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讲辛亥革命导学案-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第17讲辛亥革命导学案-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第17讲辛亥革命导学案-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第17讲辛亥革命导学案-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第17讲辛亥革命导学案-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讲辛亥革命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1.清末“新政”的背景1901年年初,遭受重挫的清政府试图通过“①”进行“自救”。

2.清末“新政”的目的、内容、结果及评价目的:应对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基础判断]1.辛亥革命的成果是多个政治派别共同努力的结果。()正确【详解】武昌起义后,湖南、广东等十余省和上海纷纷宣布独立,清政府的统治顷刻土崩瓦解。然而,辛亥革命并非革命派的一己之功,立宪派也参与其中,内容: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在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结果:腐败无能的权贵掌握政权,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评价: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3.“预备立宪”(1)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②。立宪派成立了预备立宪公会,推进立宪运动。

(2)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③》,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

(3)立宪派先后发起三次速开国会的请愿运动,但很快被证明此路不通。(4)1911年5月,清政府组织“④”。

4.影响:这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中国才有希望;“皇族内阁”使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二、革命派的准备1.组织上(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走上了革命道路。(2)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⑤,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

2.思想上(1)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⑥”,成为中国同盟会的纲领。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⑦。

(2)革命派积极宣传革命的理论和主张。3.军事上:孙中山组织多次反清武装起义,以徐锡麟、秋瑾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革命党人前仆后继,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⑧引起了巨大震动。

三、武昌起义1.有利时机:1911年5月,四川⑨发展成武装起义。

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3.结果: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湖南、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四、中华民国建立1.建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⑩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新的共和政体就此产生。

2.文官考试制度(1)依据: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2)措施:以考试制度为主,即在“”的框架内,国家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建立文官的培养、任用、监察等方面的运行机制。

(3)影响: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进一步奠定了近代中国的基础,对日后民国文官制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目的内容关于国体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关于民权(1)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

(2)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内容关于政体国家体制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分权制衡)行政体制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责任内阁制)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性质的重要文件

4.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1)原因:袁世凯在英国等列强支持下,以武力威胁革命势力,又诱使革命党人展开和议;在重重压力下,孙中山被迫发表让位声明。(2)结果: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宣告清王朝的统治结束;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五、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积极影响(1)政治层面:拉开了中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近代的序幕。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

(2)经济层面: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3)思想层面:传播了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4)社会层面: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2.局限与教训(1)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2)没有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3)没有发动广大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答案】①新政②预备立宪③钦定宪法大纲④皇族内阁⑤同盟会⑥创立民国,平均地权⑦三民主义⑧黄花岗起义⑨保路运动⑩临时政府五权宪法文官制度防止袁世凯专权全体国民一律平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清帝逊位诏书民族民主革命君主专制民主共和与革命派共同推动了革命的进程。2.辛亥革命过程中的“南北议和”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应予以否定。()错误【详解】“南北议和”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妥协性,但这种妥协可视为一种策略,具有一定的积极性。这种妥协加快了清王朝和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使南方革命力量免遭袁世凯镇压,避免了列强干涉、南北内战和南北分裂,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3.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来源具有多元性,如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社会主义思想,传统儒家大同思想。其中,“民权主义”体现出其受到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错误【详解】“民权主义”的核心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从君主专制到民主共和的转变,这体现出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影响。为了避免出现欧美社会贫富差距悬殊、阶级矛盾尖锐的状况,在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主张土地增值归国家所有,国民共享国家财富。4.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并没有推翻封建制度。()正确【详解】封建制度包括封建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辛亥革命只完成了推翻清廷、建立共和的政治任务。辛亥革命后,封建土地所有制并未改变,封建思想在国民意识中仍旧根深蒂固。封建思想文化制度的结束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而1953年开始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使得封建经济的基础瓦解。5.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退让,是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建立北洋军阀统治的根本原因。()错误【详解】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根本原因在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革命派之所以妥协、退让,虽有政治经验不足、未能认清袁世凯本来面目的原因,但经济决定政治,正是由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足,才表现出革命和妥协的双重特性。[概念阐释]1.清末“新政”是清朝末年清政府进行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自救”运动,也是中国近代化的重大事件之一。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对清政府的刺激很大,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清政府保守派主动进行改革,改革内容与戊戌变法颇多相似,但更为广泛深入,如废除科举制度等。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也为辛亥革命的兴起提供了准备条件。2.预备立宪是晚清政府为抵制革命,笼络资产阶级上层,巩固自己的统治所采取的措施——政治上预备实行宪政。宪政指的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清政府的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反而使民主革命更加高涨。[图解历史]1.辛亥革命2.革命派、清政府、袁世凯和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视野拓展]1.“新政”改革,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军事、思想、经济)条件;立宪改革客观上顺应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潮流。2.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最具特色的内容。其中“平均地权”的主张,是孙中山用以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实质是实行资产阶级土地私有制,并不是“平均分配土地”,更不能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法律形式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实际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和责任内阁制。[命题提醒]对于本讲内容要注意重点关注清末新政的影响并能多角度地分析辛亥革命的影响。【培优磨尖课】主观题突破层级一信息提取: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材料关于辛亥革命的爆发,有以下一些论述:①清朝建立以来,反清活动在地下组织与秘密社会中保持着一定的活力,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正深深植根于这一传统中……②西方的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及民族主义、民主共和思想成为中国革命的助推力。孙中山指出:经庚子“清廷之威信已扫地无余……③国势危急,岌岌不可终日。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而革命风潮自此萌芽矣”。孙中山认为,与两千年来的历代王朝相比,④清廷仍然实行君主专制政体。王位争夺又是无情的斗争。要破这个怪圈,就必须以共和制取代君主制度。——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及《孙中山全集》【提取信息】根据材料,概括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教你提取】①→从反清革命活动历史的角度来看;②→从西方民主思想的角度来看;③→从民族危机的角度来看;④→从统治危机的角度来看。试答:背景:反清革命活动由来已久;西方民主革命及民主思想的传播及推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清政府实行专制,腐败无能。层级二历史解析:“外国人眼中的辛亥革命”材料一辛亥革命爆发数天后,在汉口一家外国商行中任职的美国人鲍布写给母亲的家书:“亲爱的妈妈,我从来没有想到会看见一场革命,但是现在我正在目睹着一场真正的革命。”——摘编自[美]鲍布《辛亥首义目睹记》材料二中国这个古老的封建帝国已经被辛亥革命彻底埋葬,这个腐朽的封建帝国已经轰然倒塌,中国人民迎来了更加自由和光明的时代。放眼全球,纵观人类的整个历史,还有比辛亥革命胜利更加激动人心的时刻吗?——摘编自[美]阿瑟·贾德森·布朗《辛亥革命》材料三我在这里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赞同革命,甚至比较开明的低级别的满族官吏也反对他们的政府。现在要得出目前最好该做什么的意见还为时太早,但我想,在现在绝对君权和如此众多的中国人正在酝酿的共和制之间,要有个中间阶段。清王朝终究还有一种使中国各省和人民凝成一个整体的影响。——摘编自《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莫理循致对外新闻部主任的信(1911年10月27日)【探究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外国人眼中的辛亥革命”加以阐释。(要求: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教你探究】试答:示例美国人鲍布和布朗都高度肯定辛亥革命的积极作用;英国人莫理循认为辛亥革命是历史必然,但是中国不宜直接进入共和制。他们对辛亥革命有不同的认识,首先是基于不同国情和历史传统,美国人看重革命的彻底性,英国人更注重政治变革的渐进性。另外,个人立场、认识方法的差异等也是他们观点不同的原因。辛亥革命是20世纪初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处于积贫积弱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辛亥革命还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辛亥革命是“亚洲革命风暴”的重要组成部分,冲击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对待任何历史事件,我们都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辩证地分析认识。层级三开放写作:梁启超的观点材料这民族站得住或站不住,就要看民族自觉心的强弱何如。所谓自觉心,最要紧的是觉得自己是“整个的国民”,永远不可分裂、不可磨灭。……我们断断乎不肯自己看轻了自己。确信我们是世界人类的优秀分子,不能屈服在别的民族底下,这便是我们几千年来能够自立的根本精神。……有了自觉,自然会自动;会自动,自然会自立;一个人会自立,国民里头便多得一个优良分子;个个人会自立,国家当然自立起来了。……国民志气一旦颓丧了,那民族便永远翻不转身来。……只求国民别要自己看不起自己,别要把志气衰颓下去,将来在全人类文化上,大事业正多着哩。我们今天替国家做满十岁的头一回整寿,看着过去的成绩,想起将来的希望,把我欢喜得几乎要发狂了。——摘编自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1921年10月10日双十节天津学界全体庆祝会讲演)【写作题目】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教你写作】先审题,明要求提取信息,评析观点再读材料,定信息时空定位近代关系定位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影响后分析并论证分析材料国民自觉与国家独立的关系论证观点用材料中的史实说明国民精神对民族自立的影响试答:梁启超认为国民自觉国家就能自立。我赞同该观点。历史上,中国人民的觉醒显示出无比巨大的力量。五四运动就是一场以先进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20世纪20年代,面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反动军阀统治,中国各革命阶层联合起来,掀起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20世纪30年代,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中国各阶层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推动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成全民族抗战,从而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梁启超的观点提出于1921年,此时民国的经济、文化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发展仍然很落后。梁启超强调此观点,是为了号召全国人民行动起来,为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国家而努力。【选择题突破】【样题透析】(2022·湖北·7)右图是近代一位青年寓居天津期间的元旦日记,箭头所指的方框内文字()。A.流露出对社会嬗变的失落情感B.反映了帝制到共和的时代变化C.展现民国元年元旦的社会景象D.表达作者投身革命的坚定立场情境设置近代一位青年寓居天津期间的元旦日记(生活情境)聚集考点中华民国的成立素养立意时空观念、历史解释问题要求箭头所指的方框内文字反映的信息:思维主题易错排查A项理解错误材料是对辛亥革命带来的变化的客观描述,“失落”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C项时间错误民国元年元旦清帝还未退位,天津不会出现五色旗取代黄帜青龙旗的现象,排除C项D项理解错误从材料“国旗五色炳耀通衢”“黄帜青龙销声匿迹”中看不出日记作者对革命的态度,故得不出“投身革命的坚定立场”的结论,排除D项合理推论据材料“国旗五色炳耀通衢”“黄帜青龙销声匿迹”可知,中华民国以五色旗为国旗,五色旗取代了黄帜青龙旗,这本质上反映了从帝制到共和的时代变化,故选B项【类题精练】1.(2021·山东·5)在近代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维新”代替“洋务”再到革命取代改良,这一系列变化主要是由于()。A.西学东渐的深入 B.民族危机的加深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思想解放的推动【答案】B【解析】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这是民族危机加深导致的,“维新”代替“洋务”则是洋务运动未能挽救民族危机导致的,革命取代改良则是改良未能挽救民族危机的结果,所以这些变化都是因为民族危机的加深,故选B项;西学东渐的深入为挽救民族危机提供了可能,但并不属于变化的必要条件,排除A项;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当时民族资本主义还没有产生,所以与其发展没有关系,排除C项;上述变化主要是民族危机加深导致的,思想解放只是其可能性条件,排除D项。2.(2021·广东·7)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认为,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孙中山旨在()。A.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B.宣传“均贫富”的政治理想C.为联合苏俄提供政策依据D.主张社会革命解决民生问题【答案】D【解析】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的现象,为此孙中山提出了以社会革命来解决民生问题的主张,“免得再蹈覆辙”,故D项正确;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不是孙中山的目的,故A项错误;“均贫富”不是孙中山的政治理想,故B项错误;联合苏俄的政策依据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故C项错误。【创新衍练】[新情境]历史漫画1.右图所示是发表于1907年9月的漫画《实行立宪》。漫画的构图以唱片机和人耳为主体,右上角是作者风夫的画外之音:“有音无形,有调无人。虽可娱人,究属愚人。其故维何,徒以虚声。”该漫画表明当时()。A.光绪帝未采纳立宪主张B.民众反对西方娱乐方式C.预备立宪实为虚张声势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答案】C【解析】“有音无形,有调无人。虽可娱人,究属愚人。其故维何,徒以虚声”表明作者认为立宪只是统治者说说而已,并未真正实行,说明当时预备立宪实为虚张声势,故C项正确;A、B两项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排除。[新视角]聚焦变化2.(2022·山东烟台三模)图1为1911年《妇女时报》上题为“破天荒中国女子之凌空”的图像,图2为1913年《小说时报》上的“上海鲍金莲乘飞艇图”,两幅图像都是虚构且经过艺术加工的。由此可见,民国初年()。图1图2A.女性职业有了新选择 B.女权平等观念的传播C.飞机制造业发展迅速 D.女性的社会地位提高【答案】B【解析】两幅图像中虚构女性乘坐飞机飞艇,这体现了对女性的重视,是女权平等观念的体现,B项正确;两幅图像描述的是女子乘坐飞机或者飞艇,而不是她们的“职业选择”,排除A项;两幅图像描述的是女子可以像男子一样乘坐飞机或者飞艇,这与“飞机制造业发展迅速”没有关系,排除C项;图片中女子的形象是虚构的,因此不能说明女性的社会地位提高,排除D项。3.(2022·山东高三联考)1908年,清政府进行资政院和咨议局选举,首开部分社会成员通过选举机构参与国家政治事务的渠道。武昌起义前,国内公开出现的现代性党会团体共有668个,此外尚有秘密的党会团体100多个。到1913年年底,国内新兴的公开党会团体682个,但是中国从未真正形成代议民主制度。这种局面出现的根源是()。A.中国没有实行直接民主 B.代议制民主的社会基础发展不充主C.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D.西方列强采取了“以华治华”的策略【答案】B【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同于西方代议制根植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达及资产阶级对政治权力的追求,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缺乏代议制社会基础导致近代中国从未形成真正的代议制,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不是直接民主,排除A项;材料并不是强调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导致革命失败的情况,排除C项;材料强调分析中国本身的情况,而不是西方列强采取了“以华治华”的策略,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4.(2022·山东名校联盟高三检测)1913年年初,在国民党选举获胜后,孙中山指出:“本党今即得占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