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1单片机设计智能避障小车_第1页
基于51单片机设计智能避障小车_第2页
基于51单片机设计智能避障小车_第3页
基于51单片机设计智能避障小车_第4页
基于51单片机设计智能避障小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片机设计智能避障小车摘要利用红外对管检测黑线与障碍物,并以STC89C51单片机为控制芯片控制电动小汽车的速度及转向,从而实现自动循迹避障的功能。其中小车驱动由L298N驱动电路完成,速度由单片机输出的PWM波控制。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车的发展前景,接着介绍了该课题设计构想,各模块电路的选择及其电路工作原理,最后对该课题的设计过程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并附带各个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和本设计实物图,及完整的C语言程序。关键词:智能小车;51单片机;L298N;红外避障;寻迹行驶abstractUsinginfrareddetectionblackandobstaclestothelineandSTC89C51microcontrollerasthecontrolchiptocontrolthespeedoftheelectriccarandsteering,soastorealizethefunctionofautomatictrackingandobstacleavoidance.WhichthecardrivenbytheL298Ndrivercircuitiscompleted,thespeedofthemicrocontrolleroutputPWMwavecontrol.Thisarticlefirstintroducesthedevelopmentoftheintelligentcarprospect,thenintroducesthedesignidea,thesubjectselectionofeachmodulecircuitandworkingprincipleofthecircuit,thedesignprocessofthesubjectissummarizedandprospectwitheachmodulecircuitprinciplediagram,andtherealfiguredesign,andcompleteClanguageprogram.Keywords:smartcar;51MCU;L298N;infraredobstacleavoidance;trackdriving一、绪论1.1智能小车的意义和作用自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诞生以来,机器人的发展已经遍及机械、电子、冶金、交通、宇航、国防等领域。近年来机器人的智能水平不断提高,并且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感觉传感器种类越来越多,其中视觉传感器成为自动行走和驾驶的重要部件。视觉的典型应用领域为自主式智能导航系统,对于视觉的各种技术而言图像处理技术已相当发达,而基于图像的理解技术还很落后,机器视觉需要通过大量的运算也只能识别一些结构化环境简单的目标。避障控制系统是基于自动导引小车(AVG—auto-guidevehicle)系统,基于它的智能小车实现自动识别路线,判断并自动避开障碍,选择正确的行进路线。使用传感器感知路线和障碍并做出判断和相应的执行动作。该智能小车可以作为机器人的典型代表。它可以分为三大组成部分:传感器检测部分、执行部分、CPU。机器人要实现自动避障功能,还可以扩展循迹等功能,感知导引线和障碍物。可以实现小车自动识别路线,选择正确的行进路线,并检测到障碍物自动躲避。基于上述要求,传感检测部分考虑使用价廉物美的红外反射式传感器来充当。智能小车的执行部分,是由直流电机来充当的,主要控制小车的行进方向和速度。单片机驱动直流电机一般有两种方案:第一,勿需占用单片机资源,直接选择有PWM功能的单片机,这样可以实现精确调速;第二,可以由软件模拟PWM输出调制,需要占用单片机资源,难以精确调速,但单片机型号的选择余地较大。考虑到实际情况,本文选择第二种方案。CPU使用80C51单片机,配合软件编程实现。二、方案设计与论证现智能小车发展很快,从智能玩具到其它各行业都有实质成果。其基本可实现循迹、避障、检测贴片、寻光入库、避崖等基本功能,这几节的电子设计大赛智能小车又在向声控系统发展。比较出名的飞思卡尔智能小车更是走在前列。我此次的设计主要实现循迹避障这两个功能。根据要求,确定如下方案:在现有玩具电动车的基础上,加装光电检测器,实现对电动车的速度、位置、运行状况的实时测量,并将测量数据传送至单片机进行处理,然后由单片机根据所检测的各种数据实现对电动车的智能控制。这种方案能实现对电动车的运动状态进行实时控制,控制灵活、可靠,精度高,可满足对系统的各项要求。2.1主控系统根据设计要求,我认为此设计属于多输入量的复杂程序控制问题。据此,拟电子器件等,使得电机负担较重。为使小车能够顺利启动,且运动平稳,在直流电机和轮车轴之间加装了三级减速齿轮。电池的安装:将电池放置在车体的电机前后位置,降低车体重心,提高稳定性,同时可增加驱动轮的抓地力,减小轮子空转所引起的误差。简单,而三轮运动系统具备以上特点。2.6电源模块方案一:采用实验室有线电源通过稳压芯片供电,其优点是可稳定的提供5V电压,但占用资源过大。方案二: 采用8支1.5V电池双电源分别给单片机与电机供电。所以,我选择了方案二来实现供电。三、硬件设计3.1总体设计设计一个直流电机小车系统,用L298N驱动电机,可加减速调节;用红外发射和接收传感器控制小车在规定区域行走,用红外传感器实现壁障,用霍尔传感器实现薄铁片的检测,用光敏电阻实现探测光源。主板设计框图如图3.1。StcStc89c51循迹红外对管时钟电路复位电路报警电路电机驱动避障红外对管图3.1主板设计框图3.2驱动电路电机驱动一般采用H桥式驱动电路,L298N内部集成了H桥式驱动电路,从而可以采用L298N电路来驱动电机。通过单片机给予L298N电路PWM信号来控制小车的速度,起停。其引脚图如3.2,驱动原理图如图3.3。图3.2L298N引脚图图3.3电机驱动电路3.3信号检测模块在该模块利用红外探测法。红外探测法,即利用红外线在不同颜色的物理表面具有不同的反射性质的特点。在小车行驶过程中不断地向地面发射红外光,当红外光遇到白色地面时发生漫发射,反射光被装在小车上的接收管接收;如果遇到黑线则红外光被吸收,则小车上的接收管接收不到信号,再通过LM324作比较器来采集高低电平,从而实现信号的检测。避障亦是此原理。电路图如图3.4。市面上有很多红外传感器,在这里我选用TCRT5000型光电对管。图3.4循迹原理图3.4主控电路本模块主要是对采集信号进行分析,同时给出PWM波控制电机速度,起停。以及再检测到障碍报警等作用。其电路图如图5。图3.5主控电路四、软件设计4.1主程序框图启动循迹启动循迹是否检测到停止线停止是否检测到障碍NY避障YN图4.1主程序框图4.2电机驱动模块voidgoahead(){s1=1;s2=0;s3=1;s4=0;}voidgoback(){s1=0;s2=1;s3=0;s4=1;}voidturnleft(){s3=1;s4=0;}voidturnright(){s1=1;s2=0;}voidstop(){en1=0;en2=0;}4.3循迹模块图4.2循迹框图程序:voidxunji(){if((left_red==1)&(right_red==1)){en1=1;en2=1;goahead();delay(150);en1=0;en2=0;delay(50);}elseif((left_red==0)&(right_red==1)){en1=0;en2=1; P0_0=!P0_0;turnleft();delay(150);en1=1;en2=0;delay(50);}elseif((left_red==1)&(right_red==0))4.4避障模块voidbizhang(){en1=1;en2=1;goback();mid_red=0;baojing();goback();for(i=0;i<8;i++){en1=1;en2=1;delay(150);en1=0;en2=0;delay(50);}stop();delay(10);turnleft();for(i=0;i<11;i++){en1=0;en2=1;delay(130); en2=0;delay(50);}stop();delay(10);goahead();for(i=0;i<22;i++){en1=1;en2=1;delay(130);en1=0;en2=0; delay(50);}stop();delay(10);turnright();for(i=0;i<18;i++)五、结论整个系统的设计以单片机为核心,利用了多种传感器,将软件和硬件相结合。本系统能实现如下功能:1.自动沿预设轨道行驶小车在行驶过程中,能够自动检测预先设好的轨道,实现直道和弧形轨道的前进。若有偏离,能够自动纠正,返回到预设轨道上来。2.当小车探测到前进前方的障碍物时,可以自动报警调整,躲避障碍物,从无障碍区通过。小车通过障碍区后,能够自动循迹3.自动检测停车线并自动停车。从运行情况来看循迹的效果比较好,避障的效果不是很好,我认为是由于电源不能稳定而是的小车的速度不好控制,这也是我这次设计最大的误区,没有选取稳定的电源。我相信如果实验条件和时间的允许下我肯定能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本次设计我掌握了很多以前不熟练的东西,认识了很多以前不熟悉得东西,使我在人生上又进了一步。也认识到很多的不足。参考文献[1]郭惠,吴迅.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完全自学手册[M].电子工业出版社,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