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模拟卷汇编-03古诗文阅读_第1页
上海市黄浦区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模拟卷汇编-03古诗文阅读_第2页
上海市黄浦区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模拟卷汇编-03古诗文阅读_第3页
上海市黄浦区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模拟卷汇编-03古诗文阅读_第4页
上海市黄浦区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模拟卷汇编-03古诗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黄浦区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模拟卷分题型分层

汇编-03古诗文阅读

一、诗歌鉴赏

(2020•上海黄浦・统考三模)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小题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白兹去,萧萧班马鸣。

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

2.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正确的项是

A.“横,,字写出水之动态。

B.“绕’,字写出山之静态。

C.尾联抒发难舍难分的情感。

D.通篇都在写秀丽的自然美。

二、课内阅读

(2020•上海黄浦•统考一模)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

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3.本文作者是朝的文学家、哲学家(人名)•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上文展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

6.下列古诗词句与本文的闲情逸致相近的一项是一

A.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B.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C.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020•上海黄浦•统考三模)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黔之驴

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

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愁愁然,莫相知。

②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通;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

计之日,“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啊,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7.下列对第U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船载以入”意思是用船运载一头驴进入黔地。

B.“以为神”意思是把它当做神奇的东西。

C.“蔽林间窥之”意思是驴躲在林间偷看。

D.“莫相知”意思是不了解驴究竟有多大本领。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以为且噬己也

9.以下是老虎认识驴的心理过程,请用自己的话填空。

最初最后o

三、课外阅读

(2020•上海黄浦・统考一模)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商陵君①养“龙”

《郁离子》

有献蝮鲤②于商陵君者,以为龙焉。商陵君大悦,问其食,日蚁。商陵君使豢而扰

③之。或日:“是蝮鲤也,非龙也。”商陵君怒,拱④之。于是左右皆惧,莫敢言非龙

者。遂从而神之。商陵君观龙,龙卷屈如丸,倏而伸。左右皆佯惊,称龙之神。商陵君

又大悦。徙居⑤之宫中,夜穴砖而逝,左右走报:“龙用⑥壮,今果穿石去矣!”商陵

君视其迹,则悼惜不已,仍养蚁以伺,冀其复来也。无何,天大雨,震电,真龙出焉。

商陵君谓豢龙来,矢⑦蚁以邀之。龙怒,震其宫,商陵君死。

(有删改)

试卷第2页,共10页

[注释]口商陵君:作者刘基虚构的人物。口峻鲤:即穿山甲,喜食蚁。口豢(huAn):喂

养。扰:驯服,安抚。□挟(chi):鞭打。口徙居:迁居。口用:施展。口矢:陈列。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商陵君便豢而扰之(2)左右本报

11.以下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夜晚(它)钻入砖上的洞逃走了。B.夜晚(它)在砖上打洞逃走了。

C.夜晚(它)钻入砖上的洞而死了。D.夜晚(它)在砖上打洞而死了

12.有人认为商陵君非常愚蠢,请你从文中找出这样说的原因:(1);(2)

;(3)«

(2020•上海黄浦・统考一模)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曾子①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封邑焉,曰:"请以此修衣②。"曾子不受。反,

复往,又不受。使者目:"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

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不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

日:"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注释】1曾子:孔子的学生,曾参。口修衣:修饰衣服,意为穿得好一些.

13.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1)鲁君假人往致封邑焉()

(2)先生非农于人()

14.下列对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我能不害怕他吗?

B.我也不骄傲,但我能不害怕吗?

C.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但我能不害怕吗?

D.我也不骄傲,我能不害怕他吗?

15.从孔子的话中可以看出,曾参是一个的人。

(2020・上海黄浦•统考二模)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晋献公欲伐虞,宫之奇①存焉,为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而不敢加兵焉。晋赂虞

君以宝玉骏马,虞君甚喜。宫之奇谏而不听,言而不用,越疆②而去,荀息®伐之,兵不

血刃,抱宝牵马而去。故守不待④渠堑⑤而国,攻不待冲降⑥而拔⑦,得贤之与失贤也。

(节选自《淮南子》,有删改)

【注】□宫之奇:春秋时虞国大臣。」越疆:越过(虞国)疆界。口荀息:春秋时晋国

相国。口不待:用不着,不必。口渠:人工开的河道。堑:防御用的濠沟。口冲降:即“冲

隆”,古时兵车名。口拔:高出,高大。

1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越疆而考()(2)荀息伐之()

17.以下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宫之奇规劝(虞君)不听,进言(虞君)不采用。

B.宫之奇的告诫(虞君)不听,说了也没有用。

C.宫之奇不听劝谏,进言(虞君),但没有用。

D.宫之奇规劝(虞君)不听,不用再多说什么。

18.上文画曲线句与曾学过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句的意思相

近。虞国之所以有这样的结局,和虞君的有关。

(2021・上海黄浦•统考一模)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紫®,近人犬,数惊

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栗,居大虎②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目:“人

之贤不肖③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遂西入秦。

上《谏逐客书》,始皇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

为丞相④。

【注释】□絮:同“洁U虎:泛指房屋。」不肖:不贤,没出息。□李斯,协助秦始皇

统一天下,参与制定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听信赵高邪说,参与废

长立幼。后为赵高所忌,惨遭腰斩灭族。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乃丛荀卿学帝王之术

(2)度楚王不是事

20.对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A.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也会像老鼠一样没有才能,那是由环境造成的。

B.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好像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C.一个人品行是否高尚,就像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D.一个有才能的君子也会像老鼠一样品行低劣,那都是由环境造成的。

21.有人认为,李斯年轻时就一心想当“仓中鼠”。你赞成这种说法吗?结合选文,简要

试卷第4页,共10页

说明理由。

(2021•上海黄浦・统考二模)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①。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竺,曰:“子奇必能治阿。”

齐君日:“何以知之?”曰:“共载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

矣!”子奇至阿,熔库存以作耕器,出仓原以济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

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注释】□阿(6):地名,今山东东阿。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追者生()

(2)熔库县以作耕器()

23.对画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你为什么这么了解子奇呢?B.你凭什么知道子奇能治阿?

C.你怎么知道谁能治理阿县?D.你因为什么了解到这件事?

24.小小的阿县为何能打败魏国的军队?请结合相关内容,完成下表。

内容原因

(1)___________老年人和年轻人各展所长

熔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康以济贫穷(2)____________

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3)____________

四、对比阅读

(2020•上海黄浦•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对文人雅士而言,饮酒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人生,或借酒浇愁、或抒怀自遣、或娱乐

宴饮……文字一旦与酒结合,似乎更有了醇厚悠长的韵味。请阅读词人“大醉”后所作的

《水调歌头》以及作者“饮少辄醉”写下的《醉翁亭记》节选,体会其文字的深意

选文一: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

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

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选文二:醉翁亭记(节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娜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

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

而寓之酒也。

25.《水调歌头》的作者是(人名),《醉翁亭记》的作者是(人名),都是

(朝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被列入“唐宋八大家”的还有。(人名,

一位即可)

26.读选文一《水调歌头》,下列对词作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前的小序言简意赅地交代了写作的时间以及写作的缘由,并且领起了全篇。

B.词人“把酒问青天”,既写出对人生的疑惑,也表达出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C.词人在“我欲”“又恐”的情感波动起伏中,含蓄地表达了对人间生活的厌弃。

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埋怨明月,实则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27.读选文二《醉翁亭记》(节选),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8.根据选文二可以知道作者自号为“醉翁”的原因是:““醉翁之意不在

酒”已成为成语,现在通常是的意思。

(2020•上海黄浦・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

跨越千年,总有一些精神和追求亘古不变——

[甲]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鱼我所欲也(节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

试卷第6页,共10页

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

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

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

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

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9.甲诗作者(人名)是(朝代)政治家、文学家。乙文选自

《》。

30.以下对甲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表现生平艰难、命运多舛。

B.颔联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表现国破家亡的痛苦。

C.颈联运用拟人的手法,借地名表现被俘后孤苦无依的内心苦痛。

D.尾联以自问自答,表现出诗人的民族气节和对国家的一片赤诚。

31.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线句。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2.请根据要求填写以下表格。

篇目摘录体现中心主旨的诗文原句共同的追求(用自己语言概括)

甲诗(1)

(3)

乙文(2)

(2021・上海黄浦・统考一模)阅读下面诗文,完成小题

[甲]小石潭记(节选)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日奉壹。

[乙]醉翁亭记(节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娜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

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

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

之心而富之酒也。

33.以上选文的作者是唐代的—和宋代的—

34.下面对文中画线句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快乐的(鱼儿),忽然向着远处游过去,来来往往,轻快迅疾。

B.(溪岸)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慢慢消失.

C.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向有诸峰山,树林和山谷特别优美。

D.有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儿展翅,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

35.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通过描写潭水的清澈,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人和鱼互相取乐的情景。

B.[乙]文开篇用“环滁皆山也”暗示了醉翁亭坐落在群山之中,人迹罕至。

C.[甲][乙]两文在写景时都有动有静,修辞方面也都运用了比喻。

D.[甲][乙]两文都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记叙了各自游览的过程。

36.下列语句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1)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021•上海黄浦•统考二模)阅读下面词和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乙]

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

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

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

竭莺钝,摆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思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

试卷第8页,共10页

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37.以上《破阵子》的作者是南宋的,《出师表》的作者是三国时期的

3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39.下列对[甲][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破阵子》首句用一个“醉”字,塑造了一个失意者的形象。

B.《出师表》中追述托付之事,是为这次出师寻找正当的理由。

C.[甲][乙]都表达了作者想要“了却君王天下事”的雄心壮志.

D.[甲][乙]都表现了作者面对梦境,“夙夜忧叹”的悲壮之情。

40.假如有甲词作者的朋友,借用[乙]文中的话来宽慰“可怜白发生”的他。你认为会是

哪一句?简述理由。

(2022・上海黄浦・统考二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康肃问日:“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日:“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

日:“尔安敢轻吾射!"翁日:“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

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日:“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昔京师有琢冰.人物之形者,被以衣裳,缀以丹碧,神色如牛,形制如真。京师天

寒,置之堂背,逾日不变;变则修饰之。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

一日,语众曰:“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人无应者。乃问之曰:“子之

技诚巧矣。子何不范金①琢玉,为夏、殷、周、汉之器,可以宝②而不坏?今乃琢冰为

玩物,其形虽有,不日而化矣!吾甚惜事之技巧而非真③,心劳而无用,可以娱目前而

不可以传之远也。”

注:□范金:把金属浇在模子里。ZI宝:珍藏。口真:实际。

41.甲文作者是(人名),篇名是《》。

4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琢冰为人物之形()

(2)神色如生()

4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44.甲文中“徐以杓酌油沥之”的“徐”不能删去,原因是

45.乙文中第二段琢冰者的话无人应对,原因是观者

46.甲乙两文同是塑造技艺高超的人物形象,但是表现手法有异同,请简述之。

试卷第10页,共10页

参考答案:

1.李白2.C

【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送友人》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

送别诗。据此作答。

2.此题考查的是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横”写出了山之静态美,“绕”写出了水之动态

美,首联点出送友远行时的景物环境;颔联继写友人别后将如孤蓬万里,不知要飘泊到何处,

隐含不忍分离之情;颈联大笔挥洒出分别时的寥阔背景;尾联借马鸣之声犹作别离之声,衬

托离情别绪。据此判断应选C。

译文: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

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

似乎有所留恋。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3.唐刘禹锡4.没有(嘈杂的)管弦乐声扰乱耳朵,(也)没有(繁杂的)官府公

文使我身心劳累。5.不慕富贵(或“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或“洁身自

好”)6.B

【解析】3.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把握。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时期文学家、

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4.此题考查的翻译能力。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

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

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丝竹,指

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音乐;之,

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舌L,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5.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根据“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

俗生活的厌弃,可以得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根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

亭”,分析,作者以诸葛、杨雄自比,含蓄表达了自己甘于淡泊、不为物役、不慕富贵的高

尚情操。

6.A.“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表达游子思念家乡的情感。

答案第1页,共14页

B.“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也流露了内心的

苦闷。

C.“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表现作者别后的相思,深情的重访,未遇的失望等。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表达游子思念家乡的情感。

根据“闲情逸致”分析,故选Co

【点睛】参考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

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

的人,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

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这有什么简

陋呢?”

7.C8.认为驴子将要吞了自己。9.敬畏志得意满

【解析】7.此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理解。C项中“蔽林间窥之”的是老虎。故选C。

8.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

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

语序调整。“以为且噬己也‘'中"以为”意思是认为,"且”意思是“将要”,这是一个省略句,应

译为:认为(驴子)将要吃掉自己。

9.此题考查的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文章开头写老虎“蔽林间观之“、“虎大骇”“甚恐”都表现

了老虎敬畏的心理,后来在老虎的一再试探下,发现对方没什么,于是吃掉了驴,志得意满。

据此作答即可。

译文:

黔地(这里的黔不指贵州)这个地方本来没有驴,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来(一头

驴)进入这个地方。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置在山脚下。老虎看到它是个庞然大

物,把它作为神(来对待),躲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老虎)渐渐小心地出来接近它,不知

道它是什么东西。

有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十分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要咬自己,非常害怕。

但是(老虎)来来回回地观察它,觉得它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老虎)渐渐地熟悉了驴

的叫声,又前前后后地靠近它,但始终不与它搏斗。(老虎)渐渐地靠近驴子,态度更加亲

切而不庄重,碰倚靠撞冒犯它。驴非常生气,用y帝子踢老虎。老虎因此而很高兴,盘算这件

答案第2页,共14页

事说:“驴的技艺仅仅只是这样罢了!”于是跳起来大吼了一声,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

它的肉,才离开。

10.(1)让,叫,令(2)奔,跑,跑着11.B12.(1)误把穿山甲认作为龙;(2)

打说真话的人;(3)用穿山甲的食物招待真龙,结果被震死。(如果答“被外表和假象迷

惑”“备好蚁食等假龙回来''等也给分)

【解析】10.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翻译。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

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

句意为:商陵君派人豢养并驯养它。使:让,叫,令。

句意为:近侍跑来报告。走:跑。

11.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

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句意为:夜晚(它)在砖上打洞逃走了。穴:名词作动词,打洞。砖:名词作状语,在砖上。

逝:去;离去。故选B。

12.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叙述

思路,结合关键语句概述回答。本文中的商陵君是一个无知而专断的人,他把穿山甲认作龙,

表现出他的无知;他不听别人的真话,反而殴打说真话的人,这是他的专断;接着,把真龙

认作穿山甲,用蚁款待真龙,表现出他无知短浅。总的来讲,商陵君是一个愚蠢的人。

【点睛】译文:有个献穿山甲给商陵君的人,把穿山甲当成了龙。商陵君非常高兴,问它的

食物是什么,回答说是蚂蚁。商陵君派人豢养并驯养它。有的人说:“这是穿山甲,不是龙。”

商陵君恼怒,鞭打了他。于是(他)侍奉他的人都惧怕,没有敢说不是龙的人。就顺着他而将

它奉为神圣的(龙)。

商陵君观赏它,它卷曲起来如同圆球,猛地又伸展开。左右的人都假装很震惊,称赞"龙”

很厉害。商陵君一再感到开心。将它迁居到宫中,夜晚它打穿地砖挖洞走了。近侍跑来报

告:“龙施展它强大本领,如今果然穿石离去了啊!”商陵君看它留下的痕迹,便痛心和惋惜不

己,仍然养好蚂蚁等它(归来),希望它再次降临。

没过多久,天下大雨闪电打雷,真龙现身。商陵君认为是养过的那条龙来了,摆上蚂蚁

邀请龙(赴宴)。龙恼怒,电击他的王宫,商陵君死了。

13.派遣乞求,请求14.A15.保全气节

答案第3页,共14页

【解析】13.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

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

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便”,派遣:“求”,乞求,请求。

14.此题考查的翻译能力。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

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

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骄”,显

露骄色;"畏”,畏惧,害怕。注意本句是转折的语气,表示反问。故选A。

15.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根据“足以全其节也(足以保全他的节操的)”分析,可以看

出曾参是一个保全气节,名节的人。

【点睛】参考译文: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要封给(他一块)

土地,(并)说:“你可以用这块土地(的价值)穿着好一点。”曾子(坚决)不愿接受。退

返后,再次送来,曾子还是不接受。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

你的,你为什么不接受?”曾子说:“我听说:’接受他人馈赠的人就会畏惧馈赠者;馈赠了

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接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就算国君赏赐我的土地而不对我显露一点

骄色,但我能不因此畏惧他吗?”最终曾子仍不接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说:“曾参的话,是

足以保全他的节操的。”

16.□离开口攻打,讨伐17.A18.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

利贪图小利、目光短浅、不听劝谏、留不住贤人(写出一点即可)

【解析】16.此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做题时要疏通文意,根据具体语境确定词义。

(1)句意:就离开虞国而去。去:古今异义词,离开。

(2)句意:晋将荀息灭掉虢国后,又讨伐虞国。伐:讨伐。

17.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时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

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再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

语序调整。画线句中的重点词有:“谏”意思是“规劝”;“言”意思是"进言"用”意思是“采用

此句为省略句,翻译时要把省略成分补充出来。为“宫之奇谏(虞君)而不听,言(虞君)

而不用故选A。

18.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把握。“故守不待渠堑而固,攻不待冲降而拔”

一句意思是“所以防守不靠沟堑的坚固,攻城取胜不只凭借冲车的高大”,这与《得道多助失

道寡助》中的“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意思是相近的。从文中“虞君甚喜”

答案第4页,共14页

可以看出虞君贪婪,目光短浅;“谏而不听,言而不用“可以看出虞君的一意孤行;最终宫之

奇“越疆而去”可以看出虞君不懂得任用贤才。这些原因导致了虞国的灭亡。

【点睛】译文:晋献公将要攻打虞国,宫之奇为了保存虞国,为这事睡不安稳,吃不好饭,

晋献公因此不敢发兵攻虞。后来,晋献公向虞国国君贿赂美玉骏马(要借道攻打虢国),虞

君很高兴。宫之奇(向虞君)进谏,但(虞君)不听,进言(虞君)不采用,就离开虞国而

去。晋将荀息灭掉虢国后,又讨伐虞国,兵不血刃地拿下虞国,把美玉骏马抢了回去。所以

防守不靠沟堑的坚固,攻城取胜不只凭借冲降的高大,就看你能得到贤人还是失去贤人。

19.(1)跟从,跟随(2)值得20.B21.[示例一]赞成。李斯从“厕中鼠”和“仓中鼠”的

巨大反差中认识到环境对自己的重要,为了拥有像“仓中鼠”一样的安适环境,作为楚国人的

李斯选择为当时最强大的秦国效力,就是想走一条获得富贵功名的捷径。

[示例二]不赞成。李斯由“厕中鼠”和“仓中鼠”的区别中获得感悟,想到要为自己的志向和才

干寻找适合的舞台。后来助秦统一天下,说明他不但有“治国平天下”之志,而且能凭借真才

实学,实现自己的志向

【解析】19.本题考查文言词语。作答此题,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注意词类活用现象及通

假字、古今异义。

(1)句意思是:于是跟从荀子学习治理天下的学问。从:跟从,跟随。

(2)句意思是:李斯估量楚王是不值得侍奉的。足:值得。

20.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

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关键词:贤:有出息;不肖:没出息:自处:自己所处的环境.

故选B»

2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兼语言表达。此题解题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李斯年轻时就一心想当,仓

中鼠

一种理解为:做人就要做仓中鼠,享尽荣华富贵。李斯从“厕中鼠”和“仓中鼠”的巨大反差中

认识到人与人的区别,就如同仓中鼠与厕中鼠的区别。富贵者如同仓中鼠,锦衣玉食而安安

稳稳;贫困者如同厕中鼠,布衣蔬食却提心吊胆。那一刻,李斯顿悟了,做人就要做这仓中

鼠,享尽荣华富贵。李斯选择为当时最强大的秦国效力,可以看作想走一条获得富贵功名的

捷径。从这个角度看,是赞成题干中观点的。

一种理解为:做“仓中鼠'’不是目的,目的是为实现自己的志向和才干寻找适合的舞台。李斯

答案第5页,共14页

由“厕中鼠'’和"仓中鼠”的区别中认识到来环境的重要性,选择为当时最强大的秦国效力,是

为自己的志向和才干寻找适合的舞台。后来他助秦王统一天下,说明他有“治国平天下”之志。

从这个角度看,是不赞成题干中观点的。

【点睛】参考译文:李斯是楚国上蔡人。他年轻的时候,曾在郡里当小吏,看到办公处附近

厕所里的老鼠在吃脏东西,每逢有人或狗走来时,就受惊逃跑。后来李斯又走进粮仓,看到

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积的粟米,住在大屋子之下,更不用担心人或狗惊扰。于是李斯就

慨然叹息道:“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李斯于是跟从荀子学习治理天下的学问。学业完成之后,李斯估量楚王是不值得侍奉的,

而六国国势都已衰弱,没有为它们建功立业的希望,就西行前往秦国。李斯呈奉《谏逐客书》,

秦王采用了他的计谋,他的官位也升到廷尉之职。二十多年,终于统一天下,尊称秦王为“皇

帝”,皇帝又任命李斯为丞相。

22.(1)返回(2)兵器,武器23.B24.(1)以老之智,以少者决之(2)

发展生产(改善民生),赢得人心(3)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保卫家园

【分析】2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

(1)句意为:追赶的人返回。还:返回;

(2)句意为:把兵库里的兵器锻造成为耕田的农具。兵:为名词,兵器,武器。

2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何以知之”为倒装固定句式,“何以”解释为“凭什么”;“知”是“知道”;

“之”是指示代词,指代子奇能治阿。故选B。

2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题干要求和表格进行填空,根据“老年

人和年轻人各展所长”可以推断是“以老之智,以少者决之”;根据”熔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康

以济贫穷”可以推断为“发展生产(改善民生),赢得人心”;根据“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

私兵战”可以推断为“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保卫家园”。

【点睛】子奇十六岁的时候,齐国的国君派(他)去治理阿县。不久,齐君反悔了,派人追

赶他。追赶的人回来说:“子奇一定能够治理好阿县的。'‘齐君说:“你凭什么知道子奇能治

阿?’'使者说:”和他同车的人都是老人。凭借老人的智慧,由年轻的人来作最终决定,一定

能治理好阿县啊!”子奇到达阿县,把兵库里的兵器锻造成为耕田的农具,打开粮仓来救济

贫穷的人民,阿县治理得整整有条。魏国的人听说小孩子治理阿县,兵库里没有武器,粮仓

里没有积粮,于是就起兵攻打(齐国)阿县,阿县的人父子兄弟相互鼓励,用自己家的兵器

迎战,打败了魏国军队。

答案第6页,共14页

25.苏轼欧阳修北宋柳宗元(韩愈、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26.C27.欣

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而寄托在酒上。28.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本意不在此

而另有所图

【解析】25.本题考查学生文学知识的积累。《水调歌头》词是苏轼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

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醉翁亭记》,欧阳修作于宋仁宗庆历五年,当时他正任滁州太

守。苏轼和欧阳修都是北宋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

柳宗元和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

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

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26.本题考查学生《水调歌头》的理解和赏析。“我欲''这个词表现出诗人有这种脱离人世、

超越自然的奇想,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

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又恐琼楼玉宇”是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

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27.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

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句意为: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而寄托在酒上。“山水之乐”的“之”:助词,的。“得

之心而寓之酒也”的“之”:代词,指代“山水之乐”。得:领会。寓:寄托。

28.本题考查文言文《醉翁亭记》的理解。由原文内容“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

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可知,作者自号为“醉翁”的原因是“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现在“醉翁之意不在酒”常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点睛】译文:

水调歌头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

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从何时才有?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我想要乘

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起舞翩翩玩赏

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答案第7页,共14页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

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但愿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

美好的月光。

醉翁亭记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

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哪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

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

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

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

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29.文天祥南宋孟子•告子上30.C31.所以(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有比

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情)。32.□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口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U舍生取义,面临选择时为了正义付出生命

【解析】29.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识记。关于文天祥的识记要点为: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

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吉州庐陵人,南宋末年政治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

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鱼我所欲也》作者是孟子,出处是《孟子・告子上》。

30.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分析。颈联“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运用的是对偶

修辞手法,不是拟人,故本题选C。

31.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是故:因此。于:比。全句译为:因此,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

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32.本题考查文章主旨。《过零丁洋》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

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全诗

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

统美德的崇高表现。因此,它的主旨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鱼我所欲

也》中,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

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

答案第8页,共14页

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孟子把生命比作

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

“舍生取义'’的主张。这个主张是全篇的中心论点。因此乙文的主旨句是“二者不可得兼,舍

生而取义者也“;文天祥的行为恰好印证了孟子所说的“舍生而取义“,二者的共同点是为了

正义,宁可放弃生命。

【点睛】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鱼

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

么我宁愿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所以我

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

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

又有什么手段不可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

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

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

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

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不过是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

33.柳宗元欧阳修34.D35.C36.(1)表现了作者无法排遣的抑郁苦闷(忧

伤凄苦)之情。

(2)表现了作者借山水之乐米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心情。(或“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

同乐之情”)

【解析】33.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小石潭记》作者是唐代的柳宗元,这篇散

文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

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醉翁亭记》作者是宋代的欧阳修,这篇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描写醉

翁亭的秀丽、自然风光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

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34.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翻译的理解和把握能力。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

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A.句中重点字词:怡然:静止的样子;俶尔:忽然;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相乐:互相取

乐。选项解释错误;

答案第9页,共14页

B.句中重点字词: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明灭可见:若隐

若现;灭:暗,看不见。选项解释错误;

C.句中重点字词:环:环绕;皆:副词,者∣S;滁:滁州;其:代词,它,指滁州城;诸:众,

许多;壑:山谷。选项解释错误;

D.句中重点字词: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临:居高面下,由上看下;于:在。选项解释

正确;

故选D。

35.本题考查对文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Ltl[甲]文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似与游者相乐”,

可知运用侧面描写,写出小石潭水清澈见底、清洌可鉴的特点,也折射出作者欣赏美景之初

的愉悦的心情。选项表述错误;

B.[乙]文全篇以“环滁皆山也”五字领起,将滁州的地理环境一笔勾出,点出醉翁亭座落在群

山之中。作者纵观滁州全貌,鸟瞰群山怀抱之景。选项表述错误;

C.由[甲]文中“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可见鱼儿忽静忽动,这动静交错的画面给

人以很深的感知度;由[乙]文中“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珊也”“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

之间者,酿泉也“,可知蔚然深秀的琅娜山是静态,潺潺流淌的酿泉水是动态,山色悦目泉

声动听,相映成趣。由[甲]文中“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可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形象

的写出小石潭溪身曲折蜿蜒,岸势参差不齐的特点;由[乙]文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可

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亭子比喻成了鸟的翅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醉翁亭外形的美丽。

选项表述正确;

D」乙]文先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引出醉翁亭,再写山林的人事,按由大到小,由远到近,为我

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可归纳为:群山环绕图一琅哪秀色图一酿泉流水图一溪亭展翅图。

[甲]文选段中没有用到移步换景的手法。选项表述错误;

故选C。

36.本题考查对思想情感的概括理解和对比分析的能力。

(1)句意是: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

的气息。作者是因为小石潭的鱼水之趣暂时乐而忘忧,但是孤凄悲凉的忧思却又因其境过清,

而生出悄怆幽邃、凄神寒骨的悲凉之意,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无法排遣的孤凄之情。

(2)句意是: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结合语境可以看出作者通过描

写醉翁亭秀丽的环境、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和游人的山水之乐、游宴之乐,抒发了他贬谪后

答案第10页,共14页

的苦闷心情,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

【点睛】参考译文:

[甲]小石潭记(节选)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

(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

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

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

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