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记念刘和珍君》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1页
1《记念刘和珍君》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2页
1《记念刘和珍君》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3页
1《记念刘和珍君》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4页
1《记念刘和珍君》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记念刘和珍君》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能够回顾并掌握鲁迅的生平及创作,梳理文章脉络,理清情感线索,进一步发展语言运用能力。

2.深入文本内容,通过分析文章的语言,能够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刻的情感,把握作品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提高理性思维水平。

3.借助补充资料,结合文本,能够概括核心事件,分析并感受文中几类人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态度及其现实意义,获得审美体验。

【教学重难点】

理解关键语句,体会思想情感。

【评价标准】

1.能够借助资料,回顾并掌握作者的生平及创作;

3.能够体会关键语句中蕴含的深刻情感;

3.能够分析并概括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在旧中国的救亡图存的斗争过程中,有这么一群年轻人,他们不畏强权,不畏牺牲,以鲜血铺就了新中国的明天。今天,我们一起跟随鲁迅先生,走近《记念刘和珍君》。

任务一:知人论世

活动1.了解作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狂人日记。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塑造了一个受旧社会沉重压迫而精神被扭曲变形的人物形象。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活动2.解题

①记念:记录,纪念【悼念】

②君:对人的尊称,不分男女

文体:

①写人记事的纪念性散文

②“饱含深情的檄文”【抒情性/战斗性】

③杂感【忧愤深广的社会论文】

补充了解“散文"

散文是文学的一大样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报告文学等;狭义的专指表现作者情思的叙事、抒情散文。散文以表现性情见长,形式自由,结构灵活,手法丰富多样,抒情、叙事、议论各主其事,也可兼而有之。散文的最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活动3.相关背景——“三·一八惨案"

1926年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提出撤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等无理要求,并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3月17日,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国务院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用刺刀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3月18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

“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呜呼!三月一十八!

作诗:刘半农作曲:赵元任

呜呼!三月一十八,北京杀人如乱麻!民贼大试毒辣手,半天黄尘翻血花!晚来城郭啼寒鸦,悲风带雪吹!地流赤血成血洼!死者血中躺!伤者血中爬!

呜呼!三月一十八,北京杀人如乱麻!养官本是为卫国!谁知化作豺与蛇!高标廉价卖中华!甘拜异种作爹妈!愿枭其首籍其家!死者今已矣,生者肯放他!

呜呼!三月一十八!北京杀人如乱麻!

活动4.了解“刘和珍”

刘和珍(1904年—1926年3月18日),江西南昌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民国时期北京学生运动领袖之一。

“三·一八"惨案中,刘和珍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她扛着校旗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开枪,刘和珍身中七弹,壮烈牺牲,时年22岁。

任务二:初读感悟

活动1.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寥落(liáo)长歌当哭(dàng)菲薄(fěibó)

洗涤(dí)踌躇(chóuchú)桀骜(jiéào)赁屋(lìn)

喋血(dié)尸骸(hái)立仆(pū)殒身不恤(xù)

2.解释词语。

长歌当哭:用写文章来当作哭泣。

菲薄:微薄。

广有羽翼:到处都有帮凶。

桀骜:形容性情倔强。

喋血:形容杀人多而血流满地。

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活动2.初读课文。

【思考1】“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为什么以“中华民国"纪年,有何用意?

明确:中华民国十五年就是1926年。

3月18日,以北京为中心发生了请愿事件,针对段祺瑞政府,参加的人以大学生为主。【惨案】

3月25日,举行追悼会,鲁迅前去参加,但没有进去,独在外徘徊。【追悼会】

4月1日,鲁迅写下这篇纪念文章,离事件发生只有十几天的时间,这十几天作者一直在深沉的思考,沉浸在深深的悲愤中。【写作本文】

以“中华民国”纪年,包含讽刺之意和愤慨之情。以“三民主义"立国的民国已经十五年了,然而人民受宰割的命运依然没有什么改变。同时以史家笔法郑重其事地说明写作时间,意味着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个日子。

【思考2】通读课文,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交代写作缘由:纪念死者。

第二部分:交代写作目的:唤醒庸人,牢记血债

第三部分:描写记忆中的刘和珍。

第四部分:记叙得到遇难消息。

第五部分:叙述遇难经过。

第六部分:总结经验教训。

第七部分:述说惨案意义。

全文共七节,前后勾连,构成有机联系的整体。

第一、二节说明写这篇文章的缘由。从缘起出发是常见的文章写作思路,为什么关于写作缘起说了那么多的话?换句话说就是:为什么作者在第一、二节不断围绕这一点展开?可以看出,作者借叙说写作缘起,把惨案发生两周来各方动态都概括进去了。进步力量方面,学校举行追悼会,程君深情地怀念着刘和珍,可见正义力量并没有屈服于段祺瑞执政府的淫威,他们照样悼念被诬为“暴徒”的遇难者;反动势力方面,提到了“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对中间状态的市民,则勾画了他们淡漠的情状,此事在他们心中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一句,就是对当时政治形势的概括。再则,鲁迅把两周来自己感情的历程也坦陈在读者面前,这种感情就是大悲、大哀、大愤、大怒,为全文营造了浓郁的抒情氛围。

第三、四、五节是“记念”的主体,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先依时间顺序,从平时到遇害。遇害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第六、七节思考这次请愿运动对于将来的意义。谈到请愿的意义,一般人只是肯定和赞扬,而鲁迅思想深刻之处就在于并不一味肯定,而是总结教训,提醒青年们改进斗争方式。

透过这一结构框架,可以看到文章的内在思路:为什么要为刘和珍写文章——写与刘和珍有关的事——总结“刘和珍们"的价值和意义。

【思考3】试概括本文的线索(梳理分析鲁迅的情感变化)

明确本文以“悲痛──愤怒──理智”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任务三:文本研究

在爱与恨交织的情感脉络中,文章呈现出生动的记叙、精辟的议论和深挚的抒情三者水乳交融的艺术风格。

活动1:生动的记叙——认识刘和珍其人

文章在记叙刘和珍的事迹时,没有面面俱到地铺写,而是以片断式的白描,围绕自己与刘和珍的相识、交往,以点带面,勾勒出爱国青年的生平,再进一步叙述其遇害的经过,形成一种波澜起伏、生动感人的叙述效果。

【思考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集中写刘和珍的相关段落,文章叙述了刘和珍的哪些事件

明确:①预定《莽原》

②参与学潮运动

③徒手请愿牺牲

补充:女师大学潮——驱“羊"运动

“窃念好教育为国民之母,本校则是国民之母之母。”她要求学生只管读书,不要参加过问政治活动,把学生的爱国行为一律斥为“学风不正",横加阻挠。

鲁迅先生挺身而出,为女师大学生进行呐喊和声援。

总结形象:小处着手、探幽发微——三个带“然”的词勾画了刘和珍简短而光辉的一生。

“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坚决的样子——积极进取、好学求真——追求民主之坚决不悔

忧伤的样子——敢于斗争、有责任心——担忧母校之真诚痴心

愉快的样子——热忱爱国、殒身不恤——为国请愿之无私热忱

【思考2】:鲁迅选取这些素材的原因是什么?

鲁迅从和自己相关的点开始写,从和自己相契合的《莽原》入手,再勾连到刘和珍领导女师大学潮和徒手请愿牺牲这两个片段。选材中,进步和抗争显然是暗含在刘和珍这一人物形象背后的主线。

补充资料:刘和珍在江西省立女子师范学校的日子:

她阅读大量进步书刊,如《新青年》《新潮》《创造》《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等。

当时正是“五四”运动不久,全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热潮澎湃,刘和珍思想不断进步,要求废除家庭中的一些陈规陋习。

她在校内成立女师学生自治会,自己担任学生自治会的领导,带领全校学生起来反对那些不合理的校规,为女学生争取到和男学生一样可以自由出入校门、会客、通信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利。

【思考3】:文中鲁迅对刘和珍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明确:刘和珍君的四次微笑。

原文1: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原文2: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

原文3: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实是死掉了……

(她)跑到这里来已经时候很晚而十分疲倦了,但是她还是说“不累",仍旧笑容的谈到前夜演剧的情况,个人的劬(qú)劳,好像全不在心上。我方明白女师大之所以能有奋斗到底的成绩,是因为有这种人材。——林语堂

我永不能忘记你红面庞上深深地一双酒靥,也永不能忘记你模糊的血迹,心肺的洞穿!……我永远敬佩你作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与我的热力和温情。——石评梅

【思考4】:为什么鲁迅要反复提及刘和珍的温和与微笑呢?

明确:(1)强调刘和珍性格的温和

(2)反衬反动政府的凶残

(3)体现痛惜、悲愤的心情

(4)激发人们的同情心理

强烈的对比,一边是温暖、美好的、有生命气息的年轻女性形象,另一边则是被屠戮的身体、冰冷的尸骸,二者构成暖与冷、美与丑、生与死的强烈反差,让人在震撼中悲恸不已。

【思考5】.作者是如何塑造刘和珍的形象的?

明确:①选取有意义的小事来表现人物性格。②善于抓细节来抒发感慨。如反复强调刘和珍“微笑着”“态度很温和"。③运用人物的肖像描写。④运用反衬手法。如用刘和珍的善良可爱反衬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劣。⑤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思想深刻,感情强烈。

活动2:深挚的抒情——所在非人间

文章充满爱与恨、悲与愤的交织,抒情诚挚。全文共七节,内容各有侧重,但都贯穿着一条爱恨交织的感情线索。在文章缘起部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奠定了感情的基础;在“记念"的主体部分,悲愤之情与叙述、议论交融,汹涌澎湃;在总结请愿意义部分,情感升华为对革命女性的赞叹,以“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寄托无尽的哀思。悲与愤交织下的这篇文章,不仅是一篇沉痛的悼文,更是一篇战斗的檄文,吹响了“真的猛士"奋然前行的号角。

【思考1】为什么鲁迅如此愤怒?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

明确:①当局者的凶残无耻

②流言家的下劣卑鄙

③看客们的冷漠麻木

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写出了杀人者不仅有士兵还有军官,既有近距离点射又有四面八方的扫射,对请愿学生赶尽杀绝,突出反动势力的残暴

反动政府虐杀学生、冷酷凶残反衬中国女子团结友爱、互相救助

原因1:当局者之凶残

补充资料:

【资料1】“1926年,震惊全国的“三·一八”惨案发生了。父亲始终同群众战斗在一起。那天我跟着团组织活动,事先不晓得父亲也来参加示威请愿。由于前一天曾发生流血事件,我们特意做了准备,每人做游行示威的小旗时,都挑选了较粗的棍子当“旗杆",用以自卫。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丧心病狂的反动军阀政府,竟然动用排枪、刺刀,大肆屠杀无辜群众。

……

有一位青年爬到大门一侧的石头狮子上讲演。就在这个时候,段政府的卫队朝这位青年开了一枪,成为镇压群众的信号,于是一场残酷野蛮的血腥大屠杀开始了。许多事先埋伏的军警,纷纷钻进人群中,一边咒骂,一边用手枪射击。无数爱国青年在排枪、刺刀和大刀下牺牲了。在混乱中,我随着人流,向铁狮子胡同东边奔去,终于避开了刺刀和枪弹,跑了出去。事后得知,从西口走的同志大多数牺牲了,大部分人是从东口跑出来的。”——我的父亲李大钊》

【资料2】当年清华大学体育部国术教员李剑秋先生对这次屠杀的预谋最能证明。因教练国术的关系,他与当年段祺瑞卫队中人有旧谊。在惨案发生后进城时,他曾亲到他们那里坐过。当时卫队中人告知李剑秋有关惨杀学生的一些内部消息,转述如下:

段祺瑞于三月十七日将请愿代表打伤之后,预料还会有更大的请愿发生,因而连夜做好一切镇压请愿学生的准备工作。1.在铁狮子胡同的各衙门和公馆门口做好半人高的射击掩体。2.决定对前来请愿的学生进行镇压:请愿队伍如在五百人以下,则在大门口由卫队连开步枪:如在二千人左右.则由中门开机关枪,并指定由该部队中有名的机枪射手某连长担任射击。3.内部规定,听到连长哨音则开枪,哨音一停则射去中止,哨音不断地吹,则不断地射击。李先生后来对学生说:“当日进来的学生在五百人以下,如果进来二千人,那就更惨了。"——杜文若《一场有预谋的杀害》

【资料3】当日,段政府便抢先发布“国务院通电”,声称:近年以来,徐谦、李大钊等,假借共产学说,啸聚群众,屡肇事端。……闯袭国务院,泼灌火油,抛掷炸弹,手枪木棍,丛击军警。各军警因正当防卫,以致互有死伤。

第三天(3月20日),段政府又发布了第二道《临时执政令》声称:爱国运动,各国恒有,聚众暴动,法所不容。……其当时军警因执行职务,正当防卫。

原因2:流言家的下劣卑鄙

补充资料:

【资料1】林学蘅1926年3月20日的《晨报》上发表时评《为青年流血问题敬告全国国民》:在青年方面,外交请愿,虽属正当,亦何事啸聚男女,挟持枪械,若临大敌者,重以驱逐外交团之宣言,殴击警卫队之行动,不惜激于意气,铤而走险,乃陷入奸人居间,利用之彀(gòu)中。徐谦、顾兆熊等居于知识阶级代表者之地位,对于血气方刚之青年,不知所以启迪之,惟务放言高论,驱千百珍贵青年为孤注一掷,成者诸君尸其名,败则群众被其害。

思考2:鲁迅赞成刘和珍等学生请愿的行为吗?

明确:不赞成。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依靠请愿是不能推动历史前行的。

鲁迅先生并非对请愿不以为然。鲁迅先生对于一切爱国运动都无限关心,并且积极参加,热烈支持。“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可见鲁迅先生认为“请愿”无疑会提高群众的认识,能鼓舞群众走上革命道路。但请愿终究不是彻底的革命斗争,尤其是向当时的反动政府请愿,除表现了群众的意愿和力量,并没有收到实际的效果,还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但我却恳切地希望:请愿的事,从此可以停止了。——《死地》

请愿的事,我一向就不以为然的。只有有学问的聪明人能够先料到,承认凡请愿就是送死……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空谈》

原因3:看客们的麻木冷漠

课文1: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课文2: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

刘和珍怀着满腔的热血,为国家的独立,为民族的自由奔走呼号,但她的付出和牺牲却不被理解与认可,被人们轻易的忘却了。这就是刘和珍直面的惨淡的人生,直面正视的不仅仅是惨淡的人生,还有淋漓的鲜血,这非人间有的不仅仅是流言和冷漠,还有目不忍视的惨象在续写。

活动3:精辟的议论——鲁迅之文字

鲁迅说,杂文必须“生动,泼辣,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又说杂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但自然,它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

鲁迅以笔为枪、以语言为刀刃,赋予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词语以锋利的光芒,照亮人性黑暗面的每一个角落。

再读课文,找出文中难以理解、不易把握的,或者意蕴深沉、富有思想含量的语句或段落,提出来讨论交流。

【思考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如何理解句子的含意?

明确:真正的革命志士,能勇敢面对反动统治下的血腥屠杀,为推翻黑暗的反动统治而英勇斗争。“真的猛士"“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他们为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而哀痛,为能够打破这黑暗、使民族摆脱苦难而奋斗牺牲感到幸福。这是对刘和珍等“真的猛士”的崇高礼赞。

【思考2】“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如何理解句子的含意?

明确:这两句话从三个层次,层层递进地揭露杀人者的凶残。

第一层,“我”以最坏的恶意来想象某些中国人的坏;第二层,即使如此,“我"也没想到杀人者竟如此凶残;第三层,即使料到了也不相能他们会残杀一个和蔼、善良的女学生。

【思考3】作者反复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为什么又说“我实在无话可说"?

明确:“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而反动派的“下劣凶残"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怎不令人“出离愤怒",更何况反动文人的论调?“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又怎么能说出话来呢?可见“实在无话可说",是愤懑之极的言词。可是鲁迅说:我们对这件事不能保持沉默。而“写东西的必要”则是鲁迅对民族前途的担忧的体现。

【思考4】赏析: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明确:“伟绩"“武功”等词,用反语的修辞揭露并讽刺了中外反动派“屠戮妇婴"“惩创学生”的罪恶行径。

【思考5】“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引用陶潜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是陶潜所作的《挽歌》中的四句,意思是,亲戚们有的余哀未尽,别的人又已经唱起歌来了。人死了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是寄托躯体于山陵,(最后)和山陵同化而已。

引用陶渊明的诗歌说明尽管徒手请愿意义不大,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有影响,寄托深沉的哀伤和对烈士的赞美之情,有“青山埋忠骨”“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