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中国当前的婚姻态势及变化趋势_第1页
读书笔记-中国当前的婚姻态势及变化趋势_第2页
读书笔记-中国当前的婚姻态势及变化趋势_第3页
读书笔记-中国当前的婚姻态势及变化趋势_第4页
读书笔记-中国当前的婚姻态势及变化趋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刘云成绩学号100113121027评卷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试卷(课程论文)论文题目中国当前的婚姻态势及其变化趋势——读书笔记课程名称人口社会学完成时间2011/11/9专业年级企业管理10级注:研究生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课程考试论文,并用A4页面打印,加此封面装订成册后,送交评审教师。教师应及时评定成绩,并至迟在下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将此课程论文及成绩报告单一并交本单位研究生秘书存档。(涉及外单位的,由研究生秘书转交学生所在单位研究生秘书存档)

中国当前的婚姻态势及变化趋势——读书笔记一、写作动机近年来,有关婚姻问题的讨论日渐热烈。一方面是结了婚的人增加了离婚风险,另一方面是青年人越来越不急于结婚;一方面是城市女白领的“结婚难”现象,引起了家庭和社会的焦虑,另一方面是老年人的再婚和同居问题成为媒体关注的重点内容。这种种迹象表明,社会结构转型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家庭生活的重要力量:在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迅速转变为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过程中,家庭结构不但在小型化,而且越来越趋于不稳定。为了全面而准确地把握中国当前的婚姻态势,笔者根据2005年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以往历史数据对中国当前的婚姻结构变化趋势做出判断和分析。二、主要观点(1)城市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其“粗离婚率”也会越高(因为很难得到已婚人口的离婚率,故只能使用粗离婚率),新疆的离婚率高于其他省、市。(2)人口流动——尤其是已婚女性人口的流动,造成了夫妻之间关系的紧张,从而影响了离婚事件的高发。(3)如果说新中国刚成立时初婚年龄的提高,源于《婚姻法》对法定结婚年龄的影响,那么,“文化大革命”时期初婚年龄的推迟,则在于计划生育对晚婚年龄的强制性约束(4)不管是在农业户口人口,还是在非农业户口人口中,男性在各个年龄段的未婚比率都无一例外地大于女性。但在非农业户口人口中,虽然也在各个年龄段都表现着男性未婚人口比率大于女性的态势,但幅度却相对要小一些——特别是在40岁以上较高年龄段。(5)只有离婚的人才会主要形成社会的“再婚问题”。在一个社会成年人口死亡率年度变化比较平稳——丧偶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人口再婚事件的发生,往往与前几年离婚事件的发生正相关。(6)从2005年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所得到的信息可以看出:男性“再婚有偶”的比率,在34岁之前,农业户口人口大于非农业户口人口;但在35岁之后的各个年龄段,则是非农业户口人口大于农业户口人口。与此相对应,男性离婚人口占该年龄段人口的比重,在29岁之前,也是农业户口人口大于非农业户口人口。(7)由于人口发展动因中,女性生存优势的作用,使各个年龄段女性中丧偶人口所占比重无一例外地高于男性。(8)人口出生性别比是指每新出生100个女婴相对应的男婴的数量。从国际经验来看,正常值一般在105.2左右——新出生男婴的数量较女婴稍多一点。这样,在男性死亡率大于女性生死亡率这个人类生物性特征的影响下,到婚龄年龄段人口的性别比就会大致平衡。如果出生性别比超过了107,或者大大低于103,都会造成未来婚龄年龄段女性或男性的短缺,形成婚姻挤压,使婚姻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而找不到配偶的人数大幅增加,从而影响社会的安定并扰乱既有的婚姻秩序。(9)婚姻态势,指的是一个社会全部人口中人们的“在婚姻状态”和“不在婚姻状态”。一般用未婚、有偶、离婚及丧偶等指标来衡量。比较细致的婚姻状态还区分“离婚再婚”和“丧偶再婚”。但在人口普查过程中,这些详细的信息资料是很难收集到的,故只区分“从未结婚”、“结婚有偶”、“离婚”和“丧偶”等类别。在婚姻制度保持长期稳定的情况下,婚姻状态主要受社会流行的婚姻习惯或婚姻观念的影响。但在制度转型的社会中,婚姻制度和经济发展变化的趋势,就影响着婚姻状态的基本结构。所以,历时性地比较婚龄人口的“未独生子女中男性人口大于女性人口,所以,在独生子女积聚的地区,性别失衡所引起的挤压才刚刚开始。4、更为严重的是,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上升还与人口出生率的迅速下降密切结合在一起,这会大大加重较小年龄段男性的择偶压力,同时也强化了女性供给的短缺问题。5、年龄段越小造成该年龄段婚姻挤压越严重,因为男性除在与自己年龄段相同的女性中选择配偶外,更倾向于在比自己小3—4岁的女性人口中择偶。再加上人口性别比越来越高的趋势,使较低年龄段女性人口的供给更显得紧张。所以,中国社会未来会遇到严重的女性短缺问题。6、在女性供给短缺时,最缺乏竞争力的男性被淘汰出局,成为婚姻挤压的牺牲品,而不是女性社会地位的相对提高。可以想见,如果农村女性流出后成为城市的新娘,那么,那些贫困农村的贫困男性,会大规模地成为“光棍儿”。经济的贫困与“光棍儿”的结合,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7、伴随老年人丧偶率的增加,丧偶老人的再婚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在中国社会老龄化——尤其是在由人口寿命延长所导致的老龄化现象越来越明显时,丧偶的老年女性会更多。由于老年男性的短缺,其相对容易再婚(如果子女不反对的话),但女性丧偶老人却难以再婚。8、解决措施:如何利用社区的力量,将老年人组织起来,满足他们的集体活动需要,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将是中国社会在未来的一个主要任务。在家庭小型化、人口流动加速、子女远离父母就业的形势下,老年人口会对社区产生越来越强烈的依赖感。主要图表(1)从表1可以看出,在人口基数增加的情况下,中国每年登记结婚的“对数”,在1992年之前处于徘徊上升的态势,但在1992年之后,则在波动中逐渐下降。到了21世纪的最初几年,虽然结婚登记对数也有起伏,但总体上加强了下降的态势。所以,1992年是一个历史性的拐点。伴随中国人口转型的加剧——从人口迅速增长期向人口静止期的过渡,进入法定结婚年龄的人口开始减少——这使中国内地结婚登记对数趋于降低。最近一段时期,所谓“80后”出生的人开始步入婚龄阶段。但1980-1990年这一历史时期生育率的波动所造成的高峰,并不像20世纪60年代的出生高峰那样“波澜壮阔”,所以,为某些人口学家经常“担忧”的这个“小高峰”,在市场经济的约束和化解之下,将不会带来非表11985-2005年中国大陆历年婚姻登记与离婚状况年份结婚登记万对内地居民涉外及港澳台居民登记结婚万对离婚万对粗离婚率(‰)登记结婚万对初婚万人再婚万人1985831.3829.11607.650.52.245.80.441989937.2935.21796.074.42.075.30.681990937.2935.21796.074.42.075.30.681991953.6951.01820.381.62.682.90.721992957.5954.51832.176.93.085.00.741993915.4912.21747.077.33.390.90.771994932.4929.01779.378.73.498.10.821995934.1929.71776.183.34.41050.881996938.7934.01781.786.24.7113.20.931997914.1909.11726.092.25.1119.80.971998891.7886.71675.497.95.0119.00.961999885.3879.91659.4100.55.4120.20.962000848.5842.01581.4102.66.5121.30.9622001805.0797.11481.7112.57.9125.00.982002786.2778.81440.3117.17.3117.70.902003811.4803.51483.9123.37.8133.11.052004867.1860.81569.6152.06.4166.51.282005823.1816.61483.0163.16.4178.51.37数据来源: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表第23—43。常显著的“结婚高峰”和“生育高峰”。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对婚姻观念的改变、人均受教育年限的延长和教育费用的上升,以及住房价格的瓶颈限制和医疗保障的欠缺等,会给适婚人口的未来生活造成很强的风险感。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推迟“80后”的初婚年龄——尤其是在城市。因此,中国在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之后,社会也会进入快速提高初婚年龄的时期。

所以,在结婚对数从1992年的957.5万对降低到2005年的823.1万对的同时,中国内地居民初婚登记结婚的人数也从1992年高峰拐点的1832.1万人开始波动式下降——1996年为1781.7万人,1997年为1726万人,1998年为1675.4万人(比1992年净减少约156.7万人)。如果说此前降低的趋势可以用“逐渐”来形容的话,那么,从1999年到2003年,则只能用“下跌”来表示,因为1999年中国内地居民登记结婚人数是1659.4万人,但仅仅4年间,就降低到了2003年的1483.9万人(净下降了177.5万人)。虽然在2004年出现了小幅反弹,但在2005年又下降到了1483万人。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内地居民结婚登记初婚人数从1992年到2005年净下降了约350万人。(2)表2中国大陆各省、市自治区婚姻变动状况(%)省份再婚人次占总结婚人次的比重离婚对数与结婚对数之比省份再婚人次占结婚人次的比重离婚对数与结婚对数之比吉林13.6543.45湖北9.0119.29辽宁17.8842.69陕西8.4119.23黑龙江13.3542.11云南8.9618.73新疆25.1939.80贵州9.6918.01重庆20.0539.46河南6.0417.74上海20.0037.86西藏8.3316.67北京17.6235.05山东9.0315.66四川15.0634.56河北9.3915.43天津18.9029.69山西6.8415.26青海8.7727.59广西6.1315.09内蒙古9.3925.16海南8.5414.63宁夏8.5421.95福建8.2914.39湖南8.8120.87广东5.3413.75浙江9.0720.68江西6.2613.22江苏10.2820.55安徽5.3313.18甘肃8.3020.00数据来源:根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表第23——43计算。从表2中可以看出,东北三省离婚对数与结婚对数之比都超过了40∶100。吉林为43.45∶100,辽宁为42.69∶100,黑龙江为42.11∶100。为什么东北三省的离婚与结婚比如此之高?可能的原因是:第一,东北三省每年登记结婚的人数在下降,其下降速度快于其他省、市。第二,东北的年度离婚事件在上升,即每年的离婚对数在增加。这就是说,这两个因素在同时发生作用。表2的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是:虽然两个测度离婚变化趋势的指标所形成的各省、市、自治区级排位不完全等同,但却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在“离婚对数与结婚对数之比”接近或高于30∶100的省、市、自治区,其再婚人次占总结婚人次的百分比也比较靠前。这就是说,东北三省、四个直辖市、新疆和四川这9个省、市、自治区是中国离婚率最高的地方。除了这几个地方人口金字塔底部的缩小导致了离婚事件相对突出外,城市化、婚姻观念的变化、人们对理想婚姻状态的追求、对不理想婚姻容忍度的降低等,也是另一个重要原因。(3)表3将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进行了对比。婚姻法规定,男22周岁、女20周岁即达到法定结婚年龄。所以,15——19岁之间的未婚人口,是受法定结婚年龄限制而不准许结婚的人口。也就是说,如果出现了婚姻事件,就会被认定为“早婚”。因此,这里主要看20岁以后各年龄段的“未婚百分比”。由表3可知,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不管是农业户口人口还是非农业户口人口,在整个20—39岁之间的婚配期,2005年未婚人口所占百分比都大于2000年。这就是说,即使从近五年的数据中,都显现出婚龄期未婚百分比的上升趋势——无疑,人们的初婚周岁年龄大大地推迟了。

另外,不管是在农业户口人口,还是在非农业户口人口中,男性在各个年龄段的未婚比率都无一例外地大于女性。比如说,在2000年,农业户口男性在20—24岁、25—29岁、30—34岁、35—39岁、40—44岁、45—49岁、50—60岁的未婚人口比重分别占74.35%、21.81%、7.51%、4.65%、4.72%、4.95%和5.64%。但女性在这些年龄段的未婚比率,却分别是51.18%、6.48%、0.88%、0.30%、0.13%、0.10%和0.15%。在农业户口人口中,2005年的趋势比2000年更严重——几乎男性未婚人口在各个年龄段(40—44岁组除外)都比2000年有所增长且大于女性在同年龄段的比率。(4)表4中国大陆人口年龄结构及各年龄段人口的性别比年龄段占总人口比重(%)男女性别比(女=100)总计100.0050.5449.46102.190—45.342.942.40122.665—96.243.402.85119.3010—147.974.253.72114.2015—198.504.414.09107.8820—246.102.943.1693.1325—296.543.173.3694.4330—348.514.194.3396.7535—399.724.794.9496.9940—448.694.314.3798.6245—496.763.393.37100.7250—547.283.673.62101.4055—595.342.722.62103.9160—643.932.021.92105.1365—693.321.681.64102.9670—742.681.321.3697.0175—791.710.800.9187.8380—840.920.390.5373.5085—890.330.120.2156.7190—940.090.030.0643.3595+0.0132.28数据来源.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表第4—7。从表4可以看出,年龄段越大,性别比就越低,这预示男性老人愈少。在70—74岁年龄段,性别比是100∶97.01;在75—79岁年龄段,性别比是100∶87.83;在80—84岁年龄段,性别比是100∶73.50;在85—89岁年龄段,性别比是100∶56.71;在90—94岁年龄段,性别比就降低到100∶43.35。因此,伴随老年人丧偶率的增加,丧偶老人的再婚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在中国社会老龄化——尤其是在由人口寿命延长所导致的老龄化现象越来越明显时,丧偶的老年女性会更多。由于老年男性的短缺,其相对容易再婚(如果子女不反对的话),但女性丧偶老人却难以再婚。四、进一步思考本文通过对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中国内地人口粗离婚率逐年升高,这既有人们婚姻观念的变化的因素,也受到中国婚龄人口供给的影响。中国每年登记结婚的对数在逐步减少,离婚率在迅速上升。在地区分布上,东北三省离婚和再婚率比较高,但浙江、江苏、广东等省却不明显。人们的初婚年龄进一步推迟,未婚人口所占百分比越来越高。农村老人的丧偶问题重于城市。青少年人口性别比失衡,未来男性“婚荒”问题将会很严重。本文对于中国的婚姻态势问题分析凭据充足,我对于本文的进一步思考主要在以下方面:妇女通过不同的途径,加强了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这些途径包括:①社会地位的提高──在法律制度上,享有男子享有的一切权力;②经济地位的提高──妇女走出了家门,参与了社会劳动,拥有了自己的劳动所得——农村妇女都分得了一份责任田,城市妇女可以挣得一份工资。③文化水平的提高──自九年制义务教育推行以来,女童与男童不但在身份上是平等的,而且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率上是相差无几的。

除此之外,由于婚姻法提倡晚婚,废除了童养媳制度,宣布20岁以下年龄婚姻为非法婚姻,这就使妇女在具有了相当的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之后才步入夫家的大门,具有了处理诸多家庭矛盾的能力,由此可以最大限度地免受公婆与丈夫的欺负。而婚姻自主和恋爱结婚,使男子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处于“求婚者”的地位。在结婚时,绝大多数妇女又都拥有了一份工作,进行过专门的职业训练,能够独立地生活──她们不再完全依靠自己的丈夫了。

婚后居住形式的变化,更加保护和强化了妇女的经济独立性。在农村,婚后3-5年的几个兄弟的家庭,大多数得与大家庭分家。在城市,再也没有从夫居之说了。虽然部分城市人在最初结婚的那段时间,由于住房关系,不得不暂时与男方或女方的父母亲居住在一起,但时机成熟,他们在单位分得或在市场购得自己的住房后,就必然搬入自己的“爱巢”。由此妇女又避免了来自公婆的矛盾。所以,在核心家庭占整个家庭总数的一半还多的情况下,妻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明显加强了。据调查,在生育意愿上,由夫妻双方决定何时生育及性别选择的家庭,占整个夫妇关系人数的50%以上,由男方单方决定的仅仅占14%左右,由女方单方决定的也只占11%左右。而在购买日用品方面,由女方单方决定的人数却占72%多。由此可见,男子在家庭中的独断格局被打破了,男女双方在家庭中的地位进一步平等。

在这种情况下,家庭暴力行为趋于下降。不但丈夫对妻子的蛮力欺辱行为逐渐减少,而且父母对子女的暴力行为也逐渐趋于消除。公婆对儿媳的打骂现象已经鲜见于农村。由于分家而造成的兄弟之间的伤亡事件的发生率也大大减少。这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可老人的社会地位却明显在降低。他们失去了往昔的权威基础──生活经验与年龄辈分不再是权力的合法来源。在城市,老人不得不自己居住在自己的家庭之中,只在节假日才能享受到人伦之欢。在农村,由于年老体弱,老人再也不能进行正常的体力劳动,他们不得不依靠子女生活,他们基本上已经丧失了管理家庭的能力。

家庭权力结构的变化,使家庭中两种非常重要的关系——姻亲关系和血亲关系的重要程度发生了质的变化。在传统社会中,血亲关系统治着姻亲关系,姻亲关系是家庭中的附属关系。家庭中的成员,主要在血亲关系之中寻求经济支持和情感慰藉,以父权制为中心而安排的村庄社区形式,将女性的社会关系网络置于“家”之外而处于“戚”的角色范畴。即使是女儿,也被视之为“别人家的人”而时刻准备在早婚中嫁出。家族关系和宗族关系远远大于所有的亲戚关系。可在现在,家庭的小型化和少子化,消解了父权制得以滋生的土壤——近亲所构建的家族关系。由姻亲关系所联结的两个非血缘家庭之间的关系,日渐密切起来。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一个家庭与以妻子为中轴所联结的亲戚之间的互动频率,在某种程度上,要高于与以丈夫为中轴所联结的亲戚之间的互动频率。另外一项于1999年9月在长春就下岗职工再就业状况的访谈调查发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