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圆锥曲线的方程(公式、定理、结论图表)-2023年高考数学知识手册(新教材)_第1页
第三章 圆锥曲线的方程(公式、定理、结论图表)-2023年高考数学知识手册(新教材)_第2页
第三章 圆锥曲线的方程(公式、定理、结论图表)-2023年高考数学知识手册(新教材)_第3页
第三章 圆锥曲线的方程(公式、定理、结论图表)-2023年高考数学知识手册(新教材)_第4页
第三章 圆锥曲线的方程(公式、定理、结论图表)-2023年高考数学知识手册(新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圆锥曲线的方程(公式、定理、结论图表)

「、思维导图

[用平面截圆锥]

匚椭圆,双曲段I找物线

三种圆维曲线的定义

I坐标法

三种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落图

顶点

三种BB锥曲线的几何性质对称性

▼离心率]

三种Bl维曲线的应用渐近线

(双曲线)

知识梳理

一、椭圆的定义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尸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IBF2∣)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

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

注:在椭圆的定义中必须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定义中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是常数,而不能是变量.

(2)常数(2a)必须大于两定点间的距离,否则轨迹不是椭圆.

①若IMGl+1MgH《玛I,M的轨迹为线段F1F2;

②若IM用+∣M^∣VKg∣,M的轨迹无图形

二、椭圆的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

标准方程'+g=l(α>Z>>O)^i+^2=l(fl>⅛>0)

范围-α^X一〃且一A≤y≤5-bWxWb且一0Wv∙α

顶点Aχ(一4,0),—2(〃,0),3ι(0,­b),5?(0,b)Aι(0,­a),A?(0,α),bɪ(一10),吕式瓦。)

轴长长轴长=2m短轴长=25

焦点-1(-c,0),-2(c,0)Pl(0,­c),—2(0,C)

焦距I尸1BI=2C

对称性对称轴X轴和y轴,对称中心(0,0)

三、椭圆的焦点三角形

椭圆上的一点与两焦点所构成的三角形称为焦点三角形.解决焦点三角形问题常利用椭圆的定义和正

弦定理、余弦定理.

以椭圆7+方=l(α>)>0)上一点P(Xo,yo)(yo≠O)和焦点外(」,0),尸2(,,0)为顶点的4尸尸1尸2中,若/尸1尸尸2

=θ,则

⑴椭圆的定义:∖PFl∖+∖PF2∖=2a.

222

(2)余弦定理:4c=∣PF,I+∣PF2∣-2∣PFι∣∣PF2∣∙COSθ.

(3)面积公式:S∆PFiF2=∣∣PFι∣∣PF2∣∙sin0,当仇|=从即尸为短轴端点时,S"Fg取最大值,为be.

ɔg

重要结论:SA∕ΨIF2="tan—

2

推导过程:由余弦定理得∣F∣F2F=∣PF∣F+∣PB∣2—2∣PF∣∣∣PF2卜COS,得

2

4C=(]PFl∖+∖PF2∖Y-2∖PFIHPF2∖(1+COSθ)

22

4C=4a-2∣Pfl∣∣PEI(1+cos0)

2b2

H——T

1+cosθ

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

SΔPFIF2=—∣PF^∣∣PF,Isinθ

.θθ

2osin—cos—

--------=/?2tan

21+cosθ1+cosθ

2cos2-

2

注:(/'是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

SΔPFIF2=b~tan-=c∖yp∖={a+c)r

(4)焦点三角形的周长为2(a+c).

(5)在椭圆C:5+∕=l(a>Z>>0)中历,B是椭圆的两个焦点,P是椭圆上任意的一点,当点P在

短轴端点时,/"P"最大.

四、点与桶圆的位置关系

22

点尸(XO,yo)与椭圆a+g=l(α>'>°)的位置关系:

点尸在椭圆上冷+£=1;点尸在椭圆内部,+1<1;点P在椭圆外部郊+g>l.

五、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y=Ax+m与椭圆今+g=l(α>5>0)的位置关系,判断方法:

y=kx+m9

联立《χ2e消y得一元二次方程.

当/>0时,方程有两解,直线与椭圆相交;

当/=0时,方程有一解,直线与椭圆相切;

当/<0时,方程无解,直线与椭圆相离.

六、直线与椭圆相交的弦长公式

1.定义:连接椭圆上两个点的线段称为椭圆的弦.

2.求弦长的方法

(1)交点法:将直线的方程与椭圆的方程联立,求出两交点的坐标,然后运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来求.

(2)根与系数的关系法:

如果直线的斜率为A,被椭圆截得弦AB两端点坐标分别为(x∣,yl),(X2,J2),则弦长公式为:

∣Aβ∣=√l+⅛2∙√(xι+x2)2-4X∣X2=Ol+j2)2—4jιj2.

注:(1)已知弦AB是椭圆「+三=1(α>A>O)的一条弦,中点M坐标为(%,为),则AB的斜率

ab

M2

⅛+F-

2

lyχa"

为一一产,运用点差法求的斜率,设∣B(x,y)、都在椭圆上,

ABA(X,y),22iA82Æ

a^y

0⅛+/-

Ia

两式相减得:⅛≠÷⅛≠=0,心产2一

即江之bx+*2_bX。_力Xo

l

~;-2-'故'iΛB—2~^

%一%2。乂+%aΛ。%

b2

(2)弦AB的斜率与弦中心M和椭圆中心O的连线的斜率之积为定值:-

a2

七、双曲线的定义

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B,F2的距离的差的钮值等于非零常数(小于IFlgl)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

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焦距.

注:1、集合语言表达式

双曲线就是下列点的集合:P={M∖∖∖MFl∖-∖MF2Il=2a,O<la<∖FiF2∖}.常数要小于两个定点的距离.

2、对双曲线定义中限制条件的理解

(1)当IIM尸II-IM巳∣∣=24>吗尸2∣时,M的轨迹不存在.

⑵当IlMBI-∣M3∣l=24=吗尸2∣时,M的轨迹是分别以尸I,尸2为端点的两条射线.

⑶当IlM尸Il-IM/2∣∣=0,即IM尸II=IM尸2∣时,M的轨迹是线段尸匹的垂直平分线.

(4)若将定义中的绝对值去掉,其余条件不变,则动点的轨迹为双曲线的一支.具体是哪一支,取决于IMGl

与IM居I的大小.

①若IMFi∖>∖MF21.则IM耳I—IMEI>O,点M的轨迹是靠近定点F2的那一支;

②若IMF11<∣MF21,则IMEITMK∣>O,点M的轨迹是靠近定点F1的那一支.

八、双曲线的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

y2X2

a2b211

标准方程

(α>0,⅛>0)(α>0,⅛>0)

焦点尸1(-C,()),-2(C,0)尸l(0,-C),尸(20,C)

焦距EF2∣=2C

范围xW—α或xdα,y∈R尽一α或y》a,x∈R

性质对称性对称轴:坐标轴;对称中心:原直

顶点4(一0,0),A2(4.O)Aι(0,­a),A2(O,a)

实轴:线段皿,长:2a;

轴虚轴:线段为①,长:2b;

双曲线上的一点与两焦点所构成的三角形称为焦点三角形.解决焦点三角形问题常利用双曲线的定义

和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22

以双曲线二一∙⅞∙=1(。>0力>0)上一点P(X0,yo)O⅛WO)和焦点F,(-C,O),&(c,0)为顶点的4PFiB

a~b

中,若NFIPF'2=0,则

⑴双曲线的定义:IlP用-IPBIl=2a

余弦定理:222

(2)IF1F21=∣PF.∣+∣PF2∣-2∣PFI∣∣PF2∣∙COS0.

(3)面积公式:SΔPFIF2=∣∣PFIl∣PF2∣∙sinθ,

b2

重要结论:SAPFIFI=----K

U

tan—

2

推导过程:由余弦定理得出”2|2=|「人|2+|尸产2|2-2|「尸|||尸尸2卜《)5,得

22

4C=(∣∣PF,1-∖PF2∖∖)-2∖PFI∣∣PF2∖(l+cos^)

22

4C=4a+2∣PFlIlPKl(I-CoSe)

∖PF∖∖PFμ

l21-cosθ

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

SAmQ=JPF肃PF?Isin。

`.θθ

•ɔ2sin—cos—j2

ɪ2b2SlnZe222b

•sin。=/72=b=

1—cos6l-c。Se2si*tan

2

十、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1、把直线与双曲线的方程联立成方程组,通过消元后化为αχ2+%χ+c=0的形式,在a#0的情况下考察方

程的判别式.

(l)∕>0时,直线与双曲线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

(2)/=0时,直线与双曲线只有二仝公共点.

(3M<()时,直线与双曲线投有公共点.

当α=0时,此时直线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直线与双曲线有二仝公共点.

注:直线与双曲线的关系中:一解不一定相切,相交不一定两解,两解不一定同支.

2、弦长公式

直线被双曲线截得的弦长公式,设直线与椭圆交于A(M,χ),8(%,%)两点,则

2222

IAβ∣=^(l+k)(x,-x2)=,y(l+k)λ∕(x,+x2)-4x1x2=J1+')(必一=J,+*),®+%)—.(

(k为直线斜率)

2h2

3、通径的定义:过焦点且垂直于实轴的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A、8两点,则弦长IABl=2.

a

十一、抛物线的定义

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Kl不经过点F)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点F叫做抛物线

的焦点,直线/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注:①在抛物线定义中,若去掉条件“,不经过点尸',点的轨迹还是抛物线吗?

不一定是,若点尸在直线/上,点的轨迹是过点尸且垂直于直线/的直线.

②定义的实质可归纳为“一动三定”

一个动点一个定点/(抛物线的焦点);一条定直线(抛物线的准线);一个定值(点M到点尸的距离

与它到定直线/的距离之比等于1).

十二、抛物线的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

类型y2=2px(p>0)y2=-2px(p>O)x2=2py[p>Q)x2=-2py(p>0)

X=X=Ey=W

准线x2x2y=~2

范围x≥0,j∈Rx≤0,j∈Rx∈R,j≥0x∈R,j≤0

性质

对称轴X轴y轴

顶点0(0,0)

离心率

开口方向向右向左向上向下

十三、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设直线/:y=kx+m,抛物线:y=2pχ(p>0),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整理成关于X的方程炉炉+2(.

-p)x+,"2=0.

⑴若A≠0,当/>0时,直线与抛物线相交,有两个交点;

当/=O时,直线与抛物线相切,有一个交点;

当/<0时,直线与抛物线相离,没有公共点.

(2)若A=0,直线与抛物线有二个交点,此时直线平行于抛物线的对称轴或与对称轴重合.

注:(1)直线与抛物线有一个公共点是直线与抛物线相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2)研究直线与抛物线的关系时要注意直线斜率不存在的情况.

十四、弦长问题

过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X】,yι),B(x2,力)两点,那么线段AB叫做焦点弦,

如图:设A5是过抛物线y2=2px(p>0)焦点F的弦,若Aa1,%),B(x2,y2),则IAM=Xl+4+小

02

注:(1)X1∙X2=4∙

2

(2)yι∙y2=-p.

(3)∣A3∣=XI+X2+P=(G是直线AB的倾斜角).

112

(4)西+丽=5为定值(厂是抛物线的焦点).

(5)求弦长问题的方法

①一般弦长:∣AB∣=Λ∕1+P∣X∣-X2∖,或归8|=\/1+表也一X2∣∙

②焦点弦长:设过焦点的弦的端点为A(X1,Jl),3(X2,J2),则lA8∣=x∣+刈+p.

〈常用结论》

1.轨迹类型:方程一+—=1,当/〃=〃>0时表示圆;当力>〃>0或〃>加〉0时表不椭圆;当初<0时表不双曲

mn

线.

2.椭圆结论:

(1)如图1:①焦点△£/!为周长CA长数=2a+2。、面积SARAR=6∙tan

9A2

②△/品的周长为:CAABJ=AB③通径:Ma=—(椭圆、双曲线通用);

a

⑵如图2:点P是椭圆上一动点,则有:①动点角范围:0W∕4∕½W∕4物2;

②焦半径范围:a-c≤∣∕^∣≤a+c(长轴顶点到焦点最近和最远,即远、近地点);

/2

③I尸。|范围:8W∣AO∣Wa(长、短轴顶点到原点最远、最近;④斜率:kpA∖∙kp4=一%

(3)点/(加,Jb)和椭圆的关系:

222222

①点户在椭圆内=2+杀1.②点P在椭圆上=2+乍=1.③点产在椭圆外=2+V>ι.

ababab

(4)椭圆扁平程度:因为个"J=qιS,所以e越大,椭圆越扁;e越小,椭圆越

圆.'''

3.双曲线结论:

⑴如图3:①动点一到同侧焦点用的距离最小值为:∣ΛSls⅛=∣4K∣=c—a;

②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IKM=左

22

⑵渐近线求法结论:可直接令方程当一⅛=Λ(∕l≠0)等号右边的常数为0,化简解得;

ab

4.抛物线结论:

如图4:抛物线y=2PXS>0)焦点弦46,设小小,力)、庾及,女),46的中点£,准线为1.

⑴焦半径问题:①焦半径:I=IA9|=为+5∖BF∖=∖BC∖=x^(随焦点位置变动而改变);

②焦点弦:∣46∣=xι+xz+p=一乌不(其中,。为直线16的倾斜角);©777T+r⅛Γ=^:

sinQ∕itt∖∖/JrIp

(2)A6两点的横坐标之积、纵坐标之积为定值,即不•&=£,必•Μ=一/(随焦点动而变);图4

(3)其他结论:①心&w=斌其中,。为直线48的倾斜角);②以/8为直径的圆必与准线相切于点"

<解题方法与技巧》

一、“回归定义”解题的三点应用

应用一:在求轨迹方程时,若所求轨迹符合某种圆锥曲线的定义,则根据圆锥曲线的定义,写出所求的

轨迹方程;

应用二:涉及椭圆、双曲线上的点与两个定点构成的三角形问题时,常用定义结合解三角形的知识来解

决;

应用三:在求有关抛物线的最值问题时,常利用定义把到焦点的距离转化为到准线的距离,结合几何图

形,利用几何意义去解决.

提醒:应用定义解题时注意圆锥曲线定义中的限制条件.

典例1:(1)一动圆与两圆:Λ2+J2=1和*+y2-6x+5=0都外切,则动圆圆心的轨迹为()

A.抛物线B.双曲线C.双曲线的一支D.椭圆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中,椭圆C的中心为原点,焦点Q,尸2在X轴上,离心率为坐.过吊的直线

/交C于A,B两点,且aABF2的周长为16,那么C的方程为.

解析:(l)x2+y2=l是圆心为原点,半径为1的圆,r2+γ2—6x+5=0化为标准方程为(X-3)2+)2=4,

是圆心为A(3,0),半径为2的圆.设所求动圆圆心为P,动圆半径为J

[∣PO∣=r+l

则,=>∣β⅜∣-∣po∣=ι<μo∣=3,符合双曲线的定义,所以动圆圆心的轨迹为双曲线的一支.

[∖PA∖=r+2

72

(2)设椭圆方程为a+%=im>b>O),因为AB过Fl且4,8在椭圆上,如图所示,

则AA8F2的周长为∣A8∣+HF2∣+∣8∕72∣=∣AQI+∣AF2∣+∣8F]∣+∣8F2∣=4q=16,Λa=4.

又离心率e=^=2»∙*∙c=2√2,.*.⅛2=6Γ-C2=8,

92

.∙.椭圆C的方程为蛋+5=1.

Ioð

72

答案:(I)C⑵讳+3f=1

二、求圆锥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

一般求已知曲线类型的曲线方程问题,可采用“先定形,后定式,再定量”的步骤.

(1)定形一一指的是二次曲线的焦点位置与对称轴的位置.

(2)定式一一根据“形”设方程的形式,注意曲线系方程的应用,如当椭圆的焦点不确定在哪个坐标轴

上时,可设方程为RX2+0/2=](勿>0,∕7>0).

(3)定量一一由题设中的条件找到“式”中待定系数的等量关系,通过解方程得到量的大小.

典例2:(1)已知中心在原点的椭圆C的右焦点为F(1,O),离心率等于+则C的方程是()

A⅞+1=1B⅞+⅜=1c∙f+⅛=1d⅞+⅝=1

(2)已知抛物线y2=8x的准线过双曲线「一,=1(4>0,心0)的一个焦点,且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则该

双曲线的方程为.

尸产

解析:⑴由题意得Jg=I,解得I=],

则⅛2=tz2-C∙2=3,故椭圆方程为于+'=1.

(2)由题意得(c,解得“,则从=C2-∕=3,

_=2c=2

Ia

因此双曲线方程为χ2-]=l.

2

答案:(I)D(2)Λ2-f=l

三、圆锥曲线的性质及应用

1.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主要包括范围、对称性、焦点、顶点、长短轴(椭圆)、实虚轴(双曲线)、渐近线

(双曲线)、离心率和准线(抛物线).

2.椭圆的离心率,双曲线的离心率和渐近线,抛物线的焦点和准线,都是常考的性质,要熟练掌握.

r2V2ʌ/ɜV22

典例3:(1)若椭圆5+b=l(4>8>0)的离心率为与,则双曲线《一v3=1的渐近线方程为()

C4U4xΛCz

A.γ=+∣xB.y=±2xC.y=±4xD.y=±%

(2)已知双曲线「一g=l(α>O,8>0)的左焦点为F,离心率为√Σ若经过F和P(0,4)两点的直线平行于双

曲线的一条渐近线,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2222222

A工一匕=1—匕=1--r=l

A∙44-1B88-1cc,48^1DR「∣

解析:⑴由椭圆的离心率可知宗=--=*工,=/

故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x.

(2)由题意可得§=陋,即又左焦点F(-c,0),P(0,4),

则直线PF的方程为丁二=H~,化简即得y=j+4.

4—()。十Cc

结合已知条件和图象易知直线P尸与y=3平行,

,c=√2α,

4bIa-=8,

则一=一,即4〃=姐故,4“=姐解得J

ca

221[∕r=8,

[a+b=ct

故双曲线方程为⅛■一5=1.

OO

答案:(I)A(2)B

四、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经常出现弦长、中点弦问题.

(1)处理弦长问题,一般将直线方程与圆锥曲线方程联立得方程组,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后,利用根与系

数的关系,代入弦长公式M用="剂为一粒或Ia=亥I,其中左为直线四的斜率,J(A-1,

%),B(xz,%).

(2)处理中点弦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思路一:联立方程组,消元,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进行设而不

求;思路二:利用“点差法”.

v2,2/ʒ

典例4:已知椭圆了+]=l(α>b>O)的一个顶点为A(O,1),离心率为彳,过点8(0,-2)及左焦点Fl的

直线交椭圆于C,C两点,右焦点设为危.

(1)求椭圆的方程;

(2)求4CZ)F2的面积.

2

解:⑴由题意知Z>=l,A乎,且02=c+序,解得&=巾,C=1,

2

易得椭圆方程为,+.V2=L

⑵∙.∙Q(-l,0),二直线BFl的方程为y=-2x~2,

y=-2x-2

得9Λ2+16X+6=0.

VJ=162-4×9×6=40>0,所以直线与椭圆有两个公共点,

16

JC∣+X2=-9

设为C(X1,y∣),D(X,V),则

22

χr12=q

ʌ∖CD∖=√l+(-2)2lxι—X2∣=-3+x2)2—4x∣X2=小(一学)一4X∣=^√2,

又点F2到直线BFl的距离d=W,

故5ΔCDF2=⅛CD∣-<∕=∣√Tδ.

五、圆锥曲线中的定值、定点问题

(1)定值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

①求代数式为定值.依题意设条件,得出与代数式参数有关的等式,代入代数式、化简即可得出定值.

②求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定值.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出距离的解析式,再利用题设条件化简、变形

求得.

③求某线段长度为定值.利用长度公式求得解析式,再依据条件对解析式进行化简、变形即可求得.

(2)定点问题的两种解法

①引进参数法:引进动点的坐标或动线中系数为参数表示变化量,再研究变化的量与参数何时没有关

系,找到定点.

②特殊到一般法:根据动点或动线的特殊情况探索出定点,再证明该定点与变量无关.

典例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与抛物线γ2=4x相交于不同的A,B两点.

(1)如果直线/过抛物线的焦点,求宓•励的值;

(2)如果∂λm=-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