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代价和风险分析及基于GTM900C的贵重物品移动报警系统设计_第1页
论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代价和风险分析及基于GTM900C的贵重物品移动报警系统设计_第2页
论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代价和风险分析及基于GTM900C的贵重物品移动报警系统设计_第3页
论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代价和风险分析及基于GTM900C的贵重物品移动报警系统设计_第4页
论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代价和风险分析及基于GTM900C的贵重物品移动报警系统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代价和风险分析摘要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在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的情况下,双顺差的增速有所放缓。中国政府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由外需拉动转变为内外需同时拉动,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对外高新技术产品的采购力度,因此中国的货物贸易顺差增速有所放缓。资本与金融账户也正在朝着均衡的方向努力。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潜力使得越来越多的外商看好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中国(其中也有一些是国际游资对华进行投机活动),另一方面,缺乏对外直接投资经验的中国企业正在中国政府的鼓励和引导下贯彻走出去战略,积极探索对外直接投资的新方法、新途径。总体来看,中国虽然仍然保持着双顺差,但国际收支状况有所改善,有向平衡发展的趋势。常年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一些风险,这些风险不仅包括巨额外汇储备管理的难度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还包括了贸易伙伴国对中国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因此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这一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本文以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的国际收支数据为出发点,分析双顺差产生的原因和中国因为双顺差所付出的代价,并通过研究双顺差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各种风险,得出了一些双顺差的风险防范及对策。最后,作者根据中国政府和人民应对双顺差风险的措施和一些已经取得的成果,展望未来中国的国际收支,得出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将逐步改善,走向均衡的结论。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收支,双顺差,货物贸易,外商直接投资PreliminaryAnalysisoftheCostandRiskResultedfromChina'sBalanceofPaymentsDoubleSurplusAbstractAsthefinancialcrisisbreaksout,China’sbalanceofinternationalpaymentsshowssomenewfeatures.Intheconditionofthecontinuousdoublesurplus,thegrowthisslowingdown.TheChinesegovernmenthasputforwardaseriesofmeasurestotransformthepatternofeconomicgrowththeoverseasmarketdemandanddomesticdemandinChinaimproveeconomicdevelopmenttogetherratherthantheoverseasmarkerdemandalone.Chinahasenlargedtheimportscaleofhigh-techproduct,sothegrowthoftheChina’sgoodstradeisslowingdown.Thecapitalandfinancialaccountistendingtowardsbalance.Ontheonehand,thehighrateofeconomicgrowthandgreatpotentialresultsinthepouringofFDI.Ontheotherhand,theChineseenterpriselackingtheexperienceofforeigninvestmentistryingtoinvestoverseasundertheChinesegovernment’sencourageandguidance. General,althoughChinaisstillkeepthedoublesurplus,thebalanceofinternationalpaymentsisimproved.YearsofdoublesurplusleadstomanyrisksforChina’seconomy.TheserisksincludenotonlythedifficultyofthemanagementofforeignexchangereservesandappreciationofRMB,butalsothestriesbytaxingforeigngoods.It’shightimethateffectivemeasuresshouldbetakentostopthissituation.ThisarticleresearchesthereasonandthecostbasedonthedataofChineseinternationalbalanceofpayment.Theauthorcomesupwithsomepositivesuggestionsbyanalyzingtherisksofthedoublesurplus.Finally,theauthorindicatesChinawillgainabalanceofinternationalpaymentstepbystepthoughtheChinesegovernmentandpeople’effort.Keywords:financialcrisis,balanceofinternationalpayments,doublesurplus,goodstrade,FDI目录第1章绪论 11.1课题的选题理由 11.2课题的研究意义 1第2章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及分析 32.1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分析 32.2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解释 4第3章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带来的各种风险分析 63.1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负面影响分析 63.1.1外部经济对本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 63.1.2政策搭配冲突加剧 63.1.3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 73.1.4外汇储备管理陷入困境 73.1.5贸易保护主义势头加剧 73.1.6国家隐性利益流失大 83.2内外不均衡的恶性循环 83.2.1内部失衡导致了外部失衡 93.2.2外部失衡又加剧了内部失衡 93.3内外失衡相互传导,恶性循环,导致“双顺差”稳定增加 10第4章双顺差的代价及风险对策建议 114.1贸易收支顺差的代价——以本国资源为代价换来的贸易收支双顺差 114.2转变贸易顺差由国内资源换来的状况的对策建议 124.2.1加快产业的转移和升级 124.2.2进一步扩大内需 134.3经常项目顺差带来的风险——加大外汇储备的管理难度 134.4外汇储备风险的对策建议 144.4.1控制外汇储备规模的快速增长 144.4.2进一步优化美元资产结构 144.4.3优化金融资产与商品资产结构 14第5章中国国际收支的展望 155.1应对国际收支双顺差取得的成效 155.1.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外需拉动转向由内外需均衡拉动 155.1.2加强与重要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对话,积极消除贸易壁垒 165.1.3积极引导对外直接投资,中国的企业正在“走出去” 165.2中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前景 175.2.1中国经常项目账户收支的前景 175.2.2中国资本和金融账户收支的前景 17谢辞 18参考文献 19第1章绪论1.1课题的选题理由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强是当前世界经济中的一个不健康因素。近年世界反倾销浪潮高涨。中国已成为全球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并继续在人民币币值问题上承受压力。金融危机中,美国是其发源地,美元的贬值却给中国的外汇储备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如今的欧洲债危机同样让无辜的中国蒙受了损失。这一切都与我国常年保持巨大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有者密切的联系。由表1.1中近年来的国际收支数据可以看到,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长期保持着巨大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并且这一状况很难迅速改变。常年巨大的国际双顺差对中国的经济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也给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风险,同时其带给中国的宏观经济管理带来的弊端日益突出。提出并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已经迫在眉睫,因此选择此题。近5年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年份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储备资产变动净误差与遗漏20051608.18629.64-2070.16-128.7720062532.6766.62-2469.81-129.4920073718.33735.09-4617.44164.0220084261.07189.65-4189.78-260.93200929711448-3984-435表1.11.2课题的研究意义在理论上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是一种互补的关系,所以不可能同时出现顺差,但是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双顺差这一现象却在我国发生了。 当国际收支顺差形成于实际资源的大量输出时,会制约一个国家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而国外投资的大量净流入,则又增加了对远期利润、利息流出的资金需求,同时可能会对国内资金的利用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外币不能直接投资于本国,需要兑换成本国货币,因此本币的需求增加,在本币的发行量不变的情况下,势必会引起本币的利率提高,由于国内的投资受利率的影响是反向的,利率提高势必带来了本国投资的高成本,所以本国的投资会减少)[1];如果流入的资金中包含大量国际游资,很可能会对一个国家的金融稳定、经济安全带来威胁。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另外,长期的国际收支顺差还可能招致伙伴国的经济对抗和制裁。因此,尽快研究出应对我国持续增长的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方法具有重大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问题研究》殷琳第2章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及分析2.1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分析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且迅速向全世界蔓延,最终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实体经济因此受到严重影响,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相继陷入了衰退,大部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中国经济也出现了增长速度下滑、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等新情况和新问题,但由于中国政府及时果断地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国民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 2008年,中国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略有增长,增速出现下滑。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账户继续呈现“双顺差”的格局,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有所改善,货物贸易顺差增速放慢,外商直接投资大量流入势头减弱,同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步伐加快,国际收支总顺差由快速增长转为趋于平衡。同时,由于国际经济环境持续恶化,国内经济形势有所改变,国际收支运行的不确定性加剧。 根据表2.1中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结论:2008年上半年,中国的贸易出口增速有所放缓,进口增速加快,货物贸易顺差下降;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大幅增长,资本和金融项目大额顺差,外汇储备大幅增加。2008年下半年,中国的贸易出口增速进一步回落,进口增速下滑更快,货物贸易顺差较快增长;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国际资本为求自保在去杠杆化过程中向母国回流,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逆差,外汇储备增长明显放缓。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尚未出现资金大规模集中流出的情况,国际收支顺差规模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整体抗风险能力依然较强。 2009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继续呈现“双顺差”。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297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32%。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项目顺差2495亿美元,服务项目逆差294亿美元,收益项目顺差433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337亿美元。 2009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448亿美元,较上年上升6.64倍。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343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387亿美元,其他投资净流入679亿美元。我国国际储备资产因交易而增加3984亿美元。其中,外汇储备资产净增加3821亿美元(不含汇率、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影响),特别提款权增加111亿美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增加4亿美元,货币黄金增加49亿美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据来源于中国外汇管理局公布的统计数据与报告年份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储备资产变动净误差与遗漏2008年1-6月1917.17719.31-2807.81171.3220084261.07189.65-4189.78-260.932009年1-6月1344.6609.94-1859.41-95.13200929711448-3984-435表2.1数据来源: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整理2.2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解释我们从表2.2可以明显地看出,1995——1998年这段时间,一般贸易创造的顺差相对于加工贸易创造的顺差占主导,这很可能跟加工贸易的发展阶段相联系。1999——2004年间,月度加工贸易顺差持续增长,而一般贸易顺差始终在顺差与逆差上下徘徊,在某些年份甚至积累了不小的逆差。2004年下半年之后,事情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加工贸易月度顺差持续高攀的同时,一般贸易顺差已经开始增长,尽管由于季节性原因个别月份出现逆差,但是大多数月份顺差呈现出持续上涨趋势。[2]表2.2我认为这是由加工贸易——出口主导型FDI——国有企业主导型一般贸易经济结构组合向双贸易方式(加工贸易,一般贸易)——国内市场占有型FDI——民营企业主导型一般贸易这一经济结构组合转变的信号。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方向由加工贸易行业向其他国内增长型行业扩散,这是资本账户进一步保持持续顺差的一个最重要动力。同时,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方式也正发生着改变,主要的方式将是股权式跨国并购。另一方面,贸易方式和结构正发生着微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成因实证研究》吴亦强的变化,随着国内金融抑制的逐步消除和民营经济经营环境的改变,民营企业在一般贸易中创造的顺差将成为一般贸易顺差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同时,中国制造业中心地位的兴起与加工贸易已经形成的良好基础相结合,加工贸易持续顺差的能力仍然存在。随着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贸易部门逐步成为进出口主体的贸易格局,这是发展的趋势,仍然在演化之中,相信随着国内民营贸易部门竞争力的提升,民营贸易部门的发展是解释的双顺差将成为主要问题。当然,这之后必然又面临着双顺差时代向国际收支均衡化时代的转变,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第3章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带来的各种风险分析3.1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负面影响分析3.1.1外部经济对本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一般说来,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原材料进口比重较小的情况下,在出口换来外汇的同时,会过早耗费掉本国的实际资源。同时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容易受到外部经济体的经济状况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对外的依赖程度随之增大。比如2008年美国金融风暴,导致世界经济的疲软,中国经济受到影响较大。金融危机之前,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在2008年第二季度同比是14.86%,从第三季度开始,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开始凸现,一路走低下滑,变为8.99%,第四季度持续走低到7.03%,为此中国政府在一系列的会议上通过了2009年经济增长率“保八”的目标。到了2009年第一季度的时候,经济增长率同比达到近年来较低点3.58%,第二季度4.02%,经济增长率下降导致失业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凸现,这充分说明了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3.1.2政策搭配冲突加剧近年来,由于贸易账户与资本账户的双顺差,使得外部经济目标收支一直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而在内部目标方面,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多年累积的隐性失业一下子凸显出来,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交替出现,内外目标的失衡导致了政策搭配的难度加大。比如2007年由于国内通货膨胀问题严重,中央政府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措施,提高了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这种政策措施在治理通货膨胀的同时,引起国际游资向中国的流动加剧,使得国际收支顺差进一步加剧,解决内部失衡的经济目标的同时,进一步引起外部经济目标的失衡加剧,造成内外均衡目标的冲突。2008年在通货膨胀没有得到完全控制的情况,为了确保2008年的经济增长率不受到美国金融风暴的影响,只好采取调低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以及取消利息税的“三降一取消”政策措施,有可能造成下一轮房价的上涨和通货膨胀的抬头。到了2009年底,较低的利率和较大的货币发行量,使得房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的预期得以实现,房价涨速达到了近年来的最高点。2010年,政策当局为抑制通胀,提高央行票价贴现利率,控制新增贷款量,各地方政府陆续制定控制房地产价格过快增长细则,利率提高的预期越来越严重。中国的股市、楼市前景扑朔迷离。3.1.3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国际收支顺差,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引起“热钱”的流入,“热钱”具有流动性非常强的特点,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后,随时可能反向流动,尽管到目前为止中国20000亿美元左右的外汇储备,在世界各国名列前茅,在金融危机来临时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的能力增强,但中国并没有做到“藏汇于民”,一旦市场发生逆转遭到金融风暴袭击,这些外汇储备对付全球游资的冲击,在市场信心丧失的情况下,可能远远不够,这次美国金融危机各国投入的大量资金救市效果并不明显就是一个启示。人民币的升值,对出口产业的冲击也很大,这又影响到了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导致本来失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尤显突出。3.1.4外汇储备管理陷入困境按照国际惯例,外汇储备与外债余额的比例保持在30%左右较为合理,中国2009年外汇储备余额突破两万亿美元,达到2.399万亿美元,领先全球各先进国家,与同期外债余额4286.47亿美元的比值为559.67%,远远大于国际上公认的30%的比值。外汇储备中大部分是以美元和美元资产形式持有的,随着美元资产的贬值,我们外汇储备的价值在缩水,而抛售美元的结果,会让美元进一步贬值,反过来又让剩余部分美元资产更大幅度缩水,这使得中国的外汇储备管理陷入“囚徒困境”的两难境地。3.1.5贸易保护主义势头加剧在世界经济和贸易出现急剧下滑、各国就业压力增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形式下,贸易保护主义势头加剧,提高关税、滥用救济措施等各种贸易摩擦急剧增多。据世界银行统计,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缓解经济衰退带来的国内就业压力,许多国家纷纷采取贸易保护措施。20国集团中17国推出或拟推出的保护主义措施大约有78项,其中47项已付诸实施。这些贸易保护措施主要包括提高关税、实施贸易禁令、出口补贴、滥用贸易救济措施以及多种形式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措施基本上都采取补贴等较隐蔽的方式,而发展中国家则更多采取提高关税、贸易禁令等传统做法。一些国家在应对危机中还不断推出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如在财政刺激计划中加入了歧视性采购条款,并向运转不良的国内企业提供补贴等。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形势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需要世界各国的协调与合作,而贸易保护主义使得各国合作的效果大打折扣,将延缓世界经济的复苏,甚至加剧世界经济的衰退。3.1.6国家隐性利益流失大 从等式TB(贸易账户差额)=S(储蓄)-I(投资)来看,中国国际贸易顺差是由于中国的储蓄高于投资造成的,也就是说,中国是在用自己实际资源生产出美国需要的产品,换取美元,然后中国又用这些通过出口实际资源换来的美元储备,购买美国的收益率较低的国债,美国再用中国向其购买国债换来的美元,向中国进口商品和对华直接投资。一方面通过进口中国商品来减少美国的实际资源耗费而又保证了消费,另一方面又通过对华投资获取到更高的投资回报利润,而对华投资挤占了中国国内的投资,导致S进一步大于I,自己的储蓄得不到充分利用,却还要通过引用外资来满足投资,并在不远进一步支付给外方更高的投资回报利润,这就是目前中国顺差付出的代价和利益丧失,由此循环反复造成的恶果不言而喻。[3]3.2内外不均衡的恶性循环储蓄率和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导致国内经济结构失衡。社会总需求由投资、消费和出口构成,投资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消费需求作为最基本的需求,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从发展趋势上来看,中国消费率从2000年以前的60%下降到2008年的36%,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消费率78%的水平,而同期投资率与储蓄率却一路走高,2008年中国的储蓄率达到创纪录的64%,投资率达到57.3%。长期以来,我国实行“高投资,低消费”,投资拉动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模式,GDP中投资比例过高,GDP中资本形成率从来没有低于35%。与韩国、日本的经济成长数据比较,中国的GDP投资率高出其15%~25%;再加上政府为了快速集中和利用土地、劳动力等资源要素,迅速形成和积累城市基础设施和产业资本,推动经济高速增长,将本应转化为居民的消费部分转化为投资,进一步加剧了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失调。[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金融海啸下中国国际收支保持双顺差的原因及影响》蔡云[4]《浅析“双顺差”下内外不均衡的恶性循环》张扬3.2.1内部失衡导致了外部失衡(一)储蓄率高于投资率,投资率高于消费率,产能过剩,经常账户顺差激增。我国消费不旺的状况形成了高储蓄,而高储蓄则带来了高贷款和高投资,这种结构性失衡在国际收支账户上表现为,居民将收入过多地存入银行,导致对消费品的进口逐渐减少。另外,我国的贫富差距较大,而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内需不足使得高投资所形成的过剩产能只能通过对外出口来释放,由此导致了经常账户不断扩大的顺差。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攀升,2008年贸易顺差2955亿美元,同比增长10%,进出口额占GDP比重达58%,很好地说明了这个情况。 (二)外商直接投资(FDI)过快增长导致金融项目顺差我国资本金融账户中金融账户对于国际收支影响较大,而其项下的直接投资是其顺差的主要原因。外贸以加工贸易为主,出口顺差中超过52%来自于外商投资企业。尽管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增加,但其规模远远小于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我国一直是资本的净流入国,两者之间的巨大差额形成了资本项目的顺差。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使得外商投资获得了丰厚的利润,目前,世界五百强企业有四百多家在中国投资设厂。2008年我国实际利用FDI金额923.95亿美元,同比增长23.58%,我国吸收外资水平连续19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此外,外商为了减少对我国企业的技术扩散和溢出,以确保长期竞争优势,在我国的主要直接投资多为加工贸易,其特点是“两头在外”,即中国进口半制成品和原材料,利用本国廉价的劳动力,把生产的制成品出口到国外。因此,加工贸易“两头在外”的特征,既增加了我国资本项目顺差,又增加了经常项目顺差。3.2.2外部失衡又加剧了内部失衡国际收支双顺差产生了高额的外汇储备,外汇储备的规模也因BT总体差额的扩大迅速增加,在2006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超过10000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第一大国,。为了维护汇率的稳定,央行必须卖出本币买入外币,因此外汇储备的增加就带来了高额的外汇占款,在高额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的情况下,基础货币不断增加,货币乘数作用带来数倍的货币供给扩张,导致内部流动性过剩加剧。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到中国之前的股市泡沫,楼市泡沫等资产泡沫和CPI的狂涨就是内部流动性过剩的恶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影响的分析》刘紫钧、陈莹、向丽 大致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到2010年上半年前,央行迫于通胀压力,不得不大规模地通过发行票据来回收人民币,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加息预期越来越浓重,这样会带来一系列复杂影响。第一,抑制消费需求,进口减少,扩大贸易顺差;二是利率提高吸引国际资金内流,扩大金融项目顺差;三是央行的紧缩货币政策会打击民营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投资营商环境,导致出现企业融资困难—生产下降—倒闭增加—失业增加—收入下降—消费减少—生产下降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甚至引发经济下滑风险。3.3内外失衡相互传导,恶性循环,导致“双顺差”稳定增加中国经济内外部失衡的传导机制:投资过旺,信贷过多和顺差大问题有紧密联系——国内消费不足,通过高投资带来的高增长,必然加剧生产过剩,过剩产品不得不寻求国外市场,导致出口过快增长,顺差增加;为了维持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保持汇率稳定,央行不得不购入外汇,汇率低估,更进一步刺激出口,国际收支失衡加剧;“双顺差”持续增加,外汇储备激增,央行基础货币供应量增加,银行货币流动性增加,贷款增加,投资与消费失调比例加剧即国内失衡更加严重。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经济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增长。第4章双顺差的代价及风险对策建议近年来,尤其是入世以来,随着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和外资持续大量流入,中国的国际收支出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外汇储备也逐年激增。从1995年至今我国常年维系着双顺差和高额外储,并呈现加速增长之势。然而,本轮金融海啸来势汹涌,已经给中国的实体经济造成了冲击。金融危机中,中国出现过沿海大批中小企业停产停工,倒闭风潮不断,大大波及了我国的出口产业。我国在危机中也遇到过进出口规模双双下滑,外汇储备规模也罕见地出现了下降的现象。此次金融危机被各方看成是全球各国经济金融的一次重新洗牌。在当前这种形势下,一方面中国应该正确看待和处理双顺差及高外储的现象,另一方面,中国应该巧妙把握这一契机,在世界分工中,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以及发挥政府干预市场职能和提升国际话语权层面作出战略性的调整。4.1贸易收支顺差的代价——以本国资源为代价换来的贸易收支双顺差对于巨额的贸易顺差,中国只不过是一个“过路财神”。中国在亚洲是一个加工中心,东亚其他国家大量的元器件到中国加工、组装后向欧美出口,所以我们对日本、俄罗斯、东南亚都是逆差,而对欧美则有很大的顺差。我们不能只是看到外贸总额,更要看到其背后的财富、利润的分配。从表4.1中的数据上看,中国对欧美贸易顺差确实很大,但通过深入分析便可看出,中国很大一部分出口实质上是亚洲其他地区的出口,只是许多跨国公司选择把其产品的最后一个环节安排在中国完成。因此,不能只看到中国对欧美的贸易顺差,还应看到中国对亚洲其他地区的贸易逆差。2009年1-6月中国对外贸易部分数据单位:万美元国家(地区)进出口额出口额进口额累计比去年同期增减%进出口出口进口全国94,624,42452,163,18142,461,243-23.4-21.8-25.4欧洲19,877,39112,376,1717,501,220-22.4-26.7-14.1欧盟(27国)15,996,62610,346,9535,649,672-20.9-24.5-13.1欧盟(15国)14,524,7759,135,2545,389,521-20.8-24.8-13.0独联体3,086,7651,696,0301,390,735-31.6-38.5-20.8俄罗斯1,699,984741,029958,956-36.8-48.1-24.0美国13,209,2609,708,3773,500,884-16.6-16.9-15.6日本9,972,6364,402,9825,569,654-23.1-20.3-25.1表4.1数据来自中国商务部网站总之,中国贸易顺差是国际产业分工之结果。中国每年用国内的资源换取了对欧美的贸易顺差,从东南亚进口加工半成品以及从日韩进口一些电子产品形成少量的逆差。这种有限资源换来的国际收支总体的顺差是不可持续的。4.2转变贸易顺差由国内资源换来的状况的对策建议4.2.1加快产业的转移和升级国际产业发展规律表明,人均GDP达到五千到一万美元这个阶段,是产业结构快速变化的重要时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的主要矛盾由过去部门之间的不协调转向研发设计、品牌培育、营销体系、供应链管理、专门化分工等关键环节的滞后。可以说,工业化过程既是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过程,更是经济结构持续调整转型升级的过程。我国的企业大多成长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多数处于国际产业链的末端,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较弱,经济发展中的结构问题逐渐显现。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信息进一步表明,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已发挥到了极致,需要一次全新的产业革命,以赢得新一轮发展的先机。在当前,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既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应对各种经济风险的根本之策。一方面,随着人力资本的提高,用地紧张矛盾的日益突出,市场逐步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低端制造产业,同时积极承接发达国家附加值较高的服务外包产业转移,完成产业层次上的升级换代。而中部地区则应适当承接东部地区转移的制造产业。这样一方面可继续解决数亿劳动大军的就业问题,同时也可以缓解每年农民工春运暑运带来的客运紧张问题。产业层次的再调整使得产业结构在一个国家范围内由东往西阶梯式分布,可使得中国在不失已有优势的同时尽可能的发展新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是高附加值竞争的源泉,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加大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的条件下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转型、促进产业升级,是维持未来中国经济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在开放条件下,自主创新是规避高技术产品的低附加值现象、深化专业化潜力的关键。4.2.2进一步扩大内需 调整巨额贸易顺差,改变外贸增长方式势在必行。中国政府应当继续采取政策措施拉动内需,尤其是消费内需。目前固定资产的投资居高不下,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消费内需是解决国内经济不平衡的重要途径,也是缓和中国国际贸易收支顺差的重要途径。 中国目前是世界储蓄率、投资水平以及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这些变量的参数都已经处于临界值,对于中国未来经济高速增长的作用开始处于递减的趋势,但是中国仍然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因为中国消费率基本上处于世界的最低水平。以当前较低的消费率水平难以承担未来经济增长新源泉的重任,深入探究当前国内消费不足的原因是中国启动新增长源泉的必要前提。我认为,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支配总收入比例不断下降的原因是居民在收入分配体系中处于弱势状态,居民在初次分配中的弱势地位在再分配中也没有得到纠正。因此,长期来看,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是大力提升消费率的重要途径。 其次,城市化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它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城市化的过程中,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社会对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的需求不断加大,未来将使得居民的消费开支增加,从而有效拉动国内需求。 最后,充分就业是提高居民消费率的重要保证,因此就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居民就业率。中国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过低是制约中国产业发展和需求提升的一个核心因素。服务业对于提升就业的空间很大,公共政策要充分考虑并重视社会服务业和卫生体育及社会保障等服务业对于吸纳就业的重要作用。4.3经常项目顺差带来的风险——加大外汇储备的管理难度根据外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3月份外汇储备总额为24470.84亿美元。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中国同期持有美债的数额为8952亿美元,美债占中国外汇储备总额的36.58%。整个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超过70%。较为单一的外汇储备结构使得中国的面临更大的汇率风险。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居民过度消费和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依靠抑制居民消费和政府支出这种结构性调整是困难和长期的,而通过美元大幅度贬值来平衡美国的经常项目收支,可以把调整的负担从美国转移给其他国家。因此当前全球宏观经济的一大特征是美元面临中长期贬值。美元继续贬值,则以美元计价的外汇资产则大幅度缩水。4.4外汇储备风险的对策建议 在当前世界经济前景还不明朗的情况下,我国外汇储备管理可采取一下一些措施:4.4.1控制外汇储备规模的快速增长 要改善外汇储备管理,必须合理控制外汇储备的规模。需对国内经济增长模式进行调整: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的过度依赖,继续扩大内需;转变招商引资政策并对国际游资进行更为严格的监管。从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等渠道对外汇储备规模的快速增长加以合理的控制。4.4.2进一步优化美元资产结构 其次,进一步优化美元资产结构。一方面,美元存款和美国国债资产收益虽然较低,但可以满足外汇储备的安全性与流动性。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吸收前期海外投资失败的经验教训,谨慎选择投资对象,合理利用我国的外汇储备进行海外投资,配合整体战略发展与外汇储备资产的收益性。4.4.3优化金融资产与商品资产结构 优化金融资产与商品资产结构。一国的国际储备并不仅仅是外汇储备,还包括货币性黄金储备等商品储备。优化一国的外汇储备管理,还需要保持外汇储备与商品储备的合理比例。我国可将一部分外汇用来增加石油、黄金等战略物资储备,但同时要把握好买入的时机。第5章中国国际收支的展望5.1应对国际收支双顺差取得的成效5.1.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外需拉动转向由内外需均衡拉动从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2010年第一季度的数据(表5.1)总体来看,我国涉外经济活动趋于活跃。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中国经济也呈现反弹回升。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国际储备资产继续增长。我国资本较大净流入的态势已是基本确立。具体来看,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409亿美元,同比有所下降。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贸易顺差294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180亿美元,收益顺差213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83亿美元。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的政策当局就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由依靠外需拉动转变为依靠内外需同时拉动,由政府组织全球采购高新技术产品。2010年一季度的经常收支顺差下降说明了国际收支的状况继续改善。经常项目的顺差占GDP的比总再次下降,这已经是从2008年开始连续第三年的下降。这表明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初见成效,经济增长正在从外需拉动更多的转向内外需均衡拉动。2010年一季度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项目行次金额一、经常项目1409A.货物和服务2113a.货物3294贷方43160借方52866b.服务6-180B.收益7213C.经常转移883二.资本和金融项目9550其中:直接投资10175三、储备资产11-9603.1货币黄金1203.2特别提款权13-13.3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1403.4外汇15-9593.5其它债权160表5.1本表数据取自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10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5.1.2加强与重要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对话,积极消除贸易壁垒应对当前双顺差,中国政府不但对内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的策略,对外也密切和与我国有密切贸易关系的大国进行谈判和交流。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欧洲国家取消了之前的对中国出口高新技术的限制。2009年2月,中国总理温家宝赴欧访问,随后商务部积极会同有关行业协会和企业安排赴欧采购。这是中国近年来首次向欧洲专程派出如此规模和级别的采购团。此前在2006年、2007年、2008年,为了改善中美之间的贸易平衡,中国连续三年向美国派出商务部副部长率领的采购团,采购金额分别为162亿、326亿美元和136亿美元。美国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国,中国与美国的贸易关系对中国的国际贸易经常项目的影响至关重要。美国由于常年的贸易逆差地位以及这次金融危机的打击,使得美国采取了一系列不利于中国以及世界其它国家对外贸易发展的保护政策。中美关系也一度紧张。2010年5月的中美在中国北京举行了中美第二轮战略与经济对话。大会上中国代表团积极主动,大会取得了一些成果。美国更是对“放宽对华出口管制”的问题上做出了让步。美国放松对华出口的管制将有利于促进贸易平衡,改善双边投资环境,妥善处理贸易摩擦。不仅能够使得中国企业买到自己需要的产品,更重要的是为美国企业创造了参与中国市场公平竞争的机会。放松对华出口管制,会给美国带来跟多的贸易机会,有利于中美贸易的平衡发展。5.1.3积极引导对外直接投资,中国的企业正在“走出去”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家出台了稳定外需的政策措施,2009年对外投资合作实现逆势上扬。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33亿美元,同比增长6.5%,其中并购类投资占40.4%,获取国外先进技术、营销网络和能源资源成为投资重点;对外承包工程快速增长,新签合同额和完成营业额分别达到1262亿和77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0.7%和37.3%,大型合作项目增多,结构继续优化;对外劳务合作恢复增长,年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77.8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加3.8万人。5.2中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前景5.2.1中国经常项目账户收支的前景长期的国际收支双顺差一直是阻碍中国经济均衡发展的难题,中国政府为了应对这一难题,实施了一系列对内和对外的政策以改善当前的国际收支状况。此次的金融危机中,中国政府更加是转危为机,在危机中改变中国的发展模式,加深与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对话,促进经济的均衡、科学发展。随着中国经济模式的转变以及各国贸易壁垒的消除,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对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平衡多年的经常项目顺差。5.2.2中国资本和金融账户收支的前景中国政府正在积极引导我国企业走出去,鼓励企业对外进行直接投资。虽然中国的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仍在扩大,但是近年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取得了一定成绩。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很多,在美国有很多投资,在欧洲也有很多投资,甚至在战火连篇的阿富汗也有中国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基本全世界都成了中国的投资对象。[6]从这个意义上讲是我们经济实力的表现,原来是吸引外国的直接投资,现在是对外的直接投资,为中国平衡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建立了一定基础。 2010年商务部将继续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对外投资合作便利化;继续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制定完善财税、产业、金融支持政策;寓管理于服务,健全对外投资合作信息服务体系,加大力度对企业进行培训和指导;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投资合作规则,推动境外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切实维护我企业海外合法经济利益。 在中国政府的指导和全国人民的努力下,中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必然趋向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双顺差和高外储的政府考虑及金融危机下的战略调整》王川谢辞本论文的完成,得益于XXXX大学老师传授的知识,使本人有了完成论文所要求的知识积累,更得益于导师xxx副教授给予的鼓励和指导。在构思本篇论文时,周老师除以其丰富的学术涵养提供精辟的见解,更以其一贯的严谨治学理念,要求论文架构、内容及用字遣词务必完善。在论文检查期间,承蒙导师的悉心匡正,提出诸多宝贵建议,因此,本论文得以更趋严谨与完善,谨致以无限的谢意。此外,我要感谢和我一起度过这四年大学时间的室友,有你们在生活上和学习上给予我的关心和帮助,使得我能够在这大学四年里,能够开心快乐地学习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在大学求学的四年里,父母支持我的最大动力。父母不但在经济上支持我学习,更在精神上支持我。每逢周末,父母总是电话打来问候,了解生活上的困难。电话中的殷殷期待和谆谆教导,都使得我刻骨铭心。希望将来可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给以父母宽慰。沈阳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毕业设计(论文)PAGEI参考文献[1]殷琳:《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问题研究》出自《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2]吴亦强:《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成因实证研究》出自《现代经济》(中国核心期刊),2009年第8卷第3期[3]蔡云:《金融海啸下中国国际收支保持双顺差的原因及影响》出自《当代世界》,2009年12期[4]张扬:《浅析“双顺差”下内外不均衡的恶性循环》出自《中外企业家》,2009年3月27日[5]刘紫钧、陈莹、向丽:《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影响的分析》出自《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3月8日[6]王川:《双顺差和高外储的政府考虑及金融危机下的战略调整》出自《货币银行》,2009年[7]王浩倩:《从国际收支双顺差看人民币汇率调整》出自《生产力研究》(中国核心期刊),2008年10月21日[8]王萌:《浅谈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成因及对策》出自《企业导报》,2009年第4期[9]AlanBeattie:《Changingfacesofpower:starsshinebrightbutfailtotransformtheworld》,出自《FinancialTimes》[10]JamesKynge:《Chinaturnsitsgazeinwardforfuturegrowth》出自《FinancialNews》摘要贵重物品的小型化趋势,使这些物品的体积越来越小。不幸的是,便携性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物品很容易被盗。传统的防盗方法主要是机械式的防盗锁,这种防盗锁很笨重,而且要把设备拆卸下来也很麻烦,因此影响到了物品的便携性。所以嵌入防盗系统成为我们的主要研究方向。本系统采用了由华为生产的GTM900-C模块,借用无线发送和接收、基带处理等功能,来实现无线数据传输和短信收发任务。系统中采用的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具有制作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防盗性能稳定等特点,采用外部供电方式,它的信号易于处理并经单片机系统处理后方便和PC机通信。可实现报警信号的无线快速传递,同时能直接将报警信息传送到客户手机终端上,方便及时报警,通过GPRS模块也能使该系统与PC终端相连,方便多系统的协调统一管理。GTM900-C借用无线发送和接收、基带处理等功能,来实现无线数据传输和短信收发任务。结合AT89C51单片机,外加串口电路,报警电路以及显示模块,设计了防盗检测并报警的硬件系统。该设计主要是物品振动加速度传感器相关技术的工作原理,分析实现功能要求电路的工作过程及设计,软件编程来实现物品报警系统的发送及接收。关键词:GTM900-C;报警器;振动传感器;单片机Abstractvaluablesminiaturizedtrends,madethevolumeoftheseitemsaresmaller.Unfortunately,portabilitybroughtanotherquestionisstolengoodsareveryeasily.Thetraditionalmethodismainlytoguardagainsttheftofmechanicalanti-theftlock,anti-theftlockthisaveryheavy,andtheequipmentisalsoremovedtrouble,soaffecteditemsofportability.Soembeddedsecuritysystemasourmainresearchdirection.ThesystemUSEStheproductionofGTM900byhuawei-Cmodule,usethewirelesssendandreceive,basebandprocessingfunction,torealizethewirelessdatatransmissionandtextmessagetosendandreceivetasks.Thesystemvibrationaccelerationsensorhaseasyfabrication,lowcost,easyinstallation,securityandstableperformance,etc,theexternalpowersupplyway,itiseasytodealwiththesignalandSCMsystemtreatmentconvenientandPCcommunications.Canrealizealarmsignalwirelessrapidtransfer,andatthesametimecandirectlywillalarminformationsenttocustomersmobilephoneterminal,convenienttimelyalarm,throughtheGPRSmodulecanalsomakethesystemandPCterminalconnected,moreconvenienttotheharmoniousandunifiedmanagementsystem.GTM900-Cusewirelesssendandreceive,basebandprocessingfunction,torealizethewirelessdatatransmissionandtextmessagetosendandreceivetasks.CombinedwithAT89C51single-chipmicrocomputer,plusaserialportcircuit,alarmcircuitanddisplaymodule,thesecurityandalarmtestdesignofhardwaresystem.Thisdesignismainlyvibrationaccelerationsensoritemsofrelatedworkprincipleandtheanalysisoffunctionrequirementcircuit'sworkprocessanddesign,softwareprogrammingrealizeitemssendandreceivethealarmsystemKeywords:GTM900-C;alarm;vibrationsensor;microcontroller目录TOC\o"1-3"\h\u12837第一章前言 5214301.1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585841.2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523152第二章GTM900C无线模块 7232462.1GTM900C模块介绍 7250642.1.1GTM900C模块产品定位 8224422.1.2GTM900C模块产品特性 8107872.1.3GTM900C模块产品的应用 9227012.1.4GTM900C无线模块的业务演示框图 9224342.2GTM900C无线模块AT命令 1114652.2.1AT命令类型 11231672.2.2消息发送和写入命令 12243822.3GTM900C信号连接器和天线接口 16100452.3.1信号连接器 16282182.3.2天线接口 1759582.3.3接口信号 17208112.4接口的使用 20138702.4.1UART接口的功能特性 20305602.4.2UART接口信号定义 20108002.4.3UART接口DCE-DTE配线 216535第三章总体设计 2214073.1系统的目标任务 22152453.2系统的总体设计 2222283.3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结构框图 23316813.4系统原理图 2422980第四章硬件设计 2515794.1AT89C51单片机 25107064.1.1AT89C51单片机管脚说明 2540244.1.2时钟电路的设计 27187244.1.3复位电路的设计 286344.2传感器的选型 29288924.3ND振动传感器 29135594.3.1ND系列振动位移传感电路 29196944.3.2ND-1全向振动传感控制电路 3019234.3.3ND-2全向振动传感控制电路 32125984.3.4ND专用传感器 33193654.3.5ND-O振动传感控制电路安装支架 33285434.4加速度传感器ADXL202 3389934.5报警策略 38279935.1.1程序流程图 39223465.1.2程序的主循环图 4061105.2控制电路 414699第六章应用情况和改进设想 4327449第七章结论 4423708参考文献 4616579致谢 47基于GTM900C的贵重物品移动报警系统设计第一章前言1.1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富足了,拥有的各种物质财富也与日俱争。可随之而来就会产生一些其他问题,比如说物品的防盗问题。但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每时每刻都能够关注到自己财物的状况。本次设计实现一套基于GTM900C模块外加振动加速度传感器的物品防盗系统。它能够实现物体被盗状态的有效判别和控制中心对远程终端进行远程通信与定位。加速度传感器实现对状态的判断,GPS可以提供终端的经纬度坐标,以及高度,速度等信息,对于移动终端更能凸显它的功能。该系统去掉加速度模块也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各种传感器结合成为新的系统。该系统单独使用时可以全程实时的对物体进行跟踪,显示其位置,这样可以应用到客运、物流行业、车辆自动导航、公交智能交通管理等不同的应用领域,这就为个人及企业的使用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该系统与各种传感器结合可以实现各种功能,相应的就可以应用于像银行、公安、防盗等不同领域。所以说本系统可以应用到不同的监控场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所以对于该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完善十分的有意义。1.2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由于在广阔的市场去需求和成熟的技术支持以及提供日趋完善的服务的运营商存在的市场环境下,很多个人、公司都已经涉足基于加速度防盗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的设计与实现。所以说该系统是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系统,因此在对于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防盗系统进行设计和实现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借鉴和采纳其他开发的系统的优点和长处,是该系统拥有更加全面优质的功能从而更加方便用户。本系统中的无线数据传输单元几乎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也正是因为以上的优越而成熟的技术和比较大的需求量,已经有公司把GPS和TCPIP集成化,生产出相应的GPS模块和TCPIP模块,还有将GPS和TCPIP集成到一个模块上的产品。这样以来,这些集成化的产品会给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带来很大的方便,也会大大降低该系统的硬件实现成本。1.3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贵重物品的小型化趋势,使这些物品的体积越来越小。不幸的是,便携性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物品很容易被盗。传统的防盗方法主要是机械式的防盗锁,这种防盗锁很笨重,而且要把设备拆卸下来也很麻烦,因此影响到了物品的便携性。所以嵌入防盗系统成为我们的主要研究方向。通常,由偷窃或其它设备的大幅度移动造成的加速度信号变化与设备受到撞击或被放在工作的机械设备旁边时产生的加速度信号有着明显的区别,这样只要检测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变化率,便可判定设备是否处于被盗的状态下,然后声光报警系统便会启动,提醒周围的人注意小偷。该系统还设置了TCPIP、GPS模块,使主人第一时间得到被盗信息并得到其具体位置。TOC\o"1-3"\f\h\u

第二章GTM900C无线模块2.1GTM900C模块介绍华为GTM900-C无线模块是一款两频段GSM/GPRS无线模块。它支持标准的AT命令及增强AT命令,提供丰富的语音和数据业务等功能,是高速数据传输等各种应用的理想解决方案。内嵌TCP/IP协议模块,使用简单,易于集成,GTM900C软件、硬件兼容GTM900B、TC35i、MC39i,使用TC35i或MC39i的用户不用作任何更改就可以使用。华为GTM900C是一款双频900/1800MHZ高度集成的GSM/GPRS模块,是GTM900B的升级模块。内嵌TCP/IP协议模块,使用简单,易于集成,使用它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花费较少的成本开发出新颖的产品。在远程监控和无线公话以及无线POS终端等领域您都能看到GTM900C无线模块在发挥作用,GTM900C软件、硬件兼容GTM900B、TC35i、MC39i,使用TC35i或MC39i的用户不用作任何更改就可以使用,以降低产品成本。主要功能:GSM/GPRSPhase2/2+;GSM03.40短信业务;GPRSCLASS10数据业务;支持Group3,Class2传真业务;电路交换业务(9.6kbps,14.4kbps);分组交换数据业务(85.6kbps);FR/HR/EFR/AMR语音编码;呼叫转移、等待、保持、呼叫前转;多方通话、来电显示、可选铃声接口特性:40pinzip连接器;红外串口接口;SIM3.0V和1.8V接口;2路模拟音频输入输出接口;电源输入接口和充电管理;ADC输入;全双工串行接口,TTL电平;支持GSM07.05,GSM07.07;TCP/IP扩展AT指令集。2.1.1GTM900C模块产品定位华为GTM900-C无线模块是一款两频段GSM/GPRS无线模块。它支持标准的AT命令及增强AT命令,提供丰富的语音和数据业务等功能,是高速数据传输等各种应用的理想解决方案。2.1.2GTM900C模块产品特性表2-1GTM900-C的产品特性表工作频段EGSM900/GSM1800双频最大发射功率EGSM900Class4(2W)GSM1800Class1(1W)接收灵敏度<-106dBm工作温度正常工作温度:-20°C~+70°C扩展工作温度:-40°C~-20°C和+70°Cto~+80°C电源电压3.4V~4.7V(推荐值3.8V)平均待机电流3.5mA(DRX=5)关机漏电流50uA协议支持GSM/GPRSPhase2/2+支持华为GT800协议AT命令GSM标准AT命令V.25AT命令华为扩展的AT命令40PINZIF连接器UART接口(最大串口速率可达115200bit/s)标准SIM卡接口(1.8V或3V)两路模拟音频接口电源接口GSC射频天线连接器50¦ΈGSC射频天线连接器语音业务支持FR、EFR、HR和AMR的语音编码支持免提通话,提供回声抑制功能短消息业务支持MO和MT点对点和小区广播短消息模式支持TEXT和PDUGPRS数据业务GPRSCLASS10编码方式CS1,CS2,CS3,CS4最高速率可达85.6Kbit/s支持PBCCH内嵌TCP/IP协议:支持多链接,提供ACK应答,提供大容量缓存电路型数据业务支持CSD数据业务,最高速率可达14.4Kbit/s支持传真:Group3,Class2.0支持USSD补充业务来电显示、呼叫转移、呼叫保持、呼叫等待和三方通话等集群功能组呼、广播和私密呼叫等(GTM900-C模块支持)STK功能通过增强的AT命令支持STK功能ROHS环保符合ROHS环保认证要求2.1.3GTM900C模块产品的应用GTM900-C在Terminal型固定台、Phone型固定台、车载台、公用电话、电力无线抄表业务、远程信息服务台等方面被广泛的应用。2.1.4GTM900C无线模块的业务演示框图图2-1GTM900C业务演示框图2.2GTM900C无线模块AT命令在AT手册中的GSM模块包括移动设备ME(MobileEquipment)、移动台MS(MobileStation)、终端适配器TA(TerminalAdapter)、数据通信设备DCE(DataCommunicationEquipment)和传真DCE(包括传真Modem和传真板)。通过串口发送AT命令,即可使用GSM模块。串行线对端的应用设备包括终端设备TE(TerminalEquitment)、数据终端设备DTE(DataTerminalEquipment)或其他应用设备。这些终端或应用设备可能运行在嵌入式系统里。系统结构图如图1-1:图2-2系统结构图2.2.1AT命令类型本手册中的所有命令行必须以“AT”或“at”为前缀,以<CR>结尾一般来讲,AT命令包括四种类型,如表2-2所示:表2-2AT命令类型类型说明实例设置命令该命令用于设置用户自定义的参数值。AT+CXXX=<….>测试命令该命令用于查询设置命令或内部程序设置的参数及其取值范围。AT+CXXX=?查询命令该命令用于返回参数的当前值。AT+CXXX?执行命令该命令用于读出受GSM模块内部程序控制的不可变参数。AT+CXXX2.2.2消息发送和写入命令发送消息:AT+CMGS使用设置命令,可将SMS(SMS-SUBMIT)从TE发送到网络侧。发送成功后,消息参考值<mr>将返回给TE。在接收到非请求发送状态报告结果码时,使用该取值可进行消息识别。表2-3AT+CMGS操作命令语法类型命令可能的返回结果说明设置命令AT+CMGS=<da>[,<toda>]<CR>texttosend<ctrl-Z/ESC>+CMGS:<mr>[,<scts>]ok使用文本模式(+CMGF=1)且发送成功

ERROR/+CMEERROR:<err>使用文本模式(+CMGF=1)但发送失败AT+CMGS=<length><CR>PDUtosend<ctrl-Z/ESC>+CMGS:<mr>[,<ackpdu>]ok使用PDU模式(+CMGF=0)且发送成功ERROR/+CMEERROR:<err>使用PDU模式(+CMGF=0)但发送失败测试命令AT+CMGS=?OK-表2-4参数的详细说明参数取值说明<da>-Gsm03.40IP-Destination-Address中“地址-取值”字段,字符号;将BCD数值(或缺省GSM字母格式的字符)转换为当前选择的TE字符集中的字符,(请参考TS07.07中的+CSCS命令);<toda>给定的地址类型<pdu>-SMS情况下:GSM03.40TPDU,16进制,遵循GSM04.11SC地址;ME/TA把TP数据单元中的每个8位字符转换为包含2个IRA字符的16进制数(如:整数取值为42的8位字符作为2位数字(2A,即IRA50和65)发送给TE)CBS情况下:使用16进制GSM03.41TPDU<length>-整数型取值;文本模式(+CMGF=1)下,用字符表示的<data>(或<cdata>)消息正文的长度;PDU模式(+CMGF=0)下,8位真实TP数据单位的长度(即:RP层的SMSC地址中的8位字符将不计算在该长度内)<mr>-整数型的GSM03.40TP—message—reference<scts>-时间—字符型(请参考<dt>)的GSM03.40TP—service—centre—Time—Stampe<dt>-时间—字符型GSM03.40TP—Discharge—Time“YY/MM/dd,hh:mm:ss±zz”,在该格式的消息中,字符部分表示年(最后2位)、月、日、小时、分钟、秒和地区。例如:6thofMay1995,22:10:00GTM+2Hours相当于“95/05/06,22:10:00+08”。<ackpdu>-RP—ACKPDU中的GSM03.40RP—User—data元素;SMS情况下,与<pdu>的格式相同,但没有GSM03.11SC地址字段;该参数应放在双引号中,与普通的字符型参数相同。<toda>-整数型的GSM04.11TD—Destination—address中的8位“类型—地址”字段(当<da>的首字符为+(IRA43)时,缺省值为145;否则缺省值为129)举例:发送文本方AT+CMGF=1NOTE:设置以文本方式发送短信式的短信OKAT+CMGS=NOTE:输入对方号码>SMSNOTE:输入短信内容,以ctrl-Z发送;ESC取消OK举例:发送和接收PDU方式的短信AT+CMGF=0OKAT+CMGS=16>0891683108200105F011000D91683118087981F60004000168OKPDU编码解析:发送数据:0891683108200105F011000D91683118087981F60004000168表2-5PDU编码解析码段含义说明08SMSC地址信息的长度共8个八位字节(包括91)91SMSC地址格式(TON/NPI用国际格式号码(在前面加‘+’)683108200105F0SMSC地址8613800210500,补‘F’凑成偶数个11基本参数(TP—MTI/VFP)发送,TP—VP用相对格式00消息基准值(TP-MR)00D目标地址数字个数共13个十进制数(不包括91和‘F')91目标地址格式(TON/NPI)用国际格式号码(在前面加‘+’)683118087981F6目标地址(TP-DA)8613800210500,补‘F’凑成偶数个00协议标识(TP—PID)是普通GSM类型,点到点方式04用户信息编码方式(TP—DCS)8—bit编码00有效期(TP—VP)5分钟01用户信息长度(TP—UDL)实际长度1个字节68用户信息(TP—UD)0×68接收数据:0891683108200105F0040D91683184821969F2000470404271726423026869表2-6接受数据码段含义说明08SMSC地址信息的长度共8个八位字节(包括91)91SMSC地址格式(TON/NPI)用国际格式号码(在前面加‘+’)683108200105F0SMSC地址8613800210500,补‘F’凑成偶数个04基本参数(TP—MTI/VFP)0D回复地址数字个数91回复地址格式(TON/NPI)683118087981F6回复地址(TP-RA)8613800210500,补‘F’凑成偶数个00协议标识(TP—PID)是普通GSM类型,点到点方式04用户信息编码方式(TP—DCS)8—bit编码70404271726423时间戳(TP—SCTS)07-04-2417:27:4623表示时间区02用户信息长度(TP—UDL)实际长度2个字节68用户信息(TP—UD)0×680×692.3GTM900C信号连接器和天线接口GTM900-C的信号连接器和天线接口,包括:信号连接器接口;天线接口。2.3.1信号连接器GTM900-C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