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科学探究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科学探究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科学探究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科学探究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科学探究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科学探究题

一.科学探究题(共20小题)

1.(2022∙安顺)金属是现代社会广泛使用的材料。

I.人类活动和使用金属大致的历史年代如图1所示。

(1)青铜和黄金可打造成不同形状制品,利用了金属物理性质中的。

(2)《淮南万毕术》提到“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o

(3)冶炼生铁过程中,一氧化碳与磁铁矿主要成分四氧化三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11.探究金属铁锈蚀的条件。

用如图2所示实验进行铁钉锈蚀的研究。一段时间后,试管A、B中铁钉几乎没有生锈,

而试管C中铁钉明显锈蚀,试管D中铁钉严重锈蚀。

沸并

棉花

ABCD

图2

(1)由试管A、B、C中的现象可知,铁的锈蚀是铁跟(填化学式)等作用的

结果。

(2)试管B中使用“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储水",目的是。

(3)由试管C、D中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o

HL探究盐酸除锈时的反应。

步骤1:将一枚表面部分锈蚀的铁钉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至浸没铁钉,观察到

铁钉表面的铁锈逐渐消失,无锈处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黄色。

第1页(共66页)

步骤2:将“步骤1”中装有铁钉和盐酸的试管长时间放置后,观察到铁钉变细,溶液变

为浅绿色。

【提出问题】

①“步骤1”中铁锈消失发生了什么反应?

②“步骤2”中试管长时间放置后,溶液为什么会变色?

【查阅资料】

铁锈中主要含有氧化铁;

FeCl3溶液呈黄色,FeCI2溶液呈浅绿色;

K3[Fe(CN)6]溶液呈黄色:FeCI3溶液遇K3[Fe(CN)6]溶液不变色,FeCl2溶液遇K3[Fe

(CN)6]溶液会生成蓝色沉淀。

【实验分析】

对于问题②,实验小组提出如下两个猜想:

铁锈消失是因为氧化铁与盐酸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提出猜想】

猜想一:溶液变色是FeCl3与铁钉表面产生的气体反应所致;

猜想二:溶液变色是FeCI3与铁钉反应所致。

【实验验证】

经实验已证实“猜想一”不正确。

请设计实验证明“猜想二”成立,简述实验过程(包括操作、可能的实验现象和对应的

结论)(实验中必须用到K3[Fe(CN)6]溶液、FeCb溶液和铁钉)。

2.(2022•安顺)科学探究是主动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

1.探究敞口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假设猜想】猜想一:只有氢氧化钠;

猜想二:只有(请补充完整);

猜想三:上述两者都有。

【实验探究】甲同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酰,观察到溶液变红,甲同

学认为猜想一成立。

【交流评价】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原因是。于是,乙同学继

续进行探究。

第2页(共66页)

【实验探究】乙同学在甲同学所做实验后的溶液中,滴入足量的Ba(NO3)2溶液,观察

到,则证明“猜想三”正确。请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反思总结】氢氧化钠必须密闭保存。

II.在实验室利用如图1所示侯氏制碱法简单工艺流程制备纯碱。

【查阅资料】Na2CO3受热不易分解;NaHCo3受热易分解。

【交流评价】上述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操作Il中玻璃棒的作用

是:o

【假设猜想】丙同学认为,上述制得的纯碱产品中可能含有NaHCo3。

【实验验证】设计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将m∣g产品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

到,得出结论:产品中含有NaHCo3。

【定量分析】将产品加热至恒重,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m2g,计算产品中NaHCc)3的质

量分数为(用含有m∣和m2的代数式表示)。

3.(2022•玉林)为了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某老师带领化学兴

趣小组走进实验室,对几瓶缺失标签的酸碱盐溶液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开启探究之旅。缺

失标签的溶液分别用标签A、B、C标记,它们可能是稀盐酸或稀硫酸、NaoH溶液或

Ba(OH)2溶液、NaCI溶液或Na2CO3溶液中三种不同类别的溶液。

第3页(共66页)

有气泡产生有白色沉淀产生无明显现象溶液变红色溶港变无色

I.初步探究:

【提出问题】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设计实验】分别取少量样品溶液于①②③三支试管中,再互相滴加溶液,振荡、静

置、观察。

【实验判断】综合①②③三支试管的实验现象判断,A是溶液,C是溶

液,C溶液中溶质的俗称是O

【实验结论】①②试管中有气体或沉淀生成一定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II.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对于无明显现象的A与B反应,如何设计实验验证复分解反应的发生?

【设计实验】小梁同学另取少量A溶液于④号试管中,先滴加酚取;溶液再滴加B溶液,

现象如图所示。

【实验判断】A溶液与B溶液发生反应的实质是。

IIL深度探究:

【设计实验】把①②两支试管的废液和④号试管滴加B溶液后所得的废液倒入同一个

烧杯中,充分搅拌,溶液变红色,白色沉淀增多,静置、过滤。

【实验判断】最后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酚酣除外)(填化学式),出

现白色沉淀量增多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总结提升】(1)经过上述探究,证实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水

或气体或沉淀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下列实例中应用复分解反应原理的是

(填字母)。

A.酸碱性废水的处理

第4页(共66页)

B.食醋清洗水瓶中的水垢

C.中国古代的“湿法炼铜”

(2)若要判断无现象的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可以从反应物或生成物是否存在的

角度去判断。请你列举一个课本上用其中一个角度来判断无现象的化学反应发生的例

子:。

4.(2022•呼和浩特)全世界每年因锈蚀造成浪费的金属高达产量的20%以上,但铁锈蚀原

理却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例如暖宝宝、食品脱氧剂等。小组同学对暖宝宝发热产

生兴趣,展开探究。

【资料卡片】某品牌暖宝宝的使用说明如图。

(1)暖宝宝使用时能量的转化形式为o

(2)暖宝宝“不使用时请勿拆开密封包装”的原因是。

【猜想与假设】暖宝宝成分中氯化钠、活性炭可能加快铁锈蚀速率,使反应在短时间内

放出大量的热。

【实验方案】小组同学通过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探究氯化钠、活性炭及两者共同存

在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设计完成如下4组实验。(实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实验编号铁粉/g水∕mL活性炭/g氯化钠/g测得IOmin内温度上升值/C

125000.1

225m0.13.1

3250.2022.0

4250.20.156.3

【解释与结论】

(3)对比实验1和2,可探究氯化钠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表中m=。

(4)为探究活性炭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组合是(填实验编号)。

(5)综合以上4组实验得出结论:o

【拓展与应用】小组同学运用该原理设计如下对比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第5页(共66页)

弹雷夹弹箸夹

反应结束后,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装置集气瓶内空气体实验前烧杯内水的实验后烧杯内水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百

积/mL体积/mL体积/mL分含量

A200.0100.059.6n

B100.0100.066.017.0%

(6)n=%(计算结果精确到0.1%)。

(7)结合反应原理和结果思考装置A的优点:(写两点)。

【表述与交流】人类智慧无穷,趋利避害,化学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成分:铁粉、蛭石(保温)、高分子吸水树

脂(供水)、氯化钠、活性炭

内袋材料:微孔透气无纺布

注意事项:不使用时请勿拆开密封包装

5.(2022•资阳)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探究生锈铁钉与稀硫酸的反应情况,请你参与

探究,并回答问题:

【提出问题】生锈铁钉与一定量稀硫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Fe?+与无色硫氟化钾溶液相遇出现血红色溶液。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①取一枚生锈铁钉用蒸储水洗净,再置于铁钉表面有红褐色的铁锈。

洁容试管中。

②向步骤①的试管内加入一定量稀硫酸。铁锈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1)—

色,一会儿后产生气泡,最终溶液呈浅绿色。

③当该试管内不再产生气泡时,取出铁钉,铁钉表面呈银白色

第6页(共66页)

剩下溶液M,铁钉用蒸储水洗净观察。

写出步骤②中铁锈溶解的化学方程式(2)。

【溶质猜测】溶液M的溶质成分是

猜想一:(3)

猜想二:只有Fe2(SO4)3

猜想三:既有FeSO4也有Fe2(SO4)3

【实验探究】取少量溶液M于另一洁净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硫氧化钾溶液,观察到

(4),则猜想二、三不成立。

【交流讨论】同学们对溶液M中没有溶质硫酸铁感到困惑,为此展开讨论。

甲同学:反应过程中氢气与硫酸铁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

乙同学:反应过程中铁与硫酸铁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

若乙同学观点成立,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

【反思评价】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后一致认为,使用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时,务

必控制好(6),否则会造成铁制品的损耗。

6.(2022∙阜新)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灭火器原理示意图如下:

(1)装置正立时,放在小试管中的浓盐酸与放在吸滤瓶中的碳酸钠溶液不能接触,因而

不能引发反应。装置倾斜倒置时:①浓盐酸会与碳酸钠溶液接触,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

化碳气体。②强大的气压使二氧化碳气体夹带液体一并从装置中溢出,喷射在可燃物表

面将火扑灭。

①装置倒置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②将火扑灭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2)小组同学对反应后残留废液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残留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Cl

第7页(共66页)

猜想二:NaCLHCl

猜想三:_______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向盛有刚刚制得的氢氧化铜固体的试管中,滴加残留废—猜想二正

液确

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拓展与应用】若残留废液中的溶质是NaCI和HCI,根据盐酸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

只要对残留废液进行操作,即可从残留废液中得到NaCI固体。

7.(2022∙西藏)做“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甲同学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了

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忘记加入酸碱指示剂,于是停止了实验。

【提出问题】

乙同学提出疑问: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

丙同学提出了四种猜想:

猜想一:只有(填化学式)

猜想二:有NaCI和HCl

猜想三:有NaCI和NaC)H

猜想四:有NaC1、HCI和NaOH

丁同学认为猜想四不合理,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O

【实验探究】

为进一步验证其余三种猜想,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①甲同学取少量烧杯中溶液于试管,然后向其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观察到产生白

色沉淀。因此,甲同学认为溶液中含HCL

②乙同学取少量烧杯中溶液于试管,然后向其中滴加少量Na2CO3溶液,观察发现无明

显现象。因此,乙同学认为溶液中不含HC1。

③丙同学取少量烧杯中溶液于试管,然后向其中滴加少量CUSO4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

淀生成。因此,丙同学认为溶液中含NaOH。

【讨论分析】

第8页(共66页)

丁同学对三位同学的探究实验进行了分析评价,他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你认为丁

同学的理由是:,

【继续探究】

丁同学用PH试纸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7,说明溶液显性。

【得出结论】

通过探究和讨论,最终大家一致认为猜想是正确的。

【交流思考】

为防止污染环境,你认为烧杯中的废液应如何处理:•

8.(2022•呼伦贝尔)某“自加热食品”发热包的主要成分为生石灰、活性炭、铝粉、铁粉、

碳酸钠和氯化钙,其使用说明(如图1所示):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发热包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I:发热包的发热原理

将发热包中固体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发生剧烈反应,水很快沸腾。反应结束后,

烧杯底部有大量固体,继续加水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混合物。

(1)发热包中的某种物质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该物质的化学式是O

探究H:固体混合物的成分

【查阅资料】单质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并产生氢气。

小组同学认为固体混合物的成分可能是:活性炭、铝粉、铁粉、碳酸钙和氢氧化钙。为

进一步探究其成分,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2)取少量固体混合物于试管中,加水振荡,静置,滴入几滴酚献溶液,溶液变为

色,证明该固体混合物中含有氢氧化钙。

(3)另取少量固体混合物于锥形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如图2所

示),反应停止后瓶底有黑色固体剩余,溶液呈浅绿色。

第9页(共66页)

①反应停止后,瓶底的黑色固体为,判断依据是。

②若观察到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固体混合物中含有,对应此现象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4)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该固体混合物中含有铝粉o

(包含实验步骤、产生现象和结论。可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NaOH溶液、AgNo3溶

液)。

9.(2022∙滨州)酸、碱、盐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研究它们的性质有重要意义。某化

学探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氢氧化钠k碳酸钠!氧化钢

-溶液P溶液卜溶液

0

6

,氯化镁含有酚酎的氢

目—溶液氧化钠溶液

实睑一实蛉二实蛉三实蛤四

(1)实验一能观察到的现象是o

(2)实验二体现了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以下填化学用语)和结合生成

H2O,

(3)写出实验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四有白色沉淀生成,对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后,探究小组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

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4)猜想一:氯化钠

猜想二:氯化钠和

猜想三:氯化钠和氯化领

【实验过程】

(5)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无明显现象猜想二不成立

第10页(共66页)

中滴入适量氯化钢溶液

另取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向无明显现象不成立

其中滴入适量稀硫酸

【拓展与延伸】

(6)酸、碱、盐之间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它们解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

生成的过程。

10.(2022•宜宾)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人们与病毒隔离的重要屏障。某实验小组为了弄

清口罩的构造和关键材料的化学组成,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I.探究口罩的构造

取一个医用口罩,用剪刀将其剪开,观察到里面有银白色的金属条,口罩分三层。查阅

资料得知内外层为无纺布,中间层为熔喷布,成分均为聚丙烯。用显微镜观察,中间层

最致密,测得孔径小于0.5μm.

(1)大部分飞沫直径集中在0.74〜2.12μm0口罩能有效防止病毒通过飞沫传播的原理相

当于化学实验中的(填操作名称)。

∏∙探究熔喷布的元素组成

聚丙烯属于有机物,含有碳元素,还可能含有氢、氧元素。实验小组取L4g熔喷布,设

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部分夹持装置略去),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B中U形管内

固体变为蓝色,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熔喷布碎片

→雇

足量无水足量NaOH固体

-应有⅛⅛-NaOH

石灰水事言涛液

己知:无水CUSO4为白色固体,吸水后变成蓝色晶体。

(2)装置B的作用是o

(3)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实验时,若装置B和C调换位置,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o

(5)实验过程中持续通入干燥02,熔喷布在装置A中完全燃烧,测得装置B质量增加

1.8g,装置C、D质量共增加4.4g。通过计算判断:

第11页(共66页)

①熔喷布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填“含有”或“不含有”

②聚丙烯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是O

11.(2022∙宁夏)某地区有盐碱地分布,化学兴趣小组针对盐碱地成分展开探究。

【猜想与假设】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认为盐碱地土壤中可能含有:

①碳酸钠②碳酸氢钠③氢氧化钠

【查阅资料】

(1)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2)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3)碳酸氢钙可溶于水。

【设计与实验--】甲同学取少量盐碱地土壤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播水,充分搅拌混

合后过滤,将所得滤液分成三等份,依次编号为1号、2号和3号,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I号滤液滴加足量稀盐---滤液里可能含有碳酸钠,也可能含有碳酸

酸氢钠

取2号滤液滴加——滤液里一定含有碳酸钠。

溶液相关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实验结论:盐碱地土壤中含有碳酸钠。

【设计与实验二】乙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并实验。

实验结论:盐碱地土壤中不含碳酸氢钠。得出该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设计与实验三】丙同学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3号滤液_____—盐碱地土壤中不含氢氧化钠。

【反思与交流】丁同学经过思考,认为盐碱地土壤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不可能含有氢氧化

钠,他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第12页(共66页)

盐碱地

土填

12.(2022•鄂尔多斯)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大理石和盐酸制取CO2,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

石灰水中,未见浑浊现象。为查明原因,请你参与小组探究并完成相关任务。

【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什么

【假设猜想】猜想一:石灰水变质

猜想二:制得气体中无CO2

猜想三:Co2中混有HCl气体

实验操作制彳翥/制甚不Il

卜商有稀HNo3的$_紫色石蕊

「AgNO溶液

3日溶满

IV

实验现象试管内产生白色沉淀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猜想三成立

【问题解释】实验I中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评价反思】组内有成员提出,为验证猜想三是否成立,无需做实验IV,紫色石蕊溶液

第13页(共66页)

变红,无法证明确实有HCl的存在,你的解释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改进】查明原因后,小组成员对原实验设计进行了改进并重新操作,现象明显。

他们改进的措施是o

13.(2022•镇江)用下列实验探究Al与CUCI2溶液的反应。

实验一:将打磨后的铝片插入CUCI2溶液,铝片表面出现红色固体且产生气泡,最终溶

液呈无色。

(1)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收集气体,(填操作)后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该气体为。

实验二:将实验一所得无色溶液倒入水中,出现白色固体。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对

所得白色固体作如下探究。

【资料】①AlCb能与H2。作用生成Al(OH)3oAI(OH)3,白色固体,不溶于水,

受热易分解生成Al2O3和H2O,

②Al与CUCI2溶液反应会生成CUC1。CuCL白色固体,不溶于水,能溶于含C「浓度较

大的溶液,受热不分解。

【猜测】白色固体可能是:

a.Al(OH)3:b.CuCl:C.A1(OH)3和CUC1。

【实验】取适量白色固体,利用如图装置充分加热,U型管中,则猜测b成立。

【反思】无色溶液倒入水中后出现白色固体的原因是。

实验三:CUCl在空气中被氧化成碱式氯化铜[CuX(OH)yClz]蓝绿色固体,其受热会分解

生成CU0、H20和HC1。取一定量蓝绿色固体,充分加热,将生成的气体依次用足量的

吸水剂氯化钙和烧碱溶液充分吸收。

(1)实验测得氯化钙增重0.36g,烧碱溶液增重0.73g。则碱式氯化铜的化学式为o

(2)若烧碱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02,则测得的CUX(OH)yClz中X值(选填

“偏大”、“偏小”或“不变”)。

14.(2022∙荆门)基本实验及原理分析:

第14页(共66页)

(1)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和收集气体。

①仪器X的名称是O

②实验室用KMno4制取02,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填标号).

③C是一种多功能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和气体的除杂洗气等。若用C装置排空气法

收集H2,气体应从(填“a”或"b”)端进,另一端出。若用C装置干燥H2,

气体应从(填“a”或"b”)端进,另一端出。

(2)某实验小组同学在实验活动中对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检验,分别检验以下溶液的酸碱

性:a.稀盐酸b.稀硫酸c.氢氧化钠溶液d.澄清石灰水e.氯化钠溶液f.碳酸钠溶液。

④在该实验中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最合适的是(填标号)。

A.pH试纸

B.无色酚战溶液

C.紫色石蕊溶液

⑤该组同学在活动中发现溶液酸碱性规律: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盐溶液中氯

化钠溶液呈中性,而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对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的原因产生分歧:

猜想一:碳酸钠溶液自身呈碱性。

猜想二:碳酸钠溶液中混有氢氧化钠。

进一步设计实验来探究:在以上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经检验氯化钙溶

液呈中性),充分反应后再检测溶液的酸碱性。实验结果溶液呈中性,则(填''猜

想一”或“猜想二”)成立。

请你对盐溶液的酸碱性进行评价:。

15.(2023•碑林区校级二模)实验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样品溶液,同学们对溶液

成分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样品溶液中溶质可能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

第15页(共66页)

猜想二:Na2CO3

猜想三:NaOH⅛Na2CO3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溶液中出现碳酸钠的原因

【设计实验】

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甲同学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有气泡产生猜想一不成立

管中,滴加___

溶液

乙同学①先另取少量样品—猜想_______成立

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过量氯化领溶液

②然后静置,向反应上层清液变红

后的上层清液中,滴

加2〜3滴的无色酚

献溶液

【讨论与交流】

(1)有同学提出将乙同学步骤①中的BaCI2溶液换成Ba(OH)2溶液也能达到实验目

的,小李认为不合理,他的理由是。

(2)若将乙同学步骤②中所加的试剂替换为下列(填字母),也可达到相同的

实验目的。

A.测溶液的PH值

B.滴加氯化铁溶液

C.通入Co2

16.(2023•碑林区校级一模)学习了复分解反应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常见的四种物

质:稀盐酸、CaCo3粉末、Na2SO4溶液、BaCI2溶液之间的反应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

究。

第16页(共66页)

稀盐酸稀盐酸BaCh溶液

÷CaCO3

"粉末

(1)大家一致认为试管(填数字序号)中不发生复分解反应。

(2)试管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3)试管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做进一步探究,于是将试管③反

应后的物质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kNa2SO4

猜想三:_______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滤液于试管无明显现象猜想_______不成立

中,加入适量BaCl2溶液

步骤二:取少量滤液于试管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三成立

中,加入适量稀硫酸

【反思拓展】依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步骤二中除可用稀硫酸外,还可选用

(填字母)也能达到同样的实验目的。

a.稀盐酸

b.碳酸钠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硫酸铜溶液

17.(2023•浦桥区校级一模)学习完金属的化学性质,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第17页(共66页)

硝酸铜溶液硝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

图-

图二

【实验一】同学们进行如图一所示的实验,验证铁、锌、铜、银四种金属活动性强弱。

(I)试管①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2)你认为通过上述图一所示的三个实验能否验证铁、锌、铜、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

弱(填“能''或"不能

【实验二】在完成实验一的过程中,同学们将试管①②③内反应后的物质都倒入废液

缸中(如图二)。小组同学对废液缸中混合物的成分产生了探究兴趣。待混合物充分反应

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

(3)小明将铁丝放入浅绿色滤液中,一段时间后,铁丝表面没有发生变化、由此判断滤

液中含有的溶质是Fe(NO3)2和(填化学式)。

(4)探究滤渣的成分

【提出问题】滤渣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猪想】猜想I:银、铜、铁、锌;猜想II:银、铜;猜想山:银、铜、铁

【分析思考】结合上述的实验现象分析,同学们认为猜想I不正确。

【进行实验】取少量滤渣样品,滴加稀盐酸,实验现象证明猜In想正确,请写出相关的

反应方程式为。

【反思交流】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过

量的反应物。

第18页(共66页)

18.(2023•深圳模拟)实验室用加热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02。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中MnO2的作用是o

实验小组在做实验时偶然闻到了刺激性气味,对此同学们产生了疑问,并进行了下列探

究。

【提出问题】加热KClO3与MnO2固体混合物产生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②氯气(Cb)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

溶于水,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常用NaoH溶液吸收CI2。

【猜想假设】

(2)猜想一:该气体为02;

猜想二:该气体为(填化学式);

猜想三:该气体为02和Cl2。

(3)小深同学认为猜想一不成立,理由是o

【实验探究】

(4)小圳同学在老师的启发下,设计了下列实验:

实验I实验π

操作生成的气体/.带火星

---------►=生成的气体/的木条

---------►=

h

紫色石蕊溶液足量的NaOH溶液

现象紫色石蕊溶液先变—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后褪色

结论猜想________成立。

(5)由表数据可知,KClo3和Mne)2质量比会对生成物产生影响,质量比为时,

可迅速制得较纯净的02。

实验现象

KClO3与MnO2Mno2的质量/gO2的体积∕mL时间/s

质量比

第19页(共66页)

2:11.5809183刺激性气味比较

3:11817168刺激性气味淡

4:10.8806170刺激性气味略重

19.(2023•濡桥区校级一模)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进行了化学实验,向盛有锌和

铜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观察到烧杯中有固体剩余,对反

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1)写出上述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对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猜测,请你再补充一种猜想。

【查阅资料】硫酸锌溶液呈中性。

【猜想】

(2)猜想一:溶质为(写化学式)

猜想二:溶质为硫酸锌和硫酸铜

猜想三:溶质为硫酸锌和硫酸

【讨论】

(3)你认为猜想不合理。

【实验】

(4)若猜想三正确,完成下列实验方案证明你的猜想。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加黑色固体逐渐减少,无色溶液变猜想三正确

入_______O(填化学式)为蓝色

【应用】

(5)如果猜想三正确,把该废液倒入铁质下水管道可能造成危害,为消除此废液可能带

来的危害,一般会在废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经处理后再排放。请写出涉及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20.(2023∙龙华区模拟)元旦联欢会上,化学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水能生火”的魔术

(如图1所示),他将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放在石棉网上,向棉花上滴

了几滴水,棉花立刻燃烧了起来,同学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起来

呢?

第20页(共66页)

图1图2图3

【提出猜想】

(1)a、小明认为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时放出了热量。

b、小刚又根据燃烧的条件,对小明的猜想进行了补充:o

【实验与分析】同学们设计了图2的实验装置。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水滴加的速度,看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将带火星的木条靠

近P出口,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小刚的猜想正确。

(2)实验中还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o

(3)完成了以上实验,老师介绍该反应的产物一共有两种,于是同学们又展开了进一步

的探究,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请你回答:另一种产物必含的元素是

(写元素符号)。

【老师介绍】

(4)过氧化钠不仅可以和水发生反应,也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固体和氧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因此,过氧化钠经常被用于潜水艇和防毒面具中提供

氧气。

【补充实验】

(5)明确了以上性质,小芳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3)。

将一团包有过氧化钠的粉末的棉花塞到漏斗的管中,漏斗下方点燃一支短蜡烛(蜡烛火

焰与棉花不接触)。一段时间后棉花(选填“能”或“不能”)燃烧。这主要是

因为蜡烛燃烧生成能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的物质,同时反应放热。

【实验反思】

(6)①结合上述实验事实,你对于保存过氧化钠固体提出的安全建议是0

第21页(共66页)

②通常Cθ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2O2)着火,不能用CO2灭火。

第22页(共66页)

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科学探究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科学探究题(共20小题)

1.(2022∙安顺)金属是现代社会广泛使用的材料。

I.人类活动和使用金属大致的历史年代如图1所示。

(1)青铜和黄金可打造成不同形状制品,利用了金属物理性质中的延展性。

(2)《淮南万毕术》提到“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3)冶炼生铁过程中,一氧化碳与磁铁矿主要成分四氧化三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⅛-√B

4CO+Fe3O4-巴由ɪ-3Fe+4CCh。

∏∙探究金属铁锈蚀的条件。

用如图2所示实验进行铁钉锈蚀的研究。一段时间后,试管A、B中铁钉几乎没有生锈,

而试管C中铁钉明显锈蚀,试管D中铁钉严重锈蚀。

沸并

处一棉花水

町一干燥剂水

A

图2

(1)由试管A、B、C中的现象可知,铁的锈蚀是铁跟02、H2θ(填化学式)等作

用的结果。

(2)试管B中使用“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储水”,目的是排出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3)由试管C、D中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食盐可以加快铁牛锈。

In.探究盐酸除锈时的反应。

第23页(共66页)

步骤1:将一枚表面部分锈蚀的铁钉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至浸没铁钉,观察到

铁钉表面的铁锈逐渐消失,无锈处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黄色。

步骤2:将“步骤1”中装有铁钉和盐酸的试管长时间放置后,观察到铁钉变细,溶液变

为浅绿色。

【提出问题】

①“步骤1”中铁锈消失发生了什么反应?

②“步骤2”中试管长时间放置后,溶液为什么会变色?

【查阅资料】

铁锈中主要含有氧化铁;

FeCI3溶液呈黄色,FeCI2溶液呈浅绿色;

K3[Fe(CN)6]溶液呈黄色:FeCl3溶液遇K3[Fe(CN)61溶液不变色,FeCI2溶液遇K3[Fe

(CN)6]溶液会生成蓝色沉淀。

【实验分析】

对于问题②,实验小组提出如下两个猜想:

铁锈消失是因为氧化铁与盐酸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

2FeCh+3H2θ。

【提出猜想】

猜想一:溶液变色是FeCl3与铁钉表面产生的气体反应所致;

猜想二:溶液变色是FeCl3与铁钉反应所致。

【实验验证】

经实验已证实“猜想一”不正确。

请设计实验证明“猜想二”成立,简述实验过程(包括操作、可能的实验现象和对应的

结论)取两支试管编号A、B,A加入氯化铁溶液和铁钉,B加入氯化铁溶液和盐酸,

然后分别加入相同量的K?「Fe(CN)61溶液,A产生蓝色沉淀,B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

变色是Fec3与铁钉反应所致(实验中必须用到K3[Fe(CN)6]溶液、FeCl3溶液和铁

钉)。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

途;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铁的冶炼.

【专题】科学探究.

第24页(共66页)

【分析】I.(1)根据金属物理性质分析回答此题;

(2)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回答此题;

(3)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II.(1)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分析回答此题;

(2)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分析回答此题;

(3)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IIL【实验分析】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实验验证】根据实验变量设计实验步骤。

【解答】解:I.(1)金属可以做出不同形状,利用金属的延展性;

故答案为:延展性。

(2)根据题目信息可以看出,铁将铜置换出来了,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故答案为:强。

(3)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

-⅛-√B

配平,所以化学方程式为4CO+Fe3θ4-3Fe+4C(h;

吉*日

f51πn

故答案为:4C0+Fe3O43Fe+4CO2«

IL(I)A与C比较说明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B与C比较说明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

故答案为:。2、H2Oo

(2)氧气难溶于水,但是还是有氧气溶于蒸馈水,因此需要煮沸蒸镯水,排出内部溶解

的氧气;

故答案为:排出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3)D比C生锈快,说明食盐加快铁的生锈;

故答案为:食盐可以加快铁生锈。

HL【实验分析】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所以化

学方程式为Fe2θ3+6HCl=2FeC13+3H2O;

故答案为:Fe2O3+6HCl=2FeCh+3H2O«

【实验验证】溶液中除了氯化铁还有盐酸,因此还需要排出盐酸的影响,而氯化铁与K3[Fe

(CN)6]混合没有明显变化,氯化亚铁与K3[Fe(CN)可混合产生蓝色沉淀,所以取两

支试管,分别加入氯化铁溶液和铁、氯化铁溶液和盐酸,再分别加入K3[Fe(CN)6]溶

液,观察实验现象,即可得出实验结论;

第25页(共66页)

故答案为:取两支试管编号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