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导学案(3篇)_第1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导学案(3篇)_第2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导学案(3篇)_第3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导学案(3篇)_第4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导学案(3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导学案【第1篇】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字,注意多音字“见,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

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重点难点:

朗读古诗,熟读成诵,在朗读中感受诗所描写的景色和牧民的生

活。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1.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课件出示:大草原

图片并配乐)

2.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3.师:天蓝蓝,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画卷呀!我们有说不

完的话语来形容它、赞美它。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字概括了我们说

不完的话语,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注释,读通古诗。

2.检查生字,出示:敕勒穹庐笼罩见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4.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评议从读正确方面进行)

三、品读诗文,熟读成诵

1.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的蒙古包

师:你看到了什么?由学生说出大意即可。

师:诗中哪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指名朗诵

在图片旁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自由读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生质疑

老师针对课件讲述;敕勒是一种族名,敕勒川是这种族人居住的

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好I大家看图,这就是阴山,多

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谁

愿意来读读这4句诗呢?赶快试试吧!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评: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示

范读第1、1句。

师评: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庐,笼罩四野。”示范读第3、4

句。

分小组赛读第1至4句。

2.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读读最后3句。

课件出示:风吹来了,草丛里露出许多的羊群。

从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组交流。

指名回答:谁愿意来读一读?

教师评价放在学生对诗的感受上。如:老师看得出你真的喜欢大

草原!你把牧草吹弯了腰,讣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

真美啊!

3.请大家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小组互相听一听,看谁读得棒,

把掌声送给他。

全班交流朗诵。

4、评比“背诵高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背下古诗。

四、小结

五、拓展

1.今天我们学习《敕勒歌》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把

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大草原就是一幅美丽画卷,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

吧!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导学案【第2篇】

一、教材分析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敕勒,当时北方少数民族之一。民歌歌咏了大草原苍茫辽阔、壮丽富

饶的风光,抒写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本课是本学期继第四单元接触古诗后第二次学习古诗,与之前的古诗

学习不同的是这首是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民歌代表作之一,这与其它的

格律诗在格式与韵律节奏上还是有所区别的。除了感受古诗的特点外,

还可以再渗透一点民歌的特色。再则,对于“敕勒”这一古代少数民

族以及他们生活的大草原江南的学生也是比较陌生的。

因此,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尽量符合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

基于本诗中的生字比较简单,在学习生字更注重关注识字方法的运用,

引导学生利用识字方法科学识记生字。在学习诗歌时,注重引导学生

感受诗歌与其它课文朗读的不同,利用“小棒”分隔线来帮助学生学

习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感与韵律。在理解诗句时,不拘泥于本

诗的学习,关注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之前的联系与区别,学习“川”字

时,与第四单元《望庐山瀑布》中的诗句“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川”

字比较着理解,让学生根据字典中的意思选一选,辨一辨,既巩固了

之前所学,又理解了的新意思,提升了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同时又让

学生感受到相同的字在不同的诗句中的不同含义,积累学习古诗的经

验、方法。

本单元学习主题是“想象”,在本课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

结合插图想象诗中的画面,帮助学生对于诗句的理解,加深对大草原

的高远辽阔的感受,通过想象,感受草原的美丽景色,体会敕勒歌人

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图片

二、教学目标

(一)认识5个生字,会写“阴”等字。

(二)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把握古诗的节奏和韵律,背诵古诗。

(三)结合课文插图,展开想象,感受大草原的美丽富饶和敕勒人民

热爱家乡情感。

图片

三、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语文书、铅笔盒

(二)教具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揭题

1.听《敕勒歌》相关的小故事。

这首让战士们情不自禁地回忆起远方的家乡的民歌就是今天我们要

来学的《敕勒歌》

(板书课题齐读)

2.介绍“敕勒”:敕勒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生活在草原上的一个游

牧民族。“敕勒歌”就是敕勒族的民歌,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诗就是

敕勒歌的歌词。

(二)方法识字,感受诗味

1.自由读诗歌: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把诗歌读正确读通顺。

2.学生字,记字形:

(1)出示生字卡:这首诗中有5个生字,哪个小朋友能正确、响亮

地来读一读?

(2)开火车读

(3)你是用什么办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记住这些生字的?谁来分享

一下你的识字方法?

(4)去拼音读

小结:学生字,有窍门,动动小脑筋,用上好办法,记得快又准。

3.读诗句,品节奏:

(1)指名读古诗,指导“见”在诗中的读音

(2)去拼音读古诗

(3)指导读出节奏:小朋友们,这是一首古诗,其实,读古诗的时

候和读其它课文稍有不同,古诗有古诗的韵味。我们可以请“小棒”

来帮忙。看到小棒稍作停顿,是不是读起来更有节奏感?试试看。

(4)齐读

(三)细读诗句,品味诗意

1.学习古诗第一句,感受敕勒草原的辽阔和美丽

(1)读了那么多遍了,敕勒族人民到底生活在什么地方的呀?你是

从哪里知道的?

(2)出示第一句:“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3)指名读,其它小朋友,看看图,猜一猜哪一座是阴山?

(4)指名猜后,教师小结:小朋友刚才猜的全是阴山,阴山是绵延

几百公里的一座山脉,在这连绵不断的阴山山脉脚下,居住的正是敕

勒族人民。

(5)新旧知识比较理解“川”:出示:遥看瀑布挂前川

敕勒川,阴山下

这两句诗里都有一个川字,这两个川,意思一样吗?

出示“川”在字典中的意思,选一选。

小结: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诗句中意思是有所不同的,我们要根据具

体诗句去理解。

(6)天“似”穹庐的“似”谁能换个词来说说。

把()比作()

指导理解“穹庐”

根据这两个字的偏旁猜一猜它的意思(穴字头和广字头的字跟房屋有

关)

看图理解“穹庐”:“穹庐”就是草原人民居住的房子。

表演理解“笼罩”

小结:天好像草原人民住房子,天下面盖住的整个草原就是敕勒人民

的家。敕勒人民把整个草原都当做了自己的家。

(7)指导朗读

2.学习古诗第一句,想象草原美景,感受敕勒人民对家乡的热爱

(1)这个家真美啊!诗人还写了家中的哪些景物?读诗句,圈景物。

(2)指名说景物,教师随机板书:天草原青草牛羊

(3)想象美景,重现诗境:小朋友们,现在让我们轻轻地闭上你的

小眼睛,此时此刻,我们来到了这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晒着暖暖的

太阳,闻着小草的清香,你还看到了什么呢?

(4)指名答,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5)指导朗读。

(6)相机指导:“苍苍”、“茫茫”的运用

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可以用上“苍苍”、“茫茫”?看图

白发苍苍——头发白白的,松柏苍苍——松柏绿绿的;

大海茫茫——大海没有边际,云海茫茫——云雾浓厚,看不清楚。

小结:“苍苍”“茫茫”并不只有这一个意思,形容不同事物的时候有

不同的含义。

3.回归整首诗,感受敕勒人民热爱家乡

(1)如果你的家乡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大草原上,你会觉得?

(2)敕勒人民正是喜欢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所以把它写

下来,编成了歌。

(3)指导读出对这片地的赘美与热爱。

4.指导背诵。

(四)指导书写

1.比较字形,指导书写:

(1)请小朋友比较着看一看,“苍”和“茫”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

地方?(都是草字头,上下结构,后鼻音。)

(2)“苍”:强调撇捺舒展,“茫”关注结构,不要把上下结构写成左

右结构。

2.编口诀,记字形:

“敢”:耳朵上面挂上钩、右边反文不是又

3.微课范写,关注笔顺。

4.教师板演,学生书空,关注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在书上描一个,写两个。

6.展示学生作业,师生点评。

7.学生根据点评,结合自己书写情况再书写。

(五)感受民歌特点,尝试吟诵

1.不知道小朋友是否还记得,刚才老师在介绍《敕勒歌》它是北朝

的一道民歌,所以呀我们还可以把它唱出来。

2.听民歌。

3.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诗歌。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教师总结: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用上了识字小妙招认识了生

字,学写了生字,而且把古诗读得有节奏有韵味,许多小朋友还能把

这首北朝民歌唱出来。今天回家,你可以把《敕勒歌》朗诵给爸爸妈

妈听,或者唱给他们听一听,也可以给他们讲讲关于《敕勒歌》的小

故事。

图片

板书设计

图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敕勒歌导学案【第3篇】

《敕勒歌》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敕勒歌》是北朝敕勒族的民歌。诗篇热情地赞美了敕勒草原的辽阔、

水草的丰茂和牛羊的繁盛。此诗意境高远,风格浑朴苍茫,有着丰富

的审美内涵。作品用极其洗练简洁的语言,准确的描绘出敕勒草原的

苍茫景象,歌颂了草原风貌,赞美了敕勒族人的美好生活。

【课前预习】

1.诵读。

2.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关于《敕勒歌》和《乐府诗集》相关知识。

3.感受《敕勒歌》所表现的“景”与“情”。

【课程标准】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

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

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4.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

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

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

1.读准读顺,有感情地诵读,培养学生诵读古诗词的能力。

2.运用体验式活动设计,提高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读准读顺,有感情地诵读与背诵,培养学生诵读古诗词的能力。

【教学难点】

运用体验式活动设计,提高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

【学习目标】

通过诵读和体验等方法把握诗歌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首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民歌——《敕勒歌》。

这首民歌自问世以来,好评如潮,金代著名诗评家元好问就曾经在《诗

评《敕勒歌》》一诗中赞道: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

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这首民歌不仅传遍大江南北,而且从古至今,仅仅27个字的敕勒族

的民歌,一直传唱,经久不衰,为什么寥寥数字会有如此历久不衰的

艺术魅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探寻她的独特魅力。

(板书课题)

二、活动一:本真体验,赏析意象

角色体验:作为第一次见到草原的人,你怎样读这首民歌?

(通过课前的了解,我们班有很多的同学都去过草原,咱们找一位没

有去过草原的同学一起开始我们的草原之旅,好不好?读一读这首民

歌,好不好?)

1.学生体会朗读,思考:如何读?

2.小组讨论,试读。

3.师生讨论。

预设:应该读出一种新奇、惊异、惊奇、旷达、惊喜...

预设:

★我看到了:阴山、天空、草地、牛羊等。特点:天空苍苍,草地茫

茫、茂盛,牛羊肥壮。

★我还能想象得到:有一座座蒙古包、骑马放牧的人们。

追问:为什么看到这些景物(意象)会新奇、会惊异、会惊奇、会惊

喜?

学生思考简单交流,然后积极举手发言,教师评价肯定。

预设:

看到了阴山、天空、草地、牛羊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景物不同。特点:

天空苍苍,草地茫茫、茂盛,牛羊肥壮。

这种种的不同聚在一起,让我们——这些草原之外的人感到了惊异、

惊奇、不同、新奇、旷达。所以我们应该怎样朗读这首诗。

★指导朗读:读出辽阔之感和惊诧,读出诧异和惊喜(第一次看到天

地之间如此辽阔,对于没有来过草原的人,充满了新奇)。读出辽阔

之感。

4.学生体会朗读,读出惊喜、惊异、惊讶,辽阔,小组互读互听。

二、活动二:角色体验,品味换成想象或欣赏更搭配画面

情感体验:假如你是草原人,你怎样读这首民歌?(角色换位)

1.学生体会朗读,思考:如何读?

2.小组讨论,试读。

3.师生讨论:从诗歌的画面下手,来揣摩蕴含的情感。即:这些画面

有何情感?

预设:应该读出一种熟悉、亲切、温馨、家园、……

★“阴山下”,阴山是绵亘塞外的大山,草原以阴山为背景,显示了

敕勒川的壮阔雄伟,体现了敕勒人对自己家园壮阔雄伟的赞美与自豪!

自古以来就有“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

妇女无颜色”的匈奴哀歌。

语言自由,视野自由,思维自由,但这些自由的底色是豪壮。作者是

以实来写虚的,在“阴山下”的环境中,写出一览无余,视野无遮栏,

但更用天空和草原的组合来写,这样写的作用我们就感觉到既写出了

草原的辽阔,更通过这种感觉写出了一种民族的豪放气势和自豪感。

指导朗读:读出民族的豪放气势和自豪感。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写天空之大,是为了表现敕勒川的辽阔

的,体现了敕勒人对自己家园苍茫辽阔的赞美与自豪!

——比喻。以穹庐喻天空,形象的写出了天幕四垂的形象。作为汉人,

一看到蒙古包就会想到的是狭小,不透气,不透光,为什么敕勒人却

以穹庐设喻?——这个比喻其实真正的好处却正在于二者的不相像,

帐篷的狭小密闭,都不符合天空的特点。

你能不能把“穹庐”换掉,重新做一个比喻,天似?(就近取

譬)(清代诗话家吴乔倡导的“无理而妙”)

然而这个我们看来并不相像的喻体却恰恰体现了常年生活在开阔原

野上的敕勒族对天空的亲近感,就会有一种家的感觉,而且是那么亲

近,那么自然,天空不再那么遥远,不再那么高深,是一种触手可及

的亲近感。这里也有敕勒族人民的豪壮感。

指导朗读:一种家的感觉,一切就是那么随意,一种触手可及的亲近

感和归宿感。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写草地的丰茂、牛羊的肥

壮,为的是表现敕勒川的美丽富饶,体现了敕勒人对自己家园美丽富

饶的赘美与自豪!

指导朗读:读出赘美与自豪的方法。

★色彩美——全诗无一色彩之词,却着以蓝、绿、白、黄等

色,宛如一幅草原放牧的美丽画卷,可谓“诗中有画”。

4.教师小结:这首诗歌,通过三个画面,草原人对家乡大草原的壮阔

雄伟、苍茫辽阔、美丽富饶,歌颂了悠闲富足恬静的美好生活,字里

行间也流露出了感激、热爱、崇敬和膜拜之情。因为这是家。

5.学生体会,小组互读互听,学生读出亲近、温馨、家园的情感。

四、活动三:情感体验,感受意境

(好,大家作为草原人,体会到了家乡的辽阔,丰美,感受到了草原

人发自内心的亲近和归属感。)

下面,我们穿越时空——

情境再现:相传公元546年,东魏王朝建立者高欢率大军围攻西魏重

镇——玉璧,苦战五十余天,无功而返,士气沮丧。高欢为稳定军心,

命令敕勒族大将斛(hu)律金给大家高唱了一首民族歌曲。这位年

过六旬,两鬓斑白的老将肃然而立,用鲜卑语唱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

民歌,他那苍劲悲壮、慷慨激昂的歌声,使在场的将士无不动容。

情境体验:假如你是敕勒族大将军斛(hu)律金,你怎样读这首民

歌?

1.学生体会朗读,思考:如何读?

2.小组讨论,试读。

3.师生讨论:从诗歌的画面下手,来揣摩蕴含的情感。即:这些画面

有何情感?

预设:应该读出一种悲壮、热爱、勇敢……

★“敕勒川,阴山下”。自古以来就有“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

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的匈奴哀歌。

★风吹/草低/见/牛羊。风吹/草低/露/牛羊。采用欲露故藏的手法,

达到“以小见大,以有限见无限”的效果。所谓“景愈藏,境愈大”,

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把结尾一句换成“露牛羊”,这样的意思虽相同,

但失之太露,缺乏风致和神采,形象也大为逊色了。

★“天苍苍,野茫茫”,字面上是天和野,实际上是天和地。野就是

天底下的地。空间巨大,高远,一望无际,天地之间空无一物。苍苍

茫茫,就是上下前后,都是一样,没有变化,单一,单调,令人联想

到荒凉、荒野、荒漠、荒沙、荒原、荒草、蛮荒、洪荒……总之是没

有生命的痕迹。但最后一句,恰恰是生命的发现,生活的悠然自得。

这不仅是牛羊生活的自在,而且是与牛羊联系在一起的牧人生活的惬

意。

——生命宁静地存在着,只是被遮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