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职业医学与职业卫生学》综合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职业医学与职业卫生学》综合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职业医学与职业卫生学》综合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年《职业医学与职业卫生学》综合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年《职业医学与职业卫生学》综合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职业医学与职业卫生学》综合知识

考试题库与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预防医学中的一个

A、三级学科

B、分支学科

C、学派

D、部分学科

E、子学科

正确答案:B

【解析】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学

科,旨在研究工作条件对健康的影响以及改善工作条件,防

治职业病,创造卫生、安全、舒适和高效的工作环境,提高职

业生活质量。

2.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主要任务是

A、改善劳动条件

B、提高劳动生产率

C、消除不良因素,保护工人健康

第1页共99页

D、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

E、提高劳动卫生科学水平

正确答案:D

【解析】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别、评价、

预测和控制不良工作条件中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防止其

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对职业性损害的受害者进行检查、诊

断和处理,促使其尽快康复。

3.职业流行病学调查主要目的是了解接触与职业性损

害的

A、因果关系

B、剂量-反应(或效应)关系

C、剂量-效应关系

D、时间分布关系

E、空间分布关系

正确答案:B

【解析】职业流行病学调查主要目的是了解接触与职业

性损害效应的剂量-反应(或效应)关系。

4.噪声引起的听觉器官损害特点是早期表现为

A、耳蜗底部受损

第2页共99页

B、高频听力下降

C、低频听力下降

D、语频听力下降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B

【解析】噪声引起的听觉器官损害早期常表现为高频听

力下降,听力曲线在3000^6000Hz出现力”形下陷,此时患

者主观无耳聋感觉,交谈和社交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5.职业肿瘤的预防原则

A、控制和管理职业性致癌因素

B、对致癌剂的限制和使用定出规程

C、健全医学监护制度

D、加强控烟宣传

E、以上全是

正确答案:E

【解析】职业性肿瘤预防原则:(L加强对职业性致癌因

素控制和管理;(2.建立预测致癌危险性的制度;(3.健全医

学监护制度;(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6.肺水肿防治原则应是

第3页共99页

A、防止毒物继续侵入

B、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限制补液量,脱水、利尿

C、维持呼吸道通畅

D、兴奋呼吸中枢、支气管解痉、对症治疗等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解析】防止肺水肿的原则是:(1)立即脱离现场,脱去

污染的衣服,迅速用水或中和剂彻底清洗被污染的部位。(2)

尽早、足量、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减少毛细血管的渗

出;同时限制静脉补液量,脱水、利尿,以减少肺循环血容量,

促进渗出液体的吸收。(3)维持呼吸道畅通,尽早给氧,迅速

纠正缺氧,并配合使用抗泡沫剂,改善通气功能。(4)采取兴

奋呼吸中枢、支气管解痉、抗炎、镇静等对症治疗。

7.急性放射病严重程度可从哪一期判断

A、初期

B、极度期

C、假愈期

D、恢复期

E、以上都不对

第4页共99页

正确答案:C

【解析】可通过假愈期的长短判断病情轻重,轻度20~35

天,中度20天,重度10天。

8.最理想的防毒措施是

A、降低空气中的毒物浓度至最高浓度以下

B、加强个人防护

C、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D、从根本上消除毒物

E、加强环境监测

正确答案:D

【解析】职业中毒的病因是生产性毒物,预防职业中毒

必须采用综合治理措施,从根本上消除、控制或尽可能减少

毒物对职工的侵害。根除毒物是最理想的防毒措施。

9.根据妇女的特殊生理特点,女职工劳动保护的重点

“四期”是

A、青春期、孕期、哺乳期、更年期

B、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

C、经期、孕期、产期、更年期

D、青春期、新婚期、孕期、哺乳期

第5页共99页

E、新婚期、孕期、哺乳期、更年期

正确答案:B

【解析】《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1、22、26条《女职工

劳动保护规定》第4条二、女性四期期间的权益保护这四期

分别为: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

10.劳动强度过大,工作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姿势不

良,劳动工具不合适,精神方面或个别器官系统过度紧张,这

样一些有害因素可统称为

A、物理性职业有害因素

B、生物性职业有害因素

C、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D、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E、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正确答案:D

11.根据哪几个方面的资料分析来进行职业中毒的诊断

A、现场调查、体格检查

B、接触毒物的作业工龄、工种及劳动条件

C、有毒物质的种类、浓度及接触时间

D、体格检查、职业史及现场调查

第6页共99页

E、职业史、劳动条件及毒物的种类

正确答案:D

12.它系下列哪类病患的特征性病变

A、石棉肺

B、矽肺

C、煤肺

D、煤矽肺

E、尘肺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大于5mm的胸膜斑及镜下粗大胶原纤维束,

此为石棉肺的特征性改变。

13.确诊苯胺中毒时,最有价值的血液检查指标是

A、红细胞

B、高铁血红蛋白

C、血小板

D、白细胞

E、氟化血红蛋白

正确答案:B

【解析】苯胺代谢中间物苯基羟胺有很强的形成高铁血

第7页共99页

红蛋白的能力。确诊苯胺中毒时,最有价值的血液检查指标

是高铁血红蛋白。所以本题正确答案选择B。

14.能使血液运氧能力降低的气体是

A、氯气

B>苯蒸气

C、CO

D、光气

E、C02

正确答案:C

【解析】一氧化碳(Co)经呼吸道进入体内,可迅速与血

液中的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使血

液携氧能力降低,最终导致机体缺氧。

15.几种毒物同时作用,其毒物毒性等于各毒物分别作

用的毒性总和,叫

A、联合作用

B、相加作用

C、相乘作用

D、拮抗作用

E、独立作用

第8页共99页

正确答案:B

【解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毒物,以相似的方式和

机制作用于同一毒作用靶,其对机体产生的总效应等于各化

学毒物单独产生的效应之和,称为相加作用。此为剂量相加,

每种化学毒物对总效应作出的贡献取决于它们的相对毒性

及其在混合物中占有的剂量比例。

16.游离二氧化硅由于晶体结构不同,致纤维化能力表

现为

A、结晶型〉无定型>隐晶型

B、隐晶型〉结晶型>无定型

C、结晶型〉隐晶型》无定型

D、隐晶型〉无定型>结晶型

E、无定型〉隐晶型>结晶型

正确答案:C

【解析】游离二氧化硅的结晶类型(结晶型、隐晶型和

无定型)不同,其致纤维化作用也不同,结晶型游离二氧化硅

粉尘致纤维化最强,隐晶型次之,无定型最弱。可能与其表面

硅烷醇基团的分布、排列和能量改变有关。

17.湿度多大时称为高气湿环境

A、大于80%

第9页共99页

B、大于75%

C、70%

D、60%

E、小于80%

正确答案:A

【解析】相对湿度大于80%为高气湿,小于30%为低气湿。

18.防止高频电磁场对人体作用的正确措施是

A、场源屏蔽,远距离操作,合理布局

B、场源屏蔽,远距离操作,合理通风

C、场源屏蔽,湿式作业,合理布局

D、个人防护,远距离操作,合理通风

E、场源屏蔽,合理布局,合理通风

正确答案:A

【解析】高频电磁场主要防护措施有:(1)场源屏蔽,采

用金属薄板或金属网、罩将高频电磁波的场源包围,以反射

或吸收高频电磁波的场能,减低作业场所电磁场的强度。(2)

采用距离防护,在不影响操作的前提下尽量远离辐射源。(3)

高频机尽可能远离非专业工人的作业点和休息场所。

19.接触评定的主要目的是

第IO页共99页

A、估测总体人群或不同亚群接触该有害因素的程度或

可能程度

B、估测总体人群接触某种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程度

C、估测总体人群或不同亚群接触有害因素的程度

D、估测总体人群或不同亚群接触有害因素的程度及对

健康的影响

E、估测总体人群接触有害因素的程度及对健康的影响

正确答案:A

【解析】接触评估是研究职业人群健康效应的基础,其

主要目的是估测社会总体人群或不同亚群(如接触某化学物

的职业人群)接触该有害因素的程度或可能程度,为职业性

有害因素的评价尤其是接触-反应(效应)关系评价和危险度

评定提供可靠的接触数据和接触情况。

20.组成人体运动系统的主要有

A、血管、肌肉、关节

B、血管、肌肉、骨骼

C、血管、骨骼、关节

D、骨骼、肌肉、关节

E、骨骼、肌肉、韧带

第11页共99页

正确答案:D

【解析】人体运动系统主要由肌肉、骨骼和关节组成,

其中肌肉是主动部分,骨骼是被动部分,在神经系统支配下,

通过肌肉收缩,牵动骨骼以关节为支点产生位置变化,完成

运动过程。

21.我国妇女劳动保护政策具体规定了妇女在哪个生理

周期的劳动保护

A、孕期和围生期

B、围生期和哺乳期

C、孕期和哺乳期

D、月经期、孕期和哺乳期

E、月经期、孕期、围生期和哺乳期

正确答案:E

【解析】我国妇女劳动保护政策具体规定了做好妇女经

期、孕期、围生期、哺乳期和更年期的五期劳动保护,其中

前四期在我国的法规中已有明确规定,需要劳动保护和劳动

卫生的专业人员、医务人员共同协作贯彻执行。

22.化学性肺水肿临床分期的次序为

A、潜伏期、刺激期、肺水肿期、恢复期

B、刺激期、潜伏期、肺水肿期、恢复期

第12页共99页

C、低氧血症期、潜伏期、肺水肿期、恢复期

D、潜伏期、肺水肿期、恢复期

E、前驱期、潜伏期、肺水肿前期、恢复期

正确答案:B

【解析】化学性肺水肿临床分为刺激期、潜伏期、肺水

肿期和恢复期等四期。

23.“三同时”属于

A、日常劳动卫生业务

B、经常性卫生监督

C、事故性卫生监督

D、预防性卫生监督

E、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的监督

正确答案:D

【解析】对新建、改建、扩建和续建厂矿企业的建设项

目中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是否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

施工、同时投产,简称“三同时”制度,属于预防性卫生监督。

24.由于女性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点:身高、体重和

胸围均低于男性,肌力、心输出量和肺活量也比男性要小,因

此妇女不宜从事的劳动是

第13页共99页

A、驾驶作业

B、负重作业

C、流水线作业

D、缝纫作业

正确答案:B

【解析】由于女性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点,身高、

体重和胸围均低于男性,肌力、心输出量和肺活量也比男性

小,因此妇女不宜从事负重作业。过重的机械性劳动负荷对

妇女的生殖器官有明显的影响,相比而言,妇女最不宜从事

负重劳作,答案是B。

25.同样浓度和分散度的下列粉尘,何者致纤维化能力

最强

A、煤尘

B、石英尘

C、水泥尘

D、滑石尘

E、铅尘

正确答案:B

【解析】在同样的浓度和分散度的情况下,粉尘中游离

第14页共99页

二氧化硅含量越高,致纤维化能力越强,这五个选项中石英

尘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最高,所以本题答案选择Bo

26.人类工效学的研究中心

A、以人为中心

B、以环境为中心

C、以教育为中心

D、以机器设备为中心

E、以管理为中心

正确答案:A

【解析】人类工效学以人为中心,研究人、机器和设备

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是现人在工作中的健康、安全、

舒适,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27.职业中毒诊断的主要依据是

A、对患者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及现场卫生调查

B、实验室一般检查及特殊检查

C、职业史、体格检查及现场卫生调查

D、接触有毒物质的种类、程度及时间

E、接触有毒物质作业的工种、工龄及现场劳动条件

正确答案:C

第15页共99页

【解析】职业中毒的诊断是一项科学性、政策性很强的

工作。诊断中应综合考虑以下方面:(1)职业史;(2)职业卫生

条件调查;⑶症状与体征;(4)实验室检查。综合以上各项要

全面、综合分析,才能做出切合实际的诊断。

28.纤维粉尘是指纵横径之比

A、>10:1

B、>5:1

C、>3:1

D、<3:1

E、>2:1

正确答案:C

【解析】纤维尘指其长度与直径之比>3:1,直径<3u叫

长度>51Im的纤维状粉尘。

29.人类工效学的目的包括

A、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B、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

C、提高工作效率

D、A+B+C

E、以上都不是

第16页共99页

正确答案:D

【解析】人类工效学以人为中心,研究人、机器和设备

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是现人在工作中的健康、安全、

舒适,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30.抢救经呼吸道吸入的急性中毒,首要采取的措施是

A、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

B、排除已吸收的毒物

C、应用特殊的解毒剂

D、立即脱离现场及急救

E、对症治疗

正确答案:D

【解析】呼吸道中毒抢救,首先要立即将患者搬离中毒

环境,并移至上风向或空气新鲜的场所,注意保持呼吸道通

畅,然后进行急救。

31.符合工效学要求的工间休息应该是

A、时间足够长的休息

B、次数足够多的休息

C、多次、短时间的休息

D、少次、长时间的休息

第17页共99页

E、随机无规律的休息

正确答案:C

【解析】符合工效学要求的工间休息应该是多次、短时

间的休息。作息制度工效学设计时,应该安排多次、短时间

的工间休息,这有充分的研究基础。答案是C。

32.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不包括

A、铅

B、炭疽杆菌

C、煤尘

D、微波

E、劳动强度过大

正确答案:E

【解析】劳动强度过大属于劳动过程有害因素。

33.在工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单纯窒息性气体有

A、氮气

B、甲烷

C、C02

D、水蒸气

E、以上都是

第18页共99页

正确答案:E

【解析】单纯性窒息性气体本身毒性很低或属惰性气体,

但因它们在空气中含量高,使氧的相对含量大大降低,致动

脉血氧分压下降,导致机体缺氧窒息,如氮气、甲烷、乙烷、

乙烯、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34.易发生腹疝的作业是

A、井下作业

B、教学

C、长期站立作业

D、计算机操作

E、青少年从事重体力劳动

正确答案:E

【解析】腹疝多见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者,由于负重

或用力,使腹肌紧张,腹内压升高,久之可形成腹疝,青少年

从事重体力劳动更容易发生这种疾病。其中脐疝和腹股沟疝

比较常见,其次是股疝。一般无疼痛,对身体影响不大。

35.下面哪种物质可引起肝血管肉瘤

A、二异氟酸甲苯酯

B、含氟塑料

第19页共99页

C、氯乙烯

D、聚丙烯

E、聚氯乙烯

正确答案:C

【解析】接触氯乙烯可引起肝血管肉瘤,多见于接触高

浓度氯乙烯的清釜工,潜伏期10~35年不等。

36.下列哪种电磁辐射对皮肤无明显改变

A、微波

B、紫外线

C、红外线

D、激光

E、X射线

正确答案:A

【解析】红外线:照射皮肤时大部分被吸收,使局部皮肤

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皮肤发红,出现红斑反应。紫外线:

可引起皮肤红斑并残留色素沉着,严重者诱发皮肤癌。激光:

能量或功率足够大时可引起皮肤灼伤。功率小时,可使毛细

血管扩张,皮肤发红、发热。X射线:可致放射性皮肤损伤。

37.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劳动者是否发生职业性疾患

第20页共99页

主要取决于

A、接触浓度(强度)和时间

B、接触机会

C、接触方式

D、人体的健康状况

E、每次接触量

正确答案:A

【解析】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劳动者是否发生职业性

疾患主要取决于接触浓度(强度)和时间。

38.职业性致癌物包括

A、确认致癌物

B、可疑致癌物

C、潜在致癌物

D、动物致癌物

E、A、B、C三项

正确答案:E

39.职业肿瘤主要多见于

A、呼吸道

第21页共99页

B、皮肤

C、膀胱

D、肝

E、呼吸道、皮肤及膀胱

正确答案:A

【解析】职业性肿瘤多见于呼吸系统和皮肤,而呼吸道

肿瘤所占比例相对高一些。

40.急性CO中毒急救不正确的是

A、立即开窗通风

B、脱离中毒现场

C、吸氧

D、保持呼吸道通畅

E、给解磷定解毒

正确答案:E

【解析】解磷定主要是用于烷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的解

毒剂,不能用于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治疗的重点是

纠正脑缺氧。迅速将患者移离现场,根据中毒程度采取合适

的给氧方法(如高压氧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及预防迟发性

脑病。对迟发性脑病患者,可给予高压氧、糖皮质激素、血

第22页共99页

管扩张剂等,并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

41.短时间内吸入大量的聚四氟乙烯热解气后,出现的

症状有

A、震颤

B、腹痛、腹泻

C、发热及感冒样症状

D、神经系统症状

E、贫血

正确答案:C

【解析】短时间内吸入大量的聚四氟乙烯热解气后会发

生聚合物烟尘热症状,病程经过与金属烟雾样症状相似,表

现为发热、寒战、乏力、头晕、肌肉酸痛等,并伴有恶心、

头痛、呕吐、呛咳、胸部紧束感、眼及咽喉干燥等。所以本

题答案选择C。

42.石棉引起的法定职业肿瘤为

A、白血病

B、直肠癌

C、肺癌

D、间皮瘤

第23页共99页

E、肺癌、间皮瘤

正确答案:E

【解析】我国的《职业病目录》中规定了8种职业性肿

瘤:①联苯胺所致膀胱癌;②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③苯所

致白血病;④氯甲醛所致肺癌;⑤神所致肺癌、皮肤癌;⑥氯

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⑦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⑧铭酸盐制

造业所致肺癌。

43.具有下列哪一项表现者,可诊断为重度铅中毒

A、腹绞痛

B、贫血

C、铅麻痹

D、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E、神经衰弱伴腹胀,便秘

正确答案:C

【解析】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可诊断为重度铅中毒:①

铅麻痹;②铅脑病。

44.手臂振动病是

A、末梢循环障碍为主的疾病

B、末梢神经退行性变为主的疾病

第24页共99页

C、手指骨骼变性为主的疾病

D、手部皮肤缺血为主的疾病

E、手部肌肉和血管损伤为主的疾病

正确答案:A

【解析】手臂振动病,是指长期使用振动工具而引起的

以手部末梢循环和(或)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

45.毒物在体内的代谢转化方式有

A、还原、氧化、分解

B、氧化、水解、结合

C、还原、氧化、分解

D、还原、氧化、水解、结合

E、还原、氧化、分解、结合

正确答案:D

【解析】毒物进入体内的生物转化主要包括氧化、还原、

水解和合成四类反应。

46.毒物能否通过完整皮肤进入体内,取决于其理化性

A、水溶性大

B、水溶性小

第25页共99页

C、脂溶性小

D、脂、水双溶性,脂/水分配系数越接近于1越容易通

E、分散度越小越容易通过

正确答案:D

【解析】毒物穿透皮肤角质层的能力与毒物的分子量的

大小、脂溶性和角质层厚度有关,经皮易吸收的毒物常是脂、

水两溶性物质。

47.下列哪项因素与个体对毒物的敏感性有关

A、剂量、浓度和作用时间

B、毒物本身理化特性

C、毒物的联合作用

D、人体遗传特性

E、酶的特性

正确答案:D

【解析】接触同一剂量的毒物,不同个体所出现的反应

可迥然不同。引起这种差异的个体因素很多,如性别、年龄、

生理变动期、健康状况、营养、内分泌功能、免疫状态以及

人体遗传特性等。

第26页共99页

48.在石棉厂工作35年的52岁男性病人,10年前患者出

现咳嗽,活动时呼吸困难加剧,常伴局部胸痛。咳痰量不多,

痰中查出石棉小体,肺活量降低,X光胸片有不规则小阴影和

胸膜改变,肺纹理改变及肺气肿。近几月发现一侧胸壁显现

不规则突起,沿胸外侧壁胸膜自下而上生长,再沿胸内侧延

伸,该工人可能患的是

A、肺癌、肺气肿

B、石棉肺、胸膜炎

C、硅酸盐肺、肺腺癌

D、石棉肺、胸膜间皮瘤

E、石棉肺、肺鳞癌

正确答案:D

【解析】该工人在石棉厂工作长达35年,10年前出现呼

吸困难,伴有胸痛。痰中检出石棉小体,表明有石棉接触史。

X线胸片表现肺纹理增加和胸膜改变。同时发现在胸膜上呈

现不规则突起。该工人可能患石棉肺和胸膜间皮瘤。

49.农民在劳动过程中因吸入某些粉尘可突然引起急性

发作,此时多表现发烧、寒战、胸闷、气促、干咳等症状,称

为农民肺,是一种典型的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这主要是因

吸入下列粉尘中的哪一种,请指出

第27页共99页

A、新的谷物粉尘

B、田间飞扬的尘土

C、喷洒的化肥尘

D、飞扬的人畜粪肥尘

E、发霉的干草或蔗渣尘

正确答案:E

【解析】由于发霉的干草或蔗渣尘易受霉菌或细菌污染。

农民在劳动中吸入后,可引起过敏性肺炎,常见的是农民肺。

50.Caplan综合征是

A、矽肺患者的并发症之一

B、石棉肺的并发症之一

C、煤矿工人尘肺的并发症之一

D、铸工尘肺的并发症之一

E、滑石尘肺的并发症之一

正确答案:C

【解析】类风湿性尘肺结节(Caplan综合征)是煤矿工人

尘肺的并发症之一。类风湿性尘肺结节是指煤矿工人中类风

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在X线胸片中出现密度高而均匀、边缘

清晰的圆形块状阴影。

第28页共99页

51.有机磷农药中毒最主要的检查项目是

A、血象

B、尿中有机磷代谢产物

C、吐物中有机磷测定

D、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

E、心电图检查

正确答案:D

【解析】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能很好的反应有机磷农

药中毒的程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全血胆碱酯酶活

性,轻度中毒50%~70%,中度中毒30(T50%,重度中毒在30%以

下。

52.反映铅在体内含量的指标是

A、网织红细胞

B、尿ALA

C、尿粪吓琳

D、血铅

E、游离原口卜琳

正确答案:D

【解析】血铅是指血液中铅元素的含量,超过了血液铅

第29页共99页

含量的正常值,如果过高,就提示发生了铅中毒。

53.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

A、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的有害健康的各种职业因素

B、劳动过程中所有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职业因素

C、不良劳动条件下存在的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职

业因素

D、生产环境中存在的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职业因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C

【解析】职业性有害因素广泛存在于各种工作场所,准

确地识别有害因素的存在状态、变化规律以及接触情况。

54.乡镇工业劳动卫生特点是

A、规模小、数量多、发展快、分布广、人员不固定

B、设备、生产工艺落后

C、人员文化素质低,缺乏相关知识

D、职业危害严重

E、以上全是

正确答案:E

第30页共99页

【解析】乡镇工业职业卫生的特点:1发展速度快、地域

广泛;2乡镇工业劳动条件简陋;3职业危害转移和转嫁;4管

理水平低;5工艺及人员变动大;6缺乏必要的基本职业卫生

服务。

55.在生产条件下,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主要以下列哪

种形式存在于空气中

A、气溶胶

B、粉尘或蒸气

C、烟、雾

D、粉尘和烟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B

【解析】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在常温下为固体或液体,

挥发性低、沸点高、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生

产条件下,主要以粉尘或蒸气的形态存在于空气中,可经呼

吸道和皮肤进入体内。

56.在劳动过程中引起职业紧张的职业因素是

A、角色特征

B、工作特征

C、人际和组织关系

第31页共99页

D、人力资源管理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解析】在劳动过程中引起职业紧张的职业因素有:角

色特征(如任务模糊、任务超重等)、工作特征(如工作进度、

工作重复、工作换班等)、人际关系(如个体间或上下级间关

系下降)和组织关系(组织结构、个体地位等)、人力资源管

理(如培训、业务发展、工资待遇等)。

57.1775年英国外科医生POtt报道扫烟囱工人所患的肿

瘤是

A、阴囊癌

B、肺癌

C、皮肤癌

D、鼻窦癌

E、膀胱癌

正确答案:A

【解析】1775年,英国外科医生PercivalPott首次报告

扫烟囱工的阴囊癌,其后陆续发现职业性致癌物质或致癌生

产过程。

58.下列哪一项是识别和确认职业性致癌因素的最终方

第32页共99页

A、临床表现

B、临床体征

C、理化检验

D、实验研究

E、人群流行病学调查

正确答案:E

【解析】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对于识别和判定某种因素

对人的致癌性可提供足有力的证据。

59.小量毒物长期进入人体所引起的中毒称为

A、急性中毒

B、慢性反应

C、亚急性中毒

D、急性反应

E、慢性中毒

正确答案:E

【解析】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几分钟至数小时)内大量吸

收进入人体后可引起急性中毒。少量毒物长期吸收进入人体

所引起的中毒称为慢性中毒。介于两者之间,在较短期间内

第33页共99页

有较大剂量毒物反复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中毒,称为亚急性中

毒。

60.一次高浓度吸入苯蒸气主要损害是

A、化学性肺炎

B、中枢神经麻痹

C、造血机能极度障碍

D、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E、肝功能受损

正确答案:B

【解析】短时间吸入大量苯蒸气可致急性苯中毒。主要

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

61.农药粉尘属于

A、矿物性粉尘

B、人工合成无机粉尘

C、人工合成有机粉尘

D、混合性粉尘

E、有机粉尘

正确答案:C

【解析】人工有机粉尘,如有机纤维、有机染料、有机

第34页共99页

农药、合成树脂、橡胶等。

62.射频辐射是指

A、高频电磁场和微波

B、高频电磁场和紫外线

C、高频电磁场和激光

D、微波和激光

E、激光和X射线

正确答案:A

【解析】射频辐射指频率在IOokHZ~300GHz的电磁辐射,

也称无线电波,包括高频电磁场和微波。

63.乳酸供能的特点不包括

A、一般出现在大体力劳动中

B、不能持久

C、易疲劳

D、消耗脂肪供能较多

E、速度较快

正确答案:D

【解析】在从事短期重及很重的劳动时,ATP分解非常迅

速,需氧系列受到供氧能力的限制,产生ATP的速度不能满足

第35页共99页

肌肉活动的需要,因此,必须靠无氧糖酵解产生乳酸的方式

来提供能量,产生的乳酸有致疲劳性,故乳酸系列提供能量

不经济,也不能持久。

64.苯的急性毒性作用表现

A、周围神经系统毒性

B、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C、心血管系统毒性

D、泌尿系统毒性

E、内分泌系统毒性

正确答案:B

【解析】苯的急性毒作用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慢性

毒作用主要影响骨髓造血功能,表现为造血抑制和诱发白血

病。

65.下列哪项不属于职业性有害因素评价工作

A、环境监测

B、健康监护

C、职业流行病学调查

D、阈限值制订

E、生物监测

第36页共99页

正确答案:D

【解析】职业性有害因素评价可以为工作场所评价、职

业危害控制和职业病诊治等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包括:环

境监测、健康监护、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生物监测。

66.氧化氢致机体中毒的主要特点是

A、和血液中Hb结合,影响02的运输

B、血液虽被02饱和,但不能被组织利用

C、抑制体内多种酶的活性

D、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

E、降低脑和肝中ATP酶的活性,使细胞缺02

正确答案:B

【解析】氟化氢进入血液后可迅速解离出鼠根(CN-)。

CN-可抑制体内42种酶的活性,尤其与细胞呼吸酶的亲和力

最大。它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迅速结合,阻止其中Fe3+

还原成Fe2+,阻断生物氧化过程中的电子传递,使组织细胞

不能摄取和利用氧,引起细胞内窒息。氟化氢影响的主要是

阻止组织利用氧,从而导致机体缺氧。

67.我国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制订的依据是

A、能量代谢

B、劳动时间率和心率

第37页共99页

C、肺通气量和心率

D、能量代谢率和劳动时间率

E、通气量和排汗量

正确答案:D

【解析】《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GBZ2.2—2007),按

劳动强度指数将劳动强度划分I、II、III、IV四个等级(相

应的劳动强度指数为Wl5、~20、〜25、>25)。劳动强度指数

I=7M+3T(M为能量代谢率,T为劳动时间率)o

68.下述粉尘何者为无机粉尘

A、农药粉尘

B、橡胶粉尘

C、水泥粉尘

D、木尘

E、谷物粉尘

正确答案:C

【解析】按粉尘性质分类:将粉尘分为无机粉尘、有机

粉尘和混合性粉尘三类。无机粉尘包括矿物性粉尘,如石英、

石棉、滑石、煤等;金属性粉尘,如铅、镒、铁、镀、锡、锌

等;人工无机粉尘,如金刚砂、水泥、玻璃纤维等。水泥为无

机粉尘,其余四种物质均为有机粉尘。

第38页共99页

69.局部振动病的典型临床表现是

A、发作性白指或白手

B、肢端感觉障碍

C、类神经征

D、多汗、血压改变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A

【解析】局部振动病的典型表现是振动性白指,这是目

前诊断本病的主要临床依据之一。严重者可累及近端指节,

以至全手指变白。

70.某厂喷漆作业工人苯中毒发病严重,下列预防苯中

毒的措施中,哪项是根本性措施

A、改革生产工艺,以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苯

B、通风排毒

C、个人防护

D、车间空气定期监测

E、就业前及定期体检

正确答案:A

【解析】从生产工艺流程中消除有毒物质,是预防职业

第39页共99页

中毒的根本措施,如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通风

排毒属于降低毒物浓度,为预防措施的中心环节。

71.沉积在骨骼中的铅为

A、磷酸氢铅

B、磷酸铅

C、甘油磷酸铅

D、硫酸铅

E、硫化铅

正确答案:B

【解析】血浆中的铅可形成可溶性磷酸氢铅和与蛋白质

结合的形态。血液中的铅初期分布于各组织,数周后约有95%

的磷酸氢铅离开组织成为稳定而不溶的磷酸铅,沉积于骨、

韦友、才内寺

72.从预防有机磷农药中毒角度,判断下列哪一种做法

是错误的

A、施药时使用浸酸液纱布口罩,防止吸入中毒

B、施药时穿长袖衣、长裤、使用塑料围裙、鞋套、鞋

盖等及防护口罩

C、配药和检修施药工具时戴胶皮手套

第40页共99页

D、污染的工作服用碱液浸泡后用清水洗净

E、施药前用肥皂涂抹皮肤,减少药剂经皮吸收

正确答案:A

【解析】施药时应使用碱液纱布口罩,可防止吸入中毒。

因为大多数有机磷农药,都显酸性,遇碱易被分解破坏。

73.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毒蕈碱样症状,下列哪一项是错

误的

A、食欲减退

B、腹痛腹泻

C、多汗、流涎

D、瞳孔缩小

E、瞳孔放大

正确答案:E

【解析】毒蕈碱样作用为抑制心血管、兴奋平滑肌,腺

体分泌增加,瞳孔缩小。

74.农业生产中的有害因素是

A、农药、化肥和有害化学气体

B、不良气象条件,农机作业的噪声和振动

C、谷物粉尘

第41页共99页

D、寄生虫、昆虫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解析】农业中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主要包括:1)有毒物

质:农作物种植、栽培、除草、杀虫、促进生长和成熟等过

程经常使用各种农药、化肥,可能引起农药中毒及其他损伤。

2)异常气象条件:如夏季田间劳动时,常受到高温和太阳辐

射的影响。3)工效学问题:包括两种,其一,传统农田作业多

是繁重体力劳动,易引起腰肌劳损和下肢静脉曲张;其二,农

业劳动多是简单的重复动作,由强迫体位和局部紧张可引起

致急、慢性劳损。4)伤害和外伤:农业劳动时还可遇到电击

伤、牲畜暴力伤、蛇咬伤、蜂及娱蚣萤伤以及水蛭叮咬等意

外伤害。

75.不属于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表现的是

A、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一般在30%"50%

B、重度意识障碍

C、肺水肿

D、脑水肿

E、呼吸麻痹

正确答案:A

第42页共99页

【解析】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全血胆碱酯酶活性,

轻度50%~70%,中度30%~50%,重度在30%以下。

76.发生慢性中毒的基本条件是

A、毒物的剂量

B、毒物的作用时间

C、毒物的蓄积作用

D、居室煤气泄漏

E、吸毒成瘾

正确答案:A

【解析】慢性中毒是少量毒物长期吸收进入人体所引起

的中毒。它的基本条件是毒物的剂量,物质基础是蓄积作用。

77.职业卫生标准是

A、管理生产的条例

B、降低生产成本的依据

C、保障工人在安全卫生条件下劳动的行政管理依据

D、安全劳动的规范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C

【解析】职业卫生标准是以保护劳动者健康为目的,对

第43页共99页

劳动条件各种卫生要求所做的统一规定。它属于技术规范,

是技术的尺度,也可被政府采用而成为管理的法定依据。

78.职业肿瘤的特点

A、接触明确的致癌因素

B、潜伏期长、发病年龄早

C、有一定好发部位

D、有一定的发病条件

E、以上全部

正确答案:E

【解析】职业性肿瘤病因明确,都有明确的致癌因素和

接触史。职业性致癌因素往往由于种类不同而各具一定的病

理类型,大多数职业性肿瘤的潜伏期较长,职业性肿瘤的发

病年龄通常在40岁以下。职业性肿瘤有比较固定的好发部

位或范围,多在致癌因素作用最强烈、最经常接触的部位发

生。

79.聚氯乙烯(PVC)管是目前常用给水塑料管材,若处理

不当可带来一定健康危害,其中可能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是

A、聚氯乙烯树脂

B、氯乙烯单体

C、二氯乙烯

第44页共99页

D、二氯乙烷

E、聚乙烯

正确答案:B

【解析】氯乙烯为制造聚氯乙烯的单体,长期接触氯乙

烯,可对人体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清釜工患肢端溶骨

症,可致肝血管肉瘤,为人类致癌物。

80.晚发型硅沉着病是指

A、接触矽尘20年后才出现的硅沉着病

B、矽尘作业工人在50岁以后出现的硅沉着病

C、脱离矽尘作业后即出现的硅沉着病

D、脱离矽尘作业若干年后才发现的硅沉着病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D

【解析】晚发型矽肺则是指有部分病例,接触粉尘浓度

较高,但时间不长即脱离接尘作业,此时X线胸片未发现明显

异常,然而在从事非接尘作业若干年后始发现矽肺。

81.供潜水员呼吸的空气压力需

A、等于大气压

B、高于绝对压

第45页共99页

C、等于绝对压

D、低于绝对压

E、高于附加压

正确答案:C

【解析】潜水员每下沉10∙3m,增加1个大气压,此称为

附加压;附加压与水面大气压之和为总压,称绝对压;供潜水

员呼吸的空气压力等于从水面到潜水员作业点的绝对压。

82.预防刺激性气体所致肺水肿的关键是

A、给氧

B、注射强心剂

C、早期足量皮质激素的应用

D、控制感染

E、止咳、化痰

正确答案:C

【解析】尽早、足量、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减

少毛细血管的渗出,对于刺激性气体引起的肺水肿的发生有

很好的预防作用。

83.局部振动病的典型表现为

A、发作性手指变白

第46页共99页

B、感觉迟钝

C、血管痉挛和变形

D、肌无力、肌萎缩

E、听力下降

正确答案:A

【解析】局部振动病的典型表现是振动性白指,其发作

具有一过性和时相性特点,一般是在受冷后,患指出现麻、胀、

痛,并由灰白变苍白,由远端向近端发展,变白部位界限十分

明显。

84.可能存在的高温、强热辐射的作业环境是

A、缭丝车间

B、炼钢车间

C、印染车间

D、造纸车间

E、深井煤矿工作场所

正确答案:B

【解析】高温、强热辐射作业:特点是气温高,热辐射强,

相对湿度低,形成干热环境,如冶炼钢铁、锻造、热处理、熔

玻璃等。

第47页共99页

85.决定刺激性气体的作用部位和病变程度的因素是

A、化学物结构

B、化学物物理特性

C、化学物的溶解度

D、化学物的浓度

E、化学物的溶解度和浓度

正确答案:E

【解析】病变程度主要取决于吸入刺激性气体的浓度和

持续接触时间。病变的部位与其水溶性有关,水溶性高的毒

物易溶解附着在湿润的眼和上呼吸道黏膜局部,立即产生刺

激作用;中等水溶性的毒物,其作用部位与浓度有关,低浓度

时只侵犯眼和上呼吸道。水溶性低的毒物,通过上呼吸道时

溶解少,故对上呼吸道刺激性较小,易进入呼吸道深部,对肺

组织产生刺激和腐蚀,常引起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

86.生产性毒物在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形态为

A、气体、蒸气、气溶胶

B、气体、液体、烟、固体

C、蒸气、液体、固体、烟

D、固体、液体、气体或气溶胶

第48页共99页

E、固体、液体、尘、雾

正确答案:D

【解析】生产性毒物通常以固体、液体、气体或气溶胶

的形态存在。气态毒物指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物质,如氯

气、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固体物质升华、液体

物质蒸发或挥发时形成蒸气,如熔磷时产生的磷蒸气,以及

常温下形成的汞蒸气。凡沸点低、蒸气压大的物质都易形成

蒸气。

87.中暑按发病机制分为

A、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

B、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C、热适应,热射病和热衰竭

D、热适应,热痉挛和热衰竭

E、热辐射,热痉挛和热衰竭

正确答案:A

【解析】中暑按发病机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热射病(包

括日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按临床症状轻重分为轻症中

暑和重症中暑。

88.记忆在脑力劳动处理信息起重要作用,信息首先以

不稳定形式暂时地在大脑加以贮存,这种记忆称作

第49页共99页

A、暂时记忆

B、长期记忆

C、工作记忆

D、第二级记忆

E、第三级记忆

正确答案:C

【解析】工作记忆是那种以不稳定形式初始和暂时地储

存信息的记忆。

89.何种职业肿瘤是发现最早,病例数较多的一种

A、肺癌

B、皮肤癌

C、膀胱癌

D、骨癌

E、白血病

正确答案:B

【解析】职业性皮肤癌是最早发现的职业性肿瘤,约占

人类皮肤癌的10%o能引起皮肤癌的主要化学物质有煤焦油、

沥青、慈、木储油、页岩油、杂酚油、石蜡、氯丁二烯、碑

化物等,煤焦油类物质所致接触工人的皮肤癌最多见。

第50页共99页

90.某服装厂工人的劳动强度指数经过测定为21,按照

我国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方法,该工人的劳动强度属于

A、I级

B、II级

C、In级

D、IV级

E、V级

正确答案:C

【解析】劳动强度指数将劳动强度划分I、II、III、IV

四个等级(相应的劳动强度指数为WI5、~20、~25、>25)O

91.氮氧化物中毒的急性临床表现主要是

A、刺激呼吸道深部,引起咳嗽、咳痰

B、致肺水肿

C、引起呼吸道炎症及肺炎

D、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C

【解析】氮氧化物急性临床表现为呼吸道炎症和肺炎。

A选项刺激呼吸道深部,引起咳嗽、咳痰为气管炎和肺炎的具

第51页共99页

体表现,可以出现在急性期也可以出现在慢性期。B选项致肺

水肿为迟发性病变,只有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表现出来。

92.痰中检出石棉小体,说明

A、患有石棉肺

B、患肺癌

C、患胸膜间皮瘤

D、石棉作业工人

E、接触过石棉

正确答案:E

【解析】石棉小体是由成纤维细胞等分泌胶原蛋白和黏

多糖所形成的薄膜,将石棉纤维包裹而成。发现石棉小体只

能说明有过石棉接触,不能作为诊断石棉肺的依据。

93.可能接触铅的作业是

A、喷漆

B、焊接

C、铸字

D、炸药生产

E、染料生产

正确答案:C

第52页共99页

【解析】铅的主要接触机会有铅矿开采及冶炼、熔铅作

业和铅化合物的应用。其中铅矿开采(如硫化铅、碳酸铅及

硫酸铅开采)及冶炼包括混料、烧结、还原和精炼过程中均

可接触铅矿。在冶炼锌、锡、睇等含铅金属和制造铅合金时,

亦存在铅危害。熔铅作业常用于制造铅丝、铅皮、铅箔、铅

管、铅槽、铅丸等,旧印刷业的铸版、铸字,制造电缆,焊接

用的焊锡,废铅回收等,均可接触铅烟、铅尘或铅蒸气。

94.听觉适应是指

A、强噪声下暴露时间短,听阈提高IOdB以上,离开噪声

环境数分钟即可恢复

B、一种器质性听觉器官损伤

C、是一种永久性的听阈位移

D、强噪声下暴露时间较长,听力明显下降,听阈提高

15dB,离开噪声环境后较长时间内听力才能恢复

E、强噪声下暴露时间较长,听力明显下降,听阈提高

30dB,离开噪声环境后较长时问内听力才能恢复

正确答案:A

【解析】短时间暴露在强烈噪声环境中,感觉声音刺耳、

不适,停止接触后,听觉器官敏感性下降,对外界的声音有

“小”或“远”的感觉,听力检查听阈可提高10~15dB,离开

第53页共99页

噪声环境1分钟之内可以恢复,这种现象称为听觉适应。

95.散热量大,热源分散的高温车间的通风降温措施应

首选

A、全面自然通风

B、有组织的全面自然通风

C、全面机械通风

D、局部机械通风

E、喷雾风扇

正确答案:B

【解析】在散热量大,热源分散的高温车间,一小时内需

换气30~50次以上,才能使余热及时排出,因此必须把进风口

和排风口安排得十分合理,使其发挥最大的效能。所以应该

采用有组织的全面自然通风。

96.热源集中,具有强辐射热源的高温作业。应采取的通

风降温措施为

A、全面自然通风

B、局部抽出式机械通风

C、喷雾风扇

D、有组织的自然通风

第54页共99页

E、全面的机械通风

正确答案:B

【解析】在散热量大,热源分散的高温车间,一小时内需

换气30~50次以上,才能使余热及时排出,因此必须把进风口

和排风口安排得十分合理,使其发挥最大的效能。所以应该

采用有组织的全面自然通风。

97.慢性放射病最常见的改变是

A、神经系统

B、造血系统

C、内分泌系统

D、心血管系统

E、生殖系统

正确答案:B

【解析】外照射慢性放射病是指放射工作人员在较长时

间按内连续或间断受到超当量剂量限值0.05Sv的外照射,而

发生生的全身性疾病。在累积量达到L5Sv以上时,出现以

造血组织损伤为主,并伴有其他系统症状。

98.属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烟碱样症状的是

A、瞳孔缩小

第55页共99页

B、语言障碍

C、支气管痉挛

D、肌束震颤

E、多汗、流涎

正确答案:D

【解析】烟碱样症状:出现全身紧束感,动作不灵活,发

音含糊,胸部压迫感,肌束震颤等。

99.在生产条件下毒物进入人体主要途径是

A、皮肤

B、消化道

C、消化道和皮肤

D、呼吸道和皮肤

E、眼

正确答案:D

【解析】在生产条件下毒物主要经呼吸道、皮肤进入人

体;亦可经消化道进入人体,但实际意义较小。因肺泡壁极薄、

扩散面积大、供血丰富,呈气溶胶(粉尘、烟和雾)状态的毒

物很容易经呼吸道吸收进入人体,引起中毒。在生产劳动过

程中,有机的和无机的化学物质是主要的皮肤危害源。毒物

第56页共99页

经皮肤吸收而致中毒者较常见。

100.哪项不是职业病诊断依据

A、职业史

B、遗传史

C、实验室检查

D、相关症状体征

E、集体诊断

正确答案:B

【解析】遗传史对研究家庭聚集性疾病有帮助,不是职

业病诊断的依据。

101.石棉肺患者的肺功能降低

A、与X线胸片表现无关

B、往往比X线胸片表现出现的早

C、往往比X线胸片表现出现的晚

D、与X线胸片表现同步

E、与X线胸片表现相反

正确答案:B

【解析】石棉肺患者,X线表现往往比症状和体征更晚出

现。

第57页共99页

102.急性减压病出现最早且较普遍的表现为

A、神经系统的改变

B、循环系统的改变

C、呼吸系统的改变

D、皮肤改变

E、肌肉、关节、骨骼系统的变化

正确答案:D

【解析】急性减压病较早出现的为皮肤改变,出现较早

较多的症状为奇痒,并有灼热感、蚁走感和出汗,还可能出现

皮下出血、水肿等。

103.劳动条件的组成中不包括

A、生产工艺过程

B、生产环境

C、健康监护

D、劳动组织

E、操作体位和方式

正确答案:C

【解析】劳动条件包括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包括

劳动组织及操作体位和方式)及生产环境,所以不包括健康

第58页共99页

监护,C为正确答案。健康监护是劳动卫生的一项工作。

104.影响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

A、声压级大小

B、频谱特征

C、接触时间

D、接触方式

E、个体敏感性

正确答案:A

【解析】声压级指就是声音的强度,声压级越高,噪声的

强度就越大,对人体的危害也就越大。

105.某些轻微的职业有害因素有时仅引起体表的某些

改变,如月并月氐、皮肤色素增加等。这些改变为机体的代偿或

适应性改变,尚在生理范围之内,通常称为

A、广义上的职业病

B、医学上的职业病

C、职业性多发病

D、工作有关疾病

E、职业特征

正确答案:E

第59页共99页

【解析】职业特征是由于某些职业性有害因素造成的体

表改变,如月并月氐、皮肤色素增加等,不属于法定职业病,是机

体的一种代偿或适应性变化。

106.对准备从事接尘作业职工进行就业前体检时,下列

项目中哪个是不必要进行的检查项目

A、职业史

B、既往史和自觉检查

C、一般临床检查

D、B超检查

E、拍摄胸片

正确答案:D

【解析】准备从事接尘作业的职工,必须参加就业前健

康检查,其目的主要是发现职业禁忌证。接尘工作一般损害

的是肺部,对肺部检查最好的是X线胸片,在接尘工作中B超

检查是不必要的。

107.IOOOHz纯音听阈声压为

A、5μPa

B、10μPa

C、20μPa

第60页共99页

D>40μPa

E、50μPa

正确答案:C

【解析】刚刚能引起音响感觉的声压称为听阈声压,也

称听阈,为20μPao

108.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

A、健康检查资料和生物监测资料

B、健康检查资料和流行病学资料

C、劳动卫生调查资料和健康检查资料

D、健康检查资料和实验室检查资料

E、生产环境资料和健康检查资料

正确答案:E

【解析】职业健康档案应该包括生产环境和健康检查两

方面资料。

109.有关高频电磁场与微波作用的一般规律,以下哪个

是错误的

A、波长愈短,生物作用愈大

B、穿透能力取决于频率

C、只有被组织吸收的电磁波才能发生生物效应

第61页共99页

D、对机体的作用主要为器质性改变

E、是电磁辐射的一部分

正确答案:D

【解析】高频辐射和微波作用对人体的影响主要引起中

枢神经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110.我国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采用

A、总声级

B、A声级

C、B声级

D、C声级

E、D声级

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滤波器的特点分别称为A声级、B声级、C

声级或D声级,在表示的时候分别用dB(A)、dB(B)等表示。A

声级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荐,用作噪声卫生评价的指

标。我国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也采用A声级。

111.下列关于“三同时”论述错误的是

A、是对新建、扩建、改建企业项目进行的卫生监督要

第62页共99页

B、是指劳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同时投产

C、是预防性卫生监督内容

D、目的在于保证投产后劳动环境符合卫生标准要求

E、不具有法律效力

正确答案:E

112.接触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引起溶血性贫血的作用

机制中,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A、高铁血红蛋白形成

B、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减少

C、氧化型谷胱甘肽的减少

D、赫恩小体的形成

E、B+D

正确答案:E

【解析】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经过转化后的中间产物

使还原型谷胱甘肽减少,从而引起红细胞破裂,导致溶血;这

些中间产物直接作用于珠蛋白分子中的筑基并使其变性,变

性的珠蛋白凝聚为沉淀物,在红细胞内出现包涵体,即为赫

第63页共99页

恩滋小体,含该小体的红细胞极易破裂、引起溶血。

113.工具的外型设计应符合

A、人体尺寸和人的解剖及生理特点

B、工作姿势的要求

C、人的心理特点及要求

D、人的生理特点及要求

E、美观大方的原则

正确答案:A

【解析】工具的外型设计最主要的就是要符合人体尺寸

和人的解剖及生理特点,否则会给使用者造成各种疾患、损

伤,降低工作效率。此外工具还需具有外形美观、坚实耐用、

使用安全等优点。

114.铅中毒时血和尿中ALA升高是由于

A、ALAS受抑制

B、ALAD受抑制

C、血红素合成酶受抑制

D、琥珀酸脱氢酶受抑制

E、胆碱酯酶受抑制

正确答案:B

第64页共99页

【解析】铅能抑制含疏基的酶,主要抑制δ-氨基-丫-酮

戊酸脱水酶(ALAD)和血红素合成酶。ALAD受抑制后,δ-氨基

-Y-酮戊酸(ALA)形成吓胆原的过程受阻,使血中ALA含量增

加,而由尿排出。

115.个人体力劳动能力主要取决于下列哪一系统的功

A、呼吸系统

B、排泄系统

C、血液系统

D、心血管系统

E、神经系统

正确答案:D

【解析】首先可以排除血液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

比较之下,呼吸系统的能力远远高于心血管系统,例如:心脏

的最高输出量为每分钟35L,可供给组织4.2L氧,这相当于有

的锻炼者的最大摄氧量。为摄取4.2L氧需有70~84L空气通

过肺(空气给予血液的氧约为空气的5%~6%)。而有的锻炼者

的最大肺通气量为120L∕min或更高,远超过摄取4.2L氧所

需的空气量。答案只能是D。

11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静态作业的特征

第65页共99页

A、能量消耗水平不高

B、易引起肌肉关节损伤

C、维持的时间较长

D、效率低下

E、易疲劳

正确答案:C

【解析】静力作业能够维持的实际那取决于肌肉收缩力

占最大随意收缩力的百分比,只有肌肉张力在最大随意收缩

的15%~20%以下时,静力作业才可维持较长时间。静力作业是

主要依靠肌肉等长性收缩来维持体位,使躯体和四肢关节保

持不动所进行的作业,从物理学意义上,它是不做功的劳动。

静力作业的特征是能量消耗水平不高,却很容易疲劳。

117.参与劳动的是一组或多组小肌群,其量少于全身肌

肉总量的1/7,肌肉收缩频率高于15次/分钟,这种作业称为

A、静力作业

B、动力作业

C、反复性作业

D、持续性收缩

E、间断性收缩

第66页共99页

正确答案:C

【解析】反复性作用又称轻动态作业,参与作业的是一

组或多组小肌群,其量少于全身肌肉总量的1/7,肌肉收缩频

率高于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