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探究_第1页
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探究_第2页
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探究_第3页
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探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探究奉化锦屏中学张易鑫内容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倡导之下,历史与社会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由于历史学科的特性,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当中,往往会出现老师唱“独角戏”,学生沉闷的特点,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在课堂上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是目前为止历史教学上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关键词:历史教学;教学方法“学会放手”——教师角色的认识,由“主讲者”转变为“主导者”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我发现大多数的学生都深受传统课堂模式的影响,在老师的引领之下听课,积极地记笔记,然后在课后的时候去巩固这些知识,方式往往是死记硬背。这样的一节课下来,学生往往是头昏脑胀,而老师由于一节课从头讲到尾也是异常疲惫,这样的课堂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于老师,都是事倍功半的。在一节课当中,学生始终扮演者“倾听者”的角色,并没有真正参与进来,融入课堂。那该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呢?我认为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调整自身在课堂中所扮演的角色,由课堂的“主讲者”逐渐转变成课堂的“主导者”。营造鲜活而浓重的历史韵味历史,其实就是过去所经历过的事情。在众多学生的心目中,历史是由一排排的年份和历史事件所组成的,客观又冰冷枯燥。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中,有许多学生已经失去了对历史课堂的兴趣。但是其实并不然,学历史并不是毫无意义的,俗话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对错,推断未来。”在历史中,有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一条条耐人寻味的历史道理,一个个性格迥异的历史人物,历史也应当是有生命的,历史课堂也应当是鲜活的。在历史与社会的课堂中,我们也需要营造鲜活而浓重的历史韵味来带动学生,激发学生对于历史课堂的一种激情,做好历史与社会课堂的“主导者”。例如在《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这一课当中,可以适当地讲述一些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诸侯国的故事,涉及当中相关的成语如:纸上谈兵、负荆请罪、卧薪尝胆等,加强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使学生有一种想要回答问题的冲动。设计难易程度适合的问题,加强问题的针对性对于部分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沉默在一定程度上和教师的设问有关,问题的范围过于广泛,或者说程度太深,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思考。例如在《经济重心南移》这一课中,在探讨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这一知识点的时候,运用图表对南宋以及北宋的南北经济发展状况,主要是人口数量、垦田数量、赋税比进行对比,从实际的教学结果来看,学生的读图能力并不是特别强,如果直接问学生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显得不知所措。但是将难度进行适当的降低以后,问学生,在北宋时期,南北的人口数量、垦田(粮食产量)、赋税是南方比较多还是北方比较多,之后南宋也是用如此的方法来提问学生,学生就会轻而易举的就可以答上来,继而得出,在北宋时,虽然经济重心没有完成南移,但是南方的经济已经逐渐地超过了北方,在南宋时,经济重心最终完成了南移。这样,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难点就突破了。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讲的并不多,学生能够真正地参与进来,而且学生也能够轻而易举地理解一些比较模糊难弄的知识点。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历史与社会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而且与我们日常生活比较贴近的学科。其实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有不少的知识学生都曾经有所涉及过,但是由于缺乏课堂的主动性,学生往往不能说或者不敢说。对于这一类的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给予他们一定的空间进行思考、进行语言上的组织,鼓励他们发言,使他们变得“会说”、“敢说”。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经济重心南移》这一课中,提到纸币、广告、商标在现代的意义的时候,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其实依靠学生自己就能够解决,完全可以让学生去自己思考,最后我直接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展开这一问题,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印象,提高课堂效率。“懂得善思”——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现在的学生当中,还有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在平时的课堂当中,学生参与主动性不强,只会跟着老师的思路去走,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许多学生读书非常得“死”,所呈现出来的课堂氛围也是死气沉沉,无人应答。但是到了需要做笔记识记内容的时候却充满了活力,养成了一种“只记不思考”的坏习惯,学生们逐渐地就对笔记产生了依赖,没有笔记就不会写作业,一到考试就开始背自己的笔记,自身的能力根本没有开发出来,这种方式在教学科目比较少的低年段看起来还尚为可行,但是到了高年级,随着科目数量的增加,科目难度的转变,这种死记硬背的方式将势必显现出它的危害。所以我认为,如何让学生学会思考是至关重要的。1、“会问”很重要要改变学生的固有思维模式,就必须从上课的方式出发,作出相应的改变,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才是本节课的主体,让学生会思考,并敢于提出心中的疑问。例如,在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经济重心南移》这一课当中,在引入课题之后,我专门留出了一分钟左右的时间请同学们自己思考,想想看,看着“经济重心南移”这个课题,你有何疑问,或者说你想通过本课对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学习解决哪些问题?有部分学生会在头脑当中有一定的思考,然后会进行发言,提出自己想知道的感兴趣的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一些问题,比如“经济重心为什么要南移?”、“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等。其实这些问题当中也已经包含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而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则都是由学生所提出的这些关键问题所展开的。这样一来,对学生来说,原本的学习的过程也就变成了解决问题的过程。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提高,久而久之,他们参与课堂的热情度也会上涨,原本那种死气沉沉的氛围就逐渐得被打破了;从另一方面来看学生的“只记不思考”的习惯也正逐步地被瓦解,由于是由自己或者同学提出来的问题,在解决的过程当中,他们的注意力就会特别地集中,会试着开始思考问题,从课堂的实际效果来看,这种质疑教学的模式还是比较适用的。在质疑的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地加以鼓励,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促使学生养成一种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从而督促、引导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而老师在其中主要是扮演了一个倾听者、帮助者、引导者的角色。2、“无问”设情景宋朝教育家张载曾说:“学则须疑,学贵善疑”,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让学生“会学”比让学生“学会”更重要,而“会学”的第一步就在于“会思”、“善疑”。在新课程改革当中,提出了要提高课堂的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善于思考。面对“无问”的学生,创设情境,以景动情,未尝不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例如:在《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一课中,我设置了一个“秦朝朝堂议一议”的活动,选了五位同学分别扮演我们历史上的秦始皇以及四位大臣,第一位大臣向秦始皇讲述了修建长城需要更多人力,秦始皇大手一挥再派十万人前去;第二位大臣则汇报了修建皇陵铸造兵马俑的还需要更多的人力,秦始皇又派人去;第三位大臣向秦始皇汇报了修建阿旁宫需要人手的事件,秦始皇又派人去;第四位大臣则出来阻止,分析了全国的人口状况,然后问同学们,你们有何感受?同学们的思绪就会一下子被调动起来,问题就开始接踵而来,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开始变得热闹起来。类似于这样的情景创设使学生深深地融入到了历史情景之中,这种情景可以是一段场景对话,也可以是一段历史视频,或者也可以是一组有意思的漫画,通过这种场景,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大大地被激发出来了。“多问”何处归在质疑的过程当中,会有许多学生提出一些其他和本课有关的但在书本上没有涉及到的问题。例如:在八上《经济重心南移》一课中,就有同学问出了:“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经济重心南移的痕迹?”这一问题虽然很有价值,但是在我们课程标准所规定之外,那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最终,我将主动权又还给了学生,在课堂的最后,将这些问题留给学生作为课后探索。同时,在课后,我也会查阅相关的资料,再展开对于这个问题的共同讨论。这样一来,不仅仅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减小了,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筛选资料的能力,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三、“回归现实”——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探索学习的快乐新课改明确指出: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去引导学生,加深学生的体验,引领他们去探索学习的快乐。1、“动手”来感知乐趣在历史课堂当中,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也是相当重要的。在“动手”的过程当中,学生也在不断地思考,记忆。如在七年级上册《从社区看我家》一课中,我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让学生画从学校到你家的地图。有一部分的学生一下子就开始放手画图,但是,在画图的过程当,很多学生就会发现好多问题,“纸不够用了”、“大小失调了”、“方向画反了”等各种问题,于是,他们的内心当中就会出现一种矛盾的心理,画地图不是应该很简单,为什么总是会画不好,究竟问题出现在哪里。由此,我再向他们介绍地图所需要的三要素,即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效果会比直接讲事半功倍。2、在辩论中寻求真理在辩论的过程当中,学生必须要用一定的知识理论作为依据去反驳对方,而辩论地越激烈,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也会越清晰。如在《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这一课当中,对于该如何评价秦始皇,我设置了一个辩论赛的活动,其中一方为正方,认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另一方为反方,认为秦始皇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在辩论的过程当中,秦始皇的主要措施包括积极以及消极的措施都被同学们一一罗列出来,同学们通过这些措施去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