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装订处论消费者的知情权[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法律、政治、社会和参与等权利内涵不断丰富,有关权利保障范围也不断扩大,其中就包含了消费者各种权益的确立及保护。特别是自1993年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以来,对消费者的各种具体权利的确认和保护已经初步构成了消费者权利保障体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消费者享有对所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知晓权利,即消费者知情权。为了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实现,我国已形成了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但由于法律存在一定的缺陷,消费者的知情权在现实生活中仍不断被侵犯。因此,需要加强法律的完善,如确立经营者为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扩大消费者知情权的内涵,完善消费者权利救济途径,加强社会整体诚信体系建设,加大对违规经营或不诚信企业的相关责任追究等。[关键词]消费者知情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责任追究法律保护一、消费者知情权的概念和内容及延伸消费者知情权又可以称之为知悉真情权,是消费者享有的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最早由美国总统肯尼迪提出。这里的“知悉”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消费者有权主动询问有关商品的情况;二是经营者不经询问就应当真实地记载及说明商品和服务的情况。这里的“真实”是指全面正确客观地反映商品和服务情况,不带任何欺诈情节。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下简称《消法》第八条第二款明确规定:“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说明书、售后服务、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由此可知,我国消费者知情权的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商品或服务的基本情况。包括商品名称、商标、产地、生产者名称、生产日期、服务的内容、规格等。二是关于商品的技术状况。包括商品用途、性能、规格、等级、所含成分、有效期限、使用说明书、检验合格证等。三是关于商品或者服务的价格及商品的售后服务情况。此外,根据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消费者知情权还应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消费者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的权利。即消费者有权自主根据经营者是否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标明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决定是否采购或者接受服务。二是消费者自主获取相关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权利。即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时候,有权询问和了解商品或者服务的有关情况,有权根据经营者提供的相关信息获取更多资讯,如上网查询、货比三家等等。三是经营者有义务为消费者提供相关商品或服务的全面客观准确的情况。即消费者有权知晓其拟购买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推出产品或服务的时候,应当同时主动提供真实的情况,如果提供的信息不实,消费者可以主张交易无效,并获取相关的补偿,情节严重的消费者可以主张追究相关责任。二、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情形近年来,社会上频频曝光的一系列耳熟能详的商品接连出现问题,如“苏丹红鸡蛋”、“问题奶粉”、“毒胶囊”、“火腿问题”等等,引起了消费者的极大困惑和愤慨。经营者侵害消费者知情权的行为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经整理,笔者认为消费者知情权被侵害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经营者不依法标明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情况。主要指经营商品和服务的经营者没有按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依法实行明码标价、产品缺陷说明、提供购货凭证、服务单据、税票等行为。2.经营者对消费者的询问置之不理或者不作明确答复,更有甚者说一些有伤消费者人格尊严的话等。现实中,我们往往会碰到有消费者不明白商品或者服务中的说明,请经营者予以解释、说明或者示范时,有的经营者对此冷嘲热讽,有的置之不理,甚至表达出“这么简单都看不懂,智商有问题吧”的意思。3.消费过程的欺诈行为。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过程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这种欺诈行为在实践中较为常见。根据国家工商局发布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中第三条规定: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时,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的行为:(1)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对于消费者询问的信息,只要符合合理性、相关性、非违法性等标准,经营者就有义务提供,拒绝履行义务的要承担隐瞒信息的法律责任。赋予消费者在其知情权受到侵犯时的民事求偿权,扩大惩罚性赔偿的范围。5.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的责任追究。现有侵害消费者知情权最严重的民事责任是欺诈行为要加倍赔偿,但其适用条件又常加以严格解释使消费者的损失很难得到有效补偿。建议在今后的立法中,应扩大经营者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范围,如误导行为、隐瞒行为也要承担民事责任,并且适用加倍赔偿的规定;同时对多次实行欺诈或误导行为的,消费者可要求多倍赔偿,行政主管部门也应依据相关情况,依法对企业的各种行为作出相应的处罚,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通过加大责任追究,一方面可以让违法的经营者有所顾忌,不敢轻易违反相关义务;另一方面也能促使消费者更加重视其知情权,从而提高消费者维权的积极性。6.提高新闻自由度与透明度,加强对生产经营者的社会舆论监督。应当看到的是,对于经营者规范经营、提高消费者的知情权,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确实功不可没。但是,通过“有偿新闻”花钱对商品、服务及经营者本身进行吹捧、从而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对与党政部门关系密切的国有企业、垄断行业以及其他强势经营者的商品、服务不敢、不愿进行有效新闻监督,甚至被迫充当地方、部门保护主义的吹鼓手等等严重妨害消费者知情权行使与实现的舆论失范现象并不少见。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当然十分复杂,解决起来也不会一招就灵,但提高新闻自由度与透明度,加强经营行为的舆论监督也许不失为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一项措施。参考文献:[1]曲直:知情权—阳光下的觉醒[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4[2]张严方:消费者保护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鲁晓明:论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J].消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商平台商家与消费者权益保障交易协议
- 建议书合同投资建议书
- 有关工程安装合同
- 设备工程安装合同
- 大数据产业应用研究合作合同
- 保利花园物业管理服务协议
- 网站安全维护协议
- 交通协管员聘用合同
- 酒店连锁经营管理授权协议
- 培训技术服务合同
- 环境卫生整治推进行动实施方案
- 2024年同等学力英语真题解析
- 2023年中考英语二轮复习:动词的时态(附答案解析)
- 绪论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
- 安徽省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 血库输血培训课件
- 静压桩施工技术交底
- 《酒店客房管理课件》
- 服装市场调研报告
- 医院维修施工方案施工方案
- 第四单元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教学设计)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