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析版)-2021年八省新高考语文一模真题分项详解(第1季)_第1页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析版)-2021年八省新高考语文一模真题分项详解(第1季)_第2页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析版)-2021年八省新高考语文一模真题分项详解(第1季)_第3页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析版)-2021年八省新高考语文一模真题分项详解(第1季)_第4页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析版)-2021年八省新高考语文一模真题分项详解(第1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省新高考一模真题分项详解(第1季)

专题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2021•重庆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诸音调配合,对比、反衬、连续继承而波动、乃生节奏。节奏是音调的动态,对于情绪的影响更大。

我们可以说,节奏是传达情绪的最直接而且最有力的媒介,因为它本身就是情绪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生

理、心理方面都有一种自然节奏,起于筋肉的伸缩以及注意力的张弛。这是常态的节奏。情绪一发动,呼

吸、循环种种作用受扰动,筋肉的伸缩与注意力的张弛都突然改变常态,原来常态的节奏自然亦随之改变。

换句话说,每种情绪都有它的特殊节奏。人类的基本情绪大致相同,它们所引起的生理变化与节奏也自然

有一个共同模型。喜则笑,哀则哭,羞则面红耳赤,惧则手足震颤,这是显而易见的。作者(音乐家或诗

人)的情绪直接地流露于声音节奏,听者依适应与模仿的原则接受这声音节奏,任其浸润蔓延于身心全部,

于是依部分联想全体的原则,唤起那种节奏所常伴的情绪。这两种过程——表现与接受——都不必假道于

理智思考,所以声音感人如通电流,如响应声,是最直接的,最有力的。

“情绪”原来含有"感动”的意思。情绪发生时生理、心理全体机构都受感动,而且每种情绪都有准备发反

应动作的准备与倾向在心理学上叫做“动作趋势”,节奏引起情绪,通常表现激动它的特殊的“动作趋势我

们听声音节奏,不仅需调节注意力,而且全身筋肉与相关器官都在静听,都在准备着和听到的节奏应节合

拍打地动作。某种节奏激动某种“动作趋势”,即引起它所常伴着的情绪。但是节奏是抽象的,不是具体的情

境,所以不能产生具体的情绪,如日常生活中的愤怒、畏惧、嫉妒、嫌恶等等,只能引起各种模糊隐约的

抽象轮廓,如兴奋、颓唐、欣喜、凄恻、平息、虔敬、希粪、眷恋等等。换句话说,纯粹的声音节奏所唤

起的情绪大半无对象,所以没有很明显固定的内容,它是形式化的情绪。

诗于声音之外有文字意义,常由文字意义托出一个具体的情境来。因此,诗所表现的情绪是有对象的、

具体的、有意义内容的,例如杜工部的《石壕史》《新婚别》《兵车行》诸作表现的不是抽象的砍喜与平息,

而是乐道安贫与自然相默契者的冲淡胸怀与怡悦情绪。我们读诗常设身处地,体物人微,分享诗人或诗中

主角所表现的情绪。这种具体情绪的传染浸泗,得力于纯粹的声音节奏者少,于文字意义较多。诗与声音

虽同为节奏,而所用节奏不同,诗的节奏是受意义支配的,音乐的节奏是纯形式的,不带意义的;诗与音

乐虽同产生情绪,而所生的情绪性质不同,一是具体的,一是抽象的,分别是很基本的、不容易消灭的。

(摘编自朱光潜《诗论》)

材料二:

诗歌节奏一般指诗歌语言的节奏。作为一种节奏,它必然包含上述两方面的因素,即一定的时间间隔

和某种对立性特征的反复。它与非语言节奏的不同,主要不在一定的时间间隔这个因素上,而在某种对立

性特征的反复这个因素上:它是某种对立性语音特征的反复。

与其他节奏一样,在诗歌节奏的这两个因素中,一定的时间间隔是基本条件,某种对立性语音特征的

反复是本质特征。就后者而言,不同语言的诗歌节奏,主要就是由不同语言的对立性语音特征的反复造成

的。例如,古希腊语诗歌和罗马拉丁语诗歌利用音节的长短特征在大致相等时间间隔里的反复来造成节奏,

这是“音长”节奏。这种节奏的单位——音步——由一个音组构成:音组占据一定的时间,表示形成节奏的基

本条件,即一定的时间间隔;音组中音节的长和短这种对立性语音特征,则是形成节奏的本质特征。这种

节奏因为这种本质特征也可以称为“长短”节奏。英语、德语、俄语等语言的诗歌,则利用音节的轻重特征在

大致相等时间里的反复来造成节奏,这是“音重”节奏。同样,在这种节奏的音步中,音组表示一定的时间间

隔,而音节的轻和重这种对立性特征则是节奏的本质特征。这种节奏因为这种本质特征也可以称为“轻重”

节奏。一般语音学认为“语言中声音的高低轻重、长短、快慢间歇和音色造成语言的节律。''这说明,诗歌语

言除了上述轻重和长短这种对立性语音特征可以造成节奏外,其他如高低和顿歇等对立性语音特征在一定

时间间隔里的反复出现也可以造成节奏。

因此,我们可以说:诗歌节奏一是诗歌语言中某种对立性语音特征在一定时间间隔里的反复。

(摘编自陈本益《探索汉语诗歌节奏的一个思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声音节奏奏是音调配合、对比,反衬、连续继承而波动的产物,是人的生理、心理方面的自然节奏,

是情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B.呼吸、循环的扰动引起的筋肉的伸缩是生理节奏,注意力的张弛是心理节奏,不同情绪会引起生理

和心理常态节奏的改变。

C.声音节奏引发情绪有其内在的生理反应机制,是听者接受声音节奏后,依部分联想全体的原则激动

某种“动作趋势”的结果。

D.所有节奏都包含着一定的时间间隔和某种对立性特征的反复这两个因素,但非声音节奏更侧重前者,

声音节奏更侧重后者。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只作为动态的音调的节类能够引起人的某种情绪,单独的静态的音调同样能引起人的某种情绪。

B.诗歌除声音之外有文字意义。需要借助于理智思考。这使得它带给人的感动比音乐更直接和有力。

C.有人主张诗乐一体。其实很难实现,因为诗、乐在节奏产生情统上有共性,也有不易消除的区别。

D.诗歌语言的高低,顿歇等也可造成节奏,说明汉语诗歌节奏可能并非“音长”或“重”节奏。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诗歌节奏的特征的一项是()

A.包含轻重、长短、高低等对立性语音特征的反复

B.是音调的动态,能够最立接、最有力地传达情绪

C.能够引起人的欣喜、凄恻、愤怒、嫌恶等等情绪

D.与音乐节奏不同,受意义支配而非纯形式的节奏

4.两则材料论证的重心和写作目的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答案】

1.B

2.B

3.C

4.①材料一侧重论证节奏对情绪的影响,目的在于探求诗歌节奏与音乐节奏的分别;②材料二侧重论

证诗歌节奏的本质特征,目的是为探索汉语诗歌节奏提供理论基础。

5.①首先指出节奏对情绪的影响,并分析其心理机制;②接着分析节奏影响情绪的生理机制,并强调

节奏引起的情绪的特点;③分析诗歌的文字意义对表现情绪的作用,进而指出诗歌节奏与音乐节奏的区别。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声音节奏不是人的生理、心理方面的自然节奏。材料一第一段“我们生理、心理方面都有一种自然

节奏,起于筋肉的伸缩以及注意力的张弛“,这里提到的内容与声音节奏不是一回事。

C.“依部分联想全体的原则激动某种,动作趋势,”错,从文中可知,“作者(音乐家或诗人)的情绪直接

地流露于声音节奏,听者依适应与模仿的原则接受这声音节奏,任其浸润蔓延于身心全部,于是依部分联

想全体的原则,唤起那种节奏所常伴的情绪”“每种情绪都有准备发反应动作的准备与倾向在心理学上叫做

'动作趋势’”,联想与激动“动作趋势''是两回事。

D.“侧重”前者或后者错,原文为“它与非语言节奏的不同,主要不在一定的时间间隔这个因素上,而

在某种对立性特征的反复这个因素上“,据此可知,声音和非声音节奏的不同不在前者而在后者。

故选B0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B.“它带给人的感动比音乐更直接和有力”错误。从文中“声音感人如通电流,如响应声,是最直接的,

最有力的“可知,声音最直接和有力,所以不能说诗歌比音乐更直接和有力。

故选B0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根据材料二中“诗歌语言除了上述轻重和长短这种对立性语音特征可以造成节奏外,其他如高低和

顿歇等对立性语音特征在一定时间间隔里的反复出现也可以造成节奏“可以判断项属于诗歌节奏的特征;

B.根据材料一“节奏是音调的动态,对于情绪的影响更大”可知,诗歌节奏具有节奏的基本性质。

C.文中在提到声音节奏时,“不是具体的情境,所以不能产生具体的情绪,如日常生活中的愤怒、畏

惧、嫉妒、嫌恶等等“,但并没有说“诗歌节奏引起愤怒、嫌恶等具体的情绪“,故C错误。

D.从文中“诗所表现的情绪是有对象的、具体的、有意义内容的”可知,与音乐节奏不同,受意义支配

而非纯形式的节奏。

故选Co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章主要信息及概括观点的能力。

材料一从节奏的产生说起,“诸音调配合,对比、反衬、连续继承而波动、乃生节奏“,接着论述了节奏

对情绪的影响,“纯粹的声音节奏所唤起的情绪大半无对象,所以没有很明显固定的内容,它是形式化的情

绪''”诗与声音虽同为节奏,而所用节奏不同,诗的节奏是受意义支配的“,其目的是在于探求诗歌节奏与音

乐节奏的分别。而材料二则是首先说明了诗歌节奏的两个特征一定的时间间隔和某种对立性特征的反复'',

而两者中“它与非语言节奏的不同,主要不在一定的时间间隔这个因素上,而在某种对立性特征的反复这个

因素上“,论证诗歌节奏的本质特征,最后得出“诗歌节奏一是诗歌语言中某种对立性语音特征在一定时间间

隔里的反复''的结论,为探索汉语诗歌节奏提供理论基础。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从节奏的产生说起,“诸音调配合,对比、反衬、连续继承而波动、乃生节奏”“节奏是传达情绪

的最直接而且最有力的媒介“,指出了节奏对情绪的影响,并分析其心理机制;接着分析节奏影响情绪的生

理机制,并强调节奏引起的情绪的特点;其后“纯粹的声音节奏所唤起的情绪大半无对象,所以没有很明显

固定的内容,它是形式化的情绪”“诗与声音虽同为节奏,而所用节奏不同,诗的节奏是受意义支配的“,分

析诗歌的文字意义对表现情绪的作用,进而指出诗歌节奏与音乐节奏的区别。

二、(2021•福建龙岩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哪些“现代化”的内容呢?

每个中国人生来就属于一个毫无疑问的国家和民族,这种国家归属感和民族归属感渗透到每个中国人

的血液。大概许多人没有意识到,我们中国人视为理所当然的这种国家和民族意识非常具有现代性。现代

的经济、政治与社会制度,无论是国内层面或国际层面,无不是建立在国家制度之上的,没有国家制度简

直不可想象。在思想领域,民族主义是现代社会较之一切政治意识或宗教观念都更为重要的意识形态。在

多数情况下,民族利益高于阶级利益、教派利益。

中国人民历来把“国”与“家”相连,把“国’'视为"家"的扩大,"国家'’成为我们华夏子孙最为稳定而深厚的

人生依附和精神家园。除了外患所迫,中国鲜有企图从内部分疆裂土的。即使内忧外患最为深重的时候,

中国也少有无政府状态。民族意识则往往更加强烈,民族命运屡屡浴火再生。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饱受屈

辱。但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又让我们看到了民族复兴的光明愿景。不能不说,人民强

烈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并保持社会稳定的强大推动力量。在人类实

现大同社会之前,或者在人类实现无阶级、无国家的共产主义社会之前,这种爱国精神和民族主义意识始

终是一种现代的和先进的制度。

儒学之所以充满了现代性,乃是因为它是一种世俗的社会知识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它用世俗的、建

立在实用理性基础上的观点和原则,解决了西方人需要借助神才能解决的信仰问题:同时,它又通过诉诸

人的内在道德规范,解决了西方文化中必须通过外力强制立法才能解决的行为规范和社会秩序问题(即所

谓法治和德治之分)。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儒家文化是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中国社会的延续、稳定与治理。

儒家推崇仁、孝、义、礼、智、信、勇,讲究“人禽之辨'"‘义利之辩"仁’'的含义之一是指“仁政”,类

似于现代的“善治”,这是孔子针对当时的天下乱局和人民苦难而提出的政治理想。儒家思想鼓励人们带着理

想和道德积极入世,匡计时艰,并为此不断完善个人人格修养,锻炼个体意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道德理想曾激励过无数爱国的仁人志士和普罗大众。儒家文化的理

想性一面不应该被忽略。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中和位育”,即思想不走极端,不陷入简单的二元对立,鼓励差异和矛盾双方和谐共

存;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万事万物各安其位,各得其所,各有发展。这种和谐思想

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可能是医治当今世界种族、民族和宗教冲突的良方。

(摘编自尹宝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

材料二: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决不仅局限在财力物力

的极大提高上,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人口占世界五分之一、具有悠久文明,且从近200年以来西方压迫中

重新崛起的一个大国的全面发展和全新探索。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说,中华民族要在西方的治理模式之外,

锻造一种符合中国国情、最终能够实现长治久安的国家制度;在社会生活方面,我们要弘扬礼仪之邦等优

良传统,打造一种高于西方自由主义的东方伦理型生活方式。在选择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路径时,我们既

不能简单复古,也不能照搬西方,而是要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将数千年滋养中华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化进

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对传统文化的“两创'’应着眼于充分挖掘其现代价值。儒家思想和理念仍具有现实意义。儒家是一种典范

完备的社会发展理论,儒家的核心概念是小康、大同、天下为公、治国平天下,无论是格物致知,还是修

身齐家,最后落脚点都是治国平天下。

因此,儒家社会治理思想中有三大遗产对我们今天仍有特殊的意义:一是贤能政治,选贤任能,很多

社会理想是通过贤能政治来实现的:二是儒家的经济是一种道义经济,儒家给所有的经济活动、特别是利

益追逐设置了伦理界线;三是儒家的天下主义,在今天看也有特别的价值,它的理念是天下本位、天下为

公、世界大同,也有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知识论角度讲,“两创''的目标是实现传统思想的更新,使这一文化、这一思想的精华融入现代知识体

系和现代思想框架中去,从而为建设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提供借鉴。

摘编自王学典《汲取儒学生命活力》)

6.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主张“家''"国"相连,注重以道德教化治国、平天下。

B.中国人生而具有的深厚而稳定的“国家”观念,始终保持着国家的稳定统一,少有无政府状态。

C.儒家思想主张积极入世,匡计时艰,服务社会,鼓励人们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养,锻炼个体意志。

D.传统文化强调万事万物各安其位,各有发展,这一思想在当下国内国际层面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经济、政治与社会制度都是建立在国家制度层面上,可见中国人与生俱来的国家意识非常具有

现代性。

B.古代中国借助儒学思想实现国家治理,较西方必须借助神学与立法来规范个人行为和社会秩序,成

本更低。

C.儒家反对弱肉强食,对经济活动设置伦理界线的思想基础是“仁政”“中和位育”“人禽之辨”“义利之

辨“。

D.新时期我们对传统文化“两创”,是要汲取其现代价值,服务于民族复兴,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治理

模式。

8.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传统文化具有现代性''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9.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10.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答案】

6.B

7.C

8.B

9.①因果论证,文本对儒学充满了"现代性''的原因作了深入分析。

②引用论证,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意义,引用了“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内容。

③对比论证,如中西方国家治理方式对比,从而得出儒学文化的优势结论。

10.①统一意识形态:形成了中国人强烈的国家、民族意识,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

巨大成就并保持社会稳定。

②明确个体责任:注重人格修养、道德教化,锻炼个体意志,强调个人的家国责任。

③具有普世价值:强调和谐共存、贤能政治、道义经济、天下主义,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对平息

世界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有积极意义。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始终保持着国家的稳定统一”错。材料一只是说“,国家,成为我们华夏子孙最为稳定而深厚的人生依

附和精神家园……中国也少有无政府状态”,所以,材料中并没有说始终保持着国家的稳定统一。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对“思想基础”内容以偏概全,至少还包含民本思想、王道思想等。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寄托了坚定的信念与积极乐观精神,也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

旧事物的哲理。所以,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传统文化具有现代性'’这一观点。

B.“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表达忠贞不渝的报国之心,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家民族

意识”的相关内容。所以,适合为论据来支撑“传统文化具有现代性''这一观点。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强调需不断学习,时时补充新知识,才能不断达到新境界。所

以,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传统文化具有现代性''这一观点。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要透彻理解知识,必须注重亲自实践。所以,不适合作为

论据来支撑“传统文化具有现代性''这一观点。

故选B0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中的论证手法的能力。

“儒学之所以充满了现代性,乃是因为它是一种世俗的社会知识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运用因果论证,

文本对儒学充满了"现代性''的原因作了深入分析。

“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运用引用论证,引用“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等内容,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意义。

“它用世俗的、建立在实用理性基础上的观点和原则,解决了西方人需要借助神才能解决的信仰问题”,

运用对比论证,把中西方国家治理方式对比,从而得出儒学文化的优势结论。

1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根据“人民强烈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并保持社会稳定的

强大推动力量”“中国儒家文化是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中国社会的延续、稳定与治理''概括为:中国传统文化

具有统一意识形态。即形成了中国人强烈的国家、民族意识,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巨大

成就并保持社会稳定。

材料一,根据“儒家思想鼓励人们带着理想和道德积极入世,匡计时艰,并为此不断完善个人人格修养,

锻炼个体意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君子’和

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万事万物各安其位,各得其所,各有发展”“儒家的核心概念是小康、大同、

天下为公、治国平天下,无论是格物致知,还是修身齐家,最后落脚点都是治国平天下”概括为:中国传统

文化明确了个体责任。即注重人格修养、道德教化,锻炼个体意志,强调个人的家国责任。

材料二,根据“儒家社会治理思想中有三大遗产对我们今天仍有特殊的意义:一是贤能政治,选贤任能,

很多社会理想是通过贤能政治来实现的;二是儒家的经济是一种道义经济,儒家给所有的经济活动、特别

是利益追逐设置了伦理界线;三是儒家的天下主义,在今天看也有特别的价值,它的理念是天下本位、天

下为公、世界大同,也有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括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普世价值。即强调和谐

共存、贤能政治、道义经济、天下主义,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对平息世界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都有积极意义。

三、(2021•福建福州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中国创造的科技奇观以超凡的速度和气魄呈现在世人面前。如

CRH380A动车组跑出486.1公里的时速;“蛟龙”号成功载人深潜7020米,"神九''飞船与天宫一号实现手

控交会对接……这些科学知识、科学现象在中国当代报告文学中通常以奇观的方式被呈现,并通过持续不

断的阅读融入读者的科学认知。科学奇观,意味着挑战人类既有的感知尺度和感知方式,为日渐平庸化、

琐碎化、常态化的感知注入新的美学元素。报告文学无疑是建构高科技时代奇观美学的重要媒介。总体而

言,这种奇观美学既具有严密的科学理性,又极富想象力与艺术气息。

围绕科技创新主题,近年来的中国报告文学还创造出颇具范式意义的叙述模式,主要表现为:面对科

技难题,科技工作者克服重重障碍,通过自主创新实现攻坚克难。显然,创新是驱动情节的动力,而攻克

一个个科技难关则组成叙述结构。此外,以创新驱动的叙述结构,还包含一条条情感或心灵副线,它们共

同展现出中国科技工作者为追求科学、探索真理、实现中国科技跨越式发展而顽强拼搏的心路历程。应该

说,能否走进科技工作者的心灵世界,是衡量此类报告文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中国天眼——南仁东传》

之所以让人动容,是因为王宏甲深入细致地追踪、复原南仁东不为人知的心灵世界。每一项高新科技、每

一个伟大工程的背后都隐伏着难以计数的心灵秘史,而当每个个体的心灵史汇聚成河,便成为中华民族追

求创新、赢得尊重的心灵史诗。因此,科技创新类报告文学要提炼出科学家的精神品质和家国情怀,这是

报告文学责无旁贷的使命与担当。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28日林强《创新报国:当代报告文学的时代主题》

材料二:

全媒体时代新闻多形态传播的强势,改变着既有的传播和接受的格局。这样对原先相对依赖于新闻性

题材的报告文学写作必然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早先新闻媒体无法报道的一些材料,可以借道报告文学的形

式推出,现在这种报告题材的初始性基本不再具有。原先报告文学写作比较多地倚重于题材的重大,现在

由于多媒体对其多维度多形态的挖掘,使读者减弱了接受兴趣和期待。这些情况促使报告文学在题材摄取

方面出现相应的变化。作者注意对写作题材从现实和历史两个端面作总体性的双向拓展,同时,在现实题

材和历史书写两端又各自进行开疆拓土。

在现实题材报告方面,既重视重大题材、时代杰出人物等的写作,又不唯重大是取,也关注有价值的

日常生活题材的叙写。前者如徐剑的《东方哈达》、何建明的《浦东史诗》、李鸣生的《震中在人心》、陈启

文的《袁隆平的世界》、王宏甲的《中国天眼:南仁东传》等作品,分别记写青藏铁路建设、浦东开发开放、

汶川大地震和袁隆平、南仁东等重大事件及典型人物,有的作品以史诗之笔书写史诗性的伟大创造,以宏

大叙事的方式,讲述展示中华力量、体现时代精神的中国故事,其时代新“史记”的价值不言而谕。后者如陈

庆港的《十四家——中国农民生存报告(2000-2010)》,以小见大地反映现实中国另外的真实存在,展现了

更具广泛性、典型性的基层大多数人的生存景象和精神世界。

在题材向现实生活做多向拓展的同时,报告文学作者还致力于从历史的回潮中挖掘材料。2018年第7

届“鲁迅文学奖”参评报告文学的作品有230部(篇),其中《西长城》《围困长春》《守望初心》《世界是这样

知道长征的:长征叙述史》《此岸,彼岸》《抗战老兵口述历史》《一个戴灰帽子的人》《大写西域》等皆是

历史类题材作品,占比也比较大。这些作品对历史的涉面是多向的,有的是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有

的则是存留在历史皱褶里的微尘,但却是可以洞见社会巨大存在的化石。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形,首先是因为历史题材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和魅力。现实是历史的流向,历史是

现实的背景。读者的精神心理往往存在于历史与现实的勾连之中。其次是全媒体更多关注当下发生的五光

十色的新闻,而对沉寂的具有某种弱新闻性的历史题材关注度相对较低。正是在这里,丰富的沉入时间地

平线以下的人与事等,成为报告文学不竭的写作资源库藏。

然而,关于报告文学历史书写的可能性,学界和评论界也存有质疑。“历史题材”的报告文学创作极难或

几乎不可能实现“非虚构”的叙述要求。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特别是场面或细节的描写,在完全失去了采访

当事人的情况下,要实现既是‘报告'又是‘文学'的具体生动的‘非虚构'叙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实上,有

不少史志类作品很明显存在着“穿越”和“演义”,与非虚构的原则相去甚远。但这又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因

为,能采访到当事人,当然更能达成写作的真实性,但这也并不能保证充分的真实性。真实性是一个复杂

的命题。报告文学的写作是一种需要作者诚实的写作,在主观上不能故意虚构。历史写作在实现非虚构方

面更具难度,这就需要作者更多地采用田野调查、知识考古、文献研读等方式,逼近写作对象,尽可能历

史地还原历史存在本身,不能因为片面求取文学性而伤害其根本的历史性。我们也不能依据普适的文学性

标准,来要求报告文学,尤其是历史题材的报告文学。

(摘编自《文学评论》2020年第1期丁晓原《论“全媒体''时代的中国报告文学转型》)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高科技时代的奇观美学主要借助报告文学得以展现,它具有严密的科学理性,因此极富想象力与艺

术气息。

B.中国当代报告文学对科学知识与科学现象以奇观的方式加以呈现,是我国读者的科学认知形成的重

要途径。

C.若一篇科技报告文学表现出科学家在探索创造过程中的内心历程,那么这就是一篇成功的报告文学

作品。

D.受全媒体时代影响,报告文学题材摄取既从现实和历史两个端面作双向拓展,又在其两端各自进行

再拓展。

1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分析近年中国报告文学叙述模式的范式意义,可见报告文学创作对“创新报国”的时代主题的响

应。

B.若要撰写以钟南山院士对抗新冠肺炎疫情为题材的报告文学,应突出其敢为人先、坚持原则的职业

精神。

C.报告文学作品对中国高新科技背后的心路展示越成功,中华民族追求创新与扇i得尊重的心灵史诗就

越瑰丽。

D.作者采用田野调查、知识考古、文献研读等方式诚实写作,“历史题材''报告文学便能达到“非虚构”

的要求。

1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造成当下报告文学在选材方面出现变化的原因的一项是()

A.所依赖的新闻性题材的初始性被其他媒体抢占

B.创作中“非虚构”的叙述要求几乎很难实现

C.多种媒体对重大题材多维度多形态的挖掘

D.全媒体对沉寂的历史题材关注度相对较低

14.请结合材料内容,概括当下中国报告文学在现实与历史两个题材端面上选材的共同点。

15.请简要梳理材料二是如何阐释“全媒体”时代中国报告文学转型的。

【答案】

ɪl.D

12.D

13.B

14.①兼具大题材与小角度的结合。②都关注对中华力量、时代精神的展示。

15.①先说在“全媒体”时代,中国报告文学的题材摄取出现相应变化。②再从现实题材与历史题材两个

角度,分别阐述选材的特点。③最后对历史题材报告文学存在的“非虚构”叙述要求的争议进行探讨,并提出

理性的认识态度。

【解析】

H.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强加因果,原句“这种奇观美学既具有严密的科学理性,又极富想象力与艺术气息”为并列关系。

B.“是我国读者的科学认知形成的重要途径”错误。原文为“这些科学知识、科学现……融入读者的科

学认知”,是“融入”不是"形成

C.假设关系不成立。原文只说“是衡量此类报告文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不能决定成功与否。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D.条件关系不成立。原文有,“历史题材’的报告文学创作极难或几乎不可能实现‘非虚构’的叙述要求”,

“采用田野调查、知识考古、文献研读等方式,逼近写作对象,尽可能历史地还原历史存在本身”,只是“尽

可能”,不是“便能达到'非虚构'的要求”。

故选D。

1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创作中,非虚构’的叙述要求”是就报告文学的历史题材作品的真实性而言的。它不影响报告文学的

选材。

故选B„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由“在现实题材报告方面,既重视重大题材、时代杰出人物等的写作,又不唯重大是取,也关注有价值

的日常生活题材的叙写”“历史类题材作品……有的是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有的则是存留在历史皱褶里

的微尘”可知,二者选材兼具大题材与小角度的结合。

由“在现实题材报告方面……讲述展示中华力量、体现时代精神的中国故事”“历史题材……可以洞见社

会巨大存在的化石……历史题材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和魅力”可知,二者都关注对中华力量、时代精神的展示。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第一段“全媒体时代新闻多形态传播的强势,改变着既有的传播和接受的格局”“这些情况促使报告文学

在题材摄取方面出现相应的变化”,提出在“全媒体”时代,中国报告文学的题材摄取出现相应变化这一话题。

第二、三段分别从现实题材与历史题材两个角度,阐述选材的特点。第二段,“在现实题材报告方面,

既重视重大题材、时代杰出人物等的写作,又不唯重大是取,也关注有价值的11常生活题材的叙写”,第三

段,历史题材“有的是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有的则是存留在历史皱褶里的微尘”

最后一段,“要实现既是'报告'又是‘文学’的具体生动的‘非虚构'叙述,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能因为片

面求取文学性而伤害其根本的历史性。我们也不能依据普适的文学性标准,来要求报告文学,尤其是历史

题材的报告文学”,对历史题材报告文学存在的“非虚构”叙述要求的争议进行探讨,并提出理性的认识态度。

四、(2021•福建漳州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唐人徐坚所撰《初学记》卷三十引《任子》之语曰:“械楠为众材之最,是物之贵也。”然则楠木为君子

所贵之德何在?杨汝清的《天才地宝造化所钟:品味金丝楠》一文中做出了解释,“金丝楠的这份与众不同

的特质,正与中国传统文人之精神情趣沟通暗合一沉凝大气,华而不奢;从容优雅,含而不露;温涧雍然,

卓尔不群

楠木坚劲刚贞。西晋周处所纂《风土记》中目:“樟楠诸木,最为坚劲。''成百上千年之风雨霜露,练就

了楠木之坚韧挺拔,极难为外物所动。《晋书》:“严霜识贞木。”《贾子・道术》:“言行抱一谓之贞。”

《贾子•谥法》:“清白守节目贞。’'由此可见,文人之爱楠,取其贞节之刚性。诗圣杜工部极爱楠木,于

楠木多有吟咏,传世的就有《高楠》《枯楠》等多首。所谓“干排雷雨犹力争”,将楠木与雷雨奋力拼搏之状

写得虎虎有生气,而这也正是杜工部百折不挠之坚韧精神的写照。

楠木光涧和厚。西汉陆贾在《新语・资质》中对楠木极尽表彰之能事:“夫横楠豫章,生于深山之中,产

于溪谷之傍。虫蝎不能穿,水湿不能伤……无膏泽而光涧生,不刻画而文章成。''并不因其“入地之坚强”而

损其“在高之柔软楠木吮吸着天地间之和气,阴阳协调,上干云霄。楠木之亦刚亦柔,彰显着其深得天健

地顺之灵气。

楠木安之若命。与孔子同时代之《子华子》有云:“豫章梅楠之可以大斫者,必在夫大山穹谷岖晤之区

楠木所生之地总是那些不为人知的幽壑穹谷。唐人严武《题巴州光福寺楠木》亦云:“楠木幽生赤崖背''"看

君幽霭几千丈,寂寞穷山今遇赏“,数千丈之木需要数千年之生长,数千年后的今日方得诗人之青睐。”寂寞

穷山”,其间滋味只自知;时乖命蹇,一直处于“知者所不见,见者所不知'’的状态,只能清明在躬了,此亦

非具君子之德者不能为也。

正因为楠木坚劲刚贞而不失光润和厚,且有“纵使无人亦自芳''之君子德性,具备了“道在器中、天人合

一、曲则有情、君子比德、和而不同、以虚致实、悬象示义等中国文化的大智慧”,才使得它于厅堂之中以

器之美彭显木之德,实实在在地体现了中国文化之深厚底蕴。

(摘编自萧伟光《传统家具中的中国文化》)

材料二

江南是文人荟萃之地,到了晚明,人性解放之风日渐觉醒,这也给文人的精神世界注入了新的生机与

活力。文人开始徜徉于山水,漫步于园林,休闲于酒茗,不时体会到一种清新的生活情趣。但是,他们又

不满足于仅寄情于花鸟、山水来抒写胸中逸气,而是开始把自己的艺术与现实的生活融合为一体,开始走

向充满活力的民间社会。在家具的设计层面上,文人的直接参与,为古老的家具工艺注入活力,他们往往

会把自己的审美情趣与文化意念融合在家具设计中,从而使家具设计在造型上以优美、简朴、稳重取胜,

各个组件的比例与审美一致,讲求实用;装饰上则讲究淡而雅、少而精。而且,有些明式家具上还能留有

文人墨客的题词铃印,更成为明式家具文人化的一个具体体现。同时,很多文人还为家具撰写了大量以“古

雅”为审美标准的文章,论述之详尽,为以往任何一个朝代所无法比拟的。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李渔的《闲情

偶寄》、文震亨的《长物志》等,内中关于家具设计与审美的描述,为后人研究明式家具提供了宝贵的史实

资料。

明式家具肇兴于明代中期,却在晚明时期经由几代文人的直接参与与倡导,风格日趋成熟与稳定。这

种独特的风格就是家具本身所透露出的“文人气节”。因此,明式家具是晚明文人在设计造物上的意趣体现。

随着人们文化观念与生活方式的转变,简单的模仿已难以传承明式家具所蕴含的文化精髓,也无法契

合现代文人的精神气节,但明式家具中的文人气节在现代生活中的传承与发展,既有时代的延续性又有现

代生活的创新性。

(摘编自王蓉《明式家具中文人气节的传承与发展》)

材料三

明式家具很早以前也给西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肯定地说,明式家具是西方现代家具的鼻祖。那

种不事雕琢的造型与线条,对西方现代家具的极简风格显然具有启蒙价值。四百年前的明式条案与今天西

方现代家具的条案有着克隆般的惊人相似,几乎如出一辙。而中国古典家具独特的样卯结构,更使中国古

典家具在功能及纯粹的层面上出神入化,这种不必依靠钉和胶的组装结构,无疑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的

一个特殊贡献。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由来已久。清末欧美列强入侵中国,使得中国优秀的硬木家具大量传入西方,

开始了在海外的百年流传。现在,西方许多著名的博物馆都有黄花梨及紫檀家具的藏品,世界各地的藏家

都以拥有明清古典家具为荣。百年以来,明清家具特别是黄花梨家具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形象、一个

代表性的符号,与中国的书法、绘画、陶瓷等比肩,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一条不可缺少的分支,已在世界文

明史上获得了无可争议的认知。

(摘编自海岩《中国家具艺术的诞生与进化》)

1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金丝楠沉凝大气、华而不奢等特质,与中国传统文人之精神情趣契合,是“君子所贵之

德”。

B.楠木生长在深山古林中,但不因无人赏识而遗憾,正如君子修身立德,不以穷困而变节,具有君子

之德。

C.明式家具透露出“文人气节''这一成熟而稳定的风格,是因为它体现了晚明文人在设计造物上的意趣。

D.明式硬木家具深广的精神内涵,简约的造型与线条,独特的梯卯结构,对西方现代家具产生了深远

影响。

1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我们今天想了解古人赋予楠木以“君子之德”的知识,先秦时期的著作或许是目前已知的最早资

料。

B.诗人杜甫从雷雨中楠树的奋力拼搏之状,联想到人生中所经历的苦难和挫折,借楠树写下多首传世

佳作。

C.楠木家具受人推崇,虽与楠木坚劲刚贞、光润和厚的材质有关,但主要是因其安之若命的品德得到

文人的赞许。

D.明清硬木家具传入西方并在西方产生广泛影响,说明它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分支在国际上享有

独特地位。

18.下列关于楠木的文句中,不能用来说明楠木“君子之德''的一项是()

A.凌霜不肯让松柏,作宇由来称栋梁。(史俊《题巴州光福寺楠木》)

B.色无花卉妒,坚为雪霜多。(吴中复《西园十咏・乔楠亭》)

C.不愿作材尼万牛,惊世之文那肯露。(杨虞仲《和严侍御梢木诗》)

D.檐角楠阴转日,楼前荔子吹花。[陆游《乌夜啼》(其二)]

19.材料一是怎样进行论证的?请从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两个方面简要分析。

20.我国传统家具的文化内蕴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

16.B

17.C

18.D

19.①运用“总——分——总”结构,分条论证。文章先提出论点,然后从坚劲刚贞、光润和厚和安之若

命三个层面论述楠木的“君子之德”,层次清晰。②以引证、例证两种方法为主进行论证。作者引用了《风土

记》《晋书》《贾子》等文献中的语句,选取了杜甫喜爱楠木等事例,让自己的论证更有说服力。

20.①从选材看,选取坚韧挺拔、光润和厚的楠木等材料,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②从设计层

面看,家具设计中融合文人的审美情趣与文化意念,具有文化内蕴。③从结构角度看,中国古典家具独特

的柳卯结构,对世界文明做出了特殊贡献。

【解析】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作者认为”错误,由材料一第一段“杨汝清的《天才地宝造化所钟:品味金丝楠》一文中做出了解

释,’金丝楠的这份与众不同的特质,正与中国传统文人之精神情趣沟通暗合沉凝大气,华而不奢;从容

优雅,含而不露;温润雍然,卓尔不群''可知,”金丝楠沉凝大气、华而不奢等特质'’是作者引述杨汝清的话,

而非作者的观点。

C.“……这一成熟而稳定的风格,是因为它体现了晚明文人在设计造物上的意趣”错误,因果倒置。由

材料二第二段“明式家具肇兴于明代中期,却在晚明时期经由几代文人的直接参与与倡导,风格11趋成熟与

稳定。这种独特的风格就是家具本身所透露出的‘文人气节’。因此,明式家具是晚明文人在设计造物上的意

趣体现”可知,"明式家具是晚明文人在设计造物上的意趣体现”是结果,而非原因。

D.“明式硬木家具深广的精神内涵,简约的造型与线条,独特的样卯结构……”错误,由材料三第一段

“那种不事雕琢的造型与线条,对西方现代家具的极简风格显然具有启蒙价值”可知,对西方现代家具产生影

响的是“不事雕琢的造型与线条”,而没有“精神内涵''和“样卯结构

故选Bo

17.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

C.“主要是因其安之若命的品德得到文人的赞许”错误,选项对应材料一中“楠木坚劲刚贞”“楠木光润和

厚”“楠木安之若命”“实实在在地体现了中国文化之深厚底蕴”等信息,文中并没有比较主次原因。

故选Co

1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据的能力。

首先要明确材料一的观点,楠木的“君子之德”都有哪些,材料一明确告诉我们是:坚劲刚贞、光润和厚

和安之若命。然后要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做出选择。

A.正确,“凌霜不肯让松柏,作宇由来称栋梁”一句出自唐朝诗人史俊的《题巴州光福寺楠木》,赞美

楠木凌霜傲雪的坚贞不屈不逊于松柏,凸显其“坚劲刚贞”。

B.正确,“色无花卉妒,坚为雪霜多”一句出自朱朝诗人吴中复的《西园十咏•乔楠亭》,写楠木外在之

形色并不张扬,不会引得群芳众木嫉妒;而其内在之坚劲则傲立霜雪,刚劲挺拔,赞美其“光润和厚

C.正确,“不愿作材层万牛,惊世之文那肯露”一句出自宋朝诗人杨虞仲的《和严侍御梢木诗》,写楠

木不愿出深山作为木材让搬运的老牛受苦,不肯显露自己惊世的才华,楠木安于深山能表现其“安之若命

D.“檐角楠阴转日,楼前荔子吹花”错误,这句诗出自宋朝词人陆游的《乌夜啼》(其二),这一句并非

托物言志,而是借最抒情,借“楠阴转日”和“荔子吹花''写时光飞逝之感。

故选D。

1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的分析的能力。

从论证结构上看,材料一是“总——分——总”的论证结构,第一段提出问题“然则楠木为君子所贵之德

何在?“然后引述杨汝清的文章做出解释;第二、三、四段分别从坚劲刚贞、光润和厚和安之若命三个层面

对楠木的“君子之德’'做出解释;最后一段总结全文,指出楠木具备了中国文化的大智慧,体现了中国文化之

深厚底蕴。

从论证方法上看,材料一主要运用了引证和例证两种论证方法。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引证,可以说文章

通篇引证,除了引用周处的《风土记》、贾谊的《贾子》之外,还大量引用了唐人严武等人的诗句:还列举

了杜甫喜爱楠木的事例,论证了楠木的“君子之德

2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本题是一道主观题,考查对我国传统家具文化内蕴的认识。我国传统家具的文化内蕴,三则材料都有

所涉及。首先要分好角度,材料一重点论述“楠木之德”,可从选材角度谈;材料二重点论述明式家具中文人

气节的传承与发展,可从文人角度去谈;材料三第一段结尾提到了椁卯结构对世界文明做出了特殊贡献,

可从柳卯结构的角度去分析。

材料一重点论述“楠木之德”,是文人赋予楠木的品格,由材料三最后一段“中国优秀的硬木家具大量传

入西方”可概括出选取楠木等质地坚硬的硬木,体现中国文化深厚底蕴这一特点•材料二前半部分侧重论述

“文人气节”对家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人参与设计,由“把自己的审美情趣与文化意念融合在家具设计中”

可概括出融合了文人的审美情趣与文化意念。

材料三第一段提到“中国古典家具独特的禅卯结构,更使中国古典家具在功能及纯粹的层面上出神入

化,这种不必依靠钉和胶的组装结构,无疑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的一个特殊贡献”,可从结构角度概括出,

中国古代的工艺梯卯结构对世界文明做出了特殊贡献。

五、(2021•江苏南通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运河学是一门新的学科。对运河与区域自然环境的研究是对运河本体的研究,它主要考察人类行为对

自然水系的影响,也就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运河的开挖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的行为,这

种行为的直接目的是便于交通运输,但从客观效果看,在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的同时,运河的开挖也引起了

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改变。运河学关注的不只是运河本身的自然属性及其工程技术进步,同时应该包括

开挖运河引起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区域水文改变、自然水系变化、湖泊形成与消长……

关于运河区域社会的研究,普遍关注的是运河在区域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从运河流经及辐射区域

产生的不同于其他区域的社会现象入手,探究其发展演变过程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也就是说,运河区域

社会的研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史、经济史或文化史研究,而是与运河密切相关、有运河因素注入的

综合研究。在中国古代社会,尤其是在水系不发达的北方地区,运河交通有其他交通路线无法相比的优势:

经济省力,利用水的浮力,可以大大降低运输成本;承载能力强,船可以运送其他运输工具无法装载的大

宗物资和大型物体;受恶劣天气和山隔水阻等自然条件影响较小……运河对区域社会的影响大而广泛:举

凡政治、军事、商业、手工业、农业、服务业及居住环境、城镇格局、文化交流、习俗变化、社会流动等

等,方方面面都有运河流动的印记。我们十分关注上述社会因素和社会现象,更关注运河对这些社会因素、

现象形成和变化所产生的作用。

研究中国历史离不开运河,许多重要历史事件、重要人物、重要社会现象与运河也有关系。运河开发

史和运河区域社会史本身就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环节。尤其是明清时期,

国家视运河漕运为经济命脉,明清史书中,有关运河漕运的记载很多,与运河相关的事件、人物比比皆是。

中国运河研究也是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运河的研究与社会史有许多叠合之处。社会史运用各种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社会学

的理论和方法,对历史上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行为及社会心理进行研究。社会史是历史学的重要

分支,也是与社会学密切相关的学科。社会史与社会学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研究往昔的社会整体及其各个

侧面,而后者研究现实社会的结构及社会问题。运河学研究的许多内容属社会史范畴,所以研究运河,不

仅需要使用历史学的方法,还需要使用社会史的研究方法。

运河学的研究是一项多学科交叉融会的研究,所以,它的理论和方法是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汇集与综

合。这种汇集与综合不是无序的拼凑,也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有机的结合。

运河学研究的起点是对京杭运河文献及其他资料的搜集、保护、整理、研究。它可以为学术研究提供

基本的材料,对运河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体现了运河学研究的文化功能。

运河学研究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它能为政府决策提供历史借鉴。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

的大动脉,对于维护国家统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起到过无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人们对运河的正面作用

了解较多,对其负面影响则知之甚少。运河学的相关研究旨在总结历史经脸教训以资借鉴,同时提醒人们

关注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全面认真审视大型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避免决策失误。

(摘编自李泉《运河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材料二:

距今已有2500年历史的中国大运河是一条文化之河,长达3200公里的中国大运河充分吸纳了沿线的

京津、燕赵、中原、齐鲁、淮扬、吴越等六大文化带的文化资源,沿线有水工遗存、运河故道、名城古镇

等物质文化遗产近300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50余项,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富集的区域。但是

迄今为止,中国大运河文化并没有被系统地总结归纳。运河学的建立可以整合优化这些优质文化资源,形

成一批论文、丛书等研究成果,创造一批反映运河文化的文学影视作品,打造一批运河文化展示馆,通过

加强对现存运河遗产资源的摸底调查,让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呈现在世人面前。同时,可以推出一

批文化项目、出版项目、产业项目来振兴运河文化,建设一批运河文化旅游小镇,打造一批运河文化产业

园区来发展运河经济;可以凭借大运河这一世界公认的文化资源,对外输出文化产品,宣传中华优秀文化,

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讲好中国大运河文化故事;可以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进一步继承中华优秀文化、

弘扬运河文化,推进科学发展和永续发展的集体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文化动力。

(摘编自姜师立《运河学的概念、内涵、研究方法及路径》)

2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开挖运河的直接目的是便于交通运输,但在客观上对运河区域的水文改变、自然水系变化、湖泊形

成与消长等产生了影响。

B.运河区域社会的研究,不是社会史、经济史或文化史研究,而是注入了运河因素的多学科交叉融会

的综合研究.

C.目前,人们对运河的正面作用了解较多,对其负面影响则知之甚少,因此运河学应主要研究运河带

来的历史教训。

D.通过加强对现存运河遗产资源的摸底调查,整合优化大运河优质文化资源,可以弥补大运河文化还

没有总结归纳的不足。

2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运河交通有经济省力、承载能力强、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等优势,这是其他交通路线无法

相比的。

B.明清时期,运河漕运是国家的经济命脉,研究明清历史应将明清时期运河区域社会史研究作为重要

组成部分。

C.运河学研究能够推进学术研究的深入开展,彰显运河的文化功能,因此中国大运河是一条文化之河。

D.运河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对运河的系统研究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属于运河区域社会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A.对运河漕运历史的研究

B.对运河区域地质构造的研究

C.对运河城镇带兴衰的研究

D.对运河区域商业发展的研究

2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25.请依据材料二简要阐述建立运河学的文化意义。

【答案】

21.A

22.C

23.B

24.首先指明了运河学的研究内容(对象);接着论述了运河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最后揭示了运河

学的研究功能。

25.①可以总结、整合、优化博大精深的运河文化,呈现运河文化遗产的价值;②可以挖掘运河的优

质文化资源,更好地传承传播运河文化;③可以利用运河文化,发展运河文化产业,振兴运河经济;④可

以输出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国梦”增添文化动力。

【解析】

2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