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1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2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3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4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IOO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单元集体备课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

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既是对已经学

过的2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巩固和应用,又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

本单元的计算按难易程度分为四段编排: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包括不进

位和进位)、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包括不退位和退位)、整十数;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

运算。解决问题部分,安排的是用连加连减计算的问题。

本单元的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一个例题,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第二部分两

个例题,例1教学不进位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例2教学进位两位数加一位数;第三部

分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共三个例题,例1教学不退位,例2教学退位,例3教学

含小括号的;第四部分,解决问题共两个例题,例4教学同数连加,例5教学减去相同数的

问题。

本单元的计算是教学的重点,其中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

算是教学的难点。而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口算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只要学生知

道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会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口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

题即可。

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

法的计算方法,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主要是化归为20以内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

的减法来计算,因此这一部分计算对于学生来说问题不大,关键是要让学生理解算理。

1.注重使用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算法。借助小棒、计数器等直观

学具的操作使学生理解算理。组织好练习,选择好的练习形式,注意练习的针对性,讲求实

效,对较难掌握、容易出错的内容要多练,多进行口头练习。

2.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教学本单元解决问题的内容

时,应充分利用教科书资源,为学生创设发现数学问题的情境,经历将这些问题抽象为数学

问题的过程,并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方法与策略解决问题。从而不断让学生经历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

重要性,促进学生应用意识的形成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A教学内容

教科书P62例1,完成P62“做一做”,P63“练习十四”。

A教学目标

1.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的多

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与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A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A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A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

A教学过程

一、复习知识,逐步铺垫

课件出示习题。

/施件由

/ITLLJZJS7K..................................................................................................................................

1.口算。

3+6=9-7=5+4=9-3=

30+5=10-4=50+4=6-2=

2.埴一填。

80里面有()个十,()个十是50。9个十是(),402面

有()个十。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教师对做得又快又好的学生给予鼓励。

【设计意图】复习与本节教学内容有关的已有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学习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打下基础。

二、情境呈现,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62例I,

施件出示

师:根据情境图,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吗?

【学情预设】预设1:左边和右边一共有多少本书?列式:10+20。

预设2:右边比左边多多少本书?列式:20-10。

【教学提示】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算法,从直观到抽象,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相同计数

单位相加预设3:一共有30本书,右边有20本,左边有多少本?列式:30-20o

师:观察这些算式里的数,你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设】都是两位数,个位都是0。

师:像这样个位上是0的两位数被称为整十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设计意图】通过主题情境图的引入,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问题,培养

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引入今天所要学习的知识。

三、探究新知,直观建模

1.自主计算10+20o

(1)师:10+20等于多少?你是怎样计算的?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边摆边和同桌说一说。

教师巡视,注意收集不同的计算方法。

(2)汇报方法。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情预设】预设1:小棒摆放,左边1捆小棒,右边2捆,共3捆,就是30根。

教师追问:为什么不1根1根地摆?(这里都是以"十''为单位的)

预设2:用数的组成,10里面有1个十,20里面有2个十,1个十和2个十合起来是3

个十,也就是30。

预设3:在计数器上拨珠计算,因为1+2=3,所以10+20=30。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让学生借助小棒和计数器操作,加深对计数单位"十'’的认识,

引导学生以"十''为单位进行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将算的过程用语言表达清楚,

做到“理清法明

2.迁移类推,计算30-20。

师:30-20等于多少?应该怎样计算呢?

(1)学生独立计算。

(2)小组内讨论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摆小棒,先摆3捆,再拿走2捆,剩下1捆,1捆就是10根,所

以30-20=IOo

预设2:用数的组成,30里面有3个十,20里面有2个十,3个十里去掉2个十还剩下

1个十,也就是10,所以30-20=10。

预设3:利用计数器计算,因为3-2=1,所以30-20=10。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设计意图】有了整卜数加整十数计算的基础,相应的减法计算放手让学生尝试计算,

迁移类推,掌握减法的计算方法。

3.总结算法,归纳方法。

师:观察以上算法,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学情预设】都是以"十''为单位,想几个十加、减几个十。

师: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就是要想几个十加、减几个十,计算方法与10以内加

减法基本相同,可以先想“几加几、几减几”,再在得数几的后面添0。

【设计意图】在给学生展示多样化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体会

相同单位的数才可以直接相加减。

四、巩固应用,深化理解

1.完成教科书P62“做一做”和P63“练习十四”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学情预设】"做一做''第1题:学生能迅速说出得数,并能说明是怎样算的。

“做一做''第2题、习题第4题:学生能迅速完成,完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每一组

的算式,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类比掌握计算方法。

2.完成教科书P63“练习十四”第1、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在小组内交流分享并订正错例。

【学情预设】都是口算,要注意学生解答的速度和准确率。

3.完成教科书P63“练习十四”第3题。

(1)学生独立看图列式。

(2)师:为什么“40+3”和“40+30”的结果不一样呢?

【学情预设】40+3是整十数加一位数,计数单位不同,40+30是整十数加整十数,计

数单位相同。

4.完成教科书P63“练习十四'’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学情预设】这是一道整十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生能较容易进行解答。

第(1)(2)问直接列式解答,第(3)问提出用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就行。

5.完成教科书P63“练习十四”思考题。

(l)!∣ip: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学情预设】把10、20、30、40、50填入圆圈里,要使每条直线上三个数的和相等。

(2)学生尝试解答。

(3)小组内交流解题方法。

师:你是怎样解答这道题的?

【学情预设】预设1:无规律填空后调整找到答案。

预设2:直接找到正确答案。

预设3:先把30放在正中间,然后把10和50作为一组,20和40作为一组,分别填写

在一条线段的两端。

师:先确定中间数,再看其他四个数,这种方法最简便。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A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0+20=3030-20=10

1个十加2个十得3个十,就是30。3个十减2个十得1个十,就

是IOo

因为1+2=3因为3-2=1

所以10+20=30所以30-20=10

A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与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点是这

里是以“十”为计数单位。教学时可选择不同的直观模型:成包的书、成捆的小棒和计数器,

从具体到抽象,便于学生以“十''为单位进行探索,更好地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掌握算法。

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第

第1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

A教学内容

教科书P64例1,完成P64“做一做”,P66“练习十五”第1〜3题。

A教学目标

L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理解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通过摆小棒等操作活动,体会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不同的计

算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比较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A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A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口算的算理。

A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

A教学过程

一、复习知识,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习题。

课件出示..................................................................

口算。

50+3=40+4=20+7=

50+30=40+40=20+70=

师:先独立口算,然后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情预设】口算比较简单,学生能轻松说出结果。说算法时大多数学生能回忆起“整

十数加一位数”是几个十加几个一,“整十数加整十数”是几个十加几个十。

2.课件出示教科书P64例1主题情境图。

∕⅜件出示

师:小红和小林每天都在坚持练习写字,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学情预设】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还需要再写2个,小红写了20个字。

师: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情预设】预设1: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预设2: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师: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怎样列式?

【学情预设】学生很容易列出算式:25+2,25+20。

师:“25+2”和“25+20”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两

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口算,为学习活动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方法准备。创设写字的情

境,引入今天所要探究的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新的知识。

二、自主探究,直观建模

1.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1)师:“25+2”等于多少?请你尝试计算,并和同桌交流。

学生借助小棒摆、算,教师巡视,发现典型方法。

(2)交流汇报想法。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情预设】预设1:摆小棒,左边摆2捆又5根,右边摆2根,5根小棒和2根小棒

合起来是7根小棒,所以一共有27根小棒。

预设2:口算,先算5+2=7,再算20+7=27。

师:为什么两种方法都是先算“5+2”呢?

【学情预设】预设1:5根和2根都是单根的小棒,不是成捆的小棒。

预设2:5和2都是个位上的数,所以先相加,再加十位上的数。

师小结:25是由2个十和5个一组成,要加的数2表示2个一,所以要先把5个一和2

个一加起来,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2.探究“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1)师:“25+20”又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再小组内探讨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摆小棒,左边摆2捆又5根,右边摆2捆,先把左边的2捆和右

边的2捆合起来是4捆小棒,也就是40,即20+20=40,再算40+5=45。

预设2:在计数器上拨珠计算,因为2+2=4,所以20+20=40,再算40+5=45。

师:为什么要先算“20+20”呢?

【学情预设】预设1:2捆和2捆都是成捆的小棒,都是表示几个十,而5是5根小棒,

表示5个一。

预设2:2和2都是十位上的数,所以先相加,再加个位上的5。

师小结:25是由2个十和5个一组成,20里有2个十,25中的2个十和20中的2个

十相加得到4个十,也就是十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

【设计意图】在这里,借助小棒操作,在摆一摆的活动中感悟算理和算法,在相互的交

流中明确算理和算法。

3.比较“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异同。

师:25+2和25+20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学情预设】计算25+2时,要先算5+2;计算25+20时,要先算20+20。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计算过程。如:CUCCr

25+2=2725+20=45

ʌʌ

205I_205

740

师小结:我们在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八罡T双四,必须是儿1'一律八1'一相

加、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即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25+2”和“25+20”的计算方法,突出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

加,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中算法的准确把握和灵活运用。

三、巩固应用,内化算理

1.完成教科书P64“做一做”。

(1)师:说一说每一题第一步先算什么。

根据前面学习的内容,学生很快能说出第一步先算什么。

(2)学生独立在教科书上完成。

(3)口述口算的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能很快完成,有少数学生可能会出错,搞混淆数位相加的位置,

要让学生多口述口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有联系的两题,以上下对比的方式进行训练,突出教学重点,进一步

巩固数位的概念。

2.完成教科书P66“练习十五”第1、2题。

(1)学生独立在教科书上完成,比一比,看谁完成得又快又对!

(2)集体交流订正。

【学情预设】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口算练习,学生能很快完成,

少数学生完成速度较慢。

【设计意图】通过训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并灵活运

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

3.完成教科书P66“练习十五”第3题。

师:怎样计算一共有多少个学生?

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交流。

【学情预设】这是一道用加法求和解决问题的练习题,只是把数字换成两位数加整十数,

学生能够正确完成解答。

【设计意图】通过运用两位数加整十数来解决有关加法的问题,使学生在运用中加深对

加法意义的理解。

四、全课小结

师:在今天学习的计算中,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A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

25+2=2725+20=45

ʌIʌ

205j205

740

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A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着重让学生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的算理,这是后面学习两位数加

两位数的基础。从写字的情境图引出两个实际问题,列出有联系的两道加法算式后,让学生

通过操作理解算理,探索算法。采用左右对比的方式,将演示算理的小棒图与表示口算过程

的算式对照,使学生“理清法明”。最后再通过比较两者的异同,使学生深刻领悟“相同数

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第2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A教学内容

教科书P65例2,完成P65“做一做”,P66"练习十五''第4、6题。

A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体会“进位”的含义,理解算理,掌握

算法。

2.经历通过学具操作、观察思考、对比研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的研究过程,理解并掌握

”个位相加满十进一”的算理。

3.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A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

A教学难点

理解“个位相加满十进一”的算理。

A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

A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习题。

√⅜1件出示

口算。

9+8=35+20=4+7=32+5=

20+78=35+2=4+71=32+50=

师:谁能又快又对地说出答案?

学生回答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2.数小棒情境图。

∕⅛件出小

看图列式。

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师:你是怎样计算而?

【学情预设】学生很容易列式并算出得数:24+5=29。

师:如果右边摆的是6根小棒,又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情预设】4根小棒和6根小棒合起来是10根小棒,又可以捆成一捆。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像这样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一

位数(进位)]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学过的20以内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梳理已有的

知识经验,借助小棒打捆来建立“进位”的直观表象,为知识的迁移打下基础。

二、创设情境,探究算法

课件出示教科书P65例2主题图。

课件出示

1.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师:一(1)班正在开联欢会,讲台上有一些饮料,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桌子上有一箱饮料,里面有28瓶,旁边摆了5瓶。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情预设】预设1: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预设2:箱子里的比外面的多几瓶饮料?

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唯一,合理就行。

师:同学们提出了几个有价值的问题,非常棒!今天我们就来解决“一共有多少瓶”的问

题。怎样列式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情预设】学生很快列出算式28+5。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并得到今天所要探究的内容,激发学生

的探究欲望。

2.学具操作,直观感悟。

师:28+5该怎样计算呢?同桌之间用小棒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

(1)同桌合作操作,算出结果并相互说一说是怎样得出结果的。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汇报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学情预设】预设1:左边摆2捆又8根小棒,右边摆5根小棒。从右边5根小棒中拿

2根小棒和左边的8根小棒凑成10根,10根捆成1捆,左边合成3捆,也就是30,再加剩

下的3根,就是33。

师:谁能把这种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

用算式表示为:先算28+2=30,再算30+3=33。

预设2:左边摆2捆又8根小棒,右边摆5根小棒。左边的8根小棒和右边的5根小棒

合起来是13根,20加13等于33。

师:这种想法用算式怎么表示?

先算8+5=13,再算20+13=33。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用两种方法计算了28+5。第一种方法就是“凑十法”,先算28+2=30,

再算30+3=33;第二种方法是先把单根的小棒相加,再和两捆合在一起,即先算8+5=13,

再算20+13=33。(板书)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再看演示,口述不同的口算方法,借助小棒

打捆,建立“进位”的直观表象,运用多种方式使学生理解算理,突破重点。

3.课件演示,自主表述。

师:下面我们把刚才的计算过程用课件演示一遍,注意观察,并用自己的话把整个计算

过程说一说。

(1)课件演示方法一,然后学生试讲。

--------------------

【学情预设】学生说操作过程可能表述得不完整,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先……再……”

的顺序有条理地表述。4.比较异同,体会联系。

师:刚才两种算法都是把2捆小棒变成3捆小棒,2捆小棒是怎样变成3捆小棒的?为

什么要打捆?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相加后满了10根,所以要打捆。根据学生回答强调,10个

一就是1个十,满十就要打捆。

师:今天学的计算需要向十位进1,即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异同,说明个位上的两个数相加满10,就要向十位进Io渗透“十

进位值制”思想。

三、即时练习,深化算理

1.完成教科书P65“做一做”第1、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之间交流反馈。

【学情预设】第1题: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算法,只要列式正确即可。

第2题:说出结果时让学生说一说口算方法。

2.课件出示习题。

∕⅜件出示

快乐的小猴。(说一说口里填几。)

67+2=638+4=□2

9+19=∣I846+7=∣I3

学生完成后指名汇报,并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教学冬

【学情预设】第一题个位相加不满十,不进位;后三题均满十,后三题的十位上的数都

要加1。3.完成教科书P66“练习十五”第4、6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订正。

【学情预设】第4题:这是一道用加法解决问题的练习,只需把数字按照两位数加一位

数(进位)来运算,学生正确完成没有问题。

第6题:找到哪些题较容易出错,寻找错误原因要分析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力口法“进位”的专项训练,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一位

数(进位)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更清晰、更有条理。

四、回顾反思,总结提升

师:通过本课的练习,你对加法计算有什么新的收获?

A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28+5=33228+5=33

「AJ

,朝28+2=30,先算8+51%,

再算30+3=33。再算20+13=33。

A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遵循实际问题引入——列式并探索算法——整理并呈现算法——交流并

理解算理,从具体到抽象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掌握算法,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并体现了算法多样化思想。同时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口算方法。

A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作业P44第三题。

zhαoyangzιsuanylsuantianyitian

参考答案

三、5054353375

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第1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

A教学内容

教科书P69例1,完成P69“做一做”,P71“练习十六”第1、2题。

A教学目标

1.借助计数器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口算算理,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

(不退位)、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口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学会用数学的方

法进行交流。

3.通过数学学习,感受IOO以内的减法和20以内的减法之间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

价值。

A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口算方法。

A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算理。

A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

A教学过程

一、复习知识

1.课件逐一呈现,学生抢答。

∕⅛件出示.................................................................

口算。

35+4=42+3=5+21=

35+40=42+30=50+21=

2.以第一组35+4和35+40为例,全班交流算法。

师:35+4是怎样计算的?35+40呢?这两题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情预设】35+4先计算个位上的5+4,而35+40先计算十位上的3+4,这两题在计算

时都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设计意图】这里旨在帮助学生回忆、梳理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不

退位)、整十数的口算打下基础。

二、情境引入,探究算法

1.情境呈现,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69例1主题情境图。

/果件出示

好有35本动漫书

般借出20本.

[看35本故事书

'道出2本

(1)师: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情预设】预设1:有35本故事书,借出2本。

预设2:有35本动漫书,借出20本。

师:根据以上两条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情预设】学生不难提出以下数学问题:还剩多少本故事书?还剩多少本动漫书?

让学生完整地将信息和问题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

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师:怎样列式?

学生能很快列出算式:35-2,35-20o

(2)揭示课题。

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回答:都是减法算式,第一题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第二题是两位

数减两位数或两位数减整十数。

师:这两道题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

十数的计算。[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

2.借助计数器,自主探索。

(1)动手操作,感悟算理。

师:请同学们拿出计数器,每位同学都在计数器上拨一拨,边拨边说自己是怎样得出结

果的。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学情预设】通过对前面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己经积累了一定的操作经验,只是这里

的操作由小棒变成了计数器。对于35-2,要从个位上拨去2颗珠子,35-20从十位上拨去2

颗珠子,大部分学生操作没有问题,少数不会的学生可以相互帮助完成。

(2)回顾交流,理解算理。

师:谁来结合计数器说一说?

①指定部分上台操作,边操作边说操作过程。

②想一想刚才的操作过程。

③师:35-2先算什么?35-20先算什么?

④学生相互说一说,教师板书口算过程:___

【学情预设】有了前面的动手操作,学生展示操作比较熟练,但是用语言描述操作的过

程可能不完整,需要引导,教师要示范帮助学生掌握算法。

【设计意图】通过在计数器上操作,初步感受“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算理,

加深对算理的理解,然后通过看、想、说等多种途径促进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

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比较异同,体会算法。

师:比较“35-2”和“35-20”的计算,有什么不同?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当计算35-2时,用35个位上的“5”减去个位上的“2”;当

计算35-20时,用35十位上的“3”减去十位上的“2”。

师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35-2”和“35-20”的异同,突出“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

三、巩固练习,深化算理

1.完成教科书P69“做一做

(1)学生竖着一组一组地独立完成。

(2)交流订正后思考各组题中的差异。

师:竖着看,每组题有什么联系?

【学情预设】预设1:第1题每一组上面一题都是下面一题个位上的数相减,第2题每

一组上面一题都是下面一题十位上的数相减。

预设2:每一组上面一题的计算都是下面一题口算的第一步。

预设3:都是个位和个位上的数相减,十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减。

【设计意图】通过对每一组题进行对比,进一步深刻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

减”的算理。

2.完成教科书P71“练习十六”第1、2题。

计算完后集中交流订正。

【学情预设】都是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口算练习,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

少数不会的教师在巡视时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两道口算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A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

35-2=3335-20=15

305j305

310

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

A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着重让学生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算理,借助计数器,

让每个学生动手操作,感悟算理,然后让学生回忆并说清自己的操作过程,再在算式中标注

出口算过程并口头叙述出来,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在教

学时,要多让学生操作并口述过程。

A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作业P46第三题。

suαnyisuan

三、算一算。

69-3=72-2=76-5=36-5二

83-30=39-4=69-40=95-5=

76-3=82-50=38-7=98-80=

参考答案

三、667071315335299073323118

第2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教学笔

A教学内容

教科书P70例2,完成P70“做一做”,P71“练习十六”第5题。

A教学目标

1.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算理,感受算法多样化,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

算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经历探究、比较、合作交流,应用学具直观感知等过程,体验由具体到抽象

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感受退位

减法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A教学重点

能正确进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

A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算理。

A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

A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课件出示习题。

/M件出示…

;口算。

36-2=75-3=16-9=

36-20=75-30=13-7=

师:你是怎样口算36-2的?16-9呢?

【学情预设】学生能很快口算出答案,交流36-2和16-9的算法时,要让学生说清楚算

理和算法。

【设计意图】通过口算,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在交流36-2和16-9的口算方法

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和“退位”的道理,沟通新I日知识

之间的联系,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2.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退

位)]

二、呈现问题,探究算法

1.情境引入,激起冲突。

课件出示教科书P70例2。

∕⅛件出示

师:图中的信息和问题是什么?

【学情预设】学校有36个足球,借走了8个,还剩多少个?

师:怎样列式?

【学情预设】学生很容易列出算式:36-8。

师:复习中的36-2会计算,那36-8会计算吗?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学情预设】计算36-2时个位够减,而计算36-8时,出现了个位的6减8不够减的情

况,大多数学生不能进行口算。

师:是的,个位的6减8不够减,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两位数减一位数不够减的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引入探究的内容,列出算式后,让学生尝试计算,结果学生运用

已有的知识无法计算,激起认知冲突,产生探究“退位”的心理需求。

2.借助小棒,理解算理。

师:我们还是借助小棒来帮助我们理解。请同学们拿出3捆小棒和6根小棒,在桌上表

示出36。

师:观察小棒,6根减8根不够减,怎么办?

【学情预设】根据20以内退位减法的经验,少数学生会想到“借1捆打开再减“。如学

生没有想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到这一内容。

师:请同学们打开1捆小棒,边动手边思考:打开1捆小棒后要怎么减?

引导学生充分地交流,并结合小棒的数量进行汇报。

【学情预设】预设1:打开1捆小棒后,有的学生可能想到,打开的10根减去8根等

于2根,26加2等于28。

预设2:也有的学生会想到打开1捆小棒和6根合起来是16根小棒,16减8等于8,20

加8等于28。

师小结:从3捆和6根中“打开1捆后再减”,就是从36的十位退了一个10,这时可以

看作是将36分成26和10,也可以看作是20和16o

【设计意图】此处借助3捆和6根小棒,围绕“不够减”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打开1

捆再减”的方法,为认识“退位”建立直观表象。再鼓励学生借助小棒继续思考“打开1捆后怎

么减”,使学生理解算理,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理念。

3.整理交流,形成方法。

师:通过刚才摆小棒,谁来说一说36-8的口算方法?

【学情预设】学生由刚才的摆小棒到直接说方法,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少数学生能正确、

完整地说出口算方法。

方法一:将36分成26和10,先算10-8=2,再算26+2=28。

方法二:将36分成20和16,先算16-8=8,再算20+8=28。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口算过程:

◎教学绛

36-8=2836-8=28

`、28`*

观图,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然后在算式下面标注出口算过程,算出得数,实现由具体到

抽象的过渡。

三、巩固练习,深化算理

L完成教科书P70“做一做”第1题。

学生自主解答后,同桌之间交流算法。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对照小棒直观图,先在图中圈一圈,整理口算过程,再算出得数。

2.完成教科书P70“做一做”第2题。

师:个位0减6不够减,怎么办?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先想一想,再独立完成。

【学情预设】此处没有小棒直观图,但是有了前面探究经验的积累,学生会想到从十位

【教学胡

上退1,即30分成20和10,先算10-6=4,再算20+4=24。可借

【设计意图】“做一做''的两题,从有图到无图,帮助学生由直观逐步过渡到抽象思考,直观操作,

逐步熟练地掌握计算方法。观表象。

3.完成教科书P71“练习十六”第5题。

(1)师:观察每一组上下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

【学情预设】每一组上下两个算式的减数相同,被减数不同,上面一个算式的被减数是

下面算式的被减数从十位退1后和个位上合起来的数。

(2)学生独立计算,订正答案。

(3)师:观察上下两题的得数,你发现了什么?再比较第二行的得数与被减数十位上的

数,你又能发现什么?

【学情预设】上面一题的得数是下面一题得数个位上的数,由于是退位减法,会发现下

面一题得数十位上的数比被减数十位上的数少k

【设计意图】采用上下两题对比练习的形式,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体会退位减法所引起的被减数十位上数的变化,提高学生正确进行口算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A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36-8=2836-8=28

A教学反思28

本课教学内容较难,教学中需充分借助学具来直观呈现,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观

察思考,帮助学生通过从抽象理解到具象化的内化过程理解减法的意义以及对算理的感知。

教学时,一定要运用好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同时要及时抽象概括总

结。

◎教学绛

第3课时小括号

A教学内容

教科书P74例3,完成P74“做一做”,P75“练习十七”第1〜4题。

A教学目标

1.认识小括号,能口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2.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初步培养符号意

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带来的乐趣。

A教学重点

口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A教学难点

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A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题卡、五角星学具。

A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两步计算,回顾运算顺序。

学生拿出口算题卡,比一比,看谁最先完成。

4+3+3=3+4+9=9-3-4=10+5-2=

5+0+3=3+2+1=10-3+7=7-0-6=

【学情预设】20以内的加减混合口算学生比较容易完成,要求学生在说出结果的同时,

还要说出运算顺序。

师:像这样的加减混合口算,计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设计意图】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及顺序,为小括号的学习提供知识

基础。2.引入新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步计算的口算。

二、情境呈现,认识“小括号”

课件呈现教科书P74例3情境图。

动态演示:先出示IO个五角星,再出示主题图,主题图中的两位小朋友分别是欢欢和

乐乐,对话内容依次出现。

∕⅛件出示一.................

:-☆☆☆☆☆☆☆☆☆☆

1.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完整地表述信息内容:原有10个五角星,先剪掉2个,再剪掉

3个。

师:根据获得的信息,可以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学情预设】还剩下几个五角星?然后让学生完整地把条件和问题说一说。◎教学绛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引入,充分为现实情境提供经验支撑。

2.尝试解决,引发认知冲突。

(1)师:求“还剩下几个五角星“,你打算怎么解决?试着在练习本上列式。

学生尝试列式,教师巡视。

(2)汇报展示。

师:我看了一下,同学们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学情预设】预设1:10-2=88-3=5

预设2:10-2-3=5

预设3:2+3=510-5=5

教师板书有代表性的算式。

师:同学们运用己学的知识列出了不同的算式,我们来看第三种,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

示吗?

【学情预设】学生会想到:10-2+3=5。

师:10-2+3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算,但是现在要先算加法,怎样才能让别

人明白要先算加法呢?

【学情预设】学生的想法较多,会在2+3这里想办法,比如添加一个记号,说明算式

中要先计算“2+3”。

【设计意图】问题呈现后,让学生尝试列式,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创造认知冲突,激

起学生的思考,通过认知冲突感受学习小括号的必要性。

3.在交流中认识“小括号”。

(1)师:先算加法,你们想在10-2+3中添上什么符号?

学生尝试添符号,教师参与讨论,适时给出建议。

(2)交流汇报。

师:谁来展示一下用的什么符号?

【学情预设】可能会出现多种情况,如有的可能在2+3下面画线,有的可能在2+3上【教学薪

画框或圈,有的可能画小括号等。要引

(3)引入小括号。结合具体

师:同学们创造这么多的表达方式,想象力真丰富!但是每人一个符号,太乱了,而且理解为什

必须进行说明,否则别人不知道新符号的意思。所以,数学家选定了“()“,这个符号叫“小算括号里f

括号它的作用就是改变算式中的运算顺序。由此引入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小括号(板

书课题:小括号)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算式10-2+3中添加适当的符号,在“创造”符号与交流想法的过

程中,引入小括号,明确小括号的意义与作用,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4.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师:结合情境说说10-2-3=5表示什么意思,而10-(2+3)=5又表示什么意思。

【学情预设】10-2-3=5表示先用总数剪去2个,再接着剪去3个,还剩下5个。而

10-(2+3)=5表示先算一共剪去多少个,再算还剩下几个。

师:计算10-2-3=5和10-(2+3)=5时有什么区别?

【学情预设】计算10-2-3=5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而计算10-(2+3)=5时,要先算

括号里面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口算过程:,cccu

10-2-3=5IO-(2+3)=5

85

L

师小结: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进一步理解小括号的意义,并知道带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完成教科书P74“做一做”。

(1)师:说一说每一组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情预设】观察算式特点学生会发现,每一组的两道算式的三个数相同,运算符号相

同,下面的算式有括号,运算顺序不同。

(2)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练习,明确先算什么,使学生对如何计算加减混合题有比较清晰

的认识,突出小括号的作用。

2.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P75“练习十七”第1、2、4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要说一说每一题的运算顺序.

【学情预设】三道题都是针对运算顺序进行的专项练习,包括含有小括号和不含小括号

的算式,学生计算时,要保证运算顺序正确,然后做到每一步的计算正确。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小括号意义的认识,并渗透运算

规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