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分层作业设计3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14/3F/wKhkGWXpPiaAHSrPAAPQ5XyEjQU863.jpg)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分层作业设计3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14/3F/wKhkGWXpPiaAHSrPAAPQ5XyEjQU8632.jpg)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分层作业设计3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14/3F/wKhkGWXpPiaAHSrPAAPQ5XyEjQU8633.jpg)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分层作业设计3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14/3F/wKhkGWXpPiaAHSrPAAPQ5XyEjQU8634.jpg)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分层作业设计3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B/14/3F/wKhkGWXpPiaAHSrPAAPQ5XyEjQU86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八下第三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基本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
信息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人教社统编题厂
单元自然单元
组织方式
课时序号_________________课时名称______________对__应_教材内容
信息_1_筑古文之基,了解古人思想单元导读
_2念大同社会,批判黑暗现实《桃花源记》
3叹遭时之遇,寄情山水之乐一《小石潭记》
^τ~刻方寸之舟,欣赏高超技艺《核舟记》
_5蓄美好情感,感受浓郁韵味《诗经》二首
6赏古之美文,联系自身体会学写读后感
7诵声情并茂,品鉴别出心裁古诗苑漫步
8闻谆谆教诲,体会爱子情深《傅雷家书》选择性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元分析
本单元在初中阶段文言文单元中具有独特的价值。首先,从文本类型上看。通过本单元的
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记”这类型的古代散文的多篇作品;其次,学生可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了解不同时代的古人体现的不同思想和情趣;第三,从选文的独特性上看《诗经》在初中阶段
在本单元初次出现,《诗经》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源头。因此,本单元有利于
学生完整地了解中国古代散文和韵文主要体式的概貌。再者,写作方面,读后感是一种实用性
很强的文体,学写读后感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的“读”,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在定向阅读的基础上有
感而发,这似乎与三篇“记”有着某种特殊的关系,由读而写,其教学价值可见一斑。
精心选择并合理配置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类作业,切
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语文作业负担。一要突出基础性,确保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
的形成。二要强化典型性,设计能够“以点带面”“以题带类”的典型作业,有效促进知识迁
移。三要增强探究性,让学生通过对语言材料的比较整合、发现探究,自主建构语文知识,体
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深化文本认知。四要倡导整体性,从单元整体来系统思考作业
安排,使作业结构化,避免碎片化。
《桃花源记》用一个虚构的故事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小石潭记》借眼前的景物变换,
表达内心的情感变化;《核舟记》借“物”的说明,赞传统工艺,赞工匠精神。
语言建构与运用:(1)读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读断节奏,读通文意;(2)读
懂:透过文字的表面,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和情怀;(3)积累:随文学习特殊的文言现象,积累
常见的文言词语;(4)背诵:熟读成诵,感受古代诗文语言之美。
思维发展与提升:要根据文本不同特质进行教学设计。《桃花源记》可以通过熟悉故事、
分析情节、复述故事、品味语言领悟寓意等环节把握文章内容;《小石潭记》可以通过画出游
踪,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寻点绘景,感悟景中情,探究作者心路历程这样几个环节理解课文;
《核舟记》可以通过把握对象特点,理清说明顺序,把握写法特点,品味语言,感受核舟之美、
I
工艺之精等环节读懂全文;《〈诗经》二首》就要体现古代诗歌教学的特点,从初读把握语音语
调,读出韵律节奏,再读感悟重章叠句的魅力和诗歌的情感,体悟赋比兴的手法运用等方面去
学习古代诗歌。
审美鉴赏与创造:将课文阅读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学写读后感》的写作知识短文列举
了《小石源记》的读后感提纲,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读”的指导;一是要
指导学生读懂作品,概括作品主题;二是要指导学生读出作品的现实意义;三是要指导学生读
出作品对自己成长的启迪价值;四要指导学生分析作品的写法特色。同时从四个方面做好“写”
的指导:要做好学生选“点”的指导;二要做好将“读”的感受与作品内容进行比照的指导;三
要做好读后感基本结构人格的指导;四要做好读后感中如何结合作品内容,联系自我和现实的
指导。
文化传承与理解:可以以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为载体,系统整理「8年级所学古代诗歌,
可以借助《诗经》这一诗歌的源头的学习,引导学生归纳古代诗歌的源流。综合性学习要坚
持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细化活动要求,提供具体活动建议、活动过程中要强化监督,组织好活
动展示交流。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古代诗歌候选篇目,提供古代诗歌主题示例,
提供鉴赏示例等,同时要组织好展现形式。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单元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并积累重要的作家作品及相关文学常识;通过反复诵读,培养文
言语感;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领会文章大意;培养对语言文字的热爱。
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会抓住关键语句,理清文章叙事线索,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并进一步学会探究文中语句的深刻含义,从而提升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把握诗文的丰富内涵,体味语言之美;了解古人的生活、情趣,体会
笔下的美好境界。
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古人的思想和志趣,陶冶自己的情感和胸怀,增强对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的体认以及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四、【单元作业目标】
1.通过诵读,增强对文言语言的感受能力。通过借助课文注释、查字典等
方式自主阅读文言文,初步了解文言文含义;通过抄默,积累本单元文言文字
词、句式、与课文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
2.巩固抓住关键语句,迅速了解文章大意,进行文意概括和文思分析的能力。
3.品味生动、优美的语言,培养赏析重点语句的能力。
4.学习古人良好的个性品质和高尚美好的道德情操,增强联系实际拓展能力,用恰当的
语言表达对传统优秀文化的感悟;学会根据阅读感受与感受,完成一篇读后感。
五、课时作业
第一课时筑古文之基,了解古人思想
作业1
1.作业内容:(预习)初识古代名家名篇
(1)陶渊明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请同学们把下面信息补充完整。
陶渊明,字(),又名(),世称(),7寻阳柴桑人。()朝伟大的诗人、辞
2
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作品()。
(2)柳宗元,字子厚,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请同学们预习过后将图表中信息补充完整。
----'φ⅛Eβg≠.
人生经历革新期间;
/—一~左迁永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宗兀
、一-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作品■_—寓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肥m己:_____________________
(3)魏学涉一生写过很多脍炙人口的文章,请将下列信息补充完整。
魏学淮f,字子敬,号茅檐,,明末()家,一生写过很多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其中最有
名的便是被清代人()收入()的(),还有一篇比较著名的是()八卷。
(4)《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请你结合预习,向同学简单
介绍《诗经》内容。
2.时间要求:(1)书面作业3分钟;(2)书面作业5分钟;(3)交流分享3分钟
3.评价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价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JeF________
优秀良好合格
括号内信息补充完整
括号内信息书写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果: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价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秀良好合格
概况作者人生经历准确
内容精炼,语言表达流畅、清晰.
代表作品选取准确
总评价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价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秀良好合格
概况《诗经》内容准确、精炼、层次分明
语言表达流畅、清晰
交流状态自然得体、声音洪亮
总⅛果: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1)意在让学生通过预习自主了解名家名篇,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填空题旨在考查学
生对陶渊明的了解程度。
(2)意在让学生通过预习自主了解名家名篇,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概写柳宗元人生经
历旨在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及对作品背景的了解。
(3)意在让学生通过预习自主了解名家名篇,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填空题旨在考查学
生对魏学部的了解程度。
(4)意在让学生自主了解《诗经》,打好深入了解的基础,借助各类途径查阅资料。考
查学生信息分析提取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
作业2
1.作业内容:(课后作业)朗读课文两遍,划出生字词,然后利用工具书(课下注释、字
典等)给生字词注音并解释。
2.时间要求:(诵读作业)10分钟
3.评价设计: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价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秀良好合格
能通顺朗读课文两遍
发音准确、声音洪亮、吐字清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找出生字词并正确注音解释
总果: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此题意在熟悉课文,打好深入理解的基础,学生通过朗读培养
文言文语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借助注释、工具书等方式自主解决疑难。
作业3
L作业内容:(课后作业)再次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选出你觉得描写最美的句子作
简要分析,在课堂上分享。
2.时间要求:(综合作业)5分钟
3.评价设计: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价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秀良好合格
能准确的概括课文大意
表达流畅、声音洪亮、吐字清楚一
有条理的分享最美句子,
总果: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单元或写景或状物,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体会课文的精
彩之处,并做分享,也体现了对语文核心素养中“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考察。
第二课时念大同社会,批判黑暗现实
作业1
1、作业内容:(预习)文言字词积累
(1)请根据左侧加粗黑字在文中的意思,尝试解释右侧成语的意思。
缘溪行缘木求鱼
落英缤纷含英咀华
欲穷其林穷兵跋武
(2)分别解释每句中“乃”字的意思。
①见渔人乃大惊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把如下加粗词语组成一个群,能否给这个群起一个名字?
芳草鲜美阡陌交通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无论魏晋
2、时间要求(1)(书面作业)5分钟(2)(书面作业)2分钟(3)(书面作业)2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形式进行
4
__________________评价指标__________________水平
优秀良好合格
成语意思解释准确一
书写工整优美
总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语言的建构和运用能力,积累文言字词,掌握其读音和意义。
作业2
1、作业内容:(课后)从字源上探讨寻觅之切
“既出”和“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从字源上辨析“既”与“即”的不同含义。
煞为
2、时间要求(书面作业)5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形式进行
__________________评价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zMF_________
优秀良好合格
词语含义辨析准确一
______________语言表达清晰流畅______________
总体评价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通过训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升。由此,学生能直观形象地理解,“太守即遣人随
其往”的“即”,表明太守反应之快,寻找之切。以点带面,正确辨析课文中疑难的字、词、
句的含义。
作业3
1、作业内容:(课后)积雅词,绘美景
结合课文内容,通过想象,描绘桃花林和桃花源中的不同景象,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些
画面给你的不同感受。
2、时间要求(书面作业)10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形式进行
__________________评价指标__________________水平
优秀良好合格
想象丰富合理一
语言简洁优美-
总价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的想象和描绘,体验诗人笔下唯美的画面,把握课文丰富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审
美鉴赏和创造能力。
作业4
1、作业内容:(课后)把《桃花源记》跟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大道之行也》进行比较
5
阅读,找出两者在内容和思想上重叠的地方。
2、时间要求(书面作业)10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形式进行
__________________评价指标__________________水平
优秀良好合格
答题全面,分析合理一
思路清晰,表达流畅一
总体评价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阅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分析、体会、品味课文,从中得到人生的启示
和艺术的享受,进而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的目的。
第三课时叹遭时之遇,寄情山水之乐
作业1
1.作业内容:
(1)请为下面加点字注音
清冽()为抵()为蝮()俶()尔翕()忽
斗()折蛇行悄()怆()幽邃犬牙差()互参()差()披拂
怡()然不动寂寥()
(2)根据拼音写汉字
huɑng()竹翠mdɪn()pei()环蒙络摇ZhUi()日光下Ch6()
(3)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清: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
可:潭中鱼可百许头()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乐: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
2.作业时间:10分钟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
_________________评价指标__________________水平
优秀良好合格
__________________读音正确_________________
书写规范
词义理解准确
总体评价结果:_______________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文言文的学习基于字词的积累,识字、写字及字词意思的把握是学习的基
础,必须夯实。
6
作业2
作业内容:1.柳宗元运用语言像大画家运用画笔一样,能够生动地描绘出山水的形象。请
按照课文内容为下面的四幅图排序,并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幅,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时间要求:15分钟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方法
维度内容把握选择理由
图片标题标题顺序理解文义把握写作技巧感悟意境整体效果
学
生
自
评
组
内
互
_____W
教
师
评
价
一
评价等级分为A、B、C、D四级。各等级指标分别为:A—优秀,B—良好,C—合格,J不合格
总体评价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文是著名的写景记游之作,线索清晰;在描画景物方面,用词准
确生动。本题重在考察学生理解文义,把握文字所描绘的画面美,体会行文思路,感悟作者心
境。
7
作业3
1.微写作:
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试想此时的你走在画面中的小潭边,结合你此时的心用50TOo字
描绘出小潭的环境,注意情景交融。
2.时间要求:15分钟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评价指标水平
优秀良好合格
画面完整,景物逼真,描写生动细腻__________
情与景的交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体评价结果_______________
本题设计意图:本文写小潭曲径通幽,游鱼悠然自得,潭水空明清澈,环境清冷幽寂,
都不是单纯的景物描写,而是融入了作者复杂的情感。通过微写作,更能考察出学生对本文情
景交融的写法是否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运用
第四课时刻方寸之舟,欣赏高超技艺
作业1
1.作业内容:“集五福”之“积累字词福”
请同学们总结整理自己的《核舟记》“积累福”卡片。
8
《核舟记》“积累字词福”卡片
厂古今异义描写人物俞
词类活用重点实词一词多义
用的动词
7_____________√
2.作业时间:5分钟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
__________W__________
评价内容及要求ABCD
积累种类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累数量达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累的态度认真
总体评价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集五福之积累福”以活动的方式,《核舟记》为自读课文,老师
应给予学生充分的主体地位,促进其自学能力,文言文学习注重“言”的掌握,通过自主积累
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且引导学生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知能结合共同
Wo
作业2
1.作业内容:“集五福之思维导图福”
小组合作完成思维导图中的填空部分,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讨论:作者为什么不按照
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一一介绍呢?
(1)原因:
总概述雕刻者的“奇巧”技艺以及核舟的由来和内容
(2)思维导图
说明顺序:
核舟记Y分
船背
L总
9
2.时间要求:(1)3分钟(2)7分钟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
___________W__________
评价内容及要求ABCD
小组态度积极,合作效率高_________________
能够根据文章概括准确
能够通过讨论思考得出如此安排顺序的原因
总体评价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集五福之思维导图福”通过思维导图填空的方式,使篇幅
较长的课文内容从“厚”向薄,不仅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更加清晰的印象,更能激
发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作业3
1.作业内容:集五福之人物绘制福
根据文段,尝试画出苏轼、黄庭坚、佛印三人不同的位置以及特征,感受雕刻技艺的高妙。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
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
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
黄不属。卧右膝,讪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一一珠可历历数也。
2.时间要求:8分钟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___________W__________
评价内容及要求ABCD
画面中的人物位置准确
能够画出不同人物的神态、动作特征
可以根据图画进行相关解说,进一步感受雕刻
技艺的高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体评价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集五福之积累福”以活动的方式,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经过分类总结的方式,对重点词进行积累,培养学
生梳理分文章的能力,以及掌握文言积累的方法。
作业4
L作业内容:(课后作业)集五福之对比阅读福
(甲)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
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
者。一一林嗣环《口技》
(乙)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罔不因势象形,各其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泛赤壁云。一一魏学部《核舟记》
IO
(1)填空。(4分)
甲,乙两个文段都选自清代人编选的笔记小说《》。甲文段以
"字为核心,突出了民间艺人口技表演的高超;乙文段围绕
”一词,表现了王叔远微雕技艺的精湛。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译文:
②尝贻余核舟一,盖大泛赤壁云。
译文:
(3)假设你参加“民间文化传播小使者”活动,请你简要介绍一种古代工艺。
2.时间要求:10分钟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等级
评价内容及要求
ABCD
课内基础知识掌握熟练,根据课内所学能够进行拓展比
较阅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够加深对中国技艺的了解,增强文化自信____________
总体评价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集五福之对比阅读福”通过对比阅读,进一步巩固基础,了解文
章内容与主旨,提高思维能力。创设情境,将课文内容延伸向生活,正如陶行知所言“生活即
教育”,拓展视野,增强对于民族文化的了解。
作业5
1.作业内容:(选做作业)集五福之剧本创作福
选取“泛赤壁”场景,写一幕情景剧,描绘泛舟之景。
2.时间要求:当天之内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11
___”__
评价内容及要求ABCD
剧本编写合理,符合人物形象_______________
有人物具体的动作、语言描写_______________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适当的想象,对文本进行独
创性的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体评价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集五福之剧本创作福”运用想象的阅读策略,使学生充分利用文
本内容,通过扩充人物的心理、动作、神态等,演绎人物和赏景的场景,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形成符合学生个性化的高阶思维习惯和思维模式。
第五课时蓄美好情感感受浓郁韵味
作业1
L作业内容:
(1)字音
关雎()苻菜()好qiιi()
未晞()溯泡()窈tido()
寤寐()兼葭()mɑo()之
(2)词义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君子好逑()
左右流之()
钟鼓乐之()
白露未晞()
(3)节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总结:《关雎》全诗都是四言,可_____字一顿,
参差荐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关雎》作______拍诵读;《兼葭》以四言为主,兼有五言。其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四言的均_____字一顿,五言的以______一拍诵读。
参差苻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存菜,左右莘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涧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兼葭》兼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涧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斑。
兼葭采采,白露未己。所谓伊人,在水之旗。溯泡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油。
2.作业时间:8分钟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价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ZleP_________
优秀良好合格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音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写规范
朗读节奏分明
总体≡r结果:________________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古诗的教学始终要重视一些基本能力的引导,包括韵律节奏、熟读成诵以
及一些常用字词的理解和积累。
作业2
1.作业内容: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完成对诗作的吟诵准备,填写诵读卡。
__________的诵读》
2.时间要求:20分钟
13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方法诗作解读诵读表现
维度
诗作解读诵读设计诵读配乐情感表达节奏把握整体效果
学生
自评
组内
互评
教师
评价
评价分为A、B、C、D四等级。各等级指标分别为: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
总体评价结果:________________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诵读能体现对诗歌的理解,是对诗歌的再创作。好的诵读者能够让听者
进入诗歌的意境,从而在诗人、朗读者、听众间形成共鸣。诵读卡的设计是为学生解读诗歌提供方法和
指导。通过诵读,使学生渐入诗韵。
作业3
L作业内容:“我为诗文配组画”。诗是无声的画,画是无言的诗。这两首诗都
很有画面感,可以说是诗中有画。请挥动你手中的笔,为其中一篇绘组图。
要求:(1)准备一张A4纸
(2)根据诗歌内容,绘制3张图,组成一个序列,涵盖课文的主要内容
(3)插入恰当的文字
2.时间要求:40分钟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______________评价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秀良好合格
画面完整,人物传神,景物逼真,色彩搭配合理
节选课文的文字简练但能充分揭示画面内容
总体评价结果:________________
4.作业设计与设计意图:绘画是朗读之外,多数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在古诗的学习中注
入绘画的元素,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还原形象和意境,体悟诗中的感情基调,掌握诗意,感受浓郁韵味
o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六课时赏古之美文,联系自身体会
14
作业1
1、作业内容:写作要点梳理
完成《学写读后感》写作课的思维导图
2、时间要求:5分钟
3、评价设计
评价指标水平
优秀良好合格
书写正确工整一
信息补充完整
掌握《写好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写法
总结果:______________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通过填写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写
法,为学生阅读、写作和评价搭起一座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作业2
1、作业内容
本单元的几篇文章都是古代诗文名篇,请你任选一篇,仿照示例写一则随感,200字左右
要求:
(1)选定课文后,再仔细阅读,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一点来写
(2)尽量少引述,重在写读后的“感”。
15
(3)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发自内心的体会,这样才能打动读者。
示例:
从《兼葭》引申到现实中,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需要坚持。贵在坚持的道理并不难懂,
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一碰到困难、挫折,就灰心动摇起来,往往
半途而废。原因就是缺乏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说过:
“伟大的事业根源于坚忍不拔地工作,以全副的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有了这种“不避艰
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能获得真知。如果我们遇到了困难就退缩,那么,我们始终会
败给自己。
一一再读《兼葭》有感
2.时间要求:20分钟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结合
评价项目评价细则自我评价小组评价
内容清楚完整简练地概括主要内容☆☆☆☆☆☆☆☆☆☆
结构结构清楚,读与感的结合点明确☆☆☆☆☆☆☆☆☆☆
中心能围绕感点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语言语言通顺,书写规范☆☆☆☆☆☆☆☆☆☆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此题的小练笔与本单元的课文紧密相关,与单元内的古诗文形
成了有机的关联,通过此次的作业既加深了学生对本单元古诗文的理解和感受,又培养了学生
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同时有助于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作业3
1.作业内容
本单元出现了柳宗元,我们一定会想到七下《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他们关系甚好,还
一起遭遇了被贬。柳和刘两人的遭遇很相似,但最终柳宗元四十多岁就去世,而刘禹锡能够活
到七十多,并且在晚年还能归京做官,请同学课下阅读两位历史人物的其他作品和传记,探究
其原因。以《从柳宗元和刘禹锡的对比中,我明白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读后感。
2、时间要求40分钟
16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结合
评价项目评价细则自我评价小组评价
内容清楚完整简练地概括主要内容☆☆☆☆☆☆☆☆☆☆
结构结构清楚,读与感的结合点明确☆☆☆☆☆☆☆☆☆☆
中心能围绕感点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语言语言通顺,书写规范☆☆☆☆☆☆☆☆☆☆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学生在七年级通过学习《陋室铭》认识了刘禹锡,本单元学习
《小石潭记》认识了柳宗元,两位历史人物遭遇相似但结局不同,通过设置本题,引导学生复
习旧知的同时启发学生的思维,在对比中自主探究其原因,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文言文
学习的综合能力和思想素质。
第七课时诵声情并茂,欣赏别出心裁
作业1
1.作业设计:班级公众号正在进行“书声琅琅,余音袅袅”的比赛活动,请你本单元选择
一篇诗文进行朗读设计并上传音频参赛。
建议:(1)选定诗文后认真领会意境,注意语速、语气、语调,可以配上背景音乐,声情并茂
的朗诵。(2)班级评比,对最终获奖者予以奖励。时间要求:两天。
3.评价设计: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评价指标水平
优秀良好合格
字音准确,吐字清晰,语言流畅
语速:节奏准确
语气:注意重音,抑扬顿挫
富有感情
加以合适的背景音乐
总体评价结果:________________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通过创造性的诵读比赛,激发学生朗读诗文的兴趣,同时培养学
生的文言语感,加强传统文化的积累。
作业2
1.作业内容:小组合作,选择其一任务完成
任务一:央视《经典咏流传》要录制一期以“诗文情思”为主题的节目。邀请您作为演唱者参与,
请你从本单元《兼葭》和《关雎》中选择一首,改编为歌曲。
任务二:抖音正在进行“你心中的桃花源”短视频征集,请你改编为居悻,摄制成短片。
(时长:3-5分钟)
17
2.时间要求:周末两天内完成
3.评价标准: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评价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秀良好合格
小组分工清晰,完成任务效率高
任务内容充实,能够完整展示
歌曲符合诗歌情感,短片符合人物形象
表演时长符合要求
总体评价结果:_______________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我国古代诗文一向追求诗情画意,苏轼评价王维之诗为“诗中有画,画
中有诗”。其实,不仅是与绘画,诗文与书法,音乐,舞蹈,戏剧等都有相通之处。通过改编歌曲与剧
本,融入“语文味”于生活处处,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与思维能力。
作业3
1.作业设计:
班级正在举行“诗海拾贝”诗集活动,现在请你参与,通过确定专题,选择古诗,编辑自
己的古诗文集。
(1)同学小红在收集诗句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难题,请你帮助解决。(仿照示例,填上缺少
的诗句,以及设定符合的主题)
■Qrə)rə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施工现场施工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威胁制度
- 跨界合作中的对公客户关系管理策略探讨
-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 二手车行业合同标准格式
- 一手房购买合同样本大全
- 个人保证担保债务合同样本
- 中外合作生产合同(环保锅炉)
- 专利权转让合同(三)
- 个人土地流转合同范本
- 个体工商户劳动雇佣合同
- 《石油钻井基本知识》课件
- 电力两票培训
- TCCEAS001-2022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计价规范
- 2024.8.1十七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手册(值得借鉴)
- 中学生手机使用管理协议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土地变更调查培训
- 2024年全国外贸单证员鉴定理论试题库(含答案)
- 新版中国食物成分表
- 运输车辆挂靠协议书(15篇)
- 完整版:美制螺纹尺寸对照表(牙数、牙高、螺距、小径、中径外径、钻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