对美容专业要求)。

(6)了解眼和耳的基本结构。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表皮的分层及各层细胞结构及表皮角化过程,真皮的分层结构。

难点:表皮角化过程的超微结构的改变。

4.教学建议:

(1)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

(2)引导学生讨论不同人种肤色不同的原因,延缓皮肤衰老的措施等,增加课

堂趣味性。

第十三章消化系统

第一节消化管

1.基本内容:

(1)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2)食管的组织结构特点。

(3)胃壁的组织结构特点,胃底腺的细胞类型、主细胞、壁细胞的光电镜结构

与功能,颈粘液细胞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4)小肠壁的组织结构特点:肠绒毛的结构与功能,小肠吸收细胞的光、电镜

结构,杯状细胞光镜结构、功能,肠腺的形态结构、细胞类型、潘氏细胞的分

布结构特点,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构特点比较。

(5)结肠与阑尾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2.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消化管的基本结构。

(2)熟练掌握食管、胃、小肠、结肠和阑尾的结构和功能。

(3)了解口腔粘膜及舌的经结构特点。

(4)了解消化管的吸收功能与其淋巴组织的免疫功能,了解APUD细胞系统的

7知∏5工t心今、o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食管、胃、小肠的结构特点。

难点:胃底腺壁细胞的超微结构及泌酸功能。

4.教学建议:

(1)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

(2)授课开始前,以消化性溃疡病例弓I出本节课内容,授课结束时以提问方式

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第二节消化腺

L基本内容:

(1)唾液腺的一般结构。腮腺、颌下腺、舌下腺结构、功能的比较。

(2)胰腺:胰腺外分泌部的结构特点及功能。内分泌部胰岛的结构、分布、细

胞类型及功能。

(3)肝:

肝的一般结构、功能。

肝小叶的定义、组成、形态、结构。

肝板的结构,肝细胞的光、电镜结构、功能。

肝血窦、窦周隙、胆小管、中央静脉的位置、结构特点、功能意义。

肝门管区:位置、结构。

肝的血循环,肝胆汁排泄途径。

2.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浆液性腺泡、粘液性腺泡和混合性腺泡的结构特点。

(2)掌握胰腺腺泡的结构特点,胰岛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3)掌握肝的基本结构。

(4)熟练掌握肝细胞、肝血窦、窦周隙及胆小管的超微结构及功能。

(5)熟悉肝门管区的结构。

(6)了解肝血循环途径及其与肝功能的关系,胆汁的产生及排出途径。

(7)了解胆囊及胆道的一般结构。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胰腺、肝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难点:肝脏的血液供应及胆汁排出途径。

4.教学建议:

(1)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

(2)授课开始和结束前,以提问方式引出和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第十四章呼吸系统

1.基本内容:

(1)概述:呼吸系统的组成、功能。

(2)气管、支气管的管壁组织结构。上皮细胞的组成、光、电镜结构及功能。

(3)肺

肺的一般结构:胸膜脏层、实质与间质。肺小叶概念。

肺的导气部: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管壁结构的变化特点。

肺的呼吸部的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壁的结构。

肺泡上皮I型细胞和H型细胞光、电镜结构及功能,肺泡孔。

肺泡隔的结构特点,气一血屏障,肺巨噬细胞。

肺血循环特点。

2.教学基本要求:

(1)熟悉气管、支气管的结构及功能。

(2)掌握肺的结构、肺泡上皮两种细胞的光、电镜结构和功能。

(3)理解肺泡隔的成分,气血屏障的结构,肺巨噬细胞的分布和功能

(4)了解鼻、咽、喉的结构特点,肺血循环特点。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气管的光镜结构、肺的光镜和电镜结构。

难点:肺泡H型细胞的结构、功能。

4.教学建议:

(1)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

(2)授课开始和结束前,以提问方式引出和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第十五章泌尿系统

1.基本内容:

(1)概述:泌尿系统的组成、功能。

(2)肾的一般结构:被膜、皮质、髓质、皮质迷路、髓放线及骨柱的概念。

(3)肾的组织结构:肾小体、肾小管、集合小管的组成,光、电镜结构及功能,

皮质肾单位和髓旁肾单位,滤过屏障的组成、功能,球旁复合体中球旁细胞、

致密班、球外系膜细胞的光镜结构及功能。

(4)肾的间质及间质细胞。

(5)肾的血液循环特点。

(6)排尿管道:输尿管和膀胱的一般结构。

2.教学基本要求:

(1)熟悉肾单位和泌尿小管各部的分布。

(2)熟练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及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的结构特点、功能。

(3)掌握球旁复合体的位置、组成和功能。

(4)了解肾血液循环途径和特点及其与原尿形成、泌尿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以及尿的浓缩的关系。

(5)了解输尿管及膀胱的结构特点。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肾单位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和功能,滤过屏障的组成和功能。

难点:足细胞、球内系膜细胞的结构、功能。

4.教学建议:

(1)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

(2)授课开始和结束前,以提问方式引出和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第十六章生殖系统

第一节男性生殖系统

L基本内容:

(1)概述;男性生殖系统组成、功能。

(2)睾丸:睾丸的一般组织结构;生精小管的组织结构;精子发生,各级生精

细胞形态结构特征和排列规律;精子形成过程,精子的形态及超微结构特点;

支持细胞的光、电镜结构;血一睾屏障及精子发生的内环境;直精小管与睾丸

网的结构。

(3)附睾:输出小管、附睾管的结构与功能。

(4)输精管的一般结构。

(5)前列腺组织结构特点和功能。

2.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睾丸的一般结构。

(2)掌握生精小管的结构、生精细胞与精子发生过程。

(3)熟悉支持细胞、睾丸间质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血睾屏障的组成与功能。

(4)熟悉附睾、前列腺的结构和功能。

(5)了解直精小管、睾丸网、输精管的组织结构。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各级生精细胞的结构特点,支持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血一睾屏障的组

成和功能意义,睾丸间质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难点:精子形成过程。

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

L基本内容:

(1)概述: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功能。

(2)卵巢:卵巢的一般结构。卵泡发育成熟,各期卵泡的形态结构,卵细胞的

成熟分裂,排卵过程与机理,黄体的形成、结构、类型、功能与退化,白体,

闭锁卵泡与间质腺,卵巢的内分泌功能。

(3)子宫:子宫的组织结构。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与卵巢激素的关系,增生期

与分泌期的结构特点及超微结构,月经期子宫膜脱落的机理。

(4)输卵管:阴道、乳腺的组织结构特点。

2.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各级卵泡的结构特点,黄体的结构和功能。

(2)熟练掌握子宫壁的组织结构、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及其与卵巢激素的关系。

(3)理解闭锁卵泡的形成及结构特点

(4)了解输卵管、阴道、子宫颈和乳腺的组织结构。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卵泡发育,黄体形成,子宫内膜结构的周期性变化。

难点: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与卵巢激素的关系。

4.教学建议:

(1)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

(2)授课开始和结束前,以提问方式引出和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041030

课程名称:生理学/physiology

学时:48学分:3.5

适用专业:护理学开课学期:第2学期

开课部门:医学院

先修课程:《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

考核要求:实验课平时考核成绩(15%)+实验考试成绩(15%)+理论考核成绩

(70%)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朱大年主编,《生理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姚泰主编,《生理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一、生理学的性质和任务

生理学是研究正常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

之一。其任务是研究人体及其细胞、组织、器官等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

的活动规律和生理功能,阐明其产生机制以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活动的影响。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生理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生理学教学内

容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内容分为掌握、熟悉及了解三种要求,要求掌握的

内容为学生必备的医学基础知识、重点内容,要求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能熟练掌

握、准确表达,并能联系实际、分析综合、灵活应用;要求熟悉的内容是使学生能

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其基本概念、基本过程、生理意义及其相关的影

响因素,能熟悉其应用范围;要求了解的内容是使学生了解其基本概念。教学大纲

所列课程内容都是要求学生学习的,但不是都要在课堂内讲授的,可以通过多种方

式教给学生,也可由学生自学。生理学理论教学时数为48学时,实验时数为16学

时。

三、学时分配

章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程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学___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_______

2细胞的基本功能6

3血液4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血液循环_____________________8_

5呼吸4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化与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4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量代谢与体温___________________1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尿的生成与排出___________________5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神经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分泌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11______________±a____________________1________

总计48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特别重视生理学与临床各科医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

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提高教学

质量。同时适当介绍一些新进展,启发学生智力,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1.基本内容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生理学的任务重点阐述生理学概念。

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一般介绍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器官和系统水平的

研究;整体水平的研究。(自学)

内环境与稳态重点阐述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重点阐述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体内的控制系统

非自动控制系统(自学)

重点阐述反馈控制系统;负反馈控制系统。详细讲解正反馈控制系统。

前馈控制系统(自学)。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生理学、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其生理学意义;生理功能调节的三种方

式及其特点,反馈调节。

熟悉机体内的控制系统。

了解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

内环境和稳态,人体功能的调节,反馈控制系统。

4.教学建议

自学内容: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非自动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基本内容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细胞膜的结构概述(自学)。

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详细讲解单纯扩散。重点阐述膜蛋白介导的跨膜

转运(经载体易化扩散、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同

向转运和逆向转运);

出胞和入胞(自学)。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详细讲解细胞的静息电位;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

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重点阐述细胞的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动

作电位的传导。

组织的兴奋和兴奋性详细讲解1)兴奋和可兴奋细胞;2)组织的兴奋性和阈刺

激。重点阐述细胞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

肌细胞的收缩

横纹肌重点阐述骨骼肌神经一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横纹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一般介绍横纹肌细胞的微细结构。一般介绍横纹肌的

收缩机制。

平滑肌(自学)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组织的兴奋和

兴奋性,兴奋的引起和传导机制,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熟悉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骨骼肌细胞内的信号转导,肌肉收缩的机制。

了解细胞膜的结构,骨骼肌的超微结构。

3.教学重点难点

物质的跨膜转运机制、细胞的信号转导机制和细胞生物电的产生机制以及

肌细胞的收缩机制。

4.教学建议

本章特点为概念、理论多,不易理解,故在讲解时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举

例子、多媒体、动画、图片等,帮助学生消化吸收。本章为生物电原理的核心部分,

为心肌、神经突触传递等电生理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自学内容:细胞膜的结构;平滑肌

删去: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

第三章血液

L基本内容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血液的组成详细讲解血浆;血细胞。

一般介绍血量。

血液的理化特性一般介绍血液的比重,•血液的粘度。重点阐述血浆渗透压(晶

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等渗溶液和等张溶液)。一般介绍血浆的PH值。

血细胞生理

一般介绍血细胞生成的部位和一般过程。

红细胞生理一般介绍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详细讲解红细胞的生理特性与功

能。重点阐述红细胞生成的原料及调节。一般介绍红细胞的破坏。

白细胞生理(自学)

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重点阐述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血小板的生理特性。(血

小板的生成和调节;血小板的破坏)(自学)。

生理性止血

详细讲解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血液凝固重点阐述凝血因子;凝血的过程;血液凝固的控制。

纤维蛋白的溶解重点阐述纤溶酶原的激活纤维蛋白与纤维蛋白原的降解;纤

溶抑制物。

血型与输血原则

详细讲解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红细胞血型重点阐述ABO血型系统①ABO血型的分型,②ABO血型系统的抗

原,③ABO血型系统的抗体,④ABO血型的遗传,⑤ABO血型的鉴定;Rh血型系统①

Rh血型的发现和分布,②Rh血型系统的抗原与分型,③Rh血型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重点阐述输血的原则。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血细胞比容的概念和血液的理化特性,三种血细胞的数量,红细胞的生

理特性,红细胞生成所必需的原料和因素以及生成调节,血液凝固与抗凝以及纤维

蛋白溶解与抗纤溶,ABO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输血的原则。

熟悉生理性止血,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了解血液的基本组成,血量和血浆的化学成分,造血过程的调节,红细胞和

白细胞的功能。

3.教学重点难点

血浆渗透压,止血、凝血和纤溶机制及其相互的关系,血型及输血原则。

4.教学建议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从被动的听讲变为主动

的看书、求知。

联系临床病例即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自学内容:白细胞的生理和血小板的生成、调节和破坏。

第四章血液循环

1.基本内容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重点阐述静息电位,动作电位①去极化

过程,②复极化过程。

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征

兴奋性重点阐述影响兴奋性的因素,①静息电位或最大复极电位水平,②阈

电位水平,③引起O期去极化的离子通道性状);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①有效不应

期,②相对不应期,③超常期;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与收缩活动的关系。

自动节律性重点阐述心脏的起搏点①抢先占领,②超速驱动压抑;影响自

律性的因素①最大复极电位与阈电位之间的差距,②影响4期自动去极化的速度。

传导性重点阐述心脏内兴奋传播的途径和特点;影响传导的因素①结构因

素,②生理因素(0期去极化的速度和幅度、邻近未兴奋部位膜的兴奋性)。

体表心电图一般介绍正常心电图各波和间期的意义。

心脏的泵血功能

心肌的收缩特点详细讲解对细胞外Ca?*的依赖性;“全或无”式收缩。

心脏泵血过程和机制

重点阐述心动周期的概念。

心脏的泵血过程重点阐述心室收缩期①等容收缩期,②射血期(快速射血

期、减慢射血期);心室舒张期①等容舒张期,②心室充盈期(快速充盈期、减慢

充盈期)。详细讲解心房在心脏泵血活动中的作用。一般介绍心音的产生。

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

心脏的输出量重点阐述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每分心输出量和心指数。

心泵功能的贮备

搏出量贮备重点阐述收缩期贮备;舒张期贮备。

重点阐述心率贮备。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重点阐述前负荷静脉回心血量①心室充盈期的持续时间,②静脉回流速度,

③心包内压,④心室顺应性;射血后心室内的剩余血量。

重点阐述后负荷。

重点阐述心肌收缩能力。

重点阐述心率。

血管生理

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一般介绍弹性贮器血管;分配血管;毛细血管前阻力血

管;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交换血管;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容量血管;短路血管。

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一般介绍血流量和血流阻力

重点阐述血压。

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动脉血压重点阐述动脉血压的形成;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影响动脉血压的因

素①心脏每搏输出量,②心率,③外周阻力,④主动脉和大动脉的顺应性,⑤循

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

动脉脉搏(自学)。

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

静脉血压重点阐述中心静脉压。一般介绍外周静脉压。

详细讲解重力对静脉压的影响。

静脉血流一般介绍静脉对血流的阻力。重点阐述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①体循环平均充盈压,②心脏收缩力量一③体位改变,④骨骼肌的挤压作用,⑤呼

吸运动。

微循环(自学)

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方式(自学)

组织液的生成

重点阐述组织液的生成。

详细讲解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

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自学)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神经调节

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重点阐述心脏的神经支配①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

②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③支配心脏的肽能神经元;血管的神经支配①缩血管神

经纤维,②舒血管神经纤维(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脊髓

背根舒血管神经纤维,血管活性肠肽神经元)。

心血管中枢重点阐述延髓心血管中枢①缩血管区②舒血管区③传入神

经接替站④心抑制区一般介绍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枢。

心血管反射重点阐述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①动脉压力感受

器,②传入神经和中枢联系,③反射效应,④生理意义。详细讲解心肺感受器引

起的心血管反射。一般介绍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

心血管反射的中枢整合形式(自学)

体液调节

重点阐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重点阐述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详细讲解血管升压素。

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舒血管物质和缩血管物质),激肽释放酶一激肽

系统,心房钠尿素。(自学)

局部血流调节(自学)

动脉血压的短期调节和长期调节(自学)

器官循环(自学)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心脏的泵血功能及调节,各类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形成机制,心肌

的电生理特性。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中心静脉压,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

因素,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与体液调节。

熟悉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了解心电图各波段的意义,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

3.教学重点难点

心肌的力学机制和心泵功能的评价,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离子基

础,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4.教学建议

自学内容:动脉脉搏;微循环;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体液调节中血管内皮生

成的血管活性物质(舒血管物质和缩血管物质),激肽释放酶一激肽系统,心房钠尿

素;局部血流调节;动脉血压的短期调节和长期调节;器官循环。

删去: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机制

第五章呼吸

L基本内容

肺通气

肺通气原理

肺通气的动力一般介绍呼吸运动①呼吸运动的过程,②呼吸运动的形式(腹

式呼吸和胸式呼吸、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重点阐述肺内压;胸膜腔内压。

肺通气的阻力重点阐述弹性阻力和顺应性①肺弹性阻力和顺应性(肺静态

顺应性曲线、比顺应性、肺弹性阻力来源),②胸廓弹性阻力和顺应性,③肺和胸廓

的总弹性阻力和顺应性。一般介绍非弹性阻力①跨壁压,②肺实质对气道壁的外

向放射状牵引作用,③自主神经对气道管壁平滑肌舒缩活动的调节作用,④化学因

素的影响。

肺通气功能的指标

肺容积和肺容量重点阐述肺容积①潮气量,②补吸气量和吸气贮备量,③补

呼气量和呼气贮备量,④残气量,♦肺容量①深吸气量,②功能残气量,③肺活量、

用力肺活量和用力呼气量,④肺总量。

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重点阐述肺通气量;无效腔和肺泡通气量。

呼吸功(自学)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的基本原理

气体的扩散重点阐述气体的分压差;气体分子量和溶解度,•扩散面积和距离;

温度。

呼吸气体和人体不同部位气体的分压详细讲解呼吸气和肺泡气的成分和分

压;血液气体和组织气体的分压(张力)。

肺换气

一般介绍肺换气过程。

影响肺换气的因素重点阐述呼吸膜的厚度;呼吸膜的面积;通气/血流比值。

一般介绍肺扩散容量。

组织换气(自学)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一般介绍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

氧的运输

一般介绍Hb的分子结构。

详细讲解Hb与Oz结合的特征。

重点阐述氧离曲线氧离曲线的上段;氧离曲线的中段;氧离曲线的下段。

重点阐述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PH和PCO2;温度;2,3-二磷酸甘油酸;其他因

素。

呼吸运动的调节

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重点阐述呼吸中枢(脊髓、低位脑干、高位脑)。

详细讲解呼吸节律的形成。

呼吸的反射性调节重点阐述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①化学感受器,②CO2、H-

和α对呼吸的调节,③co?和ɑ在调节呼吸中的相互作用;肺牵张反射①详细讲解

肺扩张反射,②一般介绍肺萎陷反射。一般介绍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防御性呼

吸反射(自学)。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基本肺容积、肺容量和肺通气量,肺换气的原理及

其影响因素,氧容量,氧含量,氧饱和度的概念,氧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呼吸的反

射性调节,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熟悉:Oz和C0?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

了解:呼吸的概念及其三个环节;吸节律形成的假说

3.教学重点难点

肺通气、肺换气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过程、原理及影响因素。呼吸节律

的形成。

4.教学建议

可多结合临床疾病,学生会感到生理对他将来的医学生涯多么重要,也调动了

学生的求知欲。自学内容:组织换气;呼吸功;二氧化碳的运输;防御性呼吸反射:咳

嗽反射、喷嚏反射。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L基本内容

概述

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一般介绍一般生理特性。

电生理特性详细讲解静息电位;慢波或基本电节律;动作电位。

一般介绍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消化道的神经支配详细讲解1.内在神经。2.外来神经。

一般介绍消化器官功能活动的激素调节一胃肠激素

口腔内消化(自学)

胃内消化

胃液及其分泌

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重点阐述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和碳酸氢盐;内

因子

胃液分泌的调节重点阐述刺激胃液分泌的内源性物质①乙酰胆碱,②促胃

液素,③组胺;抑制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①头期胃液

分泌,②胃期胃液分泌,③肠期胃液分泌;胃液分泌的抑制性调节。

胃的运动及其控制

一般介绍胃的运动

胃的排空详细讲解胃内容物促进胃排空十二指肠内容物抑制胃排空。

呕吐(自学)

小肠内消化

胰液的分泌

胰液的成分和作用重点阐述蛋白水解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

胰液分泌的调节(自学)

胆汁成分和作用重点阐述成分;作用。

一般介绍胆汁分泌、排出与胆囊的作用。

胆汁分泌与排放的调节(自学)

一般介绍小肠液的分泌

小肠的运动

小肠的运动形式详细讲解分节运动;蠕动;移行性复合运动。

回盲瓣的功能(自学)

一般介绍小肠运动的调节内在神经丛的作用;外来神经的作用;体液因素的

作用。

大肠内消化(自学)

吸收

吸收过程概述

一般介绍吸收的部位

吸收的途径与机制详细讲解吸收的途径①跨细胞途径,②,细胞旁途径;吸

收的机制①被动转运,②主动转运,③入胞和出胞。

小肠的吸收功能

重点阐述糖的吸收、蛋白质的吸收、脂类的吸收。

一般介绍水的吸收;Na∖Cl和HCo,的吸收

重点阐述;铁的吸收,•钙的吸收。重点阐述维生素的吸收。

大肠的吸收功能(自学)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胃液、胰液和胆汁的分泌及其调节,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熟悉消化道平滑肌的基本电节律,胃肠神经支配及其作用,胃肠激素及其作

用,胃的排空及其控制。

了解:消化的两种方式,大肠内消化。

3.教学重点难点

胃液、胰液和胆汁的性质、成分、作用及其这些消化液分泌的调节机制;

胃和小肠的运动及其调节机制;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机制。

4.教学建议

联系临床病例即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自学内容:口腔内消化;呕吐;胰液分泌的调节;胆汁分泌与排放的调节;回盲瓣

的功能;大肠内消化和吸收。

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

L基本内容

能量代谢

食物的能量转化

一般介绍三磷酸腺甘的合成与分解是体内能量转化和利用的关键环节。

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能量转化重点阐述糖;脂肪;蛋白质。

能量代谢的测定

与能量代谢测定有关的基本概念重点阐述1)食物的热价;2)食物的氧热价;

3)呼吸商。

能量代谢测定的原理和方法一般介绍直接测热法;间接测热法;耗0?量和CO2

产生量的测定方法①,闭合式测定法,②开放式测定法。

重点阐述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体温及其调节

体温

一般介绍表层体温和深部体温。

体温的正常变动(自学)

皮肤温度和平均体温(自学)

机体的产热和散热

产热过程重点阐述主要的产热器官;机体的产热形式①战栗产热②非战

栗产热。

散热过程重点阐述散热的方式①辐射,②传导,③对流,④蒸发(不感蒸

发、发汗);汗液;汗腺与汗腺活动;循环系统在散热中的作用。

体温调节

温度感受器详细讲解外周温度感受器;中枢温度感受器。

详细讲解体温调节中枢。

详细讲解温度调定点学说。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食物热价,氧热价,呼吸商的概念,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食物的特殊动

力作用,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体温的概念及其正常变动,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

熟悉:体温调节机制。

了解: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基础代谢率的测定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是体温调节机制

4.教学建议

本章教学难度不大,考虑可以让学生自学,辅以指导。

自学内容:体温的概念及其正常变动,皮肤温度和平均体温。

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

1.基本内容

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

肾的功能解剖

一般介绍肾单位的构成、球旁器、滤过膜的构成、肾的神经支配和血管分布。

肾血流量及其调节

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详细讲解肌源性机制;管-球反馈。

一般介绍肾血流量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重点阐述有效滤过压

重点阐述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囊内压、血浆胶体渗

透压、肾血浆流量、滤过系数)。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

详细讲解肾小管与集合管中物质转运的方式。

肾小管和集合管中各种物质的重吸收与分泌

Na∖Cl和水的重吸收重点阐述近端小管;髓祥;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详细讲解HeO3的重吸收和H的分泌。

详细讲解NL的分泌与H'、HCO「的转运。

重点阐述K的重吸收和分泌。重点阐述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

详细讲解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尿生成的调节

一般介绍肾交感神经的作用

血管升压素

重点阐述体液渗透压,重点阐述血容量。一般介绍其他因素。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一般介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组成成分。

重点阐述血管紧张素H的功能。

重点阐述醛固酮的功能。

一般介绍肾素分泌的调节肾内机制;神经机制;体液机制。

清除率(自学)

尿的排放(自学)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尿生成(滤过、重吸收和分泌)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尿生成的调节。

熟悉肾血液循环的特征及肾血流量的调节,尿液的浓缩和稀释机制。

了解尿的生成和排出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中的意义,排尿反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