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 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亳州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 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亳州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 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亳州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 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亳州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 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亳州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质量检测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IC-120-16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其中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

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纯碱溶液除油污时加热能促进水解

B.某些燃料电池能量转化率可达100%

C.冷冻保存食品利用了低温下反应速率减小的原理

D.电解精炼铜时,粗铜接电池正极

【答案】B

【解析】

【详解】A.盐类水解吸收热量,所以加热能促进NaaCCh水解而导致溶液碱性增强,油脂在碱性条件下

水解更彻底,所以除油污时需要加热以促进油污水解,故A正确;

B.燃料电池放电时,一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一部分转化为热能,所以其能量转化率小于100%,故

B错误;

C.温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故冷冻保存食品利用了低温下反应速率减小原理,故C正确;

D.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接电池正极,故D正确;

故选B。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均伴随着能量变化B.pH=6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C.ΔH<0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D.锌镒干电池是二次电池

【答案】A

【解析】

【详解】A.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断键需要吸收能量,成键能够释放能量,所

以,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故A正确;

B.100℃时纯水的pH=6,所以某温度下,某溶液的pH=6,则该溶液可能显中性,故B错误;

C.Δ∕∕<0,若该反应为烯减的反应,即AS<O,则在高温时AG=AH-7ΔS>0,该反应不可自发进行,故

C错误;

D.锌锦干电池不能充电,属于一次电池,不是二次电池,故D错误;

故选Ao

3.不考虑分解反应,下列溶液受热时PH可能增大的是

A.HaSO,溶液B.Na3PO4溶液

C.KCl溶液D.ʌɪz(sθj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HAO,为弱电解质,加热促进电离,氢离子浓度增大,pH减小,A错误;

B.Na3PO4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加热促进水解,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PH增大,B正确;

C.KCl为强酸强碱盐,加热PH不变,C错误;

D.AI2(SO4)3为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加热促进水解,氢离子浓度增大,pH减小,D错误;

故选Bo

4.化工生产多涉及化学反应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合成氨采用高温可较大幅度地提高原料的平衡转化率

B.利用CO、H2合成甲醇时,催化剂可增大反应的活化能

C.以SO?制备SC>3时,未反应的SO?循环利用符合绿色化学思想

D.氯碱工业采用电解的方法改变了反应的焙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太高会降低平衡的转化率,但是温度太低会影响催化剂的活性,降

低反应速率,故采用适当的温度,既可保持催化剂活性也可以加快反应速率,A错误;

B.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

C.以SC>2制备SO3时,未反应的so?循环利用可以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符合绿色化学思想,C正确;

D.焙变只和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和反应过程无关,氯碱工业采用电解的方法不改变反应的焰变,D

错误;

故选C。

5.下列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A.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1.0xl0-6∏κ)l∙I7∣的溶液

B.NH;、Fe3+>C「、NO;能大量共存的溶液

C.不能使酚醐试剂变红的溶液

D.酸碱中和滴定至终点时反滴1滴酸的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1.0xl0-6mol∙LT的溶液,若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氢离子浓

度为C(H+)=1.0xl0FmoI∙L7∣,pH=6,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

c(θH)=1.0×10^6mol∙I7l,pH=8,故A错误;

B.NH:、Fe3+>C「、NO;能大量共存的溶液,相当于强酸弱碱盐,水解后呈酸性,故B正确;

C.酚醐的变色范围:粉红色pH8.2—10.0,无色pH<8.2(酸色),红色pH>10.0(碱色),不能使酚酸试

剂变红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中性、碱性,故C错误;

D.酸碱中和滴定时若用碱标准液过量,需要回滴,回滴是指用酸标准溶液滴定到终点后,再扣除回滴的

量,才是准确的滴定终点,酸碱中和滴定至终点时反滴1滴酸的溶液,溶液不一定呈酸性,故D错误;

故选Bo

6.常温下,传感器测得某土豆汁液的pH≈6.85,利用这种土豆泥制作电池(两根铁棒、两根铜棒),原理

装置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线C应该换为盐桥,否则不构成闭合回路

B.a为CU棒、b为Fe棒

C.电池正极反应式:2H++2e-=H2↑

D.电流由电子表的n极流入

【答案】BC

【解析】

【详解】A.盐桥用于将同一电池两极的电解质溶液连接起来形成闭合回路,由图可知,右侧土豆中铜棒

和铁棒插在同一电解质溶液中,因此导线C不需要换为盐桥,A错误;

B.若a为CU棒、b为Fe棒,则相当于左右两个土豆电池串联起来,B正确;

C.在右侧土豆电池中,铁棒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铜棒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

2H+2e-=H2↑,C正确;

D.在右侧土豆电池中,铁棒作负极,电子从电流表的n极流入,则电流从n极流出,D错误;

故选BC0

7.一定条件下,醋酸钠(用NaAC表示)稀溶液中存在平衡:Ac-+H2O,-HAc+0H",其平衡常数为

Kh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Kh增大

B.通入少量NH,,平衡逆向移动,Kh减小

C.通入少量HCl,平衡正向移动,溶液PH增大

D.加入少量冰醋酸,2g4减小

C平(OH)

【答案】A

【解析】

【详解】A.升高温度,促进醋酸根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Kh增大,A正确;

B.通入少量NH∖,氨气和水反应生成NH3∙HZO,NH,∙H2O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会抑制醋酸根的水

解,平衡逆向移动,但温度不变,Kh不变,B错误;

C.通入少量HCl,中和了OH,OH-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溶液PH减小,C错误;

C平(AU)C平(AD)C平(HAC)C平(HAC)

D.加入少量冰醋酸,增大,D错误;

C平(OH)C平(OH)C平(HAC)Kh

故选Ao

8.298K、IOIkPa下,一组物质的摩尔燃烧焙如下表:

物质¾(g)CH4(g)CH3OH(I)

摩尔燃烧焙(∆H)∕(kJ∙moL)-285.8-890.3-726.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molH?(g)和0.5molO2(g)的内能之和比ImoI达。值)的内能多285.8kJ

B.l6.OgCH4(g)在足量O2(g)中燃烧生成CO(g)和液态水,放出890.3kJ热量

CImoIeH3OH(I)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mθ2(g)=CO2(g)+2H2θ(l)

ΔH=-726.5kJ∙moΓl

D.单位质量的三种物质完全燃烧,CH3OH(I)放出的能量最多

【答案】C

【解析】

【详解】A.焰变等于生成物能量之和和反应物能量之和的差值,不是物质的内能变化,A错误;

B.ISOgCH/g)在足量。2®中燃烧生成CC√g)和液态水,放出890.3kJ热量,B错误;

C.甲醇摩尔生成焰为726.5kJ∙moL,ImoIcH,OH(I)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

CH3OH(I)+102(g)=CO2(g)+2H2O(1)ΔH=-726.5kJ∙moΓ»C正确;

D.根据H?(g)、CH4(g).CH,OH。)的摩尔质量比较,单位质量的三种物质完全燃烧,H?(g)放出

的能量最多,D错误;

故选C。

9.取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各50mL,利用下图装置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下列

A.搅拌器可采用玻璃或铝质材料制备

B.酸碱混合后,缓慢搅拌,再迅速盖好杯盖

C.酸碱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一定是1:2

D.用温度计测量酸温度后直接测量碱的温度,测得反应热的数值偏低

【答案】D

【解析】

【详解】A.搅拌器可采用玻璃材料•,由于金属导热性良好,易造成热量较大损失,增大实验误差,故不

能用铝质材料制备,A错误;

B.酸碱混合后,迅速盖好杯盖,快速拉动环形玻璃搅拌棒进行搅拌,使溶液充分反应,防止热量损失,

B错误:

C.中和热的测量时,为减小误差,一般保持碱的浓度稍大,则酸碱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一般大于1:2,C

错误;

D.温度计上蘸的酸与NaOH溶液反应,导致硫酸和NaOH溶质损失,中和反应实验时放出的热量减少,

使测得的反应热数值偏低,因放热反应的焰变是负值,则婚变偏高,D正确;

故选D。

10.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g)、B(g)混合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aA(g)+bB(g).cC(g)+dD(g)∖H,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Ic的物质的量分数

30MPa2θMPa心皿

300450600TT0C

A.该反应的ΔH<0B.该反应为嫡减反应,ΔS<O

C.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D.增大压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在同一压强下,升高温度,C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平衡正向移动,而升高温

度,平衡向吸热的方向进行,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A错误;

B.作一条垂直于横坐标的直线可以看出,在同一温度下,增大压强,C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平衡正向

移动,而增大压强,平衡向着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则a+b>c+d,该反应为燃减反应,AS<(),B正确;

C.由选项A和B的分析知,AHX)、ΔS<(),则AH-TΔ5>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C错误;

D.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不变,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D错误;

故选B。

11.下列方程式正确的是

A.298K、IOIkPa时,乙烷的摩尔燃烧熔为-1559.8kJ∙moL,则

l

2C2H6(g)+7O2=4CO2(g)+6H2θ(g)∆H=-1559.8kJ∙moΓ

I2l

B.常温下,Ka(HNo2)=4.6X1(TnIol∙lΛKal(H2C2O4)=5.9×10^mol∙I7.

5

Ka2(H2C2O4)=6.4×10-mollʃ',则少量草酸溶液与KNO2溶液反应:

H2C2O4+NO-=C2O;*+HNO2

2422

C.常温下,KSP(CUS)=I∙3Xl(Γ%moF∙lΛKp(ZnS)=ɪɜxio-mol∙E^,向ZnS悬浊液中滴加

2+2+

CuSO4溶液:ZnS(s)+Cu(aq)=CuS(s)+Zn(aq)

D.用CU作电极电解NaCl溶液,阳极反应为2C「一2e-=CLT

【答案】C

【解析】

【详解】A.摩尔燃烧焰是指在标准压力(IoIkPa)和指定温度下一摩尔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

7

时的反应焰变,乙烷的摩尔燃烧焙为—1559.8kJ∙moL,则C2%®+]。?=2(302信)+3凡0信)

∆H=-1559.8kJ∙mori>A错误;

B.Ka,(H2C2O4)>Ka(HNO2)>K1,2(H2C2O4),根据强酸制取弱酸,则少量草酸溶液与KNo?溶液

反应:H2C2O4+NO-=HC2O;+HNO2,B错误;

C.Ksp(CuS)<Ksp(ZnS),向ZnS悬浊液中滴加CUSo4溶液,ZnS沉淀转化为CuS,反应为

ZnS(S)+Cu"(aq)=CuS(s)+Z∏2一(aq),C正确;

D.除金钳之外的金属作电极,金属失去电子,用CU作电极电解NaCl溶液,阳极反应为

Cu-2e=Cu2+,D错误;

故选C。

12.下列根据实验操作、现象得出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

向3mL0.1mol∙lʃ'碘水中加入

A溶液变蓝U与S?-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2mLO.Imol∙LdNa?S溶液,振荡静置后,向上

层清液中滴加淀粉溶液

常温下,用PH传感器测量0∙lmol∙I√HNO2溶PH读数为

是氧化性酸

BHNO2

液的PH2.31

将甲、乙金属条插入浓硝酸中,用导线将甲、乙电流表指针向

C金属活泼性:甲<乙

分别接电流表正、负极负极偏转

常温下,将浓度均为(Mmol的NaCl和先出现白色沉

常温下,

DAgNOs溶液等体积混合,静置,再滴加少量Kl淀,后生成黄

Ksp(AgCl)>Ksp(Agl)

色沉淀

溶液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详解】A.L与S?一发生反应U+S2-=2r+S,向3mL0.1mol∙!7∣碘水中加入

2mL0.1mol∙LTNa?S溶液,L过量,因此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一定变蓝,不能由此得出

h与S?-的反应为可逆反应,A错误;

B.若HNO2属于强酸,则0.1mol•LTHNO2溶液的pH=l,实际用PH传感器测量溶液的pH=2.31,说

明HNo2属于弱酸,但不能得出HNo2是氧化性酸的结论,B错误;

C.正负极金属材料活泼性与电解质溶液有关,若AI和CU作电极,电解质溶液为浓硝酸,常温下Al遇

浓硝酸发生钝化,则甲为AI作正极,乙为CU作负极,金属活泼性:甲>乙,C错误;

D.等浓度等体积的NaCl和AgNo3溶液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静置后再滴加少

量溶液,生成黄色沉淀,说明难溶的转化为更难溶的则

KIAglAgClAgI,Ksp(AgCl)>Ksp(AgI),D

正确;

故选D。

13.向两个恒容(容积均为1L,一个容器恒温,一个容器绝热)密闭容器中均充入ZmolH?、ImolCO,

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两个容器内的压强随时

2H2(g)+Cθ(g).CH3OH(g)AH=xkJ∙moL,

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曲线I表示绝热体系

C.a、b两点Co的转化率相等

D.反应从开始至c点时平均反应速率V(CH3OH)=0.hwl∙I7l∙minT

【答案】B

【解析】

【分析】2H2(g)+Cθ(g).yH3OH(g)为反应前后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由曲线I可知,反应

开始后,气体的压强增大,容器体积不变,说明温度升高,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曲线I表示恒容绝热时的

压强变化,曲线∏表示恒温恒容时的压强变化,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根据分析,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即x<0,A错误;

B.根据分析,曲线I表示绝热体系,B正确;

C.由图可知,a、b两点压强相等,恒容且容积均为IL,b点温度高于a点,因此b点气体总的物质的量

小于a点,说明b点正向进行的程度更大,则b点CO的转化率大于a点,C错误;

2H2(g)+CO(g),CH3OH(g)

起始/mol21O

D.列三段式有:木∕,,根据分析,曲线II表示恒温恒容

变化lχ/mol12xXX

C点/mol2—2x1—xX

2p3

时的压强变化,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则一L=τ1,解得x=0.75,

p3-2%

1

v(CH3OH)=°,75-”一=0.15mol∙L^∙min^',D错误;

IL×5min

故选Bo

14.在某催化剂和电解条件下,氮气与氢气转化为NH3存在下图所示的两个反应历程。下列说法错误的

反应历程②H+e-

A.氮气在阳极发生反应

催化剂

B.反应历程②的第(7)步反应:N?H++H++e-:---------^N2H;(*表示被催化剂吸附)

C.反应历程中的H,来源于阳极H?的氧化

D.两个反应历程制备NH3的M相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电解过程,氮气和氢气反应转化为氨气,得到电子,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A错误;

催化剂

B.根据反应历程,反应历程②的第(7)步反应:N?H++H++e----------N?H;(*表示被催化剂吸附),B

正确;

C.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氢气失去电子,则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则反应历程中的F来源于阳极H?

的氧化,C正确;

D.焰变只和物质的始态和终态有关,和反应过程无关,故两个反应历程制备NH;的△”相同,D正

确:

故选Ao

15.甘汞电极是用来测定单个电极电势的标准电极,甘汞电极由汞和甘汞(Kg?。?)在KCl饱和溶液中接

触而成,其装置原理如图。将甘汞电极、Zn片连接后同时插入ZnCl2,溶液中构成原电池。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B.KCl饱和溶液充当盐桥的作用

C.通过测定该电池的电动势可得出Zn-ZnCl的电动势

D.正极反应式:2Hg+2CΓ-2e-=Hg2Cl2

【答案】D

【解析】

【详解】A∙Zn为负极,失去电子,电子从Zn极流出,进入Hg极,A正确;

B.KCl饱和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分别向负极和正极移动,故KCl饱和溶液充当盐桥的作用,B正确

C.甘汞电极为标准电极,通过测定该电池的电动势可得出Zn-ZnCI2的电动势,C正确;

D.该电池中,甘汞电极作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Hg2Cl2+2e-=2Hg+2Cr,D错误;

故选D。

16.常温下,取20.0OmL一定浓度的氨水,用0.100Omol∙L的盐酸进行滴定,滴定过程中,溶液pH、

3(NH:)随盐酸体积V(HCl)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S点溶液的PH=IO.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平(NH:)

C(NH:)+c平(NH3∙H2O)

A.曲线I为PH随V(HCl)的变化曲线

B.可选取酚配;试剂作为指示剂

52

C.常温下,Kb(NH3∙H2θ)≈10-∙mol∙L'

cJNH3-H0O)

D.P、Q、R三点的;(NH+j逐渐增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PH降低,曲线II为PH随V(HeI)的变化曲线,A错误;

B.溶液最后显酸性,选取甲基橙试剂作指示剂,B错误;

C.根据图像,滴入20mL盐酸,钱根离子浓度几乎不再变化,则氨水浓度为0.1OOOmoI∙L∣,S点溶液

2

10^'4

的PH=IO.9,常温下,,、C(NH)C(OHLIO-10-9,,,C正确;

5s2

Kb(NH3M2O)=10^mol∙I7*

c(NH3∙H2O)0.1000

D.随着盐酸加入,一水合氨转化为氯化镀,镀根离子浓度增大,I为钱根离子浓度的变化曲线,P、

Cp(NHrH0O)

Q、R三点镀根离子浓度逐渐增大,一水合氨浓度减小,则C(NHI逐渐减小;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6分。

17.2022年11月17日16时50分,神舟十四号三名航天员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

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又进了一大步。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组合体如图1所示,其工作电源主要是太阳能电池(光伏电

池)。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光伏电池的能量主要转化方式为,太阳光照射的上电极为

电池的(填“正极”或“负极”)。

图1图2

(2)法国化学家PaUISabatier提出并命的名的“Sabatier反应”是种将CO?转化为CH&的过程,空间站基

于这一反应完成CC>2与。2的循环,从而实现。2的再生。

①已知反应:

1

I.2H2(g)+O2(g)=2H2Θ(g)ΔH1=-485.5kJ∙moΓ

∏.2H2Θ(g)+CO2(g)iCH4(g)+2O2(g)ΔH2=+693.0kJ∙moΓ'

III.4H2(g)+CO2(g).-CH4(g)+2H2O(g)ΔH3

则△&=kJ∙moΓl«若反应HI的正反应活化能E正=akJ∙moL,则该反应的逆反应活化能E逆=

kJ∙moΓl(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②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

化学键H-HC=OC-HO-H

键能/(kJ∙mOlT)436.0745.0X462.8

则上表中X=

③空间站中实现。2再生的手段是电解水,电解原理如图所示,则a电极接直流电源的(填“正极”

或“负极”),生成X的电极反应式为.

【答案】(1)①.光能转化为电能②.负极

(2)①.-278②.(a+278)③.345.7④.正极⑤.2H++2e=H2T

【解析】

【小问1详解】

光伏电池的能量主要转化方式为光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发电时,负极失去电子形成电流,则太阳光照

射的电极为电池的负极;

【小问2详解】

①已知反应:

I.2H2(g)+O2(g)ɪ2H2θ(g)ΔH,=-485.5kJ-moΓ*

∏.2H2θ(g)+CO2(g).∙CH4(g)+2O2(g)ΔH2=+693.0kJ∙moΓ'

III.4H2(g)+CO2(g).-CH4(g)+2H2O(g)ΔH3

根据盖斯定律,HI=Ix2+∏,则AH3=(-485∙5kJ∙molT)x2+(+693.0kJ∙molT)=-278kj∙moL.焰变

等于正逆反应活化能之差,若反应HI的正反应活化能E正=akJ∙moL,则该反应的逆反应活化能E送=

(a+278)kJ∙mol-1;

②根据焰变等于反应物键能之和减去生成物键能之和以及4H2(g)+CO2(g).CH4(g)+2H2O(g)

ΔH3=-278kJ.m<>L,贝IJ4×436.0+2×745.0-4x-4×462.8,得x=345.7i

③电解水时,阳极氢氧根离子在阳极失去电子生成氧气,则a电极接直流电源的正极,则b为正极,正极

+

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则生成X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0

18.硒(Se)是制作光敏材料、工业催化剂、电池材料的重要物质。电解精炼铜的阳极泥中含Cu?Se、

Ag?Se及少量Ag、AU等,以该阳极泥为原料制备Se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苏打、气体X水f|X°l2

JTNaSeo工JLJL

阳极泥~~*4⅞⅛T]~~X蒸发过滤∣~r晨:0‘一*黑—Na7Se等川澳蚪嗝部+粗硒

TT4TT

CO2滤液bCO残渣C

硫酸一残渣a—浸取液

4,11

已知:常温下,Ka,(H2Se)=L3×10^mol∙I7∖Ka2(H2Se)=1.0×10^mol∙LT,

533

Ksp(Ag2SO4)=1.4×10^mol∙L7。

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精炼铜时,阳极主要的电极反应式为o

(2)写出“烧结”过程中C4Se转化为Na2SeO4的化学方程式:。

(3)提高“浸出1”反应速率的措施有(任写两条)。

(4)写出“沉硒”的离子方程式,该反应后测得常温时混合液的PH=I0,则该混合液中

C平(Se%)

cjfl(H2Se)一

(5)硫酸浸取残渣a时,硫酸量不足,且浸取液中溶质的饱和浓度不小于0.0ImoI∙LI,该浸取液中

C平(Ag+)最大为mol∙L7∣(已知JIW=3.7)。

【答案】(1)Cu-2e-Cu2+

(2)CU2Se+Na2CO3+2O2=Na2Seθ3+CO2+2Cuθ

(3)烧结后粉碎、提高浸出温度

(4)①.2H2θ+Ch+2Se2-=2Sel+4OH-②.1.3*10々

(5)0.037

【解析】

【分析】电解精炼铜的阳极泥中含Cu?Se、Ag?Se及少量Ag、AU等,先加入苏打,通入空气烧结后,

烧渣中主要含有NazSeCh、CU0、Ag、AU等成分,加水浸取分离出Na2SeO3溶液,残渣a为CU0、Ag、

AU等成分,蒸发过滤后加入碳,经过高温熔炼得到NazSe,通入氧气将Se元素还原为Se,据此解答。

【小问1详解】

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主要是铜失去电子生成铜离子,阳极主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e-=CM+;

【小问2详解】

“烧结”过程中Cu2Se转化为Na2SeO4的化学方程式Cu2Se+Na2CO3+2θ2=Na2SeO3+CO2+2CuO;

【小问3详解】

提高''浸出1"反应速率的措施有烧结后粉碎、提高浸出温度;

【小问4详解】

2

“沉硒”的化学方程式为2H2θ+θ2+2Na2Se=2Se+4NaOH,离子方程式2H2O+θ2+2Se=2Se∣+4OH∙,

411

Kal(H2Se)=IJxlO-mollʃ'、Ka2(H2Se)=1.0×10^mol∙lΛ该反应后测得常温时混合液的

平平2

C(Se")C(Se")(∕7Se-)χc(H÷)Kil,×Ka2

pH=1(),则该混合液中

(HSe)×c2(H+)^C2(H+)

C3p(H2Se)C3p(H2Se)

1.3xl(Γ4xl.0xl()T_

l4-7

10-21.3×10;

【小问5详解】

硫酸浸取残渣a时,硫酸量不足,且浸取液中溶质的饱和浓度不小于QOlmoI∙L^j,

2+2+533平(

KSP(Ag2SO4)=C(Ag)Xc(SOj)=c(Ag)×0.01=1.4×10-mol∙L7,CAg,)=JW

mol∕L=0.037mol∕L,,

19.通过数字化手持技术,利用离子浓度传感器可直观地观察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某实验小组利用数

字化手持技术探究Na2CO3溶液(LomoI∙L7∣))滴定盐酸(10.00mL、Lomol∙LJ)的过程中离子浓度的变

化,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

二数招线

平板数据采馍器

4l-03l

已知:常温下,Ka∣(H2CO3)=1.0×10^mol∙L7.Ka2(H2CO3)=1.0×10'iwl∙I7»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若采用常规滴定方法,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Na2CO3溶液生成NaHCO3时•,采用的指示剂是

(填“甲基橙”或“酚眈')。

(3)滴定完成后,NazCO,标准溶液过量,数据采集器得到的C平(Co:)、C平(HCo3)、

C平(H2CO3)随加入Na2CO3标准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假设水溶液中CO2以H2CO3形式存

(

L

t

σ

u

I

.-

⅛⅜E-

2,

<⅛S

②写出BC段的离子方程式:o

③E点对应V?=。

④滴加的Na2CO3标准液体积为V3时,混合液中含碳元素的主要微粒为

⑤D点对应溶液的PH=。

【答案】(1)碱式滴定管

-

(2)酚猷(3)①.丙CO;+H2CO3=2HC0;(3).10.00④.COj、HCO;⑤.

6.4

【解析】

【分析】(3)Na2CO∙,标准溶液滴定盐酸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O-VImL):

Na2CO3+2HCl=2NaCl+H2CO3,C平(H2CO3)逐渐增大;第二阶段(V-VzmL):

Na2CO3+H2CO3=2NaHCO3,C平(H2CθJ逐渐减小,C平(HCo3)逐渐增大;第三阶段(V2-V3mL):

Na2CO3过量,C平(CO;)逐渐增大,由于溶液体积增大,C平(HCO3)逐渐减小;由此可知,曲线甲、

乙、丙分别表示C平(H2COJ、C平(HCOD和C平(CO:),据此分析解答。

【小问1详解】

Na2CO3溶液滴定盐酸,仪器A中装的是Na2CO3溶液,溶液显碱性,需用碱式滴定管装液。

【小问2详解】

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3.144,酚酬的变色范围为8210,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Na2CO3溶液生成

NaHCo3时,溶液呈碱性,因此选择酚献作指示剂。

【小问3详解】

①根据分析,曲线丙表示C平(CO;)的变化;

②BC段为碳酸钠和碳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O:+H2CO3=2HCO;;

③E点为碳酸钠和碳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第一阶段发生反应

Na2CO3+2HCl=2NaCl+H2CO3,滴定盐酸(10.00mL、LomO1∙L-I)消耗1.0mol∙L“溶液为

5.00mL,第二阶段发生反应Na2CO3+H2CO3=2NaHCO3,消耗Na2CO3溶液5.00mL,贝IJ

V2=5.00+5.00=10.00;

④滴加的NazC。;,标准液体积为VI时,NaaC03溶液过量,溶液中的溶质为

NaCLNaHCo3、Na2CO3,则混合液中含碳元素的主要微粒为CO:、HCO3;

⑤D点时,C(HCO3)=C(H2CO3),则Kal(H2CO3)=C(HCC)AjC(H)=以口。=LOXloF“mol∙L7∣,

C(H2COJ)

对应溶液的PH=6.4。

20.2022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共迎时代挑战共建

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其中提及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醛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用CO2为原料合成。已知下列反应:

i.2CO2(g)+6H2(g)-CH3CH2OH(g)+3H2O(g)ΔH,=-174.6kJ∙moΓ'

1

ii.CH3OCH3(g).∙CH3CH2OH(g)ΔH2=-50.7kJ∙moΓ

l

则2CO2(g)+6H2(g).CH3OCH3(g)+3H2θ(g)ΔH3=kj∙mor»

(2)在NiCeO2催化剂存在条件下,CO2可转化为燃料CH&,将一定比例的Co2、H?混合气体通过

NiCeO2催化剂,发生下列反应:

iii.CO2(g)+H2(g),Cθ(g)+H2θ(g)ΔH4>0

iv.CO2(g)+4H2(g)-CH4(g)+2H2θ(g)ΔH5<0

v.CO(g)+3H2(g).∙CH4(g)+H2θ(g)ΔH6<0

在相同时间内,测得co2的转化率[α(CO2)1CH4的选择性[n(CHj]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不考

虑催化剂失活):

100|------------------------------------------------100

9O

9O

8o

%o%

⅜7o8(

0H

□oo□

)67

oW

ζ55o

o6

4

301---------1---------1---------:---------1---------

250300350400450500

温度/℃

已知:Il(CH4)=%4mxlOO%。

n转化(CO2)

①对于反应iv,N点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