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_第1页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_第2页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_第3页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_第4页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新乡高二期末(上)测试

化学

考生注意:

L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K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Io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IC-12N-140-16AI-27Cu-641-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李白有诗:“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下列对水汽变成雪的过程中焙变和端变的判断正确的

A.AH<0,ΔS>OB.ΔH<0,ΔS<O

C.ΔH>0,ΔS>OD.Δ∕∕>0,ΔS<O

K答案UB

K解析》

K详析D水汽变成雪的过程中放热,ΔH<0,气体变成固体,混乱度减小,Δ5<0;

K答案D选B。

2.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或水解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H3COOH+H2O=CH,COO^+H3O

+

B.H2SO32H+SO^^

3++

C.Fe+3H2O.`Fe(OH)3+3H

++

D.NaHSO4(熔融)=Na+H+SO:

K答案HC

K解析H

K详析RA.CHSCOOH是弱酸,电离方程式不能用“=",A错误;

B.H4O3为二元弱酸,应分步电离,B错误;

C.Fe3+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氢离子,水解方程式正确,C正确;

D.熔融状态下,NaHSOa不能电离出H1电离产生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D错误;

故K答案』选C。

3.仅用提供的下列各组物质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选项ABCD

电极材料Al、AgC、CCu、CuCu、Fe

电解质溶液Ba(OH)2溶液≡H2SO4稀HNo3酒精

A.AB.BC.CD.D

R答案HA

K解析D

K详析HA.铝为电池的负极,失电子产生偏铝酸钏、银为正极,能形成原电池,选项A符合题意;

B.两个C电极均不与稀H?S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选项B不符合题意;

C.两个CU电极均会与稀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电子不发生定向移动,选项C不符合题意;

D.酒精不是电解质,不能形成原电池,选项D不符合题意;

K答案D选A。

4.钾接工艺是钢与铝连接的主要方法之一,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接头的腐蚀是影响连接强度,导致连接失效

的重要原因。钢板与铝板采用的镀锌钢钾钉连接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GC2

B.若接触到酸性电解质溶液,GC2处会发生析氢腐蚀

C.为减缓腐蚀,可将多个零件设计成一个整体,尽量减少钾接点

D.钢板与铝板之间若存在间隙,会造成电解质溶液侵入,加速腐蚀

R答案HA

K解析》

K详析HA.铝板表面会生成氧化物保护膜,不容易腐蚀,镀锌钢钾钉上的锌层先发生反应,选项A错误;

B.因为使用的是镀锌钢钾钉,若接触到酸性电解质溶液,在GC2接口处会形成原电池,在酸性电解质溶

液下发生析氢腐蚀,选项B正确;

C.因为使用的是镀锌钢钾钉,在钾接点处易形成原电池而加快部件腐蚀,故可将零件设计成一个整体,通

过减少钏接点来减缓腐蚀,选项C正确;

D.钢板与铝板之间若存在间隙,容易造成电解质溶液的侵入而形成原电池从而加速腐蚀,选项D正确;

K答案》选A。

5.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含ImolAleI3的溶液加热蒸干,可得AlCl3的分子数为NA

B.充有128gHI(g)容器中,含有的Hl分子数为NA

C.常温下,1mol∙Lτ的NaCl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大于NA

D.铁件上镀铜时,阴极增重64g,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2NA

K答案』D

K解析』

K详析』A.由于AlCI3+3H2O.A1(OH)3+3H。,加热HCl挥发,促进AICI3水解,故加热蒸干AICI3

溶液,得不到AlCb固体,选项A错误;

B.HI(g)会分解2HI.F2+I2,含有的Hl分子数少于NA,选项B错误;

C.未指明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阴离子数,选项C错误;

D.铁件上镀铜时,阴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阴极增重64g,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2NA,选项D

正确;

R答案X选D。

6.如图所示,下列各实验能达到对应的实验目的的是

4aiJ0OlmυLLOi4fn⅝.0O2mol1.

KMnD4冶我JIKMnO,溶液

ɪl

点於做ð

f1,

∙∙IWMI*I2BILO.2H»IL—_2mLO.IπυlL

活本NO:I鳌—卡

AiM的PH试般

①②③(

A.①探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B.②测量NaoH溶液的PH

C.③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D.④量取8.95mL浓硫酸

K答案2A

K解析』

K详析》A.探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推动活塞观察气体颜色变化,A项符合题意;

B.测量NaoH溶液的pH,PH试纸不能润湿,B项不符合题意;

C.两支试管中所添加的HzC2。,溶液的浓度、KMno4溶液的浓度均不同,无法判断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

应速率的影响,C项不符合题意;

D.量筒的读数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0

7.一定温度下,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o反应过程中的部分

数据如表所示,tmin时反应刚好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l

c∕(mol∙L^)SO2O2SO3

O2.01.0O

10.8

20.5

31

A.2min时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l

B.0~2min内,v(θ2)=0.25mol∙L^∙min^'

C.1min时,N(So2):N(O2):N(SO3)=2:1:2

D.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

K答案》C

K解析,

R详析HA.根据表中数据可知,2min时。2的浓度变化量为0.5mol∕L,则此时SCh浓度为lmol∕L,SO3

浓度为ImoI/L,结合3min时SCh浓度为ImOl/L可知2min时反应已达平衡状态,A正确;

B.0-2min内,Ch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为0∙5mol∕L,贝!∣v(θ2)=0.5mol∕L÷∙2min=0.25mol∙L"∙min",B正确;

C.Imin时,SCh物质的量浓度为0∙8mol∕L,则SCh浓度为1.2mol∕L,O2浓度为0.6mol∕L,

N(Se)2):N(C)2):N(SOJ=6:3:4,C错误;

D.平衡时SCh浓度为∣mol∕L,Ch浓度为0.5mol∕L,SO3浓度为lmol∕L,平衡常数K=

C2(SC)3)(ImOl/U

平衡常数为2,D正确;

22

C(SO2)∙C(O2)(lmol/L)∙0.5mol/L

故K答案U选C。

8.在一恒温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B、C,发生反应αA(g).“B(g)+cC(g),在不同的压强下

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B的体积分数。(B)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平衡常数:KP=KQ

匚*点时,丫正>丫逆D.Q、P分别为X、Y对应压强下的平衡点

K答案》D

K解析》

K详析HA.由图可知,增大压强,B的平衡体积分数减小,说明a<b+c,故A正确;

B.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所以KP=KQ,故B正确;

C.比较X和P点,P点处于平衡状态,从X到P,B的体积分数增大,所以反应正向进行,丫正>也,故

C正确;

D.X、Y对应压强下的平衡点应该是P、Q,故D错误;

故K答案H选D。

9.硫酸钢常用作X射线双重造影剂,硫酸钢及其他几种钢盐在常温下的溶度积常数如表所示:

物质BaSO4BaCO3Ba3(PO4)2BaC2O4

溶度积常数1.0xl()T°5.0×10^93.4x10-231.6×10^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KSP(BaCo3)>Ksp(BaSC)J,故BaCo、不能用作X射线双重造影剂

B.BaSo&的饱和溶液与Ba3(PθJ2的饱和溶液中,前者的(Ba?+)更大

C.向Co;、so;-、cqj浓度相同的混合溶液中滴加BaCI2溶液,Cqj最先沉淀

D.向BaSO4的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2CO3固体,可将BaSo4转化为BaCO3

K答案力D

K解析H

K详析』A.BaCo3会不能用作X射线双重造影剂是因为BaCO3会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剧毒的

BaCl2,选项A错误;

B.常温下,BaSO4的饱和溶液中《Ba?+)=10-5π10∣.l-1jBa3(PθJ,的饱和溶液中dBa?+)>lO-

mol∙L,,选项B错误;

C.BaSo4、BaCO3、BaC2O4三种难溶电解质中,BaSO4的溶度积最小,向题述混合溶液中滴加BaCl2

溶液,Soj最先沉淀,选项C错误;

D.因为存在平衡BaSO4(s)+CO;(aq).BaCO3(s)+SO^(aq),向BaSO4的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Na2CO3固体,平衡正向移动,可将BaSO4转化为BaCO3,选项D正确;

K答案》选D。

10.有Na+浓度均为SlmolLT的四种溶液:①Na2CO3溶液、②NazSOit溶液、③NaCIc)液、④NaCl溶

液,溶液中的阴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④>@>①>②D.②>①>④>③

K答案1C

K解析,

K详析』Na+浓度均为0.1mol∙L-1,则四种溶液的浓度分别为0.05mol∙LT、0.05mol∙L-¼0.1mol∙L-',

0.1mol∙L-1,①中由于COj水解,阴离子数增多,故阴离子浓度:0.1mol∙Lτ>①>②;③中电荷守恒式为

c(Na+)+c(H+)=c(dO^)+c(θH^),④中电荷守恒式为c(Na+)+c(H+)=c(C「)+c(0H)弧

中c(Na+)相等,③显碱性,④显中性,所以③中的c(H+)小于④中的c(H+),阴离子浓度:©>(3)>0.1mol∙L

τ,综合以上分析可得阴离子浓度:④>③>①>②;

K答案])选C。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

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O分。

1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对工业废气、垃圾渗透液进行综合治理并实现发电。下列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0

性T

a含NH?的膜b

废气

1垃圾港透液(含NH;)

A.惰性电极a为负极

B.NO;在b极被还原

C.相同时间内a、b两极产生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

D.NH:在硝化细菌作用下被氧化成NO,

K答案》C

K解析》

K祥解』根据物质的化合价变化,可知惰性电极a为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2NHr6e-=N2+6H+,惰性电

极b为正极,其电极反应式为2NO!+I0e+12H+=N?+6H2。;

K详析HA.根据分析可知,惰性电极a为负极,选项A正确;

B.惰性电极b为正极,其电极反应式为2NO;+10eT12H+=N2+6H2。,选项B正确;

C.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a、b两极产生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3,选项C错误:

D.NH;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N元素由-3价升高为+5价,被氧化成NO-选项D正确;

K答案D选C。

12.碱性条件下0,在MoS,-Si表面的反应历程与相对能量之间的关系图如图,初态为IS,间态为MS,

过渡态为TS,终态为F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

-I

-2

,

Oi*O1.+HQ∙O*+2OHO∙*HJO∙+2OH∙4OH∙

反应历程

A.该过程的总反应为放热反应B.MOS2-Si降低了该反应的焰变

C.MSITMS2为决速步骤D.该反应过程中有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K答案1AD

K解析』

K详析》A.由题干反应历程图可知,该过程的总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故为放热反应,

A正确;

B.催化剂MoS?-Si可以改变反应的活化能,改变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反应的焰变,B错误;

C.由题干反应历程图可知,活化能最大的步骤为决速步骤,故MS3-FS为决速步骤,C错误;

D.由题干反应历程图可知,该反应过程中有极性键O-H键的断裂和形成,D正确;

故K答案』为:ADo

13.如图所示,关闭k,向M中充入2molX和2molY,向N中充入1molX和1molY,起始/=2KM=2。

L,在T。C下,两容器中均发生反应X(g)+Y(g)/2Z(g)+W(g)A”>0。打开k,反应达到平衡时,

VM=2∙6α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k

M

A.打开k,反应达到平衡后,X的转化率为40%

B.打开k,反应达到平衡后的总物质的量:n(反应物)=〃(生成物)

C.rC下,若不打开k,反应达到平衡时,VM=2∙4αL

D.rc下,若不打开k,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中反应进行的程度:M<N

K答案》D

K解析』

K详析XA.打开k,反应体系为恒压体系,设平衡时X的转化量为bmol,可得平衡时体系中的总物质的

量为(6+0)mol,同温同压下,根据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可知一°—=<-,解得b=1.2,X的转化率

6+b3.6

为丝XlOo%=40%,选项A正确;

3

B.根据选项A的计算知,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等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等于3.6mol,选项B正确;

C.若不打开k,M容器中建立的平衡与打开k时M、N中建立的平衡为等效平衡,打开k时M、N中气体

总物质的量为6mol,ΔV=0.6flL,若不打开k,M容器中气体总物质的量为4mol,AV=O.44L,故T℃

下,若不打开k,反应达到平衡时,VM=2AaL,选项C正确;

D.若不打开k,M容器为恒压体系,N容器为恒容体系,反应开始后,N容器中的压强增大,反应进行的

程度减小,故容器中反应进行的程度:M>N,选项D错误;

K答案力选D。

14.常温下,用0.10OmOl∙L-∣的NaoH溶液滴定20.0OmLO.10OmOlL一醋酸(CH3COOH),滴定曲线如图

lg3≈0.5o

A.a点溶液的PH约为2.58

B.b点溶液中含有6种不同的微粒

C.C点溶液中存在C(CH3C∞H)+C(CH3COO)=C(Na+)

+

D.d点溶液中一定存在3C(CH3C∞H)+C(CH,COO^)+2c(H)=2c(θtΓ)

K答案,BD

R解析U

K详析DA.0.1mo卜LT的CH?COOH溶液中C(H')=JΓ^xl()Cmol∙Lτ,pH≈2.85,选项A错误;

B.b点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Na+、CH3COO∖H+OH-、CH3COOH.H2O,共6种,选项B正

确;

++

C.C点溶液的pH=7,依据电荷守恒得C(CH3COO­)+c(θH^)=c(Na)+c(H),则

c(CH,C∞)=c(Na+)>c(θH)=c(H+),选项C错误;

D.d点溶液的溶质为CH,COONa和NaOH,且C(CH3C∞Na)=2c(NaOH),此点溶液的物料守恒式

为3c(CH3COCr)+3c(CH3COOH)=2c(Na+),电荷守恒式为

++

2C(CH3C∞^)+2c(θH-)=2c(Na)+2c(H),二式联立可得

+

c(CH,COO^)+3C(CH3COOH)+2C(H)=2c(θH"),选项D正确;

K答案》选B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4分。

15.一种3D打印机的柔性电池以碳纳米管作电极材料,以吸收ZnSO4溶液的有机高聚物为固态电解质,

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1,电池总反应为6乂1102+3211+(6+*)凡0+211504谷詈^6乂110014(不溶于水)

+ZnSO4∙3Zn(OH)2∙xH2Oo请回答下列问题。

I----------[≡}

吸收ZnSd济液的

有机高畏物

、尸足原清

'件段z

MnOyR加党做

的饱和

、、丁纳米背纤平

ffilM2

(1)放电时负极为_____(填“锌膜”或“MnC)2膜”),正极质量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充电时,SO;-向(填“锌膜”或“MnO2膜”)移动。

(3)以该电池为电源电解如图2所示的饱和食盐水。

①若MnO2膜连接N极,锌膜连接M极,工作一段时间,图2中右侧的现象为—,N极的电极反应为

②若MnO2膜连接M极,锌膜连接N极,工作一段时间,图2中右侧的现象为,当电路中通

过0.2mol电子时,两极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L气体。

K答案II(I)①.锌膜②.增大

⑵MnO2M

(3)①.产生黄绿色气体,气球b膨胀2CΓ-2e^=Cl2↑③.产生无色气体,电极附近

溶液变红,气球b膨胀④.4.48

K解析》

K小问1详析】

根据电池放电时反应方程式,锌元素化合价升高、Mn元素化合价降低,放电时锌膜为负极、MnO2膜为正

极,正极MnO2→MOOH,增加氢元素,质量增大;

R小问2详析》

充电时,负极连接电源的负极、正极连接电源的正极,阴离子向阳极移动,所以Soj向Mno2膜移动。

K小问3详析/

①若MnO?膜连接N极,锌膜连接M极,则N为阳极、M为阴极,阳极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工作一

段时间,图2中右侧的现象为产生黄绿色气体,气球b膨胀,N极电极反应为2Cr-2e-=CL个。

②若Mno2膜连接M极,锌膜连接N极,则M极为阳极,电极反应为2C「一=Cl?T,N为阴极,

电极反应为2H2θ+2e-=H2f+2OH'电路中通过0.2mole-时,两极均产生0.1mol气体,标准状况

下的总体积为4.48L。

16.“分子筛”是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铝硅酸盐(NaAISiO4力也0),利用铝灰(主要成分为ALAl2O3、A1N、

FeO等)制备“分子筛”的一种工艺如图:

酸钠

铝土水搅I胶倜节pH=9

灰”解铲

体90t5C,过滤

硫酸NaOH滤渣CO2

(1)加快铝灰水解的措施为(写一条即可);"水解”产生的“气体a”和“酸溶”产生的“气体b”分别是

(填化学式)。

(2)加入双氧水“氧化”的目的是,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⑶硅酸钠溶液呈______(填“酸”、“碱”或“中”)性。

(4)调节PH后过滤所得的“晶体”需洗涤,简述洗涤晶体的操作:。

(5)所得“滤液”的溶质主要是Na^COs、Na2SOit和(填化学式),所填物质可以用作。

K答案Il(I)①.加热、搅拌等②.NH3、H2

+2+3+

(2)①.将Fe?+转化成Fe?*,便于后续流程除去H2O2+2H+2Fe=2H2O+2Fe

(3)碱(4)向漏斗内加水至浸没晶体,待水流净后,重复操作2~3次

(5)Φ.(NH4)2SO4②.化肥

K解析』

K祥解』利用铝灰(主要成分为Al、Al2O3,AIN、FeO等)制备“分子筛”,铝灰加水水解产生气体a为氨

气,所得溶液加入硫酸酸溶得到气体b为氢气,加入双氧水氧化将Fe?+氧化为Fe",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

除杂,得到滤渣为氢氧化铁,加入硅酸钠、二氧化碳,搅拌得到胶体为硅酸,调节pH=9,在90℃下趁热过

滤,得到晶体,焙烧得到分子筛和滤液,滤液主要为生成的硫酸钠、碳酸钠和硫酸钱等。

K小问1详析』

加快铝灰水解的措施为加热、搅拌等;“水解”产生的“气体a”和“酸溶”产生的“气体b”分别是氨气和氢气,K答

案》为加热、搅拌等;NH3、H2;

K小问2详析工

加入双氧水“氧化”的目的是将Fe?+转化成Fe'+,便于后续流程除去,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3+

H2O2+2H+2Fe=2H2O+2Fe;

K小问3详析』

硅酸钠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方程式为SiO;+2H2。∙H2SiO3+2θd,溶液呈碱性;

K小问4详析』

调节PH后过滤所得的“晶体”需洗涤,洗涤晶体的操作:向漏斗内加水至浸没晶体,待水流净后,重复操作

2~3次;

K小问5详析X

所得“滤液”的溶质主要是NazCQ,、Na2SO4和(NHJ2SO4,可以用作化肥等。

17∙A1N(氮化铝)是一种陶瓷绝缘体,具有较高的传热能力,大量应用于微电子学,室温下遇水缓慢水解•工

业制备的氮化铝常含有C或Al2O3杂质,某同学为测定其中氮化铝含量,做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

步骤1:取5.0g样品于烧杯中,滴加稀硫酸至样品全部溶解;

步骤2:将溶解完成后的试液经漏斗倒入蒸储瓶中,用水洗涤烧杯3~5次,并将洗涤液一并倒入蒸储瓶中。

步骤3:向吸收瓶中加入50mL2mol∙Lτ硫酸,在蒸僧瓶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立即盖上磨口罩,加热

蒸镭,蒸储完成后,待装置冷却,再用少量水冲洗冷凝管口,取下吸收瓶。

步骤4:将吸收瓶中液体稀释到250mL,用滴定管量取25mL于锥形瓶中,用0.5mol∙L-∣NaOH标准溶液

滴定吸收液中过量的稀硫酸至终点,再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16.0OmLNaoH标准溶液。

(1)写出AlN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进行正式蒸播前应进行的操作为。

(3)水蒸气发生器的作用是。

(4)蒸储瓶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的目的是。

(5)量取25mL吸收液滴定管应选择图中的(填“a”或"b”)。指示剂应用

(6)该样品中AlN的质量分数为%,下列操作中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填标号)。

A.盛装NaOH标准液的滴定管装液前未用标准液润洗

B.实验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取滴定终点时NaOH溶液的体积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

D.第一次滴定用的锥形瓶用吸收液润洗过,后两次未润洗

K答案Il(I)2AlN+4H2SO4=Al2(SO4∖+(NH4)2SO4

(2)检查装置气密性(3)提供热蒸汽,将蒸储瓶中的NH3蒸出

(4)中和过量的硫酸,使NH:转化为NH3∙H2O,降低N&的溶解度,便于将NH5蒸出

(5)①.b②.甲基橙

(6)①.98.4②.B

K解析』

K祥解』工业制备的氮化铝常含有C或AI2O3杂质,利用实验探究其含量,并利用硫酸与之反应的产物进

行反滴定,测定含量。

K小问1详析1

AlN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硫酸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N+4H2SO4=Al2(SO4)3+(NH4)2SO4;

K小问2详析』

进行正式蒸储前应检查装置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

K小问3详析X

水蒸气发生器的作用是提供热蒸汽,将蒸储瓶中的NHj蒸出;

K小问4详析H

蒸僧瓶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目的是中和过量的硫酸,使NH;转化为NH3-H2O,降低NH,的溶解度,

便于将NH3蒸出;

K小问5详析】

吸收液呈酸性,应装在酸式滴定管中,故量取25mL吸收液的滴定管应选择图中的b;滴定终点时所得溶液

中有强酸弱碱盐,变色范围为酸性,指示剂应用甲基橙;

R小问6详析』

由题意可知,AlN-NH3-2H2SO4,和标准溶液反应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gxO.O16LxO.5mol∙L

^,×10=0.()4mol,故AlN的物质的量为2x(θ.O5Lx2mol∙L7∣-0.04mol)=0.12moɪ,样品中AlN的

工",八皿、,°∙12molχ41g∙mo]T...

质量分数为--------------------×100%=98.4%;

5.0g

A.盛装NaOH标准液的滴定管装液前未用标准液润洗,标准液浓度偏低,消耗的标准液的体积偏大,导致测

得样品的质量分数偏小,选项A不符合;

B.实验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取滴定终点时NaOH溶液的体积,标准液体积偏小,导致测得样品的质量分数偏

大,选项B符合;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则标准液读数偏大,导致测得样品的质量分数偏小,选项C

不符合;

D.第一次滴定用的锥形瓶用吸收液润洗过,后两次未润洗,造成测定数据偏差太大,数据舍去,不影响样

品的测定,选项D不符合;

K答案U选B。

18.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利用CO2生产甲醇,同时可降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

已知:①2H2(g)+O2(g)=2H2θ(g)ΔH1=-483.6kJmol-'

3

②CHQH(g)+2O2(g)=CO2(g)+2H2θ(g)ΔH2=-674.0kJ∙mol-'

③CO2(g)+3H2(g)=CH3OH(g)+H2θ(g)△4

(I)3=kJ∙mol-',反应③在______(填“高温”、"低温”或“任何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2)下列措施中,能提高H?平衡转化率的是(填标号)。

A.压缩容器体积B.将Hzθ(g)液化分离出来

C.恒容下充入N?D.使用高效催化剂

(3)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ImolCo2和3molH2,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③,测得CC)2(g)平衡转化

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上CO2的平衡转化率/%

0T温度/℃

①压强Pl(填或下同)〃2,理由是c

②当压强为〃2时,B点VffiV逆。

③T℃、p2kPa下,CH3OH的平衡体积分数为%,该条件下反应③的压强平衡常数KP=

kPa7(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X物质的量分数)。在此平衡下,再将0.25molCo2和0.25molCH3OH充

入反应容器,平衡向(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K答案Il(I)①.-51.4②.低温(2)AB

(3)①.>②.其他条件相同时,压强越大,CO2的平衡转化率越高③.>④.30⑤.

IOO

⑥.正反应

ɜP2

K解析H

K小问1详析』

已知:①2H2(g)+O2(g)=2H2θ(g)∆∕f1=-483.6kJ∙mol

l

②CH3OH(g)+IO2(g)=CO2(g)+2H2O(g)ΔH2=-674.0kJ∙mol-

3

根据盖斯定律,由①X/-②得反应③CO2(g)+3H2(g)CH3OH(g)+H2θ(g)ΔH3=(-483.6kJ∕mol)

3

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