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个人,被誉为“民族之魂”,他时刻用深刻的情怀、睿智的眼光来关注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他逝世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他的一位友人,曾用一副对联来表示对他的哀悼:民族之魂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民族之魂鲁迅记念刘和珍君学习目标:1.知人论世,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
2.品味语言,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了解文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手法。3.分析刘和珍的思想性格,深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
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目睹中国人的麻木愚昧,遂弃医从文,立志于医治国民精神上的疾病。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历史小说)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且介亭杂文》、《华盖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华盖集续编》等共16本。知人论世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鲁迅先生的评价,给予“七个最”和“三个伟大”:“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是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毛泽东主席给予一个人,特别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这么高的评价,应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要了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鲁迅的文学作品是最好的注解。解题:记:相当于“纪”,现在写作“纪念”。“纪念”一词说明本文是一篇以写人叙事为主的纪念性散文。“刘和珍”是本文叙述的主体,是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而“君”是对人的尊称。
体裁:叙事性悼念杂文(纪念性的回忆文章)
记念刘和珍君本文是一篇记人叙事的文章,主要叙述了什么人事?主要叙述了刘和珍等青年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的前后经过,及社会各色人等对此事的反应。刘和珍是何许人也?刘和珍(1904一1926),江西南昌人。出身贫民,好学上进。开始就读于南昌女师,刘和珍成立了女师学生自治会,取消了不合理的校规。1923年秋,又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被大家推选为学生自治会主席。校长杨荫榆由于极力维护封建礼教而引起进步师生的不满,于1924年11月爆发了驱杨运动,这就是我国妇女运动史上著名的女师大风潮。刘和珍作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是这次风潮的主要组织者和参加者。1926年3月18日这天,正午12时,两千多群众开始示威游行,刘和珍担任女师大队伍的指挥。段祺瑞执政府门前的卫队荷枪实弹,把罪恶的枪口瞄准了刘和珍。刘和珍烈士
牺牲时
年仅22岁。刘和珍其人其事大沽口事件三一八惨案写作背景写作背景大沽口事件:1926年3月,奉系军阀张作霖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
三•一八惨案:
1926年3月18日,北京的工人、学生、市民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举行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的示威大会,共产党人李大钊在会上作了演讲。会后,两千多名群众组成请愿团,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
这时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士兵,奉段祺瑞之命,突然向群众队伍开枪射击。
随后,士兵们又手持大刀、铁棍追打砍杀群众。群众死47人,伤200多人,死难烈士中
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
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写作背景
惨案发生后,反动军阀的走狗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诬蔑参加请愿的群众是“暴徒”,是“自蹈死地”等,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罪孽当然不下于开枪杀人者”。
事件过后,鲁迅怀着满腔的悲愤,写下了《死地》和《可惨与可笑》,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
4月1日又写了《记念刘和珍君》。
写作背景刘和珍“三·一八”惨案中牺牲的刘和珍“三·一八”惨案中牺牲的魏士毅“三·一八”惨案中牺牲的杨德群
徘徊(
)菲薄(
)不惮(
)攒射(
)长歌当哭(
)喋血(
)殒身不恤(
)(
)绯红(
)朗读课文,掌握下面生字词dàndàngdiéyǔnxùcuán
páihuái
fěibófēi课文分析理清文章思路1.概括每一小节的内容。2.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用一句话
分别概括
七部分的内容
第1节:介绍写作缘由。第2节:交待写作目的。第3节:回忆认识过程(追述生前事迹)。第4节:概述惨遭杀害(抒写惊愕、义愤)。第5节:详写遇难经过(细节)。第6节:总结经验教训(否定徒手请愿)。第7节:热情讴歌赞颂(肯定死难意义)。第一部分(1、2节):介绍写作缘起和目的
(为什么写)
第二部分(3-5节):叙述生平及遇难经过
(写了什么)
第三部分(6、7节):总结经验,指明意义。
(写的作用)记念刘和珍君文章结构写作思路第一部分:第一、二节(一)在第一部分中有多处类似“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的话,这分别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课文分析第一次位置:"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2段)寓意:预示了文章的内容之一——悲痛的悼念,感情的基调是悲痛。"也"字是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的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对这样一位热情地渴求革命真理的青年,对这样一位
与“我”有着师生之谊、读编之情的人
的纪念。第二次位置: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5段)寓意:“这样的世上”是“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是既有“猛士”又多“庸人”的“似人非人的世界”。预示了文章的内容之二──愤怒的揭露,感情的基调是愤怒。“也”字既针对悲痛的悼念,也针对反动文人的文章而言。寓意:惨案才过去两个星期,而有些人快要忘记这件事了吧?烈士的鲜血就这样白流了吗?敌人欠的血债就不讨还了吗?预示了文章的内容之三──唤醒庸人,牢记血债。第三次位置:“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5段)1.所住的并非人间(第3段)2.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第3段)3.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第3段)充满血腥和暴力的黑暗统治为烈士的死难感到极度哀痛愤怒到了极点表示对死者的尊敬对敌人:无比愤怒。
对烈士:无限崇敬(二)文章反复提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说“我实在无话可说”(第3段),该如何理解?思考:贯穿全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悲愤控诉
段祺瑞反动政府,
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
爱国青年
惨遭杀害阅读第二节第4段,体会关键句含义。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惨淡的人生:淋漓的鲜血:反动统治的黑暗生活反动统治的残暴行径
真正的革命者
敢于正视黑暗的现实,敢于面对残酷的流血斗争,毫不畏惧,毫不回避,视死如归。
他们为国家民族的惨淡前途、人民的悲惨命运而哀痛,又为改变黑暗现实,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幸福。
这是何等伟大!何等崇高!2.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庸人”指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庸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特别容易忘却旧迹,忘却历史的教训,他们不思反抗,苟且偷生,客观上起着“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的作用。1.找出文中语句,说说刘和珍君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2.经典语句品析第二部分:第三节——第五节
刘和珍——人物形象●毅然预定《莽原》全年(2段)渴求真理,追求进步●能够不为势力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杨荫榆)
(7段)有远见,富有责任感●欣然前往执政府请愿,府门喋血(14段)爱国热忱,敢于反抗嫉恶如仇,勇于斗争●虑及母校前途,黯然泣下(7段)●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7,8,15段)善良和蔼,纯真可爱文中多次写到刘和珍“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这起到什么作用?(2)
运用反衬手法,用刘和珍的善良温和反衬反动派的凶残毒辣和反动文人的下劣。(3)流露出作者不相信不愿意她死的情感,表现他极度的悲痛。(1)反复强调,突出刘和珍善良温和纯真的性格特点,表现作者对反动派的抨击和揭露。★小结
刘和珍的形象:是一个渴求真理与进步,富于斗争精神,有远见卓识,温和善良
而又
具有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
社会各方对这样一个爱国青年的态度:反动政府(当局者):
棒杀,暴行凶残反动学者文人:
污蔑,其流言无耻程君与我(进步力量):沉痛悼念、高度评价、奋勇前行庸人(无恶意的闲人):将烈士的行动
当作饭后的谈资。
作者愤于他们的麻木、冷漠。
鲁迅塑造刘和珍是否
只为塑造刘和珍这一个人?此外还有什么深意?写作目的是什么?实质是在塑造请愿群众的整体形象,表现这是一群可亲可爱的具有历史使命感、爱国心的热血青年。揭露段祺瑞执政府和反动军阀的残暴、狠毒,流言家(反动文人)的无耻、卑劣。可见这篇纪念文章的写作目的
有“三”方面:纪念(歌颂悼念)烈士,揭露现实(敌人),唤醒民众。
阅读并赏析第四节
1、把握作者情感脉络。
2、体会虚词的作用。3.体悟关键语句含义。第四节的作者感情脉络:初闻噩耗,颇为怀疑(8段)尸骸为证(9段)抒发悲愤之情,发出战斗号召(12段)听到污蔑(10、11段)
2、体会虚词的作用。实词:表实在意义,名动形数量代。虚词:连接句子语法手段,介连助。阅读并赏析第四节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他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痕迹。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连用虚词,表意丰富虚词鲁迅消息闭塞噩耗传来神速卫队惨无人道刘遇害出人意料事实之确凿惨象+流言
凶残+无耻表意丰富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3.体悟关键语句含义。阅读并赏析第四节“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走狗文人的无耻谰言。惨象,已足见反动派的残忍;流言,则比刀枪更让人心悸,走狗文人的下劣无耻,比其主子更甚。用对偶,揭露反动政府的暴行和无耻文人的卑劣行径,作者的愤怒层层递进。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御用文人的舆论,就构成了中国式的专制统治、中国式的白色恐怖。(1)“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惨象”与“流言”,是什么意思?
鲁迅先生面对突如其来的噩耗,凶残的枪杀,目不忍视,耳不忍闻,悲愤得说不出话来。然而作者还是要说话的,要揭露反动派的罪恶行径!这里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怒之情。(2)“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作者为什么无话可说?鬼蜮世界,无理可言青年被杀,悲痛难言帮凶阴险,愤不堪言
缘由有两个方面:一是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使人们不敢说话;二是反动文人的不断污蔑诽谤,使人们无法说话。在这野蛮而又严密的专制统治下,民族渐衰至亡,终于“默无声息”了。(3)“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衰亡民族默无声息的缘由到底是什么?“沉默呵,沉默呵!”使用反复手法。
“不在……就在……”是选择复句。沉默后的结果将会怎样?作者指出沉默的两种前途:一种是爆发,一种是灭亡。暗示只有“爆发”(进行革命)才是唯一的出路。作者用这一复句,既是对反动派的警告:杀人者别得意,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刻。更是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4)“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是什么复句?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第15段)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深入理解句子含义(手法)反语反语①“伟大”是赞颂三个女子临危不惧、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揭露杀人者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作者万分悲愤的心情。②“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其中“这几缕血痕”指的是“三一八惨案”。作者意在讽刺揭露段政府的野蛮暴行,使历史上其它暴行(中国军人屠戮妇婴、八国联军惩创学生)都相形逊色。
阅读并赏析
第三部分
(第六七节)
体悟关键语句含义。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人类历史煤的形成付出巨大的代价大量的木材(代价)历史只前进一小步只是一小块(结果)比喻这一句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第17段
“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第17段)如何理解?
作者采用比喻论证,指出无数人流了大量的鲜血,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历史才能前进一小步。
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大纲
- 2024年低钱饭店转让合同范本
- 2024年代理桶装水运输合同范本
- 2024年承接业务分包合同范本
- 企业培训教学大纲
- 医疗器械市场分析
- 2024公司生产经营承包合同
- 兽药合理使用培训
- 2024至2030年中国重型汽车空气滤清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频率输入卡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非遗漆扇扇子科普宣传
- GB/T 15822.1-2024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1部分:总则
- MOOC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广西民族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门锁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 苯氯苯连续精馏塔设计二设计正文
- 焊缝焊条用量的计算公式
- 人员编制及岗位调整表.doc
- 七年级历史教案:林则徐的教学设计
- 水面垃圾自动打捞船的设计 (全套图纸)
- 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