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版) 高考化学复习_第1页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版) 高考化学复习_第2页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版) 高考化学复习_第3页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版) 高考化学复习_第4页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版) 高考化学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化学【二轮・精准提升】重难点精讲精练

专题07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考情分析

①试题一般都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涉及元素化合物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与制

备等知识,但单纯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记忆与简单应用的试题有所减少。

②采用了以实际情境为依托、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融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理论、

化学实验、化学计算、有机化学知识等于一体的综合考查方式。

③以对工业生产、材料科学等生产生活中的热点物质的研究为载体,考查结合非金属元

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实验方法。融实验技能、设计技能、探究方法、分析归纳、信息采集整

理等为一体;或设计成开放性探究实验,通过改变条件、改变装置、改变结论等方式进行考

查。

要求复习时,熟练掌握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如C、N、O、Si、S、Cl等)及其重要

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预计2023年将会进一步注重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知识的整体性和探究性,强

化与生活、生产、社会实际问题的联系。

二、考点剖析

【考点一】氯及其重要化合物

氯是典型的活泼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复习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

1.,,价_二维图,,存脑中

氯元素化合价

ClO-HClO^NaCIO

+72744

+5C12O5->HC1O3-►KClO3

+4

+3Cl2O3-HC102-*NaC102

+1ω,^HClONaClO

&41

0HCl^1L

-1------------------------->KC1

氢化物单质氧化物酸盐物质类别

―10+1÷3+5÷7

理清知识主线:HCl―>CI2—>HC1O―>HCIO2—>HC1O3—>HC1O4

2.“几种转化”要记清

(1)常规转化:写出上图中标号的化学方程式。

①C12+H2O=HCI+HClO

②CL+2NaOH=NaCl+NaClθ+H2O

③4HC1(浓)+MnO2MnCl2+Cb↑+2H2O

④HClo4+NaOH=NaClO4+H2O

(2)拓展反应:完成下列制取氯气的反应。

①KeIo3与浓盐酸反应:KC1O3+6HC1(⅛)=KCI+3C12↑+3H2O;

②Pb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PbO2+4HCI(浓)2PbCl2+CI2T+2H2O;

③KMnO4与浓盐酸反应:2KMnCU+16HCl(浓)=2KCl+2MnC12+5CbT+8H2θ;

④Ca(Cl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Ca(ClO)2+4HC1(⅛)=CaCl2+2C12↑+2H2Oo

⑤将Cb通入石灰乳中(用化学方程式表示L2Cl2+2Ca(OH)2=CaCl2+Ca(ClO)2+2H2C‰

⑥在空气中漂白粉漂白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a(ClO)2+CO2+H2O=CaCO3;+

2HCI0o

⑦向FeBn溶液中通入少量Cb的离子方程式:2Fe2++CL=2Fe3++2Cl,

2+-3+

⑧向FeBn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CL的离子方程式:2Fe+2Br+2Cl2=2Fe+Br2

+4CΓ,,

2+3

⑨向FeBn溶液中通入过量Cb的离子方程式:2Fe+4Br^+3Cl2=2Fe'+2Br2+6CI

0

⑩将SO2和CL混合,漂白性减弱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SO2+C12+2H2O=4H

++SOΓ+2CΓO

3.“易错易混”再提醒

(1)液氯密封在钢瓶中,而氯水、次氯酸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2)ImoI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可能为2NA、NA或小于NA(CI2和H2O的反应为可逆

反应)。

(3)实验室制Cb,除了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外,还可以用KMno4、KClO3,NaeIo与

浓盐酸反应且都不需要加热,如:C10^^+CΓ+2H^=C12↑+H20O

(4)酸化KMno4溶液,是用H2SO4酸化而不是盐酸。

(5)CIO不论在酸性环境中还是在碱性环境中均能体现强氧化性,如CIo与SoW、I、

Fe?+均不能大量共存;CIe)-体现水解性,因HCIo酸性很弱,ClO-水解显碱性,如:Fe3++

-

3C10+3H2O=Fe(OH)3l+3HC10,所以Clcr与Fe3+、Af*+均不能大量共存。

(6)向Ca(ClO)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生成CaSO4而不是CaSO3,其离子方程式为Ca?++

2+

3C10^+SO2+H2O=CaSO4J,+Cl^+2HC10(少量SO2),Ca+2C1O^+2SO2+

2H2O=CaSO4l+2C「+SO∕+4H+(过量S02)o

(7)当Fe和Cb在点燃条件下反应时,不论Fe过量或不足,由于CL的强氧化性,产物

一定是FeCho

(8)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0,漂粉精的有效成分为Ca(CIc)84消毒液和洁厕灵

不能混合使用,其原因是ClO-+C「+2H+=C12T+H2O。

(9)由于电离常数KaI(H2CO3)>Ka(HClO)>Ka2(H2CO3),所以向NaClO溶液通入CO2,

不论CO2过量还是少量,均发生Co2+H2O+CIO=HC10+HC0],但Cθ2(少)+Ca(C10)2

+H2O=CaCO3;+2HCIOo

(10)液澳需要用水封,澳蒸气呈红棕色,液浸呈深红棕色,滨水呈橙色,溟的CCI4溶液

呈橙红色。

题组训练:

1.如图所示为氯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7

+5

+4

+1■④⑥

0•②

-1■①⑤

氢化物单质氧化物酸钠盐物质类别

A.①的浓溶液与⑦混合能反应B.②和④都具有漂白性

C.电解⑤的水溶液可制备金属Na和CLD.⑥的水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不容易变质

【答案】A

【详解】

根据氯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可知,①为Hc1,②为CU,D为CM,④为HCK),⑤为

NaCb⑥为NaeI0,⑦为NaClo一

A.HCl中氯元素化合价可以升高,具有还原性,NaCIO3中氯元素化合价可以降低,具有

氧化性,因此两者混合可以发生反应,A项正确;

B.Cl?没有漂白性,HClo有漂白性,B项错误;

C.电解NaCl溶液得到的是NaOH、Cl)和H2,电解熔融NaCl才能得到金属Na和,

C项错误:

D.NaCIO溶液露置在空气中容易与CO2反应生成易分解的HClO而失效,D项错误。

故选Ao

2.BaCl2∙2H2θ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晶体,可用于电子、仪表、冶金等工业。某实验小组按

如图所示装置制备BaCl2∙2H2θ,反应原理是2HCl+BaS=BaC¾+H2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ΛBCD

微执

A.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是HFOH浓)+NaCI=^NaHSo4+HθT

B.装置B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C.装置D中的试剂可选用CUSo4溶液

D.蒸干装置C中反应后的溶液,可得到BaCl2-2氏0

【答案】D

【详解】

在装置A中浓硫酸与NaCI在微弱条件下反应产生NaHSo八HCl,装置B是安全瓶,可以

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在装置C中发生反应2HCl+BaS=BaCb+H2S,然后将溶液蒸发浓

缩、冷却结晶、过滤可分离得到是BaCb∙2Hq0

A.在装置A中浓硫酸与NaCl在微弱条件下反应产生NaHSo4、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微执

为H2SO4(浓)+NaCl-------NaHSO4+HCl↑,A正确;

B.HCl极易溶于水,若没有装置B,当装置C中由于HCI溶解导致气体压强减小时,C

中溶液会沿导气管进入装置A,从而引发倒吸,故B的作用是防止倒吸,B正确;

C.装置D中的试剂可选用CUSO4溶液以吸收HzS气体,反应产生CUS黑色沉淀,从而可

防止污染大气,C正确;

D.若蒸干装置C中反应后的溶液,溶液蒸发,得到饱和溶液,直接加热蒸干,

BaCl2∙2H2θ会失去结晶水,因此可根据BaCI2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采用蒸发

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可得到BaCI2∙2HZO,D错误;

故互合理选项是D。

3.将浓盐酸加到KMno“中进行如图(a〜C均为浸有相应试液的棉花)所示的探究实验,反

应一段时间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处变黄色,说明Cl?具有还原性

B.b处变橙色,说明非金属性Cl>Br

C.C处红色逐渐变浅,说明Cl,具有漂白性

D.浓盐酸与KMno4反应,只体现HCl的酸性

【答案】B

【详解】

A.a处变黄色,说明Cl?好和亚铁离子反应生成铁离了•,氯元素化合价降低,体现氧化

性,A错误;

B.b处变橙色,说明氯气和澳化钠反应生成澳单质,则非金属性CI>Br,B正确:

C.挥发出的盐酸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导致C处红色逐渐变浅,故不能说明C]具有漂白

性,C错误;

D.浓盐酸与KMnO4反应,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升高,Hel也体现出还原性,D错误;

故选Bo

4.KlO3常用作食盐中的补碘剂,可用“氯酸钾氧化法”制备,该方法的第一步反应为

Δʌ

61,+IlKClO3+3H2O=6KH(IO3)2+5KCI+3C12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消耗6mol的I?时,反应中转移30mole-

B.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

C.可用石灰乳吸收反应产生的Cb制备漂白液

D.不可以用酸化的淀粉碘化钾溶液检验食盐中1。3的存在

【答案】B

【详解】

该反应氧化剂为KClO3,Cl化合价由+5价降为了O价和-1价;还原剂为12,化合价由O价

升为+5价。ImOl该反应转移60mol电子。

A.该反应消耗6mol的I?时,反应中转移60moQA错误;

B.该反应中氧化剂KCIO3与还原剂E物质的量之比为11:6,B正确;

C.石灰乳吸收CL后可制得漂白粉,C错误;

D.因为在酸化条件下可以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b从而遇淀粉变蓝。因此可以

用酸化的淀粉碘化钾溶液检验食盐中IOj的存在,D错误。

因此,本题选B。

5.下列说法不正画的是()

A.将粗硅用HCl转化为SiHCl3,再经H?还原得到高纯硅

B.NaClO比HCIo稳定得多,NaCIo溶液可长期存放而不分解

C.碳化硅(SiC)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结构,硬度很大,可作耐磨材料

D.硝酸生产尾气中的NOX可用Na2CO3溶液或NH3处理

【答案】B

【详解】

A.炼制高纯度硅时,先将粗硅与HCl反应生成SiHCl3,SiHCb再与氢气反应生成单质

硅,A正确;

B.NaCIO溶液长期放置会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光照条件下分解生

成HCl和。2,B错误;

C.碳化硅与金刚石结构类似,硬度大可用作耐磨材料,C正确;

D.硝酸生产尾气中的NOx可与碳酸钠或者NH3反应,故可用碳酸钠或者NM吸收NO*,

D正确;

故答案选B。

【考点二】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硫是与化工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元素,在自然界中既可以以化合态存在,

又可以以游离态存在。复习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

I.“价—类二维图,,存脑中

硫元素化合价

氢化物单质氧化物酸盐物质类别

-20÷4÷6÷6

理清知识主线:H2S—>S―>SO2—>SO3(H2SO4)

2.“几种转化”要记清:写出上图中标号的化学方程式。

①SCh+2H2S=3Si+2H2O

②SO2+CL+2H2O=H2SO4+2HCl

③Cu+2H2SO4(浓)盘=CUSO4+SO2↑+2H2O

(4)2Na2SO3+O2=2Na2SO4

3.重要反应规范书写:用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热的烧碱溶液可以除硫,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S+6OH=2S2^+SOΓ

+3H2O5.

(2)将SO2气体通入FeCl3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

表示):

3+2++

SO2+2Fe+2H2O=SOΓ+2Fe+4H<,

(3)S2-和SOr可以大量共存,但加入HzSCUB,则不能大量共存,其原因是(用离子方

程式表示):

2-+

2S+SθΓ+6H=3Si+3H2Oo

⑷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若加入KNO3则有白色沉淀生成,其原因是

2+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Sθ2+3Ba+2NO3+2H2O=3BaSO4+2NO↑+4H'o

(5)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将H2S气体通入CUSO4溶液中:H2S+CuSO4=CuSi+H2SO4ɑ

②将SCh通入H2S溶液中:2H2S+Sθ2=3Sl+2H2θ°

③CU和浓H2SO4混合加热:Cu+2H2SO4(浓)ɪɪCuSO4+SO2↑+2H2O(.

®C和浓H2SO4混合加热:C+2H2SO4(浓)ɪɪCO2↑+2SO2↑+2H2O<.

⑤实验室利用Na2SO3和浓H2SO4制S02:Na2SO3+H2SO4(i⅛)=Na2SO4+H2O+S02↑»

4.“易错易混”再提醒

(1)除去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硫,除了用热的NaOH溶液,还可以用CS2,但不能用酒

精。

(2)SO2使含有酚醐的NaOH溶液褪色,表现SCh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使品红溶液褪色,

表现SCh的漂白性;能使滨水、酸性KMnO$溶液褪色,表现SCh的还原性;SCh与HzS反

应,表现SO?的氧化性;SCh和CL等体积混合通入溶液中,漂白性不但不增强,反而消失。

(3)把S0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没有沉淀生成,但若通入NH3或加入NaOH溶液,

或把BaCl2改成Ba(NO3)2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前两者生成BaSO3沉淀,后者生成BaSO4沉

淀。

(4)浓HNO3和Cu(足量)、浓H2SO4和Cu(足量)、浓盐酸和MnO2(足量)在反应时,随反

应进行,产物会发生变化或反应停止。注意区分Zn和浓H2SO4的反应。

题组训练:

1.(2021•山东等级考)工业上以Sθ2和纯碱为原料制备无水NaHSo3的主要流程如图,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NaHSO3

纯碱、水

A.吸收过程中有气体生成

B.结晶后母液中含有NaHCe)3

C.气流干燥湿料时温度不宜过高

D.中和后溶液中含Na2SO3⅛NaHCO3

【答案】B

【详解】

根据工艺流程逆向分析可知,以二氧化硫和纯碱为原料,得到结晶成分为NaHSO3,则母液

为饱和NaHSo3和过量的二氧化硫形成的亚硫酸,溶液呈酸性,所以加入纯碱进行中和,涉

及的反应为H2SO3+2Na2CO3=Na2Sθ3+2NaHCO3,NaHSO3+Na2CO3=Na2SO3+

NaHCO3,所以调节PH为8进行中和后得到Na2SO3和NaHCo3,通入二氧化硫气体进行混

合吸收,此时吸收过程中发生反应为Na2SO3+SO2+H2O=2NaHSO,4,SO2+

NaHCO3=CO2+NaHSO3I,此时会析出大量NaHSo3晶体,经过离心分离,将得到的湿料

再进行气流干燥,最终得到NaHSc)3产品。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吸收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生成,

A正确;结晶后母液中含饱和NaHSO3和过量的二氧化硫形成的亚硫酸,没有NaHCO3,假

设产物中存在NaHCo3,则其会与生成的NaHSCh发生反应,B错误;NaHSc)3高温时易分

解变质,所以气流干燥过程中温度不宜过高,C正确;结合分析可知,中和后溶液中含Na2SO3

和NaHCo3,D正确。

2.(2021.德州二模)为探究某些硫的含氧酸盐的部分性质,进行如下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①测得0.01mol∙L1NaHSo3溶液的PH约为5。

②向0.0ImoI∙LINaHSo3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KMne)4溶液,溶液的紫红色褪去。

③向0.1mol∙L-Na2S2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及淡黄色沉

淀。

④在Ag+催化条件下,向(MmOl∙L∣K2S2O8无色溶液中滴加MnSe)4溶液,溶液变为紫

红色。

由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

A.实验①说明:ATai(H2SO3)^a2(H2SO3)<Kw

+2+

B.实验②中发生反应:5HSO3+2MnO4+H=5SθΓ+2Mn+3H2O

C.实验③中的淡黄色沉淀为S,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为SCh

D.实验④说明:该条件下,S2θa的氧化性强于MnO4

【答案】A

【详解】

PH约为5说明NaHSO3溶液显酸性,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即λTa2(H2SO3)>

Kh(HSo3),又因Kh(HSO3)=κ∕sθ'则Kal(H2SO3)∙Ka2(H2SO3)>Kw,A符合题意;在酸

性环境中,HSO3与Mn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可

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SO'+2MnOI+H+=5SθΓ+2Mn2++3H2θ,B不符合题意;

Na2S2O3与He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2HCl=2NaCI+S1+S02↑+H2O,则生成的

淡黄色沉淀为S,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为SO?,C不符合题意;溶液变为紫红色,说明Mn?

'被S2。,氧化为MnO4,则SzOl的氧化性强于MnO4,D不符合题意。

3.焦亚硫酸钠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利用烟道气中的SO2生产NaFzOs(焦亚硫酸

钠)的工艺如图,已知:NaHSo3过饱和溶液经结晶脱水可制得Na^JOs。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Na2CO3Sf2Na2C,固体SO2

饱新溶赖---ɪ————ɪ————ɪ——---------------

价侬

LejH口HIll上阿赢永卜Na2S2O5

pH=4.1pH=7~8pH=4.1

A.步骤I得到NaHSo3溶液

B.步骤H的目的是使NaHSO3转化为Na2SO3,可用NaOH溶液代替Na2CO3固体

C.工艺中加入Na^COj固体、并再次充入SO,的目的是得到NaHSoJ过饱和溶液

D.在测定某葡萄酒中残留量时,可用一定浓度的碘标准液进行滴定

【答案】B

【详解】

A.本题考查生产Na2S2O5的工艺流程分析。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SO2使溶液的PH

变为4.1,此时得到NaHSO3溶液,A正确;

B.步骤II的目的是使NaHSO3转化为Na2SO3,该步操作需要调节溶液的pH=7~8,

NaOH的碱性过强,所以不能用NaOH溶液代替Na<O3固体,B错误;

C.结合以上分析可知,步骤I[使NaHSO3转化为Na2SO3,步骤In再次充入S0”调节

PH=4.1,得到NaHSO3过饱和溶液,以便于后续结晶脱水得到NaSo5,C正确;

D.Na2S2O5为抗氧化剂,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够与碘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用一

定浓度的碘标准液测定葡葡酒中Na2S2O5的残留量,D正确;

故选Bo

4.(202卜北京等级考)室温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约40体积的Se)2。用试管收集SCh后进行

如下实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试管内液面上升,证明SCh与HzO发生了反应

B.试管中剩余少量气体,是因为SCh的溶解已达饱和

C.取出试管中的溶液,立即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原因是:S02+H2OH2SO3,

HzSCh="H'+HSOI、HS07q^H++S0f

D.取出试管中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PH下降,是由于S02挥发

【答案】C

【详解】

由题意可知,S02易溶于水,也能使液面上升,故A错误;由1体积水溶解约40体积SO2

可知,SCh的溶解未饱和,故B错误;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显酸性,SO2

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为弱酸,分步电离出氢离子,故C正确;亚硫酸具有较强的还

原性,易被氧化为硫酸,弱酸变强酸,也能使PH下降,故D错误。

5.将铜丝插入浓硝酸中进行如图(a~c是浸有相应试剂的棉花)所示的探究实验,下列分析

正确的是

c.NaOH安全

铜丝溶液气球

$a.紫色b.淀粉

E石蕊KI溶液

浓硝酸

A.CU与浓硝酸反应,硝酸只表现出酸性,产生红棕色气体

B.a处可观察到棉花变红后褪色

C.b处观察到棉花变蓝,说明NO?具有还原性

D.c处NaOH能与产生的气体发生复分解反应

【答案】B

【详解】

A.铜丝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N02,硝酸表现出氧化性,A错误;

B.Neh溶于水生成硝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然后硝酸的强氧化性又使其褪色,B正

确;

C.b处观察到棉花变蓝,说明NO2具有氧化性,C错误;

D.NaOH吸收NCh和NO尾气生成亚硝酸钠,有化合价的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D错

I天;

故选Bo

【考点三】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氮是与化工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另一重要元素,在自然界中既可以以游离

态存在,又可以以化合态存在。复习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

1.,,价一类二维图,,存脑中

氮元素化合价

理清知识主线:NH3―>N2—>N20—>NO―>NO2—>HNO3

2.“几种转化”要记清

⑴常规转化:写出上图中标号的化学方程式。

催化剂

Φ4NH3+5O2ɪ=4NO+6H2O

(2)3NO2+H2O=2HNO3+NO

(3)NH3+HCl=NH4Cl

@2NH4C1+Ca(OH)2=^=CaCl2+2NH3↑+2H2O

(2)拓展反应

®N02和O27昆合气体通入水中:4NO2+O2+2H2O=4HNO3»

②NO、Ch同时通入同一水中:4N0+3O2+2H2O=4HNO3»

Λ

③将NH3通到灼热的CUo中,固体由黑色变红色:3CUo+2NH33Cu+N2+3H20o

④用NH3可以检验Cb管道是否漏气,若漏气则有白烟生成:8NH3+3C12=6NH4C∣+

N2O

3.“易错易混”再提醒

(I)NO只能用排水法或气囊法收集,NO2不能用排水法,一般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3+

(2)工业上制备的盐酸显黄色是因为溶有Fe,而浓HNo3显黄色是因为溶有NO2o

(3)NO2或Ne)与。2通入水的计算中常用到:4NO2+O2+2H2O=4HNO3>4NO+3O2

+2H2θ=4HNθ3两个方程式,也可以利用N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进行

计算。

(4)强氧化性酸(如HNO3、浓H2SO4)与金属反应不生成H2;金属和浓HNc)3反应一般生

成NCh,而金属和稀HNO3反应一般生成N0。

(5)实验室制备NH3,除了用Ca(OH)2和NH(1反应外,还可用浓氨水的分解(加NaOH

固体或CaO)制取,而检验NH;须用浓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

的气体,以确定NH;的存在。

(6)收集NE时,把一团干燥的棉花放在试管口,以防止与空气对流:收集完毕,尾气

处理时,应放一团用稀硫酸浸湿的棉花在试管口,以吸收NH3。

(7)浓盐酸和浓氨水反应有白烟生成,常用于HCl和NH3的相互检验。

(8)常见的氧化性酸和还原性酸:

①氧化性酸:HNO3、浓H2SO4、HClO等,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中心原子被还原,

其还原产物为HNo3—NO2或No(N2、N2O、NHi等)、H2SO4(i⅛)→SO2ΛHCIo-÷C「(或Cl2)»

②还原性酸:H2SO3>H2S,Hl›HBr、HCl等。

题组训练:

1.如图是某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其中A为正盐,X是一种强碱,通常条件下Z是无色液体,

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大16,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化合价右F&G

E∕r

Yf

Y.D

氢化物单质氧化物含氧酸盐物质类别

A.A作肥料时不适合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B.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中B的沸点最低

C.C一般用排水法收集

D.DTE的反应可用于检验D

【答案】B

【详解】

正盐A和强碱X反应生成氢化物B,则B为NH3,B和Y连续反应最终生成E,且E的相

对分子质量比D大16,则Y为。2,C为N2,D为NO,ENO2,NO2和无色液体Z反应

得到含氧酸F,则Z为H2O,F为HNO3。核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

K2CO3,CO歹水解使溶液显碱性,二者混合施用会降低肥效,A项正确;NHa分子之间存在

氢键,其沸点比PH3高,B项错误;N?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相差不

大,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可利用其难溶于水的性质,用排水法收集,C项正确;NO生成

NO2,颜色由无色变为红棕色,可以检验NO的存在,D项正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NHI取试样少许于试管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热,用湿

润蓝色石蕊试纸检验,若变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NH;

B.在萃取操作中往往因为振摇而使得分液漏斗中出现大量气体,可以通过打开上口瓶塞

的方式来放气

C.在“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的测定''实验中,将镀锌铁皮放入稀硫酸中,待产生气泡的速

率显著减小时.,可以判断锌镀层已反应完全

D.探究影响Na^SzQ与稀HAO,反应速率的因素时,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快慢判断反应速

【答案】C

【详解】

A.应该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故A错误;

B.出现大量气体,是通过打开下面活塞的方式来放气,故B错误:

C.锌的活泼性大于铁,在“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的测定”实验中,将镀锌铁皮放入稀硫酸

中,锌作负极,铁作正极,原电池能加快锌被腐蚀的速率,只有铁时不能构成原电池,生

成氢气的速率减小,所以当待产生气泡的速率显著减小时,可以判断锌镀层已反应完全,

故C正确;

D.由于二氧化硫易溶于水,不能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判断反应速率,但通过观察

出现浑浊的快慢来判断反应的速率,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固氮和人工固氮都是将N2转化为NE

B.利用HNo3的强氧化性与Nh反应制备硝酸锈

C.常温下可用铝制容器盛装稀硝酸

D,多种形态的氮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形成了自然界的“氮循环”

【答案】D

【详解】

A.自然固氮一般是指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生成NO,自然固氮过程中不能生成氨气,

故A错误;

B.HNo3与N&反应生成硝酸镂,表现硝酸的酸性,故B错误;

C.铝与稀硝酸能反应,不能用铝制容器盛放稀硝酸,故C错误;

D.氮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物质的转化实现了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故D正确;

故选:D。

4.一定量的CUS和CsS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HNO3中,收集到气体VL(标准状况),向

反应后的溶液(存在CM+和SO;)加入足量NaOH,产生蓝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

到CUOl2.0g。若上述气体为No和NO2的混合物,且体积比为1:1,则V可能为()

A.4.24B.8.17C.8.96D.16.8

【答案】C

【详解】

若混合物全是CuS,其物质的量”(CuS)=M(CUo尸鲁∙=0∙15mol,转移电子物质的量

80g∕mol

n(e-)=0.15mol×(6+2)=1.2mol;NO和NCh的体积相等,设No的物质的量为x、NCh的物

质的量为X,则3x+x=1.2moɪ,解得x=0.3mob故气体体积V=O.6mol×22.4L∕mol=13.44

L;若混合物全是CsS,其物质的量〃©12$)=;'0」511101=0.0750101,转移电子物质的量

n(e^)=0.075mol×(2+8)=0.75mol,设NO为Xmo1、NO2为XmO1,3x+x=0.75mol,计算得

x=0.1875mol,则气体体积为V(气体)=0.1875mol×2×22.4L∕mol=8.4Lo由于物质是CuS和

Cu2S的混合物,则反应生成的气体体积介于8.4L-13.44L之间,只有8.96L符合,故合

理选项是C。

5.用如图所示装置和相应试剂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a中试剂b中试剂c中试剂d中试剂

A铁粉NaOH溶液

验证苯和液漠发生的苯和液溪的HNO3酸化的

是取代反应混合液AgNO3溶液

验证非金属性:NaHCO3溶

B浓盐酸MnO2NaSiO溶液

Cl>C>Si液23

酸性

检验X溶液中有CO

C稀硫酸X溶液KMnO溶澄清的石灰水

:,无so:4

制备并收集少量NO

D稀硝酸铜片水NaOH溶液

气体

A.AB.BC.CD.D

【答案】C

【详解】

A.装置C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会吸收澳化氢和挥发出的浪,导致装置d中硝酸酸化的硝酸

银溶液无法检验是否有澳化氢生成,故A错误;

B.浓盐酸与二氧化钵常温下不反应,挥发出的氯化氢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

碳,说明盐酸的酸性强于碳酸,但元素的非金属性与氢化物的酸性无关,所以无法比较氯

元素和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且氯化氢会优先与硅酸钠溶液反应,干扰碳元素个硅元素

的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故B错误;

C.向X溶液中滴入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不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但能使澄清

石灰水变混浊可以说明X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不含有亚硫酸根离子,故C正确;

D.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应从装置C的短管通入气体,则装置C无法收集一氧化氮气体,且

一氧化氮是不成盐氧化物,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故D错误;

故选C。

【考点四】碳、硅及其重要化合物

硅元素的非金属性不强,但其具有“亲氧”特性,使硅元素在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只有

化合态,其主要以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对于碳、硅两元素,复习时应从以下几个

方面掌握:

1.树立物质转化思想

(1)理清知识主线

-4O+2+4

CH4<_C—>co->co2

-4O+4+4

SiH4‹一~Si―>SiO2(H2SiO3)

(2)形成网络构建

CO+HOC八,「A、

2ʌ2Ca(HCO3)2

NaOH

aOFU"

NaHCO3

CO2+H2O

2.重要反应规范书写:用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_占燃

(I)Mg在CO2中燃烧:2Mg+CCh今42MgO+C.

2+

(2)“水滴石穿”的反应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aCO3+CO2+H2O=Ca+2HCO;o

(3)“钟乳石”的形成过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aCO3+CO2+H2O=Ca(HCO3)2,

Δ

Ca(HCO3)2=CaCO3∣+CO2↑+H2Oo

(4)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的离子方程式:2Na*+C0Γ+C02+

H2O=2NaHCO3h

(5)氯氟酸不能用玻璃瓶盛放,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SiO2+4HF=SiF4↑+2H2Oɑ

(6)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SiO2+2OH

=SiO?+H2Oo

(7)侯氏制碱法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O2+NH3+NaCl+H2O=NaHCO3I+

NH4CL

题组训练:

1.类比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思维,下列各项中类比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已知类比结论

强碱弱酸盐NazCO,溶液通常保存在CH3COONa溶液保存在配有橡胶塞的

A

配有橡胶塞的细口瓶中细口瓶中

2AlCl3+3Na2S+6H2O=2A1(OH),J+2FeCl,+3Na2S+6H2O=2Fe(OH)1Φ+

B

3H2S↑+6NaCl3H2S↑+6NaCl

CCO?为非极性分子Si。?也为非极性分子

DMgCl2溶液低温蒸干得到Mg(OH)2NaCl溶液低温蒸干也可得到NaOH

A.AB.BC.CD.D

【答案】A

【详解】

A.碱性溶液应该保存在配有橡胶塞的细口瓶中,Na2CO3,CH3COONa水解,溶液均显

碱性,故二者水溶液保存在配有橡胶塞的细口瓶中,A正确:

B.FeCl3与Na?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硫和氯化亚铁,B错误;

C.Sio2为共价晶体,是立体网状结构,不存在SiO2分子,C错误;

D.MgCI2属于挥发性酸的弱碱盐,蒸干过程中HCl挥发会促进氯化镁水解得到

Mg(OH)2,而NaCl是强酸强碱盐,不会发生水解,所以低温蒸干得到的仍是NaC1,D错

误;

故答案选A。

2.2022年11月20日晚卡塔尔世界杯正式开幕。在此次史上最“壕”的世界杯中,中国元

素随处可见。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本届世界杯足球采用了名为SPeedShen的纹理聚氨酯(PU)球面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

材料

B.中国电建承建的阿尔卡萨光伏电站使用的电池材料主要为二氧化硅

C.中国宇通新能源客车的引入有助于实现卡塔尔“碳中和”的世界杯目标

D.卡塔尔世界杯主场馆——卢塞尔体育场由中国铁建打造,主体的钢结构属于合金

【答案】B

【详解】

A.聚氨酯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A正确;

B.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太阳能电池板的电池材料主要为单质硅,B错误;

C.新能源客车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碳中和”,C正确;

D.钢为铁碳合金,D正确;

故选:B1,

3.我国在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举世嘱目的成就。下列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港珠澳大桥使用B.高速列车外壳使C∙“中国天眼”使用D.卫星芯片使用

的混凝土用的硬铝的碳化硅的高纯硅

A.AB.BC.CD.D

【答案】B

【详解】

A.混凝土为无机非金属材料,A错误;

B.硬铝属于铝合金,为金属材料,B正确;

C.碳化硅为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错误;

D.高纯硅为无机非金属材料,D错误;

故选B。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Cl3、NO2、CuS均可逆过单质化合生成

B.利用浓硫酸和胆研可验证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C.光照下,甲烷和氯气发生反应,得到的产物均难溶于水

D.黏土是生产陶瓷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均需要用到的原料

【答案】D

【详解】

A.电和O2通过化合反应生成的是NO,CU和S通过化合反应生成的是C%S,故A错

误;

B.利用浓硫酸和胆机可验证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B错误;

C.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的Hel是易溶于水的物质,故C错误;

D.生产陶瓷以黏黏土为主要原料,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以黏土和石灰石为主要原料,故

D正确;

故答案选D。

5.从碑化钱废料(主要成分为GaAs、Fe2O3,SiO?和CaCo,)中回收线和碑的工艺流程如图

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碎化钱

废料Ga

A.“碱浸”时,温度越高,浸取率越高

B.“碱浸”时,每反应ImOlGaAs,理论上消耗《molHq?

c.滤渣m的成分是si。?

D.“操作”用到的主要仪器有酒精灯、玻璃棒、生烟、泥三角

【答案】B

【详解】

碎化钱废料加入过氧化氢、氢氧化钠碱浸,氧化铁、碳酸钙不反应成为滤渣I,GaAsʌ

SiO?和碱反应进入溶液,溶液加入硫酸中和,Ga转化为沉淀、硅转化为硅酸沉淀,沉淀

加入稀硫酸溶解Ga的沉淀得到溶液,分离出硅酸沉淀得到滤渣1H,含保溶液电积得到

钱;中和后的滤液经过蒸发浓缩、降温结晶等操作得到Na3AsO4J2H2O;

A.“碱浸”时使用了过氧化氢,过氧化氢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故反应中温度不能过高,A

错误;

B.“碱浸”时,AS的化合价由-3变为+5,过氧化氢中氧元素化合价由-1变为-2,根据电子

守恒可知,GaAs4H2O2,每反应ImolGaAS,理论上消耗dmolH?。?,B正确:

C.由分析可知,滤渣Hl的成分是硅酸,C错误;

D.“操作”为蒸发浓缩、降温结晶等,用到的主要仪器有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铁架

台,D错误;

故选Bo

【考点五】其他元素扩展

(一)硼

11

:O:

H3BO3的电子式为H:":B:°:H,B最外层有6个电子,属于缺电子原子。硼酸

硼酸

溶于水时,水电离出的OH-中的O提供孤电子对并与B提供的空轨道形成配位键,

h

(H3BO3)故硼酸的解离反应为H3BO3+H2OH+B(0H)7,H3BO3为一元弱酸。

不慎将NaOH溶液沾到皮肤上时,可立即用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硼酸

溶液

「H

I

H少II

硼氢化钠结构式为NauH。NaBE中的H为一1价,具有还原性,故可用作醛类、酮类

O

ɔʌgHaBH4也巴Q^OH

(NaBH4)

和酰氯类的还原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