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总复习语文第二部分名著阅读教材名著梳理专题五《经典常谈》><第7部知识·储备有法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实秋,后改名自清。生于江苏东海县,原籍浙江绍兴,因世代居住于扬州,自称扬州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教育家,杰出的民主战士。朱自清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留学英国,专攻语言学和英国文学。朱自清在诗歌理论、古典文学、新文学史和语文教育等领域,有很高的成就。学术论著有《新诗杂话》《诗言志辨》《经典常谈》等。作者简介作为教育家的朱自清,还是现代中国一位出色的语文教育家。丰富的教学经验,也让朱自清在语文教育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除了与叶圣陶合著的《国文教学》《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标准与尺度》和《语文拾零》等教育论著,他还把语文教育的远大目标确定在了解本国固有的灿烂文化,加强民族意识并以此提高学生欣赏文学的水平。这种观念就促使他完成了《经典常谈》的创作。《经典常谈》一书,写作时间在1938到1942年间,于1942年出版。当时朱自清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这本小册子分十三个专题介绍了一些主要的古代经典,分别是:《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作品介绍全书见解精辟,文笔优美,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经典指南,也是国学入门书。是国学知识和文艺理论最好的入门读本,对当代文艺、国学爱好者与研究者也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在写作《经典常谈》的1938至1942年间,朱自清不仅同时在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与其师范学院国文系任教,还自1934年开始参与国民政府国防设计委员会主持的中小学国文教科书的编写工作中,并在其间发挥了重要作用。1937年10月,负责统筹这一工作的杨振声建议朱自清“可自己写一些有关中国文化的课文”,这成为他在日后写作《经典常谈》的直接缘起。而朱自清在写作过程中,自觉遵循的标准也是完成一部“一般的读物”而非“考据的著作”。可见在他的自我期待中,相比于追求学术与文学层面上的价值,此书的主要功能乃是实现对于传统经典的教育普及。作品背景作品梳理章节主要内容《说文解字》第一秦以前:战国末期,由于文字统一的需要,进而出现了仓颉造字的传说。秦以后:始皇时,文字统一为小篆,又形成隶书;汉末时,隶书由椭圆变为扁方,称作“汉隶”;魏晋之际,隶书变为“正书”;晋至唐朝,又称为“隶书”,称“汉隶”为“八分书”;晋代正书简化形成“行书”,晋代也称为“楷书”,宋代又改称为“真书”。章节主要内容《周易》第二战国末期道家、阴阳学说盛行,儒家借卦爻辞发扬儒家哲学,留存下来的便是《易传》;此外还有《文言》《系辞》两传;到了汉代,又新发现了《说卦》《序卦》《杂卦》三种传,后称为《逸易》。《尚书》第三《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也有记事的,大都是战国末年人创作。章节主要内容《诗经》第四春秋时通行赋诗;孔子时代,用《诗》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三礼第五汉代学者所传习的有三种经和很多的“记”,三种经是《仪礼》《礼古经》《周礼》;“记”是儒家杂述礼制、礼制变迁的历史,或礼述之作。汉代的“记”有很多,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大戴记》和四十九篇《小戴记》。章节主要内容《春秋》三传第六(《国语》附)三传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传特别注重《春秋》的劝惩作用。三传解释经文时,常常不顾上下文穿凿附会起来;三传之中,《公羊传》《谷梁传》均以解经为主,《左传》以叙事为主,参考群籍,详述史事。章节主要内容四书第七《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易》《书》《诗》《礼》《春秋》。《礼记》里的《大学》,本是一篇散文,朱子给分成经一章,传十章,传是解释经的。《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论语》是孔子弟子们记的,能够让读者学习许多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如“君子”“仁”“忠恕”,如“时习”“阙疑”“好古”“隅反”“择善”“困学”等,都是可以终身应用的。《孟子》据说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章节主要内容《战国策》第八战国时期诸国关系紧张,战争随时可起,担负外交的策士开始受到重用。当时各国所重的是威势,策士所说原不外战争和诈谋;但要因人因地进言,广博的知识和微妙的机智都是不可少的。汉代刘向在汉初著名说客蒯通整理和润饰的基础上,把这些策士的说辞编成了《战国策》。章节主要内容《史记》《汉书》第九司马迁早年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汉人称为《太史公书》。《史记》体例有五:十二本纪,记帝王政迹,是编年的;十表,以分年略记世代为主;八书,记典章制度的沿革;三十世家,记侯国世代存亡;七十列传,类记各方面人物。《史记》以后,续作很多,但不是偏私,就是鄙俗;班彪加以整理补充,著了六十五篇《后传》。章节主要内容诸子第十春秋末年,周王室衰弱,礼崩乐坏,在这个大变动当中,一些才智之士“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便是诸子之学,大部分可以称为“哲学”。诸子都出于职业的“士”。“士”本是封建制度里贵族的末一级,但到了春秋战国之际,“士”成了有才能的人的通称。辞赋第十一屈原是我国历史里永被纪念的一个人。《楚辞》中《离骚》和《九章》的各篇都是屈原放逐时所作。荀子的《赋篇》最早称“赋”。《赋篇》安排客主,问答成篇,开后来赋家的风气。《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分赋为四类。东汉后班固作《两都赋》,张衡仿作《二京赋》,晋左思作《三都赋》。章节主要内容诗第十二汉武帝立乐府,采集代、赵、秦、楚的歌谣和乐谱,以备传习唱奏。汉末,一般文体都走向整炼一路;晋代诗逐渐排偶化、典故化,玄言诗兴盛;唐代谐调发展,成立了律诗绝句;宋初的诗专学李商隐,末流只知道典故对偶;南宋的三大诗家都是从江西诗派变化出来的。文第十三春秋时期,列国交际频繁,外交言语关系国体和国家的利害更大,也称为“辞”;战国时代,游说之风大盛;孔子开了私人讲学之风,从此便有了私家著作;记事文也伴随着议论文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汉武帝时期盛行辞赋;梁昭明太子在《文选》中第一次提出“文”的标准;后出现佛典和义疏两种新文体;欧阳修和苏轼以后,古文成了正宗;宋代出现了“话本”;明清八股文盛行。(1)了解古代社会状况:古代典籍中记载着我国文明的发展轨迹,通过阅读古代典籍,我们可以走近中华文明,了解我国古代社会现实。(2)充实精神内涵:通过阅读古代典籍,我们可以汲取先贤的智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3)学习语文相关知识:古代典籍中包含了数千年的知识汇总,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体现了语言艺术之美,例如通过《说文解字》可知造字之经过,通过《诗经》可知诗歌艺术之美。(4)提升个人修养:古代典籍中记载了许多先贤的言论,这些言论从学习、交往、心志等多方面进行阐述,我们可以用先贤之美德指导自身之修养。阅读经典的意义为了给希望读些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引导,指点阅读方法,让他们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时不至于茫然无措。作品主题(1)内容简洁精辟,不故作高深。(2)不仅有高度和深度,更有大众所能接受的广度。(3)这是一本写给中学生看的书,所以普及性和通俗性强。(4)语言流利畅达,娓娓道来,常有引人入胜之处。如:“他们铺张局势,滔滔不绝,真像背书似的;他们的话,像天花乱坠,有时夸饰,有时诡曲,不问是非,只图激动人主的心。”(《文第十三》)艺术特色真题·训练有道(2022·盐城)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他们凭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画策,办外交;谁用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的时候也许害你。翻覆,在他们看来是没有什么的。本来呢,当时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干各的,谁胜谁得势。国际间没有是非,爱帮谁就帮谁,反正都一样。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纵,在策士看来,这正是当然。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这也正是职业的态度。他们自己没有理想,没有主张,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儿抹角投其所好。(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战国策〉第八》)(1)以上语段中的“他们”指的是什么人?朱自清认为他们有什么特点?答案纵横家。只图功名富贵,没有是非观念,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儿抹角投其所好。根据题干内容分析和“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纵,在策士看来,这正是当然”的提示,可知,“他们”指的是“纵横家”。从“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的时候也许害你”可知,他们只图功名富贵,没有是非观念,只求揣摩主上的心理,拐弯儿抹角投其所好。(2)《经典常谈》是一本给中学生看的书,朱自清格外重视这本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不夸奇炫博,不故作高深,读起来明快利落,不蔓不枝。请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查询赠与协议书
- 2025年辐射专业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汽机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河南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环保产业环保产业水资源保护技术报告
- 树木保养协议书
- 树种补充协议书
- 校园清雪协议书
- 校外实习协议书
- 校际结对协议书
- 胎膜早破的护理
- 中国PVB膜项目创业计划书
- 锡林郭勒苏能白音华发电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财务人员离职时财务信息保密及竞业禁止协议
- 分包单位退场协议书
- 2025新人教版英语八上单词默写表(先鸟版)
- GB/T 45650-2025二氧化碳空气源热泵机组
- 无人直播协议书
- 自建光伏电站合同协议
- redparking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
- 安全生产责任险政策解读与实施要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