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一)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稻谷酿酒B.酒精挥发C.冰雪融化D.矿石粉碎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3.2021年我市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保持文明靠大家,下列措施中与文明城市有违是A.积极开展植树造林B.鼓励燃放烟花爆竹C.禁止露天焚烧秸秆D.提倡垃圾分类回收4.稀土有“工业维生素”的美誉。铈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铈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铈原子序数为58B.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C.铈属于金属元素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g5.学会归纳和总结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下列总结出的化学知识,有错误的一组是A化学与安全B化学与生活瓦斯爆炸一甲烷引起假酒中毒一甲醇引起洗洁精除去油污一乳化作用活性炭除冰箱异味一吸附作用C性质与用途D化学与能源用墨写字作画一稳定性用石墨做铅笔一导电性煤、石油、天然气一化石能源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清洁能源A.AB.BC.CD.D6.乙硫醇(化学式为C2H6S)易挥发,有蒜臭味,人对这种气味极为敏感,为了便于及时发现煤气泄漏,人们在管道煤气中常添加微量乙硫醇。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硫醇一种化合物B.乙硫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C.乙硫醇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51.61%D.乙硫醇中C、H、S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2:6:17.笑气是人类最早应用于医疗的麻醉剂之一,如果长期过量吸入笑气,就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笑气是氮的一种氧化物,该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笑气的化学式是A.N2B.N2OC.N2O3D.NO28.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混合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说法正确的是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分数/%70156.258.75反应后质量分数/%357.548.758.75A.丁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丙的质量C.甲一定是化合物,乙一定是单质D.该反应可能是分解反应9.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软水和硬水观察颜色B除去溶液中的少量加入足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C分离和泥沙的固体混合物加足量的水溶解、蒸发D鉴别和固体取样于烧杯中,加水溶解,触摸外壁A.AB.BC.CD.D10.向盛有一定量固体的烧杯中加入某溶液,固体质量变化与图像相符的是A.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合金中加入稀硫酸C.中加入稀盐酸D.中加入稀盐酸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0分)六、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35~40题每空1分,第41题6分,共30分)11.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3”可表示不同的意义。①3O2②NH3③Al3+用数字序号填空。(1)表示分子个数的是___________。(2)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的是___________。(3)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某元素原子个数的是___________。12.某品牌乳制品的营养成分如图所示。(1)表中“钠”指的是___________。(填“原子”、“元素”或“单质”)(2)人体每日必须摄入足量的钙,幼儿及青少年缺钙易患___________。(填“大脖子病”、“佝偻病”或“贫血(3)___________是机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填“糖类”、“蛋白质”或“脂肪”)(4)蛋白质、淀粉、葡萄糖中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1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2)a1℃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乙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或“=”)(3)a2℃时,将甲物质30g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_g。(4)a1℃时,将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①溶质质量一定变大②溶剂质量一定变小③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14.实验室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将其任意编号为A、B、C,然后两两混合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示有气体产生,“↓”表示有沉淀产生,“一”表示无明显现象)(1)C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3)B与C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4)向盛有C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滴加足量的A,若___________,则可判断A与C发生了反应。15.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Ⅰ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2)设计实验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3)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4)实验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16.某同学为探究碳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的气体产物中,既可能有一氧化碳,又可能有二氧化碳,他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1)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C中玻璃管里的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说明原气体产物中含有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3)通过观察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验证原气体产物中一氧化碳的存在,则装置B中应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__。A.足量的氢氧化钠浓溶液B.浓硫酸C.水(4)写出尾气处理的一种方法:___________。17.某同学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通入到200g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后得到208.8g混合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___g。(2)求反应后混合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答案解析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稻谷酿酒B.酒精挥发C.冰雪融化D.矿石粉碎【答案】A【详解】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A、稻谷酿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酒精挥发是酒精由液体变为气体,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C、冰雪融化是水由固体变为液体,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D、矿石粉碎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故选A。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A【详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故图示操作正确;B、向试管中倒入液体,试管倾斜,瓶塞要倒放,标签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试管未倾斜,瓶塞未倒放,标签未朝向手心,故图示操作错误;C、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图示操作错误;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图示操作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2020年鄂州市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保持文明靠大家,下列措施中与文明城市有违是A.积极开展植树造林B.鼓励燃放烟花爆竹C.禁止露天焚烧秸秆D.提倡垃圾分类回收【答案】B【详解】A、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有助于环境保护,净化空气,绿水青山是国家需要的,所以A正确;B、燃放烟花爆竹,是可以增添节日气氛,但会产生有毒、有害的气体,污染空气,所以B错误;C、焚烧秸秆会释放有害气体,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需要禁止露天焚烧秸秆,所以C正确;D、垃圾分类回收,有助于环境保护,增强节约意识,也可以节约资源,所以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生活中的化学,我们要学会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环境才会变得更美好。4.稀土有“工业维生素”的美誉。铈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铈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铈的原子序数为58B.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C.铈属于金属元素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g【答案】D【详解】A、元素周期表中,方格中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故铈的原子序数为58,该选项说法正确;B、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该选项说法正确;C、除汞外,金属元素的名称都带金字旁,铈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单位是1,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5.学会归纳和总结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下列总结出的化学知识,有错误的一组是A化学与安全B化学与生活瓦斯爆炸一甲烷引起假酒中毒一甲醇引起洗洁精除去油污一乳化作用活性炭除冰箱异味一吸附作用C性质与用途D化学与能源用墨写字作画一稳定性用石墨做铅笔一导电性煤、石油、天然气一化石能源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清洁能源A.AB.BC.CD.D【答案】C【详解】A、瓦斯的主要成分就是甲烷,瓦斯爆炸是甲烷引起;假酒中含有甲醇,甲醇有毒,所以使人中毒,所以A正确;B、洗洁精去油污是因为乳化作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去除冰箱异味,所以B正确;C、用墨写字作画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用石墨做铅笔芯是因为石墨质地柔软、润滑、可塑性强,石墨的导电性是用作电极的,所以C错误;D、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地热能、风能,属于清洁能源,不会污染环境;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基础知识,化学在生活中的体现,难度不大,牢记即可。6.乙硫醇(化学式为C2H6S)易挥发,有蒜臭味,人对这种气味极为敏感,为了便于及时发现煤气泄漏,人们在管道煤气中常添加微量乙硫醇。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硫醇是一种化合物B.乙硫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C.乙硫醇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51.61%D.乙硫醇中C、H、S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2:6:1【答案】D【详解】A.乙硫醇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正确;B.乙硫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6+32=62,正确;C.乙硫醇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51.61%,正确;D.乙硫醇中C、H、S三种元素原子的个数比是2:6:1,错误。故选D7.笑气是人类最早应用于医疗的麻醉剂之一,如果长期过量吸入笑气,就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笑气是氮的一种氧化物,该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笑气的化学式是A.N2B.N2OC.N2O3D.NO2【答案】B【详解】“笑气”是一种氮的氧化物,则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其化学式为,则a+b×(-2)=0,a:b=2:1,则笑气的化学式为N2O。故选:B。8.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混合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说法正确的是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分数/%70156.258.75反应后质量分数/%357.548.758.75A.丁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丙的质量C.甲一定是化合物,乙一定是单质D.该反应可能是分解反应【答案】B【详解】试题分析:A.丁物质在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变化,所以丁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或没有参与该反应。此项不正确。B.甲和乙的质量反应后减少,为反应的反应物;而丙的质量在反应后增加,为反应的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丙的质量。此项正确。C.反应是由甲和乙生成丙,所以甲不一定是化合物,乙也不一定是单质。D.反应是由甲和乙生成丙,所以该反应为化合反应。所以应选B项。考点:质量守恒定律9.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软水和硬水观察颜色B除去溶液中的少量加入足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C分离和泥沙的固体混合物加足量的水溶解、蒸发D鉴别和固体取样于烧杯中,加水溶解,触摸外壁A.AB.BC.CD.D【答案】D【详解】A、硬水和软水都是无色透明的,用观察颜色是看不出来的,所以A错误;B、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可知,锌粉和、都反应,违背除杂原则,所以B错误;C、分离和泥沙的固体混合物,需要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所以C错误;D、鉴别和固体,取样于烧杯中,加水溶解,触摸外壁,温度低的是,温度高的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牢记各物质的性质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0.向盛有一定量固体的烧杯中加入某溶液,固体质量变化与图像相符的是A.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合金中加入稀硫酸C.中加入稀盐酸D.中加入稀盐酸【答案】B【分析】根据图像可知,向盛有一定量固体的烧杯中加入某溶液,图中固体质量不断减少,当完全反应时固体质量不再变化,不能减小到0。【详解】A、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质量一直不变,所以A错误;B、合金中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固体质量不断减少,锌完全反应后,铜不与稀硫酸反应,所以固体质量不为0,所以B正确;C、中加入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固体质量不断减小到0,所以C错误;D、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固体质量不断减小到0,所以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图像理解以及反应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需要熟练掌握各物质的化学性质。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35~40题每空1分,第41题6分,共30分)11.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3”可表示不同的意义。①3O2②NH3③Al3+用数字序号填空。(1)表示分子个数的是___________。(2)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的是___________。(3)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某元素原子个数的是___________。【答案】①.①②.③③.②【详解】(1)表示微粒个数在微粒前面加对应数字;故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3O2,数字3表示3个氧分子。(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的是③Al3+,数字3表示1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3)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数字要加在右下方;故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某元素原子个数的是②NH3,数字3表示1个氨气分子中含有3个氢原子。12.某品牌乳制品的营养成分如图所示。(1)表中“钠”指的是___________。(填“原子”、“元素”或“单质”)(2)人体每日必须摄入足量的钙,幼儿及青少年缺钙易患___________。(填“大脖子病”、“佝偻病”或“贫血(3)___________是机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填“糖类”、“蛋白质”或“脂肪”)(4)蛋白质、淀粉、葡萄糖中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___________。【答案】①.元素②.佝偻病③.蛋白质④.葡萄糖【详解】(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表中“钠”不是指具体的物质,指的是元素。(2)人体每日必须摄入足量的钙,幼儿及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3)蛋白质是机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4)蛋白质、淀粉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葡萄糖是含碳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属于有机物但不是高分子化合物。1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2)a1℃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乙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或“=”)(3)a2℃时,将甲物质30g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_g。(4)a1℃时,将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①溶质质量一定变大②溶剂质量一定变小③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答案】①.乙>甲②.=③.75④.③【详解】(1)由图示可知,0℃时乙的溶解度更大,故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2)a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乙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填=;(3)a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说明a1℃时100g水里最多溶解50g的甲物质,则50g水最多溶解25g甲物质,故溶液质量=25g+50g=75g;(4)a1℃时,将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说明温度不变,不饱和变为饱和,可用恒温蒸发溶剂或加溶质的方法,如果用恒温蒸发溶剂方法,则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变小,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如果用加溶质的方法,则溶质变大,溶剂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变大,故选③。14.实验室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将其任意编号为A、B、C,然后两两混合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示有气体产生,“↓”表示有沉淀产生,“一”表示无明显现象)(1)C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3)B与C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4)向盛有C的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滴加足量的A,若___________,则可判断A与C发生了反应。【答案】①.Ca(OH)2②.③.复分解反应④.原溶液中红色褪去【分析】稀盐酸和碳酸钠溶液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氯化钙但反应无明显现象;碳酸钠和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结合图表可知,B能生成气体、沉淀,则B为碳酸钠;A只生成气体,为盐酸;C只生成沉淀,为澄清石灰水;代入检验推理正确;【详解】(1)C中溶质是氢氧化钙Ca(OH)2。(2)A与B反应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3)B与C反应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4)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色,遇酸性、中性溶液不变色;向盛有C的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然后滴加足量的A,若原溶液中红色褪去,则可判断A与C发生了反应。15.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Ⅰ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2)设计实验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3)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4)实验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答案】①.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③.更加直观地说明燃烧需要氧气④.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⑤.提供热量和隔绝氧气【详解】(1)实验Ⅰ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控制的变量为氧气,两者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反应为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2)实验Ⅱ中,通入氧气前,水中白磷不燃烧,通入氧气后,水中磷也能燃烧,该实验目的是更加直观地说明燃烧需要氧气。(3)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不符合燃烧的条件。(4)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隔绝氧气。16.某同学为探究碳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的气体产物中,既可能有一氧化碳,又可能有二氧化碳,他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1)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C中玻璃管里的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说明原气体产物中含有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3)通过观察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验证原气体产物中一氧化碳存在,则装置B中应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__。A.足量的氢氧化钠浓溶液B.浓硫酸C.水(4)写出尾气处理的一种方法:___________。【答案】①.检验原气体产物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②.③.A④.将尾气点燃(或进行收集等)【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答;(2)根据反应现象和结果进行解答;(3)根据除杂和实验要求进行解答;(4)根据一氧化碳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进行解答。【详解】(1)装置A的作用就是检验混合气体中有二氧化碳的存在,因为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通过观察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产生,原气体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所以需要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留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4)如果反应不完全,尾气里面会有一氧化碳,不能直接排入空气,因为一氧化碳有毒,所以需要将尾气点燃或进行收集等,禁止排入空气即可;故答案为:(1)、检验原气体产物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2)、;(3)、A;(4)、将尾气点燃(或进行收集等)。【点睛】本题考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体的鉴别和除杂,牢记实验要求,结合气体的性质进行解答。17.某同学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通入到200g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后得到208.8g混合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___g。(2)求反应后混合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答案】(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208.8g-200g=8.8g。(2)设反应后混合溶液中Na2CO3的质量是x解得x=21.2g;反应后混合溶液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答:反应后混合溶液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10.2%。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二)第1卷选择题(20个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对古诗词中蕴含的化学知识理解错误的是A.“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蚕丝属于合成材料B.“梅花香自苦寒来”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添得醋来风韵美”中的食醋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D.“烈火焚烧若等闲”是指煅烧石灰石,发生了化学变化2.图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移走蒸发皿B.熄灭酒精灯C.浓硫酸的稀释D.粉末状药品的取用3.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变燃油可以实现B.冰水共存物属于混合物C.电解水的实验中,电源正极产生氢气D.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4.CCTV-2有一档节目《是真的吗?》。下列哪个选项是真的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所有原子原子核内都有质子和中子C.aL水和b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a+b)LD.二氧化碳能使被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变红5.近日,中国开发出了一种新型量子通信芯片。制备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图中a=14B.硅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C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D.制硅反应原理:,属于置换反应6.下列替换可以达到相同效果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用木炭替换红磷B.烹调食物时,用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替换食盐C.扑灭图书着火时,用干粉灭火器替换二氧化碳灭火器D.细铁丝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时,用细沙替换瓶底少量的水7.下列各选项数据前者等于后者的是选项数据前者后者A核外电子数S2-SB氮气的溶解度5℃、101KPa下25℃、101KPa下C酒精度同一瓶茅台酒上半部分同一瓶茅台酒下半部分D熔点武德合金铅(铅为武德合金成分之一)A.AB.BC.CD.D8.恩施玉露是中国传统名茶,富含锌、硒,有增强食欲和防癌等功效。茶叶中主要成分是茶氨酸(C7H14O3N2)。茶树适宜在pH为5-6的土壤中生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4gB.茶树不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C.茶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D.茶叶中的锌、硒属于微量元素9.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B.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C.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D.t2℃时,在100g水中加入25g甲,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10.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由NaCl、CaCl2、Na2CO3和CuSO4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小洁同学将该融雪剂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K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可知,该融雪剂的组成可能是A.CuSO4NaClB.Na2CO3NaClC.CaCl2NaClD.CuSO4CaCl2第Ⅱ卷非选择题(19个小题,共80分)11.学化学,用化学。(1)学化学,储备知识:①镁元素______(填化学符号);②五氧化二磷______(填化学式);③2Fe2+______(填表示意义)。(2)用化学,解答问题:①防止铁制菜刀生锈的方法______。②记录重要文献资料时,应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______。12.“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某物质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物和反应物共四种,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序号微观示意图反应前质量/g反应后质量/g甲160乙100x丙145丁0y(1)由构成的物质中,所代表的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2)表中的四种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填化学式)。(3)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4)某同学在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时,可得出x+y=______。13.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化学功不可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习总书记在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上庄严承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展现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彰显了大国的责任和担当。材料二: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携“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于火星,中国成为第二个成功派出探测器登陆火星的国家。其运载火箭长征五号B采用液氢、液氧作推进剂。(1)碳达峰、碳中和与低碳生活中的“碳”指的是同一物质:______(填名称),请选出下列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______(填序号)。①大力植树造林②露天焚烧秸秆③开发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④使用一次性木筷就餐⑤少开私家车,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2)长征五号B采用的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为使推进剂恰好完全反应,则加注液氢和液氧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14.图1是关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思维导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性质①,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呈______色。(2)性质②,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图2表示该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n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3)依据性质③,除去硫酸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化学方程式为______。(4)性质④,将氢氧化钠固体和某种盐混合研磨,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推测这种盐可能是______。15.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请结合下列实验回答相应问题。(1)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A制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用装置B收集气体,气体应该具有的性质是______。(2)下图是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步骤,其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指出图中错误的操作步骤并加以改正:______。(3)配制过程中,假设其他步骤都正确,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6.古玩市场惊现“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同款黄金面具。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鉴别其真假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1)铜锌合金(又称:假黄金)外观和黄金相似,常被不法商贩以假乱真。(2)标准状况下,氢气密度p≈0.09g/L。【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不同的探究方案,请帮他们完成实验报告。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一截取小块黄金面具放在酒精灯上加热。______二截取小块黄金面具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三截取小块黄金面具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铜溶液。______【实验结论】该面具是假黄金。【深入探究】为进一步定量分析黄金面具中金属锌的质量分数、小明同学利用上述方案二设计了如下实验:Ⅰ、按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______。Ⅱ、向锥形瓶中加入5.0g黄金面具祥品,注射器中吸入25mL稀硫酸。Ⅲ、将注射器中的稀硫酸平均分5次推入锥形瓶中:每次推入稀硫酸、待不再产生气泡后,记录收集气体的总体积(忽略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如下表。次数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收集气体的总体积/mL200400515x525(1)上表中的数据x=______。(2)分析数据、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体积V=______mL。【数据处理】此黄金面具中锌的质量分数ω1=______。【反思评价】(1)小红对小明方案和数据处理进行分析,认为求黄金面具中锌的质量分数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她将锥形瓶内反应后的剩余物经系列操作:______→洗涤→干燥→称量。得到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也可求出黄金面具中锌的质量分数ω2。(2)鉴别黄金真假除以上化学方法外,还有许多物理方法:测密度、比较硬度等。【表达交流】ω1和ω2有微小差异,小红对小明的方案和数据处理提出了质疑,认为自己的更准确。请说出小红质疑的理由:______。答案解析第1卷选择题(20个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对古诗词中蕴含的化学知识理解错误的是A.“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蚕丝属于合成材料B.“梅花香自苦寒来”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添得醋来风韵美”中的食醋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D.“烈火焚烧若等闲”是指煅烧石灰石,发生了化学变化【答案】A【详解】A、“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蚕丝,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A错误;B、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我们就能闻到花的香味,“梅花香自苦寒来”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正确;C、食醋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C正确;D、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生成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D正确。故选A。2.图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移走蒸发皿B.熄灭酒精灯C.浓硫酸的稀释D.粉末状药品的取用【答案】D【详解】A、用坩埚钳移走蒸发皿,不能用手,容易烫伤,A错误。B、酒精灯用灯帽盖灭,不能吹灭,容易引发火灾,B错误。C、浓硫酸稀释,将浓硫酸加入水中,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C错误。D、粉末状药品取用。“一横、二送、三直立”,D正确。故选:D。3.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变燃油可以实现B.冰水共存物属于混合物C.电解水的实验中,电源正极产生氢气D.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答案】D【详解】A、燃油中含碳元素,水中不含碳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水不可能变为燃油,A错误。B、冰水共存物只含有一种分子水分子,属于纯净物,B错误。C、电解水的实验中,电源正极产生氧气,C错误。D、加热煮沸可以使水中可溶性钙镁矿物质转化为水垢,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正确。故选:D。4.CCTV-2有一档节目《是真的吗?》。下列哪个选项是真的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所有原子的原子核内都有质子和中子C.aL水和b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a+b)LD.二氧化碳能使被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变红【答案】C【详解】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仅仅加快,A错误。B、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内都有质子和中子,氢原子就没有中子,B错误。C、分子之间有间隔,故aL水和b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a+b)L,C正确。D、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碳酸,能使被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变红,二氧化碳不可以D错误。故选:C。5.近日,中国开发出了一种新型量子通信芯片。制备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图中a=14B.硅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C.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D.制硅反应原理:,属于置换反应【答案】B【详解】A、元素周期表小方格左上方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核电荷数=14,故a=14,A正确。B、氧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B错误。C、硅原子核外三个电子层,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C正确。D、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D正确。故选:B。6.下列替换可以达到相同效果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用木炭替换红磷B.烹调食物时,用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替换食盐C.扑灭图书着火时,用干粉灭火器替换二氧化碳灭火器D.细铁丝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时,用细沙替换瓶底少量的水【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相似概念的识别。【详解】A、木炭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会使装置压强不变,不能达到进水的效果,故A不符合题意;B、亚硝酸钠有毒,不能代替食盐烹饪食物,故B不符合题意;C、干粉灭火器在灭火时会有残留物质,因此不能代替二氧化碳灭火器,故C不符合题意;D、用细沙替换瓶底少量的水,都可以达到保护瓶底的目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在记忆化学知识时,需要注意相似概念的区别和联系。7.下列各选项数据前者等于后者的是选项数据前者后者A核外电子数S2-SB氮气的溶解度5℃、101KPa下25℃、101KPa下C酒精度同一瓶茅台酒上半部分同一瓶茅台酒下半部分D熔点武德合金铅(铅为武德合金成分之一)A.AB.BC.CD.D【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详解】A、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8个,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6个,不相等,故A不符合题意;B、温度升高,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要减小,所以氮气的溶解度不相等,故B不符合题意;C、溶液是均一的,因此茅台酒的各个部分成分相同,故C符合题意;D、合金的熔点要低于金属,因此武德合金的熔点和铅不相等,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日常相似化学概念的区别。8.恩施玉露是中国传统名茶,富含锌、硒,有增强食欲和防癌等功效。茶叶中主要成分是茶氨酸(C7H14O3N2)。茶树适宜在pH为5-6土壤中生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4gB.茶树不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C.茶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D.茶叶中的锌、硒属于微量元素【答案】A【详解】A、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7+1×14+16×3+14×2=174,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A错误;B、pH为5-6的土壤是酸性土壤,茶树适宜在酸性土壤生长,不适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B正确;C、物质由元素组成,茶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C正确;D、锌、硒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D正确。故选A。9.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B.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C.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D.t2℃时,在100g水中加入25g甲,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答案】B【详解】A、由图可知,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A正确。B、溶液质量不确定,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无法比较,B错误。C、甲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C正确。D、由图可知,t2℃时甲溶解度大于25g,故在100g水中加入25g甲,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D正确。故选:B。10.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由NaCl、CaCl2、Na2CO3和CuSO4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小洁同学将该融雪剂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K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可知,该融雪剂的组成可能是A.CuSO4NaClB.Na2CO3NaClC.CaCl2NaClD.CuSO4CaCl2【答案】C【分析】小洁同学将该融雪剂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故融雪剂中一定不含硫酸铜,碳酸钾和氯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向该溶液中加入K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一定有氯化钙。详解】A、由分析可知,一定不含硫酸铜,A错误。B、由分析可知一定含氯化钙,B错误。C、由分析可知,一定含有氯化钙,一定不含硫酸铜,C正确。D、由分析可知,一定不含硫酸铜,D错误。故选:C。第Ⅱ卷非选择题(19个小题,共80分)11.学化学,用化学。(1)学化学,储备知识:①镁元素______(填化学符号);②五氧化二磷______(填化学式);③2Fe2+______(填表示意义)。(2)用化学,解答问题:①防止铁制菜刀生锈的方法______。②记录重要文献资料时,应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______。【答案】(1).Mg(2).P2O5(3).两个亚铁离子(4).使用完之后,擦拭干净(5).碳的化学性质稳定【详解】(1)①镁元素符号Mg,故填:Mg。②五氧化二磷P2O5,故填:P2O5。③2Fe2+离子符号前面数字,表示离子个数,2Fe2表示两个亚铁离子,故填:两个亚铁离子。(2)①铁在氧气和水作用下容易生锈,防止铁制菜刀生锈的方法使用完之后,擦拭干净,故填:使用完之后,擦拭干净。②记录重要文献资料时,应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故填:碳的化学性质稳定。12.“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某物质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物和反应物共四种,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序号微观示意图反应前质量/g反应后质量/g甲160乙100x丙145丁0y(1)由构成的物质中,所代表的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2)表中的四种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填化学式)。(3)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4)某同学在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时,可得出x+y=______。【答案】(1).0价(2).CH4(3).CH4+2O2CO2+2H2O(4).72【详解】(1)构成的物质属于单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价,故填:0价。(2)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CH4、CO2含碳元素,但是CO2化学性质和无机物非常接近,我们称之为无机物,故填:CH4。(3)甲质量减少是反应物,丙质量增加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为了维持反应前后都有氧元素,反应物中一定有氧气,为了维持反应前后都有氢元素,生成物中一定有水,甲烷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故填:CH4+2O2CO2+2H2O。(4)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故16+100+1=x+45+y,x+y=72,故填:72。13.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化学功不可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习总书记在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上庄严承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展现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彰显了大国的责任和担当。材料二: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携“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于火星,中国成为第二个成功派出探测器登陆火星的国家。其运载火箭长征五号B采用液氢、液氧作推进剂。(1)碳达峰、碳中和与低碳生活中的“碳”指的是同一物质:______(填名称),请选出下列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______(填序号)。①大力植树造林②露天焚烧秸秆③开发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④使用一次性木筷就餐⑤少开私家车,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2)长征五号B采用的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为使推进剂恰好完全反应,则加注液氢和液氧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答案】(1).二氧化碳(2).①③⑤(3).2H2+O22H2O(4).1:8【详解】(1)低碳生活中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①大力植树造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符合主题;②露天焚烧秸秆,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不符合主题;③开发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符合主题;④使用一次性木筷就餐,增加了树木砍伐,不利于二氧化碳吸收,不符合主题;⑤少开私家车,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符合主题。故填:二氧化碳;①③⑤。(2)液氢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为使推进剂恰好完全反应,则加注液氢和液氧的质量比为(2×2):32=1:8,故填:2H2+O22H2O;1:8。14.图1是关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思维导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性质①,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呈______色。(2)性质②,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图2表示该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n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3)依据性质③,除去硫酸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化学方程式为______。(4)性质④,将氢氧化钠固体和某种盐混合研磨,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推测这种盐可能是______。【答案】(1).红(2).NaCl、NaOH(3).(4).铵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详解】(1)酚酞遇到碱性溶液变红,所以溶液呈红色,故填:红;(2)根据图像可知最后溶液的pH是大于7,显碱性,所以是氢氧化钠加入到盐酸中,所以n点有中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还有过量的氢氧化钠,故填:NaCl、NaOH;(3)根据题意,二氧化硫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4)混合产生刺激性气体,是氨气,所以该盐是铵盐,故填:铵盐。【点睛】根据碱的性质进行分析即可。15.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请结合下列实验回答相应问题。(1)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A制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用装置B收集气体,气体应该具有性质是______。(2)下图是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步骤,其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指出图中错误的操作步骤并加以改正:______。(3)配制过程中,假设其他步骤都正确,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1).2H2O22H2O+O2↑(2).密度比空气大(3).④②①⑤③(4).②称量时应左物右码(5).偏小【详解】(1)过氧化氢制氧气不需要加热,可用A做发生装置,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B为向上排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故填:2H2O22H2O+O2↑;密度比空气大。(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步骤,分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其正确操作顺序是④②①⑤③;图中②错误物码放反,应左物右码,故填:④②①⑤③;②称量时应左物右码。(3)配制过程中,假设其他步骤都正确,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水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故填:偏小。16.古玩市场惊现“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同款黄金面具。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鉴别其真假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1)铜锌合金(又称:假黄金)外观和黄金相似,常被不法商贩以假乱真。(2)标准状况下,氢气密度p≈0.09g/L。【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不同的探究方案,请帮他们完成实验报告。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一截取小块黄金面具放在酒精灯上加热。______二截取小块黄金面具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三截取小块黄金面具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铜溶液。______【实验结论】该面具是假黄金。【深入探究】为进一步定量分析黄金面具中金属锌的质量分数、小明同学利用上述方案二设计了如下实验:Ⅰ、按如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______。Ⅱ、向锥形瓶中加入5.0g黄金面具祥品,注射器中吸入25mL稀硫酸。Ⅲ、将注射器中的稀硫酸平均分5次推入锥形瓶中:每次推入稀硫酸、待不再产生气泡后,记录收集气体的总体积(忽略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如下表。次数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收集气体的总体积/mL200400515x525(1)上表中的数据x=______。(2)分析数据、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体积V=______mL。【数据处理】此黄金面具中锌的质量分数ω1=______。【反思评价】(1)小红对小明的方案和数据处理进行分析,认为求黄金面具中锌的质量分数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她将锥形瓶内反应后的剩余物经系列操作:______→洗涤→干燥→称量。得到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也可求出黄金面具中锌的质量分数ω2。(2)鉴别黄金真假除以上化学方法外,还有许多物理方法:测密度、比较硬度等。【表达交流】ω1和ω2有微小差异,小红对小明的方案和数据处理提出了质疑,认为自己的更准确。请说出小红质疑的理由:______。【答案】(1).黄金表面变黑(2).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从蓝色变为无色(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4).520(5).515(6).30.1%(7).过滤(8).氢气在锥形瓶内有残留【分析】本题考查计算和对数据处理。【详解】进行实验:一、根据题意,合金中含有铜,铜和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可以通过加热来判断该金属是合金而不是黄金;三、合金中的锌可以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无色溶液和红色的铜,因此实验现象为: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从蓝色变为无色;深入探究:Ⅰ、实验开始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分析表格中数据,当第1次加入5mL稀硫酸时,产生200mL氢气,第2次加入加入5mL稀硫酸时,气体总体积为400mL氢气,以此类推,当第3次加入稀硫酸时,产生气体的总体积应该是400mL+200mL=600mL,而实际只有515mL,说明第3次已经将金属中的锌完全反应了,第4次排出的体积是5mL稀硫酸的体积,所以第4次的体积是515mL+5mL=510mL,所以x=520;(2)根据分析可知,最后氢气的体积是515mL;数据处理:求出氢气的质量为:,设金属锌的质量为y,求得y=1.506375g,所以金属中锌的质量分数为:反思评价:(1)小红采用测算铜的质量,取反应后的溶液,过滤走合金中不反应的铜,用蒸馏水将铜表面的溶液洗涤,再将水分蒸干,就可以得到金属铜。合金的质量减掉铜的质量就是锌的质量,进而可以求出金属锌的质量分数。表达交流:小明的实验通过测算氢气的质量来求锌的质量,但是氢气有可能在锥形瓶中没有完全被排出,会使实验结果受影响。【点睛】本题难度较大,需要根据表格中数据来判断实验到第几步恰好完全反应,再根据方程式进行计算。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三)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8分)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分辨物质是学习化学的基本要求。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醋B.冰C.土D.银2.下列图示实验中能明显观察到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B.C.D.3.化学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合理使用加碘食盐,能有效预防甲状腺肿大B.图书档案失火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有利于保护图书资料C.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极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质量D.加大化石燃料的开发,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木炭B.红磷C.铁丝D.镁带5.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溶解粗盐B.称烧碱质量C.滴加盐酸D.加热水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夏天汽车轮胎爆炸——轮胎内气体分子变大C.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不变——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改变D.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可自由移动的离子7.下列关于H2、H2O、H2O2三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均含有1个氢分子B.均含有2个氢原子C.均含有氢元素D.均含有2个氢离子8.如图,室温下,盛水的烧杯内放置两支分别盛有等质量KNO3溶液和饱和石灰水的试管甲和乙,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NH4NO3固体后,甲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中溶液一定变浑浊B.甲中溶液一定变成饱和溶液C.乙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小D.甲、乙中溶液质量一定相等9.小明利用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整理出如下的反应“”图,图中“一”两端的物质相互能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与稀硫酸反应可能得到黄色溶液B.甲与碳反应后,固体总质量减小C.乙与碳反应的生成物难溶于水D.图中反应只涉及两种基本反应类型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2分)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10.温室效应加剧引起的气候异常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1)“碳达峰”与“碳中和”中的“碳”指的物质是______。(2)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煤、______和天然气的过度使用。(3)植树造林是完成“碳中和”目标重要途径,其原理是利用绿色植物的______作用,以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4)生活中,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有助于完成目标。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A.不用电器时及时关闭电源B.外出时多步行或骑自行车C.产生纸质垃圾时焚烧处理11.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21年9月15日在陕西西安盛大开幕。(1)“石榴花”形西安奥体中心主会场,建造时使用了大量钢铁。钢的硬度比纯铁______(填“大”或“小”)。(2)以“秦龄四宝”为创意原型的全运会古样物灵动可爱、充满活力。吉祥物的制作原料之一是聚酯纤维,聚酯纤维属于______(填“合成”或“天然”)纤维。(3)热情好客的陕西人民将会为运动员提供丰富的陕西美食。肉夹馍是美食之一,馍提供的有机营养素主要是______。(4)全运村的绿植养护需要用到营养液,下列营养液的成分中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填序号)。①(NH4)2SO4②KNO3③Ca(H2PO4)212.我国嫦娥五号月球探测成功将月球上的岩石和土壤带回地球。(1)发射探测器使用的推进剂是液氢和液氧,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嫦娥五号的登月着陆器使用的是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x为______。(3)月球岩石中富含钛铁矿,其主要成分是FeTiO3,其中钛(Ti)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13.金属的发现与使用历史体现了人们对其性质的认识和科技发展的水平。(1)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再次出土的文物中,黄金面具残片最为引人瞩目,其历经三千年依旧金光灿灿,这是因为金的化学性质非常______。(2)唐宋时期流行的“湿法炼铜”的原理是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周礼·考工记》中有关于将铜、锡以不同比例熔合制成功能各异的青铜器的记载。将铜片和锡片分别伸入稀盐酸中,锡片表面有气泡生成而铜片没有,说明金属活动性锡______(填“>”或“<”)铜。14.根据下面Na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表回答问题。(忽略溶解时的热量变化)温度/℃1020304050607080溶解度/g80.887.6949103113124136149(1)20℃时,将90gNaNO3固体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_。给烧杯加热,使溶液温度升至40℃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2)80℃时,将249gNaNO3饱和溶液降温至______时,溶液质量变为224g。(3)50℃时,将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NaNO3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至少应向溶液中再加入______NaNO3固体。15.学习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NaOH浓溶液加入锥形瓶A中,关闭活塞,打开弹簧夹,观察到A中产生白色沉淀,烧杯B中液面降低。(1)写出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若X是一种碱,其化学式可能是______(只写一种)。(3)学习小组同学用的X是CaCl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又分别做了以下三组实验:①取少量A中溶液测其pH,pH>7②取少量A中溶液,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测其pH,pH>7③取少量A中溶液,测其pH,pH>7,再向其中加入K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查阅资料可知CaCl2溶液呈中性。以上三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A中溶液一定含有NaOH的是______(填序号)。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16.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标有字母a的仪器名称:______。(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上图中装置______(填字母)可用来收集氧气。(4)将反应生成的氧气通入D中,使其接触底部的白磷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__,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_。17.学习小组同学在探究Cu、Al、Ag的活动性顺序时,做了如下两个实验,并由此展开了一系列学习探究活动。【学习交流】(1)实验中观察到,甲中铝丝表面附着一层______色固体,乙中溶液颜色变为______色。(2)你认为通过上述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拓展探究】上述实验后,同学们想进行废液的处理与回收,于是将甲、乙中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杯中,观察到混合溶液(即废液)澄清透明。同学们认为应该先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未反应完的CuSO4和AgNO3,为此,他们进行了实验并记录如下: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溶液无明显现象废液中没有AgNO3实验2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废液中含有未反应完CuSO4【反思评价】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实验2所得结论不合理。你认为理由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拓展应用】同学们尝试从废液中回收铜,将过量铝粉加入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写离子符号)。四、计算与分析题18.学习小组的同学通过下面实验测定一瓶失去标签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完成下列分析与计算:(1)反应中用去稀硫酸的质量为______。(2)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解析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8分)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分辨物质是学习化学的基本要求。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醋B.冰C.土D.银【答案】B【分析】氧化物是指物质中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详解】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属于有机化合物;冰是固态的水,属于氧化物;土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银是金属单质;故选择B。2.下列图示实验中能明显观察到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B.C.D.【答案】C【详解】A、磁铁能吸引铁,不能吸引锌,可将铁粉和锌粉分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干冰升华,只是状态的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铜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可观察到生成黑色物质,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3.化学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合理使用加碘食盐,能有效预防甲状腺肿大B.图书档案失火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有利于保护图书资料C.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极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质量D.加大化石燃料的开发,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答案】D【详解】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和呆小症,合理使用加碘食盐,能有效预防甲状腺肿大,故A说法正确;B、图书档案失火,为降低对图书资料的危害,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故B说法正确;C、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极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质量,故C说法正确;D、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加大化石燃料的开发,不利于能源的保护,且会加重环境污染,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D。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木炭B.红磷C.铁丝D.镁带【答案】C【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无色气体(二氧化碳),此选项不正确;B、磷燃烧生成的是白烟(五氧化二磷),此选项不正确;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此选项正确;D、镁带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白色固体(氧化镁),此选项不正确。故选C。5.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溶解粗盐B.称烧碱质量C.滴加盐酸D.加热水【答案】A【详解】A、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速溶解,操作正确;B、用天平称量物质时,应左物右码,故操作错误;C、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深入到试管中,故操作错误;D、用试管加热液体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操作错误;故选择A。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夏天汽车轮胎爆炸——轮胎内气体分子变大C.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不变——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改变D.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可自由移动的离子【答案】B【详解】A、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使得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故该说法正确;B、夏天汽车轮胎爆炸,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之间的间距增大,故该说法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总质量不变,微观解释是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改变,说法正确;D、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离子,故说法正确;故选择B;7.下列关于H2、H2O、H2O2三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均含有1个氢分子B.均含有2个氢原子C.均含有氢元素D.均含有2个氢离子【答案】C【详解】A、物质由元素组成,故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氢元素,错误;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故应说1个H2、H2O、H2O2分子中均含有2个氢原子,错误;C、均含有氢元素,正确;D、H三者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不含氢离子,错误。故选C。8.如图,室温下,盛水的烧杯内放置两支分别盛有等质量KNO3溶液和饱和石灰水的试管甲和乙,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NH4NO3固体后,甲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中溶液一定变浑浊B.甲中溶液一定变成饱和溶液C.乙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小D.甲、乙中溶液质量一定相等【答案】D【详解】A、加入硝酸铵,硝酸铵溶解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加,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不变浑浊,不符合题意;B、加入硝酸铵,硝酸铵溶解吸热,溶液温度降低,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甲中无明显现象,硝酸钾可能恰好饱和,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C、加入硝酸铵,硝酸铵溶解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加,变为不饱和溶液,乙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D、由以上分析可知,甲、乙中溶液均无溶质析出,溶液质量不变,故溶液质量一定相等,符合题意。故选D9.小明利用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整理出如下的反应“”图,图中“一”两端的物质相互能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与稀硫酸反应可能得到黄色溶液B.甲与碳反应后,固体总质量减小C.乙与碳反应的生成物难溶于水D.图中反应只涉及两种基本反应类型【答案】D【详解】A、甲若是氧化铁,则与稀硫酸反应得到黄色硫酸铁溶液,正确;B、甲能和碳、硫酸反应,则甲为金属氧化物;与碳反应后,氧化物中氧与碳生成气体,剩余固体总质量减小,正确;C、乙与碳、氢氧化钙能反应,乙可以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高温反应的生成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正确。D、图中硫酸和氢氧化钙反应为复分解反应;碳和甲氧化铁反应为置换反应;二氧化碳和碳高温反应为化合反应,涉及3种基本反应类型,错误。故选D。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2分)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10.温室效应加剧引起的气候异常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1)“碳达峰”与“碳中和”中的“碳”指的物质是______。(2)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煤、______和天然气的过度使用。(3)植树造林是完成“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其原理是利用绿色植物的______作用,以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4)生活中,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有助于完成目标。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A.不用电器时及时关闭电源B.外出时多步行或骑自行车C.产生纸质垃圾时焚烧处理【答案】(1).二氧化碳或CO2(2).石油(3).光合(4).C【详解】(1)“碳达峰”与“碳中和”中的“碳”指的物质是二氧化碳;(2)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3)植树造林是完成“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其原理是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减少温室气体;(4)A、不用电器时及时关闭电源,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不符合题意;B、外出时多步行或骑自行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题意;C、产生纸质垃圾时焚烧处理,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符合题意。故选C。11.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21年9月15日在陕西西安盛大开幕。(1)“石榴花”形的西安奥体中心主会场,建造时使用了大量钢铁。钢的硬度比纯铁______(填“大”或“小”)。(2)以“秦龄四宝”为创意原型的全运会古样物灵动可爱、充满活力。吉祥物的制作原料之一是聚酯纤维,聚酯纤维属于______(填“合成”或“天然”)纤维。(3)热情好客的陕西人民将会为运动员提供丰富的陕西美食。肉夹馍是美食之一,馍提供的有机营养素主要是______。(4)全运村的绿植养护需要用到营养液,下列营养液的成分中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填序号)。①(NH4)2SO4②KNO3③Ca(H2PO4)2【答案】(1).大(2).合成(3).糖类(4).②【详解】(1)钢是铁的合金,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故钢的硬度比纯铁大;(2)聚酯纤维属于合成纤维;(3)馍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提供的有机营养素主要是:糖类;(4)①硫酸铵含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样板房设计合同范文
- 护理年终工作
-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水质工程学一》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室内设计四》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声乐基础理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木材加工中的能源利用与碳足迹管理考核试卷
- 固体饮料行业价格策略与利润分析考核试卷
- 化学产品的产品标识与警示标志考核试卷
- 《护理学基础》课件
- 2024标准合法借款合同书
- 常见营养相关慢性疾病的营养指导
- 标准报价单模板(二)
- 《mc入门教程》课件
- 物理化学实验B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北京科技大学
- 建筑大师林徽因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 塔里木盆地主要地震反射波组的说明
- 初中英语教学经验交流PPT教学课件
- 英文介绍新疆乌鲁木齐ppt
- 钛白硫酸衡算
- 土力学(全套课件)
- 《先辈们唱过的歌》 单元作业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