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单元检测卷)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I0-16C-12Cl-35.5Na-23
一、单选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盐的是()
A.食醋B.生石灰
C.纯碱D.烧碱
【答案】C
【解析】A、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醋酸属于酸,错误;B、生石灰是由钙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氧化物,错误;C、纯碱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正确;D、
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属于碱,错误。故选C。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HCO3俗称苏打B.CaCO3可用作补钙剂
C.Na2CO3俗称火碱D.K2CO3属于复合肥
【答案】B
【解析】A、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苏打是碳酸钠的俗称,不符合题意;B、碳酸钙含钙元
素,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可做补钙剂,符合题意;C、碳酸钠俗称纯碱、
苏打,火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不符合题意;D、碳酸钾含钾一种营养元素,属于钾肥,不
符合题意。故选B。
3.在粗盐提纯的分组实验中,小民同学在计算产率时发现产率明显偏高,他进行了深刻的
反思,造成产率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A.操作①中粗盐没有充分溶解
B.操作④中有液体溅出
C.操作⑤中水分没有完全蒸干
D.操作⑤中没有使用玻璃棒搅拌
【答案】C
【解析】A.操作①中粗盐没有充分溶解,会导致蒸发得到的精盐质量偏小,导致产率偏低,
故选项错误:B.操作④中有液体溅出,会导致获得的精盐的质量偏小,而使精盐的产率偏低,
故选项错误;C.操作⑤中水分没有完全蒸干,会导致蒸发得到的精盐中含有水分,质量偏大,
导致产率偏高,故选项正确;D.操作⑤中没有使用玻璃棒搅拌,会造成液滴飞溅,会导致获
得的精盐的质量偏小,而使精盐的产率偏低,故选项错误;故选C。
4.关于碳酸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易溶于水B.可用于洗涤油污
C.受热易分解D.可用于制造普通玻璃
【答案】C
【解析】A、碳酸钠易溶于水,故选项说法正确;B、碳酸钠能与油脂反应,可用于洗涤油
污,故选项说法正确;C、碳酸钠受热不易分解,故选项说法错误;D、碳酸钠可用于制造
普通玻璃,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5.磷肥具有增强农作物抗寒、抗旱能力的作用,下列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
A.Ca(H2PO4)2B.CO(NH2)2
C.KNo3D.NH4HCO3
【答案】A
【解析】A、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正确;B、CO(NH2)2中含
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C、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
项错误;D、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故选A。
6.用盐酸除去水垢中Mg(OH)2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el2+2比0。该反
应属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
【答案】C
【解析】化学方程式Mg(OH)2+2HCI=MgCI2+2HZO中,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
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C。
7.下列关于碳酸钙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B.实验室常用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制取CO2
C.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D.石灰浆粉刷墙壁,“出汗”后变成碳酸钙
【答案】B
【解析】A、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实验室
常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不是用稀硫酸,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C、碳酸钙中
含有钙元素,因此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石灰浆为氢氧化钙,
粉刷墙壁后,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水和碳酸钙,因此“出汗”后变成碳酸钙,说法正
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8.NKNCh是一种化学肥料,某NJhNCh溶液的pH=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NH4NO3是一种复合肥料
B.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C.久施NH4NO3的土壤可能被酸化
D.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答案】A
【解析】A、NHNCh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选项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B、镀态氮
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降低肥效,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
合使用,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NH4NS溶液的pH=4,显酸性,久施NMNCh
的土壤可能被酸化,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某NH4NO3溶液的pH=4,显酸性,
能使酸碱指示剂变红色,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9.利用厨房用品能完成的实验是()
A.检验鸡蛋壳中是否含有碳酸钙B.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C.测定蔬菜中农药的残留量D.检验食用油的酸碱性
【答案】A
【解析】A、检验鸡蛋壳中是否含有碳酸钙,滴加食醋看是否有气泡产生,醋酸与碳酸钙反
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选项AlE确;B、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检验氯离子应用硝
酸银溶液,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硝酸银厨房不可能有,选项B不正确;C、测定蔬菜中农
药的残留量,厨房用品中没有这方面的仪器和试剂,选项C不正确;D、检验食用油的酸碱
性,可以PH试纸,PH试纸不属于厨房用品,选项D不正确。故选A。
10.在氯化钢溶液中滴入某种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滴入的可能是硝酸银溶液B.反应后溶液可能呈酸性
C.白色沉淀可能溶于盐酸D.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答案】D
【解析】A、在氯化钢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能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滴入的可能是硝酸
银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B、在氯化钢溶液中滴入某种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溶液可能
是硫酸,若是硫酸,硫酸与氯化钢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盐酸,则反应后溶液可能呈酸
性,故选项说法正确。C、氯化钢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钢白色沉淀,碳酸领沉淀能
溶于盐酸,故选项说法正确。D、在氯化饭溶液中滴入某种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滴入的溶
液可能是酸或盐溶液,不可能是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
11.下列各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银和稀盐酸B.铁和硫酸锌溶液
C.硝酸钾溶液和食盐水D.硫酸和氯化钢溶液
【答案】D
【解析】A、金属活动顺序表中,Ag在H后边,所以Ag不会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故
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金属活动顺序表中,Fe在Zn的后面,所以Fe
不会把Zn从硫酸锌溶液中置换出来,故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C、盐溶液
与盐溶液反应时,生成物中有水、气体或沉淀,反应才发生,则硝酸钾溶液和食盐水不发生
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酸与盐溶液反应时,生成物中有水、气体或沉淀,反应才发生,
硫酸和氯化钢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故反应可以发生,故D符合题意。故选D。
12.侯氏制碱法的生产过程涉及如下反应:NH3+CO2+NaCI+X≈NaHCO3∣+NH4Cl,2NaHCO3
ΔNa2CO3+CO2↑+H2O0下列说法塔送的是()
A.X的化学式为HzOB.NaHCo3受热易分解
C.CO2和Na2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同D.NaHeO3分解产生的CCh可以回收再
利用
【答案】C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NH3+CO2+NaCI+X=NaHCO3J+NH4Cl中,生成物中
氮、氢、碳、氧、钠、氯的原子个数分别是151,3,1,1,反应物中氮、氢、碳、氧、钠、
氯的原子个数分别是l,3,l,2,l,I,故X中含有2个气原子,1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
H2O,故A正确;B、由题意可知,碳酸气钠受热易分解,故B正确;C、二氧化碳中碳元
素的化合价为+4价,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错误:
D、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与氨气、氯化钠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故二氧
化碳可以回收再利用,正确。故选C。
13.下列物质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Ca(OH)2→NaOHB.CO2→Na2CO3
C.MgCl2→Mg(OH)2D.CaCO3→Ca(OH)2
【答案】D
【解析】A、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转化能山一步反
应实现,故选项错误;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转化能由一步反
应实现,故选项错误;C、氯化镁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转化能
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错误;D、碳酸钙难溶于水,不能通过复分解反应一步生成氢氧化
钙,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正确。故选D。
14.物质分类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判断中,正确的是()
A.Co2、H2SO3属于氧化物B.HNO3、NaHSe)4属于酸
C.Na2CO3>Mg(OH)2属于碱D.Na2SO4,Ca(HCO3)2属于盐
【答案】D
【解析】A、H2SO3由氢、硫、氧三种元素组成,不符合氧化物的特点,不属于氧化物,属
于酸,选项错误;
B、NaHSo4的组成中含有钠离子与硫酸氢根离子,属于盐,不属于酸,选项错误;C、Mg
(OH)2中含有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属于碱,选项错误;D、NazSCU与Ca(HCO3)2中
均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属于盐,选项正确,故选D。
15.某固体可能含有Ca(NO3)2、NazSOhNa2CO3,FeCl3>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对其
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蒸储水,固体完全溶解成无色透明溶液②取
少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③取②所得溶液少量,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
色沉淀.分析以上实验现象,对原固体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A.肯定有Na2CC>3'Na2SO4,无FeCI3、Ca(NO3)2
B.肯定有Na2CO3,无FeCl3、Ca(NO3)2
C.肯定有Na2Cθ3∖Na2SO4,无FeCl3
D.肯定有Na2CO3,无FeCl3、KCl
【答案】B
【解析】根据步骤①;固体完全溶解成无色透明溶液。因为Ca?+可以与SO」?-反应生成白色
微溶物CaSo4,Ca?+也可以与Co3?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aCO3,所以Ca(NO3)2与Na2SO4,
Na2CO3不能共存,又因为FeCl3显浅黄色,所以原固体中无FeCl3;根据步骤②:取少量上
述溶液,加过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因为稀硫酸可以与NazCCh反应生成CO2气体,所以
原固体中有Na2CO3,根据①的分析可知无Ca(NO3)2;
根据步骤③:取②所得溶液少量,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此处的白色沉淀是BaSo4,
但步骤②中所加稀硫酸过量,所以原固体中无法确定有无NazSO0综上所述,原固体中一
定有Na2CO3,一定无Ca(NO3)2、FeCl3,不能确定的是NazSO」、Ke1。故选B。
16.在进行“施用化肥的利与弊”的辨论中,下列论点不能成为正方(认为使用化肥有利)论据
的是()
A.复合肥能给农作物提供几种营养元素
B.施用化肥是农作物增产的重要手段
C.施用化肥肥效快
D.任意施用化肥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答案】D
【解析】施用化学肥料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营养,提供农作物的产量,但要合理施用,否则会
污染环境,故选D。
17.下面除去混合物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混合物思路方法选用物质()
A.Co2(CO)点燃空气B.NaOH(NazCCh)沉淀、过滤石灰乳[Ca(OH)O
C.FeCl2(CuCl2)置换、过滤铁粉D.NaCI(MgCl2)沉淀、过滤NaOH
【答案】A
【解析】A选项中因为有CCh的存在,Co只是少量的杂质,无法被点燃且易引入新杂质:
B选项中NazCCh与Ca(OH)2反应生成NaoH和CaeO3沉淀,将沉淀过滤即可;C选项中铁
粉与CUCl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FeeI2和Cu,过滤除去CU即可;D选项中NaoH与MgCl2
反应生成Mg(OH)2沉淀和NaCh将沉淀过滤即可。
18.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是科学种田的重要课题。下列有关化肥和农药施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农家肥料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以提高产量和效益
B.将硝酸镀与熟石灰等碱性物质混合施用,既可提供营养元素,同时又可降低土壤的酸性
C.施用农药应长期施用一种,不可交替施用不同类型的农药和混用农药
D.为了保证高产,尽量多施用化肥
【答案】A
【解析】A、化学肥料的营养元素含量高,易被作物吸收、肥效快,但成本高,若不合理利
用会造成环境污染,而农家肥料所含营养元素种类多、成本低廉,但营养元素含量少,将二
者混合施用有利于提高产量和效益,故正确;B、硝酸镂属于氮肥,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
土壤,但二者混合会发生反应放出氨气而使肥效降低,故错误;C、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农药
的特性和延缓、防止抗药性的产生,应合理混用农药和交替施用不同类型的农药,故错误;
D、应根据土壤、气候条件、化肥性质等条件合理施用化肥,并非越多越好,故错误。
19.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鉴别某固体是否为镂态氮肥加稀盐酸,闻气味
B获得氯酸钾分解后混合物中的二氧化镒加水溶解、过滤
C区别氢氧化钾和碳酸钠溶液滴加酚醐溶液
D除去硫酸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氢氧化钠加入过量的硫酸铜溶液,过滤
【答案】B
【解析】A、钱态氮肥不一定都与稀盐酸反应,但是可与碱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所以可加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不是加稀盐酸,故不符合题意;B、氯酸钾分解后生成
氯化钾和氧气,由于氯化钾易溶于水,而二氧化镭难溶于水,所以可以加水溶解氯化钾,再
过滤即可得到二氧化镭,故符合题意;C、氢氧化钾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都可使酚配溶
液变红,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
的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可除去少量械氧化钠,但加入的硫酸铜是过量的,所以会在溶液中
引进过量的硫酸铜杂质,所以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20.向烧杯中逐渐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纵坐标)与加入X溶液
的质量(横坐标)关系不符合图乙的是()
O加入X'溶液质里`g
乙
选项烧杯中的物质X溶液
A稀硫酸氯化专贝溶液
B氯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
C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D碳酸氢钠溶液稀盐酸
【答案】C
【解析】A、稀硫酸和氯化钏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故A正确。B、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
生成氯化银沉淀。故B正确。C、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
硫酸反应没有沉淀,后和硫酸铜反应才有沉淀。故C错误D、碳酸氢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
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D正确。故选C。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填空题
21.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食盐、②熟石灰、③小苏打、④石墨四种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其中可用
于制铅笔芯的是(填数字序号,下同);可用作面点发酵剂的是;常用作食品加
工调味的是;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2)农业上,碳酸钾(LCCh)可用作(填"磷”或“钾”)肥。己知碳酸钾溶液呈碱性,
则碳酸钾(填“能”或“不能”)与镂态氮肥混合施用。
【答案】④;③;①;②;钾;不能
【解析】(I)石墨呈深灰色,且硬度较小,可用于制铅笔芯;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
酸氢钠能与面粉发酵时产的酸性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常用作发酵粉的是小苏打;氯化钠
具有咸味,可作为调味品食盐;熟石灰中和土壤的酸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填:④;
③;①;②:(2)碳酸钾能够为农作物提供钾元素,属于钾肥;镀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反应能
释放氨气,降低肥效,所以不能与镀态氮肥混合使用.
故填:钾:不能。
22,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后,发现有很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在发生反应时
都有盐生成(其他物质省略),如图所示.请回答:
(1)若盐是硫酸钾,则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盐是氯化亚铁,则在已显示的变化中可以通过置换反应来实现的有(填
序号)。
(3)若盐是硝酸铜,则由⑦来实现的化学方程式为,属于(填基本
反应类型)反应。
(4)图中⑤处应补充的文字是(写一种,不能与图中已有信息重复)。
【答案】H2SO4+2K0H=K2SO4+2H,0;④⑥;
CuSO4+Ba(NO3)2=BaSO4Φ+Cu(NO3\;复分解;金属氧化物+酸(或非金属氧化物+
碱)
【解析】(1)若盐是硫酸钾,①处是酸+碱,所以反应方程式为H2SO4+2KOH=K2SO4+2H2O;
(2)若盐是氯化亚铁,分析形成盐的8个反应,通过置换反应来实现的是⑥金属+盐,如
Fe+CuC12=FeCb+Cu与④金属+酸,如:Fe+2HCI=FeCl2+H2↑;(3)若盐是硝酸铜,通过⑦
处盐+盐的反应生成,盐+盐的反应条件是盐和盐都能溶于水,生成物有沉淀、气体或水,
所以反应方程式为条CUSo4+Ba(NOJ=BaSO4J+Cu(NO3)2,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4)
依据酸碱盐的性质可知,图中⑤处应补充的文字是金属氧化物十酸,或非金属氧化物+碱。
23.有A、B两种固体物质,A是一种化肥,B广泛用作食品干燥剂.把A、B分别放入水
中,前者所得溶液温度显著降低,后者与水反应生成C并放出大量热;将A与C的粉末混
合、研磨,会嗅到刺鼻的氨味.
(1)则A物质是,B物质是;
(2)A物质属于化肥中的肥(选填"氮"、"磷’'或"钾");
(3)指出C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
(4)把A放入水中所得溶液温度显著降低的原因是;
(5)B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类型是反应.
【答案】硝酸镀:氧化钙;氮;改良酸性土壤:硝酸镂溶解吸热;CaO+H2O=Ca(OH)2;
化合
【解析】(I)A是一种化肥,放入水中,所得溶液温度显著降低,由此可知该化肥是硝酸镀,
B广泛用作食品干燥剂,且与水反应生成C并放出大量热,可知B是氧化钙;(2)硝酸钱
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3)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或配制波尔多液;(4)A放入水中所得溶液温度显著降低是因为硝酸镀溶解吸热;(5)氧化
钙与水反应牛.成氢氧化钙,其化学方程式是CaOHzO=Ca(OH)2;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三、推断题
24.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广泛用于玻璃、
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C转化为E的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各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
图所示(“一”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一”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
应物、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I)A的化学式为。
(2)C的用途为。
(3)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BTD发生的反应(填“属于”或"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CaCO3;用作食品干燥剂(合理即可);Na2CO,+Ca(OH)2=CaCO,I+2NaOH;不
属于
【解析】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A是碳酸钙;
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D是碳酸钠;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二氧化碳
和氧化钙,碳酸钠和B可以相互转化,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
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B为二氧化碳,C是氧化钙;C能转化为E,C转化为E的反
应类型为化合反应,E与碳酸钠反应,E为氢氧化钙。代入框图,推理成立。根据以上分析
可知:(I)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A是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2)C为氧化钙,其他
用途为某些气体或食品的干燥剂:(3)D和E反应即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
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5+Ca(OH)2=CaCθN+2NaOH;(4)BTD即:氧化碳
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的反应不是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
物,不是复分解反应。
四、实验题
25.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时,小红同学做了下表中的四个实验。
试管编号①②③④
试管内试剂NaOH溶液MgCl2溶液Na2CO3溶液Ba(No3)2溶液
加入硫酸后的现象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产生气泡白色沉淀生成
(1)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判断试管③④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试管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C
(2)小明同学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先加了一种试剂,再加稀硫酸,从而能说明试管
①中也发生了反应,这种试剂是O
(3)为了验证试管②中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1:试管②中没有发生复分解反应,溶液中有MgCb即Mg?+和Cr同时存在
溶液中。
猜想2:试管②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溶液中无MgCI2。
老师提示sc‰2-会对Cr的检验有干扰,需要先除去,小明根据老师的提示和自己的猜想提出
了以下实验方案。
[设计方案]
沉淀A的化学式是。
老师评价该方案时指出:设计思路正确,但试剂选择有误,你认为应该将所选的试剂
改成O
小明按照修改后的方案进行了实验,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猜想1正确,则步骤[[、步骤In中必
然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O
[实验反思]小明反思进行步骤HI时,加NaOH溶液采用了滴加的方式,但没有立即观察到
任何现象,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
【答案】Na2CO3+H2SO4=Na2SO4+H2O+CO2↑;无色酚献溶液:BaSO4;BaCl2;
Ba(NO3)2;产生白色沉淀;经过步骤1后溶液中有硝酸,会先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解析】(1)试管③中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H2SO4=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9%股权收购与品牌授权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宠物活体运输保险合同3篇
- 2025年度个人购房担保借款合同房产交易合同违约金计算标准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塔吊司机职业资格认证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专题片制作合同范文(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纯净水绿色包装设计与生产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创意产业园区设计工作室租赁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智慧园区运维服务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四年度自驾游汽车租赁公司驾驶员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个人消费贷款合同补充协议(绿色金融)4篇
- T-GDASE 0042-2024 固定式液压升降装置安全技术规范
- 建筑工地春节留守人员安全技术交底
- 默纳克-NICE1000技术交流-V1.0
- 蝴蝶兰的简介
- 老年人心理健康量表(含评分)
- 《小儿静脉输液速度》课件
- 营销人员薪酬标准及绩效考核办法
- 医院每日消防巡查记录表
- 运输企业重大危险源辨识及排查制度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五章运动中的中枢控制
- 中心血站改造项目谋划建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