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李约瑟问题及其解决_第1页
试谈李约瑟问题及其解决_第2页
试谈李约瑟问题及其解决_第3页
试谈李约瑟问题及其解决_第4页
试谈李约瑟问题及其解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PAGE5试谈李约瑟问题及其解决摘要:著名科学史家英国学者李约瑟曾经提出一个至今还困扰着众多科学史工作者的难题,那就是:曾经领先世界各国几百年上千年的中国科技,中国文明在近代为什么又落后于西方,为什么近代中国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技术?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这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关心的问题,其中有自然发展的规律,有历史问题,有地理问题,有经济问题……长久以来,李约瑟难题一直激励着大家去探讨它并没有准确的答案,但是确有学术的价值,中国虽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科技成就,但是科技发展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如公民科学素养有待提高、科技教育效果不容乐观等。因此研究“李约瑟难题”对于中国以后科技、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李约瑟难题科技价值意义引言:中国曾经一直以它的灿烂的文明引导着世界的发展,但是近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这是每一个人关心的问题,研究这个问题能使得中国人去思考、去反思,从而找到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这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意义,本文基于这个目的首先介绍什么是“李约瑟难题”这个难题产生的背景。以及这个难题产生一些可能的因素发表自己的一些见解,我们就可以从这些方面去改进。许多国内外学者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本文将讨论研究这个难题到底会产生哪里重大的意义。一、“李约瑟”难题的含义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在考察科学技术演化时,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在公元8世纪以前中国社会比西方社会更有利于科学的发展,而到18世纪以后却阻止了科学的发展呢?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为什么像伽利略、托里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为什么现代科学的勃兴发生在欧洲而不发生在东亚的文明中?这就是所谓的“李约瑟难题”。李约瑟难题是一个两段式的表述:第一段是:为什么在公园8世纪以前,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中国的政教分离、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第二段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以上就是李约瑟难题的表述,“李约瑟难题”值得很多人去思考从这个难题可以看出李约瑟难题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它是中国科技技术的兴衰与国外科技技术发展的两者的比较而产生的,中的古代科技水平在国际上处于领先的地位,除了世人瞩目的四大发明外,领先于世界的科学发明和发现还有100种之多。这些仍然是现在人引以为傲的。但是科技革命并没有在这里产生,而是在欧洲发起的。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所以虽然很多学者都在研究这个问题,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并且,从17世纪中叶之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却发展的非常缓慢,甚至有倒退的趋势,据有关资料,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一直在54%以上,而到了19世纪,剧降为只占0.4%。中国科技的发展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异?难道是中国人变的比古人脑子更笨了吗?更不会创新了吗?或者是中国人觉得自己是东方大国,地大物博,骄傲自满了,更安于现状了?还是中国社会制度自身存在很多问题?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特别是到了清代,国家与外面世界的交流非常的少,是一个封闭的大国,以至于欧洲已经是产生的工业革命,已经用机器代替手工业生产了,中国还是一个农业自给自足的国家。知道发生了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才开始慢慢的觉醒了。上面已经产生了很多疑问,这些问题都是已经困扰了人们很久的问题。下面讨论一下这些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李约瑟”难题要怎么样去解答,本人发表自己的一些见解。二、“李约瑟”难题的认识及解答为什么中国在3世纪到15世纪这么漫长的时期内远远领先于西方,而现在的进行科学研究,首先要获取与交流科学信息,不仅可以避免重复劳动,而且还可以从同行的研究中获得启发。而在中国古代,由于地理、语言障碍及后来的闭关锁国政策,不仅难以进行国际交流,而且国内交流也十分有限。西方人曾经通过阿拉伯人从中国获得了四大发明等科技成果,并且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中国人并未对外吸收有较大影响的科技成果。中国古代没有独立的学院或者研究机构。所以科学知识不能积累、系统化,不能上升为理论,并且广泛地去传播。很多的发展只是父子相传,不能够形成社会共有的科学知识,封建统治者不重视科技,不屑于宣传推广。不但科学知识不能普及,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也不能普及。。第五,中国人和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传统哲学倾向于把客观世界规定为一个无限的、发展的、和谐的有机整体,强调事物的相互联系、特定结构及其连接方式和整体功能。这种思维特征在具体内容上表现为“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宇宙观。中国古代哲学对于客观世界的规定很少有人像西方人那样对事物采取分析的方式,中国传统哲学在发展了设立在整体性原则基础上的有机宇宙观的同时,忽视了分析的方法,没有感觉到对宇宙进行精密的逻辑说明的必要。而这一点,恰恰是近代科学产生所必须的条件。第六,国古代的工商业没有充分发展起来中国只有农业,而西方既有农业又有工商业,我们知道,科学是由许许多多的知识点组成的。这些知识点都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摸索、试验、总结出来的。由于中国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所以中国古代农业遥遥领先其它国家。实践早,实践多,中国人掌握知识点早、掌握知识点多也就不足为奇了,这就是中国古代科技领先的原因。问题是,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能在农业实践里获得,还有很多知识点要在工商业实践里寻找。中国古代农业领先,工商业被抑制,所以,中国古代的科技成果大多和农业密切相关。我们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生产又是工商业的核心,所以工商业会想尽一切办法鼓励科技发展,比如悬赏奖励发明创造,比如用专利制度保护发明者的积极性,等等。而农业文明却不是这样。在农业文明里,最重要的是秩序,经济是否发达,科技是否进步并不重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反而会破坏秩序。这极大的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总之,“李约瑟难题”所描述的现象不是由于偶然因素造成的,而是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历史发展的必然。如果历史重来一次,一定还是现在这个样子。三,“李约瑟”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在研究“李约瑟”难题的同时可以从中发现我国目前科技研究中的一些问(1)在综合国力的评估中,国民的科学素养是一个重要指标。但是现在我国科技教育较弱,中国公民科学素养现状不容乐观,所以要加大重视教育改革和学术创新的力度(2)我国科技国际竞争力在下降:表现的方面有财力资源仍然不足;人力资源数量不小,但素质亟待提高;技术管水平仍有待提高;技术基础设施水平有待提高(3)影响科技发展的消极文化因素依然存在,比如官本位的思想。但是过去的已经过去,失去的不会再来。我认为研究“李约瑟难题”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要准确把握它的内涵,也不是给我们展示古老华夏帝国辉煌的科技文明,更不是让我们沿着学术争论的路子去做无穷的探索,而是为了揭示这样一个道理:如果我们想在以后的日子里,实现与西方文化真正的平等交流,不是一边倒、一边流,努力发展并充实自己的新文化,去认识和吸收外来文化,特别是飞速发展、遥遥领先于我们的西方文化的精华,以尽快实现东西方文化发展总体水平的基本平衡。这才是21世纪中国的出路。参考文献:[1]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325。[2]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1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189。[3]余静.中国文化背景中的科技现代化—围绕“李约瑟难题”的几点思考.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Apr.2009.Vol.23No.2。[4]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第197页。[5]刘钝,王扬宗.中国科学与科学革命[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214。[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