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活动探究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1.掌握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一般步骤和主要方法。(综合思维)2.结合实例,运用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一般步骤和主要方法,学会探究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综合思维)一、探究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一般步骤1.了解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背景区域位置、地理环境、区域发展特征等。2.分析区域综合开发的优势与存在问题(1)区域发展的优势:自然方面、经济社会方面的优势。(2)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问题。3.确定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内容(1)确定重点项目:如基础设施、产业布局、产业结构及演变、生态保护等。(2)确定重点区域:如河流流域、生态脆弱地带、资源富集地区等。4.提出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措施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二、探究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主要方法1.了解区域开发整治的背景: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章、书籍、报刊以及实地调查等方式收集资料。2.分析区域的开发优势和存在问题:可以采用SWOT分析方法(1)优势与劣势分析(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2)机会与挑战分析(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3.对比分析法:借鉴其他地区或国家的相关经验,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寻找一条适合本地的开发与整治之路。三、活动案例——以江苏省苏北地区为例1.了解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背景(1)区域位置:地处环渤海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的中间位置,背靠江苏省苏南地区和上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2)地理环境:地势以平原为主,海岸线长达744千米,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陇海铁路、连霍高速横贯东西,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3)区域发展特征:第一产业占比不断下降,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发展较快。2.分析区域开发的优势和存在问题在了解区域发展背景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方法,从区位条件、自然资源、劳动力成本、产业结构、政策支持等方面分析和评价其发展的优势和劣势。3.确定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内容包括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发展布局优化、生态环境保护、苏南苏北合作发展等方面。4.提出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措施主要从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国家的具体政策等方面进行思考。1.确定区域开发的内容是进行区域开发的基础。 ()2.SWOT分析法即为优势与劣势分析法,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 ()3.对比分析法不适合分析区域开发的优势和存在问题。 ()4.苏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其区域开发和整治无关。 ()5.下列不属于苏北地区综合开发与整治的内容的是 ()A.基础设施建设 B.产业结构调整C.与苏南的合作发展 D.水能资源的综合开发提示:1.×了解区域发展概况、发展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是进行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基础。2.×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包括优势与劣势分析(SW)和机会与挑战分析(OT)两部分。3.×对比分析法也是探究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常用方法,即借鉴其他地区和国家的相关经验,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寻找一条适合本地的开发与整治之路。4.×苏北的地理位置属于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背景,因此与其区域开发与整治有关。5.D[苏北地区地势以平原为主,水能资源不足。]区域开发与整治苏北地区是对江苏省北部地区的简称,地处环渤海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的中间位置,背靠江苏省苏南地区和上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包括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五个地级市。苏北地区土地面积5.48万平方千米,占江苏全省总面积的51.8%;常住人口351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5.8%。苏北地区地势以平原为主,拥有广袤的苏北平原,海岸线长达744千米,蕴藏丰富的非金属矿产资源。陇海铁路、连霍高速横贯东西,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下图为苏北地区产业结构变化。问题1(区域认知)从区域位置、地理环境、区域发展特征等方面,说明苏北地区综合开发与整治的背景。提示:(1)地理位置:苏北地处黄海之滨,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属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地处环渤海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的中间位置,利于承接“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的产业转移。(2)地理环境:地形以平原为主,海岸线长,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陇海铁路、连霍高速贯通东西,京杭运河纵贯南北。(3)区域发展特征:第一产业占比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发展较快。问题2(综合思维)运用SWOT分析方法比较苏南、苏北地区区域开发的优势及存在问题。苏南地区苏北地区优势(S)劣势(W)机遇(O)挑战(T)提示:苏南地区苏北地区优势(S)滨江临海,地处“长三角”地区,位置优越;城镇化水平高、经济总量大,第二、三产业比重高处在南下北上、东出西进重要位置,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在资源短缺的华东地区具有重要地位劣势(W)矿产资源和能源短缺长江阻隔,陆路交通不便,沿海港口发展滞后机遇(O)“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实施;抓住全球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契机,参与国际竞争地处“一带一路”交汇点,“一带一路”、“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和“东陇海地区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挑战(T)产业结构趋同,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用地紧张,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市场经济意识不强;人口素质相对较低;资金、技术短缺;三大产业和地区发展不均衡问题3(人地协调观)为苏北地区提出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措施。提示:参与“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加大对苏北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区域工业化水平;进一步加强苏南、苏北在招商引资、劳务输出等方面的合作;大力引进科技型企业、大学、科研机构进驻苏北,为苏北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苏北各地要抱团发展,分工合作形成整合优势,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归纳提升]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一般步骤与主要方法一般步骤具体内容主要方法了解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背景区域位置、地理环境、区域发展特征等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章、书籍、报刊以及实地调查等方式收集资料分析区域综合开发的优势与存在问题自然、社会经济方面的优势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问题(1)采用SWOT分析方法①优势与劣势分析(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②机会与挑战分析(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2)对比分析法确定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内容确定重点项目:如基础设施、产业布局、产业结构及演变、生态保护等确定重点区域:如河流流域、生态脆弱带、资源富集区等提出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措施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1)~(3)题。(1)下列对该区域开发与整治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只能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区域发展的概况B.可以用SWOT分析法对该区域进行分析C.区域综合开发的优势条件是指其优越的自然条件D.流域综合开发的重点区域应在河流流域(2)该区域发展农业最突出的优势是()A.劳动力丰富,农业用能充足B.土地面积广,耕地比重高C.地势起伏大,适宜发展立体农业D.市场巨大,农产品商品率高(3)该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应当是()A.农林牧渔并举,扩大农产品外部市场B.以种植业为主,推进规模化生产和深加工C.垦荒并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建设商品粮基地D.以发展林渔特色农业为主(1)B(2)B(3)B[第(1)题,了解区域开发整治的背景,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章、书籍、报刊以及实地调查等方式收集资料;分析区域开发优势和存在问题,可以采用SWOT分析方法;区域发展的优势包括自然方面、经济社会方面的优势;区域综合开发的重点区域可以是河流流域,也可以是生态脆弱地带、资源富集地区等。第(2)题,该区域位于我国华北平原,土地面积广,耕地集中连片,土层深厚。当今农业科技发展快,机械化水平提高,劳动力丰富不再是当地明显的优势;该区域地势较为低平;由于人口数量大,农产品的商品率并不高。第(3)题,该区域为我国重要粮食产区,应当以种植业为主;为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应推进规模化生产和农产品的深加工。]题组1探究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一般步骤和主要方法区域开发与整治是在特定背景下提出来的,对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此完成1~3题。1.下列不属于区域开发与整治背景的是()A.人口盲目增长B.环境恶化C.区域经济快速增长D.区域发展差异大2.区域开发与整治的实质是()A.为了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B.为了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C.为了取得最大的生态效益D.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3.下列关于我国各地区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重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的防治与交通设施的建设B.东北地区:森林的更新保护和荒地的开发利用C.黄淮海地区:中低产田的治理模式是“鱼塘—台田”模式D.黄土高原地区: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打坝淤地1.C2.D3.A[第1题,区域开发与整治是在区域出现人口盲目增长、资源供需失衡、环境恶化、区域发展差异加大等问题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第2题,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实质是从区域角度,协调好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第3题,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地壳不稳定,再加上降水较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发生频繁,因此地质灾害的防治与交通设施的建设成为重点;东北地区应注意荒地的保护;黄淮海地区的中低产田包括低洼地和盐碱地,“鱼塘—台田”模式只适合低洼地的治理与开发;黄土高原地区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植树种草。]题组2活动案例——以江苏省苏北地区为例下图示意江苏省2000年和2012年各县市产业结构分异。据此完成4~6题。4.下列关于苏北地区综合开发的优势条件,说法错误的是()A.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B.市场经济意识强C.地处“一带一路”交汇点D.京杭运河纵贯南北5.江苏省内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A.苏中地区产业结构升级B.苏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C.苏南地区产业结构稳定D.全省产业结构变化不大6.2012年江苏省内的产业分布和经济特点是()A.农业集中在苏北,苏南、苏中以均衡发展型为主B.城市经济基础和工业基础,苏南地区落后于苏北和苏中地区C.苏南以工业为主导,苏北、苏中以均衡发展型为主D.城市经济基础和工业基础,苏北地区落后于苏南和苏中地区4.B5.B6.D[第4题,苏北地区和苏南相比,市场经济意识不强,人口素质相对较低。第5题,根据图例判断,苏北地区第一产业减少,第二、三产业增加,均衡型增加,说明产业结构升级。第6题,由图可知,2012年,江苏省农业集中在苏北,苏中以均衡发展型为主,苏南是第三产业为主;城市经济基础和工业基础,苏北地区落后于苏南和苏中地区。]教材P107活动提示:1.位置:苏北位于江苏省北部,地处环渤海地区与长三角的中间位置,东临黄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评价:苏北属于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地处环渤海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的中间位置,有利于承接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产业转移。2.区域发展特征: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州大学《混凝土结构原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州学院《音乐基础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区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 保研面试自我介绍
- 皖江工学院《焊接检验与质量控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2025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常州大学《现代汉语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池学院《宏观经济学(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P组网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护士的礼仪培训
- 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七)物理试卷(含答案)
- 内镜检查操作流程
- 2025年湖北省八市高三(3月)联考化学
- 2025年新音乐节明星艺人歌手演出场费报价单
- 2025年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汇编
- 德育测试试题及答案
- 母婴护理师、月嫂考试、产妇护理重点知识考试题(附答案)
- 2025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参考试题库资料100题及答案(含单选、多选、判断题)
- 婴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郗倩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