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三版)习题答案(全)_第1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三版)习题答案(全)_第2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三版)习题答案(全)_第3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三版)习题答案(全)_第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三版)习题答案(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答案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剩余产品

2、制成品

3、对外贸易量

4、贸易统计

5、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对外贸易总额(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之和)在该国国内生产总值中

6、贸易逆差国/净进口国

7、专门贸易

8、交换比价

9、贸易平衡

10、各类商品

11、世界出口总额

12、是否有第三国参与贸易

13、“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14、下滑;增大;收窄

15、国境

16、出口贸易

17、对外贸易依存度

18、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19、商品和服务;国际分工

20、FOB;CIF

21、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22、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23、大于

24、对外贸易

25、无形贸易

二、判断题

L√____________6.√___________ILX__________16.J__________21.√__________

2.X____________7.√12.√17.X22.√

3.X____________8.J13.X18.J23.X__________

4.√9.J14.√19.X24.√

5.√1。X15√20.√25.√

三、单项选择题

LD_________6.D―ILA_________16.A________21.C-26.A________

2.D_________7.B―12.C________17.B________22.A________27.A________

3.B-8.B-13.C-18.B-23.B-28.A-

4,C9D一14.D-19.D-24.B―29.A-

5.B_________IOC一15.A________20.C-25.A________30∙D________

四、问答题

1.国际贸易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是什么?为什么原始社会后期,国际贸易应运而生?

答:具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和存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是国际贸易得以产生的两个基本前

提。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出现了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逐步改变了

上述状况,使国际贸易产生的基本前提得以满足。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是畜牧业和农

业之间的分工,它促进了牲畜的驯养和繁殖,剩余产品开始出现,氏族公社间偶然出现了剩

余商品的交换。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大分工,使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促使直接以交换为

目的的商品生产产生,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出现了,商品一一商品关系演

变为商品一一货币一一商品关系,产品之间的交换逐渐演变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这

些直接促使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专门从事贸易活动的商人和商业出现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商品生产和交换活动日益频繁和广泛,加速了私有制的产生,

原始社会开始瓦解,阶级和国家相继产生,商品交易最终超出国家的界限,国际贸易的两个

基本前提具备,国际贸易应运而生。

2.国际贸易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的特征是什么?

答: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及特征如下:

(-)地理大发现后的国际贸易

特征有:国际贸易成为世界性的商业行为;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加;

贸易的主要方式是暴力控制下的殖民贸易;决定贸易流向的是各国的自然资源和各

自固有的生产技能的差异

(二)工业革命后的国际贸易

特征有:工业革命使国际贸易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交通

的发展;工业革命促使欧洲各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革命促进了贸

易方式的进步;政府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发生了转变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贸易

特征有:国际贸易的发展并不是稳步上升,经历了一个由迅速发展转向缓慢、停滞

和回升的过程;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快速增长;服务贸易与技术贸

易日益发展;贸易政策和贸易体制变化较大;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贸易集团化兴起并

得到发展;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得到迅速发展

(四)世贸组织成立后国际贸易的新发展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取代原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

管理全球多边贸易体制。2001年11月,WTO启动多哈回合谈判,除贸易便利化达成

的巴厘岛共识外,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近年来,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蔓延,逆

全球化思潮涌动,为世界经济贸易发展蒙上了阴影。特征:中间品贸易比重大幅上

升,全球价值链贸易兴起;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比重增加,增长速度超过货物贸

易;新型区域贸易谈判活跃,国际经贸规则面临重构;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跨境电

商,数字技术改变未来国际贸易。

3.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国际贸易出现了哪些新的趋势?

答:Mra成立后,国际贸易发生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

(-)中间品贸易比重大幅上升,全球价值链贸易兴起。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以制成品(最终产品)为主,那时制成

品贸易占货物贸易的70%,以零配件为中间品的贸易额只占30乳而到了2010年,中间品

贸易已经占到货物贸易的60%,制成品贸易只有40%。中间品大量多次跨越国界形成了全球

价值链贸易,一个产品将数百个或成千上万个零配件分散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生产,

再运到接近消费市场的地区或者成本最低的地区组装销售,这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

高了全球资源配置效率。

(二)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比重增加,增长速度超过货物贸易。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全球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之比是95:5,但到了2010年,

这个比例发展成为70:30。服务业已成为全球经济的支柱,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中最具活

力的组成部分。2005-2017年,全球服务贸易平均每年增长率高于货物贸易。尤其是数字技

术,可能会对服务贸易产生特别重大的影响,会大幅消减贸易成本并降低准入门槛,推动

服务贸易实现包容性发展。

(Ξ)新型区域贸易谈判活跃,国际经贸规则面临重构。

随着多边贸易体制WTO多哈回合谈判受挫,全球经济区域化出现空前活跃,高标准、

广覆盖的广域经济一体化形成潮流。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顽固推行单边主义、保护主

义,坚持“美国优先”,拒绝任何对自己不利的世界经济治理体系,正在从根本上破坏全球

经济治理的多边主义原则和基础。世贸组织面临成立24年来最严重的危机。美、日、欧等

发达国家已经完成的TPP/CPTPP、USMCA、欧日EPA和正在进行的TTIP和TISA等谈判,

主要围绕新一代贸易与投资规则展开,将贸易新规则所规范的领域从边境延伸到边境后,国

际经贸规则面临重构。

(四)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跨境电商,数字技术改变未来国际贸易。

物联网、人工智能、3D打印和区块链将深刻改变贸易模式、贸易主体和贸易对象。数

字技术对全球商务的改变是深远的,:其一,数字技术改变了消费习惯;其二,数字技术消

减了贸易成本;其三,数字技术带来贸易结构的变化。数字技术导致服务贸易的重要性增加,

不仅能促进服务贸易便利化,还会催生新的服务业态。对知识产权、数据流、隐私以及数字

基础设施质量的监管可能成为新的比较优势来源。尽管数字技术带来了好处,但也引发了许

多问题,包括市场集中、隐私损失、安全威胁,、数字鸿沟以及关于数字技术是否真正提高生

产率的疑问,数字技术还可能促使制造业回流。

4.什么叫贸易条件?一国的贸易条件指数下降,能否说明该国的福利水平下降了?为什

么?

答:贸易条件(TermSofTrade)是指用出口商品交换进口商品的条件。贸易条件的好坏可以用

实物和货币两种方式衡量。用实物衡量贸易条件时,若等量出口能够换到的进口量增加,表

明贸易条件改善;反之,则表明贸易条件恶化。用货币衡量贸易条件则表示为一国整体进出

口的交换比价,即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的平均价格指数与所有进口商品平均价格指数之比。

出口商品平均价格指数

贸易条件指数=------------------------X100

进口商品平均价格指数

需要注意的是,单单考察贸易条件并不能很好地反映一国贸易利益的变动。例如,当一

国的农产品生产机械化以后,该国农产品产量增加,成本降低,从而导致出口价格降低,贸

易条件指数下降。但这并不表示该国的经济状况变坏了或是该国从贸易中获得的利益减少了。

因为该国可以从农产品生产率的提高中获得利益,也可以从出口更多的廉价农产品中获得利

益。

5.什么叫对外贸易依存度?哪些国家的贸易依存度比较高?

答:对外贸易依存度(foreigntradedependency),也称对外贸易指数,是指一国在一定时

期内的对外贸易总额(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之和)在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

重。一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了该国的对外开放程度。

一般说来,对外贸易依存度越大,该国的开放程度也越大,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重

要性越高;反之,则开放程度越小,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越小。一般来说,小型、

工业化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普遍较高。

6.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对外经贸发展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答:(一)对外经贸大国地位基本确立

一是稳居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二是服务贸易位居世界第二位;三是利用外资名列发

展中国家之首;四是对外投资合作规模接近甚至超过利用外资规模。

(二)对外经贸结构和效益更趋优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副产品、农副产品加工品占到中国出口贸易的90%以上。在改革开

放初期的1978年初级产品出口占53.5监工业制成品出口占46.5%。2018年,中国初级产

品出口占比下降至5.4%,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占比提升至94.6%。同时,我国已经近十年保

持机电产品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地位。从贸易方式看,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加工贸易

崛起推动我国货物贸易规模迅速扩张。21世纪以来,我国货物贸易方式不断优化,加工贸

易占比持续降低。

(三)全球经贸伙伴关系更趋多元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对外贸易面临较为恶劣的国际环境,贸易伙伴多为外交关系友好

的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贸伙伴迅速扩大,目前已经几乎与所有

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经贸往来关系,其中欧盟、美国、东盟、日本等为中国主要贸易伙伴。

自2004年起,欧盟超过美国连续14年位列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11年起,东盟超越日

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同时,中国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

自由贸易区网络,这为中国建立更加稳定的全球贸易伙伴关系提供了制度基础。

7.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对外经贸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

答:(一)中国外贸成为世界贸易增长的引擎。1978—2017年,中国外贸出口额增量对世界

贸易出口额增量的贡献率为13.74%,中国外贸进口额增量对世界贸易进口额增量的贡献率

为10.97%。中国市场和中国进口为全球生产商和出口商提供了机遇。2001—2017年,中国

货物进口总额扩大了约5倍,年均增长约20%»目前中国已经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

东盟、巴西、南非等国家第一大出口市场,是欧盟的第二大出口市场,是美国和印度的第三

大出口市场。自2008年以来,中国一直是最不发达国家的第一大出口市场。

(二)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提升了世界消费者福利。随着加速融入世界分工体系,中国

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较强的产业配套和加工制造能力、不断提高的劳动生产率,逐渐发展

成为世界工业品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为世界各国和地区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满足了

国际市场多种多样的需求。中国在全球制造业环节的规模经济优势和加工成本优势,部分地

消化了上游生产要素的价格上涨,起到了抑制全球通货膨胀、提高贸易伙伴消费者实际购买

力的作用。

(Ξ)为构建全球治理新模式提供了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倡议把构建政治互信、经

济融合、文化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终极目标,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和公共产品。

为推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倡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

银行,推动全球金融治理的制度创新。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在推进多

边贸易谈判和有关议题讨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坚定地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主渠道地位和世

界贸易组织规则。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答案

第二章

一、填空题

1、相对价格弹性

2、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3、低于

4、生产可能性曲线

5、凹向

6、专业化

7、要素禀赋

8、要素密集度

9、劳动

10、要素禀赋

11、均等

12、充裕

13、较低/小

14、要素禀赋

15、提高

16、贸易增加货币

17、汉密尔顿

18、幼稚产业

19、凸向

20、不能

21、要素密集度逆转

22、禁止输;征收高关税

23、30

24、制造业

25、要素密集度逆转说

二、判断题

L√____________6.X___________IL√__________16.J__________21.X__________

2.√7.√12.X17.X22.X__________

3.X____________8.X____________13.X18.X23.√

4.√9.X___________14.√19.J24.√

5.X___________10.J15X20.√25.√

三、单项选择题

LD_________6.D―ILB_________16B________2LA-26.B________

2.D_________7.B―12.C________17.B________22.A________27.B________

3.D-8.A-13.C-18.D-23.C-28.B.

4,D9D一14.C-19.A-24.C―29.D-

5.C_________IOA一15.D________20.C-25.D________30∙A-

四、问答题

1.试用供给需求模型分析两国贸易利益的分配。

答:如图所示:

贸易后,本国净贸易利得为b+d,外国贸易净利得为m,

本国国内价格变动幅度是本国国内均衡价格与国际均衡价格之差(Pe—Pwe),外国内价格变

动幅度是外国国内均衡价格和国际均衡价格之差(Pwe-Pfe),

由于(Pe—PWe)>(Pwe—Pfe),

则有(b+d)>m,贸易后本国净贸易利得多于外国贸易净利得。

本国进口需求曲线Dm较为陡峭(价格弹性较小),外国出口供给曲线SX较为平缓(价格

弹性较大),由此决定贸易后本国价格变动幅度大于外国价格变动幅度。因此,贸易利得在

两国间的分配最终取决于两国国内供给和需求的相对价格弹性,一国国内供给和需求的相对

价格弹性越小,该国的贸易曲线(进口需求曲线或出口供给曲线)就越陡峭,贸易后国内价

格变动幅度就越大,贸易利得就越多;反之,结果相反。

2.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李嘉图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是两个国家商品的相对成本。即使一个国家生产两种

商品的成本都高于另一个国家,也就是没有绝对优势,只要两种商品的成本差异不同,两个

国家依然可以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家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商品,处

于劣势地位的另一国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双方仍然可以从

贸易中获利。这就是中国古训所说的:“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J

3.试用李嘉图模型分析国际均衡价格水平的确定过程。

答:我们现在用世界需求和世界供给来看国际均衡价格水平的确定。如下图,DX表示X产

品的世界需求,SX表示X产品的世界供给。下面我们分步推导世界供给曲线。

当Pχw7PγW<Pχ∕Pγ时,国际市场X的相对价格低于本国国内相对价格,本国不生产

X产品,外国更不生产X产品,X产品的世界供给量为0。

当PχW/PγW=Pχ/Pγ时,国际市场X的相对价格等于本国国内相对价格,本国生产X

产品,本国的最大产量为L/Rx,外国不生产X产品,X产品的世界供给量为0至LZRx之

间的任何产量,供给曲线在这一价格点上为水平线。

当Pχ∕PY<PχW∕PγW<pχ*∕pγ*时,国际市场X的相对价格位于本国国内相对价格和

外国国内相对价格之间,本国将集中全部劳动资源专门生产X产品并出口,外国不生产X

产品,X产品的世界供给量固定为L/Rx,供给曲线在这一价格区间为垂直线。

当PXw7PYW=Pχ*/Pγ*时,国际市场X的相对价格等于外国国内相对价格,本国专门

生产X产品,外国也生产X产品,外国的最大产量为L*∕Rχ*,X产品的世界供给量为17Rx

至(L∕Rχ+L*∕Rχ*)之间的任何产量,供给曲线在这一价格点上为水平线。

当Pχw7PγW>Pχ*/Pγ*时,本国和外国全部专门生产X产品,X产品的世界供给量

为两国X产品最大产量之和(L∕Rχ+L*∕Rχ*),没有国家生产Y产品,供给曲线为最大产

量上的垂直线。

X产品的国际均衡相对价格由X产品世界需求曲线和世界供给曲线交点决定。图中的

交点为E,对应X产品的均衡相对价格为(PχW/PYW)E,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只生产自己具有

比较优势的产品:本国只生产X产品,外国只生产Y产品。

4.试用标准贸易模型分析开放均衡条件。

答:如图所示,本国从A点出发,向右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尽量更多的生产X产品,减少Y

产品的生产,但生产X产品的机会成本也在逐步增加,X产品的边际转换率在逐步增大,X

产品的国内相对价格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外国从F点出发,向左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尽量

更多的生产Y产品,减少X产品的生产,但生产Y产品的机会成本也在逐步增加(也就是X

产品的机会成本也在逐步减少),Y产品的边际转换率在逐步增大(X产品的边际转换率在逐

步缩小),X产品的国内相对价格越来越低;最终,两国的专业化分工进程在两国X产品的

国内相对价格恰好相等时为止,这一共同的相对价格就是贸易后相对国际均衡价格。

即:MRTMX=MRTMY=Pχ7Pγ''

两国的消费水平不再像封闭条件下那样依赖于各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而是依赖于国际

均衡价格线,两国无差异曲线分别与国际均衡价格线相切,边际替代率等于国际均衡价格

Pχw∕PYW(见图2-1Oa和图2-10b)°即:

TtwW

MRSA=MRSf=Pχ∕PY

在国际均衡价格PxW/PγW水平上,通过彼此交换,两国可以在离原点更远的无差异曲

线上实现更多的的消费,两国福利均有改进。

图2-∣oO.囹Alob

5.什么是机会成本不变?什么是机会成本递增?为什么贸易后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

产可能性曲线上,两国不可能实现完全分工?

答:所谓机会成本不变,即在生产可能曲线的每一点上,每多生产一单位X产品所放弃的Y

产品产量是相等的,原因是劳动这一单一要素在本国内是同质的且是自由流动的。

所谓机会成本递增,意味着一国每多生产一单位X产品,必须放弃更多的Y产品的产量,

机会成本递增导致生产可能曲线是凹向原点的。

与机会成本不变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曲线不同,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曲线上两

国不可能实现完全分工,本国虽专业化生产X产品,但仍需生产较少的Y产品,外国虽专

业化生产Y产品,但仍需生产较少的X产品,其根本原因是,在各国专业化生产其具有比

较优势的产品过程中,该产品机会成本的上升使该产品的国内相对价格彼此接近对方国内

相对价格,两国该产品相对价格一旦相等(国际均衡价格),各国扩张生产其具有比较优

势产品的进程也就终止了。

6.画图并说明:机会成本递增的情况下,贸易利益是如何分解的。

答:国际贸易利益来源于:一是交换的利益,即两国要素禀赋和需求偏好不同,通过相互交

易,可改善各自的福利(A-T)(生产点不变,但销售价格提高了,带来的福利增加);

另一是专业化的利益,即各国通过专门生产效率相对较高的产品而获得的额外收益(T

→E)(价格不变,但生产量增加了,带来的福利增加)。

Y

7.给出要素禀赋与要素密集度的价格定义,并解释要素禀赋理论(H-O定理)。

答: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如果本国工资w和利率r的相对价

格w/r低于外国,则本国为劳动相对丰富国家,外国为资本相对丰富国家。

要素密集度是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给定任一相同的要素价格w/r,

在该要素价格下,X生产所使用的资本与劳动投入比例小于Y生产所使用的资本与劳动投入

比例,那么商品X就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商品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赫克歇尔和俄林认为,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商品价格比例不

同是由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的,而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则是由要素供给比例、即要素禀赋不

同决定的。在国际贸易中,一国的比较优势是由其要素禀赋决定的。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其

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地使用其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因此,劳

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应当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应

当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8.如何理解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答:国际贸易带来低工资率的国家(本国)工资率上升,高工资率的国家(外国)工资率下

降,贸易减少了两国在贸易前的相对工资差异。同样的,贸易也减少了两国在贸易前的相对

利息率差异。进一步的,如图所示,随着商品的相对价格趋于均等,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也

趋于均等。

国际贸易由商品相对价格差引起,反过来,国际贸易又促使各贸易国的商品价格发生变

化,商品的价格趋于均等。商品价格的变化引发了参加贸易的各国生产结构调整,使各国的

生产要素重新配置,生产要素的价格在各国之间趋向均等化。国际贸易将带来不同国家同一

种生产要素的价格趋于均等,这就是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9.斯托尔帕-萨谬尔森定理的结论是什么?

答:某一商品(劳动密集产品X)的相对价格上涨,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劳

动力)的实际价格或实际报酬(工资率)上升,而另一种生产要素(资本)的实际价格或实

际报酬(利率)下降。这就是斯托尔帕―萨谬尔森定理(Stolper-SamuelsonTheorem)o

10.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有何区别?

答: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是:(1)金银货币就是财富:(2)财富的直接源泉是流通领域,国

内的流通领域只能改变财富的分配,不能增加货币量,只有对外贸易才能增加货币量,增加

财富;(3)必须保持贸易顺差,才能保证更多的货币流入本国;(4)国家必须采取各种措施

和手段限制进口和扩大出口。

早期重商主义也称重金主义,流行于15~16世纪,其代表人物为英国的威廉•斯塔福

(W.Stafford,1554-1612),他认为一切进口都会减少本国货币,因而在对外贸易中主张“多

卖少买、最好不买”的原则,绝对禁止贵金属外流。晚期重商主义也称贸易差额论,流行于

16~17世纪,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托马斯•孟(ThomaSMun,1571-1641),他反对早期重

商主义禁止金银输出的思想,认为发展对外贸易是增加财富的手段,但必须保证贸易顺差。

其主要观点是:“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加货币”。

11.试述李斯特保护幼稚产业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局限。

答:李斯特在1841年出版了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通过对古典自由贸易理论

的批判,系统地提出了保护幼稚产业的学说。李斯特认为,“比较成本说”不利于德国生产

力的发展,古典学说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未予以重视。李斯特主张国家干预对外贸

易,提出通过禁止输入与征收高关税的办法来保护幼稚产业,以免税或轻微进口税方式鼓励

复杂机器进口。他主张保护的对象是将来有前途的幼稚产业,而农业、没有竞争对手的工业

和已经发展起来的工业则不需要保护。他提出的保护时间以30年为最高期限。

李斯特的保护贸易学说本身还是存在着极大的缺陷,应慎重使用这一理论,如:在保护幼稚

产业时,政府强制性地把资源部分地从出口优势部门转移出来,最终损害了出口的增长;如

果存在其他方面的原因使制造业缺乏比较优势的话,一段时间的保护并不能为制造业创造出

竞争力,反而使低效率的制造业形成强大的利益集团,再要取消保护就困难了;许多发展中

国家(包括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保护政策的实践并没有缩

短与发行达国家的收入差距。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

一、填空题

1、南北贸易

2、外部

3、产业内

4、历史或偶然

5、产品生命周期

6、收入水平

7、林德

8、贸易模式

9、对外贸易乘数

10、通过补贴获得市场份额

11、自由贸易政策

12、《综合贸易法》

13、进口替代政策

14、出口替代政策

15、规模经济

16、最优关税

17、知识产权保护

18、大;低

19、先发优势

20、产业内贸易;产业间贸易

21、《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22、劳动密集型

23、战略性贸易理论

24、竞争效率

25、政府干预

二、判断题

L√____________6.X___________IL√__________16∙X__________21.√__________

2.√7.√12.√17.X22.√

3.√8.J13.J18.J23.X__________

4.√9.X___________14.√19.X24.√

5.√10.J15X20.√25.√

三、单项选择题

LD_________6.C―ILD_________16.C________2LD________26.D________

2.B_________7.C―12.D________17.C________22.D________27.B________

3.A-8.A-13.B-18.A-23.A-28.C.

4,C9A一14.D-19.A-24.B―29.C-

5.D_________IOD一15.B________20.D________25∙B________30∙A-

四、问答题

1.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有什么区别?

答: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之间的区别有:

(-)产业间贸易是建立在国家间要素禀赋差异产生的比较优势之上,而产业内贸易则是

以产品差异性和规模经济为基础。

(二)产业间贸易的流向可以根据贸易前同种产品的相对价格差来确定;如果在规模经济

条件下进行差异产品的生产与产业内贸易,贸易前相对价格就不能准确预测贸易模

式。

(三)按照要素禀赋理论,产业间贸易会提高本国丰裕要素的报酬和降低本国稀缺要素的

报酬,而基于规模经济的产业内贸易可以使所有要素都获得收入。

(四)在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的产业间贸易条件下,要素的国际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是贸

易的一种替代品;而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间产业内贸易条件下,要素流动带来了

作为产业内贸易主要载体的跨国公司的兴起。从这点来说,产业内贸易与要素流动

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关系。

产业内贸易的成因有:

(-)产品的差异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产品的差异性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特殊偏好,

并且成为产业内贸易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条件。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并不一定要有规

模效益,只要产品存在着多样性,就足以引起产业内贸易。

(-)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的一个独立起因,并对产业内贸易模式具有较强解释力。同类

产品因产品差别与消费者偏好的差异而相互出口,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进而扩大市场。

这样,就使研制新产品的费用和设备投资分摊在更多的产品上,可以节约研发费用,

进而降低单位产品成本。

(≡)两国需求的重叠程度及经济发展水平。重叠需求理论认为,发达国家的消费结构与

收入水平的相似性决定了重叠需求范围较大,贸易关系较密切,对发达国家之间的

产业内贸易有一定的解释力。

(四)从技术差异商品看,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产品存在生命周期。根据产品

生命周期理论,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出口那些技术先进的新产品,同时进口那些技术

比较成熟的工业品,因而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同类产品会发生产业内贸易。

(五)国际直接投资与产业内贸易的形成。随着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跨国公司的投资行

为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极大地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2.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有什么区别?

答:内部规模经济指厂商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着其产量的扩大而下降,其主要来源于企业

本身生产规模的扩张。

外部规模经济指企业的平均成本随着整个行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而下降,其主要来源

于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

3.为什么一些国家擅长于一些行业,而另外一些国家擅长于另外一些行业?为什么美国既

出口汽车又进口汽车?

答:一个国家最初的比较优势、产业选择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可能与它本国的技术知识和

资源配置有关,也可能是由于历史的或偶然的因素在起作用,但最初的产业结构一旦形

成之后,外部规模经济使得一国在这些产业中的生产率比别国提高的更快,会使该国在

这些产业中的领先地位更加巩固,这在某种意义上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国家擅长于一些行

业,而另外一些国家擅长于另外一些行业。

美国既出口汽车又进口汽车属于产业内贸易,参考第一题产业内贸易的成因。

4.解释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建立在内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差异产品的贸易如何使所

有国家的福利增加.

答:如图所示,我们先看贸易前。假定本国在封闭条件下国内的市场规模是既定的,垄断竞

争行业中的厂商数量越多,每个厂商的产量就越少,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平均成本就

越高,因此行业

成本曲线CCl线

向右上方倾斜;

与此同时,厂商

数量越多,相似

而又有差异的产

品种类就越多,

竞争就愈激烈,

行业价格就越低,

因此行业价格线

PP线向右下方倾斜,行业中均衡的厂商数量为Nl,均衡价格为P1。因此,在封闭条件

下,每个国家的市场规模都较小,在行业内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每个国家能够生存下

来的厂商数量有限,这些厂商向市场提供有限的几种差异化产品,消费者可以选择的产

品较少。

再看贸易后。如果本国和外国相互开放市场,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行业产品的销

售量扩大,行业成本曲线由CCl下移至CC2,厂商数量增加至N2,均衡价格下降至P2,

本国可以更廉价地同时出口和进口更多的差异化产品。因此,在开放条件下,市场规模

扩大一方面导致两个国家原有的厂商扩大生产规模,产品的单位成本降低,取得更大的

规模经济效果;另一方面会导致更多的厂商进入这个行业,生产更多的差异化产品。每

个国家都可以向其它国家出口或进口差异化产品,每个国家的消费者可以选择的差异化

产品大大增加,产品价格也降低了,因此每个国家消费者的满足程度都提高了。

5.试用重叠需求理论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工业品部门的产业内贸易。

答:林德(StaffanB-Linder)的重叠需求理论核心思想是: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

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两国之间收入水平越接近,消费结构就越相似,

则两国之间进行产业内贸易的基础就越雄厚,而收入水平差距较大的国家之间的产业内

贸易会较少。

重叠需求理论可以解释在发达国家之间工业品部门的产业内贸易。工业品的价格和品质

差异比较明显,其消费结构与收入水平有很大关系,由于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水平较高,

他们之间对工业品的重叠需求范围较大,因此工业品的贸易主要发生在收入水平比较接

近的发达国家之间。

6.简要说明技术差距论和产品生命周期论的内容。

答:技术差距理论认为,国与国之间技术差异的存在是解释某类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新产

品总是在发达国家首先诞生,其他国家由于技术差距,要等一段时间后才能进行模仿生

产,其他国家的需求会先于模仿产品而出现,由于模仿国供给和需求之间的时间差距,

在这一段时间内创新国就可以向模仿国出口新产品。当其它国家可以模仿生产以后,随

着模仿规模的扩大,模仿国的规模经济和廉价的劳动力使得创新国逐渐失去比较优势,

导致创新国的出口下降,甚至最后创新国可能从模仿国廉价进口该产品。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新产品一般首先在发达国家出现,随着产品逐渐成熟并且获得

广泛认可,它就变得标准化了,然后可以使用不熟练的劳动力大规模生产该产品,产品

的生产就由发达国家转移到拥有廉价劳动力的不发达国家,这一过程一般都伴随着发达

国家向拥有廉价劳动力的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各种投入在

成本中的相对重要性会发生变化。由于各国在各种投入上的相对优势不同,因此在产品

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生产该产品的比较优势会在各国之间转移。

7.运用技术内生理论解释技术外溢对贸易模式可能造成的影响。

答:我们假设有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各国分别生产两种产品,X和Y。在两国没有贸易

时,各国的生产是由国内的生产技术和资源配置决定的,本国有生产X的比较优势,外

国则有生产Y的比较优势。

技术外溢会有可能导致不同结果:

一种情况是,本国原有生产商品X的比较优势,但外国生产X的技术更先进,有绝对优

势。本国引进了外国生产商品X的技术,提高了本来就有比较优势的生产率。这种结果

发挥了本国资源上的比较优势,有利于本国的长期增长。另外,商品X本来就是外国相

对劣势,在两国实行分工和贸易后便不再生产。本国多生产X可以使外国的进口价格下

降,也有利于外国。

另一种情况是,如果外国生产商品Y的技术比本国先进,本国从外国学到这种技术并用

此来改进发展其本来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Y。对本国来说,这种技术引进的结果是一

种进口替代型增长,但对外国来说则是一种威胁和竞争。如果本国生产Y需要密集使用

其稀缺的资源,对本国的长期发展也不一定有利。贸易和技术外溢有可能将发展引入“错

误”方向,使两国的长期发展速度都受影响。

8.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和战略性贸易论有哪些局限性?

答:但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①在国内充分就业时,如果扩大出口,

就应相应地增加进口,以避免出现因过渡需求引起的通货膨胀。②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对外

贸易乘数的作用只有在世界总进口值增加或降低出口商品价格时才能实现。③虽然贸易顺差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增加国民收入和扩大就业,但如果为了追求顺差而不加节制地实行''奖出

限入”政策,会导致关税、非关税壁垒盛行,发生各种贸易战,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④对

外贸易乘数理论是一种保护贸易理论,它认为进口是国民收入的漏出项,进口增加会抑制国

民经济增长。但当前的国际分工经常是一种产品内国际分工,一国需要进口外国的原材料、

零辅件才能促进本国的出口(比如中国的加工贸易),所以进口对国民收入不一定是漏出项,

也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

战略性贸易论的局限性:

(1)它未就政府的贸易干预和补贴给出任何通用的解决方法;

(2)它的实现有赖于一系列严格苛刻的限制条件。除了产业必须具备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

济这两个条件外,还要求政府必须有齐全准确的信息、接受补贴的企业必须给予配合、市

场需求旺盛且目标市场不会诱使新厂商加入、其他国家不会采取报复措施等等。

(3)它采取进攻性的保护措施,掠夺他人的市场份额和经济利益,容易成为贸易保护主义

者加以曲解和滥用的口实,恶化全球贸易环境。

9.简述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并讨论贸易政策是如何更替的。

答:自由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

商品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保护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产品在本国市

场上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待和补贴以鼓励商品出口。

10.为什么政府会倾向于实施贸易保护政策?

答:在理论层面,主流国际贸易理论的基调是自由贸易。而在国际贸易政策的实践层面,则

存在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交织的现象,保护贸易更容易赢得政治话语权。历史经验显示,后

起大国大多是通过贸易保护政策发展壮大的,而守成大国则倾向于执行自由贸易政策。但当

守成大国的霸权地位受到新兴大国威胁时,往往会退回到贸易保护主义的状态。这种政策的

转换,大多发生在战争或者是经济危机时期。触发本次中美贸易战的原因,也是2008年国

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崛起和美国地位的相对衰落。

贸易能够提高参加国和世界的福利,但贸易的收入分配效应是不平等的。为了保护国内

产业和就业,增加本国的竞争力和战略地位,遏制竞争对手,追求公平贸易,大国追求最优

关税,以及国内利益集团的影响,政府都会倾向于实施贸易保护政策。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

一、填空题:

1.关境

2.非歧视性

3.从量税

4.歧视性

5.技术性贸易壁垒

6.不加限制

7.放行

8.进口附加税

9.高于

10.不公正待遇

11.10

12.直接运输规则

13.国家毕业

14.相违背

15.申领许可证

16.外汇管制(或外汇管理)

17.两种税额之和

18.财政关税;保护关税

19.最惠国税率

20.16

21.给惠国

22.直接运输规则

23.关税配额

24买方信贷

25.出口许可证制

二、判断题

L√____________6.√___________IL√__________16.J__________21.X__________

2.X____________7.√12.X17.X22.√

3.√8.J13.J18.J23.√

4.X9.X___________14.√19.J24X

5.√1。X15X20.X__________25.√

三、单项选择题:

LA_________6.C―ILA_________16B________21.C-26.C________

2.D_________7.B―12.B________17.A_______22.A________27.B________

3.A-8.D-13.D-18.D-23.D-28.B.

4,B9A一14.B-19.C-24.B―29.B-

5.A_________IOC一15.A________20.C-25.A________30∙A-

四、简答题:

L什么是关税?简述关税的特点和作用.

答:关税(CustomsDuties;Tariff)是指进出口货物通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

关向其进出口商所征收的一种税收。

关税的特点有:

(-)它与其他税收一样,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预定性

(二)关税是一种间接税

(三)关税的纳税人是进出口商人,关税的税收客体是进出口货物

(四)关税的课征范围是以关境为界而不是以国境为界

(五)关税具有涉外统一性,执行统一的对外经济政策

(六)关税由海关机构代表国家征收

关税的作用有:

(一)增加本国财政收入,称为财政关税(revenuetariff),

(二)保护本国的产业和国内市场,称为保护关税(protectivetariff)

(Ξ)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

(R)调节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

2.关税主要有哪些种类?

答:按照不同的标准,关税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征收对象分类的关税,可以分成正税和特别税。关税的正税包括进口税、出口税

和过境税三种;特别关税是因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进口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关税,

常见的有反倾销税,反补贴税等。

(-)按征收关税的标准,可以分成从价税、从量税、混合税。

(H)按货物国别来源而区别对待的原则,可以分成最惠国关税、协定关税、特惠关税和

普通关税。

(R)按征税的目的不同,可分为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

3.分析小国和大国的关税效应。

答:(一)贸易小国的关税效应

D为国内需求曲线,S为国内供给曲线;PO为自由贸易下的国际价格(也是国内价格),SlCl

为进口量;Pt为征收关税后的国内价格(等于国际价格加关税额),S2C2为进口量。贸易小

国对某种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后,将产生的经济效应如下

①价格效应(Priceeffect),进口国征收关税将引起国内价格由P。上涨到Pt。

②消费效应(Consumptioneffect)。征收关税降低了该商品的国内消费量•征收关税前,

国内需求量为Cl,征收关税后引起价格上涨,需求量减少到C2。由于征收关税,引起国内

消费量的减少,就是关税的消费效应。关税给消费者带来损失,其损失为a+b+c+d的面积。

由于征收关税,国内消费者减少消费,从而降低了物资福利水平。

③生产效应(PrOdUCtiOneffeCt)。征收关税增加了该商品的国内产量。征收关税前,国内

供给量为Si,征收关税后引起价格上涨,供给量增加到S2。由于征收关税,刺激国内供给

量的增加,就是关税的生产效应。关税给生产者带来利益,其利益为a的面积。由于征收关

税,一些国内资源从生产更有效率的可出口商品转移到生产较缺乏效益的可进口商品,由此

造成了该国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

④贸易效应(Tradeeffect)o征收关税减少了该商品进口量。征收关税前,该国进口量为

S1C1,征收关税后,进口量减少到S2C2。由于征收关税,导致进口量的减少,就是关税的贸

易效应。

⑤财政收入效应(Revenueeffect),征收关税给国家带来了财政收入。只要关税不提高到

禁止关税的水平,它会给进口国带来关税收入,这项收入等于每单位课税额乘以进口商品数

量,其数额为C的面积。

⑥收入再分配效应(RediStribUtiOnofincomeeffect),征收关税使消费者的收入再分配。

征收关税后,生产者增加了面积为a的利益,这是由消费者转移给生产者的;国家财政收入

增加了面积为C的利益。

⑦净福利效应。征收关税后,各种福利效应的净值为Yb+d)。它意味着对贸易小国而言,关

税会降低其社会福利水平,其净损为(b+d)。这部分损失也称为保护成本或无谓损失

(Deadweightloss),其中,b为生产扭曲(PrOdUCtiondiStOrtiOn),表示征税后国内成

本高的生产替代原来来自国外成本低的生产,而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所造成的损失。d为

消费扭曲(comsumptiondistortion),表示征税后因消费量下降所导致的消费者满意程度

降低,是消费者剩余的净损。

(-)贸易大国的关税效应

1)为国内需求曲线,S为国内供给曲线;PO为自由贸易下的国际价格(也是国内价格),SlCl

为进口量;Pl为征收关税前的进口价格,P2为征收关税后的国内价格(等于进口价格加关

税额),S2C2为进口量。

大国征收关税后,产生几大效应。

①消费效应:-(a+b+c+d)的面积,只是此时的(a+b+c+d)的面积小于小国模型中的(a+b+c+d)

的面积。

②生产效应:+a的面积。财政收入效应:+(c+e)的面积。

③净福利效应为:e-(b+d).它意味着对贸易大国而言,关税是增加还是降低其社会福利

水平是不确定的。e>(b+d)时,大国征收关税将增加其社会福利水平,e<(b+d)时将降低

其社会福利水平。(b+d)同样是无谓损失,e相当于外国出口商承担的关税部分。

与小国模型相比,大国模型关税效应还有两点不同。

④价格效应。进口大国因为进口量大而拥有的市场谈判力量,可能迫使该商品的进口价格下

降。这就是说,大国进口商品价格上涨的幅度不是等于关税税率,而是低于关税税率。大国

征收关税,进口商品国内价格从PO上涨到P2;同时国际市场价格从PO下跌到Pl,价格上

涨部分和下跌部分加在一起才等于进口关税税额。大国进口商在进口商品时支付的进口关税,

不是全部由进口国的消费者负担的,而是由进口国消费者和出口国的生产者(通过出口商)

共同负担的。大国向出口国转嫁了部分关税。

⑤贸易条件效应。由于征收关税,大国进口商品的国际价格下降,如果该国出口价格不变,

则该国贸易条件得到了改善,其利益为面积e。但与小国相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

大国关税对本国生产者的保护作用相对较小。这是由于大国关税引起的价格上涨,部分地被

出口国下降的价格所抵消了,因此进口的数量下降不像小国情况那么多。

4.简述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种类。

答:非关税壁垒包括传统的非关税壁垒和新贸易壁垒;

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有:

②进口配额制

③“自愿”出口配额制

④进口许可证制

⑤外汇管制

⑥进口押金制

⑦最低限价制

⑧禁止进口

⑨国内税

进出口的国家垄断

⑩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

⑪滥用海关程序

新贸易壁垒有:

①技术性贸易壁垒

②绿色壁垒

③社会壁垒

5.什么是新贸易壁垒?为什么新贸易壁垒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障碍?

答:新贸易壁垒是相对于传统贸易壁垒而言,是指以技术壁垒为核心的包括绿色壁垒和社会

壁垒在内的所有阻碍国际商品自由流动的新型非关税壁垒。

新贸易壁垒的出现并不断强化并非偶然,它是国际经济、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的产物。

分析新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最主要的在于以下几点:

(-)社会进步及发达国家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安全健康意识空前加强,越来越

关心产品对身体健康和安全的影响,以致在国际贸易中以健康、安全和卫生为主要

内容的新贸易壁垒日益增多。

(二)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关心赖以生存的地球

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要求国际贸易中的产品本身及其生产加工过程都不要以

破坏环境或牺牲环境为代价;同时要求生产这些产品时也不要以牺牲劳动者的健康

为代价。于是,绿色壁垒和社会壁垒等新贸易壁垒将在国际贸易中不断出现。

(≡)新贸易壁垒的日益增多与传统贸易壁垒受到约束关系很大。传统贸易壁垒如关税、

许可证和配额等的使用不仅会受到国际公约制约和国际舆论的谴责,而且也易遭到

对等报复。因此,这些传统贸易壁垒措施将来的发展空间不是很大,这就为绿色壁

垒等新贸易壁垒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

(四)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为新贸易壁垒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手段。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国际

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特别是信息技术产品,涉及的技术问题较为复杂,容易形

成新贸易壁垒。同时高灵敏和高技术检测仪器的发展使检测精度大大提高,给一些

国家设置新贸易壁垒提供了技术和物质条件。

(五)近几年,主要发达国家因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有重新抬头之势,随着传统

贸易壁垒作用的弱化纷纷寻求新贸易壁垒,以保护其国内产业。

6.新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新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有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壁垒、社会壁垒。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以维护生产、消费安全以及人民健康为理由,制定一些苛刻繁

杂的规定,使外国产品难以适应,从而起到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的作用。构成技术壁垒的

实质性内容有以下几方面:①安全标准;②卫生检疫标准;③商品包装和标签的规定;

④信息技术标准

(二)绿色壁垒

绿色壁垒是一种新兴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是指一国以保护有限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

康为名,通过制定苛刻的环境保护标准,来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由于绿色壁垒有其一

定的合理性,目前已成为国际上广泛采用的一种新型国际贸易壁垒。主要包括:①绿色

技术标准;②绿色环境标志制度;③绿色包装制度;④绿色卫生检疫制度;⑤绿色补贴

制度。

(三)社会壁垒

社会壁垒是指以劳动者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目前在社会壁

垒方面颇为引人注目的标准是SA8000,这迫使很多企业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去

申请和维护这一认证体系,大大增加成本。社会壁垒大大削弱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成本

方面的比较优势。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

一、填空题

1.货物、服务、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及知识产权

2.“协商一致”

3.非歧视性原则;市场准入原则

4.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

5.1995年1月1日

6.“部长会议”

7.非歧视性原则

8.国民待遇

9.透明度原则

10.《反倾销协议》

11正常价值

12.不可申诉补贴

13.保障措施

14.低于

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