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第十三章内能

第1节分子热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想一想】“暗香来”的原因是什么?分子热运动【提示】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分子特点(1)体积小(2)数量大

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分子非常小,人们通常以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物质的构成知识点1

一滴水中所含的水分子数大约是1.67×1021个。如果你以这样的速度喝水:一秒钟喝一口,一口吞下一亿个水分子,不停地喝下去,要把一滴水中的水分子全部吞进肚里,需要多长时间?53万年!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运动。分子热运动知识点2点击图片观察气体扩散点击图片观察液体扩散点击图片观察固体扩散分子之间有间隙拓展实验:物体的分子之间存在间隙酒精分子水分子点击图片播放酒精与水混合体积的变化实验表明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探究实验:分子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点击图片观察扩散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危害健康,即使只有很少人吸烟,整个场所也会充满烟味,这属于_______现象:“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_______有关。扩散温度连接中考

【多选】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秋天,桂花飘香

B.车加油时,能闻到汽油味C.加了白糖的水会变甜D.扫地时灰尘飞舞

ABC特别说明

机械运动是物体间位置的变化,是宏观物体的运动;热运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微观粒子的运动。机械运动

分子之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不至于散开,因而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分子间的作用力知识点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探究实验: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点击图片观察分子之间有引力分子之间存在斥力气体被压缩时都会产生“抵抗”【思考】气体被压缩时会产生“抵抗”,要是压缩液体和固体呢?分子之间存在斥力【提示】液体和固体更难压缩。这是因为除了引力以外,分子之间还存在斥力。类比法认识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点击图片播放分子间的作用力相互作用r0f1f2f´1f´2f1f´1为分子间引力,f2f´2为分子间斥力,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受到的引力和斥力相互平衡。当r>r0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ff´r分子间的作用力相互作用当r

<r0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r

>10r0

时,分子间无作用力。frf´r……

分子间距决定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决定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就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描述固体分子间距液体分子间距气体分子间距物态微观特征宏观特征分子间距离分子间作用力有无固定形状有无固定体积固体

液体

气体

很小较大很大很大较大很小(几乎为零)有无无有有无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1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2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物理方法总结转换法

分子的世界我们无法观察,但是却能通过实验,得到分子在运动和分子间存在作用力的事实,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转换法。例

下列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这说明铁棒的分子间只存在引力B.液体非常容易流动,这说明液体分子间主要是斥力C.气体很容易被压缩的原因是因为气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D.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D例(1)荷叶上两滴水珠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2)如右图所示,封闭在注射器筒内的空气很容易被压缩,这实验说明分子间有_____,压缩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压缩,这是因为分子间有____。引力间隙斥力1.液体很难被压缩,主要是因为()A.液体分子不停地运动B.液体分子间存在引力C.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D.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

C基础巩固题2.端午情浓,粽叶飘香。端午节那天,小明家里弥漫着粽子的清香。这现象表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D3.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欣欣同学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A.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B.人造木板粘接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C4.

如图所示,将一块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下称量并读数,然后将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稍稍向上用力拉弹簧测力计,则示数将___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此现象间接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变大引力

小丽和小亮在学习了“分子热运动”的知识后,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为此,小丽说:“放在我家衣柜里的樟脑丸过几天就变小甚至消失,就是这个原因。”小亮说:“阳光照到屋子里,有时能看到许多的灰尘在空中飞舞,也是这个道理。”请分别判断小丽和小亮的说法正确吗?并分别说出理由。能力提升题【答案】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过几天就变小,说明樟脑丸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阳光照到屋子里,有时能看到许多的灰尘在空中飞舞,灰尘飞舞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所以小丽的说法是正确的,小亮的说法是错误的。能力提升题(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2)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扩散现象表明

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间隙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3)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作业内容教材作业完成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练习自主安排配套练习册练习谢谢观看!“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二、“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提倡全民阅读,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四)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新教材注重了六个意识。1、国家意识。2、目标意识。3、文体意识,非常突出文学素养的培养。4、读书意识。5、主体意识。6、科研意识。小结:好教,但教好不易。第十三章内能

第2节内能炽热的岩浆冰冷的积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热”是一种能量吗?它能做功吗?

自古以来,人们就在不断地寻找与热有关的某种能量。1.知道内能的含义;知道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等因素有关;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理解热量的概念。2.通过实验和体验活动,知道通过做功和热传递的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能判断物体内能是否发生改变及内能改变的方式。运动着的保龄球具有动能运动着的分子也具有动能,叫做分子动能知识点1内能自由下落的苹果和地球互相吸引具有势能被压缩的弹簧的各部分互相排斥而具有势能互相作用的分子也具有势能,叫做分子势能

内能: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焦耳(J)炽热的熔岩冰冷的雨雪炙热的熔岩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温度虽然很低,其中的水分子仍然做着热运动,所以也具有内能。微观分子数量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分子间距大小变化特别说明: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小,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反过来,物体内能改变时,温度不一定改变。如:水结冰时,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宏观质量大小温度变化体积大小变化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

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因为所有的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与机械能例

关于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块内能为零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D连接中考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温度高的物体,但质量小,内能不一定大晶体熔化过程中,质量、温度不变,但吸热,故内能增加且温度不升高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的冰既没有机械能,也没有内能B.静止的汽车一定没有机械能,但有内能C.在空中飘动的白云只有机械能,没有内能D.静止的汽车可能没有机械能,但一定有内能D

【想一想】取一根粗铁丝,我们有什么办法使粗铁丝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来回弯折铁丝与其他物体来回摩擦用力钻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是做功和热传递。知识点2物体内能的改变探究: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用火加热铁丝放在太阳下晒放在热水中烫热传递

炽热的工件投入冷水中,工件会凉下来,而冷水会变热;热由工件传递到水中,这一过程叫做热传递。

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物体之间有温度差。热传递的条件01传递方向02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热传递的实质03内能的转移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量通常用字母Q表示。

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量度。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一个物体“具有”“含有”热量,应该说“吸收”或“放出”热量。热量例

【多选】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B.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D.热传递过程中,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至低温物

体AD巩固练习

棉花燃烧起来。因为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了硝化棉的燃点。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点击图片播放现象分析结论瓶内水上方存在着无色透明、无法看到的水蒸气;当塞子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液化成了可以看到的小水滴。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点击图片播放做功与内能的改变

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做功改变内能的本质内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化。例

一根锯条的温度升高了,则()A.一定是对该锯条做了功,使它的内能增加,温度

升高B.一定是对该锯条传递了热量,使它的内能增加,

温度升高C.对该锯条做功和传递热量,使它的内能增加,是

不能同时存在的D.对该锯条做功和传递热量,都可以使它的内能增

加,温度升高D1.老师在做“向装有少量水的瓶子内打气”的实验过程中,不断的向瓶内打气,使得瓶内的水蒸气气压增大,水蒸气的内能

(填“增加”或“减少”),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当瓶塞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

,这是因为空气对瓶塞

,内能

(填“增加”或“减少”),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水蒸气

而成小液滴。增加升高白雾做功减少降低液化基础巩固题2.在古代,人类就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方法,这是用_____的方法来改变木头的内能;烧红的铁块放进凉水里,水的温度升高了,这是用_______的方法来改变水的内能。做功热传递基础巩固题3.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B.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C.物体没有吸热,内能一定不变D.在温度、状态和物质种类均相同的情况下,物体的质量越大,内能越大D基础巩固题4.【多选】在下列选项中,物体内能的改变是通过做功实现的是(

)A.在炎热的夏天,在啤酒中放入一些冰块,啤酒变凉C.行驶的汽车,轮胎会变热B.太阳能热水器水箱中的水被晒热D.划火柴,火柴燃烧CD

用打气筒打气时,过一会筒壁会热起来,这是为什么?

答:打气时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筒内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克服活塞与筒壁间的摩擦做功也使筒壁内能增加,所以筒壁就会热起来。能力提升题1.内能的定义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相互作用的势能总和,叫物体的内能。2.改变内能的方法:A.热传递B.做功3.内能改变多少的量度A.热传递传递的热量来量度B.做功做功的多少来量度4.热传递和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作业内容教材作业完成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练习自主安排配套练习册练习谢谢观看!“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二、“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提倡全民阅读,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四)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新教材注重了六个意识。1、国家意识。2、目标意识。3、文体意识,非常突出文学素养的培养。4、读书意识。5、主体意识。6、科研意识。小结:好教,但教好不易。第十三章内能

第3节比热容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同样的日照条件,海水的温度和沙滩不一样。白天,海水凉,沙滩烫脚。傍晚,沙滩凉了下来,海水却还暖暖的,这是为什么呢?来自大自然的疑问1.认识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举例讨论】结论:物体吸收的热量与质量、温度变化有关。65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1.用同样的炉火分别烧一大锅水和一小杯水,加热到相同的温度,谁加热的时间长?谁吸收的热量多?2.把一壶水烧热和烧开,哪种情况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思考】知识点1比热容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除了与物体的质量、物体升高的温度有关外,还可能与其他的什么因素有关?猜一猜

不同物质,当它们质量相同、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吗?如何进行实验验证?还可能与物质种类有关。1.要研究这个问题,必须保持______和_________相同,而使__________不同。2.取两个________的烧杯盛放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水和煤油),用_______的两个电热器给它们加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看它们所用时间的长短。质量升高的温度物质种类相同相同实验设计实验现象: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煤油需要加热的时间短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水的吸热能力强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点击图片播放

方法总结

实验中,使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来比较所需时间的长短,从而得出它们吸热能力的高低。——控制变量法

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表示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转换法

实验表明: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怎样表示不同物质这种性质上的差别呢?比热容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单位: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J/(kg·℃)公式:c:比热容Q:吸收或放出的热量m:质量△t:改变的温度说明: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所放出的热量,与它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相等,数值上也等于它的比热容。单位:J单位:kg单位:℃分析比热容表,可以找出哪些结论?物质比热容c/[J/(kg·℃)]物质比热容c/[J/(kg·℃)]水4.2×103沙石0.92×103酒精2.4×103铝0.88×103煤油2.1×103干泥土0.84×103蓖麻油1.8×103铁、钢0.46×103冰2.1×103铜0.39×103空气1.0×103水银0.14×103【结论】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0102水的比热容最大;03不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04物质的比热容还与物质的状态有关。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物理意义:质量为1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水的比热容是沙石的4倍多,质量相同的水和沙石,要使它们上升同样的温度,水会吸收更多的热量;如果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水的温度变化比沙石小得多。生活·物理·社会

夏天,阳光照在海上,尽管海水吸收了许多热量,但是由于它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海水的温度变化并不大,海边的气温变化也不会很大。而在沙漠,由于沙石的比热容较小,吸收同样的热量,温度会上升很多,所以沙漠的昼夜温差很大。

为什么我国吐鲁番盆地会出现“早穿皮袄午穿纱,夜围火炉吃西瓜”的现象?

沙漠地区多沙石,沙石的比热容小,夜间温度降低较快,而午间在阳光照射下,沙石吸热后温度升高较快。暖气为何用水做介质取暖?汽车发动机为何用水来冷却?

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水降低(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放热(吸热)多,用水作散热剂(冷却剂)效果好。

钢筋水泥都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诸多不便,比如,炎炎夏季,都市气温往往比郊外要高3℃

~5℃,这就是热岛效应,应该如何应对呢?例

由,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比热容增大到原来的2倍B.若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C.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D.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比热容增大到原来的2倍C例

下列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无关的是()A.让热水流过散热器供暖B.用循环水冷却汽车发动机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D.夏天在房间内洒水降温D连接中考例

沿海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与同纬度内陆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不同,如下列出的是:2018年6月某日同纬度的沿海某城市和内陆某城市的气温情况,请判断甲是______城市(选填“沿海”或“内陆”),你的依据是

。沿海沿海城市昼夜温差小2018年6月某日城市甲晴22~30℃城市乙晴19~37℃

知道了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你能根据它的物理意义计算出0.4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70

℃,需要吸收的热量吗?

吸收的热量:Q=4.2×103J/(kg·℃)×0.4kg×(70℃-20℃)=8.4×104J知识点2热量的计算Q吸=cm(t-t0)Q放=cm(t0-t)热量=比热容×质量×改变的温度t0表示初温t表示末温Q=cm△t【例题】一个质量为1.5kg的钢刀,加热到440℃,然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室温为20℃,求:(1)这把钢刀在冷却过程中放出多少热量?(2)若把这些热量给35℃、1kg的水加热,水温升高到多少摄氏度?(标准气压下)[已知钢的比热容为0.46×103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分析】(1)知道钢刀的质量、比热容、初温和末温,利用Q=cm△t求放出的热量;(2)由题知,水吸收的热量为钢刀放出的热量,再利用Q吸=cm△t,求水升高的温度,进而求出末温,注意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解:(1)钢刀放出的热量:Q放=c钢m钢△t钢=0.46×103J/(kg•℃)×1.5kg×(440℃-20℃)

=2.898×105J;(2)由题知,水吸收的热量Q吸=Q放=2.898×105J,由Q吸=cm△t得:△t═=69℃,t=△t水+t0=69℃+35℃=104℃,因为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所以水温升高到100℃。1.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阳光照射下,干泥

土比湿泥土升温慢B.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C.同种物质状态改变,比热容不变D.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

的热量多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水4.2×103干泥土0.84×103冰2.1×103铜0.39×103沙石0.92×103铝0.88×103D基础巩固题2.经常下厨的小关发现,同时用相同的燃气灶加热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油的温度总是升高得快些。这是因为()A.水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B.油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C.在相同的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较多D.在相同的时间内,油吸收的热量较多B基础巩固题3.质量之比为2:3的甲、乙两种液体,当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7:5时,升高的温度之比为6:5,则甲、乙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__。7:4基础巩固题4.用同一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如图所示图象,由图可知:甲物质的温度比乙物质的温度升高______(选填“快”或“慢”),甲物质的比热容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乙物质的比热容。快小于基础巩固题

小明用电热水壶来加热水,将2kg的水温度从20℃加热到100℃。试问:(1)此过程中水需吸收多少热量。(2)已知该热水壶每分钟可以产生1.68×105J的热量,若不计热量损失,要将2kg的水温度从20℃加热到100℃,需要多长时间。能力提升题解:(1)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4.2×103J/(kg•℃)×2kg×(100℃-20℃)=6.72×105J;(2)不计热量损失,则电热水壶产生的总热量:

Q=Q吸=6.72×105J,水壶每分钟可以产生1.68×105J的热量,则加热时间:t==4(分)。能力提升题作业内容教材作业完成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练习自主安排配套练习册练习谢谢观看!“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二、“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提倡全民阅读,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四)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新教材注重了六个意识。1、国家意识。2、目标意识。3、文体意识,非常突出文学素养的培养。4、读书意识。5、主体意识。6、科研意识。小结:好教,但教好不易。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第1节热机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8世纪第一辆汽车问世时,它的速度只有数千米每小时,而目前最快的汽车速度已经超过了声速。汽车是如何获得机械能的呢?第一辆汽车最快的汽车1.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了解四冲程汽油机、柴油机的基本工作过程。2.通过分析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构造及工作过程的异同,学习分析和比较等研究方法。该实验中,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传给水和水蒸气;塞子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去,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动能。蒸汽机原理探究新知知识点1热机点击图片播放探究实验能量之间的转化

人们发现内能可以做功,并制造了各种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热机。

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热机的种类蒸汽机带来一场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轮机蒸汽纺纱机蒸汽火车蒸汽轮船

热蒸汽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推力,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作中解放出来。

内燃机: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汽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一种内燃机的剖面图内燃机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大类。使用汽油作为燃料的叫汽油机。使用柴油作为燃料的叫柴油机。汽油机的构造知识点2汽油机

汽油机由汽缸、火花塞、进气门、排气门、活塞、曲轴、连杆组成。汽油机工作时,活塞在汽缸内做往复运动,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作一个冲程。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点击播放:了解汽油机的结构和工作过程汽油机的结构与工作过程汽油机在四个冲程中的工作过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汽油和空气混合物进入汽缸。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汽油机在四个冲程中的工作过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汽缸。在压缩冲程结束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带动曲轴转动,对外做功。【想想议议】1.在四个冲程中,哪些冲程发生了能量的转化?2.哪个冲程使汽车获得动力?

做功冲程使汽车获得动力,其他三个冲程依靠飞轮的惯性。3.哪个冲程排出了汽车的尾气?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排气冲程例1下列表示四冲程汽油机处于压缩冲程的是(

ABCDA连接中考喷油嘴知识点3柴油机柴油机的构造

柴油机结构和汽油机相似,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柴油机通过压缩空气直接点燃柴油。柴油机的汽缸顶部没有火花塞,而有一个喷油嘴。吸入物质也只有空气,在压缩冲程结束时,压缩空气的温度已经超过柴油的燃点,此时从喷油嘴喷出的雾状柴油遇到热空气就立刻燃烧起来。点击播放:了解柴油机的结构和工作过程柴油机的结构与工作过程点击播放:了解汽油机、柴油机的结构和工作过程的异同点汽油机与柴油机的结构与工作过程的异同点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优缺点柴油机比较笨重,主要用于载重汽车、拖拉机、火车轮船上。

柴油发动机与汽油发动机相比热效率高30%,因而从节约能源、降低燃料成本角度上讲,柴油发动机轿车的推广使用具有重大意义。

汽油机转速高,结构简单,质量轻,造价低廉,运转平稳,使用维修方便。汽油机在汽车上,特别是小型汽车上大量使用。

【思考】老式摩托在启动时,需踏动启动杆,这是为什么?现代汽车里的“马达”(起动机)起什么作用?

答:老式摩托在启动时,需踏动启动杆,带动飞轮转动,完成吸气与压缩冲程、排气冲程,然后发动机(汽油机)才能开始正常工作。

同样,小汽车启动时,转动钥匙,电动机开始带动飞轮转动,完成吸气与压缩冲程、排气冲程,从而启动发动机。

内燃机不能自行启动。开始运转时,要靠外力使飞轮和曲轴转动起来,由曲轴通过连杆带动活塞运动,以后内燃机才能自己工作。例2常规潜艇以四冲程柴油内燃机为动力,工作时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其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冲程。连接中考压缩1.汽油机在压缩冲程中工作物质被压缩,汽缸中的()A.压强增大,温度降低B.压强减小,温度升高C.压强增大,温度升高D.压强减小,温度降低C基础巩固题C2.汽油机和柴油机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柴油机吸入汽缸的是柴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汽

油机吸入的是空气B.在压缩冲程中它们的压缩程度是一样的C.柴油机里推动活塞做功的燃气的压强比汽油机

里的高D.在压缩冲程末,汽油机汽缸内的温度比柴油机

的高3.科学家发明了一款单缸六冲程内燃机,它每一个工作循环的前四个冲程与单缸四冲程内燃机相同,在第四冲程结束后,立即向汽缸内喷水,水在高温汽缸内迅速汽化成高温、高压水蒸汽,推动活塞再次做功,第五冲程是________冲程,这一冲程将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___能。为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这款内燃机的第六冲程是__________冲程。做功内机械排气1.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如图所示为________冲程,若飞轮转速为3600r/min,该汽油机活塞1s对外做功_______次。做功30能力提升题2.根据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汽油机汽缸顶部有一个火花塞,柴油机汽缸顶部是一个喷油嘴B.汽油机吸入的是空气,柴油机吸入的是空气和柴

油的混合C.吸气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压缩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A热机是利用内能做功的机器内燃机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大类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四冲程热机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两次,飞轮转动两周,做功一次作业内容教材作业完成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练习自主安排配套练习册练习谢谢观看!“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二、“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提倡全民阅读,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四)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新教材注重了六个意识。1、国家意识。2、目标意识。3、文体意识,非常突出文学素养的培养。4、读书意识。5、主体意识。6、科研意识。小结:好教,但教好不易。第2节热机的效率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柴薪煤炭石油天然气【想想议议】从哪里可以获得内能?

1.认识燃料的热值的定义,会利用热值的公式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2.常识性了解热机的效率及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提出问题】不同燃料的放热本领相同吗?怎么比较它们谁的放热本领强呢?知识点1燃料的热值【实验设计】选取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点燃后,对相同质量的水进行加热,比较两杯水温度的升高多少,来确定燃料的放热本领。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大量的实验事实证明,燃烧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放出的热量是不同的。

我们用热值这个概念来表示燃料放出热量的本领。热值: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物理意义:热值在数值上等于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定义式:q:燃料的热值Q: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m:燃料的质量热值单位:焦每千克;符号:J/kg。气体燃料:J/m3。V:气体燃料的体积观察热值表,你有什么收获?(信息、物理含义)煤油4.6×107木炭3.4×107汽油4.6×107无烟煤3.4×107氢气1.4×108石油4.4×107焦炭3.0×107天然气4.4×107柴油4.3×107烟煤2.9×107煤气3.9×107酒精3.0×107干木柴1.2×107气体(J/m3)液体(J/kg)固体(J/kg)常用燃料的热值

从热量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发射火箭上天要用氢做燃料?有关燃料燃烧放热的计算

根据热值表,计算一下10t氢完全燃烧放出多少焦耳的热量?

若用干木柴完全燃烧来获得这些热量,需要多少t干木柴?氢的热值是1.4×108J/kg干木柴的热值1.2×107J/kg放出热量:Q=qm=1.4×108J/kg×

10×103kg

=1.4×1012J需要干木柴:约120t干木柴与10t氢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相当。

关于燃料的热值正确的是()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程度有关B.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C.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多少有关D.燃料的热值与上面三个因素都有关B例对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燃料的热值跟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成正比

B.燃料没燃烧时就没有热值

C.就某种确定的燃料而言,它的热值是一个确定的值,

跟燃料的质量及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无关

D.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C例

我国于2017年5月18日在南海海域成功试采“可燃冰”,“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使用潜力,在相同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达到天然气的数十倍。如果“可燃冰”热值是天然气的10倍,设天然气热值为4.2×107J/kg,完全燃烧0.5kg“可燃冰”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J2.1×108连接中考解:可燃冰的热值:q可燃冰=10q天然气

=10×4.2×107J/kg

=4.2×108J/kg完全燃烧0.5kg“可燃冰”放出的热量:

Q=q可燃冰m=4.2×108J/kg×0.5kg

=2.1×108J【想想议议】在内燃机中燃料是否能够完全燃烧?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都到哪里去了?知识点2热机的效率点击图片播放热机效率

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公式蒸汽机的效率只有6%~15%

汽油机的效率为20%~30%柴油机的效率为30%~45%【例题】某汽车的输出功率是60kW,正常行驶的速度为54km/h,汽车内燃机的效率是25%,该汽车要是行驶108km,要消耗多少kg的汽油?(汽油的热值4.6×107J/kg)分析:(1)要计算出消耗的汽油质量,根据Q=mq可知,需要求出消耗的汽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2)又根据可知,需要求出汽车行驶过程中做的有用功;(3)又根据W=Pt可知,需要求出汽车行驶的时间;(4)汽车行驶的时间t可由速度公式求出。≈37.6kg热机与环境【思考】如何提高热机效率,节约能源,减少污染?1提高燃料利用率,使燃料充分燃烧;2改进热机,减少各种能量损失;3利用废气的能量。例

下列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A.减少各种热损失B.加润滑油减少机器各部件之间的摩擦C.充分利用废气的能量,如建热电站D.采取少消耗总能量的办法D

巩固练习热机与社会生活点击图片播放视频1.下列关于热值的说法正确的是()A.2kg煤的热值大于1kg煤的热值B.燃料热值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C.燃料燃烧不完全时热值变小D.燃料的热值是燃料本身的特性,与其他因素无关D课堂检测基础巩固题2.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要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火要虚”的目的是()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能使可燃物完全燃烧D.提高了可燃物的利用率D课堂检测基础巩固题3.

【多选】关于热机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机效率越高,即热机做的有用功多

B.热机效率越高,即热机的功率越大

C.要提高热机效率,就要尽量减少各种能量损失,并且要保证良好的润滑

D.提高热机效率,有利于环保减排

CD课堂检测4.有如图所示的两套相同装置,分别在两个燃烧皿中放入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点燃后加热质量相等的同种液体,通过比较燃料__________(选填“燃烧相同时间”或“全部燃烧”)后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判断两种燃料的热值的大小。燃料燃烧,___________转化为内能,用比热容________的液体可以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实验中液体没有沸腾)全部燃烧化学能小1515.某个家庭预计每月使用天然气4m3,这些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多少热量,相当于多少kg柴薪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气=4.4×107J/m3,q柴=1.2×107J/kg)解: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q气V=4.4×107J/m3×4m3=1.76×108J;放出这些热量所需柴薪质量:

目前,“节能减排”已引起全球的关注。如何减少能耗,提高汽车发动机的效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多数家用汽车的发动机均为汽油机,它把汽油燃烧产生的内能部分转化成机械能,再通过传动机构将动力传给车轮使汽车行驶,小明的爸爸新买了一辆小汽车,小明坐着这辆汽车匀速行驶144km,用时2h,消耗汽油9kg,其发动机的功率为23kW。请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1)汽车匀速行驶时所受的牵引力是多大?(2)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能力提升题作业内容教材作业完成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练习自主安排配套练习册练习谢谢观看!“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二、“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提倡全民阅读,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四)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新教材注重了六个意识。1、国家意识。2、目标意识。3、文体意识,非常突出文学素养的培养。4、读书意识。5、主体意识。6、科研意识。小结:好教,但教好不易。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能量,它们之间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相互转化,能量的转化遵循怎样的规律呢?1.

知道各种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转化的例子。2.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用能量守恒观点分析自然现象。拉长的橡皮筋

你能说出下面物体都具有什么形式的能量吗?山巅的危石运动的足球西藏羊八井地热池

食物

太阳光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动能内能化学能太阳能常见的能量形式有:机械能、内能、电能、光能、太阳能、生物能、原子能等。水能电能化学能煤炭、液化石油气奔腾的江河电流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钻木取火木柴燃烧风扇通电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知识点1能量的转化植物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水电站里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闪雷鸣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光能光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内能风能转化为电能光伏发电微波炉风力发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核能转化为机械能手机充电核电站原子弹爆炸核能转化为电能点击图片播放各种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填一填】物体高温下发光太阳热水器AgBr见光分解木炭燃烧原电池电解NaCl溶液电动机发电机摩擦生热做功冲程热电站太阳能电池板木炭燃烧吸热化学反应太阳帆例智轨列车融合了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的优势,零排放、无污染。智轨列车的动力系统在输出动力的过程中()A.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连接中考A弹性小球越跳越低停止用力,秋千会越摆越低

在秋千和小球的运动中,看似能量减小了,其实是在运动过程中,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成了内能。知识点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在分析自然现象时,如果发现某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一定能找到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增加;反之,当某种形式的能量增大时,也一定可以找到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减少。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1.电风扇工作时,消耗的电能与电动机获得的机械能相等吗?如不相等,是否意味着能量不守恒?

2.我国有句谚语“要使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比喻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的事,请大家分析此比喻是否有科学道理?

提示不相等。消耗的电能除了转化为机械能外,还转化为内能。【想想议议】

提示没有。违反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点击图片播放不能实现的永动机例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A.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永动机是可以制成的B.两个斜面相对连接,小球从左斜面滚下后冲上右斜面C.电水壶里的水沸腾后断电,水的沸腾却一直持续下去D.出枪膛的子弹射穿木板后,以更快的速度继续运动B

连接中考1.某智能百叶窗的叶片上贴有太阳能板,在光照时发电,给电动机供电以调节百叶窗的开合。该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换是()A.电能→机械能→光能B.光能→机械能→电能C.光能→电能→机械能D.机械能→电能→光能C基础巩固题2.在下列事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铁棒在火上烤得很热B.汽车紧急刹车,轮胎发热

C.燃烧木材取暖D.给电炉通电,电炉发热B基础巩固题3.在各种形式的能量转化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能一定守恒B.各种形式的能量都守恒C.各种形式的能量的总量一定守恒D.只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基础巩固题①摩擦生热

(→

)②气体膨胀做功(→

)③电灯发光(→

④电饭锅做饭

(→

)4.分析下列各现象中能量的转化机械能内能内能机械能电能光能电能内能基础巩固题

委内瑞拉安赫尔瀑布是世界上最高的瀑布,也叫做丘伦梅鲁瀑布,瀑布总落差可达到979m。如果水下落时重力做功的50%转变为水的内能,则质量为m的水从该瀑布顶端下落到底端温度升高了多少℃?(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解:水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W=Gh=mgh,转化成水的内能:Q=ηW=ηmgh,由Q=cm△t可得水升高的温度:能力提升题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转移和转化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是守恒的依据能量守恒定律,永动机不可能实现作业内容教材作业完成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练习自主安排配套练习册练习谢谢观看!“部编本”语文教材解读“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一)教材要体现国家意识、主流意识形态、党的认同,体现立德树人从娃娃抓起。(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二、“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提倡全民阅读,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三)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研结合。(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部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一)选文创新:课文总数减少,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二)单元结构创新——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制,综合性更强。(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四)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新教材注重了六个意识。1、国家意识。2、目标意识。3、文体意识,非常突出文学素养的培养。4、读书意识。5、主体意识。6、科研意识。小结:好教,但教好不易。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第1节两种电荷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怒发冲冠”【思考】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通过实验探究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作用规律;知道验电器的构造、作用及工作原理;认识导体和绝缘体。2.会运用摩擦起电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相关现象;会用原子及其结构解释摩擦起电的原因。物理学中,把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物体叫做带电体。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知识点1两种电荷点击图片演示摩擦起电摩擦过的气球能吸引头发、水流被丝绸摩擦的玻璃棒能吸轻小物体被毛皮摩擦的橡胶棒能吸轻小物体都是带电体两种电荷由实验可知,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种类不同。点击图片播放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大量的实验事实表明:无论用什么方法带电,物体所带的电荷或者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相同,或者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相同。点击图片播放

既然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人们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1.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为什么?2.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为什么?

答:能,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该轻小物体带同种电荷。

答:不能,因为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因此该轻小物体可能带异种电荷,有可能不带电。【想一想】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

一根实验室中常用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摩擦后所带的电荷量大约只有10-7C;一片雷雨云带电的电荷,大约有几十库仑。

两个电荷量分别为1C的带电体,相距1km,相互作用力约为9000N。可见:库仑是一个很大的单位。电荷的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

电荷量及其单位金属球绝缘垫金属杆金属箔金属罩接线柱如何验证物体带电验电器的结构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点击图片播放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上。金属箔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原理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带电荷量越多,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大例

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层,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上带有________,而具有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电荷吸引轻小物体例

下列现象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A.在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叭声B.用干净的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梳子飘起C.化纤衣服穿在身上特别容易吸附灰尘D.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飘落D例

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轻质小物体a,a被吸引过来,则a是()

A.带正电B.带负电

C.不带电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D因为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因此该轻小物体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不带电。知识点2原子及其结构原子结构示意图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量都是e的整数倍。

电子是带有最小电荷的粒子。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e表示。e=1.6×10-19C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②失去部分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多余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负电.摩擦起电的原因摩擦起电的实质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电子的转移玻璃棒因少电子而带正电,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后,验电器上的部分电子会转移到玻璃棒上,从而使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带上正电荷。橡胶棒因多电子而带负电,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后,橡胶棒上的部分电子会转移到验电器上,从而使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带上负电荷。ee接触带电的实质电子转移

本课件是在MicorsoftPowerPoint的平台上制作的,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独立运行,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多路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减轻了学习负担,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育的灵活与高效。部分内容取材于网络,如有雷同,请联系删除!作品整理不易,仅供下载者本人使用,禁止转载!例

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是由于()A.电子从毛皮转移到了橡胶棒B.电子从橡胶棒转移到了毛皮C.质子从毛皮转移到了橡胶棒D.质子从橡胶棒转移到了毛皮A连接中考实验表明有一部分电荷通过金属棒从A转移到了B,电荷发生了定向转移。金属棒比橡胶棒更容易导电知识点3导体和绝缘体点击图片播放点击图片播放导体和绝缘体的识别常见的导体: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的水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

橡胶、玻璃、塑料、空气、油等。容易导电的物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导体绝缘体导体绝缘体陶瓷玻璃石墨橡胶油人体酸碱盐的水溶液大地塑料空气连连看导体之所以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有大量的自由电荷,导体就是利用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来导电的;而绝缘体内自由电荷数少,因此绝缘体不容易导电。导体与绝缘体的实质金属导体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溶液靠自由离子导电自由电荷统称:自由电荷实验表明导体与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界限导体与绝缘体的转化点击图片播放

中和现象:等量的异种电荷放在一起完全抵消的现象。如用丝绸摩擦过玻璃棒后,两者带有等量的异种电荷,两者接触后,所带电荷相互抵消,不再显电性。

中和现象并不是电荷的消失,而是电荷发生了转移,使正、负电荷抵消。

电中和过程必定伴随放电现象,剧烈的放电现象会产生电火花。中和现象点击图片播放例

关于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绝缘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导电B.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也不能带电C.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但能够带电D.绝缘体内没有电子,因此它不容易导电C连接中考例

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A.人体、大地、铜钥匙B.橡皮、煤油、塑料袋C.铅笔芯、盐水、玻璃杯 D.瓷瓶、空气、钢板尺B连接中考1.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甲和乙,使甲带电,乙不带电。如图所示,可以看到甲的金属箔张开,乙的金属箔闭合,用橡胶棒把甲和乙连接起来会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A.甲、乙都增大B.甲、乙都减小C.甲、乙都不变D.甲减小,乙增大C基础巩固题2.小明将毛皮与橡胶棒摩擦这一过程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毛皮与橡胶棒摩擦起电是创造了电荷B.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够吸引轻小物体C.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带负电的物体会互相吸引D.橡胶棒能带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