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万世师表,道贯古今百代馨香,德配天地删诗书,定礼乐,创儒学,传经艺,师表万世赞周礼,写春秋,立杏坛,育才德,桃李三千处世尤宜,善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无愧于心居家当思,清内外,别尊卑,种勤俭,择朋友,有益于己孔子第七十三代孙孔庆熔为前上房写了一副长联:如果你想了解中国的历史,你就不能不了解孔子;如果你想研究中国的文化,你就不能不研究《论语》。它是中国文化的一座宝库,它那博大精深的思想,历经千年不朽。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会巴黎,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去沐浴他那神圣的智慧之光吧!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注释读懂浅近的文言,通过反复诵读体验我国古代语言文字言简意赅的特点。2.借助于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孔子和弟子席地而坐,融洽交谈的生动景象。3.汲取课文的思想菁华,能够为自己的人生志向问诊把脉。知人论世孔丘(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排行老二,春秋时期鲁国人,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尊为“孔圣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其弟子所著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时代/生年春秋时期/公元前551年姓名字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籍贯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文化熏染鲁文化:崇伦理,尊传统,古朴、持重、醇厚志向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恢复社会秩序寄托寄托于提高人的素质修养即“仁”“礼”的内涵供奉祖先的物品→人际往来的物品→抽象的意识对礼的发展由“礼不下庶人”到“齐之以礼”思想核心“仁”“礼”,“仁”是“礼”的核心,“仁”的本意是“修身”,即反省自己。(克己复礼为仁)走近孔子重要生平经历出身没落贵族3岁丧父前504年任鲁国小司空前500年任鲁国大司寇
前496年周游列国十四年困厄陈蔡:孔子与弟子在陈国、蔡国之间被困绝粮,许多弟子因困饿而病,如丧家之犬。前483年返鲁从教,整理文献
晚年之殇前483年,孔鲤逝世。前482年,颜回逝世。前480年,子路死于卫国内战。前479年病逝,葬于泗水。重要成就创办儒家学派,开创私学之风,修订“六经”教育观点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祭孔大典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孔子的一生读书教书从政编书你们知道孔子的哪些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孔子的社会理想:大同社会拓展“为国以礼”是孔子的治国理念之一。“礼”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祭祀,到西周发展成一整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的礼制,要求以“亲亲”“尊尊”为原则来立法,严格维护“礼”所规定的井田制、分封制、嫡长子继承制以及贵族的各种世袭特权。到了春秋时期,儒家坚持和发展了“礼治”思想,他们以“礼”为根本的国家制度和主要统治方法,以其作为制定法令的指导原则与基本纲领,从而使“礼治”具有了法律的性质和内容。“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以礼为根据,衍生出各种行为规范,老百姓必须严格遵守。
孔子的治国理念:为国以礼课堂练习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生于
时期鲁国陬邑,即今山东省
市)。中国著名的
家、
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
,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
”。
春秋曲阜思想教育“仁”出来做事
儒家告诉人们要担得起;
道家告诉人们要放得下;
佛家告诉人们要想得开。
基督向下看,
儒家向上看,
道家视而不见,
佛家转圈看。
易学家内外看、正反看(辩证地看)。《论语》是一部___体散文集,是孔子的___和______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论语》包括《学而》《为政》《八佾》《里仁》等共__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精警诫人。宋儒把《论语》和《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语录门人再传弟子20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课堂练习《诗》《书》《礼》《易》《春秋》《论语》:“论”:编纂。“语”:语言。“论语”:将孔子的语言编纂成文。
语录体: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体式。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短小简约,不重文采,不讲求篇章结构,也不讲求段落、内容间的联系,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故称之为语录体。
先秦记载孔子及弟子言行的《论语》及宋代记载程颢、程颐言行的《二程遗书》,均堪称语录体的典范。其中《论语》简明深刻、语约义丰,往往在一两句话里包含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生经验,流传后世,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警句和格言。了解“语录体”《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论大致有四种体式:格言体答问体对话体议事体“半部《论语》治天下”了解《论语》《论语》取材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内容涵盖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特点辞约义富、浅近易懂编纂体式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篇幅全书共20篇492章,共11705字。评价中国第一书、半部《论语》治天下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君子对贵族男子和统治者的通称→理想的人格目标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侍坐(由)(点)(求)(赤)陪长者闲坐古人有姓、名、字以及号。长辈对晚辈说话尊敬对方或自谦称名年龄分别是51、39、31、18,孔子当时60岁。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称季路。曾皙:姓曾,名点,字皙,是曾参的父亲,父子两人都是孔子的学生。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公西华:复姓公西,名赤,字子华。这四个人都是孔子的学生。
《论语》是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所编辑的,所以在行文中称孔子学生的字,是表示对他们的尊敬。孔子招呼他们时,就直呼其名,称呼中透出几分亲切。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春秋末鲁国人,孔子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少孔子九岁,也是弟子中侍奉孔子最久者。以政事见称。亦为《二十四孝》中为亲负米的主角。子路事亲极孝、刚猛勇敢、性格爽朗、乐意接受别人的指正立即改过,很尊敬师长,也常常直言进谏孔子。性格爽直率真,有勇力才艺,敢于批评孔子。孔子了解其为人,评价很高,认为可备大臣之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并说他使自己“恶言不闻于耳”。做事果断,信守诺言,勇于进取,曾任卫蒲邑大夫、季氏家宰。后为卫大夫孔悝家宰,在内讧中被杀。曾点,字子皙,又称曾皙,宗圣曾参的父亲,是孔子的早期弟子之一,约小孔子二十余岁,并被列为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人之一。《孔子家语》《吕氏春秋》记载曾点教子严格。曾点之子----宗圣曾参冉求(前522年-前489年),字子有,亦称冉有。春秋末年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子弟子,少孔子二十九岁。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青年时期曾做过鲁国季氏的家臣,后随孔子周游列国。孔子晚年归隐鲁国,冉有出力不少。公西赤,姓公西,名赤,字子华,亦称公西华,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弟子,比孔子小四十二岁。在孔子弟子中,公西赤以长于祭祀之礼、宾客之礼著称,且善于交际,曾“乘肥马,衣轻裘”,到齐国活动。
面对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知识分子大都很不满意,于是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不同的学说流派。在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先后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流派。于是有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春秋战国之交的“百家争鸣”,是一个思想大爆炸的时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中国传统中很多光辉的思想主张,都产生于那个时代。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即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一个学术流派。经过历史的淘汰和选择,儒家思想在汉武帝之后成为中国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相关背景任务活动:因声求气,品味内涵任务说明:朗诵是一门有声语言艺术。这种有声语言艺术属于二度创作,朗诵者通过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把文字作品转化为带有音韵美的再创作的有声语言形式。在朗诵时,可以深刻体会作者的生活环境、心理特征、思想感情等,陶冶了朗诵者的情操,同时也给聆听者美的享受,引起共鸣。课文朗读重点字词读音论语饥馑曾皙哂舞雩铿尔小相沂冠者喟俟撰摄莫春
ù毋冉lúnjĭnxī
shĕnyúkēngxiàngyí
guànkuì
sìzhuànshè
mwúrăn课文翻译任务活动一
疏通文意,品读内涵任务说明:文言文阅读把握关键字词的含义,疏通文意是读懂文章,体会情感和把握主旨的前提。在文言文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到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文人的生平经历,理解“义理”这一层面的重要内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状语后置句:以吾一日长乎尔宾语前置句:.
不吾知也(不知吾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因为,介词。年纪比你们大不要如,连词,表假设。或,不定代词,有人。知,了解。用,做平日,平时同“已”,停止。关于“子”①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单独使用时相当于“您”;可用在姓氏后,表示对人的尊称,如孔子、孟子。在儒家经典《论语》中,“子”特指孔子。②由于“子”是对男子的尊称,因此春秋时期男子取字经常在字前加“子”,如子路(孔子弟子仲由的字)、子产(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公孙侨的字)、子犯(晋文公的舅舅狐偃的字)。③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位是古代帝王对贵戚功臣的封赐,五等爵位分别是公、侯、伯、子、男。④地支的第一位。十二地支可用来纪时、纪月;23点至次日1点被称为子时,冬至所在的月份被称为子月。地支与天干配合可以用来纪日、纪年。文化常识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急遽而不加考虑的样子等到合乎礼仪的行事准则。微笑《尔雅.释天》:“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这里指饥荒。指军队夹接续“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方圆,纵横或者动词,治理。等到使动用法,使……足。至于等待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或者穿礼服戴礼帽名作动主持赞礼的司仪官诸侯相见曰会;诸侯同见天子曰同。(1)千乘之国
千乘之国,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是中等国家。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后勤人员二十五人,共计一百人。春秋时期,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2)宗庙之事
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宗庙指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3)端章甫
穿着礼服,带着礼帽,这是做小相时的穿戴。端,古代用整幅布做的礼服。章甫,古代礼帽,用布制。文化常识“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同“稀”铿的一声起放下通“暮”何妨才能,此指为政的才能。状语后置状语后置风,动词,吹风。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长叹的样子罢了用赞同谦让落在后面同“欤”:吗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A.唯求则非邦也与
B.莫春者,春服既成
C.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D.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如”字
(1)如或知尔,则何如哉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3)宗庙之事,如会同
(4)方六七十如五六十3、方(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2).方六七十,如五六十(3).可使有勇,且知方也(4).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方形方圆,纵横形容词作名词,合乎礼义的行事主准则刚要、正、才4、与(1).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2).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3).遂与外人间隔(4).唯求则非邦也与?(5).失其所与,不知。给予赞成跟、和语气词。“欤”,相当于“吗”结交。(所与:结交的人,即同盟者)(1).以吾一日长乎尔(2).子路率尔而对曰(3).鼓瑟希,铿尔(4).尔何如5、尔你(们)……的样子,相当于“然”。铿的一声,象声词你(1).以吾一日长乎尔(2).摄乎大国之间(3).异乎三子者之撰(4).浴乎沂,风乎舞雩6、乎(比)(在)(和、跟)(到、在)(2).异乎三子者之撰。
译文: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介宾状语后置(1).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3).以吾一日长乎尔译文: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
译文:有(别国)军队来攻打它,接下来(国内)又有饥荒。7、特殊句式(之一)——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2).鼓瑟希,铿尔3).三子者出,曾皙后4).冠者五六人5).浴乎沂,风乎舞雩6).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7).异乎三子者之撰(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弹奏)(走在最后)(戴……帽子)(吹风,乘凉)8、解释下列字词,注意词性活用(动词用作名词,才能,这里指为政的才能)【课文鉴赏】激趣导入“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流派众多的诸子学说,浩如烟海的古代史籍,都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深刻体悟前人的智慧,才能更好地把握当下与未来。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关于古人治国哲学的文章--《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在文章中去体会古人思想碰撞出来的绚丽火花。任务活动:品读内涵,分析形象任务说明:语言是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外在载体,不仅在形式上会有修辞、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变化,而且在内涵上往往也是多重的,既有比较浅白的字面意思,还有寄寓其中的深刻内涵。把语句拿来细细揣摩,品味,才能够更加真切的理解作者的内心。把握住了关键的关键语段的内涵,有利于我们概括人物,总结主旨。【整体感知】孔子____志【整体感知】(1~2)孔子____志弟子____志【整体感知】(3~13)孔子____志弟子____志孔子____志【整体感知】(13~21)整体感知
本文以“志”为焦点,分为问志、述志、评志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问志。首先由孔子引出话题,启发弟子来说明各自的志向和人生理想。第二部分(3~12):述志。这是文章的中心部分,根据孔子提出的话题,四位学生各自陈述了自己的志向和人生理想。第三部分(13~21):评志。针对四个弟子所说的话,孔子进行了简要的评价。思考1:诵读孔子“问志”,孔子的话讲了几层意思,反映出孔子在教学上的什么样的态度?这一部分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性格特点?1、用温和自谦的话首先解除了学生的思想顾虑,给学生创造了说真话的条件,创造了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从而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大胆地谈个人的理想。2、引用学生日常好说的牢骚话,指出他的学生平时认为人们不了解自己,所以感到无所作为,表明对学生的了解。3、而后假设了一种情况,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怎么办?从而水到渠成地启发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
思考1:诵读孔子“问志”,孔子的话讲了几层意思,反映出孔子在教学上的什么样的态度?这一部分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性格特点?循循善诱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思考2:子路之志是什么?侧重点是什么?他的性格特点又是怎样的?明确
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并保证三年内使人民勇于作战且懂得义理。侧重于强国。子路:粗犷鲁莽,信心十足,有远大抱负,刚强果决,知难而进,具有政治军事的才能。思考2:“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一句中的“哂”字,有人译为“讥笑”,孔子笑子路鲁莽、轻率;有人译为“微笑”,孔子以此表明其内心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你赞成哪一种译法?说说你的理由。明确:
译为“微笑”比较好。子路回答后,孔子一“哂”;冉有、公西华的回答一个比一个谦逊,一个比一个表现自己的不足,但孔子并没有给予任何肯定。这三个弟子都在表达个人的理想和追求,但这些理想和追求与孔子的理想并不相符。而曾皙的理想则符合孔子追求的最高境界,故而孔子“与”之。前面三个人的理想与孔子不一致,孔子不可能只讥笑子路一人,所以译为“微笑”比较好。思考3:冉有之志是什么?侧重点是什么?他的性格特点又是怎样的?明确
治理一个小国,三年内使百姓富足。至于礼乐教化,还很难办到。侧重富民。性格:谦虚谨慎,说话有分寸。思考4:公西华之志是什么?侧重点是什么?他的性格特点又是怎样的?明确
能在诸侯举行祭祀或会盟时担任一个“小相”。侧重以礼治邦。谦恭有礼,娴于辞令。子路:
侧重强国冉有:
侧重富民公西华:
侧重以礼治邦
志向虽各有侧重,但都愿意在仕途上创一番事业。都是参加政治。思考5:曾晳之志是什么?侧重点是什么?体现他怎样的性格特点?明确“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侧重点是娱情山水。志向高洁,从容洒脱,淡泊于功名。安贫乐道,不求闻达,卓尔不群。思考6:通过列表格,概括四弟子的志向以及孔子的态度,并分析其性格。
志向孔子态度性格子路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直率、信心十足,失之于莽撞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谦虚、谨慎公西华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谦恭有礼曾晳“莫春者,春服既成,……咏而归”从容洒脱、淡泊于功名哂之叹之惜之与之思考666766666667666766:由评志部分及孔子对众弟子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秉承何种治国理念?明确
以礼治国。补充: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春秋时鲁国卞人,比孔子小9岁,时年51岁。冉有,名求,字子有,春秋时鲁国南武城人,比孔子小29岁,时年31岁。曾晳,名点,字子皙,春秋时鲁国南武城人,比孔子小29岁,时年31岁。公西赤,名赤,字子华,春秋末年鲁国人,比孔子小42岁,时年18岁。尊对卑称名,卑自称也称名,对平辈或尊辈则称字。
孔子为何“哂”由而“与”点?“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杨树达先生评论这幅图时说:“孔子与曾点者,以点之所言为太平社会之缩影。”孔子要大家说说自己的志向,曾皙并没有说出什么志向,只是描绘了一幅春游图,孔子还赞成他。为什么?
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即以礼治国。曾皙真正了解老师的意图,结合“国情”,既陈述了自己的具体治国措施,又灵活地将老师的“礼治”思想体现出来。曾皙的话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图”。民风趋淳,民德归厚,天下太平——这才是曾皙的社会理想,这与孔子的“仁义”“礼乐”治国的思想完全合拍,加上曾皙的话说得那么从容委婉,所以孔子会不由自主地赞赏起来。古人曰:“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民。”
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孔子的自由民主——一个大同世界的理想。
治国之道
观点一:曾皙的观点体现了孔子追求的大同社会。“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种士大夫潇洒适意的生活场景,是太平盛世的一个缩影,孔子向往大同之世,终其一生都在极力促成以周礼为代表的小康社会的实现。当其时也,贤能在位,百姓各得其所,上下尊卑,秩序井然,社会和谐,士大夫不必穿梭于各诸侯国之间鼓唇弄舌,他们可以沐浴在明媚的春光中歌咏弹唱。这是曾皙向往的生活美景,也是孔子追求的理想社会。因此,孔子对曾皙的“志”慨然叹许。孔子为什么对曾皙的人生理想表示赞同呢?
观点二:曾皙描绘了一幅春光明媚、惠风和畅的美景,委婉地表达了他的理想,同时也表达了曾皙淡泊宁静的心态。正因如此,在孔子的内心深处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得到了孔子的充分肯定。孔子是一位有着强烈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的人。他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时,推行礼治,施以仁政,使鲁国大治。可惜的是鲁国国君受人离间,很快就疏远了孔子,他的政治主张得不到实施。曾皙的这段话,展现了隐士的生活景象,可能隐约触动了孔子周游列国屡遭失败、心力交瘁而想过平静无为的生活的想法,曾皙的回答体现了孔子“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思想。超脱现实、逍遥闲适、回归自然的人生图景──它远离尘世喧嚣,与自然冥合为一,追求一种精神的清洁和灵魂的自由,正是晚年政治上失意的孔子的理想。
晚年政治上不得志便专心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言志的前提是“如或知尔”,也就是“用之”,他们三个可以各“行”其志,这体现儒家的复杂性和包容性。孔子深感他的主张难以推行,以为诸侯已经“舍之”,面对这样的现实,就应该“藏”了。孔子考虑到自己的处境,认为从政治国的路没有机会了,那就编书办教育吧。孔子像(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品)从本文看,孔子是怎样的一位老师?
孔子是一位爱护学生,平等民主,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可亲可敬的老师。本文突出地体现了孔子“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和“循循善诱”“春风化雨”的教育方式。当时,弟子们一旁侍坐,曾皙鼓瑟(乐以教和)。孔子和他的四个弟子便展开了有关志向的心灵的对话。从本文看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深度探究思考8:你更喜欢哪种性格,你认为什么样的性格更能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呢?试着说一说。明确
角度一:我更喜欢子路的性格,虽然子路的性格中有不足的地方,他轻率、冒进,但是也有其正面的作用,他直率、大胆、有远大理想、敢作敢为,我认为这样的人更能适应当下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具有这样性格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年福建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押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 2023年航空辅助动力系统资金申请报告
- 三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汇编及答案集锦
- FOB条件下国际货物买卖协议模板
- 2025年人教版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指导
- 2024年度模具采购协议精简样本
- 2024年度矿权出让及转让专项协议
- 2024年矿泉水采购正式协议样本
- 2024年服务协议增补协议样本
- 2024年医疗机构医生劳动协议模板
- 部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2024年教务管理岗位劳动协议范本版
- 缤纷舞曲-《青年友谊圆舞曲》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人音版(简谱)(2024)七年级音乐上册
- 2024年危重患者护理管理制度范本(五篇)
- 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交大附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期中 (试题) -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大学与文化传承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2024春形势与政策课件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原则立场
- 2024年舟山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题库
- 一年级拼音默写表
- 2024届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命题说题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