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下第三单元同步练习(含解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_第1页
语文必修下第三单元同步练习(含解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_第2页
语文必修下第三单元同步练习(含解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_第3页
语文必修下第三单元同步练习(含解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_第4页
语文必修下第三单元同步练习(含解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必修下第三单元同步练习(含解析)高中语文部编

版必修下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三单元同步练习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9年度,曾庆存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可谓实至名归。“温

室栽培二十年,雄心初立志驱前。男儿若个真英俊,攀上珠峰踏北边J

1961年,26岁的曾庆存留学回国时写下这首《自励》诗。59年过去

了,不负初心,他在数值天气预报、地球流体力学、卫星大气红外遥

感、气候与环境科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就。

他是国际数值天气预报的奠基人之一。数值天气预报诞生之初,

准确率并不高,亟须在原始方程研究方面取得突破。1956年,在留

苏期间,曾庆存毅然选择了应用原始方程组做数值天气预报的课题。

这可是一道时人不大敢问津的世界难题。然而,曾庆存从小就有一股

子不服输的劲头,越是难“啃”的硬骨头越要好好“啃”。经过夜以

继日的努力,1961年,曾庆存首创出“半隐式差分法”数值预报,

使天气预报准确率前所未有地提升到了60%以上。自此,数值预报成

为天气预报的主要方法。

曾庆存的学术清单上,国家需求永远排在第一位。1952年,17

岁的曾庆存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当时,学校提出让一部分学生改学

气象专业,他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一是因为当时中国急需气象科学人

才;二是因为幼时家贫,对人民群众生活和农业生产受天气和气候影

响有深切感受。他曾回忆说:“1954年的一场晚霜把河南40%的小麦

冻死了。如果能提前预判天气,肯定能减不少损失。我从小在田里长

大,挨过饿,深有体会。”

1970年,作为科学指导,他暂时放下此前的研究,开始从事当

时在国际上兴起、中国尚是空白的气象卫星和大气遥感相关研究工作。

曾庆存说:“当时做卫星没有经验可参考,资料也很少。但因为是国

家需要的,所以不管怎么样都要把它搞出来!”历尽千辛万苦,曾庆

存带领团队最终解决了卫星大气红外遥感的基础理论等问题,其中的

一些理论,直到现在都在中国和世界气象卫星遥感与资料应用中被广

泛使用。

(摘编自吴月辉《曾庆存问天,让风云可测》,《人民日报》2020

年1月∏日)

材料二:

在中国科学院,曾庆存还以博学多才著称。他带过的研究生和博

士后中,除了来自大气科学专业背景的外,还有来自基础数学、应用

数学、物理学、力学、海洋科学以及控制论和环境科学等不同领域的。

“不管是什么方向的学生,曾老师总能根据他们的特长因材施教。”

戴永久说。在别人眼中,他其实是个很有趣的小老头。比如,他做得

一手好家务,写得一手好书法,经常吟诵摘录古诗,出版了两本诗集,

有着“诗人院士”的美誉。正因涉猎广泛,曾庆存在数值天气预报的

研究基础上,也创下多个‘'第一

“天欲白,兴犹酣,鼓难停,抒不尽,古今中外情。”而今,已

是耄耋之年的曾庆存,正像他写的诗那样,依然壮心不已,对科学如

痴如醉:推动建立研究和预估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的“地球系统

数值模拟装置”。

(摘编自沈慧《曾庆存:风霜雨雪总关情》,《经济日报》2020

年1月∏日)

材料三:

"季风时兮民康物阜,中华文化兮灿烂婀娜。继往开来兮中华学

子,发扬我炎黄德智兮,永据科技之先河!”他的诗句体现出的这种

力争占据科技前沿的精神促使曾院士确立新的奋斗目标一一推动建

立“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曾庆存院士表示“不能用严谨的数学

方式表达的科学问题很难说是属于现代科学范畴的“,以往的靠数理

的公式化求解”已无济于事”,“资料和模型是研究环境变化的两个重

要基础,利用模型进行计算,来保证国家的建设和持续发展是非常必

要的长期以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地球模拟科学特别是在

全球气候变化学术领域具有主导权。同时也掌握了在全球气候变化特

别是全球变暖的减缓、适应措施等方面的话语权,这在很大程度上得

益于上述国家早已提出或建设了自己的地球系统模拟计划。这一计划

的启动,无疑将扭转中国在此领域的被动地位。

(摘编自《他现在要干的事将扭转中国在此领域的被动地位》,

“科学大院”公众号2020年1月11日)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庆存院士出身贫寒,他青年时代就立志攀登大气科学珠峰,

今天虽然已硕果累累,但他仍在努力求索,攀登科学更高峰。

B.在苏留学期间,曾庆存选择了国际气象学的难题,首创“半

隐式差分法”的数值预报,提高了气象预报准确率,从而一举成名。

C.1970年,曾庆存开始从事气象卫星和大气遥感的相关研究工

作,在资料少、无经验的情况下填补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D.在曾庆存对河南农业遭受天灾的回忆中,透露出一个科学家

对群众生活和农业生产的深切关怀,而这种情怀与他幼时经历分不开。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直到现在,在中国和世界气象卫星遥感与资料应用中,曾庆

存及其团队提出的卫星大气红外遥感的基础理论都被广泛使用。

B.正因为曾庆存涉猎广泛、博学多才,所以提高了他在数值天

气预报的研究基础上创下多个“第一”的可能。

C.曾庆存认为,不能用严谨的数学方式表达的科学问题不属于

现代科学范畴,不能再依靠数理的求解。

D.只要做好资料和模型这两个研究环境变化的重要基础,并利

用模型进行计算,就可以保证国家的建设和持续发展。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1952年在北大改换专业,1970年从事全新领域的研究,这两

件事都体现了曾庆存以国家需求为重的拳拳爱国心。

B.“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的建成,将使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

特别是全球变暖的减缓、适应措施等方面具有更多话语权。

C.材料二和材料三都提到曾庆存推动建立“地球系统数值模拟

装置”一事,作用在于突出曾庆存“永据科技之先河”的精神。

D.三则材料都引用了曾庆存的诗作,这样可以更真实全面地展

现人物的特点,也让读者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一个顶级科学家的深远

影响。

4.曾庆存院士是一位国际著名大气科学家,材料中有哪些突出

其成就的体现?请简要归纳。

5.曾庆存院士的科研经历,对于今天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在选择

研究领域上有哪些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粽叶飘香,雄黄酒浓,又是一年端午到。传承千百年,历久而弥

新,这一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今天仍有着浓郁的传统意、文化味。

在湖北秫归,一年一度的端午诗会、龙舟比赛如期开场,吸引了海内

外游客的目光;在安徽合肥,“益起读”公益活动进入社区,和孩子

们在阅读经典中寻找端午节的意义。这些活动,让人们在吃粽子之外,

体会到节日更丰厚的内涵。

近年来,担忧“端午节成为‘粽子节'"的声音不时出现。的确,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千百年来的民俗传统,但如果把端午节等同于吃

粽子,则可能在“除了吃还是吃”的单调活动中遗忘了文化内涵、丢

掉了精神价值。饮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却绝非是唯一载体。端午承

载着我们这个民族相沿不废的集体记忆,这其中的历史传承与文化韵

味,比粽子更加芳香,也更值得品尝。

一个传统节日,就是一杯岁月的陈酿,也是沉淀着厚厚文化土层

的历史河床。端午节,吃粽子只是其中内容之一,它更是除秽驱病的

卫生节,也是诗人节、运动节、女儿节,除了吃粽子,还要挂菖蒲、

赛龙舟、祭屈原。传统中,在端午这天女儿回娘家探亲,家人喝雄黄

酒,备艾叶、菖蒲和大蒜,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戴

香囊……祛病消灾、祭祀祈福、回家团圆、强身健体,千百年来,我

们的祖先从这些美好的生活愿望出发,为端午节创造出许多美丽动人

的习俗,这是应该继承的文化财富。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民俗起源说法众

多,但屈原无疑是端午节最醒目的文化符号。他的爱国情怀、高洁志

向、执着刚毅仍然在现代人心中激起巨大回响。文化是端午节的灵魂,

在这一天,正可以重温历史的厚重、文化的韵味,筑牢民族精神与家

国情怀。

节日的真意,常常需要依托于生活的体验来领悟。“虎符缠臂,

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莺舞“棕包分两髻,艾束著危

冠”,这些细节,让日常生活有了更多仪式感,也因此让端午节增添

了更多雅趣,让人体会到其中天人和谐的态度与美感。

从历史深处深情回望,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一直都在不断丰富和发

展。这本身也是传统文化随着时间在不断生长,并在现代社会获得了

“新生不论过节方式怎么变化,只要传统文化的根和魂还在,我

们的传统节日就会不断接续传承,联通一代代人的心,为人们提供心

灵的滋养和精神的慰藉。

(李思辉《在端午品味文化的芳香》

材料二

20世纪,整个人类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农耕

时代形成的文化传统开始瓦解。尤其是我国,在近百年由封闭走向开

放的过程中,节日文化一一特别是城市的节日文化受到现代文明与外

来文化的冲击。人们深切地感受到传统节日渐行渐远,日趋淡薄,并

为此产生忧虑。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生活愿望出发,为每一个节日创造出许

多动人的习俗。人们用烟花爆竹惊骇邪恶,迎接新年;把天上的明月

化为手中的月饼,象征人间的团圆;在严寒刚刚消退、万物复苏的早

春,赶到野外去打扫墓地,告慰亡灵,表达心中的缅怀,同时戴花插

柳,踏青春游,亲切地拥抱大地山川…这些诗意化的节日习俗,

使我们一代代人的心灵获得了多么美好的安慰与宁静!

当然,习俗是在不断变化的,但我们民族的传统精神是不变的。

这传统就是对美好生活不懈的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家庭

团圆与世间和谐永恒的企望。

(摘自冯骥才《我们为什么要过节》)

材料三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传统的节日仪式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许多节日的文化内涵渐渐不被人重视。今天,在物质生活已经比较富

足的情况下,人们更加注重在感情上相互倾诉、回应彼此的心理和精

神需求,追求节日所带来的幸福感、愉悦感。一些喜欢过西方节日的

人,往往只是想在欢快、温馨的气氛中表达自己美好的情感。这就启

示我们,要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中的“情感”元素,让人们在

节日的氛围里心存敬畏、体验传统、享受亲情、告慰祖先,在感受舒

心与祥和的同时,寄托美好的希望与祝福。

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思想、智慧存在于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中,

传统节日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代表。因此,要重视对传统节日文化

内涵和精神内核的挖掘、整理,让传统节日逐渐融进现代社会的审美

需求,使之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标准。否则,节日就成为没有意义的

空洞符号,不可能行之久远、世代相传。

中国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符号、载体及仪式。文化符号与载

体是节日内涵的重要内容,文化是依靠具体载体来传承的,文化载体

让文化变得生动可感,能够给予人们视觉、听觉、触觉的多元享受。

如春节流行的对联、年画、龙灯、窗花、舞龙等;元宵节的逛灯会、

猜灯谜;重阳节的爬山、赏菊、登高望远等,都是传统节日符号、载

体与仪式感的体现。这些节日载体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有利于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和国际竞争力。

中国是礼仪之邦,仪式表达着中国人对事物重要性、价值性的认

同,没有仪式感的节日难以让人们对节日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

而仪式本身又是让人参与进来的重要方式。一系列依次展开的程序,

代表着节日文化内涵的逐层展示,也是让心灵参与其中审美的过程。

在这样一套看似烦琐的仪式里,人们的情感得到表达和宣泄,节日的

文化内涵和意义也得到彰显和传承。

(摘编自范如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

6.下列对材料中“节日习俗”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节日习俗和人们美好的生活愿望、民族精神、家国情怀、审

美追求等有关,是一笔珍贵的文化财富。

B.节日的文化内涵不能脱离日常生活而存在,习俗使人们可以

依托生活体验来领悟节日的真意。

C.现代文明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会使节日习俗产生变化,这种

变化会导致传统文化精神的消亡。

D.节日习俗是文化载体之一,抽象的节日文化内涵通过具体载

体而变得生动可感,带给人丰富的享受。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习俗使节日具备了更多的仪式感,没有仪式感的节日无法让

人们对节日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

B.仪式使人的身体和心灵均参与到节日中来,它对节日的庄重

感、吸引力、投入性、参与性均有影响。

C.美好的生活愿望是习俗的出发点,所以在物质生活比较富足

的情况下,传统的节日仪式淡出人们的视野就成了必然趋势。

D.挖掘、整理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重视传统节日的

文化符号、载体及仪式,是为了使现代社会的价值标准逐渐符合文化

传统的要求。

8.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现在的元宵节吃汤圆,寓意一家团团圆圆,幸福美满,是现

代的人们重视亲情的体现和家庭观念的回归。

B.现在春节几乎没有人在敬神、祭祖,取而代之的是,春节越

来越物质化,越来越热闹,但越来越没有文化。

C.中国传统节日起源于农耕时代,根植于农业社会文化土壤中,

具有农耕生活的色彩,只有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才能留住乡土情怀。

D.元宵节的逛灯会、猜灯谜,重阳节的爬山、赏菊、登高望远,

母亲节的献花,七夕节的乞巧等,都属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符号或载体。

9.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10.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应重视传统节日的原因。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歌唱出这

动人的诗句,“木叶”就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

也就是“树叶”,可是我们在古代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

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呢?

这当然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

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

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

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辉《捣衣诗》)“九月寒砧催

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隹期《古意》)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

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事实正是这

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

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

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

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

而这里的“落木”无疑的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

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说“无边落叶萧萧

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

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什么呢?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

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从概念上说,“木叶”就

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

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为什么呢?因为“树”易让

人想到繁茂的枝叶,而“木”则易让人想到树叶脱落,也就是说,“木”

本身仿佛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要说明“木”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

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

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

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

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

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

“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

“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树干,

而很少会想到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

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

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

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

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

“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

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

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

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

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

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

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

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

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

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

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

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

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

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

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它不

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

《美女篇》)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

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

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

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

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

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

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

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所谓“日暮风吹,叶落依

枝”(吴均《青溪小姑歌》)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然则

“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

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这却又正

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

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

一字千金。

(选自林庚《说“木叶”》,有删改)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诗歌中,遇见“树叶”时一般都简称“叶”,这不仅仅与

诗人们追求文字的洗炼有关。

B.从概念上说,“木叶”与“落叶”意思相同,但在诗歌的形象

思维中,两者却有较大区别。

C.诗歌语言之所以不落于言筌且富于感染性启发性,在于它既

有概念的意义,又具有暗示性。

D.古诗中的“木”是作为“树”的特殊概念而出现的,树的概

念一直左右着“木叶”的形象。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

只有留心才能察觉它的存在。

B.“木”有“树”“木头”等多重形象,影响着我们更多地想起

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

C.《九歌》中的“木叶”形象,不仅为后来诗人所钟爱,而且能

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D.艺术形象领域里的一字之差几乎是一字千金,这就需要我们

在阅读、鉴赏中去发现和品咂。

13.下列诗句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上文作者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

A.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吴均《答柳悻》)

B.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喈黄鹉。(王维《积雨辆川庄作》)

C.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D.一编蠹简晴窗下,数卷疏篱落木中。(陆游《幽居》)

14.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

15.作为一篇文学论文,本文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①

纳兰性德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②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③沙。

【注】①此词作于康熙十七年十月,诗人随驾北巡塞上时。②谢

娘,东晋才女谢道褪。她曾因咏雪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享有盛名。

③瀚海:谓沙漠。

16.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标题来看,“塞上咏雪花”,按照传统字数的分类,这是一

篇“咏物”的中调,但作者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打乱“悠悠阚,做尽

轻模样”。

B.作者把雪花当作群芳之一,在词的开篇平空地制造矛盾,再

以新奇的手法解决矛盾,这种创新见出了容若的才调高绝、独出机杼。

C.词的上片重点在“不是人间富贵花”,词人旨在表明自己偏爱

雪花的理由:雪花虽不像富贵花那样雍容华贵,却自有其清高孤绝的

姿态。

D.词的下片“谢娘别后谁能惜”,一语沉痛,这句话看似实指东

晋才女谢道福,实则一语双关,仍有对心爱女子的代称一层意思。

17.这首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建元六年,拜番阳令唐蒙为郎中

将,将千人,食重万余人,从巴蜀律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蒙厚赐

喻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还报乃以为犍为郡发巴蜀卒治道自焚

道指群柯江。使司马相如以郎中将往喻,皆如南夷,为置一都尉,十

余县,属蜀。及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

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

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骞因盛言大夏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

诚通蜀,身毒国道便近,有利无害。于是天子乃令王然于、柏始昌、

吕越人等,使间出西夷西,指求身毒国。至滇,滇王尝羌乃留,为求

道西十余辈。岁余,皆闭昆明,莫能通身毒国。滇王与汉使者言曰:

“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

知汉广大。使者还,因盛言滇大国,足是亲附。天子注意焉。及至南

越反,上使驰义侯因犍为发南夷兵。且兰君恐远行,旁国虏其老弱,

乃与其众反,杀使者及犍为太守。汉乃发巴蜀罪人尝击南越者八校尉

击破之。会越已破,汉八校尉不下,即引兵还,行诛头兰。头兰,常

隔滇道者也。已平头兰,遂平南夷为祥柯郡。夜郎侯始倚南越,南越

已灭,会还诛反者,夜郎遂入朝。上以为夜郎王。元封二年,天子发

巴蜀兵击灭劳、靡莫,以兵临滇。滇王始首善。以故弗诛。滇王离难

西南夷,举国降,请置吏入朝。于是以为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长

其民。西南夷君长以百数,独夜郎、滇受王印。滇小邑,最宠焉。

(节选自《史记》有删改)

18.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蒙厚赐/喻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还报/乃以为犍为郡

/发巴蜀卒治道自/焚道指群柯江

B.蒙厚赐喻/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还报/乃以为犍为郡

/发巴蜀卒治道自/焚道指群柯江

C.蒙厚赐/喻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还报/乃以为犍为郡

/发巴蜀卒治道/自焚道指群柯江

D.蒙厚赐喻/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还报/乃以为犍为郡

/发巴蜀卒治道自焚道指祥柯江

19.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元,是封建王朝帝王的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

创年号就是建元。

B.夷,是中国古代对东方少数民族的称呼,也泛指少数民族。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有“东夷、北狄、西戎、南蛮”之称。

C.博望侯,“侯”是中国古代爵位之一,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

封赐,有公伯侯子男五等爵位。

D.太守,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汉郡守俸禄为两千

石,所以,太守又称为两千石。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路途遥远,但汉朝和西南夷交流不断。张骞出使大夏时

曾经看到过蜀郡出产的布帛,邛都的竹杖,就是辗转从东南边的身毒

国运来的。

B.滇王开始就对汉朝怀有善意。朝廷派遣使者出使西夷,到达

滇国后,滇王派人和这些使者一起寻找道路。

C.头兰是经常阻隔汉朝与滇国交通道路的国家。汉朝军队攻破

南越后,领兵撤回,在行军中诛杀了头拦。

D.汉朝实行的是大一统政策。在这样的政策下,朝廷消灭了大

部分西南夷国,只有滇、夜郎保留了其王印,成为其属地。

2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骞因盛言大夏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道

便近,有利无害。

(2)“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

州主,不知汉广大。

22.汉朝对西南诸夷采取了哪些政策?请结合本文分析。

五、语言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服饰和人类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服饰的发展可以体现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反映不同时期人们的审

美观念。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o关于服饰的起源,

,观点众多,如保护说、装饰说、巫术说、遮羞说等。

不论服饰的起源有许多种说法,人类穿衣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生存与

繁衍的缘故,生存与繁衍是人类的本能。这种本能延伸的结果就是服

饰。人穿衣的第一动机是的,肯定是诸多因素的合力,

这说明人类在选择“衣”时,已经赋予了其诸多的精神内涵。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人类早期,衣服作为一种奢侈品,自然多多

益善,这使得衣服越穿越多,而衣服的花色品种也越来越多。事物的

发展往往o经历了几千年的穿衣史后,人类开始厌倦

繁复的穿衣,追求简约。同时一批前卫的设计师打破内外衣界线,形

成内衣外穿潮流,原来穿上的如今脱下,原来长的现在剪短。繁复穿

衣,对人体进行美化包装,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对人体的束缚;简约,

把人们从自己罗织的樊笼中解放出来。人们脱去了繁复的衣服,但仍

保持着对华美的审美喜好。

2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休戚相关众说纷纭扑朔迷离否极泰来

B.息息相关见仁见智扑朔迷离否极泰来

C.息息相关众说纷纭错综复杂物极必反

D.休戚相关见仁见智错综复杂物极必反

24.下列补写到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发展状况从服饰这面镜子上得到

折射

B.服饰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发展

状况

C.服饰就像镜子一样,映照出人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发展

状况

D.人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发展状况从服饰这面镜子上得到

映照

2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论服饰的起源有多少种说法,人类穿衣的主要原因还是为

了生存与繁衍的缘故,生存与繁衍是人类的本能。

B.不论服饰的起源有许多种说法,人类穿衣的主要原因还是为

了生存与繁衍,生存与繁衍是人类的本能。

C.不论服饰的起源有多少种说法,人类穿衣的主要原因还是因

为生存与繁衍,生存与繁衍是人类的本能。

D.不论服饰的起源有多少种说法,人类穿衣的主要原因还是为

了生存与繁衍,生存与繁衍是人类的本能。

六、语言表达

2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

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是可游、可居、可望。其中,①

o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不但“游”

可以发生“望”的作用,②,也同样要“望”。

一切亭台楼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

的感受。在园林建筑艺术中,③,有了窗子,

内外就能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

一幅画。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望出去,④

,于是引发人们不同的联想。这样,画的境界

就无限地丰富了。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从

一个小房间“望”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以小见大,从而获得了⑤

七、材料作文

27.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笔”古时候写作“聿”。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为手握由竹

管和兽毛制成的软质书写工具书写。后来笔的家族里逐渐有了鹅毛笔、

钢笔、圆珠笔……

所谓“笔墨纸砚”,过去“笔”是中国独有“文房四宝”之一;

所谓“笔老墨秀”,至今写出一手好字,仍是我们中国人的梦想。

对这种朝夕相伴的书写工具,你了解多少?请写一篇说明文,与

同学们分享关于笔的知识。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写一篇

说明文。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第1页共4页◎第2页共4

第1页共4页◎第2页共4

参考答案:

1.B2.B3.C4.①他在数值天气预报、地球流体

力学、卫星大气红外遥感、气候与环境科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出

成就。

②他是国际数值天气预报的奠基人之一,首创出“半隐式差分法”

数值预报,使天气预报准确率提升到了60%以上。自此,数值预报成

为天气预报的主要方法。

③他带领团队最终解决了卫星大气红外遥感的基础理论等问题。

5.(1)敢于选择学术界的难题。曾庆存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越是

难“啃”的硬骨头越要好好“啃,他毅然选择国际气象界难题,是

他获得巨大成功的第一步。

(2)以国家和人民的需求为选择依据。曾庆存几次改变专业,

都以国家需求为重,这使他在国家的发展强大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还对群众生活和农业生产怀着深切关怀。

(3)选择前沿性的项目,有前瞻性眼光。曾庆存推动建立的''地

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属于世界气象学前沿性项目,对于保证国家的

建设和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解析】L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的能力。

B.“从而一举成名”于文无据。根据材料一第二自然段“使天气

预报准确率前所未有地提升到了60%以上。自此,数值预报成为天气

预报的主要方法”可知,文中只写了这一方法的重要性,并没说他因

此“一举成名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曾庆存及其团队提出的卫星大气红外遥感的基础理论都被广

泛使用”说法错误。材料一第四段原文为“其中的一些理论,直到现

在都在中国和世界气象卫星遥感与资料应用中被广泛使用,

C.“不能用严谨的数学方式表达的科学问题不属于现代科学范畴”

表述过于绝对。材料三第一段原文为“不能用严谨的数学方式表达的

科学问题很难说是属于现代科学范畴的工同时“不能再依靠数理的

求解”错误,原文为“以往的靠数理的公式化求解'已无济于事

D.“只要……就……”的表述过于绝对化。材料三第二段为“这

一计划的启动,无疑将扭转中国在此领域的被动地位”。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作用在于突出曾庆存‘永据科技之先河’的精神”说法有误。

材料二是为了突出曾庆存“壮心不已,对科学如痴如醉”的情怀;材

料三除了表现“永据科技之先河”的精神外,还有以国家的发展为己

任的爱国精神。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总结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

从材料一第一段''他在数值天气预报、地球流体力学、卫星大气

红外遥感、气候与环境科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就”可总结出

第一点。

从材料一“他是国际数值天气预报的奠基人之一”“1961年,曾

庆存首创出'半隐式差分'法数值预报,使天气预报准确率前所未有

地提升到了60%以上。自此,数值预报成为天气预报的主要方法”可

知他在国际数值天气预报方面的成就。

从材料一“历尽千辛万苦,曾庆存带领团队最终解决了卫星大气

红外遥感的基础理论等问题,其中的一些理论,直到现在都在中国和

世界气象卫星遥感与资料应用中被广泛使用”可总结出他带领团队最

终解决了卫星大气红外遥感的基础理论等问题。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发掘人文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

力。

从材料一中说“1956年,在留苏期间,曾庆存毅然选择了应用

原始方程组做数值天气预报的课题。这可是一道时人不大敢问津的世

界难题。然而,曾庆存从小就有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越是难‘啃'

的硬骨头越要好好'啃经过夜以继日的努力,1961年,曾庆存首

创出'半隐式差分法'数值预报”,这启示今天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在

选择研究领域上要敢于选择学术界的难题。

从“曾庆存的学术清单上,国家需求永远排在第一位。1952年……

学校提出让一部分学生改学气象专业,他毫不犹豫就答应了”“1970

年……开始从事当时在国际上兴起、中国尚是空白的气象卫星和大气

遥感相关研究工作……但因为是国家需要的,所以不管怎么样都要把

它搞出来”,这些内容启示今天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在选择研究领域上

要以国家和人民的需求为依据。

从材料三中说“他的诗句体现出的这种力争占据科技前沿的精神

促使曾院士确立新的奋斗目标一一推动建立'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

置'",这又启示今天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在选择研究领域上要选前沿性

的项目,有长远眼光。

6.C7.B8.A9.材料三的中心论点是要重视对传

统节日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的挖掘、整理,让传统节日逐渐融进现代

社会的审美需求,使之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标准。材料采用了举例论

证与对比论证的方法,如第三段中例举了“春节”“元宵节”等传统

节日的文化特点来论证观点,第一段中用“传统节日淡出人们的视野”

和一些人“喜欢过西方节日”进行对比,这样加强了论证的力量。

10.(1)文化层面的意义:①传统节日可以让人们重温历史的厚重、

文化的韵味,筑牢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②传统节日是民族优秀传统

文化的代表和载体,使传统文化得以绵延和发展。

(2)人的精神层面的意义:传统节日为人们提供心灵滋养和精

神慰藉(或“可以使一代代人的心灵获得美好的安慰与宁静”)。

(3)国家层面的意义: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利

于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和国际竞争力。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

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

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C项,“导致传统文化精神的消亡”无中生有,缺乏依据。材料

二原文是“习俗是在不断变化的,但我们民族的传统精神是不变的”。

故选C。

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

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

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

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项,“无法”以偏概全,材料三原文是“难以让人们对节日产

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

C项,“成了必然趋势”无中生有。

D项,关系倒置,应是为了“使传统节日能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

标准”;从材料三看,“重视传统节日的文化符号、载体及仪式”和“使

之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标准”无关。

故选B。

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据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

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

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

证的方法。

B项论点理解不准确,文中论点应该是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应当

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重视文化载体与仪式。

C项,说法太绝对。

D项,“母亲节”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

故选Ao

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

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

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

证的方法。

题干问”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重点分析材料三。由第

二段的“因此”引出中心论点为“要重视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和精神

内核的挖掘、整理,让传统节日逐渐融进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使之

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标准:

第一段“一些传统的节日仪式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许多节日

的文化内涵渐渐不被人重视”“一些喜欢过西方节日的人,往往只是

想在欢快、温馨的气氛中表达自己美好的情感”中,将“传统节日淡

出人们的视野”和一些人“喜欢过西方节日”进行对比,是论证更具

有说服力。第三段列举“如春节流行的对联、年画、龙灯、窗花、舞

龙等;元宵节的逛灯会、猜灯谜;重阳节的爬山、赏菊、登高望远等,

都是传统节日符号、载体与仪式感的体现”,增强了说服力。

10.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分析提炼能力。对于解答材料的

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结合材料中

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出最主要的信

息。

文中“文化是端午节的灵魂,在这一天,正可以重温历史的厚重、

文化的韵味,筑牢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中国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

文化符号、载体及仪式。文化符号与载体是节日内涵的重要内容,文

化是依靠具体载体来传承的,文化载体让文化变得生动可感,能够给

予人们视觉、听觉、触觉的多元享受”是从文化层面来说明原因;“不

论过节方式怎么变化,只要传统文化的根和魂还在,我们的传统节日

就会不断接续传承,联通一代代人的心,为人们提供心灵的滋养和精

神的慰藉”是从精神层面来说明原因;“这些节日载体向世界展示了

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利于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和国

际竞争力”是从国家层面来说明原因。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

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

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

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

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

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

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

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

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11.D12.B13.B14.①易让人想到树叶脱落(或:

含有落叶的因素);

②透着黄色,干燥,带来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15.①论证

结构谨严。从文学现象入手,按照“发现问题一分析问题一总结全文”

的思路渐次展开,剥茧抽丝,逐层深入。

②论证主要采用举例、对比的方法,举例丰富,分析透彻。

③论证语言既亲切平实又形象生动;大量使用问句,既有效激发

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注意力,又启发读者追寻文章思路去探究和思考。

【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树的概念一直左右着'木叶’的形象”表述错误,根据原文

中“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

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可知是“木”的

潜在暗示左右着“木叶”的形象,而不是“树的概念”左右着“木叶”

的形象。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木‘有'树''木头’等多重形象”曲解文意,依据原文第

四段中“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

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可知,“木”字后面潜存的多重形象,

不包括“树”。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嘴黄鹏”可以理解为:广阔平坦的

水田上一行白鹭掠空而飞;田野边繁茂的树林中传来黄鹏宛转的啼声。

原文中阐述的“木”具有“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

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特点,而诗句中的‘‘阴阴夏木”,是在描摹夏

木繁茂之状,在视觉上是绿色的,在触觉上是湿润的。

故选B。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概括“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首先要找到关于“木”形象的

相关段落。

第三段中“'木'则易让人想到树叶脱落,也就是说,‘木'本身

仿佛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可知“木”的一个艺术特征就是含有落

叶的因素;

第五段中“,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

'木'所暗示的颜色性……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

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

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

气息”可知“木”的另外一个特征就是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

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①原文开头"'木叶’就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木

叶’是什么呢?"作者从中国古代诗人钟爱“木叶”一词这个文学

现象入手,发现问题;第三、四、五段运用举例、对比等方法分析“树

叶”“木叶”“落叶,,“落木,,的艺术差别,论证“木叶”在形象上的

两个艺术特征,剥茧抽丝,逐层深入;最后一段总结“木叶”与“树

叶”在艺术形象的领域有巨大差别,论证结构谨严。

②论证主要采用举例的方法,举例丰富,例如作者运用“亭皋木

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悻《捣衣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

戍忆辽阳。”(沈俭期《古意》)、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的“无边落

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进行举例,论证“木叶”在诗歌中所

产生的暗示性;

也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文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

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

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

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

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将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和饱含着水

分的繁密的叶子进行对比论证,突出“木叶”的飘零和微黄之感;”也

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

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

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

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

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将一般的黄叶和具有干燥之感的

“木叶”进行对比,突出“木叶”具有干燥之感,分析透彻。

③文中运用“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

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

们会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

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

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

就都是这个样子”等亲切平实的语句进行论证,形象生动;

文中还大量使用问句,如“'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

‘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可是我们在古代诗歌中

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

候就都简称之为‘叶'呢?”等问句既有效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和

注意力;又运用“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

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

‘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什么

呢?”等问句启发读者追寻文章思路去探究和思考在作品中“木”与

“树”的区别,思考“木叶”与“树叶”的区别。

16.A17.①不慕人世荣华富贵,厌弃仕宦生涯:作者认为

雪花不是人间富贵花,这既是他的审美选择也是他对于富贵门阀种种

(仕宦生涯)束缚的逆反心态的反射。

②羁旅飘泊:飘泊天涯的雪花与随驾北巡塞上的诗人惺惺相惜。

③孤独悲凉:凄冷的月光下,西风掀起万里狂沙,夹着漫天飞雪,

吹向无际的大漠相伴的只有寒月悲笳,物人相似。

整首词中诗人以雪花自况,托物言志,委婉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的

复杂情怀。

【解析】16.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

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

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

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

析判断。A项,“这是一篇‘咏物'的中调”分析有误。此为小令。

词大致可分为三类:ɑ)小令;⑵中调;⑶长调。有人认为:五十八字

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故选A

项。

17.该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主旨的理解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

诗,对诗歌有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读懂诗歌写了什么,然后抓住诗

句中的关键词句进行细细品读,体悟其中蕴含的情感。有时诗中还会

有直接抒情的词句。本词是咏雪花,整首词中,词人托物言志,以雪

花写自己,寄寓了复杂的情感。“不是人间富贵花”,作者认为雪花不

是人间富贵花,表达词人不慕富贵名利,厌弃官场。“谢娘别后谁能

惜,飘泊天涯",谢道银之后无人怜惜雪花了,只落得漂泊天涯,而

词人也在天涯,这两句写出词人羁旅飘泊之感。“寒月悲笳,万里西

风瀚海沙”,在寒冷的月光和悲笳声中任西风吹向无际的大漠。有孤

独悲凉之感。

【点睛】理解诗歌的情感,首先要知道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

感有哪些。1、忧国伤时。有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的,有反映离乱

的痛苦的,有同情人民的疾苦的,有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的。

2、建功报国。有建功立业的渴望的,有保家卫国的决心的,有报国

无门的悲伤的,有山河沦丧的痛苦的,有年华消逝,有壮志难酬的悲

叹的,有揭露统治者穷兵赎武的,有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的。3、

思乡怀人。有羁旅愁思的,有思亲念友的,有边关思乡的,有闺中怀

人的,4、生活杂感。有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的,有昔胜今衰的感

慨的,有借古讽今的情怀的,有青春易逝的伤感的,有仕途失意的苦

闷,有告慰平生的喜悦。5、长亭送别。有依依不舍的留念,有情深

意长的勉励。

那么,在考场上,题量大,时间紧,如何才能快速的理解诗歌的

思想感情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切入:一、从题目。标题是文章

的眼睛。许多古代诗歌,标题对文中的内容就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

用。二、从序言。有的序。三、从诗人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

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

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

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三、从诗人。要知人论世。四、从诗句,

这是最重要的依据。从全诗的角度理解诗中所写之事,运用的意象,

描写的画面,所写的典故,以及直接抒情的词句来考虑。

18.C19.C20.B21.(1)张骞乘机大谈大夏

仰慕中国,忧虑匈奴阻隔他们与中国的交通要道,假若能开通蜀地的

道路,身毒国的路既方便又近,对汉朝有利无害。

(2)“汉朝和我国相比,哪个大”汉朝使者到达夜郎,夜郎也

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是因为道路不通的缘故,各自以为自己是一州

之主,不知道汉朝的广大。22.汉朝对西南少数民族采取恩威并

施的政策。朝廷相继派遣唐蒙、司马相如和王然于抚定西南夷,设置

郡县;对那些造反的小国,则予以消灭。

【解析】18.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

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

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

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

句。

划线句子的意思是:唐蒙给了他很多赏赐,又用汉王朝的武威和

恩德开导他,约定给他们设置官吏,让他的儿子当相当于县令的官长。

唐蒙回到京城向皇上报告,皇上就把夜郎改设为犍为郡。这以后就调

遣巴、蜀两郡的兵士修筑道路,从焚直修到群柯江。“喻以威德”为

状语后置,应为“以威德喻”,意思是“用汉王朝的武威和恩德开导

他”,应在“喻”前断,故排除BD。

“约为置吏”是“约定给他们设置官吏”,应在“约”前断开,

排除BD。

“自”是“从”的意思,应该在前断开,排除ABD。

故选Co

19.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

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

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

纳,分类记忆。

C项,“有公伯侯子男五等爵位”错,应该是“公侯伯子男

故选Co

20.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

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

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

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B项,“滇王开始就对汉朝怀有善意”错,“滇王始首善”是在“元

封二年,天子调动巴郡和蜀郡的军队攻打并消灭了劳和靡莫,大军逼

近滇国”,且文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