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读陶子《翠海拾梦》有感原创:黑龙江金融作协温国远
作者简介。温国远,男,中国共产党党员,现就职于抚远农商银行。佳木斯市作协会员,抚远市作协会员。其作品散见于《中国金融作协》《中国金融文化》《黑龙江金融作协》《农村金融》《XX省银行业协会》《农村金融部落》《佳木斯信合之窗》及各相关网站和媒体报刊。
圣诞节圣诞钩小图标分割线
第一次读金融作家陶子的新作,让我感到既新奇又充满兴趣。同样在金融业的环境中工作,她又会有怎样的内心世界呢。一本《翠海拾梦》带我充满了无限遐想。
陶子,原名陶化玺。名字中的每一个字都涵盖着历史的气息,还沾染着些许文人墨客的古韵味道。或许就像阎主席所说的那样,“吸引人的恰恰是她身上由内而外渗透出来的那种聪慧和沉静,就像一件陶器,猛看上去有点质朴,细品,却是一种温玉的雅致。”相比之下,陶子听起来会有一种亲切感,所以我喜欢叫她陶姐。陶姐在我的印象中,是很平易近人的作家。特别是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是一直被我所欣赏的,并一直积极地影响着我的思维方式,像她一样积极向上、爱好颇多,学习着、奋斗着。
《翠海拾梦》一书的创作篇章赏阅节奏很好,我会有耐心地慢慢读完,不会很枯燥。翻开书的一瞬间,被一幅幅生活照片所感染,每张照片都透露着幸福和阳光,每一个镜头都隐涵着对待工作和生活的积极态度,还有诗情画意的独特文艺创作这些美好的瞬间已是最好的开篇介绍,让人迫不及待地想一睹为快。《翠海拾梦》一书共分为四个部分,《踏浪归来》、《扬梦远航》、《朝夕拾贝》、《初入沧海》。
我很喜欢四个章节的命名,每个章节的精华组成的四个字《翠海拾梦》更是内涵满满,意味深长。《初入沧海》主要收录作者早年在单位系统刊发的工作随笔。“翠”字正好代表了绿色和新生,初生一词也代表着已经成为即将远航的一枚新秀。《扬梦远航》主要是作者为其女儿所写的日记和文章。“海”字就好比对女儿无尽的爱,伟岸又宽阔。而女儿从未出生到如今都好比自己带着期待已久的美梦准备扬帆远航。《朝夕拾贝》主要是作者早期创作未公开发表的作品。“拾”字点睛,代表着一路走来,不断的学习和充盈自己,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揭秘了多年珍藏底稿的面纱。《踏浪归来》主要为作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于近期在媒体上发表的作品。一字圆“梦”,抒发了从儿时的作家梦到如今真正成为一名作家的内心情怀。
一直以为,创作本来就应该有一个静心的小天地,隔绝世间纷纷的杂乱去放空自己。如果喜欢文艺创作,必将需要许许多多的灵感,那不如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静心时刻。所以很喜欢《愿你心中有一片乐耕园》文中一段话,“去过的园子终究成了风景,而平凡的日子还要一天天地过,而我仍然希望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乐耕园。”“在有风吹过的日子,哪怕是狂风暴雨,有一片静心的园子,内心应该是波澜不惊的吧。”“那是一种怎样的惬意。这不就是城里人的诗与远方吗。”或许,在有风吹过的地方才会在有脑海中有美丽的词藻,乐耕园就是存在于创作者的港湾。如果有幸拜访别人的乐耕园,我想我也会是那种恋恋不舍地回头望着我喜欢的小木屋和创作小园。我甚至有时也在想,何时才能早日《踏浪归来》。
平时看陶姐在生活中偶尔晒几组餐食的照片,令我喜爱不已。每一个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摆盘都是那样的唯美,就好像一幅幅绘画作品。这些得以看出陶姐用尽了心思,营养搭配摄入的多少,怎样摆放好看大概就像书中陶姐说的,“姐做的不是饭,是心情。”,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和那种充满阳光的味道,让我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和那一个个不负时光的温暖瞬间。是啊,“只要还能好好吃饭,还能有什么事情解决不了呢。”
对女儿的爱,不得不要说《扬梦远航》这个部分,十二篇文章的题目都是宝贝你好。就连《踏浪归来》开篇第一张题目也是女儿,文中第一句“我想要一个女儿”。那种期待女儿的到来和对女儿的未来满怀期待所抒发的情感在这些细节中得以见证。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女儿的点点滴滴,富有真情实意的思想感情。捕捉文章落笔的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一位母亲伟大又无私的爱。很喜欢文章中那句与女儿的内心独白,“妈妈一直觉得心中有爱,能爱自己和家人是一种能力,妈妈希望未来的你不论身处何处,遇到怎样的困难和境遇,都要心中有爱”。宝贝你好
(十二)作为这个部分的收官之作,此时的女儿已是小学生,文章结尾从孩子话语中可以感受得到,从孩子话语中似乎看到了作者自己的影子。是啊,一路走来,孩子已经长大了。
《朝夕拾贝》这一部分作为第一次与读者分享的篇章,文中显现了许多对话情节,看到这一部分就好似让我看到了陶姐201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开在象牙塔的玫瑰》一书的影子。我很喜欢开篇的这样一句话,“梦想,偶尔是断续的,一半光明,一半忧伤,但是实现了以后回头看看,却是满室光明”。得以看出,陶姐一路走来对于创作的不断进步和锐意进取的思想感情。或许拾贝后的成长不仅仅是依靠文学,还可能是旅途、爱情、社交、工作...,这一路走来经历了些许欢笑或是悲伤,不负青春、砥砺前行。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我也亦是如此,不舍得去浪费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在点点滴滴中前进着、收获着。
再读过《出入沧海》这部分后,会发现每一篇文章的最后都会有年份的标记。而且都是8年前至14年前的早年随笔,并且原滋原味的展现给读者。好似感受到了陶姐早年的青春岁月的时间回忆录,不经意间会有一种小确幸,原来陶姐年轻时的作品是这样的。想想如果自己在多年以后,再回过头看看自己写过的文章,是否还会有这种感觉。或许,这就是回忆的瞬间,读起来似乎还会有青春的味道,同样也见证了自己的成长。“岁月,如果可以重返,依然愿意与曾经邂逅为伴,大概便是未负光阴”。
如果说要我怎样表达对陶姐的欣赏,恐怕要引用阎主席的那就话,“这是一位真正把生活过程诗一般精致的女子。”。“还有,大家看他的书,不仅描写文学,还描写了日常生活、工作、家庭、绘画、旅游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她的生活中,有心有情,心细如发,爱心如水,能将这日常的关系处理得如此和谐,描述得真实自然,如诗如画。”陶姐的文章,透露着大气的文笔,又有着细腻的柔情。段落思路清晰,衔接缜密无缝,又带着种种神秘的悬念,让人目不暇接,爱不释手。
总之,《翠海拾梦》这本书使我感触很多,颇受启迪。不单单是陶姐和我一样,从工作性质角度讲都是一名金融工作者,使我感同身受。更多的是书中所写的情感真实,情投意合。虽然我和陶姐相差十二岁,但是陶姐心态却很年轻。我们丝毫没有任何代沟,开玩笑地说可能是一个属相的原因。一直以来,我很仰慕陶姐的创作风格,并期待她下一次的佳作。或许我也有一个作家梦,但我希望终会有一天,我也能像陶姐一样在写作的路上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青春有爱,就要给予海一样的气势。终究圆梦,就要在岁月中不断学习。爱如翠海,拾光如梦。
第二篇:读海子诗有感读海子诗有感
作者|冯燕
"……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这是海子抒情短诗《日记》中的小节,每每读来,总有想落泪的感觉,诗中透着无尽的悲凉与寂寞,实在无法想象,这样一位有着纯情与幻想,有着异于常人的奇思异想,有着特殊敏感的感受力,可誉为天才的诗人,居然在风华正茂时选择早夭,让人甚是惋惜,这个忧伤至死的诗人。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出生在安徽怀宁,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留下数量繁多的诗歌,其中有100多首极为精粹的短诗,读来令人觉得美不胜收,《北方的森林》、《七月不远给青海湖,请熄灭我的爱情》、《活在珍贵的人间》、《幸福的一日致秋天的花揪树》、《两座村庄》、《给母亲》、《秋天的祖国》、《十四行诗,玫瑰花园》等等,题材辽阔,奇致纯美,洋溢着大地本质的清新悠远。他独有的自由率真的抒情性格、对生命的崇高的激情关怀、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使他的作品有一种童真梦幻般的吸引力。
初读海子的诗,是收录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写于海子卧轨自杀前两个月。以朴素明朗而又隽永清新的语言,唱出一个诗人的真诚善良。诗人想象中的尘世,一切都那样新鲜可爱,充满生机与活力,字里行间透出积极、昂扬的情感,整首诗乍看是以淳朴、欢快的方式发出对世人的真诚祝愿。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充满诗意的田园牧歌式的尘世生活:实在却不乏闲适,清苦却不乏浪漫。如果主人公真的可以在这幅图景的感召下走出封闭,摆脱孤独,那么的确可以算作"一个幸福的人"了。但是这一切憧憬却被"从明天起"限制住了,"从明天起"意味着"今天"的不如意、不幸福,今天的孤独、暗淡,注定无法融入尘世的幸福生活。
虽然诗人在诗中想象着尘世的幸福生活,并用平白、温暖的话语表达了对每一个人的真挚祝福,但我分明感到在那份坦诚的语气中隐含的忧伤。联想两个月后诗人的自杀,内心总会涌现一份悲凉。
海子在《麦地》中这样写"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被你灼伤/我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由此可见单薄的海子内心承担如斯大的忧伤。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姐姐,今夜我只有戈壁/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一幕黑夜里的孤独,一处戈壁滩的荒凉,一个人的悲音不绝。除了死亡般的空寂,没有任何可以言说的东西。海子内心的寂寞是何等的巨大,这简直就是生命的黑洞,吞噬着海子内心的一切,人生百味在这里不停地流失,连握住一滴眼泪的力量都没有,在强大的自然与人类整体的愚昧面前,我一无所有,发不出任何声音,这便是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姐姐,这样一个无限温暖的称谓,诗人内心极度渴望,呼唤着。这是唯一能替诗人抵挡无边无际寒冷的,但这仅仅是一个模糊的词汇……
海子生前的好友、诗人西川曾回顾说。"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这或许是由于他的偏颇。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海子在献身诗歌事业的同时是以牺牲尘世的日常生活为代价的。
无可讳言,海子是独特的。他的诗歌,充满浪漫、敏感、纤细,甚至能让人产生怜惜的痛感。海子无疑是很让人同情的,他是可怜的,追求幸福到了死亡的绝路,活着的时候不被理解,甚至被当做神经病,曾有人评论他的作品"思维混乱,语言苍白,不值一读",这种评价深深打击了他脆弱的心灵。
但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海子,喜欢他的诗,他的诗把我们带入一个质朴、单纯的世界:麦地、村庄、月亮、天空等。在这里,一切浮华退却,给我们的是一个清新自然的世界。所有的一切都不需要我们去修饰,他带给我们的是心灵的震撼,是心灵的洗涤。在他的笔下,流动的是最真实的清水,发出的是最诚挚的呐喊。
借用美国人西尔维娅。普拉的一句话"死是一门艺术,诗人的死实际等于诗人的再生。",那么,春天,十个海子会再复生的,一定。
第三篇:读《海子诗集》有感(写写帮整理)读《海子诗集》有感
(一)
戴亮
在合肥上学时,爱好文学的我,头一次听到班长说起海子,当时并不想去了解他。当我嫁到怀宁后,知道了高河镇渣湾村就是海子的故乡,心中蓦然涌起一股想要了解海子的愿望。百度一下,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以及更多的诗和生平,便跃然眼前。
你从远方来我到远方去
遥远的路程经过这里
天空一无所有
为何给我安慰
我喜欢这首诗,无法言说其中的真义,只是觉得自己心中的那根琴弦被触动了,一种发自最深处的声音,在周围荡漾,或许验证了诗在远方的感觉,亦或依恋某种共鸣。
想起三毛。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海子从渣湾来,想到哪里去。天空一无所有,伤感顿时倾盆而来。不,如果当时看得见明亮的星星,安慰会不会像自由的风,知道往哪个方向吹。。我的眼泪淹没了诗句,而你却琴声呜咽,泪水全无。痛定思痛,你的痛是一种最痛的痛,是一种博大的痛,是对于世界时间人生的透彻思考后的绝望。我不知道我是否真正能体会到海子的心,白天的天空的确是空空的,人的心也空空的,是谁导演这场虚无缥缈的人生。生命的寂寞和悲凉,将诗人的灵魂清空,羽化。
逝者如斯,时光是一支无法回头的利剑。公元前我们太小,公元后我们又太老。如果不站在时间的高峰,我们总是感觉不到自己以及万物的渺小。多想停留在青春美好的阶段,不愿意和时间同一个方向行走。时间如果恒温三十七度该多好,让每个人都感受它的暖,在心中盛开阳春里的花朵。
当我知道。你把晌午的太阳一般火热的生命,交与冰冷的铁轨,我就像坠入丰收时节的麦芒中,和你一样再也离不开麦子和麦地。我不知道诗人,你无力偿还什么。你去了二十六年了,日子早已被镰刀割倒了一大片,剩下的青黄不接。长者的思念如麦草烧出的炊烟,一日三次,粮食的味道早已瘦得皮包骨,一切仍在艰难地继续。深深爱着你的人,如同深深爱着一块麦地,倾注了一生的爱、希望、泪水。
以梦为马的海子,是一个抒情诗人,曾说过,抒情就是血,所有作品都呈红色,都是用血浸泡过的,都是经过了火烙后生成的。海子用自己的勇气和热情,对抗这个张扬的世界。如果不是从明天起,就从当下起,做一个幸福的人,看看太阳,和心上人,一起走在大街上;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也许是另外一种结局,真的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读《海子诗集》有感
(二)
十九世纪末叶以降,诗人为形以上的原因自杀已经成为西方反思想界中的一个恒久的主题。美国诗人西尔维娅普拉说:"死是一门艺术,是人的死其实等于是人的再生。"在我欣赏过许多已经死过的诗人所写的诗歌以后,我深深的认识到,诗人的死其实是为了他的诗歌的再生和涅槃。
说到这儿大家便会很自然的联想到我国现代伟大诗人海子卧轨自杀的不争事实。海子,男,原名查海生,1964年5月出生于XX省安庆城外的高河查湾。1979年,海子15岁,当时他便考入了北京大学法律系。它拥有无边的想象力和丰富、深厚的文字功底,当时他说的一句话形容的很恰当,他说:大家可以想象海鸥是上帝的游泳裤。他从1982年就开始写诗,1989年3月26日卧轨自杀,当时海子年仅25岁,这是中国现代诗史的一笔遗憾。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材,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相信基本上的大学生都读过海子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歌也作为课文在高等学府中有高级教师授业解惑,而广大的学子都说海子意境深,那又有谁想到他写的这首诗是太幸福还是前途太美好。
曾经我在海子逝世20周年时写过一篇歌颂海子的诗歌,现在还存放在我的空间里,《献诗——给海子》:"1989你展开敛布,缝住诗神撬开的头骨盖,皇冠金光四射,神继续流浪2009诗神老了二十岁,我带上干粮,王带上旧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的一生其实是相当悲凉的,人间的3种感情——亲情、友情、爱情,他是一样都不曾完整拥有过。
海子的房间没有电视,没有录音机,甚至没有收音机,他不会跳舞,不会游泳,不会骑车。他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梭罗这人有脑子","端坐暴跳如雷的老人","另一边呢喃而疯狂的诗人",他的时间都给了这些人,他只有一个姐姐偶尔给他写信,他的亲情其实很残缺。
关于爱情,海子这生谈过四次恋爱,四次失败的恋爱在他的生命中留下无法磨灭的黑点,这与他的死有重要的联系。我曾经写道:"我为四姐妹抚琴,站在山冈上呜咽无声,瘦小的乳房滴下乳汁,滴在金黄的麦上。"海子也在他的诗歌《四姐妹》这样写道:"请告诉四姐妹:这是绝望的麦子。"而这"麦子"是海子经常用的喻体,此时用来形容了自己,绝望的自己。"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他死前2个月写的诗,看最后那个"只愿"一次,这都描绘出他的无奈,海子不是不愿意有情人终成眷属,不是不愿意在尘世获得幸福,而是想却得不到。
关于友情,他的朋友的确不多,有一次他出去酒吧喝酒,对酒吧老板说:"老板,不如你给我酒喝,我给你念我写的诗歌。"而老板却说:"我可以给酒你喝,不过诗歌就算了。"他没有真真的朋友,没有能懂他的朋友,在尘世与世人皆为陌路,或许这点更加坚定他离开尘世的决心。他在走的时候身边有一个桔子,在我看来海子把这个金灿灿的桔子当作太阳带离尘世,他最好的朋友。
"在夜色中,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我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海子在这首短诗《夜色》中它说明了它所拥有的与不曾拥有的。在此,我默默的为他祈福,但愿他在离开尘世后能获得幸福。
别子豪
读《海子诗集》有感
(三)
他说他的幸福很简单:喂马,劈柴,环游世界,所以他要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他在尘世挣扎想获得幸福,可现实是一个沼泽,越挣扎的人只能陷入更深,终于,他明白并走向另一条他注定的路。轰轰烈烈的结束了挣扎,斩断对尘世所抱有的幻想,开辟新的道路到达他心中幸福彼岸。卧轨自杀,他以这种最唯美的方式开始了自己的幸福:喂马,劈柴,环游世界。然后,我们记住了他浩瀚的名字,他,海子。
他,愿面对大海,春暖花开。
孩子,建筑了八十年代中后期相当一部分诗人的创作倾向。许多人都刻意的去模仿他,想写出一个飞翔的世界,可是,他们怎么也不会成为海子。只有那执著的灵魂,远离尘嚣的海子才能写出:"我不为了你才走的/西口外那么荒凉/你唱一支陇味儿的情歌吧/让野外开满你的名字//西北的姑娘/即使成为母亲/也是爱花的/你姓马/母亲便是称你为马兰//我噙着泪水/走过风生满潮的风口/从此,梦中会是安稳的/我坐在一块冰冷的石上/张望放羊的孩子/太阳血/洗过高原行走的父亲//我走过西口/让口外开满你的名字".那些类似于这首诗,乡土于恋情的诗意想象清新而辽远,却同时有一种飘忽的梦幻感。它们是属于燕园诗歌一条主导的流脉,属于海子的诗,有一种品格,即体验大于经验,梦想法超过现实感,最终营造的是自足于校内的纯粹情感化的思象空间。如果想去衡量这些诗歌最重要的尺度是否具有天赋的想象。
每一首诗都是他的乡土和民间资源。这种乡土,在本质上是想象化的乡土,无法在现实中复制。但是对于处在八十年代具有流浪天性和浪子情绪的海子,一个找不到归宿的孤单诗人。想象中的乡土却构成漂泊灵魂的莫大慰籍。
当海子尚未转向长诗与史诗创作时,"寓言,纯粹的歌咏和遥想式的倾诉"是他短诗作品三种基本方式。我们很难断言海子从他的抒情短诗走向宏篇是不是一种损失,但无可置疑他早期作品更直接地,也更深刻地影响了燕园诗人的创作。
记得曾在一本书上,洪子诚先生曾这样描述海子的创作作品:"孩子早期的抒情短诗,写他梦幻中飞翔的那个世界,那时五月的麦地,新鲜久远的风,鲜花一片的草原,秋天丰收的篮子……这些浪漫主义的诗作中,少年时代的生活体验升华为对质朴,单纯的原生生命状态的向往".的确如此,在他的诗中我们能看见在诗的想象中他所追寻梦幻般的朴质,单纯的原生命的生命境界。
尽管在八五以后更具为冲击力的一批诗人未必把海子的诗视为经典,但谁也无法低估他带俩的那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我记得在《亚洲铜》中有一句"爱怀疑和爱飞翔的是鸟,淹没一切的是海水/你的主人却是青草,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守着野花的首长和秘密",读到甚至想到时都是一股清新的抒情气息氤氲在我的心里面,一种开口渺远的气魄便留在我记忆最深处。
‘唯美’是我对海子的评价,美得没有奢侈豪华的庸俗,并非一句‘桃花源’便打发开了。他的那种‘唯美’是简单的几个词语,它们互不认识,出现在海子诗中时,却营造一种梦想的品格。他立足在这天地之间创造这些‘唯美’,在梦想和现实中血肉模糊地挣扎。其实选择做诗人的他,某种程度上来讲早已选择放弃,找到天使和悬崖的平衡点。
海子的诗,不是出自于青春本能的躁动,不是吟花弄月的无病呻吟,也不是"后一切注意"时代的名利的角逐。它只是海子本身的一种执著,一种思索,一种向往变成的。
阳光打在地上/并不见得/我胸口在疼/疼又怎样/阳光打在地上……
……
这是海子心灵同自我以外一个冥冥中的上帝或主宰者的对话,是聆听,是领悟,是净化。
在我们呼吸的空气中溢满了海子的‘唯美’,每个在他之后的人都在无形的呼吸中得到,灌溉培育出新的殿堂。沿着看不到边的铁轨走,听火车呼啸而过,在殿堂内我们低吟: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环游世界。
第四篇。读朝花夕拾骆驼祥子有感读《朝花夕拾》有感《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他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早晨的花,开得恣意、烂漫,而再艳丽的花在黄昏也会落在地上。当作者将它们拾起时,我体会到生命多么短促,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尽。
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从作品中,我读到的是甜、苦、酸的交集。那个充满童趣的、碧绿的、生机勃勃的园子里,枯燥乏味、老师又古板的学堂,偷偷折梅、寻蝉蜕的百草园每一处都有作者童年时留下的身影,那些无忧无虑也只能定格在孩时。而这些往事的回忆,只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一点安慰罢了。
每一个美好的回忆,又都有一个悲惨的结局。封建社会的生活背景使鲁迅倍感压迫,那些回忆透着一部分人的虚假与悲哀。
他的作品既不遮遮掩掩,又不追求满是好词佳句的华丽。却更能吸引读者,仿佛在给你讲故事一样。比如范爱农的眼球白多黑少,看人总像在渺视。又比如“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这就是鲁迅在描写人外貌特征和习性时的特别手法。他可以生动地表现出一个人的特点,又增加了幽默感。
封建社会父子之间可恶的尊卑地位,麻木的社会滋生出的一条条被毒害的寄生虫。“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对于一个爱玩的孩子来说,那些极其珍贵的乐趣,怎么能随便牺牲。当我们抱着希望,迎来心中梦寐以求的画面发生,却总能得到满足而少有失望。父母总是会尽可能地达到我们的要求。
在等长的生命历程中,那些新绽放的花儿,所染的是不同的色泽。鲁迅的花儿虽已凋谢,但留有余香,值得每个人去回味冥想;而我们上方的天空,是空白、单调的,其中的色彩要我们用汗水挥洒。既然拥有了比前人更美好的生活,就努力去绽放、拼搏。
这样,在黄昏的时候,就不会哀叹和寂寞了。
《骆驼祥子》读后感
大概是考试前的一两个星期吧,我读完了老舍的名著———《骆驼祥子》。
可能是由于知识,经验不够的原因吧,我还没能完全看懂,就是看了个大概,虽然骆驼祥子奋发向上,但到了后来,什么都没有。我从中了解到了在当时混乱的社会里,人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骆驼祥子的正义,他的诚实,他的厚道,使他阴阳差错的认识到了很多人,有从朋友到夫妻的虎妞,有骗钱的警官,还有乐于助人的······
在老舍的笔下,出现了很多XX省民阶层的人物形象。如小商人,小职员,巡警······小说大概是通过一个洋车夫的苦难史,描绘了旧社会如何把一个正直,好强,好体面,自食其力的洋车夫从肉体到灵魂加以毁灭的过程。骆驼祥子善良淳朴,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精神,他的唯一愿望就是买一辆自己的车来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着。后来,经过3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了一辆崭新的洋车,但是没过多久,却被大兵抢走,接着反动政府的侦探又骗去了他所有的积蓄,虎妞对他那种推脱不开的‘爱情’又给他身心都带来磨难。用虎妞的钱买了一辆车,很快,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他的这一愿望在经过多次挫折后,终于完全破灭。他所喜爱的小福子的自杀,熄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乞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坠落。这个悲剧有力地揭露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行。深刻地揭示了生产这个悲剧的原因。
现在的社会稳定,经济也在不断发展。作为青少年,有书读,而且到处都有人维护着,鼓励着。所以我们不能辜负新中国对我们的期望。至少,我们要学习骆驼祥子奋发向上的精神。
《骆驼祥子》读后感
我有幸阅读了老舍的《骆驼祥子》,走进了祥子的内心世界——那个摧残人的肉体和灵魂的地狱时代。
祥子给我的印象很深。一个实实在在的车夫,勤劳、坚忍。但他的结果却是悲惨的。
他带着自己的希望来到北平,认准拉车这一行,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买上自己的车。但在兵荒马乱的时代,不到半年,祥子的车被大兵抢去,牵回三皮骆驼。祥子没有灰心,更加努力赚钱。还没有买上车,钱却又被侦探抢去。在他与虎妞的婚姻中,他付出了许多代价,但终于再次拉上自己的车。虎妞死了,祥子人车两空。生活的打击,小福子的逝去,使祥子失去生活的信心。他变了,吃喝嫖赌,样样都干,以出卖人赚钱,彻底成为城市垃圾。
在社会生活中,对于骆驼祥子,我感到遗憾,感到惋惜,也感到无奈,但也感到敬佩。我敬佩他那乐观向上、坚持不懈的精神。只可惜最终他没有战胜自己,没能战胜社会,最终还是被打败成为了社会的累赘。对于这个社会,感到悲哀,感到痛苦,感到耻辱。祥子在社会的影响下经过三起三落成为垃圾。这个社会,在排除垃圾,却又在大量制造垃圾,这个社会又有什么本事。我只能说:这个社会是一个腐败的社会,是一个没有能力的社会。而那些促使社会腐败的人,却压迫着那些勤劳的人,那些努力的人,那些坚持不懈的人。这就是这个社会的现实:残酷、悲哀、无可奈何。
一个人,不管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如果没有目标有理想,轻易放弃,永远报着消极的心态,不去闯,不去拼,最终只能容易失去自我,迷失方向,甚至堕落。所以,我们应该有理想,有目标,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立足于社会。也许只有自己树立信心才能胜过一切吧。自己必须有着目标才能打造出自己的理想、未来。这一切只有靠自己的努力。
第五篇:读海子的《祖国或以梦为马》读海子的《祖国或以梦为马》
海子是我国当代最优秀的抒情诗人,关于这一论断可以在很多人的文章中找到,我也不再方便多说什么了。然而在海子众多首抒情诗中我最喜欢的还是《祖国或以梦为马》这一首,因为这一首是可以大声地读出来的甚至是吼出来的,尤其是在夜深诺大的广场上,就着清冷的夜风和深邃的夜空,大声的朗诵着,那种有点苍茫却是始终洋溢着的饱满激情就自然而然地心中涌动,如海子在《亚洲铜》所说的那样:“淹没一切的是海水。”那“亚洲铜”是什么。还不是生活在那遥远的东方(而“东方”在海子的许多诗句中指的还是祖国)那古老民族,有着古铜色肌肤和深埋地下植根于韧性的人们,而从这作于1984年的《亚洲铜》到作于1987年的《祖国》就像变幻着炫色的火光,在那火光中诗人“以梦为马”奔跑在诗歌语言的抒情美上。
当如今的诗歌那抒情的美变得像珍稀动物的时候,是海子用他那生命铸成的诗歌以及其中的抒情美冲击了读者日益贫乏的情感世界。抒情是什么。华兹尔斯说是“自然流露”,而“流露”本质上就意味着赠予,意味着一股潺潺流动的源泉不继对干涸的情感或者内心缺少水位的世界的冲击。这种冲击本身就是一种赠予,而《祖国或以梦为马》这首诗更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看诗题,正标题为“祖国”,然而全诗中关于祖国的描写很少,只出现了四次,而其中有三次是作为限定形容词出现的,限定的内容中有两次是“语言”。“祖国的语言”,这个自然指的就是汉语了,而到了诗人的眼中,“神圣的祖国”的“语言”就是“诗”了,是那能够通过“我”的努力而“开花落英于神圣祖国”的“火”,也就是那“无比辉煌无比光明”的“太阳”放射出的光芒。而副标题“以梦为马”呢。海子在前面加了一个“或”字,又用小括号圈起来,这说明在海子的眼中“以梦为马”是与“祖国”处于同等地位的,也就是说“以梦为马”也可以当作正标题来使用的,事实上,在整首诗中“以梦为马”一直是贯穿全篇的;“以梦为马”,这是多么浪漫的一句话,坚守着梦想不放,一生都像马背上的健儿驰骋在“远方”——北方辽阔的大草原或者时间无限的苍茫之中,就像“太阳”一样永恒。而“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这句诗就是那大河的水,一波又一波地汹涌而来,是诗人感情抒发的泉源,也是冲击读者的洪流。
因此,也正是一个好的诗题起到的作用,诗人从一开始就抒情了:
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
和物质的短暂情人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
第一节中诗人就像宣誓一样,向我们宣明了“以梦为马”所要驰骋的所在地方——“远方”,“远方”具体指的是哪儿呢。在海子作于1988年8月的两首以《远方》为题的诗中,我们可以清楚知道,“远方”指的就是北方辽阔的大草原,而其中的一首在副标题中就标明了“献给草原英雄小姐妹”,这指的是“龙梅与玉荣”两个“在暴风雪中看守公社的羊群”的藏族小姑娘了。然而到了另一首《远方》中所写的“远方”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1这就未免显得太过于费解了。在这“除了遥远一无所有”的远方,诗人“更加孤独”,那时的诗人“自由而贫穷”,是痛苦并幸福着的。“远方”在诗人的心中是一处梦想的栖身地,可又未免有点“高处不胜寒”的悲哀了。在海子作于1986年的那首《九月》中也曾这样写道: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这“远在远方的风”究竟是什么呢。而“远在远方”又是多“远”呢。显然这不是一个纯实的概念了,湛江师院学院的张德明教授说那是“历史与现实的交融”的所在了,也是“时空并指”了(关于这一论断见于载在2007年第一期的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的《存在主义与传统诗思的融通——细读海子〈九月〉》),而时空又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这又未免令生存于现实中的人们感到怅然若失了,作为诗人的海子我想他也不例外吧。要不他为何又在这句诗的后面说“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呢。我想诗人那时是痛苦的,短暂的生命面对无从把握的“远方”,就像陈子昂所说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吧。于是到了《祖国或以梦为马》中诗人就不得不说明在这追梦之程中的无奈了:“和物质的短暂情人”“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这其中的“烈士”与“小丑”所讲也就是两种截然不同内心冲突了,要么杀身成仁,要么临阵脱逃,诗人自己不得不在这矛盾中突围,作出选择。因此可以说,从一开始海子就向我们流露出了浓烈的甚至是令人窒息的情感冲击了,这又为后面诗人情感的升华做好了准备。
可这一切在诗歌语言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对比的应用,如“忠诚的儿子”与“短暂的情人”,“烈士”与“小丑”,这些都极好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冲突,而后面的诗歌语言上的应用,也大多数是对比了,可并不是单调的运用,海子还在其诗句中运用了如梦如呓般比喻、排比、假设等等修辞或句式,使其诗歌达到了梦幻般的精彩。然而这些也是为了抒情的需要吧。
万人都要将火熄灭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
此火为大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借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
此火为大祖国的语言和乱石投筑的梁山城寨
以梦为上的敦煌——那七月也会寒冷的骨骼
如雪白的柴和坚硬的条条白雪横放在众神之山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投入此火这三者是囚禁我的灯盏吐出光辉
万人都要从我的刀口走过去建筑祖国的语言
我甘愿一切从头开始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也愿将牢底坐穿
全诗到了这三节,是诗人艰苦的突围表演了,但又是何其的豪迈奔放啊。“我甘愿一切从头开始”,“我也愿将牢底坐穿”,就像革命烈士一样抱着理想不放一心坚持到底,而这革命却是诗歌的革命了,诗人是以一种自豪的心态去憧憬自己的胜利——“万2人都要从我的刀口走过去建设祖国的语言”。海子在谈及自己的诗歌创作时,就曾说过:“我的诗歌理想是在中国成就一种伟大的集体的诗。……我只想融合中国的行动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于是我们可以明白他为什么在这首诗中连连用了“甘愿”“愿将”这些表示决心的词汇了,他这是为了抒发内心强烈的愿望。
然而这理想在诗中是以“火”的形式出现的,是一种世俗的人们(万人)所不能接受的方式出现的,而诗人“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又是何其的执著,这是不同于他在1989年写的《献诗》所说的那样的:
黑夜降临,火回到一万年前的火
来自秘密传递的火他又是在白白的燃烧
火回到火黑夜回到黑夜永恒回到永恒
黑夜从大地上升起遮住了天空
在这里的“火”,“他又是在白白地燃烧”的,诗人的心情可想而知,那是诗歌理想幻灭后的一种绝望,“黑夜回到黑夜”,永恒的是黑夜照常在“大地升起”,“遮住了天空”,这是诗人不曾想到的结局,他“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的“火”就如此幻灭了,最后也被那“茫茫黑夜”所吞没。这些自然是后话了,写《祖国或以梦为马》时的海子还是饱含激情的,他还是相信“此火为大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的。于是在他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此火”是如此炫目,“如雪白的柴和坚硬的条条白雪”。这种颇似互文式的比喻是多么奇妙,“火”又如何能够比成“雪”呢。一热一冷截然不同的两种事物就这样被海子天才般地糅合在一起了。
“此火为大”,这诗歌的理想还是在祖国语言的建筑上,如同那些具有反叛精神的梁山好汉所建筑的“城寨”,是在激情的喷薄之中以“乱石”般的梦呓之语建筑起来的,而到了诗人的眼中,这不仅仅是“梁山城寨”,还成了“以梦为上的敦煌”了。海子诗中关于敦煌的叙写不少,其中就有以《敦煌》命名的,里面就有这样的述说:
敦煌是千年以前
起了大火的森林
这里的“敦煌”指的是什么呢。“是千年以前起了大火的森林”,这是诗歌理想在传统上的追溯,诗人是以自豪的语气向我们宣读出来了。其实,我们谁都知道过去的中国本身就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诗歌王国,只是到了如今,我们的诗歌语言渐渐地萎缩了,在世界的诗坛上也渐渐地失去了光彩。因此,是诗人,就得背负起重振中国诗歌辉煌的理想,也就是海子所说的“融合中国的行动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纵观海子短暂的一生,他都是在寻求着并且是贯彻着这种诗歌理想的,尤其是他在1986年到1988年继继续续地写作《太阳·七部书》这样一部巨大的组诗,可以说是把整个心血都投进去了,但直到他死都没有完全写就这一部巨大的著作,他的心血都用在了这部大著作上了。他的朋友骆一禾曾说:“他的生和死都与《太阳·七部书》有关。在这一点上,他的生涯等于亚瑟王传奇中最辉煌的取圣杯的年轻骑士:这个年轻人专为获取圣杯而骤现,惟他青春的手可拿下圣杯,圣杯在手便骤然死去,一生便告完结。”然而海子他究竟拿到了他的“圣杯”吗。如果按照基督教的说法,死也是一种永生,我想他应该是完成了使命吧。可是用凡人的话来说,他的诗歌甚至分一生都还值得研究。
3诗人还说,“我投入此火这三者是囚禁我的灯盏吐出光辉”。在我们看来,诗人是以一种杀身成仁的魅力投入到诗歌语言建筑的工作去了。并且在海子1985年6月写的《夜月》就曾有这样的句子:
太阳把血
放入灯盏
这首诗虽然在主题上写“夜月”,然而其中的“灯盏”,是太阳以血的形式渲染出来的,给人的感觉很悲壮,就像是一场献祭,以天空为舞台,血红的一片中诗人在进行献祭的仪式,而他在《七部书》中以话剧体裁写成的《太阳·弑》,更是把这种仪式表现到了极端。这样的书写未免给我们的感官及至精神带来许多不习惯的刺激,然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海子却是以一种悲壮的豪情来抒发了建筑诗歌语言的决心与愿望,我们在阅读的同时自然也感受到了诗人内心澎湃的诗情。
然而,在紧接下来的两节诗中诗人的抒情又跌入到悲哀与无奈了:
众神创造物中只有我最易朽带着不可抗拒的死亡的速度
只有粮食是我珍爱我将她紧紧抱住抱住她在故乡生儿育女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也愿将自己埋葬在四周高高的山上守望平静的家园
面对大河我无限惭愧
我年华虚度
空有一身疲倦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岁月易逝一滴不剩水滴中有一匹马儿一命归天
“岁月易逝”,一直以来都是中国诗人反复吟哦的命题,尤其是诗人以一种无比激扬的诗情把心中的理想诉诸于言语后,往往接下来的就像是火山喷薄过后冷却的寂寞与无奈。海子也感受到了“众神创造物中只有我最易朽”了,并且是“带着不可抗拒的死亡的速度”,这种悲哀是如此的原始却又是如此的刻骨铭心,让人读后不免黯然神伤,就像《论语·子罕》中所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海子也一样,“面对大河我无限惭愧”了,于是哀叹“我年华虚度空有一身疲倦”,这诗歌的理想也一下子变得飘渺起来了,在诗人“易朽”生命之前便是“水滴中有一匹马儿一命归天”了。海子喻岁月以大河,喻理想以马儿,这些都是如此的寻常自然,然而在这里却获到如此神妙的效果,这不能不让人再次感叹海子的天才了。
因此,如此“易逝”的生命面对难以把握的诗歌理想,诗人转而像中国的农民一样,“只有粮食是我珍爱”了。在这里,海子的愿望是如此的单纯,只想将粮食“紧紧抱住”,就像前面所说的那样做“物质的情人”,“抱住她在故乡生儿育女”。可见,海子对“粮食”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切,他都把“粮食”比作自己的伴侣了。因此,我们还可以在海子另一首以《粮食》命名的诗中看到:
粮食
是图画中的妻子
在这里,海子直接把“粮食”比作了“妻子”。不过让我们有些不太明白的是,“妻子”4的前面何以加上“图画中”这个限定语呢。在实际上,“图画中”的东西在我们看来是虚假的、不真实的,是形而上的,就像“画饼充饥”一样,多少一点自欺欺人的味道了。所以,我们也可以想到,在《祖国或以梦为马》中的海子他心里是多么的悲哀与无奈。
此外,让我们再来看看海子在《麦地》中对农民与粮食的叙写吧:
月亮下
连夜种麦的父亲
身上像流动金子
“父亲”自然是中国众多农民的代表了,而“麦”却是粮食的代表。在这里,海子向我们描述了月光下赤着膀子辛勤劳作的农民那优美的劳动姿态,“身上像流动金子”。此情此景,在我们看来就是梦幻般一幅图画:劳动中的人体呈现出来的美感糅合在大自然的赠赐(月光)下,简直是美得难以言说了。然而可不要忘了海子在写作《麦地》这首诗时是1985年,那时的海子离开北京大学到中国政法大学任教刚将近2个年头,可以说他对祖国大地上的事物,尤其是象征着北方大地的“麦地”更是满怀深情的。而这首诗里,他在描写麦地时就特别选择了“月亮下”这样一个非常宁静柔和的时空氛围,这样我们就看到了纯美的一幕。所以用海子的朋友西川的话来说,那时他的诗歌是“母性、水质的爱”,可海子一直坚持着创作“大诗”的理想,固执着“用斧头饮水”、“在岩石上凿出窗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慧城市和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考核试卷
- 农业科学与农村生态农业考核试卷
- 皮革制品的竞争力分析与市场占有率考核试卷
- 港口物流的供应商选择与价值评估考核试卷
- 发动机冷间歇工况下的节能优化策略考核试卷
- 橡胶制品行业的节能减排与环保治理考核试卷
- 专业技术培训中的决策与问题解决考核试卷
- 布艺窗帘的室内空气净化功能考核试卷
- 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专项突破:常见的酸碱盐
- DB11T 931.3-2012 户用分类垃圾桶(袋)技术规范 第3部分:垃圾袋
- 供应室护理责任组长竞聘
- 高中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
- LTC与铁三角从线索到回款
- 《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设计
- 护理质量安全与风险管理的案例分析
- 工程流体力学课后习题答案-(杜广生)
- 小儿健脾胃知识讲座
-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分析13000字(论文)】
- 小细胞肺癌查房
- 外研社英语五年级上册期中期末复习要点
-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