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小岛教案与反思(3篇)_第1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小岛教案与反思(3篇)_第2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小岛教案与反思(3篇)_第3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小岛教案与反思(3篇)_第4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小岛教案与反思(3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小岛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小岛教案与反思【第1篇】

小岛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课讲述一群海军士兵驻扎在一座小岛上,用自己的力量改造出一片

绿地,一位将军到访,参观菜地,与士兵分吃一锅菜汤的事,表达了

士兵们甘于吃苦、敢于创造的革命精神,以及将军与战士同甘共苦的

高贵品质。

本教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假设自己是课文中

的那位将军,介绍小岛的情况,介绍上岛后发生的事情,写成一篇上

岛日记,并写出自己的心理活动。为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注重

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汇报的方式品读文本,练说日记内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守岛夫妻》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1.了解小岛的相关资料。

2.完成学习活动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课

1.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有这样一座小岛,它远远望去,就像一片

云在天边浮着。这里树少,草少,土也很少,却驻扎着一群海军士兵。

(板书课题)

2.今天我们将走进这座小岛,去聆听一个动人的故事。(指读、齐读

课题)

设计意图:开课伊始,用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

学习兴趣。

二、查课前预习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情况。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合作。

出示小组交流目标:

(1)读准音——读准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义——交流课前预习中新掌握的词语的意思。

(3)提困惑——统计小组内不能解决的字词问题。

2.师生互助交流。

(1)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①“咙”读I6ng,不读Iδng;“舀”读ydo;“炊”读ChUT。

②“哼”是多音字,本课读hng。

③“域”右部是“或”;“舀”下边是“臼”,不是“白

⑵理解字义、词义。

预设:

礁、石:出示礁、石帮助理解。并与“岛”进行区分。

牙龈溃烂:探寻原因,缺少维生素。

怔:发愣。

哽:①食物堵塞喉咙不能下咽。②因感情激动等原因喉咙阻塞发不出

声音。(引导学生明确文中的“哽”是第二个意思。)

设计意图:五年级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学字词的能力,尤其应该强化

对词典等工具书的使用。这个环节重在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并组织

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解决字词的困惑。

三、整体来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介绍一件事,我们要交代清楚哪些要素?

预设: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板书)

3.学生根据板书提示,交流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

结果。

预设:课文讲了将军上小岛检查,发现了一片菜地,守岛战士用珍贵

的小白菜请将军吃晚饭,将军不忍吃,最后与战士分吃蔬菜的事。

设计意图:学生了解记叙文六要素的知识点,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做

准备。

四、介绍小岛

1.快速浏览课文,圈画出相关语句,思考:小岛是一座什么样的岛?

预设一:小岛很小。(引导学生从第1、2自然段中找出相关依据。)

出示相关语句:

“远远望去,像一片云在天边浮着。”

“小岛转一圈也用不了十分钟。”

预设二:小岛很热。(引导学生从第2自然段中找出相关依据。)

出示相关语句:

“将军上岛时正是这儿比较凉快的时候,但也有二十多摄氏度。”

预设三:小岛不适合居住。(引导学生从第1、4自然段中找出相关依

据。)

出示相关语句:

“这里树少,草少,土也很少。”

“在这个地方,蔬菜是很难生长的。因为主要吃罐头,有的战士上岛

一段时间后,就会牙龈溃烂,嘴里起泡。从大陆上运来的蔬菜,还没

上岛,就要烂掉一大半。”

2.在这样的环境下,却驻扎着一群海军士兵,你有什么想说的?(引

导学生感悟中国军人不怕吃苦、守卫国家的伟大精神。)

3.指名读小岛的相关句子,请同学们简要介绍一下小岛的情况。

(1)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2)小组派代表汇报,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并指导学

生掌握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以及概括整合的能力。

五、感悟军人情

1.过渡:小岛虽小,居住条件虽差,却对我们有着重要的作用。海

军士兵们不怕吃苦,他们长年驻扎在这里,保卫着国家的安宁。让我

们再次走进文本,想想最令你感动的地方在哪里,说说理由。

(1)出示阅读要求:

⑵默读课文,边读边写感受。

预设一:战士为将军送上一盘珍贵的小白菜。(引导学生品读第31自

然段,感悟战士尊重将军,关心将军身体的用心。)

①如果你是将军,听到了队长的那番话,你会怎么想?

②学生交流。

预设二:将军与战士分食一桶菜汤。(引导学生品读第33〜35自然段)

采访活动。

环节一:将军,你给战士们分菜,看到他们马上躲远,你当时是怎么

想的?

学生交流。

环节二:将军,你为什么把菜倒进汤里?

学生交流。

环节三:将军,看着战士们自觉地围了过来,喝着你舀给他们的菜汤,

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指导学生揣摩将军的内心活动,为写将军日记做准备。

①学生交流。

②小结:战士们关心年迈的将军,为将军送上一盘自己亲手种的珍贵

的蔬菜。将军心疼战士,把菜倒入汤里和战士们一同吃。

预设三:战士背土带菜种到岛上。(引导学生品读第6〜8自然段,感

悟战士思念家乡,又善于改造环境的决心。)

①学生交流。

②追问:如果你是将军,听到了队长的这番话,你对这群战士又会有

怎样的想法?你想对岛上的战士说些什么呢?

③小结:正是有了这样一群爱动脑、肯创新的战士,才有了小岛上的

一片绿色菜地。这是小岛的希望。

预设四:油布的秘密——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品读第29自然段,感

悟战士的中国情,爱国心。)

①追问:将军,当你看到这一幅由菜构成的中国地图时,你的想法是

怎样的?

②学生交流。

2.小结:守卫祖国的每一位战士眼里是中国,心里也是中国,满满

的爱国情,让我们牢牢记住这群最可爱的人。

设计意图:教师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揣摩语言,

交流对人物品质的理解,学生在平等的对话中交换思想,重点品悟人

物的心理,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六、指导写日记

1.将军带着我们参观了小岛,让我们认识了一群不怕吃苦、热爱祖

国、敢于创造的守岛战士。将军有一个习惯,就是写日记,他准备把

这次小岛之行写进日记里。我们来帮他回顾一下他上岛之后看到了什

么,听到了什么,他和战士们又发生了什么事,心情又是怎样的。

(生交流,师相机板书)

2.指导学生选择一个环节来写日记片段,强调突出将军的心理活动。

(相机板书:心理活动)

3.学生写日记,教师巡视。

4.指名交流,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努力创设让学生书写的情境,

善于捕捉学生书写的题材,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书写指导,并鼓励学

生交流。

七、延伸到课后

1.写一篇完整的《将军上岛日记》。

2.观看《守岛夫妻》的视频。

设计意图:课堂授之以渔,课外拓展延伸,趁热打铁,训练学生的写

作能力。

板书设计

小岛

1.将军上岛。

看到:油布

绿油油的菜地

听到:土和菜种是战士们从家乡背来的

2.战士邀吃晚饭。

看到:一盘小白菜

菜地里的中国地图

3.与战士让菜。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

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因此,教学中我注重做到以

下两点:

1.不动笔墨不读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即读书做记号。

解决生字词难题时,我指导学生将小组内的困惑记录下来。感悟小岛

特点时,我指导学生圈画相关语句。品悟人物形象时,我指导学生找

我最令你感动的地方,并写写体会和感受。教师一定要创设学生学的

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阅读任务中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2.提倡讨论式教学。课堂初,我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生字词

困惑,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确立学的主体性地位。课堂中,我

抛出主要问题:“找找最让你感动的地方,说说理由。”学生在读文、

思考之余,进行大胆交流,思维的火花碰撞,让课堂在交流探讨中深

入文本背后,帮助学生感悟人物品质,揣摩人物心理,为写日记做好

准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小岛教案与反思【第2篇】

设计说明

本课讲述一群海军士兵驻扎在一座小岛上,用自己的力量改造出一片

绿地,一位将军到访,参观菜地,与士兵分吃一锅菜汤的事,表达了

士兵们甘于吃苦、敢于创造的革命精神,以及将军与战士同甘共苦的

鬲贵品质。

本教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假设自己是课文中

的那位将军,介绍小岛的情况,介绍上岛后发生的事情,写成一篇上

岛日记,并写出自己的心理活动。为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注重

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汇报的方式品读文本,练说日记内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守岛夫妻》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1.了解小岛的相关资料。

2,完成学习活动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课

1.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有这样一座小岛,它远远望去,就像一片

云在天边浮着。这里树少,草少,土也很少,却驻扎着一群海军士兵。

(板书课题)

2.今天我们将走进这座小岛,去聆听一个动人的故事。(指读、齐读

课题)

设计意图:开课伊始,用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

学习兴趣。

二、查课前预习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情况。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合作。

出示小组交流目标:

(1)读准音——读准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义——交流课前预习中新掌握的词语的意思。

(3)提困惑——统计小组内不能解决的字词问题。

2.师生互助交流。

(1)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①“咙”读I6ng,不读Iδng;“舀”读yd。;“炊”读ChUT。

②“哼”是多音字,本课读hng。

③“域”右部是“或”;“舀”下边是“臼”,不是“白

⑵理解字义、词义。

预设:

礁、石:出示礁石帮助理解。并与“岛”进行区分。

牙龈溃烂:探寻原因,缺少维生素。

怔:发愣。

哽:①食物堵塞喉咙不能下咽。②因感情激动等原因喉咙阻塞发不出

声音。(引导学生明确文中的“哽”是第二个意思。)

设计意图:五年级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学字词的能力,尤其应该强化

对词典等工具书的使用。这个环节重在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并组织

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解决字词的困惑。

三、整体来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介绍一件事,我们要交代清楚哪些要素?

预设: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板书)

3.学生根据板书提示,交流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

结果。

预设:课文讲了将军上小岛检查,发现了一片菜地,守岛战士用珍贵

的小白菜请将军吃晚饭,将军不忍吃,最后与战士分吃蔬菜的事。

设计意图:学生了解记叙文六要素的知识点,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做

准备。

四、介绍小岛

1.快速浏览课文,圈画出相关语句,思考:小岛是一座什么样的岛?

预设一:小岛很小。(引导学生从第1、2自然段中找出相关依据。)

出示相关语句:

“远远望去,像一片云在天边浮着。”

“小岛转一圈也用不了十分钟。”

预设二:小岛很热。(引导学生从第2自然段中找出相关依据。)

出示相关语句:

“将军上岛时正是这儿比较凉快的时候,但也有二十多摄氏度。”

预设三:小岛不适合居住。(引导学生从第1、4自然段中找出相关依

据。)

出示相关语句:

“这里树少,草少,土也很少。”

“在这个地方,蔬菜是很难生长的。因为主要吃罐头,有的战士上岛

一段时间后,就会牙龈溃烂,嘴里起泡。从大陆上运来的蔬菜,还没

上岛,就要烂掉一大半。”

2.在这样的环境下,却驻扎着一群海军士兵,你有什么想说的?(引

导学生感悟中国军人不怕吃苦、守卫国家的伟大精神。)

3.指名读小岛的相关句子,请同学们简要介绍一下小岛的情况。

(1)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2)小组派代表汇报,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并指导学

生掌握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以及概括整合的能力。

五、感悟军人情

1.过渡:小岛虽小,居住条件虽差,却对我们有着重要的作用。海

军士兵们不怕吃苦,他们长年驻扎在这里,保卫着国家的安宁。让我

们再次走进文本,想想最令你感动的地方在哪里,说说理由。

(1)出示阅读要求:

⑵默读课文,边读边写感受。

预设一:战士为将军送上一盘珍贵的小白菜。(引导学生品读第31自

然段,感悟战士尊重将军,关心将军身体的用心。)

①如果你是将军,听到了队长的那番话,你会怎么想?

②学生交流。

预设二:将军与战士分食一桶菜汤。(引导学生品读第33〜35自然段)

采访活动。

环节一:将军,你给战士们分菜,看到他们马上躲远,你当时是怎么

想的?

学生交流。

环节二:将军,你为什么把菜倒进汤里?

学生交流。

环节三:将军,看着战士们自觉地围了过来,喝着你舀给他们的菜汤,

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指导学生揣摩将军的内心活动,为写将军日记做准备。

①学生交流。

②小结:战士们关心年迈的将军,为将军送上一盘自己亲手种的珍贵

的蔬菜。将军心疼战士,把菜倒入汤里和战士们一同吃。

预设三:战士背土带菜种到岛上。(引导学生品读第6〜8自然段,感

悟战士思念家乡,又善于改造环境的决心。)

①学生交流。

②追问:如果你是将军,听到了队长的这番话,你对这群战士又会有

怎样的想法?你想对岛上的战士说些什么呢?

③小结:正是有了这样一群爱动脑、肯创新的战士,才有了小岛上的

一片绿色菜地。这是小岛的希望。

预设四:油布的秘密——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品读第29自然段,感

悟战士的中国情,爱国心。)

①追问:将军,当你看到这一幅由菜构成的中国地图时,你的想法是

怎样的?

②学生交流。

2.小结:守卫祖国的每一位战士眼里是中国,心里也是中国,满满

的爱国情,让我们牢牢记住这群最可爱的人。

设计意图:教师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揣摩语言,

交流对人物品质的理解,学生在平等的对话中交换思想,重点品悟人

物的心理,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六、指导写日记

1.将军带着我们参观了小岛,让我们认识了一群不怕吃苦、热爱祖

国、敢于创造的守岛战士。将军有一个习惯,就是写日记,他准备把

这次小岛之行写进日记里。我们来帮他回顾一下他上岛之后看到了什

么,听到了什么,他和战士们又发生了什么事,心情又是怎样的。

(生交流,师相机板书)

2.指导学生选择一个环节来写日记片段,强调突出将军的心理活动。

(相机板书:心理活动)

3.学生写日记,教师巡视。

4.指名交流,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努力创设让学生书写的情境,

善于捕捉学生书写的题材,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书写指导,并鼓励学

生交流。

七、延伸到课后

1.写一篇完整的《将军上岛日记》。

2.观看《守岛夫妻》的视频。

设计意图:课堂授之以渔,课外拓展延伸,趁热打铁,训练学生的写

作能力。

板书设计

小岛

1.将军上岛。

看到:油布

绿油油的菜地

听到:土和菜种是战士们从家乡背来的

2.战士邀吃晚饭。

看到:一盘小白菜

菜地里的中国地图

3.与战士让菜。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

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因此,教学中我注重做到以

下两点:

1.不动笔墨不读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即读书做记号。

解决生字词难题时,我指导学生将小组内的困惑记录下来。感悟小岛

特点时,我指导学生圈画相关语句。品悟人物形象时,我指导学生找

我最令你感动的地方,并写写体会和感受。教师一定要创设学生学的

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阅读任务中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2.提倡讨论式教学。课堂初,我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生字词

困惑,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确立学的主体性地位。课堂中,我

抛出主要问题:“找找最让你感动的地方,说说理由。”学生在读文、

思考之余,进行大胆交流,思维的火花碰撞,让课堂在交流探讨中深

入文本背后,帮助学生感悟人物品质,揣摩人物心理,为写日记做好

准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小岛教案与反思【第3篇】

一、教材分析

《小岛》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以“爱国情

怀”为人文主题,本课讲述的是我国南海一岛礁上守岛官兵艰苦卓绝

的生活和满腔的爱国情怀。

这篇课文以将军的行踪为线索,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将军登上

小岛后发生的故事。文章第1自然段介绍小岛的特点,并引出岛上的

战士。中间部分写将军登上小岛后的见闻,重点写了小菜园和吃饭两

个场景,其中有伏笔、有照应,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文章的最后两个

自然段写将军离开小岛时的表现,从中体会出将军对边防战士崇高的

敬意。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小岛》

这篇课文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学习本课前,建议教师让学生结

合学习的需要有目的地查找资料,如:搜集有关南海岛屿的位置大小、

气候变化、生存环境等方面的资料,使学生初步了解守岛官兵艰苦卓

绝的生活和满腔的爱国情怀,进而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自主识字,并掌握理解词句的方法,能通过预

习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且也有了一定的理解课文的能力。

教学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认识生字词,不理解的词语查词典和其

他工具书解决。由于这篇课文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可在课前布

置学生搜集、整理和守岛部队生活有关的资料。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域、艇”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哼”。

2.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能用将军的口吻,讲述自己登上小岛后

发生的故事。

3.结合资料和关键语句了解我国守岛部队的生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

情。

四、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能用将军的口吻,讲述自己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阅读学习提示,导入新课

1.导入: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有这样一座小岛,它远远望去,就像

一片云在天边浮着。这里树少,草少,土也很少,却驻扎着一群海军

士兵。教师板书课题:小岛。

2.今天我们将走进这座小岛,去聆听一个动人的故事。下面,请大家

自主阅读学习提示,勾画出本课的学习要求。

【设计意图】开课伊始,通过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

生的学习兴趣。熟悉学习提示,紧扣教学重点,以此为总目标,可以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

1.要求: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2.检查学生朗读情况,交流预习成果,教师相机指导。

点拨:

(1)“盾”是前鼻音,“艇、咙”是后鼻音,“炊、勺”是翘舌音。

(2)多音字“哼”在本课读“hng”,表示不满意或者不相信。

【设计意图】五年级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学字词的能力,通过检查学

生预习的情况,组织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和教师点拨的方式解决

字词的困惑。

3.引导学生思考: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情?

4.提问:如果你就是那位登上小岛的将军,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

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点拨:发现菜地,产生疑惑;解开疑惑,分菜同享;心存感动,将军

敬礼。

【设计意图】通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使学生更好地梳理

出将军在海岛上的经历,为讲好故事打下基础。

(三)细读课文,准备讲述

1.进入情境,体会将军的心理历程。

(1)要想用将军的口吻讲好故事,就要深入了解角色,体会将军的

内心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就是登上小岛的将军,面对以下情

境,你会想到什么?

①当你发现菜地时,不由得一愣,你在想……

②当你决定要留下来吃晚饭,你在想……

③当你看到炊事员端来一盘菜,你在想……

④当你看到中国地图形状的菜地时,你在想……

⑤当你听到队长的解释,你的鼻子发酸,你在想……

(2)以将军的口吻讲述自己的所见所想,可以联系上下文,通过将

军的动作、神态进行角色代入,思考:将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神态和

动作?为什么会用这样的语气?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

(3)小组讨论: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如果你就是这位将军,

面对以上情景,你会想到些什么?

(4)展示交流: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一名成员,任选一个情

境,以将军的身份讲一讲他登岛的所见所想。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代入的方法讲述,学生可以更多、更直接地与

文本对话,这样能更深入地体会到将军的心理历程。教师适时的引导

和点拨,创设情景,能打开学生的思路,起到拨云见日的效果。

2.结合资料,加深认识。

(1)学习课文第三部分。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提问:在我国广阔的

海岸线上,有许多这样的海岛,上面驻守着无数像这个小岛上的士兵

一样的海防战士,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他们的使命是什么呢?

(2)组织全班同学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教师相机补充有关海岛的

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资料补充、感情朗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战士们艰

苦奋斗的精神,关爱长者的言行,热爱祖国的情怀等多方面感悟。

(四)互助合作,讲好故事

1.再读学习提示,思考:用将军的口吻讲这个故事,应该注意些什么?

点拨:

(1)第一人称来讲述;抓住主要情节。

(2)给人物配上相应的动作和神态。如:讲述“将军重重地放下筷

子,起身”时,可以边讲边做相应的动作;讲述“将军白了他一眼”

时,可配上眼神表现出来,会为表现人物的形象增色不少。

(3)还可以抓关键词,揣摩人物语气。如例句中“喉咙哽了一下”

的“哽”字,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哽”的含义和原因,以此来揣

摩将军此时说话的语气、语调。

2.全班展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讲述,教师及学生评价、鼓励。

3.提问:将军为什么要面向小岛行军礼?

点拨:将军对战士们崇高的敬意,进一步体会到战士们艰苦奋斗的精

神,热爱祖国的情怀。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评价、交流,使学生能用将军

的口吻讲好故事,真正领悟将军军礼的含义,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

完成本课学习提示中的要求。

七、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板书呈现文章脉络、教学重点及要求,借助板书能帮助

学生较好的完成教学重点,使其进一步对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有更深的

认识和情感的升华。

八、作业建议

用将军的口吻,把将军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给家人听,使学生巩固本课的知识点,进

一步体会我国守岛官兵艰苦卓绝的生活和满腔的爱国情怀。董芳沙

河市教研室

【反思】

《小岛》讲述的是一位将军在视察自己管辖的小岛驻军时的所见所闻、

所作所为,反映了小岛战士虽然生活艰苦,但他们具有热爱海岛,热

爱祖国的赤子之心,表现了将军关心战士疾苦,与士兵平等的高尚品

质。

本课按事情发展顺序展开故事情节。全文以战士“以岛为家”为

主线,字里行间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是

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训练的好文章。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抓住以下几点指导学生感悟文本,努力达成

高效课堂。

一、给学生质疑问难的契机,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上课伊始,我先营造问题情境,让学生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引导学生主动发问,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求知欲望的不

断提升和思维习惯的不断养成。《论语》中共有117个问题,其中109

个是弟子问孔子的,7个是弟子互问的,只有1个是孔子问学生的。

这对我们应有所启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问题。

因为这种发现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超越知识和技能,走向智

慧与鲜活。

二、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契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是关系到学生能否自主学习

的关键。

第一,教法服从学法。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位

置上,教师的一切行为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从学生的学习角度来设

计教学方法,这是向学生传授学法的最好形式。从学生学会一篇课文

的角度来设计教路,每个程序中,既有要达到的目标,又有达到这个

目标的方法。教学中,学生按这样的顺序由浅入深地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