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蜀黄金大联考2024届高考考前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1E/3E/wKhkGWXnoF2AQwxjAALJpLd8FKM511.jpg)
![四川省巴蜀黄金大联考2024届高考考前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1E/3E/wKhkGWXnoF2AQwxjAALJpLd8FKM5112.jpg)
![四川省巴蜀黄金大联考2024届高考考前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1E/3E/wKhkGWXnoF2AQwxjAALJpLd8FKM5113.jpg)
![四川省巴蜀黄金大联考2024届高考考前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1E/3E/wKhkGWXnoF2AQwxjAALJpLd8FKM5114.jpg)
![四川省巴蜀黄金大联考2024届高考考前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1E/3E/wKhkGWXnoF2AQwxjAALJpLd8FKM51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巴蜀黄金大联考2024届高考考前模拟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人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之初一般会引起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科学家们通过对发热作用机制的研究,对发热的作用有了新的理解。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SARS-CoV-2感染者持续高热会使酶活性降低导致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B.物理降温措施能通过增大散热量来缓解发热症状C.不同程度的发热均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不利于清除病原体D.若体温持续保持39℃,此状态下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2.神经调节是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因为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C.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D.兴奋产生的生理基础是由于K+外流、Na+内流而导致膜内外电位改变,产生局部电流3.染色体桥是由两条染色体分别发生断裂后,具有着丝粒的残臂相接而形成的双着丝粒染色体所特有的结构。图是蚕豆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形成的染色体桥,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染色体桥是有丝分裂过程中特有的现象B.染色体桥形成是细胞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C.染色体桥形成的原因可能是低温抑制了纺锤体形成D.图示为根尖伸长区细胞,该细胞中着丝粒数目发生改变4.下图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8表示基因。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与2、3、4互为等位基因,与6、7、8互为非等位基因B.同一个体的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也应含有基因1~8C.1与3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1与2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分离D.1分别与6、7、8组合都能形成重组型的配子5.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秸秆焚烧对土壤小动物种群数量的影响,选择山东济宁玉米样地和大豆样地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数据为某种土壤小动物的数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月份火烧后的玉米样地未火烧后的玉米样地火烧后的大豆样地未火烧后的大豆样地0518918118018606162180221231071522371832730828947226345009263378310396103004113914001126130428730912127285228340A.7~8月份土壤小动物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秸秆焚烧对玉米样地的影响高于大豆样地C.秸秆焚烧会提前土壤小动物数量的高峰期D.焚烧秸秆会改变农田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6.皇城根遗址公园以“绿色、人文”为主题,塑造了“梅兰春雨、御泉夏爽、银枫秋色、松竹冬翠”四季景观。公园凭借其注重生态效益的绿化设计,在北京市精品公园评比中入选。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应尽量选用当地树种,为本地动物提供更适宜的栖息环境B.遗址公园的生物群落由混栽的70多个树种组成C.公园绿化率高达90%以上,利于缓解城市污染状况D.各类植物混栽,合理布局,实现了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统一7.某自然保护区内共同生活着两种鼠科动物:社鼠和中华姬鼠,它们均主要以嫩叶及种子为食,在春季还辅以部分土壤昆虫为食。林中的普通鵟会捕食鼠类,社鼠与中华姬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1所示,图2为该地区小型地栖鼠丰富度沿海拔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两种鼠之间为竞争关系,两者的K值在2016—2019年间均逐年降低B.在夏秋季,如果普通鵟体重增加1kg,则最多需要消耗100kg植物C.中华姬鼠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内斗争最激烈,种群的增长速率也最大D.该地区小型地栖鼠丰富度随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增大,中度海拔种群密度一定大于低海拔8.(10分)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B.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C.细胞质基质中的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D.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二、非选择题9.(10分)厨余垃圾可加工成有机肥,实现垃圾的再利用。研究人员选定某农场甲、乙两块地,分别长期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后,调查生物多样性结果如下图。(1)据图分析,乙地与甲地相比,乙地长期施用化肥会导致___________。(2)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取样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3)蚯蚓能以土壤中腐叶为食,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___________;绿色植物同化的能量去向是:___________。10.(14分)卡尔文给小球藻悬浮液中通入14CO2,光照不同的时间(从1秒到数分钟)后杀死小球藻,提取产物并分析。实验发现,在RuBP羧化酶的作用下,一分子的14CO2首先结合一分子的C5(核酮糖二磷酸RuBP),生成一分子不稳定的C6,随后这一分子的C6分解生成两分子C3(3–磷酸甘油酸),之后3–磷酸甘油酸在NADPH、ATP以及酶的作用下,形成三碳糖,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一个碳原子将会被用于合成葡萄糖而离开循环,剩下的五个碳原子经一系列变化,再生成一个C5,循环重新开始。循环运行六次,生成一分子的葡萄糖。这一过程被称为卡尔文循环,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卡尔文实验的研究目的是__________。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2)在光合作用开始后,二氧化碳可快速转化为许多种类的化合物。若要探究14CO2转化成的第一个产物是否为C6,可对植物进行极短时间的光照,并检测叶绿体中__________。(3)暗反应阶段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是__________。夏季晴天中午时分,由于气孔关闭,___________供应不足,某些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会明显降低。11.(14分)基因工程载体是DNA重组技术使用的基本工具。回答下列问题(1)大肠杆菌的质粒常被用来做基因工程中的载体,其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至少两项)。基因工程中常使用的载体除质粒外,还有_______________(至少两项)。(2)在进行基因工程操作中,真正被用作载体的质粒都是在天然质粒的基础上进行人工改造过的。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通过人工改造,基因表达载体中除了含有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构建目的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一方面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_______________,并遗传给下一代;另一方面,使目的基因能够_______________,从而得到转基因产品或生物。(3)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来生产基因工程药物时,与药用蛋白基因连在一起的是__________启动子,这样才能使该目的基因在乳腺细胞中表达。(4)农杆菌转化法常用的载体为____________,构建此表达载体时,要将目的基因插入到质粒的___________上,这样就能够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使目的基因进入植物细胞并插入到染色体中DNA上,使目的基因的遗传特性得以稳定维持和表达。12.某实验小组在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用小球藻做了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假设实验过程中呼吸速率不变)。图1和图2表示实验结果,其中图l表示光照强度为e时测定的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图2表示温度条件是25℃下测定的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从图2中可以判断小球藻的呼吸速率的相对值是____。(2)当小球藻处于图l中温度条件为35℃时,小球藻____(填“能”或“不能”)表现生长,做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3)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内部有许多基粒,每个基粒都含有两个以上的类囊体,多者可达100个以上,从结构决定功能的角度分析,叶绿体中有如此多的基粒和类囊体的意义是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一般情况下,环境温度达到29℃时人开始出汗,35℃以上出汗成了唯一有效的散热机制,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散热处于动态平衡;(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在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详解】A、持续高热会使人体酶活性降低导致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A正确;B、物理降温措施能通过增大散热量来缓解发热症状,B正确;C、适度的发热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利于清除病原体,C错误;D、要使体温维持在39℃,机体产热量要等于散热量,D正确。故选C。2、D【解析】
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由于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传递,所以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A正确;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兴奋通过神经递质传递,即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B正确;C、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C正确;D、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膜对钾离子有通透性,钾离子外流,形成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内流,形成动作电位(外负内正),D错误。故选D。3、B【解析】
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染色体桥是由两条染色体分别发生断裂后,具有着丝粒的残臂相接而形成的双着丝粒染色体所特有的结构,这种染色体结构变异也可以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错误;
B、染色体桥是由两条染色体分别发生断裂后,具有着丝粒的残臂相接而形成的双着丝粒染色体所特有的结构,所以形成染色体桥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B正确;
C、染色体桥是由两条染色体分别发生断裂后,具有着丝粒的残臂相接而形成的双着丝粒染色体所特有的结构,说明染色体桥形成是不会使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而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会增加染色体的数量,C错误;
D、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形成染色体桥的细胞中着丝粒数目没有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4、B【解析】
由图可知,图中为一对同源染色体,1与2、5与6、3与4、7与8为相同基因,1(或2)与3或4可能是等位基因,5(或6)与7或8可能是等位基因。【详解】1与2是相同基因,1与3、4可能互为等位基因,1与6、7、8互为非等位基因,A错误;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与其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的染色体的数目和基因种类、数目均相同,故均含有基因1~8,B正确;若不考虑交叉互换,1与3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1与2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随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若考虑交叉互换,则1与2可能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1与3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随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C错误;1与5在同一条姐妹染色单体上,5与6是相同的基因,因此1与6的组合不能形成重组配子,D错误。故选B。5、C【解析】
本题结合表格数据,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分析表格数据:未火烧后的玉米样地中,该种土壤小动物的种群数量在8月份达到最大值,而火烧后的玉米样地中,该种土壤小动物的种群数量在10月份才达到最大值;同样,未火烧后的大豆样地中,该种土壤小动物的种群数量在8月份达到最大值,而火烧后的大豆样地中,该种土壤小动物的种群数量在10月份才达到最大值。这说明秸秆焚烧会推迟土壤小动物数量的高峰期。【详解】A、7~8月份土壤小动物的数量急剧增加,则7~8月份年龄组成为增长型,A正确;B、火烧后玉米样地的土壤小动物减少率高于火烧后大豆样地,则秸秆焚烧对玉米样地的影响高于大豆样地,B正确;C、由表格数据可知,秸秆焚烧会延迟土壤小动物数量的高峰期,C错误;D、焚烧秸秆属于人类活动,会改变农田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正确。故选C。6、B【解析】
生物入侵会严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破坏生态平衡,加速物种的灭绝,所以在引种过程中应慎重。群落是指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详解】A、在树种选择过程中,需要考虑外来物种入侵因素,因此应尽量选用当地树种,为本地动物提供更适宜的栖息环境,A正确;B、该公园的生物群落应包括该地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B错误;C、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些植物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所以绿化率升高可有利于缓解城市污染状况,C正确;D、各类植物混栽,布局美观,还能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实现了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统一,D正确。故选B。7、B【解析】
分析图1,社鼠与中华姬鼠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分析图2:小型地栖鼠类丰富度随海拔的升高,逐渐增大,在中度海拔达到最大,海拔进一步升高,丰富度又逐渐降低。【详解】A、据图分析可知,两种鼠之间为竞争关系,在2016—2019年间社鼠的K值逐年降低,中华姬鼠的K值保持稳定,A错误;B、在夏秋季植物→鼠→普通鵟这条食物链中,如果普通鵟体重增加1Kg,最多消耗植物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故最多需要消耗植物=1÷10%÷10%=100Kg,B正确;C、中华姬鼠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内斗争最激烈,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C错误;D、分析图2可知小型地栖鼠类丰富度随海拔的升高逐渐增大,在中度海拔达到最大,海拔进一步升高丰富度逐渐降低,且图中只能得知丰富度的大小,不能判断种群密度大小,D错误。故选B。8、C【解析】
只有在高温下酶的结构被破坏失去活性不可恢复,而在低温下酶只是活性降低;A错误;
根据酶的概念,酶可以是蛋白质,也可以是RNA;B错误;
细胞质基质中可完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有的第一阶段,即有分解葡萄糖为丙酮酸的酶;C正确;
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有DNA,DNA复制和转录的时侯需要DNA的解旋酶。D错误。二、非选择题9、物种丰富度下降和部分种群数量增加取样器取样法分解者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一部分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的散失【解析】
分析题干和图形可知,横坐标代表的是物种丰富度,甲地施用有机肥,乙地施用化肥,通过比较分析可知长期使用化肥会降低生物的多样性。【详解】(1)长期使用化肥会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分析题中的横坐标,乙地的物种丰富度较甲地低,可见长期使用化肥会导致物种丰富度下降,但分析纵坐标发现,一些种群的数量(密度)上升了。(2)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取样时采取取样器取样法。(3)蚯蚓分解落叶属于分解者,绿色植物所同化的能量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一部分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的散失。【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10、探究光合作用中CO2中的碳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转移途径在光照条件下通入CO2后的时间叶绿体中含有14C的化合物出现的顺序是否除CO2外只有C6具有放射性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CO2【解析】
CO2是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原料,用于合成暗反应过程中的有机物。卡尔文给小球藻悬浮液中通入14CO2,光照不同的时间(从1秒到数分钟)后杀死小球藻,提取产物并分析。说明本实验研究的是CO2中的碳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转移途径。【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卡尔文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中CO2中的碳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转移途径。由于暗反应过程中有机物的形成是按照一定顺序逐步转化形成的,所以控制光照条件下通入CO2后的时间,可检测出暗反应形成有机物的先后顺序。即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在光照条件下通入CO2后的时间,因变量是叶绿体中含有14C的化合物出现的顺序。(2)若14CO2转化成的第一个产物是C6,则对植物进行极短时间的光照时,叶绿体中除CO2外只有C6具有放射性,若14CO2转化成的第一个产物不是C6,则叶绿体中检测到放射性的C6时还会同时检测到具有放射性的其他有机物,所以要探究14CO2转化成的第一个产物是否为C6,可对植物进行极短时间的光照,并检测叶绿体中是否除CO2外只有C6具有放射性。(3)暗反应阶段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是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气孔是CO2进入细胞的通道,夏季晴天中午时分,由于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使暗反应的速率减慢,导致光合速率会明显降低。【点睛】本题以同位素标记法为背景,要求考生掌握光合作用的探究过程,识记光合作用的过程,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回答问题。11、分子小,能自主复制,有标记基因,有多个酶切位点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稳定存在表达并发挥作用乳腺蛋白基因Ti质粒T—DNA【解析】
运载体是基因工程进行所必须的工具,在进行目的基因的转移时,常常需要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结合,一般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目的基因建构时,要保证形成的重组载体具有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识记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和操作步骤是本题的解题关键。【详解】(1)基因工程中常使用的载体为质粒,质粒的优点有:分子小,分子上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质粒可在细胞中进行自我复制,质粒DNA分子上有特殊的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除质粒外,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也是常用的基因工程载体;(2)构建的表达载体应包括启动子、终止子,以便驱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部编初中历史八下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大型不锈钢铸件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化妆品级枯草菌脂肽钠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光纤导管静脉激光治疗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铜缆高速连接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国际(非独占)商标使用许可合同
- 2025农业种植生产产销合同书
- 餐饮业合同年
- 2025室内装修设计合同范本
- 房屋租赁续签合同模板
- 2025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医保政策与健康管理培训计划
- 策略与博弈杜塔中文版
- 无人化农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英语试题(原卷版)
- 学生春节安全教育
- 2024-2025年校长在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会议上讲话
- 2025届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 高三日语一轮复习助词「で」的用法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铷铯及其化合物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 散货物流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