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1.商鞅变法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这一做法()A.利于人口的快速增长 B.体现重农抑商思想C.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D.限制了旧贵族特权【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大意是:一个家庭中有两个及以上的儿子,成年后,必须分财别居,自立门户,否则要加倍增加其赋税,可知商鞅变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C项正确;普及过于绝对且题干并未涉及,排除A项;题目未涉及“重农抑商”和限制旧贵族特权,排除B、D。故选C项。2.某历史兴趣小组这样形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有的“吾是以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惩罚可以治国也”;有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有的“用财节,自养俭”;有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些思想分别代表的流派是()A.道家、儒家、法家、墨家 B.儒家、法家、道家、墨家C.墨家、道家、法家、儒家 D.法家、道家、墨家、儒家【答案】D【解析】材料“吾是以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惩罚可以治国也”大意是要用严刑酷法而不能仁义爱惠治国,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家老子朴素的唯物论;“用财节,自养俭”体现墨家墨子主张节俭;“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大意是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该主张重点在于仁,礼,即儒家孔子的思想,D项正确;“吾是以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惩罚可以治国也”是法家思想,不是道家思想,排除A项;“吾是以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惩罚可以治国也”是法家思想,不是儒家思想,排除B项;“吾是以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惩罚可以治国也”是法家思想,不是墨家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3.《魏书·咸阳王禧传》记载,孝文帝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据此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A.激化了内部的矛盾 B.推动了经济的发展C.提高了官员的素质 D.促进了民族的交融【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北语”指的是鲜卑语,“正音”指的是汉语,材料中要求官员使用汉语,据此分析可知,材料是孝文帝改革措施中说汉话,这一措施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说汉化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并没有激化内部的矛盾,排除A项;材料中要求官员使用汉语,并没有体现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中要求官员使用汉语,没有涉及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排除C项。故选D项。4.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糅合了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家等学说,建成新的思想体系,下列符合董仲舒新儒学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民贵君轻”C.“君权神授”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针对加强君权需要,董仲舒提出新儒学,其中包括“君权神授”的思想,C项正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的思想,排除A;“民贵君轻”是孟子的思想,排除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的思想,排除D。故选C项。5.对于汉代的刺史制度,顾炎武曾指出:“夫秩卑而命之尊,官小而权之重,此小大相制,内外相维之意也……”,这体现了刺史制度的特点是()A.分权制衡 B.内紧外松 C.以小驭大 D.尊卑分明【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秩卑而命之尊,官小而权之重,此小大相制,内外相维之意也”可知,汉代的刺史,官衔不大,但是权利很重,是小大相互管制监督,说明刺史的品级很低,但是受皇帝任命,可监督地方高官,C项正确;题目未涉及分权与制衡、内紧外松故和尊卑分明,排除A项、B项和D项。故选C项。6.唐太宗即位后,因目睹农民战争瓦解隋朝的过程,认识到农民阶级对君主专制统治稳定的重要性,常用荀子的民言“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则载舟,亦能覆舟”来形容。于是他吸取隋亡的这一教训,采取的措施是()A.选贤任能,推行均田制 B.轻徭薄赋,戒奢从简C.发展生产,大兴文治 D.设置中朝,颁布推恩令【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隋炀帝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戒奢从简。B项正确;均田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排除A项;唐玄宗时期施行的一些有利经济发展的措施,但并不是针对农民阶级重要性的认识而采取的措施,排除C项;推恩令是汉武帝推行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B项。7.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原有的土地制度无法维持,政府的赋税收入减少,税收制度无法维系。为解决财政问题,皇帝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施行两税法。下列关于两税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根本上抑制了土地兼并 B.政府加强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白银成为当时主要的货币 D.扩大了税收范围,增加了收入【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为解决财政问题,皇帝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施行两税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税法规定贵族、官僚、客户、商人都要交税,扩大了税收范围,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项正确;两税法无法从根本上抑制了土地兼并,排除A项;两税法按照户纳税,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标准,以资为宗,不以人丁为本,表明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排除B项;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是在明代,排除C项。故选D项。8.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北宋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至是,虽两河之雄,并起于世,亦将束手听命,求制于文墨之吏,而无所容辞”。这些措施虽有效防止了内乱,利于国家统一的巩固,但给北宋的政治带来了很大的隐患,那就是()A.边疆危机不断,军队战斗力低下 B.制度过于僵化,削弱了中央集权C.地方权利受限,限制了地方的发展 D.文官高于武将,导致矛盾不可调和【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宋朝崇文抑武的措施。北宋崇文抑武的措施有效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但由于武将地位较低,加上军队更换戍地,导致将帅不识,军队战斗力低下,力量弱,难以抵抗北方辽、西夏这些少数民族的入侵,A项正确;B选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题干中崇文抑武措施与限制地方发展没有联系,排除C项;D崇文抑武的措施会导致文官的地位高于武官,但两者矛盾不可调和说法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9.“今介甫为政,尽变祖宗旧法……使上至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纷纷扰扰,莫安其居”“二三年间……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这从侧面反映了王安石变法()A.遭到反对和抵制,变法无法施行 B.涉及面广,最终取得了成功C.操之过急,加重了人民负担 D.造成局部分裂,加速了北宋衰亡【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王安石变法的相关内容。题干的两则材料都认为王安石变法头绪过多,且推行操之过急,无人可以安居,给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C项正确;王安石变法遭到了抵制但是仍然施行了,排除A项;材料只是提到了对于王安石变法的观点,对于王安石变法是否取得成功并未提及,排除B项;D项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影响,但材料是当时反对派的评价无法体现出造成内部分裂,加速北宋的衰亡,排除D项。故选C项。10.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地方除设行省外还设立了廉访司进行监察。这表明元朝()A.行省权利过大 B.吏治较清明C.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D.削弱了地方行政效率【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可知,廉访司分设于全国各行省,每年定期派廉访使巡视当地,严查贪污腐败。以此加强中央对地方行省的管理,中央集权得到加强,C项正确;行省有一定的自主权,但设廉访司监察行省对地方官员进行限制,行省权力不会过大,排除A项;题干材料中主要提到行省的权利以及地方监察方面的相关内容,对于当时吏治是否清明并未提及,排除B项;廉访司监察行省,确保地方措施有效施行,有利于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排除D项。故选C项。11.宋代“风俗奢靡,日甚一日”,财婚风气愈演愈烈,上自宗室高官,下至村氓凡夫,嫁娶无不言财为先,婚姻聘财、嫁娶较之前代,数额更大。该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宋代()A.理学思想影响较大 B.商品经济发展C.婚姻观念的世俗化 D.阶级差异缩小【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财婚风气愈演愈烈”,“婚姻聘财、嫁妆较之前代,数额更大”,可知宋代的婚姻更看重财力,而婚姻观念的变化从根本上讲是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B项正确;理学强调伦理纲常,与题意相反,排除A项;婚姻观念的世俗化是现象,而不是本质,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阶级差异缩小,排除D项。故选B项。12.据图分析,西汉至北宋南北方户口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南方政局的稳定 B.北民大量的南迁C.中央集权的加强 D.经济重心的南移【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北宋人口总数增加,且南方人口及劳动力资源逐渐超过北方,这反映出经济重心的南移,D项正确;南方政局稳定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北民大量南迁并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人口数的变化与分布,无法体现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D项。故选D项。13.“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天理人欲,不容并立”“人之一心……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由此可知朱熹认为学习与修养的目的在于()A.知行合一 B.格物致知 C.存天理,灭人欲 D.克己复礼【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天理人欲,不容并立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熹认为饮食、夫妻是天理;山珍海味、三妻四妾是人欲,学习与修养的目的在于存天理,灭人欲,C项正确;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主张,排除A项;格物致知是认识理的方法论,排除B项;克己复礼是孔子的主张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4.洪武十七年,给事中张文辅言:“自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日之间,内外诸司奏札凡一千六百六十,计三千二百九十一事。”上(朱元璋)谕廷臣曰:“朕代天理物,日总万机,安敢惮劳,但朕一人处此多务,岂能一一周遍。”这种现象从实质上反映出()A.军机大臣的失职 B.宰相的废除弊端较大C.君主专制的强化 D.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答案】C【解析】明初,明太祖认为宰相的权势过大,以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于是废除宰相制度,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根据材料皇帝事必躬亲,每天需要处理大批的奏章,这说明决策权掌握在君主手中,实质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C项正确;军机大臣是清朝的中枢机构大臣,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宰相的废除弊端较大并非实质,排除B项;中央集权是中央与地方权力争夺,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5.乾隆帝谕令:“列圣柔远绥邦,抚安华夏,皆得操纵之道。喀尔喀四部落及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归降时,皆不去汗名……本朝之维持黄教,原因众蒙古素所皈依,因是尊崇,为从俗从宜计……至于衣服制度,不妨仍其旧俗。若因归顺天朝,必尽用天朝服色,势亦有所难行。”据此可知,清朝的民族政策()A.扭转了边疆混乱局面 B.清除了地方割据势力C.承认宗教信仰的自由 D.尊重当地的社会现实【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归降时,皆不去汗名”“为从俗从宜计”“至于衣服制度,不妨仍其旧俗”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朝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尊重当地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故选D项;题干只提到了对边疆的民族政策是因地制宜,并没有提到政策实施的结果是否扭转了边疆混乱局面以及清除了地方割据势力,排除A、B项;宗教宽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6.明末清初社会剧烈动荡,思想界比较活跃。以下是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及其观点,由此可以看出他们的共同点是()王夫之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顾炎武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黄宗羲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而经营者,为天下也A.宣扬了儒家教育理念 B.反传统思想普遍化C.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D.代表资产阶级的要求【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明清之际,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统治腐朽,激起了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等进步人士的反对。根据材料“天下非一姓之私也”“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天下为主,君为客”可知三者都在批判和抨击君主专制,C项正确;材料并非涉及儒家教育理念,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三者都是反对传统的君主专制,但并未体现普遍化,排除B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不代表资产阶级的要求,排除D项。故选C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四小题,共52分)17.[分封制与宗法制]材料一: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西周的影响不断扩大,密切了同周边各个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摘自张宏杰《简读中国史》材料二:西周封建论者一般都认为,宗法制度和封建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把宗法制度看作是中国封建制的特点。范文澜说,西周封建社会最重要的上层建筑就是宗法制度,而宗法制度的基本精神就是以宗主为中心,按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别亲疏贵贱,从而规定出无可改变的等级制度:这种制度在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里都是存在的,它对贵族领主来说是一种加强统治的力量,对农夫来说也是一种组织力量……——摘编自林甘泉等《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实行这种制度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法制影响。【答案】(1)特点:以宗法血缘为基础;以同姓宗族为分封的主要对象层层封授;土地是分封的主体;逐级分封,等级森严;权利与义务相结合。(2)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宗法制以血缘为纽带,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宗法制使个体自主意识受到束缚,与现代社会平等观念相悖。【解析】(1)特点:依据材料“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得出以宗法血缘为基础;依据材料“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得出以同姓宗族为分封的主要对象层层封授;土地是分封的主体;依据材料“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得出逐级分封,等级森严;依据材料“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得出权利与义务相结合。(2)影响:依据材料“按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别亲疏贵贱,从而规定出无可改变的等级制度”,得出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依据材料“它对贵族领主来说是一种加强统治的力量”,得出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从对社会的稳定分析,得出宗法制以血缘为纽带,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从其消极性分析,得出宗法制使个体自主意识受到束缚,与现代社会平等观念相悖。18.[文学作品与社会]材料一:明中叶以前的文学作品,活跃其中的是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才子佳人和妖魔鬼怪。明中叶以后,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都市的繁荣,城市市民的急剧增长和重商思想的抬头,有更多的商人,小贩,作坊主,工匠等成为小说的主角,尤其是在“三言”“二拍”中,新的主人公——市民以不同于旧人物的形象登场。——刘群《由“三言”“二拍”看明代社会的新变》材料二:材料三:《说岳全传》全书八十回,讲述了岳飞出生、习艺,充军,抗金的一生,……小说歌颂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业绩,痛斥了秦桧等奸臣的卑鄙嘴脸。……进入“康乾盛世”后,由于社会趋于稳定,商品经济发达,在小说创作上,中国古典小说达到顶峰。这一时期是小说的全盛期,面向社会现实成为小说创作的主流。他们对社会都有透彻的认识,对封建社会的腐朽和虚伪作了无情的揭露,……传统小说的各种体裁都比前代大大发展,而且小说的创作都已经是文人自己的创作,而不再是对话本的改编,这就更能表达出作者的主体意识。——王立《中国文化简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朝以来文学作品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社会背景。(2)根据材料二、三,请列举两项明清时期的其他文学艺术作品,并简要说明明清文学作品的历史价值。【答案】(1)趋势:从社会上层逐渐流传到下层民间(或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背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君主专制的加强(或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黑暗)。(2)作品:《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京剧。历史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清社会风貌,为后人研究明清具体的历史提供了史料,但文学作品受主观因素影响大,应当谨慎考证;丰富了文学作品;满足了民众的文化娱乐需要;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解析】【小问1详解】趋势:根据材料“明中叶以前的文学作品,活跃其中的是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才子佳人和妖魔鬼怪。明中叶以后,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都市的繁荣,城市市民的急剧增长和重商思想的抬头,有更多的商人,小贩,作坊主,工匠等成为小说的主角”,可知明朝以来文学作品的变化趋势是:从社会上层逐渐流传到下层民间(或逐渐平民化、世俗化)。背景:根据材料“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都市的繁荣”,可知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黑暗。【小问2详解】作品: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列出,例如:《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京剧。历史价值: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时期的文学作品,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风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清社会风貌,为后人研究明清具体的历史提供了史料,但文学作品受主观因素影响大,应当谨慎考证;丰富了文学作品;满足了民众的文化娱乐需要;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19.[科举制与人才选拔]材料一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晋书》材料二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因此,魏晋以来为豪强地主所操纵的选拔官僚的“九品中正制”,就在隋文帝时废除了。代之而起的是以考试选士的科举制度。自隋文帝罢九品中正制,始立科举。炀帝时设进士等科,并命按十科举人,科举制度形成。——摘编自白寿舞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三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产生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科举制的影响。【答案】(1)背景:均田制推动经济的发展;寒门庶族地主势力崛起,要求打破门阀政治;隋统治者削弱地主豪强,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九品中正制本身的弊端阻碍人才的选拔。(2)影响:积极:有利于打破士族垄断,扩大统治基础,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将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促进文化教育发展,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风气;把选官权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消极:考试以儒学为主,忽视实用性,不利于科技的发展;明清后期八股取士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压抑个性,不能与时俱进。【解析】(1)背景: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今立中正,定九品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等信息,再结合所学,可知九品中正制不利于中央掌握选官权,更使得世家大族垄断了政治官职,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是科举制产生的一个背景。再根据材料二“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可概括得出科举制产生的几个背景:均田制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寒门庶族地主势力崛起,要求打破门阀政治;隋统治者削弱地主豪强,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科举制度的影响需要辩证看待,科举制度有其积极性但也要提及它的消极方面。它的积极性可以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着手。政治方面,结合所学,再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魏晋以来为豪强地主所操纵的选拔官僚的'九品中正制',就在隋文帝时废除了”,可得出科举制有利于把选官权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材料三中“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表明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统治基础。科举制选官的依据是个人的才学,也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为统治者选拔出更优秀的人才。由于读书风气浓厚也可以推动教育的发展,形成重学风气;关于科举制的消极性,结合科举制的考试内容,科举制在明清时期凸显的弊端可以总结得出。20.[秦始皇与社会治理]材料明·李贽《史纲评要·后秦记》:“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秦始皇是“圣”是“魔”中任选一个角度或自拟论题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答案】示例一:论题:秦始皇是“圣”论述:公元前230到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随后又征服了南方越族地区,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在北方击退了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还在原有北方诸侯国旧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万里长城。秦朝采取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政治上确立皇帝制度,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在地方废分封,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还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等。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秦朝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总结:秦始皇的“大一统”实践使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实现了国家空前统一,真正成为一个空前新型的国家,推动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阶段,开创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新局面。所以秦始皇是“圣”。示例二:论题:秦始皇是“魔”论述:完成统一后的秦始皇,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墓;花费巨额钱财求仙访药,以求长生不老;还兴师动众出外巡游、封禅,征发繁重,百姓不堪重负。秦朝刑法严苛,人民摇手触禁,社会阶级矛盾严重激化。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下令将非秦国历史的史书,非博士官所掌管的《诗》《书》、诸子百家著作等,在30天内全部交给官府焚毁,只有医药、卜筮等不在其列,先秦以来的许多珍贵文献毁于一旦。秦始皇以“或为妖言以乱黔首”的罪名,将460余名儒生方士坑杀,“焚书坑儒”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思想文化界的百家争鸣局面。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行途中死去,秦二世继位。总结:秦始皇在位期间滥用民力、钳制文化、推行严苛法律,致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秦朝二世而亡,所以秦始皇是“魔”。示例三:论题:秦始皇是“圣”也是“魔”论述:秦国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随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确立皇帝制度,下设三公九卿,废分封设郡县,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等。但完成统一后的秦始皇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兴师动众出外巡游,征发繁重,刑法严苛,人民摇手触禁,导致社会阶级矛盾严重激化。文化政治政策“焚书坑儒”也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思想文化界的百家争鸣局面。总结:秦始皇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实现了国家空前统一,推动中国历史进入新阶段,开创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新局面。但他在位期间滥用民力、钳制文化、推行严苛的法律,致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秦朝二世而亡。所以,秦始皇是“圣”也是“魔”。【解析】本题为观点阐述题。首先,根据问题秦始皇是“圣”是“魔”,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提炼出论题,如:秦始皇是“圣”或者秦始皇是“魔”,又或者:秦始皇是“圣”也是“魔”。其次,围绕论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如:秦始皇是“圣”,公元前230到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随后又征服了南方越族地区,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在北方击退了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还在原有北方诸侯国旧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万里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