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15.0分)读图:由以上司马迁对历史细节的记载可知,汉初A.延续了西周的礼乐等级制度 B.思想大一统趋势开始出现
C.西汉政权面临内忧外患局面 D.地方势力削弱了中央王朝下表是关于唐代土地买卖的记述。据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天下诸郡逃户,有田宅产业,妄被人破除,并缘欠负租庸,先以亲邻买卖《唐会要》寺院广占田地及水碾硙,侵损百姓《全唐文》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册府元龟·田制》A.土地的交易活动受到法律保障 B.赋税沉重加剧了土地买卖行为
C.唐代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明朝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实行海禁。沿海人民生路被断,于是与倭寇连结为乱。政府遣戚继光等人平倭,同时逐渐放松对民间海外贸易限制,沿海形势逐渐稳定。材料表明当时()A.东南沿海的私商是倭寇主力 B.倭患隔断了中外商品贸易
C.政府失去对民间贸易的控制 D.政策转变促成倭患的解决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作出这样的评价:“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以下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火药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
②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③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
④造纸术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A.③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是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永久居住权 D.海关管理权徐中约教授提出:“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对该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A.近代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强国 B.中国人自古以来勇于接受挑战
C.中国人在被动中抛弃儒家思想 D.中国已在近代融合到世界中去确立过我党新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有()
①中共三大
②中共七大
③中共八大
④中共十四大
⑤中共十五大
⑥中共十六大。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②④⑤ D.①④1956年7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的第一批国产解放军牌载货汽车出厂,这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建设热情。这一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A.重工业基础雄厚 B.中共八大方针的指导
C.《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D.一五计划的实行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我国逐渐形成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是A.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省会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镇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第一部宪法,也称“五四宪法”,它(
)
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②总结了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
③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④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936年6月蒋介石和英国人李滋罗斯谈话时说:“对日抗战是不能避免的。由于中国的力量尚不足击退日本的进攻,我将尽量使之拖延。……当战争来临时,我将在沿海地区做可能的最强烈的抵抗,然后逐步向内陆撤退,继续抵抗。最后,我们将在西部某省,可能是四川,维持一个自由中国,以待英美的参战,共同抵抗侵略者。”这说明A.蒋介石已经预见七七事变的发生
B.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放弃不抵抗政策
C.抗战前蒋介石已有持久抗战的设想
D.蒋介石决定消极抗战,等待英美援助“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这段歌词所描绘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情形()A.国民革命 B.土地革命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青岛问题未及,福州交涉又起。某国恃强凌弱,骄横蔑视公理。一面提倡国货,一面仇物抵制。……国民皆用国货,何惧强邻无理。”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A.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B.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就越是孤独。但战争大败,“成中国之巨祸”,它促成了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里的“战争”指的应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近代化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材料二:从l840年到l949年,中国的现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材料三: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二十九条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三以上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二以上者为当选。
请回答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最严重影响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列举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阶层为反抗外敌入侵进行了哪些抗争?材料三内容出自哪一部法律文献?它有何重要历史意义?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
三、开放性试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6.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风骚”是先秦时期两部诗集——《诗经》《楚辞》的简称,经过后人的阐释,它们代表了中国文学的两大传统。“风”指的是《诗经》中的《国风》,要求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时关注国计民生,关注民情风俗,肩负起政治伦理的重大使命。“骚”指的是《楚辞》中的《离骚》,后人更多地关注它浪漫无羁的艺术想象和瑰丽丰富的辞采,关注它无与伦比的艺术美。如果用“文质”这一对概念来概括“风骚”的风格,那么“风”代表了“质”,而“骚”则代表了“文”。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的文学其实是沿着楚骚的路子走下来的。到了唐代,以初唐四杰和陈子昂为代表的一批诗人,对六朝以来偏爱声律、辞采、对偶、用典等艺术形式美的诗风深为不满。实际上,唐人并没有完全抛弃楚骚传统,而是将“风”“骚”两大传统融汇在一起。——据陈桐生《大视野下的文学研究——读<风骚诗脉与唐诗精神>》等
运用所学中国古代文学相关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肯定、质疑和修改均可),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近代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和西方从中世纪到近代是通过自我更新机制来实现社会变革也不一样,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又通过独特的社会机制由外来变为内在,推动民族冲突和阶级对抗,表现为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潮,迂回曲折地推陈出新(即推封建主义之陈而出民主主义之新)。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
1955年9月,钱学森在乘船离开美国时,曾对采访的记者说:“今后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毅然归国的留学生人物简介竺可桢(1890—1974)1909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学习土木工程,1910年公费留美学习,1918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1929年起屡次被选任为中国气象学会会长,1936年担任浙江大学校长,1949年担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竺可桢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邓稼先(1924—1984)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学。1948年至1950年,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他就毅然回国。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被称为“两弹元勋”。苏步青(1902—2003)
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1931年获该校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效力。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苏步青是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创立了国际公认的浙江大学微分几何学学派。根据材料,谈谈你对钱学森认识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答案和解析1.【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西汉初期社会状况,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题干并非单纯讲述西汉王朝内部事物,也未能体现汉初礼乐等级制度,故A项错误。
B.题干看不出思想大一统的趋势,故B项错误。
C.题干中两则史料均来自汉代司马《史记》,从材料可以看出,汉初社会经济凋敝,西汉王朝的马匹数量严重不足,而北方匈奴战马数量众多兵强马壮,从这个细节的记载可以看出当时汉王朝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故C项正确。
D.冒顿代表匈奴势力,不属于地方势力,故D项错误。
故选C。
2.【答案】D
【解析】【解析】
本题结合史料实证考查唐代的土地制度,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表格信息。
【解答】
D.第一段史料反映了被人非法破坏损毁田宅产业并因此而拖欠租税的逃户的田产地业,亲邻有优先购买权;第二段史料反映的是唐朝寺院广占土地;第三段史料反映的是王公百官和富豪之家大量兼并土地。综合上述信息可知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故D正确。
A.第二、三项史料均未体现土地的交易活动受到法律保障,故排除A。
B.表格信息没有涉及沉重赋税带来的影响,故排除B。
C.唐代并未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故排除C。
故选D。
3.【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明朝海禁政策和戚继光抗倭,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根据材料明朝时期厉行海禁,这导致了沿海居民生存困难,从而和倭寇勾结,在戚继光等人平倭后,逐渐放松对民间海外贸易限制,从而使沿海形势逐渐稳定,这种海禁政策的放松促成了倭患问题的解决,D项符合题意;东南沿海的私商不是倭寇主力,A项错误;明朝时期还有官方的对外贸易,B项表述错误,排除;C项“失去”表述错误,排除。
4.【答案】D
【解析】①火药推动了欧洲武器的革新,有利于欧洲贵族战胜封建阶级,而不是推动宗教改革,排除;
②印刷术打破了教士垄断教育的局面,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正确;
③指南针为新航路开辟准备了条件,使得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正确;
④儒家思想的传播是由于明清时期传教士的作用,排除;
故选:D。
本题以李约瑟对古代科技的评价为考查背景,考查对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敏发展贡献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掌握:火药推动了欧洲武器的革新,有利于欧洲贵族战胜封建阶级,而不是推动宗教改革,印刷术打破了教士垄断教育的局面,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指南针为新航路开辟准备了条件,使得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
5.【答案】A
【解析】略
6.【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的近代化,要求具备正确解读题干信息及知识的运用能力。
【解答】
A.此项信息题干不能体现,故排除A。
B.此项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B。
C.此项说法错误,故排除C。
D.根据题干“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了近代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主动性,中华民族在应对挑战中逐步觉醒,“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体现了中国与世界相互融合的观点,故D正确。
故选D。
7.【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中共三大主要讨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方针,不符合题意,故①错误。
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故②正确。
中共八大主要是正确分析中国的主要矛盾,并制定经济建设方针,不符合题意,故③错误。
中共十四大主要是提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目标,不符合题意,故④错误。
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成为中国的指导思想,故⑤正确。
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故⑥正确,故B项正确。
故选:B。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指导思想。需要掌握确立过我党新的指导思想的会议。解题的关键是对中共三大、中共七大、中共八大、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的内容的识记。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指导思想。考查对中共三大、中共七大、中共八大、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的内容的把握,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
8.【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中“1956年7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的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货汽车出厂”的信息说明是新中国一五计划实施,重点发展重工业的结果,故D项正确。
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的重工业基础薄弱,故A项错误。
中共八大在1956年9月召开,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
题干没有反映十大关系的信息,故C项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一五计划。需要掌握一五计划的时间、成就等知识,解题时注意抓住关键信息“1956年7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的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货汽车出厂”,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一五计划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综合考查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毛泽东思想、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邓小平理论的共性,旨在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
【解答】
A.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并不是学习资本主义,故A错误。
B.材料并不体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的优劣比较,故B错误。
C.材料不是强调历史人物的贡献,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作用,忽视了客观条件和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故C错误。
D.结合所学知识和题意可知,20世纪20年代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提出是在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当时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好转而提出的;毛泽东是根据中国国情选择的“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是在自由经济政策失败的情况下提出来的;9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的,所有这些都遵循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故D正确。
故选D。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内容可知,1980年我国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秦皇岛、天津、烟台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起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为经济开放区,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B。
11.【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五四宪法,要求识记重要史实。
【解答】
①③④.“五四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宪法也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同时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故①③④正确。
②.社会主义改造是在1956年完成的,这与本题主旨无关,故排除②。
故选B。
12.【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旨在考查考生解读信息的能力。
【解答】
A不是材料主旨,“已经预见”表述有误,故排除A项。
B西安事变发生时间是1936年12月12日,时间不符,故排除B项。
C材料中面对日军的进攻,蒋介石主张“尽量使之拖延”,并撤向内地“继续抵抗”,结合题干时间“1936年”,可以看出抗战前就有持久战的设想,故C项正确。
D材料主旨不是消极抗战,故排除D项。
故选C。
13.【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8月1日发动南昌起义。这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土地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称为“中国工农红军”,即“红军”。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解放战争期间,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故由题目中的信息“盼得红军来”即可排除均与此表述不符的ACD三项,故选B。
1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中“青岛问题未及”和宣传抵制日货,符合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特征,结合史实可知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中国没有收回青岛主权是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D正确;A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故排除;B与辛亥革命有关,故排除;C不合题干主旨,故排除。故选D。
15.【答案】B
【解析】A.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没有出现群体意义上的觉醒。
B.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中华民族的意识开始觉醒,特别是维新思想的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C.八国联军侵华以后尽管中国的革命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但是在这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表现。
D.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来讲,没有触及国人的觉醒。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要求学生结合甲午战争的过程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搞清楚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其次要搞清楚,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意识觉醒以后抗争的表现。
16.【答案】【小题1】(1)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看出,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主要是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从此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关于近代以来中国各阶层反抗外敌侵略的斗争,只要结合近代历史发展的基础知识来说明就可以。包括鸦片战争中中国爱国官兵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等。
(3)材料三是临时约法,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意义,观念深入人心,开创了中国法制的先河。上述材料反映出中国近代历史反侵略,求民主的主旋律特征。
故答案为:
(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抗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任意三点即可)
(3)法律文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意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意义;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开创了中国以法治国的先河(任意两点即可)。主旋律:反侵略,求民主。【小题2】【小题3】【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要求学生结合鸦片战争的影响来分析。
(2)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要求学生结合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表现来分析。
(3)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要求学生结合辛亥革命的过程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鸦片战争的影响,还要搞清楚进的列强对华侵略的影响和中国人民抗争的表现。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17.【答案】示例一:观点:两汉的文学不仅继承了《楚辞》的风格,也继承了《国风》的传统。说明:两汉的文学成就集中体现在汉赋、乐府诗上。汉赋是一种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文体,特点是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追求艺术上的形式美,是对《楚辞》艺术风格的继承。与此同时,乐府诗作为国家专管音乐的机构乐府采集民歌修改而成的诗,很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饱含诗人对国计民生、民情风俗的关注,承担了对统治者提供建议的责任,继承了《国风》追求“质”的传统。这足以证明,两汉文学不仅沿着《楚辞》《离骚》的路子继续前进,乐府诗也在发扬《诗经》《国风》传统的基础上取得了不朽的成就。示例二:观点:唐代的诗歌在批判中实现了中国文学的两大传统的融汇。说明:诗歌创作在唐代进入黄金时代。初唐四杰和陈子昂等诗人在批判诗歌创作形式化倾向的基础上,重新让诗歌创作回归现实,拓宽了诗歌的题材。李白、杜甫等人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水平,李白的诗充满了浪漫无羁的艺术想象和瑰丽丰富的辞采,将艺术美演绎到极致;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歌则更多地关注国计民生、民情风俗,揭露人民的疾苦,对当政者有劝谏意味。他们的诗歌既体现了对唐代盛世局面的礼赞和对民生疾苦的悲悯,也极具韵律上的形式美,体现了“风”“骚”两大传统的融汇。
【解析】【试题解析】
略
18.【答案】第一小问的论题,依据材料可知,论题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第二小问的阐述,结合近代中国经济、政治、思想、社会生活近代化的史实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
论题: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阐述: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洋务运动的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在西方启蒙思想影响下,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主张实行西方民主政治;以及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改变着几千年来的传统封建制度。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批判中国传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025-2024珊瑚礁生态修复监测和效果评估技术指南
- 2024版智能安防系统建设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家具回收与环保处理服务合同2篇
- 2024版网络技术服务外包合同
- 二零二五版建筑保温施工与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型广告牌销售、安装及广告内容合作合同3篇
- 2024版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维修保养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驾驶员押运员安全责任与聘用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文化创意产业担保合同协议书2篇
- 2024版个人资金借用详细协议协议版
- 八年级数学家长会课件
- 光伏发电项目试验检测计划
-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下册 全册
- 民航概论5套模拟试卷考试题带答案
- 2024届中国电建地产校园招聘网申平台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COCA20000词汇音标版表格
-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专题06图形的运动(原卷版+解析)
- JTG-T-F20-201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 光伏发电站集中监控系统通信及数据标准
- 建筑垃圾减排及资源化处置措施
- 2024年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