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梁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1页
重庆市梁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2页
重庆市梁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3页
重庆市梁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4页
重庆市梁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册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梁平区

高2024届第二次调研考试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

证号、座位号及科类名称。

2.请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右侧的[考生条形码粘贴处]的方框内。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

整、笔迹清楚。

4.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

卷上答题无效。

5.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6.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F:19Na:23Al:27S:3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

意)

1.我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下列古代工艺品中主要成分属于合金的是

A.元朝青花瓷B.唐三彩文官俑C.越王勾践青铜剑D.人面鱼纹彩陶盆

A.AB.BC.CD.D

2.“东阿阿胶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工艺的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其中与化学实验中的

过滤原理相同的是

c.挂旗D.凝胶

3.亚铁氧化铁又名普鲁士蓝,化学式为Fe4[Fe(CN)6],是一种配位化合物,可以用来上釉、用作油画

染料等。下列有关普鲁土蓝构成微粒的符号表征正确的是

A.基态Fe?+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一一I—

3d4s

B.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蠢\\

c.CN一的电子式为[C三N]

NCCN

\/4.

D.阴离子的结构式为[NC=Fe]CN]

NCCN

4.下列生活应用或生产活动,没有运用相应化学知识的是

选项生活应用或生产活动化学知识

A用S02漂白纸张S02具有氧化性

B用铝槽车运输浓硝酸A1在冷的浓硝酸中发生钝化

C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CaO易与水反应

D用Si制作芯片Si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A.AB.BC.CD.D

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2+

A.用稀盐酸处理铜器表面的铜锈:CUO+2H=CU+H2O

B.用醋酸和淀粉-KI溶液检验加碘盐中的10;:10/51+6H+=3匕+3凡0

2+

C.金属铜溶于氨水和过氧化氢混合溶液:CU+H2O2+4NH3-H20=[Cu(NH3)4]+20H-+4H2O

电解人

D.用银作阴极电解稀盐酸:2Ag+2H+^^=H2T+2Ag+

6.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透明溶液中:Ca?+、H+、Cl\Cu2+

B.NO]大量存在的溶液中:Fe2\ChNH:、K+

C.碱性溶液中:AF+、Mg2+、HCO->SO:

D.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a+、NH;、SO:、Fe3+

7.Ni可活化C2H6放出CH4,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ETkJ-mol1

过度秘

50.00-八

Ni-K2H4/49.5NiOL4CH4

0.00-WA_________',史间圈,F7

-50.00-\中间体1Z-28.89;,,-45.88

-56.21\

100.00-

冲间体?

150.00-■*

200.00-

下列关于活化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决速步骤:中间体2一中间体3

B.总反应为Ni+C2H6—NiCH2+CH4

C.Ni—H键的形成有利于氢原子的迁移

D.涉及非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

8.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能够正确完成对应实验的是

收20.00mL酸性作用下,加热

溶液到170℃制备乙

ABCD

A.AB.BC.CD.D

9.北京大学研究员发现在钙钛矿活性层中引入稀土E/+/EU2+离子对,通过如图原理可消除零价铅和零

价碘缺陷,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E/+/EU2+离子对在反应过程中需定时补充

B.消除零价铅的反应为:2Eu3++Pb°=2Eu2++Pb2+

C.消除零价碘的过程中,Eu3+/Eu2+离子对发生氧化反应

D.整个过程中,电子从Pb°转移给1°

10.分子TCCA(如图所示)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漂白剂。W、X、Y、Z是分属两个不同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

次递增的主族元素,丫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B.原子半径大小顺序:X<Y<Z

C.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Z>X>W

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X>Y

11.元素周期表可以有多种表示方法,如图1为八角形元素周期表,八角形的每个顶角对应一种元素,下

列说法的是正确的是

A.图1中沿虚线箭头方向,元素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B.元素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②,④〉①

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⑥乂⑤

D.Na与③、④可形成冰晶石NasAlF6(已知Na3AlF$(熔融)=3Na++AlF/),形成的晶胞如图2所示,其

4x2103

中黑球代表A1F:,该晶体密度为("gkgi023g一

12.恒容密闭容器中,nmolCOz与3nmolH2在不同温度下发生反应:

2CO2(g)+6H2(g)C2H4(g)+4H2O(g),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温度(T)变化如

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曲线丫表示c(C2HJ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C.其他条件不变,2〃11101(302与6〃11101凡与在工。(2下反应,达到平衡时。(凡)mol/L

D.提高投料比[MCC)2):〃(H2)],可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

13.一种自充电的盐水电池植入到肿瘤表面可用于抗肿瘤治疗。电池放完电后,无需外接电源即能实现某

个电极的化学自充电,该电极材料充放电原理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NTCDA

A.该电极为电池正极

B.放电过程中,该电极附近pH增大

C.化学自充电时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PNTCDA-H+-0,——>PNTCDA+«H,0

2

D.放电过程中,外电路通过0.04mol电子,该材料质量增加0.02g

14.常温下,用O.lmol/LKOH溶液滴定10mL0.1mol/LHA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pH约为3,可以判断HA是弱酸

++

B.b点溶液:c(A-)>c(HA)>C(K)>C(H)>c(0H-)

C.c点溶液:c(K+)=c(A.)

D.水的电离程度:d点><: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8分)

15.超细银粉在光学、生物医疗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由含银废催化剂粉末制备超细银粉的过程如

下图所示:

r—

含银废磨件稀HNO3,85《

催化剂|~过猛>-H滤液I

(过程I)J浸取液|过黑嚷神

(过稽I)2H4H标银国醯枷

(过程HI)(过程IV)(过程V)

资料:i.含银废催化剂成分:主要含Ag、(X-AI2O3及少量MgO、SiO2,K2O>Fe2O3

ii.a-AUC)3为载体,且不溶于硝酸

回答下列问题:

(1)Ag与Cu属于同一族但位于下一周期,Ag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是。

(2)过程I中,银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但实际消耗的稀硝酸会超过理论值,原因是

(3)过程II中,检验沉淀已洗涤干净的操作是。

(4)过程n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o

(5)测定粗银中银的回收率:取样品用硝酸溶解,以NH4Fe(SO4)242H2()为指示剂,用KSCN标准

溶液滴定,当锥形瓶中溶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到滴定终点。

已知:i.AgSCN为自色难溶固体,FeSCN?+离子为红色。

ii.Fe?+开始沉淀的pH为1.9,完全沉淀的pH为3.2

为保证获取数据准确性,滴定时溶液c(H)一般控制在0.1〜lmol/L之间,氢离子浓度太小对实验的影响

是O

(6)可用电解法对粗银进行精炼,装置如下图所示,电解液为稀H2so乂含Ti4+),获得超细银粉的原理

为Ti3++Ag+=Ti4++A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

A.钛电极接电源的正极

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Ag-2e+SOt=Ag2SO4

C.体系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2so4(s)Q2Ag+(aq)+SOj(aq)

D.电解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Ti,+

16.用甲烷制高纯氢气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

(1)工业上常利用甲烷与水蒸气重整制氢,涉及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I.CH4(g)+H2O(g)^CO(g)+3H2(g)AHj=+206kJ/mol

II.CO(g)+H2O(g)CO2(g)+H2(g)AH2=-41kJ/mol

①总反应:CH4(g)+2H2O(g)/CO2(g)+4H2(g)AH=kJ/mol。

②为提高CH4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写一条)。

③已知830。(2时,反应II的平衡常数K=l。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将2moic0(g)与8mol凡0伍)

加热到830℃,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

④在常压、600。(3条件下,甲烷与水蒸气制备氢气的总反应中H?平衡产率为82%。若加入适量生石灰后

H2的产率可提高到95%。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0

(2)利用甲烷与CO2重整制氢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III.CH4(g)+CO2(g)2CO(g)+2H2(g)八也>0(主反应)

IV.H2(g)+CO2(g)H2O(g)+CO(g)八凡>0(副反应)

①在恒压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发生重整反应时,各物质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则表示CO2平衡转化率的是曲线(填“A”或"B”)。

40060080010001200

温度/K

②在一刚性密闭容器中,CH4和CO2的分压分别为20kPa、25kPa,忽略副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体系压强

是起始时的1.8倍,则该反应的Kp=kPa?(列出计算式即可)。

(3)科学家研究将CH/g)、凡0伍)与CH/g)、CC)2(g)联合重整制备氢气,发生反应I和皿。常压

下,将CH/g)、凡0伍)和CC)2(g)按一定比例混合置于密闭容器中,相同时间不同温度下测得体系中

变化如图所示。

“(CO

(

o

e

u

x

x

w

①已知70(FC、NiO催化条件下,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2可增加H2产率,此条件下还原性

COH2(填或“=")。

②随着温度升高〃(H2):〃(CO)变小的原因可能是

17.亚硝酰硫酸(NOSCUH)主要用重氮化反应。实验室将二氧化硫通入到硫酸和硝酸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硝酸被还原为亚硝酸,二氧化硫被氧化为三氧化硫(夹持装置略)制备少量NOSCUH,并测定产品的纯度。

己知:NOSO4H遇水分解,但溶于浓硫酸而不分解。

①B中反应仪器的名称为:0

②导管b的作用是O

(2)装置B中浓HNO3与SO?在浓H2s。4作用下反应制得NOSOH开始反应缓慢,待生成少量

NOSO4H后,温度变化不大,但反应速度明显加快0

(3)装置C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该实验装置存在可能导致NOSO4H产量降低的缺陷是o

(5)测定亚硝酰硫酸NOSO4H的纯度

准确称取1.380g产品放入250mL的碘量瓶中,加入0.1000mol1T、60.00mL的KM11O4标准溶液和

10mL25%H2SO4溶液,然后摇匀。用0,2500mol-LT草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消耗草酸钠溶液的体积为

20.00mLo

已知:2KMnO4+5NOSO4H+2H2O=K2SO4+2MnSO4+5HNO3+2H2SO4

①写出Na2c2。4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

1

③亚硝酰硫酸的纯度=0(精确到0.01%)[M(NOSO4H)=127g-mol]

18.诺氟沙星(Norfloxacin,又名Noroxin、Fulgram),别名:力醇罗、氟哌酸、淋克星。为唾诺酮类抗生

素,是治疗肠炎痢疾的常用药。但此药对未成年人骨骼形成有延缓作用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A的名称是o

(2)诺氟沙星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3)C生成D,G生成H的反应类型分别是、0

(4)F的结构简式为-

(5)G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o

(6)有机物X比B分子少一个CH2原子团,且含有酯基和7结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峰面

积比为1:3:3的结构简式为(任写一种)。

(7)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写出由有机物、B为有机原料合成的路线

图(无机试剂任选)。

高2024届第二次调研考试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

证号、座位号及科类名称。

2.请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右侧的[考生条形码粘贴处]的方框内。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

整、笔迹清楚。

4.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

卷上答题无效。

5.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6.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F:19Na:23Al:27S:3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

意)

1.我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下列古代工艺品中主要成分属于合金的是

A.元朝青花瓷B.唐三彩文官俑C.越王勾践青铜剑D.人面鱼纹彩陶盆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分析】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概念有三

个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各成分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③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据此分析

解答。

【详解】A.元代青花瓷是瓷器,陶瓷属于硅酸盐产品,不是合金,故A错误;

B.唐三彩文官俑是陶制品,陶制品是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硅酸盐,不是合金,故

B错误;

C.越王勾践青铜剑的主要成分是铜和锡,是铜的合金,故C正确;

D.人面鱼纹彩陶盆是瓷器,陶瓷属于硅酸盐产品,不是合金,故D错误;

故选C。

2.“东阿阿胶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工艺的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其中与化学实验中的

过滤原理相同的是

【答案】B

【解析】

【详解】A.化皮指的是将皮煮化,过程与过滤无关,A不符合题意;

B.除渣指的是用过滤方法将不溶性物质除掉,故B符合题意;

C.挂旗指的是熬制过程中达到挂旗的状态,用勺子舀起来非常粘稠,与过滤原理无关;故C不符合题

忌;

D.凝胶指的是阿胶冷却凝固的过程,与过滤原理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3.亚铁氧化铁又名普鲁土蓝,化学式为Fe4[Fe(CN)6],是一种配位化合物,可以用来上釉、用作油画

染料等。下列有关普鲁土蓝构成微粒的符号表征正确的是

A.基态Fe?+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B.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75

C.CN-的电子式为[C三N「

NCCN

\/4.

D.阴离子的结构式为[NC«]Fe[CN]

NCCN

【答案】B

【解析】

【详解】A.基态Fe2+的价电子排布图为山iLLUtJU,A项错误;

3d

B.氮原子结构示意图:25,B项正确;

C.CN-的电子式为[:CN[,C项错误;

D.配位键箭头指向错误,D项错误;

故选B。

4.下列生活应用或生产活动,没有运用相应化学知识的是

选项生活应用或生产活动化学知识

A用SC>2漂白纸张SO2具有氧化性

B用铝槽车运输浓硝酸A1在冷的浓硝酸中发生钝化

C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CaO易与水反应

D用Si制作芯片Si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详解】A.SO2可用于漂白纸浆,是因为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与氧化性无关,故A错误;

B.常温下铝与浓硝酸发生了钝化,在金属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金属氧化物,阻止了金属和酸继续反

应,所以可用铝槽车运输浓硝酸,故B正确;

C.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是因为氧化钙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C正确;

D.硅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具有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硅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用Si作计

算机芯片,故D正确;

故选:A„

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稀盐酸处理铜器表面的铜锈:CUO+2H+=CU2++H2。

B.用醋酸和淀粉-KI溶液检验加碘盐中的10不10/51一+6H+=3匕+3凡0

2+

C.金属铜溶于氨水和过氧化氢混合溶液:CU+H2O2+4NH3-H20=[Cu(NH3)4]+20H-+4H2O

电解人

++

D.用银作阴极电解稀盐酸:2Ag+2H^^=H2T+2Ag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z(OH)2cCh而不是CuO,A错误;

B.醋酸属于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B错误;

C.金属铜溶于氨水和过氧化氢混合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2+

CU+H2O2+4NH3-H20=[Cu(NH3)4]+20H+4H2。,C正确;

D.电解池属于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阴极本身不参与电极反应,D错误;

故答案为:Co

6.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透明溶液中:Ca2+、H+、Cl、Cu2+

B.NO]大量存在的溶液中:Fe2+、ChNH:、K+

C.碱性溶液中:AF+、Mg2+、HCO;>SO:

D.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a+、NH:、SO:、Fe3+

【答案】B

【解析】

【详解】A.C/+带有颜色,故A错误;

B.Fe2\ChNH:、K+与硝酸根离子之间都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B正确;

C.碱性溶液中AF+和碳酸氢根离子都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SO:、Fe3+两种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答案选B。

7.Ni可活化C2H6放出CH4,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W-mol1”

速度隼

5000;…

Ni+C2H4郦/49.501\NiCK4€Hd

ooo\:

-50.00,'中间体.诲碎/

100.00-e/Vi:/书落<

150.00.a,

200.00.出受

下列关于活化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决速步骤:中间体2一中间体3

B.总反应为Ni+C2H6^NiCH2+CH4

C.Ni—H键的形成有利于氢原子的迁移

D.涉及非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反应慢的步骤决定整体反应速率,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据图可知中间体2T中间体3

的过程活化能最大,反应速率最大,A正确;

B.据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为Ni+C2H6,最终产物为NiCHz+CR,所以总反应为

Ni+C2H6-NiCHz+CH"B正确;

C.据图可知-CH3中H原子迁移到另一个-CH3上的过程中先形成了Ni-H,所以Ni—H键的形成有利于氢

原子的迁移,C正确;

D.该过程只有非极性键(C-C键)的断裂,没有非极性键的生成,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8.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能够正确完成对应实验的是

一温度计卜

,水11

1iX

1__,------------S_____1

乙醇在浓硫酸

用滴定管量取

氨气的尾气吸作用下,加热

中和热的测定20.00mL酸性

收到170℃制备乙

K2&2O7溶液

ABCD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详解】A.苯不能隔绝氨气与水,图中装作不能防止倒吸,故A错误;

B.图中缺少玻璃搅拌器,图中装置不能准确测定中和热,故B错误;

C.滴定管的最小读数为0.01mL,可以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酸性KzCrzfA溶液,也可以用移液管量

取,故C正确;

D.乙醇在170℃时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温度计测定反应液的温度,温度计放置在支气管处位置有

误,应插入溶液中,故D错误;

故选C。

9.北京大学研究员发现在钙钛矿活性层中引入稀土E/+/EU2+离子对,通过如图原理可消除零价铅和零

价碘缺陷,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Eu3+/Eu2+离子对在反应过程中需定时补充

B.消除零价铅的反应为:2Eu,++Pb°=2Eu2++Pb2+

C.消除零价碘的过程中,EI?+/EU2+离子对发生氧化反应

D.整个过程中,电子从Pb°转移给1°

【答案】A

【解析】

【详解】A.Eu3+/E/+离子对在反应过程中循环使用,不需定时补充,A错误;

B.消除零价铅,零价铅失电子生成二价铅,Ei?+得电子生成Eu?+,反应为2Eu3++Pb°=2Eu2++Pb2+,

B正确;

C.消除零价碘的过程中,EM+失去电子生成Ei?+,发生氧化反应,C正确;

D.整个过程中总反应为零价铅和零价碘生成二价铅和负一价碘,电子从Pb°转移给1°,D正确;

故选Ao

10.分子TCCA(如图所示)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漂白剂。W、X、Y、Z是分属两个不同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

次递增的主族元素,丫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Y

II

/W、z

Z7、XX,

II

/WW、

,7/二丫

A.分子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B.原子半径大小顺序:X<Y<Z

C.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Z>X>W

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X>Y

【答案】A

【解析】

【分析】丫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则丫为氧元素,W、X、Y、Z是分属两个不同短周期

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主族元素,W形成4个共价键,则W为碳元素,X为氮元素,Z形成1个键,为

氯元素,以此解答。

【详解】A.根据结构式,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A正确;

B.氮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半径,故B错误;

C.氧化物的水化物没有明确最高价,不能进行比较,故c错误;

D.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CH4)<X(NH3)<Y(H2O),故D错

误;

答案选A。

11.元素周期表可以有多种表示方法,如图1为八角形元素周期表,八角形的每个顶角对应一种元素,下

列说法的是正确的是

A.图1中沿虚线箭头方向,元素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B.元素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②>①>①

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⑥乂⑤

D.Na与③、④可形成冰晶石Na3AlF6(已知NasAlF6(熔融)=3Na++AlF;),形成的晶胞如图2所示,其

4x210_3

中黑球代表A",该晶体密度为(”10-户$02x1。二一

【答案】D

【解析】

【详解】A.虚线箭头方向为同主族元素,同族元素随核电荷的递增,元素单质还原性增强,A错误;

B.②为N,①为O,④为F,第一电离能:F>N>0,即④>②>①,B错误;

C.⑤为C1,⑥为S,非金属:C1>S,非金属性越强最简单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因此稳定性:HC1>H2s即

⑤〉⑥,C错误;

D.黑球有8个在顶点,6个在面心,个数为8x'+6x;=4,白球有12个在棱上,9个在体内,个数为12x

82

1m4x210

/9=12,则晶胞密度P=▽=(-10-8)3x6.02x1023gD正确;

故答案为:D。

12.恒容密闭容器中,nmolCCh与3nmolH2在不同温度下发生反应:

2co2(g)+6H2(g)UC2H4(g)+4H2O(g),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温度(T)变化如

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曲线丫表示C(c2H4)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C.其他条件不变,2〃molCO2与6〃molH2与在工。(2下反应,达到平衡时{H2)〉。mol/L

D.提高投料比[“(CO?):"!!?)],可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温度升高,比的平衡浓度增大,说明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该反应

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A错误;

B.结合方程式2co2(g)+6H2(g)UC2H4他)+4丛0®可知,c(C2H。的变化量为。(生。)变化量的L则曲线丫

4

表示。(比0)随温度的变化关系,B错误;

C.其他条件不变,2nmolCO2与6nm0m2在TJC下反应,等效于增大压强,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

平衡正向移动,丛的浓度减小,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知,但仍然大于nmolCC>2与3nmolH2在TJC下发生反

应时H2的平衡浓度5,C正确;

D.提高投料比[n(CC>2):n(H2)]即增大CO2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丛的平衡转化率增大,但CO?的平衡

转化率确减小,D错误;

故答案为:Co

13.一种自充电的盐水电池植入到肿瘤表面可用于抗肿瘤治疗。电池放完电后,无需外接电源即能实现某

个电极的化学自充电,该电极材料充放电原理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电极为电池正极

B,放电过程中,该电极附近pH增大

C.化学自充电时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PNTCDA-H+-0,——>PNTCDA+«H,0

2

D.放电过程中,外电路通过0.04mol电子,该材料质量增加0.02g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题干放电过程中电极反应可以表示为:PNHCDA+2nH2O+2ne=PNTCDA-H+2nOH-,据此分析解

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放电过程该电极发生还原反应,即该电极为电池正极,A正确;

B.由分析可知,放电过程中,该电极附近生成OH-,导致pH增大,B正确;

C.由题干PNTCDA和PNTCDA-H的结构简式可知,化学自充电时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

PNTCDA-H+-O,——>PNTCDA+//H7O,C正确;

2

D.由分析可知,放电过程中,外电路通过0.04mol电子,该材料质量增加0Q4g,D错误;

故答案为:D。

14.常温下,用O.lmol/LKOH溶液滴定10mL0.1mol/LHA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pH约为3,可以判断HA是弱酸

++

B.b点溶液:c(A-)>c(HA)>C(K)>C(H)>c(0H-)

C.c点溶液:c(K+)=c(A)

D.水的电离程度:d点><:点

【答案】B

【解析】

【详解】A.a点时,KOH的体积为0,O.lmol/LHA的pH约为3,则表明HA发生部分电离,可以判断

HA是弱酸,A正确;

B.b点时,KA、HA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但溶液的pH<7,则表明以HA的电离为主,所以溶液中存

在:c(A-)>c(K+)>c(HA)>c(H+)>c(0H-),B不正确;

C.c点溶液的pH=7,c(H+)=c(OH),依据电荷守恒:c(H+)+c(K+)=c(A-)+c(OH),则c(K+尸c(A),C正确;

D.c点时,溶液呈中性,水的电离不受影响,d点为KA溶液,发生A-的水解反应,从而促进水的电离,

所以水的电离程度:5点>。点,D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8分)

15.超细银粉在光学、生物医疗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由含银废催化剂粉末制备超细银粉的过程如

下图所示:

含银废磨畸稀HNOa,85

催化剂过滤i-HH]

1L-Oww

1V

(过稻1)初N2H22磨耳里购超细银树

(过程III)(过程IV)(过程V)

资料:i.含银废催化剂成分:主要含Ag、(1-AI2O3及少量MgO、Si。?、K2O>Fe2O3

ii.a-ALC^为载体,且不溶于硝酸

回答下列问题:

(1)Ag与Cu属于同一族但位于下一周期,Ag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是。

(2)过程I中,银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但实际消耗的稀硝酸会超过理论值,原因是

(3)过程n中,检验沉淀已洗涤干净的操作是o

(4)过程n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测定粗银中银的回收率:取样品用硝酸溶解,以NH4Fe(SO4)242H2。为指示剂,用KSCN标准

溶液滴定,当锥形瓶中溶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到滴定终点。

已知:i.AgSCN为自色难溶固体,FeSCN?+离子为红色。

ii.Fe?+开始沉淀的pH为1.9,完全沉淀的pH为3.2

为保证获取数据准确性,滴定时溶液C(H)一般控制在0.1〜lmol/L之间,氢离子浓度太小对实验的影响

是。

(6)可用电解法对粗银进行精炼,装置如下图所示,电解液为稀H2so乂含Ti4+),获得超细银粉的原理

^Ti3++Ag+=Ti4++A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

A.钛电极接电源的正极

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Ag-2eTSOj=Ag2sO4

C.体系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2so4(s)Q2Ag+(aq)+SO:(aq)

D.电解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Ti,+

++

【答案】(1)(2)①.3Ag+NO;+4H=3Ag+NOT+2H2O

②.硝酸易挥发且受热易分解

(3)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若不变红色,说明洗涤干净

+

(4)AgCl+2NH3-H2O=[Ag(NH3)?]+Cr+2H2O

(5)氢离子浓度太小会导致Fe3+水解,对滴定终点颜色判定产生干扰(6)BC

【解析】

【分析】含银废催化剂主要含有Ag、01-AI2O3及少量Mg。、SiO2.K?。、Fe2O3,经磨碎、加热,用

稀硝酸溶解,过滤,滤渣为01-AI2O3及少量Si。?,滤液中有Ag+、Mg2+、K+、Fe3+,加NaCl形成AgCl

沉淀,过滤、洗涤,沉淀用氨水溶解,AgCl+2NH3-H20=Ag(NH3),C1+2H2O,过程IV中,用

N2H4H20还原银氨溶液得到银单质,N2H4H20被氧化为N2,化学方程式为

4Ag(NH3)2Cl+N2H4H2O=4AgJ+4NH4C1+N2T+4NH3+H2O,最后电解精炼粗银得超细银

粉。

【小问1详解】

Ag与Cu属于同一族但位于下一周期,Ag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是:iMWWHWffl,故答案

翻噩

IT*ttlMliaiWlffi

.<m°

【小问2详解】

过程I中,银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Ag+NO;+4H+=3Ag++NOT+2H2。,硝酸易挥发且受

热易分解,从而造成实际消耗的稀硝酸会超过理论值,故答案为:

++

3Ag+NO;+4H=3Ag+N0T+2H2O;硝酸易挥发且受热易分解。

【小问3详解】

过程II中,沉淀AgCl表面会吸附有Mg2+、K+、Fe3+等杂质离子,可以通过验证不存在Fe3+来检验沉淀已

洗涤干净,具体的操作是: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若不变红色,说

明洗涤干净,故答案为: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若不变红色,说明

洗涤干净。

【小问4详解】

将分析中过程ni的化学方程式AgCl+2NH3-凡0=Ag(NH3)2C1+2H2O改写为离子方程式是:

+

AgCl+2NH3-H2O=[Ag(NH3)2]+Cr+2H2O,故答案为:

+

AgCl+2NH3-H2O=[Ag(NH3)7]+Cr+2H2O。

【小问5详解】

氢离子浓度太小会导致Fe3+水解,对滴定终点颜色判定产生干扰,故答案为:氢离子浓度太小会导致Fe3+

水解,对滴定终点颜色判定产生干扰。

【小问6详解】

A.用电解法对粗银进行精炼时,粗银做阳极和电源的正极相连,钛电极做阴极接电源的负极,故A错

误;

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Ag-2e-+SO:=Ag2so4,故B正确;

C.体系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2so4(s)Q2Ag+(aq)+SOj(aq),故C正确;

D.电解过程中,阴极上Ti4++e-=Ti3+,溶液中的银离子又将Ti3+氧化为Ti4+,Ti3++Ag+=Ti4++Ag,可

实现Ti3+/Ti4+循环利用,不需要不断补充Ti4+,故D错误;

故选BCo

16.用甲烷制高纯氢气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

(1)工业上常利用甲烷与水蒸气重整制氢,涉及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I.CH4(g)+H20(g)CO(g)+3H2(g)AH,=+206kJ/mol

II.CO(g)+H2O(g)^CO2(g)+H2(g)AH2=-41kJ/mol

①总反应:CH4(g)+2H2O(g)/CO2(g)+4H2(g)AH=kJ/molo

②为提高CH4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写一条)。

③已知83(TC时,反应II的平衡常数K=l。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将2moic0(g)与8mol凡0棺)

加热到830℃,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o

④在常压、600。(2条件下,甲烷与水蒸气制备氢气的总反应中H?平衡产率为82%。若加入适量生石灰后

H2的产率可提高到95%。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o

(2)利用甲烷与CO2重整制氢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III.CH4(g)+CO2(g)2CO(g)+2H2(g)A外>0住反应)

IV.H2(g)+CO2(g)H2O(g)+CO(g)阻>0(副反应)

①在恒压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发生重整反应时,各物质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则表示CO2平衡转化率的是曲线(填“A”或"B”)。

40060080010001200

温度/K

②在一刚性密闭容器中,CW和CO2的分压分别为20kPa、25kPa,忽略副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体系压强

是起始时的1.8倍,则该反应的K=kPa?(列出计算式即可)。

(3)科学家研究将CH/g)、凡0值)与CH/g)、CC»2(g)联合重整制备氢气,发生反应I和皿。常压

下,将CH/g)、凡0伍)和CC)2(g)按一定比例混合置于密闭容器中,相同时间不同温度下测得体系中

与品变化如图所示。

“(CO

(

o

o

)

u

(、

x

)

u

①已知70(FC、NiO催化条件下,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2可增加H2产率,此条件下还原性

CO氏(填或“=")。

②随着温度升高〃(H?):"(CO)变小的原因可能是。

【答案】(1)①.+165kJ・moH②.适当减小压强或者升高升高温度,增大H2O(g)的浓度等③.

600℃

80%©.加入生石灰,发生反应CaO+CO2^=CaCO3,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总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氢气的产率升图

362X362

(2)①.A

2x7

()

⑶①.>②.温度升高,对反应in的促进作用更大,n(C。)增大的更多,导致n引H2变小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有盖斯定律可知,反应1+反应II可得目标反应,即总反应,则总反应的△H=△Hl+AH2=(206-41)kJ•mor

l=+165kJ^morl,故答案为:+165kJ-mol-1;

②由上述分析可知,总反应正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故为提高CH4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

的措施有适当减小压强或者升高升高温度,增大H2O(g)的浓度等,故答案为:适当减小压强或者升高升高

温度,增大HzO(g)的浓度等;

③已知830。(2时,反应II的平衡常数K=l,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