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风景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高中语文】《风景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高中语文】《风景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高中语文】《风景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高中语文】《风景谈》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响——《风景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掌握重点字词含义。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3.体悟作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寄予其中的情感。教学重点:赏析六幅风景画的特点及其思想内容教学难点:赏析文章,多种表达方式及作用教学过程:一、自主预学(一)【导入设计一】唐代边塞诗描写塞上风物,往往以苍茫、悲凉的基调居多:“云沙泱漭天光闭,河塞阴沉海色凝”(崔湜:《大漠行》);“终日风与雪,连天沙复山”(岑参:《寄宇文判官》);“一阵风来一阵砂,有人行处没人家”(周朴:《塞上曲》);“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李益:《登长城》)。即令不乏描写雄奇壮观景象、言辞慷慨的名篇,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武判官归京》等,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终究难以抗拒自然的伟力。茅盾的《风景谈》写的也是塞上风物,展现的则是崭新的人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感情。我们今天一起学习《风景谈》,了解塞上风物,感悟当时延安人崭新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感情。【导入设计二】《风景谈》是茅盾抒情散文的代表作之一,与稍后写的被誉为姐妹篇的《白杨礼赞》成为现代散文发展史上有口皆碑的名篇,也是被选入中学或大学语文中的典范篇章。宋代慧开禅师的有一首颇有禅意的小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世界如此美妙,在人的一生中,总有遇到很多风景,留下过目难忘的瞬间,让你记忆犹新时时品味。这节课,我们跟随文学家茅盾先生的回忆,一起欣赏留在他心底深处那些动人的风景。(二)任务驱动1.作者介绍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2.写作背景《风景谈》是茅盾于1940年5月由新疆到延安,亲历了五个月不寻常的生活后不久写于重庆的。1940年5月矛盾途经西安,巧遇朱德,应邀前往延安讲学并参观访问。在延安,目睹了解放区蓬勃发展的景象,激发了对解放区的热爱感情。同年年底矛盾回到了国民党统治下的重庆,当时正值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写下了《白杨礼赞》的姊妹篇《风景谈》。茅盾在他的回忆录中说:“我写了延安的风景,而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这篇散文,表面看似是描写塞上高原的自然风光,然其主旨则在讴歌大自然的主宰——革命根据地的人。二、点津导学任务1:《风景谈》中的风景以场景呈现,本文主要描绘了哪些季节哪些风景场景?请用四字词给每一处场景命名,活动一:理清文章段落层次。本文以新闻纪录电影拍摄的角度,讲述了看似不同而实则相互关联的六幅画面,自然地分成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写猩猩峡外沙漠的“风景”,可概括为“沙漠驼铃”。第二部分(第2段),写延安人劳动晚归的剪影,可概括为“高原归耕”。第三部分(第3、4段),写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师生劳动归来的欢乐场面,可概括为“延水夕照”。第四部分(第5、6段),写延安石洞中一对促膝而坐的青年男女,可概括为“石洞雨景”。第五部分(第7、8段),写延安青年们在桃林茶社休息的情景,可概括为“桃林小憩”。第六部分(第9、10段),写抗日战士一一小号兵的英姿,可概括为“北国晨号”。活动二:用四字词语概括六个场景。预设答案:第一个场景:沙漠驼铃(新疆)第二个场景:高原晚归(高原归耕)第三个场景:延河夕照(延河声喧)第四个场景:石洞雨景(石洞趣读)第五个场景:桃林小憩(桃林茶社)第六个场景:北国晨号(黎明剪影)活动三: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六个场景的季节。【提示】①茅盾是一九四Ο年五月底到延安的,十月即返渝一幅画面恰恰描摹了“五月的北国”春季晨景。②“月夜归耕”、“延河夕照”、“桃林小憩”诸画面显然提供了仲夏或初秋的景色——“高杆植物颀长而整齐”,“干坼的黄土正吐出它在一天内所吸收的热”,“荞麦正当开花”……任务2:1940年5月26日到10月10日,茅盾在延安生活了近五个月,11月下旬到达重庆后不久,就写了这篇“见闻录”式的散文。为了在国统区发表,全篇从谈风景的角度下笔,写得比较含蓄,用一幅幅有特点的风景画来表现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他在《回忆录二十七》中说,“我写了延安的‘风景’,而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如何理解“我写了延安的‘风景’,而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预设答案①文章描绘了四幅内容不同而相互联系的风景画(高原晚归(高原归耕)延河夕照(延河声喧)石洞雨景(石洞趣读)桃林小憩(桃林茶社),不仅写了自然风光,也包括了人的活动。②文章热情讴歌了延安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赞美了延安军民崇高的精神面貌,体现了政治性。③文章正是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的活动来表达作者对根据地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体现了文章主旨,寓意深刻,含蓄委婉。分析六幅风景画之间的联系《风景谈》从表面看,只是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六幅风格各异的风景画,但仔细品味却可以发现它们相互之间并不是孤立的、散乱的,而是和谐统一的。请结合内容分析。答:①首先,每一幅画面的内容是紧密相连的。六幅风景画描写的着眼点虽然不同,但相互之间在对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相互之间的和谐相处,对人类伟大的赞美这一内容上,却是和谐统一的。②其次,每幅风景画结尾的议论是和谐一致的。如第一幅画结尾"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的议论,确定了作者赞美的主基调,第二、三幅画结尾的议论则是对前者"人类"内涵的进一步充实和丰富。第四、五幅画结尾的议论重在说明,人类既是"风景"的构成者,更是"风景"的主宰,使其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在最后一幅画的结尾,作者将对人类伟大的赞美具体物化到两名抗日战士的具体形象上。"我看得呆了,我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这才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的议论,较之前面的议论,就显得更为深刻了。这些议论乍看起来似乎差不多,都写了自然与人的关系,但仔细玩味,就可感受到其议论的含义是逐步深化、和谐一致的。③再次,每一幅风景画的结构布局也是和谐统一的。六幅"风景画"的写法大致相同,先写自然景观,次写人的活动,最后通过议论揭示"画"旨。文章在结构布局上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按照作者对人类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逐一深化的顺序,把六幅风景画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之显得既舒展自如,又谨严有序,表现出整体和谐统一,完满无缺,真正做到了"形散而神不散"。任务3:体悟本文高超的“剪辑”艺术“剪辑”一词,而今被影视艺术专用,《风景谈》也确实有影视文学的味道。全文由六幅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画面组成,画面精当“剪辑”,突出文章主旨。把每幅画面后的纯议论文字连缀起来,作者用简赅的语言表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精髓。《风景谈》的写作与代表体现了茅盾的“斗争艺术”,更反映了他在“艺术斗争”中的深厚功力。任务4:著名戏剧家张光年评价茅盾作品,是“文学家与革命家的完美结合”,是并不多见的“把两种素质集于一身的人”;请分析“文学家与革命家的完美结合”答:①文学性:《风景谈》则更富于生活的情趣和新生活中所闪出的诗情画意。文章从《塞上风云》影片引起的联想开篇,借助丰富的艺术联想,纵横驰骋,给我们描绘了六幅和谐优美、寓意深邃的风景画。②革命性:《风景谈》通过描绘六幅内容不同而相互联系的风景画,深深地表达了作者对解放区和谐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讴歌了延安军民为创造和谐生活表现出的崇高精神。三、合作共学赏析《风景谈》之文学性活动一对比”劳动归来“场景,赏析战士剪影1.二三两段都是描绘的“劳动归来”场面,请简要分析有什么不同?答案:(1)两个场景时间不一样,一个是三五明月之夜,一个是夕阳在山;(2)描写人物不一样,一个是劳动人民,一个是革命青年;(3)刻画重点不一样,一个突出旋律愉快的歌声,一个突出长满老茧的双手;(4)表达目的不一样,一个是强调改造自然,一个是强调改造自身。2.清晨,窗纸微微透白,万籁俱静,嘹亮的喇叭声,破空而来。于是我披衣出去,打算看一看。空气非常清冽,朝霞笼住了左面的山,我看见山峰上的小号兵了。霞光射住他,只觉得他的额角异常发亮,然而,使我惊叹叫出声来的,是离他不远有一位荷枪的战士,面向着东方,严肃地站在那里,犹如雕像一般。晨风吹着喇叭的红绸子,只这是动的,战士枪尖的刺刀闪着寒光,在粉红的霞色中,只这是刚性的。我看得呆了,我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请寻找角度,赏析上面这段文字描绘的场景。答:①对小号兵吹号和哨兵站岗景象的描绘使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嘹亮的喇叭声”“晨风吹着喇叭的红绸子”是动景,“万籁俱静”、战士“犹如雕像一般”是静景,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庄严的画面。②注重色彩的搭配。粉红的朝霞、红绸子、刺刀的寒光交融在一起;朦胧的与鲜艳的、冷色的与暖色的、柔性的与刚性的色彩的相互融合,构成了表现抗日战士严肃、坚决、勇敢和高度警觉形象的画面。③结尾直抒胸臆,赞美了如雕像一般挺立在山巅的高度警觉的战士,歌颂我们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伟大精神。活动二分析“群像”和“具像”安排之妙3.这篇选文作者描绘的“人的活动”包括“群像”和“具象”,请就作者为何这样安排谈谈你的见解。答:①“群像”指的是文学艺术作品中出现的一群人物形象,属于“面”的范畴;“具象”是个体的鲜明的形象。前者多有意境和主题烘托的作用,后者更多使用细节描写等表现手法,也更浓烈地表达作者的情感,有突出和强调作品主旨的作用。②文中戈壁驼队的“红旗”与明月下的“晚归的种地人”及河边知识分子们舒展快乐的群像劳动场景为读者描绘了西北抗日根据地军民崇高的革命热情和投入革命生活的群众与知识分子朴实热烈的理想生活;③篇末吹喇叭的号兵与荷枪的战士的具象形象,则意象化地表明新生革命队伍有坚决勇敢的革命斗志与毫不畏惧、刚烈果敢的革命精神,他们不仅守护家园更唤醒民众。活动三赏析句式效果和“炼字”艺术4.(1)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2)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3)在这里,人依然是“风景”的构成者,没有了人,还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再者,如果不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那又有什么值得怀念?这三句的意思基本相同,由于用了不同的语气,表达效果也有所不同。请分析。答:①例(1)为陈述句,例(2)为感叹句,例(3)为反诘疑问句。②这三句,像螺旋一样,愈旋愈深,有力地颂扬了解放区军民的生活和斗争。③作者之所以基本相同的意思要选择不同的语气来表达: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句式的单一;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即随着内容的不断增加而起到不断深化主题的作用。5.本文语言看似自然,不事雕琢,实则匠心独运,炼字尽得其妙,请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1)可是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这时候忽然从山脊上长出两个牛角来,随即牛的全身也出现,掮着犁的人形也出现,并不多,只有三两个……答:两只牛角从山脊上出现,可以说“伸”出来,也可以说“露”出来,还可以说“冒”出来,可是作者不用“伸”,不用“露”,也不用“冒”,却出乎意料地用了一个“长”字。这个“长”字用得非常传神。它一方面道出了山势之高,耕牛爬坡动作之缓慢;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种田人晚归的出现与黄昏景色之协调融合,姗姗归来的耕牛给黄昏恬静的山野增添了诗意和生机,给读者以艺术的美感。(2)这几位晚归的种田人,还把他们那粗朴的短歌,用愉快的旋律从山顶飘下来,直到他们没入山坳,依旧只有蓝天明月黑黝黝的山,歌声可是缭绕不散。答案:这例中的“飘”字用得非常好,它把我们引入迷人的音乐境界,形象地描绘出了歌声的轻柔悠远,反映出解放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对新生活由衷的喜悦之情。(3)夕阳在山,干坼的黄土正吐出它在一天内所吸收的热,河水汤汤急流,似乎能把浅浅河床中的鹅卵石都冲走了似的。答案:一个“吐”字,可见白昼之炎热,傍晚之凉爽。一个“吐”字把静态的事物写活了,给黄土高原赋予了生机,也隐隐从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延安的山水充满了喜爱之情。(4)河水喧哗得更响了,跌在石上的便喷出雪白的泡沫,人们把沾着黄土的脚伸在水里,任它冲刷,或者掬起水来,洗一把脸。答案:这一段描写中,作者用“喧哗”、“跌”、“喷”三个动词形象地描写了延河的流水,给延河水赋予了青少年般的朝气、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这段景物描写对反映延安鲁艺学员朝气蓬勃的新生活和精神风貌起了一定的烘托作用。著名戏剧家张光年评价茅盾作品,是“文学家与革命家的完美结合”,是并不多见的“把两种素质集于一身的人”;请分析。答:①文学性:《风景谈》则更富于生活的情趣和新生活中所闪出的诗情画意。文章从《塞上风云》影片引起的联想开篇,借助丰富的艺术联想,纵横驰骋,给我们描绘了六幅和谐优美、寓意深邃的风景画。②革命性:《风景谈》通过描绘六幅内容不同而相互联系的风景画,深深地表达了作者对解放区和谐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讴歌了延安军民为创造和谐生活表现出的崇高精神。四、拓展迁移赏析《风景谈》的美学特点《风景谈》是茅盾抒情散文的代表作之一,是现代散文发展史上有口皆碑的名篇,对《风景谈》主题思想的分析,几十年来一直停留在:文章通过描绘六幅内容不同而相互联系的风景画,热情讴歌了延安军民的火热的战斗生活,赞美了延安军民的崇高精神面貌这一阐释上。但这种分析有些概念化、表面化,或者说是较为笼统的。文学性和美学价值的角度重新认识《风景谈》。【提示】①自然美。《风景谈》所涉及的“自然”,虽然有着特定的地域、特殊的时代背景——抗日战争时期的陕北。但作者的观点,却有着普遍的意义。作者认为,自然是美的,祖国大好河山是美的,尤其在当时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显得更加美丽。这种思想充盈于全篇,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茅盾先生的美学思想是和他的爱国主义感情交融在一起的。星星峡外那四顾茫茫的死寂的沙漠袒露着原始的、粗粝的阳刚之美;黄土高原那“蓝天明月,秃顶的山,单调的黄土,浅濑的水”包孕着清新、静穆的优美,如此等等,基本上都属于作者张扬的第一自然美。三五月之夜,在蓝的天、黑的山、银色月光的背景上,赶着牛、掮着犁,唱着短歌的归耕队伍所成就的田园诗般的剪影是美的;夕阳西下,彩霞满天,那些从生产归来,散落在延河中舒心地洗涤、爽朗地谈笑的人群织成的“图画”是“美妙”的;二三十棵桃树下,半盘磨石,几尺短碣,开花的荞麦、屏风似的大麻和玉米组成的乡间茶社同样美不胜收——这些可以视作作者所赞美的第二自然美。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作者始终认为,人不仅是自然美的组成部分,更是自然美的主宰和灵魂;而美的自然只有成了人类活动的“最恰当不过的背景”时,才有灵气、灵魂,从而具有了更深厚的美学意义;而且,人类的活动,还可以使不是美的自然有了动人心魄的美,如“石洞雨景”。如“沙漠驼队”,作者写道:“这里是大自然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难道这不是‘风景’吗?”在“桃林小憩”后面,作者强调指出:“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人创造了第二自然!”茅盾先生认为,面对伟大的自然,人只有成为自然的主宰者、战胜者,才能显出自身的“更伟大”,成就一种崇高的美。不然,人也会像沙漠上那些“驼马的枯骨”,以其“微小的白光”融入“四周的苍茫”,更无从谈美和对美的欣赏了。②社会美《风景谈》涉及了人的形体美、心灵美,进步人类反抗侵略、创造新世界的社会实践美,非常鲜明地表达了社会美的时代性、阶级性以及作者崇高的、严肃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茅盾先生认为,“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所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面对国内外敌人两面作战的陕北军民,他们的一切活动,无论生产、生活、站岗、休憩的场面,无一不是美的,值得讴歌赞颂的。因为他们的社会实践,就是“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的具体体现。其次,进步的、革命的人生观,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品德,是充盈于天地、照亮了环境的至纯至美的心灵美。作者赞美那在雨中石洞里忙着追求新知、追求真理的一对青年男女“是两个清楚明白生活意义的人,在任何情形之下,他们不倦怠,也不会百无聊赖,更不至于从胡闹中求刺激。”正因为有了他们,“四面寂静灰黄,没有一般所谓的生动鲜艳”的“大自然顿时生色”,成了“可以称道”“值得怀念的风景”。不仅处在抗战中心的陕北儿女的心灵是美的,就连他们的相貌、姿态动作、气质风度也都是美的。这种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完美结合,更成为社会美的一种典范。你看,茶园的茶客都是美的。他们朝气蓬勃,朴实无华。他们中即便是“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的人,也是那样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当我们国家正处在民族危亡之际,是他们英勇奋斗,不怕牺牲,背负着民族的苦难和人民的希望,高举着救国图存的火炬,才使作者看到了光明,看清了未来。所以,无论这些人以何种方式来此小憩、小聚,他们里里外外都是美的。而且,由于他们“高贵精神的辐射”,还使这里有了“特别的氛围”,成为“值得留恋”的“风景”。“北国晨号”中的那个小号兵和那位荷枪的战士的飒爽英姿,严肃、坚毅、勇敢、凛然不可侵犯的钢铁形象更是那样完美,使作者不禁“看得呆了”,以至“惊叹叫出声来”,不禁赞叹:“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五、总结悟学艺术手法1.选材恰当,中心突出。选取材料不仅有作者经历、观察角度的问题,而且也有作者写作技巧、方法的问题。本文作者在选材上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方法,选取了能够反映延安地区细小的生活场景,并把这些小场景放在了一个特定的大背景中加以描写,于是就在似乎随意的谈论之中表现了一个严肃的主题。选取的题材虽小,但表现的主题(中心)却大,这正是作者艺术功力的体现。2.结构似散实严,一条线索贯穿相连。本文的结构安排表面上看有些松散,像电影中的新闻纪录片,用一幅幅不同的画面加以展现。但是经过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六幅看似互无关系的画面并不是杂乱无序,而是经过作者精心挑选和安排的。这是一组最能表现主题(中心)的画面,将它们放在一个共同的大背景中加以表现,这些画面就不是一幅幅孤立的风景画,而是各有侧重、为同一主题服务的风景组画了。不仅如此,在每幅画面描述之后,总有一两句赞词表达作者的感受,它们像一条红线把六幅画面贯穿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3.洗练、细致、清新的语言洗练,是指语言精确、纯净、简练。比如,第二段中对牛群出现的描写:“这时候忽然从山脊上长出两支牛角来,……”其中,“长出”二字何等精确、生动而又简练,把牛群刚刚从山脊出现的情景描写得呼之欲出。细致,是指语言仔细、妥贴、得当。比如,第一段对骆驼队出现时的描写,先写远景,次写近景;先写声音,后写颜色,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清新,是指语言亲切、自然、纯朴,让人感到非常舒适。比如文中对石洞中避雨的一对青年男女的描写,没用华丽的词藻去渲染,而用纯朴亲切的话语来叙述,让人感到这对青年男女就是我们身边的同学、朋友,一种亲近的感觉油然而生。【资料链接】(一)《风景谈》的镜头感《风景谈》:于是我又回忆起另一个画面,这就在所谓“黄土高原”!那边的山多数是秃顶的,然而层层的梯田,将秃顶装扮成稀稀落落有些黄毛的癞头,特别是那些高杆植物颀长而整齐,等待检阅的队伍似的,在晚风中摇曳,别有一种惹人怜爱的姿态。可是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远看山顶的小米丛密挺立,宛如人头上的怒发,这时候忽然从山脊上长出两支牛角来,随即牛的全身也出现,掮着犁的人形也出现,并不多,只有三两个,也许还跟着个小孩,他们姗姗而下,在蓝的天,黑的山,银色的月光的背景上,就成了一幅剪影,如果给田园诗人见了,必将赞叹为绝妙的题材。可是没有完。这几位晚归的种地人,还把他们那粗朴的短歌,用愉快的旋律,从山顶上飘下来,直到他们没入了山坳,依旧只有蓝天明月黑魆魆的山,歌声可是缭绕不散。这就像一个长镜头,固定机位,一镜到底。先是广角看整个画面,有明月和山顶、庄家等等。再渐渐推中景、近景、特写,看牛角、晚归的农人,在回到广角下的画面。再看下面这段:再有一个例子:如果你同意,二三十棵桃树可以称为林,那么这里要说的,正是这样一个桃林。花时已过,现在绿叶满株,却没有一个桃子。半爿旧石磨,是最漂亮的圆桌面,几尺断碑,或是一截旧阶石,那又是难得的几案。现成的大小石块作为凳子,——而这样的石凳也还是以奢侈品的姿态出现。这些怪样的家具之所以成为必要,是因为这里有一个茶社。桃林前面,有老百姓种的荞麦,也有大麻和玉米这一类高杆植物。荞麦正当开花,远望去就像一张粉红色的地毯,大麻和玉米就像是屏风,靠着地毯的边缘。太阳光从树叶的空隙落下来,在泥地上,石家具上,一抹一抹的金黄色。偶尔也听得有草虫在叫,带住在林边树上的马儿伸长了脖子就树干搔痒,也许是乐了,便长嘶起来。“这就不坏!”你也许要这样说。可不是,这里是有一般所谓“风景”的一些条件的!然而,未必尽然。在高原的强烈阳光下,人们喜欢把这一片树荫作为户外的休息地点,因而添上了什么茶社,这是这个“风景区”成立的因缘,但如果把那二三十棵桃树,半爿磨石,几尺断碑,还有荞麦和大麻玉米,这些其实到处可遇的东西,看成了此所谓风景区的主要条件,那或者是会贻笑大方的。中国之大,比这美得多的所谓风景区,数也数不完,这个值得什么?所以应当从另一方面去看。现在请你坐下,来一杯清茶,两毛钱的枣子,也作一次桃园的茶客罢。如果你愿意先看女的,好,那边就有三四个,大概其中有一位刚接到家里寄给她的一点钱,今天来请请同伴。那边又有几位,也围着一个石桌子,但只把随身带来的书籍代替了枣子和茶了。更有两位虎头虎脑的青年,他们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现在却静静地坐着,温雅得和闺女一般。男女混合的一群,有坐的,也有蹲的,争论着一个哲学上的问题,时时哗然大笑,就在他们近边,长石条上躺着一位,一本书掩住了脸。这就够了,不用再多看。总之,这里有特别的氛围,但并不古怪。人们来这里,只为恢复工作后的疲劳,随便喝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