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
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
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
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4页
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120分(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在“答题卷”上答题,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6分)1.默写。(8分)“秋”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因际遇不同而有着丰富的情感意蕴。在王绩的《野望》“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秋是夕阳山林的静谧寂寥;在王维的《使至塞上》“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秋是蓬草归雁的孤寂飘零;在陶渊明的《饮酒》“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秋是采菊远眺的悠然淡泊;在郦道元的《三峡》“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秋是白霜林涧的肃杀凄寒。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萤火虫常常借助用来补充腿力不足的攀升器官爬到高处,选择它的猎物。我们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到它后腿末端有个白点,上面大约有十二个短短的肉刺,时而拢聚成一团,时而张开像玫瑰花瓣,这就是攀升器官。它用此器官可以将自己固定在某个地方,甚至固定在一个十分光滑的表面上。工作时,它就打开它的玫瑰花结并用自己身体的黏性,把自己紧紧贴在这个支撑物体上。这个器官通过抬高和放低、张开和闭合,帮助萤火虫行走,使之方便、快jié地获取食物。(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攀()升 黏()性 快jié()(2)结合上文,谈谈《昆虫记》中的理趣和情趣。(4分)(3)结合你对《昆虫记》的阅读,选择下面列举的一种昆虫,参考例句,仿写“昆虫名片”。(2分)示例:萤火虫,绰号:“麻醉专家”,特长:在吃食物之前,对其麻醉,使之失去知觉。A.蟋蟀 B.蝉 C.螳螂3.珠城学校开展“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任务。(9分)(1)请按要求修改下面短文。(6分)【甲】短视频创作有所谓的《黄金6秒》原则,即用户停留于一个短视频的时间约为6秒。【乙】但对科普短视频来说,较短的时长与完整的内容表达之间存在难以避免。和常规作品相比,科普短视频需要适当增加长度,以便清晰地传播科学知识。如能在中长视频领域积极探索,或将进一步满足公众对高质量科普内容的需求。【丙】但也有许多人沉溺于短视频的原因在于一时娱乐消遣,并不考虑短视频的_______________。①【甲】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②【乙】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③请根据语境,补写【丙】处横线上的空缺内容。(2)请给下面漫画起一个标题,并说明理由。(3分)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4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8题。【一】(18分)每一株棉桃都会开花钱永光①那一年高考,我因为离最低录取分数线差了两分,名落孙山。我从学校回到家里,整整一个暑假,我看不到任何出路,整日闭门不出,唉声叹气。眼看新的学期就要开学了,很多高考失利的同学都纷纷选择去复读,而我还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自伤自艾。②见我如此沉沦,一蹶不振,奶奶总是隔三差五来敲我的门想劝慰我,我心烦意乱,总是无端地对她发火。奶奶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每次我朝她发火,她都隐忍不发。她总是悄悄地守在我的门口,不停地念叨说:“孙儿,屋后的塘埂上,那一大片棉花开了,你开门出来,我们一起去摘棉花。看着那一片白花花的棉花,你心里就会舒坦很多。”③我躺在里屋的床上,门被我反锁着。无论奶奶在外边怎么呼唤,我都一言不发,我不知道那一片白花花的棉花和我的前途有什么关系。④有一天,奶奶又到我的门前来敲门,说天就要下雨了,那片棉花再不摘,就会烂在棉花地里了。我跟着奶奶,挎着篮子,向我家屋后那片棉花地走去。⑤我家屋后塘埂,足有一亩多的棉花地。已近秋天,我走近一看,朵朵棉花,果真如奶奶所说,开得白花花一片。我跟在奶奶身后,一边摘,一边欣赏棉花盛开的美景。虽说棉花大把盛开,但我发现,花下仍有不少没有盛开的棉桃,它们在低垂着头,像极了高考失利的我,在垂头丧气。⑥我摘下一个没有开花的棉桃,用力想剥开它的外壳,想取出里面还没有绽放出的棉花。可它的外壳紧紧地咬着,没有一丝缝隙,我费了很大力气也没有剥开。那一刻,我不禁对那一株株盛开的棉花心生敬畏,我想,这每一个棉桃想要开出花朵,需要积蓄多少生命的能量啊!⑦“你摘这些没有开花的棉桃有什么用?这些棉桃还能开花吗?”见奶奶在一边摘盛开的棉花,一边还采摘那些没有开花的棉桃,我不解地问她。⑧见我终于肯说话了,奶奶温和地告诉我:“每年棉花盛开后,只要有太阳,把这些没有开花的棉桃摘回家,放在院子一晒,过几天,坚硬的外壳也会绽开,吐出洁白的棉花。孩子,你记住,每一株棉桃都会开花。”⑨“每一株棉桃都会开花?”听了奶奶的话,我将信将疑。那一刻,我猛然感觉到奶奶是在说我,原来高考失败的我,就是那一株没有开花的棉桃啊!⑩奶奶把没有开花的棉桃摘回家后,放在院子里晒,没过几天,棉桃真的开出了花。那些前几天还坚硬紧闭的棉桃外壳羞怯地裂开了口子,露出一缕缕棉絮,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白。⑪我终于鼓起勇气,走进学校复读。接下来的日子,我不再自暴自弃,我拼命地努力,我要积攒生命的能量,我也要绽开自己的花。⑫第二年,我终于考进一所理想的大学。拿到大学通知书的那一天,我几度哽咽,我终于做到了。自那以后,我一直记得奶奶的话:_______________。4.请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补写文章结尾横线上的内容。(2分)5.请梳理情节和“我”的感受,完成填空。(4分)情节“我”的感受高考落榜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心烦意乱摘棉桃受教育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哽咽感动6.按要求赏析下面句子。(4分)(1)她总是悄悄地守在我的门口,不停地念叨说:“孙儿,屋后的塘埂上,那一大片棉花开了,你开门出来,我们一起去摘棉花。看着那一片白花花的棉花,你心里就会舒坦很多。”(从词语的角度欣赏)(2)花下仍有不少没有盛开的棉桃,它们在低垂着头,像极了高考失利的我,在垂头丧气。(从修辞的角度欣赏)7.请分析第③段的作用。(4分)8.结合本文内容和下面链接材料,谈谈你对成长的认识。(4分)【链接材料】这世上,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每个人都是一种色彩,都是“不一样的烟火”。——《人民日报》【二】(12分)材料一: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节选自《苏州园林》)材料二:清代文学家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批评苏州园林说:“吾苏虎丘之胜,余取后山之千顷云一处,次则剑池而已。余皆半藉人工,且为脂粉所污,已失山林本相。……其在城中最著名之狮子林,虽石质玲珑,中多古木,然以大势观之,竟同乱堆煤渣,积以苔藓,穿以蚁穴,全无山林气势,以余管窥所及,不知其妙。”过分的人工化与脂粉气,正是苏州园林的缺失所在。山石为中国园林之骨架,最忌以石乱砌。在《园冶》的自序中,计成就提到不了解世人何以不做些真山,而要用石堆积,令人发笑。然而在现存的苏州园林中,“狮子林”式的假山处处皆是,似乎有意让人感到假山之假,体会到取得石块的困难与花费,而无意创造一真山之幻境。参观者除了感到园主的财富与人工之堆积外,心灵世界的高超境界显然被忽视了。(摘编自汉宝德《物象与心境:中国的园林》)材料三:根据文献研究的初步结论,洛阳时代(注:南北朝到北宋)园林其园景为碎锦式组合。亦即一园之内,各具特色的景观多处,加以适当之拼凑,游园者乃穿过这些景观,逐个欣赏,各景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水池成为诸景之一,与花圃之景、古木之景、苍林之景、竹丛之景是相并列的。因此早期的园林,因规模较大,并没有一个艺术上统一的手段。在园子中做一个大水池,把各个景色统一起来,水池成为园林之重心,可以说是江南时代(注:南宋到明末)园林最重要的贡献。在明代的文献中,对园林的描写,开始明显地看出园之空间组合,为自入园处之小景,辗转进入豁然开朗的池面之大景。然后池之四周,以不同之岸边关系,与园景相结合,或有支水深入腹地,创造不同之景观。(摘编自汉宝德《物象与心境:中国的园林》)9.对三则材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材料一为总分结构,先总说假山和池沼,接着分说假山,再介绍池沼,脉络清晰。B.材料二以“狮子林”为例,说明苏州园林假山处处皆是,忽视了心灵世界的高超境界。C.材料三以空间为顺序,介绍“洛阳时代”至“江南时代”的“水池”在园林中的特征及地位。D.从三则材料来看,中国园林追求自然之趣,追求人与自然的融合。10.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3分)根据文献研究的初步结论,洛阳时代(注:南北朝到北宋)园林其园景为碎锦式组合。11.材料二中沈复和计成对假山的一些批评,可以用来印证材料一中关于苏州园林假山的评价吗?(3分)12.为打造更宜居的环境,蚌埠想借鉴“江南园林”的特点修建一些园林,请你结合上述材料,给规划部门提两条建议,并说明理由。(4分)【三】(14分)【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选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乙】楚庄王欲伐晋,使豚尹①观焉。反曰:“不可伐也。其忧在上其乐在下且贤臣在焉,曰沈驹。”明年,又使豚尹观,反曰:“可矣。初之贤人死矣,谄谀多在君之庐者。其君乐而无礼,其下危处以怨上,上下离心。兴师伐之,其民必反。”庄王从之,果如其言矣。(节选自《说苑·奉使》)【注】①豚尹:楚国大臣。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委而去之 委:_______________(2)寡助之至 至:_______________(3)反曰 反:_______________(4)果如其言矣 其:_______________14.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其忧在上其乐在下且贤臣在焉15.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2)兴师伐之,其民必反。16.【乙】文中豚尹起初认为楚不可伐晋有哪两个原因?结合【乙】文,说说晋国被伐败亡印证了【甲】文里哪句话?(4分)三、写作(共50分,含书写5分)17.请阅读珠珠同学在空间的发帖及大家的评论,根据要求写作。珠珠(发帖):进入八年级,我和同学们的差距越来越大,网上说“人生如梦,差距如海。”在差距的海洋里,我是一条无法呼吸的鱼。网友跟帖:朋友小A: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差距,接受差距,别为难自己。朋友小B:差距是一种势能,能加快生活前进的速度。语文老师:有些差距难以超越,但呆坐不能使差距缩小。大家对“差距”的评论引起你哪些感想?请结合你的经历或生活感悟,给珠珠同学写一封信,劝慰引导她如何面对差距。【提示和要求】(1)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要透露个人身份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抄袭、套作。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6分)1.(8分)①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②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该句不得分)2.(9分)(1)(3分)pānnián捷(每空1分)(2)(4分)这段文字介绍萤火虫后腿爪子的特点及用途,不仅准确细致,体现作者的探究精神,还用白色玫瑰花作比,生动形象,兼有理趣和情趣。(每点2分)(3)(2分)示例1:蟋蟀,绰号“建筑工程师”,特长:可以挖出整齐精美的洞穴。示例2:蝉:绰号“夏天的歌唱家”,特长:它在整个夏天不停地大声歌唱。示例3:螳螂,绰号“心理专家”,特长:紧盯着被猎者,使其害怕,进而捕食对方。(绰号1分,特长1分)3.(9分)(1)(6分)①把书名号改为双引号②在“难以避免”后面加“的矛盾”③思想内涵(或“知识价值”等)(每小题2分)(2)(3分)示例:标题:刷“频”容易看书难。理由:画面中,一个人正盯着手机屏幕刷短视频,旁边的名著试图将他从屏幕前拉过来,表明短视频这一快速接受信息的方式,使人难以完整地阅读一本文学名著。(标题1分,理由2分)二、阅读(44分)【一】(18分)4.(2分)示例:每一株棉桃都会开花。(意思接近即可)5.(4分)①一蹶不振(或自伤自艾、唉声叹气、沉沦等)②奶奶劝慰③将信将疑(或受到触动)④复读考取(每空1分)6.(4分)(1)“悄悄地守”表明奶奶担心“我”想不开又怕打扰“我”,“不停地念叨”表明奶奶说的次数多。加点词语刻画了奶奶牵挂担忧、想宽慰“我”的心理,表现了奶奶的温和慈爱。(2分)(2)比喻,把“棉桃”比喻成“高考失利的我”,不仅生动形象地写出没盛开棉桃低垂的样子,也透露出“我”高考失利后沮丧的心理。(2分)7.(4分)内容上:写出“我”听不进去奶奶的劝慰,内心一片灰暗迷茫。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我”高考落榜,失意迷茫,引出下文奶奶借摘棉桃教育“我”。(每点2分)8.(4分)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本文写“我”高考失利后,从迷惘走向振作,最后获得成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