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入园适应性策略浅析6300字(论文)】_第1页
【幼儿入园适应性策略浅析6300字(论文)】_第2页
【幼儿入园适应性策略浅析6300字(论文)】_第3页
【幼儿入园适应性策略浅析6300字(论文)】_第4页
【幼儿入园适应性策略浅析63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14PAGEPAGE幼儿入园适应性策略浅析一、 幼儿入园适应问题的提出 4(一) 什么是“入园适应”? 4(二) 幼儿入园适应的重要性 4二、 当前幼儿入园适应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一) 幼儿入园适应中存在的问题 5(二) 幼儿入园不适应的原因分析 5三、 提高幼儿入园适应性策略 7(一) 幼儿园方面 71. 试行预入园举措 72. 尝试错时入园举措 73. 对家长进行阶段性指导 7(二) 教师方面 71. 积极满足幼儿的基本需要 72. 采取合理的教育手段,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83. 争取家长的信任和配合 8(三) 家长方面 91.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采用正确的教养方式 92. 强化孩子对幼儿园的积极印象 93. 克服自身的焦虑和不适应因素 94. 积极配合幼儿园、老师,做好幼儿入园前后的各项工作 9四、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附录一 13 附录二 14幼儿入园适应问题的提出什么是“入园适应”?幼儿入园适应指的是新入园的幼儿在从家庭到幼儿园这个转折过程中,能够逐渐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要求,从而从心理上和行为上做出调整以达到接纳幼儿园生活的过程,具体标准包括情绪稳定、生活上能够进行初步的自我料理、乐意与教师和同伴沟通和交往、积极参加教师组织的活动、遵守班级的基本规则等[1]。幼儿入园适应的重要性进入幼儿园时学龄前儿童踏入社会的第一步,他们离开原本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到幼儿园开始新的集体生活,扮演着新的社会角色。新入园幼儿处于由个体生活到集体生活的转折阶段,顺利适应幼儿园生活是幼儿社会适应的起点[2]。对于幼儿而言,入园是幼儿生活的一个重大转折,陌生的幼儿园环境会使幼儿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能否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己经成为家长、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这也是幼儿克服分离焦虑、学会自立的一场攻坚战。当前幼儿入园适应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幼儿入园适应中存在的问题每年九月开学,幼儿园都会面临新生“入园不适应症”的问题。陌生的环境、稚嫩的身心,让幼儿产生恐惧感和无助感,一系列的负面情绪给幼儿入园带来了不良影响。为更全面的了解幼儿入园前现状及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对杭州市萧山区宁安幼儿园新入园幼儿进行了观察,并与其家长进行了访谈。具体观察内容及访谈内容见附录一及附录二。结果显示杭州市萧山区宁安幼儿园幼儿入园所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人际关系方面,幼儿抵触回避或不会和教师同伴亲近;在基本规则方面,幼儿不习惯或不遵守集体生活的基本规则;在自我料理方面,幼儿不能够独立进餐、洗漱、入厕、睡眠、穿脱衣服等;在情绪情感方面,幼儿往往紧张不安、过分沮丧及哭闹;在入园情绪方面,幼儿有较强的抵触情绪,家人离开时大哭大闹,常常找各种原因不上幼儿园。幼儿与父母分离或与所依赖的人分离或面临分离的威胁的情况下,会产生分离焦虑,会表现出恐惧、紧张不安等情绪反应。幼儿进入幼儿园时幼儿第一次长时间与主要抚养者分离,所以分离焦虑是其主要的情绪反应。幼儿入园所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哭闹不止”是幼儿分离焦虑最常见的表现。有的幼儿会出现独立孤坐、单独活动、情绪紧张、念叨回家等行为,甚至会出现饮食减少、睡眠不安、情绪不稳、少言寡语、拒绝进食等反应。幼儿在刚入园时,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现象。幼儿入园不适应的原因分析情感依恋的迁移和分离焦虑。孩子与父母或养育者朝夕相处,建立了坚固的依恋关系,这种依恋构筑了幼儿安全感的基础。入园初期,幼儿突然离开了原有的依恋对象,而与教师建立新的依恋关系还需假以时日。此时,幼儿面临“情感迁移”的心理;中击,陷入极度的心理焦虑之中。另一方面,多数孩子在家中已习惯“小皇帝”、“小公主”的待遇,进入幼儿园后,众星捧月的感觉不复存在,也会导致其产生失落的心理。分离焦虑是指幼儿与自己的父母或其他抚养者分离后产生的忧伤、烦恼、紧张、不安以及恐慌等情绪体验。这是幼儿入园适应的最大障碍,也是幼儿不爱上幼儿园的重要原因。因为幼儿的年龄、心理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等的影响,他们初次离开亲人时很容易形成分离焦虑。在不熟悉的环境中,幼儿面对亲人离去而陷入分离焦虑之中,导致了幼儿入园适应困难。由于每个幼儿的适应能力、心理素质各有差异,分离焦虑表现的程度也就不同。适应能力强、心理素质好的孩子哭闹相对少一些,反之,自理能力较差的幼儿分离焦虑表现得就更明显一些[4]。环境的巨大变化。入园前,幼儿是家庭生活的中心,独生子女更是如此,没有集体生活的经验和概念,对于集体生活感到陌生,这是幼儿不喜欢上幼儿园的重要因素[5]。幼儿初入园,最直接感受到的就是日常生活环境的变迁。对幼儿来说,家庭是他可以依赖的、安全的、自由的第一生活环境。在家庭生活这一生态环境中,幼儿逐渐形成了自己特定的地位,有其相对稳定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方式,基本上保持着一定的生态平衡。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成人与幼儿的关系,陌生的活动室环境,要求的提高。另外家庭的教养方式也是幼儿入园适应快慢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在平时不娇惯孩子,注重幼儿独立能力培养,鼓励孩子探索新环境和与新伙伴一起玩的家庭,其幼儿入园的适应期就较短,幼儿的情绪问题也较少。但入园后,环境变迁,幼儿原有的这种生态平衡就被打破了。幼儿园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伴,一切对于孩子来说都是陌生的,与自己原有的生活环境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时,幼儿心理安全的天平被打破,使幼儿产生紧张感、不适感,从而出现哭闹等情绪焦虑反应。人际关系的变化。家庭中,幼儿所面对的是与家庭成员之间面对面的亲密关系,这种亲密关系和相互影响是在日常生活中实现的,他们之间的互动频率很高。幼儿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养育关系是不可取代的[6]。而进入幼儿园后,幼儿的交往对象发生了改变,无法延续家庭那样一对一的相对不变的关系。他们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幼儿园生活,才能与教师和同伴产生情感、建立信任。教师要创设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调动幼儿有话敢说,慢慢的适应幼儿园的新生活。多开展儿童间的游戏,促进同伴间的互动。改善入园对环境的不适应感。社会角色的改变。幼儿在家中往往是所有家庭成员关注的焦点,在心理上有满足感和自豪感[7]。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幼儿的一切生活都是由家长负责,幼儿的自理能力很差。而入园后,教师对所有的小朋友一视同仁,幼儿失去了那种“集宠爱于一身”、和“备受瞩目”的感觉,一下从“小皇帝”的位置上掉下来,心理落差大,凡事都要自己动手,可是又力所不能及,也不能为所欲为,做错事时,也不能像在家时蒙混过关,免于责难。性格内向的孩子也很少会主动交谈而更内向。因此,入园后有很大的不适应。提高幼儿入园适应性策略幼儿园方面试行预入园举措所谓预入园,即在幼儿正式入园之前,由家长先带孩子到幼儿园进行参观[8]。家长可与孩子一起在幼儿园内参观,引导其独立活动;教师可适当组织幼儿简单、有趣的游戏活动,引发幼儿对集体活动的兴趣,建立一定的集体观念,熟悉幼儿园环境,对教师、同伴减少陌生感,减少幼儿入园的不适应因素。尝试错时入园举措错时入园,是指在开学初把幼儿分成A、B两批,轮流来园[9]。错时入园不仅能让老师有更多的精力照顾好每个幼儿,也能让幼儿在幼儿园感受到更多的快乐。班里人少了,哭的幼儿也少了,幼儿就能拥有一个更和谐、愉快的环境,老师也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幼儿,幼儿从中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帮助,更多更快地得到满足,也更容易在老师组织的活动中体验到快乐。对家长进行阶段性指导家长对于幼儿的入园适应性问题都很关注,都想让幼儿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但是该如何做,如何配合呢?他们也很迷茫。所以,对家长进行阶段性的指导是很有必要的。第一阶段,可在入学报名后进行,这一阶段主要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基本常规,指导家长逐步改变幼儿以往的作息,培养一定的常规,逐步和幼儿园接轨。另外,还应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克服分离焦虑的培养。第二阶段,可在开学前夕进行,这个阶段要对家长在之前对孩子进行的适应性训练实施过程中产生的疑问、遇到的困难进行沟通、指导,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第三阶段,可在幼儿入园之后进行,指导家长应对幼儿一些不适应问题的过程中方法,措施。教师方面积极满足幼儿的基本需要首先,教师应了解幼儿,观察幼儿,积极满足幼儿的生理需求。如幼儿想喝水了,想小便了等等基本的需求,应尽快的满足[10]。第二,教师要像母亲一样地爱幼儿,用真诚和诚信尽量帮助幼儿解决生理、情感、交往等方面的问题,满足幼儿的安全需要,让幼儿才会逐渐消除心理上的孤独感、陌生感,拉近与教师的距离,对教师产生信任感、亲切感。第三,教师应多关注幼儿的一举一动,及时给与回应,同时指导幼儿与同伴进行交往的方法,积极创造幼儿交往的机会,让其感受与人交往的乐趣,得到相爱和归属的需要。采取合理的教育手段,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首先,教师应尽量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式氛围,让幼儿园更像孩子的家,老师更像孩子的妈妈,尽量拉近幼儿园与家庭的距离,让幼儿在幼儿园能产生一种“在家的感觉”。第二,教师应对幼儿采取多鼓励、多表扬,积极引导的原则,积极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幼儿都喜欢听表扬的话,喜欢戴“高帽子”,有时,一句鼓励的话比批评的话要有用的多,所以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用积极的言语智慧地引导幼儿。第三,教师应根据幼儿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转移等特点,安排丰富多彩、活泼生动的活动[11]。特别应重视幼儿的户外活动的开展,因为室内活动往往形式单一,且多以安静的操作、听、说等活动为主,这对幼儿的约束、抑制性太多,对于新入园的幼儿来说是不习惯的。而户外活动具有户外场地大、空气清新,视野广阔等优势,较容易形成自由、宽松的气氛,为幼儿所接受。争取家长的信任和配合幼儿入园前,教师要对幼儿进行家访,对幼儿的个性特点、行为习惯、兴趣爱好及家庭教育状况进行一定的了解,使新生入园后能有的放矢,做好教育工作;同时也可以以书面材料的形式让家长了解幼儿入园后可能会产生的不适应症状和解决的策略,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内容。幼儿入园后,教师应主动、全面、细致地告诉家长幼儿在园情况[12]。让家长感觉到教师对自己孩子的关注,从而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同时,也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入园状态,以及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整。家长方面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采用正确的教养方式父母应与孩子建立较为平等的子女关系,让孩子从小感受平等的人际关系,以使其入园时尽快适应平等、互动的同伴关系,适应集体生活[13]。并多鼓励孩子与同龄小朋友交往、接触,当孩子间发生矛盾和争执时,只要没有危险性,家长应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处理,抓住孩子吵架这一时机,引导孩子学会与他人相处。因为适当的争吵,可以帮助孩子学会争辩说理,学会如何坚持自己的意见和如何接纳别人的意见,学会坚持不懈与忍让宽容。强化孩子对幼儿园的积极印象孩子入园前,家长可有意识地让孩子与已入园的哥哥姐姐交往,听其讲述在幼儿园丰富有趣的生活及游戏活动,或是一些发生在幼儿园的有趣事情,给孩子积极的引导。还可以多带孩子到幼儿园走走,看看,玩玩,熟悉一下环境,使孩子对幼儿园产生好感,激发起他们想入园的愿望和兴趣等。积极通过多种渠道使幼儿获得关于幼儿园及幼儿园生活的感性经验,提高其适应新环境的能力[14]。孩子入园后,家长可在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后,有针对性地向孩子询问一些幼儿园的趣事,孩子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就会回忆幼儿园里快乐的生活,强化孩子对幼儿园的好感;还可以恰当地对幼儿进行鼓励,激发幼儿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克服自身的焦虑和不适应因素俗话说“母子连心”,孩子和家长的情绪是相通的,如果家长对孩子入园有焦虑,往往会在不经意间传递给孩子,孩子往往是很敏感的,家长的担心和焦虑会传递给了孩子,孩子也就更加焦虑不安了。如:有的家长不放心孩子的生活起居,留在幼儿园里陪孩子,迟迟不肯离去,孩子哭,他们也眼泪汪汪;有的家长担心老师对自己的孩子不够关注,在窗口外不停地张望;有的甚至请爷爷奶奶到幼儿园陪孩子。所以,要消除幼儿入园的焦虑,家长首先要先消除自己的焦虑情绪,以给孩子一个积极、正面的影响。积极配合幼儿园、老师,做好幼儿入园前后的各项工作首先,积极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让孩子和自己都对幼儿园有个初步的印象,熟悉幼儿园的环境,消除一些不必要的担忧,以正确、科学、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孩子即将要面临的重大转折;其次,与孩子所在班级的老师积极沟通,加强联系,积极配合老师做好各项工作,给老师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让老师更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也拉近自己和孩子对老师的距离感,增加亲切感;第三,调整原先的作息时间,做好过渡到幼儿园新的作息时间的准备工作,将孩子的适应过程前移。结语本文通过对杭州市萧山区宁安幼儿园幼儿入园情况进行观察,与家长访谈,了解具体幼儿入园不适情况,分析幼儿入园不适的原因,主要是安全需要的缺失和分离焦虑、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的变化及幼儿社会角色的转变造成的。最后从幼儿园、教师、家长三个方面提出提高幼儿入园适应性策略:幼儿园方面可以试行预入园举措或尝试错时入园举措,对家长进行阶段性指导;教师方面积要极满足幼儿的基本需要,采取合理的教育手段,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争取家长的信任和配合;家长方面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采用正确的教养方式,强化孩子对幼儿园的积极印象,克服自身的焦虑和不适应因素,积极配合幼儿园、老师,做好幼儿入园前后的各项工作。参考文献[1]孔露,徐晓燕,韩珊.小班幼儿入园前准备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01):125-129.[2]唐思睿.浅析幼儿园新生入园焦虑的成因及消除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5(28):279-280.[3]徐秋玲,黄姣华.从亲子关系的视角浅析幼儿入园应做的准备[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1)1:70.[4]韩素侠.幼儿入园前的准备[J].教育教学论坛,2010(25):254.[5]陈艳军,杨喜梅.幼儿入园亲子分离焦虑分析及应对策略[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02):136-140.[6]黄莉萍.走在二胎时代前的脚步——谈幼儿园的准备[J].经营管理者,2014(24):374-375.[7]燕中国.浅谈提高幼儿入园适应能力的措施[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3(04):79-82.[8]丁祖荫,葛沚云.幼儿入园的行为问题和入园教育——幼儿心理发展系列研究之二[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02):61-64.[9]周平.湘西凤凰农村地区3~4岁幼儿入园现状及建议[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08):149-150.[10]张岚.怎样接待新入园幼儿[J].中国农村教育,2015(12):49-50.[11]DavidR.Shaffer.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六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12]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