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期中考试试题PAGEPAGE1甘肃省平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一、单选题(每空2分,共60分)下图为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自动交会对接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运行在太空中的“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不属于()A.银河系B.河外星系C.地月系D.太阳系2.对“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正确的认识是()A.都属于天体B.“神舟十号”是天体,“天宫一号”不是天体C.“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构成了天体系统D.都是行星【答案】1.B2.A【解析】【1题详解】在太空中的“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环绕地球运行,属于地月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属于总星系,因此运行在太空中的“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也属于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运行在太空中的“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属于银河系,就不可能属于河外星系。由此判断,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2题详解】“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在太空中基本按天体力学规律运行,都属于人造天体,A正确,B错误;“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之间没有因相互吸收而相互绕转,因此不构成天体系统,C错误;在太空中的“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环绕地球这颗行星运行,因此应属于卫星,D错误。故选A。【点睛】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行星系统)、太阳系(恒星系统)、银河系(与河外星系并列)和总星系。2008年8月24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的新小行星命名公报中,命名了一颗“北京奥运星”。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3.“北京奥运星”的运行轨道介于()A.地球和金星之间B.地球和水星之间C.木星和土星之间D.火星和木星之间4.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相比地球上有利于生命形成的优越条件是()①太阳光照一直比较稳定②表面温度适于生物生存③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④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5.地球具有大气层的主要原因是()A.与太阳距离适中B.生物的呼吸作用C.地球本身体积质量适中D.地球内部升温火山爆发【答案】3.D4.B5.C【解析】【3题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北京奥运星”是一颗小行星,且位于小行星带中,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D正确,ABC错误。本题应选D。【4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光照一直比较稳定,太阳系各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地球与太阳系其他行星共同的条件,①③错误;日地距离决定了地球表面具有适于生物生存的温度范围,这是地球与其它行星相比明显的优越条件,②正确;太阳系行星中只有地球具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这是地球与其它行星相比明显的优越条件,④正确。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本题应选B。【5题详解】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影响了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A错误;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地球内部升温火山爆发都不能使大气层稳定的保留在地球上空,BD错误;地球具有适宜的大气是由于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故引力适中,从而形成了较厚的大气层,C正确。本题应选C。【点睛】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外部条件:1.相对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2.太阳光照稳定;3.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1.表面温度适于生物生存;2.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3.存在液态水;4.地球环境稳定足够长的时间。花是红色的,叶是绿色的,天空是蓝色的,葡萄是紫色的。我们赞扬它们的美丽,你可曾想过是谁影响着地球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它就是太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6.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放射的能量B.能量主要集中在紫外光区C.是地球上大气运动和地震活动的主要动力D.太阳辐射的能量不包括煤、石油等7.下列人类利用的能源中,不属于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A.水能B.天然气C.地热能D.风能8.“万物生长靠太阳”,确实太阳对于我们以地球为家园的人类来说太重要、太熟悉、太亲切了。太阳能量来源于()A.外部核聚变B.内部核聚变C.其他恒星D.银河系中心【答案】6.A7.C8.B【解析】【6题详解】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放射的能量,A符合题意;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排除B;地震活动动力来自地球内部,排除C;煤和石油是地质时期留下来的太阳能资源,排除D。故选A。【7题详解】地热能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水能、天然气、风能都来自太阳辐射能,排除ABD;C符合题意,故选C。【8题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能量来源于其内部核聚变,排除ACD;B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称太阳辐射,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太阳辐射所传递的能量,称太阳辐射能。太阳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称太阳辐射光谱。(0.4~0.76μm为可见光区,能量占50%;0.76μm以上为红外区,占43%;紫外区小于0.4μm,占7%)地球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仅为太阳向宇宙空间放射的总辐射能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但却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源泉,也是地球光热能的主要来源。9.岩石圈是指()A.整个地壳B.地壳和软流层C.地壳和上地幔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地球内部圈层中,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主要由坚硬的岩石组成,被称为岩石圈,D正确;整个地壳只是岩石圈的一部分,软流层不属于岩石圈,上地幔中的软流层及其以下部分都不是岩石圈组成部分,因此ABC错误。故选D。下图为地球某地质时期地理环境复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该地质时期是指()A.古生代B.中生代C.新生代D.第四纪11.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分别出现在()A.前寒武纪末期和古生代末期B.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C.中生代末期和新生代末期D.古生代末期和新生代末期【答案】10.B11.B【解析】【10题详解】图中显示,该地质时期恐龙繁盛,恐龙属于爬行动物,主要生活在中生代,中生代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B符合题意;古生代先后成为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鱼类时代、两栖动物时代,还没有产生恐龙,排除A;新生代第三纪和第四纪分别为哺乳动物时代和人类时代,此时恐龙已经灭绝,排除CD。故选B。【11题详解】在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如三叶虫等)灭绝了,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则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在中生代末期,除了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完全销声匿迹以外,海洋中有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也灭绝了。因此,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分别出现在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点睛】地壳演化史中,动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为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为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古生代泥盆纪为鱼类时代;古生代石炭纪和二叠纪为两栖动物时代;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为爬行动物时代;新生代第三纪为哺乳动物时代;新生代第四纪为人类时代。读河流的演变过程图,完成下面小题。12.图示河流演变的各河段()A.a阶段时,主要以沉积作用为主B.b阶段时,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加强C.c阶段时,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河谷发育成熟D.经过a、b、c阶段后,河谷展宽,横剖面呈“V”形13.地质作用与河流堆积地貌的关系是()A.河流堆积地貌是地壳运动的结果B.三角洲平原的形成与河流堆积作用无关C.河流堆积地貌是由河水的搬运作用形成的D.河水的搬运作用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了大量物质14.河流弯曲处的流水作用是()A.凹岸、凸岸均为侵蚀B.凸岸侵蚀、凹岸堆积C.凹岸侵蚀、凸岸堆积D.凹岸、凸岸均为堆积【答案】12.C13.D14.C【解析】【12题详解】a阶段是河流发育的初期阶段,以侵蚀作用(溯源侵蚀和下切侵蚀)为主,A错误;b阶段是河流发育的中期阶段,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增强,B错误;c阶段是河流发育的后期阶段,以侧蚀作用为主,河谷展宽,地势平坦,河流流速减缓,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河谷发育成熟,横剖面呈宽而浅的“U”形,C正确,D错误;故选C。【13题详解】河流堆积地貌是由河流携带泥沙,在地势平坦或河流流速变慢地方堆积而成的地貌,以外力作用为主,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A、C错误;三角洲平原是由河流携带泥沙在与入海口的海水的共同作用下而形成的河流堆积地貌,B错误;河流的堆积是河水搬运的泥沙和砾石等物质,因水流减弱而失去搬运能力而积聚的现象,所以河水的搬运作用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了大量物质,D正确。故选D。【14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点可知,在河流弯曲处,河流的凹岸水流流速快,容易受到水流侵蚀;凸岸水流流速慢,以堆积为主,不容易遭到侵蚀,C正确。排除A、B、D选项。故选C。【点睛】河流地貌类型:按河流作用划分,分为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两类。河流侵蚀地貌主要包括河床侵蚀地貌、侵蚀阶地、谷坡等,河流堆积地貌主要包括河床堆积地貌、河漫滩、堆积阶地、冲积平原、三角洲,以及大多数河口地貌。读“蘑菇沙漠”图,完成下面小题。15.形成“蘑菇沙漠”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风力侵蚀B.流水沉积C.岩层挤压D.火山喷发16.“蘑菇沙漠”最可能分布的地区是()A.湿润地区B.半湿润地区C.平原地区D.荒漠地区【答案】15.A16.D【解析】【15题详解】图示景观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风蚀蘑菇,A正确;流水沉积形成流水堆积地貌,主要有冲积扇、三角洲和冲积平原,B错误;岩层挤压易形成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C错误;火山喷发可能会形成火山锥,D错误。故选A。【16题详解】风力侵蚀地貌在干旱和半干旱荒漠地区分布广泛,D正确;湿润半湿润地区往往形成流水地貌,平原地区的地貌要取决于其自然特征,不一定是风蚀蘑菇;ABC错误。故选D。【点睛】风蚀蘑菇是由于风力侵蚀作用形成,往往分布在较干旱地区。由于近地面的风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砂石,侵蚀力强,故岩石下部首先被侵蚀,形成风蚀蘑菇。17.在中国西北干旱地区形成的地貌主要是()A.流水地貌B.风成地貌C.冰川地貌D.风化地貌【答案】B【解析】在中国西北干旱地区多大风天气,以风成地貌为主,典型地貌有沙丘和雅丹地貌,B正确;流水地貌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A错误;冰川地貌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和高纬度地区,C错误;风化作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其形成受气候、植被、地形和岩石特征等多种因素影响,D错误。故选B。18.下列地区,地壳厚度最小的是()A.东非高原B.青藏高原C.东欧平原D.马里亚纳海沟【答案】D【解析】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9-41千米,海洋地壳厚度较薄,平均厚度约5-10千米。地壳厚度变化的规律是: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东非高原、青藏高原、东欧平原、马里亚纳海沟中,东非高原、青藏高原、东欧平原处的地壳属于陆地地壳,厚度较大,而马里亚纳海沟处的地壳属于海洋地壳,且海水最深,因此地壳厚度最小,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下面图a为某河流不同河段及其横剖面示意图,图b为某地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图a中①~④处沉积物颗粒的变化规律是()A.由细到粗B.由粗到细C.先变粗,后变细D.先变细,后变粗20.图b所示地貌景观,最有可能位于图a中的()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答案】19.B20.A【解析】【19题详解】图a中,①~4处位于上游到下游不同河段,地势趋于平坦,河水搬运能力逐渐减弱,沉积物颗粒逐渐变细。B对。ACD错。故选B。【20题详解】图b地貌景观为瀑布,说明位于山区,地形崎岖,落差大,最有可能位于河流上游,即图a中的①处,A对。BCD错。故选A。【点睛】由于水量和流速的变化,泥沙的沉积只有自上游到下游由粗到细的这种变化。蛇曲是像蛇一样蜿蜒的河流地貌。图为“山西永和黄河蛇曲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21.永和黄河蛇曲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地壳运动B.断裂下陷C.流水作用D.风力作用22.甲、乙两处对应的外力作用为()A.甲—侵蚀作用、乙—堆积作用B.甲—侵蚀作用、乙—搬运作用C.甲—风化作用、乙—堆积作用D.甲—堆积作用、乙—侵蚀作用【答案】21.C22.A【解析】【21题详解】蛇曲地貌是一种河流造就的河曲地貌景观,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流水的侵蚀和堆积共同作用,ABD项错误,C项正确。故选C。【22题详解】河曲的形成主要是凹岸的侵蚀和凸岸的堆积作用,即甲处侵蚀,乙处堆积,BCD项错误,A项正确。故选A。【点睛】河曲的形成主要与凹岸侵蚀和凸岸堆积两种作用有关。目前,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3.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A.莫霍界面B.上下地幔之间C.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D.地心附近24.在地球的内部圈层中,其物质状态接近于液态的是()A.软流层B.下地幔C.外核D.内核25.莫霍界面是()A.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B.地壳与地幔的界线C.岩石圈与地幔的界线D.地幔与地核的界线【答案】23.C24.C25.B【解析】【23题详解】读图可知,地震纵波(P波)和横波(S波)在地下2900千米处以上一直呈增速状态,在地下2900千米处向下,突然纵波(P波)大幅度降速,横波(S波)消失,因此地下2900千米处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2900千米处是古登堡面,因此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C正确;图中显示,莫霍界面、上下地幔之间、地心附近,不是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ABD错误。故选C。【24题详解】地震横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传播。图中显示,在地下2900千米处向下,突然纵波(P波)大幅度降速,横波(S波)消失,表明地下2900千米处向下,物质状态应为液态,2900千米处是古登堡面,古登堡面以下是外核,因此外核物质状态接近于液态,C符合题意;软流层是固流体,下地幔是固体,地震波穿过软流层、下地幔速度加快,排除AB;图中显示,内核中纵波传播速度明显增快,表明相对于外核,内核物质状态又发生了改变,因此内核是液态的可能性小,排除D。故选C。【25题详解】莫霍界面是地壳与地幔的界线,B正确。在地下约900km深度处有一界面,它上下两侧密度有明显差别,分为上下地幔,莫霍界面位于距离地表平均深度33km,A错误。岩石圈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C错误。地幔与地核的界线是古登堡界面,D错误。故选B。【点睛】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可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两种类型,其中纵波传播速度快,可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传播,而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传播,纵波到达地表时会使物体上下颠簸,横波到达地表时会使物体左右摇摆。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1年11月30日21时53分在西藏那曲市双湖县(31.76°N,87.94°E)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由于采用了ICL地震预警系统(利用电波比地震波速度快的原理,通知受影响地区提前预警的系统),极大的减少了因地震造成的伤亡和损失。下面两图为地震发生时那曲市发布的地震预警信息和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6.此次地震震源位于()A.下地幔B.软流层C.地壳D.莫霍界面27.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中()A.①圈层的热量来自地球内部B.②圈层是地球最活跃外部层C.③圈层的地震波在莫霍面消失D.④圈层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快慢不均【答案】26.C27.D【解析】【26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陆壳平均厚度为33千米,洋壳薄,平均厚度为6千米,海拔越高,地壳厚度越厚。此次震源深度为10千米,发生在青藏高原,因此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壳层,C正确,ABD错误。故选C。【27题详解】①圈层位于地球的外部,热量来自太阳辐射,A错误;地球最活跃的外部圈层为生物圈,②圈层是水圈,B错误;地震波在莫霍面处,横波和纵波波速都加快,C错误;④圈层位于软流层以内的地球内部圏层,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快慢不均,纵波速度快,横波速度慢。到古登堡界面时,横波完全消失,纵波突然减慢,D正确。故选D。【点睛】地球内部圈层由外向里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为古登堡界面。地壳是地球固体地表构造的最外圈层,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平均厚度约6千米。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28.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
)A.E,F合为岩石圈B.各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自然环境C.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其中G为地核D.地球外部圈层由A,B,C三部分组成,其中C为生物圈29.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A.下地幔B.图中D层C.图中G层D.软流层【答案】28.B29.D【解析】【28题详解】题目主要考查了地球圈层结构的基础知识。据图可知,A为大气圈,B为生物圈,C为水圈,D为地壳,E为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F为地幔,G为地核。D、E合为岩石圈,地球外部圈层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组成,内部圈层由地壳地幔地核组成。岩石圏由软流层以上D、E部分组成,故A错误;地球内部圈层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组成,E只是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其中G为地核,故C错误;地球外部圈层由A、B、C三部分组成,其中C为水圈,故D错误;地球各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自然环境,故B正确。【29题详解】该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理解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分布、特征即可解答该题。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加上地壳组成了岩石圈,软流层是有塑性物质组成,是岩浆的发源地。故D正确,A、B、C错误。【点睛】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成岩石圈。各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自然环境。30.2021年,科学家在山西省阳泉市发现了2.9亿年前二叠纪的瓣齿鲨化石。这表明该地当时古地理环境为()A.沼泽B.盐湖C.海洋D.河流【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瓣齿鲨应该生活在海洋,C正确;鲨鱼不会生活在沼泽,盐湖和河流,ABD错误。故选C。【点睛】地球的显生宙从古至今大致经历了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古生代依次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中生代依次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新生代依次分为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二、综合题(共40分)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1)图中ABGH代表的行星名称分别是:A____、B____、G____、H____。(2)八颗行星绕日公转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___性、____性、____性。(3)地球上存在生命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特点是____。(4)太阳系中被称为巨行星的是____、____(填字母)。【答案】(1)水星金星天王星海王星(2)同向共面近圆(3)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4)EF【解析】本题以太阳系示意图为资料,涉及了天体系统、太阳系结构和地球宇宙环境的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故A为水星,B为金星,G为天王星,H为海王星。【小问2详解】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为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小问3详解】根据图片,图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为地球提供了安全的宇宙环境。【小问4详解】太阳系的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和海王星,故巨行星为EF。32.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A为____层,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这些区域由于____而暗黑,它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____的标志,它的周期为____。(2)B是____层,该层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部分,叫做____。(3)C是____层。可能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答案】(1)光球黑子温度比周围区域低太阳活动强弱11年(2)色球耀斑(3)日冕太阳风【解析】本题以太阳大气结构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太阳大气层结构以及太阳活动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太阳大气层的最里层A为光球层,光球层中太阳活动的标志是黑子。黑子是光球层上温度比较低,看起来比较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
- 2024年度新能源发电EPC施工合同
- 股票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城市规划地形测绘专项协议
- 2024年度旅游景区开发合同
- 2024年企业信息安全服务合同
- 2024年度CRM系统服务合同:提供销售合同管理专业支持
- 2024年亚太地区进出口合作协议
- 2024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服务合同研究
- 2024年度煤炭供应合同
- 阅读指导《我爸爸》导读课件
- 保安部岗位设置图
- DB31T 1295-2021 立体花坛技术规程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10课《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优质课件
- 消防工程施工验收单样板
- 中央空调人员培训内容表
- 发现生活中的美-完整版PPT
- 小学道德与法治人教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全护我成长-《遭遇陌生人》教案
- CAMDS操作方法及使用技巧
-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 最优化理论与算法课程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