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
木
叶1.屈原《湘夫人》中写秋景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杜甫的《登高》中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高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枯叶,而用落木呢?
无边落木萧萧下,1.品味文中的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这一意象的意蕴,把握其艺术特征。2.了解中国古代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的特点,赏析诗歌语言的韵味。3.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提升梳理论述类文本层次的能力。教学目标作者简介林庚(1910-2006)原籍福建闽侯,生于北京。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在文学、哲学、佛学、诗文、书画诸方面都极具造诣。著名国学大师。北京大学教授。林庚的一生充满诗意。当年读清华大学中文系时的毕业论文就是他的第一本新诗集《夜》。此后,他陆续出版了几部诗集,被称誉给诗坛带来“一份晚唐的美丽”。现代诗人废名曾说:“在新诗当中,林庚的分量或者比任何人都要重些。”他笔耕不辍,90岁高龄时还出了一本诗集。由诗人而学者,林庚对中国文学史的研究独树一帜,其中对楚辞和唐诗的研究是他的“双璧”。他对唐诗做出了“盛唐气象”“少年精神”等经典概括。20世纪40年代以来,他曾三度撰写中国文学史,其中《中国文学简史》作为高校教材流传至今。主要作品有诗集《春野与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古典文学专著《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诗人李白》《唐诗综论》等。君子如玉,谦逊之风常言说“做人”,而高境界的人不是“做”出来的。曾经有这样一件事:中文系办一份学生刊物时,学生主编去找林老题字,林老爽快应允,还对当时这位才上大二的学生说:“看您什么时候方便。下午行吗?”当他按约定时间赶到林庚寓所,林老已立在初春的寒风中等候,拿出写好题词的精美卡片,还抱歉地问学生:“年纪大了,不能写毛笔大字了,只能写几个钢笔小字。不知道适不适合刊物用?”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林庚是一位真正的长者。
“说”是一种文体。“说"就是“谈谈”的意思,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写法较灵活。“说‘木叶’”就是谈谈古代诗歌中的“木叶”这个词,这个形象。文体解读古代文体: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中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如《出师表》说: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写法较灵活。如《马说》记:(记叙文)杂记。如《小石潭记》包括:(1)山川、景物、人事杂记。描写山川、景物和人事的。(2)笔记文。以记事为主,它的特点是篇幅短小,长的千字左右;内容丰富,有历史掌故、遗文遗事、文艺随笔、人物短论、科学小说、文字考证、读书杂记等五花八门。铭:(称颂功德,记叙文)用于述功纪行或警戒劝勉,文辞精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如《陋室铭》序:(记叙文)赠序。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序有前有后。《送东阳马生序》传:(记叙文)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一般来说多为记述那些在历史上较有影响而事迹突出的已死的人物生平事迹。多采取叙述、描写等手法,展示人物的生平风貌。这种文体,贯用于史书。《五柳先生传》补充:乐府歌行体是乐府民歌的一种体式。歌是总名,铺张本事而歌称行,“吟”“曲”“引”“叹”“篇”“调”等均称“乐府歌行体”,其间无严格区别。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诗歌的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流露。
诗歌的意境:①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②一种情景交融而又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③作者的创作与读者的想象共同创造的结果字音征戍(shù)橘颂(jú)招徕(lái)落木萧萧(xiāo)涔阳(cén)无妨(fáng)陇首(lǒng)得鱼忘(quán)寒砧(zhēn)桅杆(wéi)漂泊(bó)秋风袅(niǎo)疏朗(shū)窸窣(xīsū)迢远(tiáo)灼灼其(zhuó)亭皋(gāo)冉冉(rǎn)门栓(shuān)翩翩起(piān)门闩(shuān)照浦(pǔ)庾信(yǔ)万应锭(dìng)蛊惑人(gǔ)柳恽(yùn)沈佺期(quán)心有余悸(jì)接踵(zhǒng)而至得鱼忘筌quán: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不落于言筌:不用在语言上留下用工的痕迹得意忘言:原意是言词是表达意思的,既然已经知道了意思,就不再需要言词。后比喻彼此心里知道,不用明说。字音说“木叶”中的“木叶”能不能换成“树叶”?
一、修改标题
字斟句酌“木叶”钟爱意象,用“树叶”的十分少见从“木叶”到“树叶”,关键在于“木”字,诗歌语言差一点就差很多。环节一:辨析概念,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二、合作探究:体会“木”与“树”意味上的不同
为了阐述“木叶”这一诗歌形象的艺术特征,作者引用了大量的诗句和理论说明,结合相关内容完成下表。阴嘉树清圆。意象诗句意象暗示性树叶(树)(叶)活动一:解读文本,图析暗示性之意象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午阴嘉树清圆。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春夏之交,饱含水分,枝叶繁密,色泽鲜明。意象诗句意象暗示性落叶活动一:解读文本,图析暗示性之意象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日暮风吹,叶落依枝。入秋时分,纷乱飘落、枝头繁多、深黄湿润。意象诗句意象暗示性木叶活动一:解读文本,图析暗示性之意象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九月寒玷催木叶,十年征戌忆辽阳。洞庭始波,木叶微脱清秋时节,窸窣飘零,微黄干燥,疏密交织。意象诗句意象暗示性落木活动一:解读文本,图析暗示性之意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深秋之时,非常干燥,树叶落尽,空阔舒朗。学生活动:
网页制作追求图文并茂,为了加深线上读者对于四类意象暗示性的理解,请尝试为四类意象配图,通过图像展示“树叶”“木叶”“落叶”“落木”的特点与不同。活动一:解读文本,图析暗示性之意象意象诗句颜色触觉意味树叶木叶落叶落木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绿滋润饱满干燥疏朗、绵密、清秋饱含水分繁密疏朗、空阔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干燥微黄
树:枝繁叶茂,青翠葱茏,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蓬蓬松松,像一位圆润、丰满、婀娜的少女。
木:落光了叶子,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像鲁迅这样铁骨铮铮的汉子。“木”在形象上有那些艺术特征?(一)单纯,含有落叶的因素(二)黄色、干燥,疏朗的清秋的气息主旨作者以深厚的学养与丰富的联想力,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作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从而阐发了古典诗歌语言寓于暗示性这一特质。
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源于词语的
意义联想《咬文嚼字》指出文学作品中的文字往往有联想的意义,本文谈到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二者意思是一样的。(1)“柳”谐音“留”,且多种植在河水边、渡口旁,在春风的吹佛下,轻轻飘摇,仿若在挥手送别,所以是送别诗中的常见语象,暗示离愁别绪,传达离别之情。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渭城朝雨浥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活动二:课外延伸,例举暗示性之运用(2)“柳”代表着浓浓春意,年年复年年,总是绿意葱葱,但是人事变迁,沧海桑田,无有定数,所以引发时光易逝,年华易老,盛衰无常的感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活动二:课外延伸,例举暗示性之运用(3)“柳”树也常种于檐前屋后,在古诗中常有着故乡的意味,所以能够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在外不得归的无奈。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活动二:课外延伸,例举暗示性之运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忧愁情绪离别之情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间旦暮为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怨恨之情思念之情脱俗之境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圣洁坚贞活动三:追本溯源,探究暗示性之来源
古代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渗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以大胆的想象和联想创造出耐人寻味的精妙诗歌,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往往可助其“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但是古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来源是何,非常值得深入研讨。在“探究歌语言暗示性”网页内容中,设置了“溯源暗示性”的广场留言区供线上读者各抒己见。为了激发网友们的探讨,需要网页制作者们率先提供一些观点与说法进行话题预热。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尝试初步概括“诗歌语言暗示性”的来源。
有来源于形象的。比如“柳”能代表春天的美好和情感的深切,这都与柳枝柔美绵长的形象特点有关。再说“月”这一意象,“月”能让人产生悲欢离合的感触,如“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月”能让人生发对故乡、亲人、朋友的思念,如“月华如夜雪,见此令人思”;“月”能象征高贵的品格,如“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月”的这些暗示性也都与它的形象有关。
那么,像“柳”这些语象的暗示性因何而来呢?课文《说“木叶”》中谈到“木”的两方面暗示性——“木”暗示着落叶,“木”暗示着颜色,这两方面暗示性都与“木”的外在形象有关。而中国古典诗歌中语象的暗示性来源其实颇为复杂。
所谓暗示性与外在形象相关,有时只是单纯的外部的形状、色彩、质感、声音、动作等直接带来某种暗示性。如“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鹧鸪”这一意象之所以常与离愁别绪联系在一起,就因为它的啼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唤起人们的羁旅愁绪。追本溯源,探究暗示性之来源
但是,一般而言,暗示性并非是由形象的外部特征直接引发的,它更多地存在于形象与人的思想感情的某种复杂隐微的相似性中,或者说,产生于人的主观感情的对象化中。如“月”的阴晴圆缺让人联想到人的聚散离合,“梅”的凌寒独开让人联想到孤高自赏的品格,“逝水”让人联想到时光的一去不返,迁徙的“鸿雁”让人联想到孤独的旅程、遥远的家乡,等等。更重要的是,诗歌中语象的暗示性一般而言并不是孤立、“临时”的,而是在历代名篇佳句的不断强化的过程中,慢慢积淀、固化,形成一种带有比较明确指向的语言标志。这就使得中国诗歌不只是由一般意义上的词语构成,其中包含了很多本身即带有很强情感性和想象力的元素,带来浓浓的诗味。这当中最突出的就是所谓“美人”“香草”,经《离骚》发端,经过历代名篇的累积,这类物象在古代诗歌中就几乎成了明君良臣或君子贤达的代名词了。追本溯源,探究暗示性之来源环节二
深入研读,体会学术随笔的文体特征一、修改标题,强化问题意识1、《说“木叶”》题目中的“说”能不能改成“论”?为什么?不能。“论”体文更严谨,而“说”更形式和语言更轻松自由。2、“说”的随意性表现在哪些方面?观点自由和表达方式的灵活二、合作探讨,鉴赏表达效果阅读全文,分析说木叶观点的自由性和表达方式的灵活性。(1)特点一:语言表达灵动具有口语化和形象性的特点(2)特点二:文中部分语言表达缺乏逻辑自洽性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文中谈及“树叶”在古诗中的使用频次,第二段说“不常见”“从来就无人过问”,在第三段中说“很少见人用它”。环节三
拓展延伸
培养批判意识一、辩证看待观点《全唐诗》中共用“木叶”73次,用“树叶”28次;《全宋词》中共用“木叶”18次,用“树叶”1次。《全唐诗》中用“落木”24次,用“落叶”204次;《全宋词》中用“落木”10次,用“落叶”47次。《元曲选》中用“木叶”82次,“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工业水处理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教育法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毕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柔性可穿戴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导游基础知识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农林大学《液压与气压传动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电子商务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原工学院《微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泰州2025年江苏泰州市人民医院招聘4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工程测量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太阳能采暖系统项目效益评估报告
- 单个军人队列动作教学法教案全(新条令)
- 职业素养提升第2版(大学生职业素养指导课程)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年公安机关理论考试题库500道【综合卷】
- (高清版)TDT 1048-2016 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技术规范
- 市场调研与咨询行业的市场调研方法创新培训
- 2024年人工智能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
- 29.4常见肿瘤标志物讲解
- 华为企业大学培训体系
- 2024年四川成都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学生奖励兑换券模板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班会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