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湖北省黄冈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湖北省黄冈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湖北省黄冈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湖北省黄冈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湖北省黄冈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2020年5月28日,太阳表面出现了一次极为激烈的耀斑活动,并伴随着高能带电粒子流抛射(太阳风)。专家据此推断太阳活动进入高峰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耀斑发生于光球层B.耀斑发生时,太阳风格外强烈C.太阳风发生于色球层D.太阳风发生地温度低于耀斑发生地2.耀斑对地球的影响是()A.武汉地区极光绚烂B.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C.有线电视信号中断D.全球各地降水增加3.若2019~2020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则上一个太阳活动高峰年段约是()A.2005~2006年B.2006~2007年C.2007~2008年D.2008~2009年〖答案〗1.B2.B3.D〖解析〗【1题详析】耀斑发生于色球层,A错误;太阳风发生于日冕层,C错误;耀斑发生时,太阳会向外抛射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高能带电粒子流抛射是太阳风加强的表现,因此耀斑发生时,太阳风格外强烈,B正确;越靠近外层太阳大气温度越高,日冕层比色球层靠外,日冕层温度高于色球层,故太阳风发生地温度高于耀斑发生地,D错误。故选B。【2题详析】极光主要出现于高纬度地区,武汉地区纬度低,看不到极光现象,A错误;耀斑大爆发时,太阳会向外抛射大量的高能带电粒子,这些高能带电粒子若闯入地球大气层,会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造成短波通信中断,对有线电视信号没有影响,所以B正确,C错误;太阳活动可能诱发水旱灾害,但不是全球各地降水均增加,D错误,故选B。【3题详析】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若2019~2020年是太阳活动峰年段,则上一个活动峰年段约为2008~2009年。因此ABC错误,D正确,故选D。2018年6月3日,“地壳一号”钻机在东北松辽盆地(陆相沉积)完成中国白垩纪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钻井深度7018米,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实施万米大陆钻探计划专用装备和相关技术的国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此科学钻探工程可以研究松辽盆地()①内部圈层结构②油气资源分布③原始鱼类灭绝的原因④气候演化历史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5.此次钻井发现一定深度后每往下钻进100米,地下温度会升高3℃至4℃,其热量属于()A.太阳能B.重力能C.生物能D.地热能6.目前,“地壳一号”钻机钻井最深处位于()A.地壳B.地幔C.软流层D.地核〖答案〗4.B5.D6.A〖解析〗【4题详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钻井深度7018米,对于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的意义不大,①错误;钻井可以探测油气资源的分布情况,②正确;钻井无法推断原始鱼类灭绝的原因,③错误;钻井可以通过对地下物质的采样,可以说明气候的演化,④正确;故选B。【5题详析】钻井发现一定深度后每往下钻进100米,地下温度会升高3℃至4℃,热能来自地球内部的地热能,D正确;太阳辐射能越往地下越少,A错误;重力能不会产生很大的热量变化,B错误;生物能也不会导致温度的升高,C错误。故选D。【6题详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钻井深度7018米,约为7km,处于地壳圈层,A正确;地幔是17km--2900km之间的部分,B错误;软流层位于100km-400km之间,C错误;地核位于3000km--6371km之间,D错误。故选A。飞机颠簸指飞机在飞行中遇到乱流而突然出现的忽上忽下、左右摇晃及机身振颤现象。飞行颠簸层高度一般不超过1000米,强颠簸层高度只有几百米,颠簸层水平范围多数在100km以内。下图为2006年我国某航空公司西南高原航线飞行颠簸次数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1-4月我国西南高原航线飞行颠簸次数明显偏多的原因主要是()A.风向变化频繁B.降水日数较多C.太阳辐射较强D.冰雪反射较强8.若飞行员正在低空飞行时屏幕上显示前方有强颠簸区,应采取的措施是()A.加速前行B.调头返回C.迅速爬升D.向下俯冲〖答案〗7.A8.C〖解析〗【7题详析】1~4月时我国西南高原受高原季风和季风转换影响,风向变化频繁,引起飞行颠簸次数明显偏多,A正确;1~4月期间降水日数少,B错误;太阳辐射和冰雪反射对飞机飞行没有影响,CD错误。故选A。【8题详析】飞机平稳飞行在平流层,飞行员在低空飞行发现或发生颠簸时,说明该区域对流层厚度大,应向上迅速爬升进入平流层,C正确;加速前行可能会造成危险,A错误;掉头返回会影响旅客行程,通常不会采取这样的方式,B错误;俯冲向下,低空对流或湍流更强烈,更易发生飞机颠簸,D错误。故选C。左图为福建海坛岛局部图,东北部分布着一座长有稀疏植被的巨大沙丘,上面覆盖一些黑色碎石,右图为该岛的风向频率图。完成下面小题。9.海坛岛的盛行风向以及当地沙丘增长最快的季节是()A.东北风春夏B.西南风春夏C.东北风冬春D.西南风冬春10.海坛岛上巨大沙丘的形成过程是()A.海浪搬运——海浪沉积——风力搬运一一风力沉积B.风力搬运一一—风力沉积—一流水搬运——流水沉积C.流水搬运—一流水沉积——海浪搬运—一海浪沉积D.风化作用—一流水侵蚀一一风力搬运一一风力沉积〖答案〗9.C10.A〖解析〗【9题详析】据图可知,该地东北方向上风频高,可判断该地常年盛行东北风,冬春季节,温差大,气压差大,东北风强劲,携带岛屿东北部海滨沙滩的沙尘吹向西南方向,在西南方向上山体的阻挡下,风力减弱,沙尘沉积下来形成沙丘,故C正确,ABD错。故选C。【10题详析】结合上题的分析,首先海岛的海滨沙滩是由海浪搬运沙体,在海岸堆积形成的,再受盛行东北风的影响,东北风搬运海滨沙滩的沙尘,遇到山体的阻挡,风力减弱,沙尘原地堆积,最终由风力堆积逐渐形成巨大沙丘,故A正确,BCD错。故选A。涪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岷山,是嘉陵江右岸最大的支流。该江穿越龙门山后,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在四川盆地西北侧龙门山前地带堆积形成多个大小规模不等的冲积扇。下图为涪江龙门山前冲积扇序列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推测图中所示涪江三个冲积扇形成由早到晚的顺序是()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①③②12.导致涪江该河段冲积扇多次变迁的主要原因是()A.褶皱相间沉积B.断层水平移动C.河流洪灾频繁D.河流侵蚀增强13.涪江该河段冲积扇②范围和厚度明显大于其他两个,说明该冲积扇地带()A.地形起伏大,漫流范围广B.丛林覆盖高,障碍壅水多C.河流流速快,沉积时间长D.侵蚀强度大,泥沙含量大〖答案〗11.A12.B13.C〖解析〗【11题详析】读图可知,该河流因受断层水平活动发生过流向变化,③为当前河流冲积扇,①②反映的是东北→西南流向的河段形成过程中不断向西南移动形成的冲积扇,所以形成先后顺序应为①②③,A正确,BCD错误;故选A。【12题详析】通常,活动断裂或断层对河流流向、河道迁移、河流袭夺、河床剖面以及河流水系布局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图中该河流流向发生了几乎90°的转折,转折处河流大致沿着断层线走向,说明该河段在发育过程中受到断层水平移动影响,改变河流流向,B正确;褶皱相间沉积、河流洪灾频繁、河流侵蚀增强一般不会导致河流流向发生变化,ACD错误;故选B。【13题详析】冲积扇的范围大小,主要与沉积物供给量、气候因素、物质来源区与堆积区的地形条件有关。根据材料可知,涪江龙门山前多个冲积扇所在地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龙门山前地带,地形坡度相差不大,植被覆盖也相差无几,AB错误;侵蚀时间都集中在夏季,但在冲积扇②形成时期可能因降水量较大,河流水位较高,流量较大,流速较快,流出山口后流程较远,从而导致该冲积扇范围大;其次,该时期内可能由于流速快,侵蚀强烈,且泥沙物质沉积时间较长,从而导致该冲积扇厚度大,C正确,冲积扇最终形成是沉积作用为主,D错误;故选C。读“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4.恐龙繁盛时期全球气候特征是()A.寒冷干燥B.温暖干燥C.寒冷湿润D.温暖湿润15.图示甲时期()A.被子植物繁盛B.是重要的铁矿成矿期C.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D.传统农作物频频歉收16.目前地球处于一个()A.气候寒冷期,海平面下降B.气候寒冷期,海平面上升C.气候温暖期,海平面上升D.气候温暖期,海平面下降〖答案〗14.B15.C16.C〖解析〗【14题详析】恐龙繁盛时期是中生代,图示中生代气温较全球平均气温较高,降水与全球平均降水相比,较少,即全球温暖干旱明显,B选项正确。故选B。【15题详析】图示甲时期,是古生代晚期,此时期被子植物不繁盛,A错误;前寒武纪是重要的铁矿成矿期,B错误;该时期温度较低,降水较多,可能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C正确;该时期还没有传统农业,D错误。故选C。【16题详析】目前地球处于冰川间冰期,所以处于温暖期,冰川会融化,海平面上升,C正确;因此ABD错误。故选C。北方针叶林分布于45°N~70°N的寒温带地区,其群落结构极其简单,林冠层下常由灌木(根深)、草本植物(根浅)及苔藓地衣(无根)组成,林下土壤是酸性贫瘠的灰土,林下植被的物种数占了总植被数的90%以上。某科考队研究了林火干扰对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的影响。读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动态变化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林火过后土壤肥力最高时()A.物种最丰富B.植被生产力最高C.土壤酸性最强D.气温最低18.林火过后初期林内大气环境的变化为()A.土壤结构疏松B.湿度增加C.光照增强D.风速减小19.林火过后林内苔藓、喜阴及喜阳植被的演替顺序依次为()A.喜阴植被、喜阳植物、苔藓B.喜阳植物、喜阴植被、苔藓C.喜阳植物、苔藓、喜阴植被D.喜阴植被、苔藓、喜阳植物〖答案〗17.B18.C19.B〖解析〗【17题详析】植被生产力与土壤肥力呈正相关;土壤肥力最高时,植被生产力也最高,B正确;读图可知,物种丰富度最高时要晚于土壤肥力最高时,故A错误;土壤酸性最强时,土壤肥力不高,故C错误;土壤肥力最高时植被覆盖率较高,因此气温不会最低,D错误,所以该题选B。【18题详析】土壤结构疏松不属于气候环境的变化,A错误;由于林火过后初期,植被较少,因此湿度会减小,风速增大,光照增强,C正确,BD错误。故选C。【19题详析】林火过后,由于林内间隙增大,光照增强,首先恢复的应为喜阳植物,随着喜阳植物的增加,林内遮阴处增多,为喜阴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随着林内湿度增加,为苔藓等对湿度要求高的植物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2020年7月11日晚11时,四川阿坝州小金县春厂坝“北斗智慧云公共监测平台”的人工智能预警广播系统发出了滑坡预警(在地质灾害发生前,当原本固定在某个区域的传感器发生沉降或偏移时,卫星能够感知其运动变化,实现全天候全自动在线监测预警),当地干部群众收到通知后成功组织避险。结合资料,完成下面小题。20.监测传感器沉降或偏移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RS)B.地理信息系统(GIS)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D.数字地球21.下列是村民建议该地可进行的滑坡防范措施,其中不合理的是()A.保护坡地植被B.在坡体软弱面修建排水沟C.修建大型水库D.在滑坡底脚修建抗滑挡墙22.遇到滑坡灾害,我们应该做的是()A.出现滑坡征兆时,立即跑回室内紧闭门窗B.处在滑坡体上时,迅速朝滑坡方向撒离C.在滑坡停止后,立即回家检查情况D.无法逃离高速滑坡时,抱住身边大树等固定物体〖答案〗20.C21.C22.D〖解析〗【20题详析】传感器属于点状地理事物,其位置的沉降或偏移主要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来进行监测,C正确;遥感技术主要用于面状地理事物的获取;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查询、分析、处理,材料重在体现传感器位置的沉降或偏移;数字地球是将地理信息数字化后,借助计算机系统来进行管理的技术,均不是监测传感器沉降或偏移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故选C。【21题详析】修建大型水库易诱发地质灾害,不利于滑坡的防范,C选项不合理,符合题意;其他选项均属于防范滑坡的有效措施。故选C。【22题详析】出现滑坡征兆时,应立即撤离滑坡地带,而不是跑回室内紧闭门窗,A错;处在滑坡体上时,迅速朝与滑坡方向垂直的高处撒离,B错;在滑坡停止后,有可能还会发生二次灾害,不能立即回家检查情况,C错;无法逃离高速滑坡时,可以抱住身边大树等固定物体,D正确,故选D。某学校地理野外考察小组对图a中的M地进行实地考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近三十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图a示意我国某区域的水系分布,图b为图a中M地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面三题。图a图b23.调取M地的等高线地形图能够()①了解居民点的分布②帮助选择考察线路③分析水系特征④分析植被分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4.要得出“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这一结论,考察小组主要查阅的相关资料有()①植被覆盖率及其变化②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变化③人口数量变化及分布④旅游资源开发类型及分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5.下列考察步骤在查阅资料之前就已经完成的是()A.考查论文的撰写B.野外实地考察C.准备好考察装备D.考察地点的选取〖答案〗23.B24.A25.D〖解析〗【23题详析】M地的等高线地形图中没有体现居民点的分布,①错;借助等高线地形图可帮助选择考察线路,如线路设计中坡度的大小、安全性等问题可通过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出来,②对;图中显示出河流干支流分布等水系特征,③对,植被的分布状况需要到实地考察得出,④错。【24题详析】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标志是植被覆盖率明显提升,同时土地利用结构也趋于合理。而人口的分布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不能反映生态环境的改善。故③④错误,①②符合题意。故选A。【25题详析】在地理野外考察活动中首先要明确考察内容,选取考察地点,在此基础上再查阅资料、准备考察装备、进行野外实地考察,最后对考察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并撰写考察报告。因此,在查阅资料之前就已经完成的考察步骤是考察地点的选取,D正确。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题,计50分;请按要求作答26.温室大棚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的栽培或育苗等。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的设计原理和生产原理与大气的受热过程基本相同。对于________辐射来说,塑料大棚和玻璃几乎是“透明”的,可以大部分进入温室。但对于________长波辐射来说,塑料大棚和玻璃却是不“透明”的。长波辐射很少能透过。(2)下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数码①、②、③分别代表三中不同的辐射,请写出这三种辐射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3)在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试说明其有助于保温的原理。(4)大棚温室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产的蔬菜,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答案〗(1)短波长波(2)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3)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吸收红外线长波辐射的能力增强,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4)大棚里昼夜温差小,营养物质积累少,蔬菜质量差。〖解析〗【小问1详析】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穿透能力强,因此对于太阳辐射来说,塑料大棚和玻璃几乎是透明的,可以大部分进入温室。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为长波辐射,长波辐射穿透能力差,因此对长波辐射来说,塑料大棚和玻璃是不透明的。【小问2详析】图中①由太阳射向地面,表示太阳辐射;②箭头由地面指向大气,表示地面辐射;③箭头由大气指向地面,表示大气逆辐射。【小问3详析】在大棚里洒水,可增加空气中水汽含量,水汽可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夜间水汽吸收地面辐射多,大气逆射作用强,保温作用强,大棚内夜间温度不至于太低。【小问4详析】大棚里夜间保温作用强,夜里的温度较自然状态下高,因此大棚里昼夜温差小,不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蔬菜品质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产的蔬菜。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每年入汛以后,我国很多城市面临内涝问题。雨水花园(下左图)是控制城市内涝的有益探索。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水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清华大学某处雨水花园的边界以石笼(右图)作为主要形式,利用废旧石材作为内部填充材料,石缝积累一定量的土壤杂质后可自然生长植物。(1)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在相同降水条件下,快速城市化后城市内涝增多的主要原因。(2)简述在雨水花园建设过程中,选择废旧石料作为雨水花园边界主要材料的原因。(3)请提出三条可以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措施。〖答案〗(1)快速城市化后建设用地增加,绿地、水域减少,降水后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激增,形成涝灾。(2)利用废旧石材作为材料,经济、环保;对雨水具有很好的渗透、过滤作用;石缝积累一定量的土壤杂质后可自然生长植物,生态效果和景观效果俱佳。(3)建设雨水收集、储存设施,收集储存雨水;建设蓄洪系统,拦截雨水;将收集和拦蓄的雨水回灌补给地下水或灌溉绿地、喷洒路面等;制定雨水资源化的法律法规等。〖解析〗【小问1详析】快速城市化后,植被遭到破坏,城市地面硬化面积增加;快速城市化后建设用地增加,绿地、水域减少,降水后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激增,容易形成涝灾,城市内涝增多。【小问2详析】据材料可知,利用废旧石材作为内部填充材料,利用废旧石材作为材料,经济、环保;石缝孔隙大,对雨水具有很好的渗透作用,还能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石缝积累一定量的土壤杂质后可自然生长植物,生态效果和景观效果俱佳。【小问3详析】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可以有效地减轻城市洪涝灾害,缓解城市供水压力,具体措施如:增加城市地表透水面积,提高雨水入渗量;建设雨水收集、储存设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