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3.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2课时) 教学设计_第1页
五年级下册3.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2课时) 教学设计_第2页
五年级下册3.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2课时) 教学设计_第3页
五年级下册3.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2课时) 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0.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2课时:圆明园的诉说)设计简介:本课时聚焦火烧圆明园,继续延续上一课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寻圆明园毁灭的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固步自封,漠视进步,导致国家经济、文明、科技……全面落后于世界,这也是导致圆明园被毁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再通过文物的流失回归、圆明园是否重建的观点的碰撞,让学生认识到只有自强不息,不断学习进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教学目标:1.通过影片欣赏,数据对比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对文化遗产毁灭的痛惜和对侵略者的愤怒。2.通过查阅资料,活动体验,让学生探寻圆明园惨遭焚毁的背后原因,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树立为祖国富强而努力的志向。3.通过辩论,上网搜索,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引导学生铭记历史、不忘屈辱、奋发图强。教材分析: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本单元呈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这是一段中国人民遭受深重苦难,欺凌与屈辱的历史,这也是一段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前赴后继、奋起抗争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终于迎来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整个单元以历史为载体,呈现、体会、培育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革命传统教育,国家主权教育,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融入其中,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我国近代历史上屡遭列强侵略的史实,初步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学情分析:虎门销烟,签订《南京条约》,火烧圆明园,甲午战争……这段从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对晚清中国的侵略罪行,由于时间跨度大,涉及的历史事件非常多,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黑暗,充满耻辱的历史。对于出生在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经济腾飞年代的现小学五年级学生来说非常陌生,知之甚少。与抗日战争相比,一则相距年代较远,再则关于这段历史的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影音、文学作品远远少于前者。在和平盛世的今天,有必要进行这段历史的重温和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从血泪的历史中,从苦难中直面历史,要以历史为鉴,自强不息。从少年儿童做起,实现真正属于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教学重点难点:探究圆明园惨遭焚毁的原因,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树立为祖国富强而努力的志向。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教学过程:活动一:方法回顾,走进圆明园。1.方法回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陈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虎门销烟这一历史事件,还记得我们是怎么学的吗?2.首先通览教材,梳理主要内容;然后关注事件,关注细节,观看纪录片、翻阅各种书籍等相互印证,借助(情节梯)等整理信息。这是学历史的好方法。这节课,我们继续这样学习圆明园的诉说。【设计意图】通过对前面几课时的学习方法的回顾,为本课时的自主学习作铺垫,梳理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方便学生关注具体的事件。活动二:邂逅奇迹,感受美好。1.事件梳理。圆明园的诉说这一板块中,主要事件是什么?就是火烧圆明园。(情节梯中出示:火烧圆明园)2.邂逅美丽。我们都知道(出示圆明园修复视频)它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前后修建了150年,规模宏伟,集中体现了中西园林艺术的精华。园内风景秀丽,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收藏着不计其数的奇珍异宝、文物典籍和各种艺术品。(出示圆明园全景图)法国大作家雨果也曾这样评价——(出示文字)“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圆明园属于幻想艺术。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荟集于圆明园。”3.小结并出示情节梯:因此,它被誉为“万园之园”。【设计意图】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对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了解的还是比较多的,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上能过圆明园修复的视频和法果大作家雨果对圆明园的评价来唤醒学生对圆明园的认知。活动三:遭受毁灭,引发思考。1.感受列强的贪婪。(出示雨果的第2段文字、残垣断壁图片)——然而,“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里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1)这两个强盗是谁?(为扩大在华利益,英国和法国联合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圆明园在战争中毁灭。)(2)回顾当时的情景。(出示视频)视频中圆明园的遭遇,让你想到了什么?(3)是的,一位同学看了《圆明园》这部电影后,还写下自己的感受。(出示P49页《圆明园》观后感。)(4)小结: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贪婪野蛮本性暴露无遗,他们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他们的行为让我们感到愤慨,感到屈辱,但我们更应该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少年强则国强。【设计意图】通过雨果的诉说、火烧圆明园的视频回顾以及观后感的阅读,让学生初步感知西方列强的贪婪野蛮。2.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探寻圆明园毁灭原因”学习单手机扫码资料包,浏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探寻圆明园毁灭原因”学习单手机扫码资料包,浏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寻找圆明园毁灭的原因,将要点梳理在情节梯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同学们展示。看了资料包里的资料,大家也许会有不同的认识。(出示学习单)(2)自主学习。(请大家按下暂停键开始探究学习吧)(3)反馈展示。(你们找到了哪些原因呢?)(出示科技对比图片)补充资料:当我们的清朝大部分人还在用弓箭,竹编盾牌,而西方早已在使用枪械。更可悲的是火药是中国发明的,却只用来制作观赏的烟花炮仗,而外国人却造成了杀伤力极强的武器。(衣食住行图片对比,其他清单对比)交通工具:当时清政府最先进的交通工具是马车,而西方早已经是火车和汽车了;工业方面:当清政府还在依靠大量人力时,西方已用上了蒸汽机;建设方面:当我们的建筑还只有土木石结构,西方却已有了水泥钢筋结构;衣服工艺:当时我们穿的衣服是手工缝制,而西方一些国家是工业制作,那生产效率的差别就更不用说了。除此之外,在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上都跟西方国家有了一定的差距。预设:出示:《圆明园》的纪录片和《是谁毁了圆明园》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情况呢?预设:是的,就是因为清政府漠视民众,不让民众学习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导致愚昧无知的官员、百姓越来越多。(4)小结:在当时,经历过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实力早已大幅增加,但是我们的清政府却腐败无能,固步自封,漠视进步,导致国家经济、文明、科技……全面落后于世界。这也是导致圆明园被毁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设计意图】圆明园的毁灭,仅仅是因为英法联军的贪婪与残暴吗?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原因,感知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固步自封,导致民众的愚昧、经济的落后,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看待历史问题,学生反思自身。活动四:观点碰撞,警醒自我1.文物的流失与回归。(1)(数据出示)据估计,在这过程中,圆明园被掠夺的文物大约有150万件,有秦代的青铜器,还有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出示图片各种被毁图片)(2)文物回归。(出示图片铜虎首、铜猴首)其中铜虎首、铜猴首就是其中的两件,如今他们已经回归祖国。(3)你知道哪些文物流失或是回归的故事吗?(我们一起到网上去找一找,推荐相对比较可靠的网站:中国新闻网,央视网(纪实))(4)圆明园的遭遇,文物的流失与回归,让你想到了什么?预设:落后就要挨打,只有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2.圆明园是否重建。如今圆明园遗址中到处断壁残垣,只有几根石柱还矗立在那里,有人提议重建圆明园,希望重现昔日皇家园林风采,供人们游览;也有人主张保留旧址原貌,以警示后人。你怎么看?3.小结:不管是保留遗址还是重建圆明园,它的毁灭,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它警示我们:夜郎自大,固步自封,必将会导致科技、文明、经济……全面落后,只有自强不息,不断学习进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设计意图】文物的流失与回归,引导学生在众多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学会取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圆明园是否重建的思维碰撞,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到牢记历史不只是从表面,而应是从心而发的内心的认同,要学会正视自己的不足,只能不断学习进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活动五:方法回顾,课后延伸。今天,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