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3-1分子、原子以及离子考点知识梳理+例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E/34/wKhkGWXnQueAaWLoAAHmEtx2BPY595.jpg)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3-1分子、原子以及离子考点知识梳理+例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E/34/wKhkGWXnQueAaWLoAAHmEtx2BPY5952.jpg)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3-1分子、原子以及离子考点知识梳理+例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E/34/wKhkGWXnQueAaWLoAAHmEtx2BPY5953.jpg)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3-1分子、原子以及离子考点知识梳理+例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E/34/wKhkGWXnQueAaWLoAAHmEtx2BPY5954.jpg)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3-1分子、原子以及离子考点知识梳理+例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3E/34/wKhkGWXnQueAaWLoAAHmEtx2BPY59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专题3-1分子、原子以及离子知识·解读一、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三种:分子、原子和离子。如水是由分子构成的,金属铁、铜等是由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离子(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2、分子和原子分子原子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相同点分子和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一定的间隔,一般温度越高,间隔越大,分子和原子都可直接构成物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联系分子能分解出原子,原子能构成分子易错点1:分子和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和原子的体积大小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热胀冷缩,改变的是分子(或原子)之间的间隔、分子(或原子)的大小不变。易错点2:分子一定比原子大吗?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分子只是比构成它的原子大,但与其他原子无法比较大小。[二、微粒的观点解释相关现象1、用微粒的性质解释下列现象常见现象微粒性质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一滴水(约20滴为1mL计)中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闻到气味,晾晒衣服微粒粒子在不断地运动热胀冷缩现象、三态变化,给轮胎充气,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0mL微粒粒子之间有间隔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的变化(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它们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3)变化过程:(4)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易错点:能用分子的运动来解释尘土飞扬吗?尘土飞扬不能用分子的运动解释。因为尘土不属于分子,分子体积小,肉眼无法看到。三、分子运动现象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现象分析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A烧杯中滴入酚酞溶液A烧杯中溶液不变色空气中不含有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将A烧杯和盛有浓氨水的B烧杯用另一个大烧杯罩住A烧杯中溶液变红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气分子不断运动,并进入到A烧杯溶液中,使溶液变红实验结论:分子在不断运动。【装置拓展】如图,增加了乙装置,其目的是证明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四、原子结构1、原子的结构(1)结构原子eq\b\lc\{(\a\vs4\al\co1(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原子核\b\lc\{(\a\vs4\al\co1(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2)原子中各种粒子之间的关系①原子中,质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中子不带电,整个原子不显电性。②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③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易错点:①虽然原子中质子和电子带电荷,但原子不带电。②并非所有的原子中都有中子(某种氢原子中只有一个质子和一个核外电子,无中子)。=3\*GB3③原子核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荷、体积小、相对质量较大。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n为电子层数):a、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b、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依此类推。c、最外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2个电子)。=2\*GB3②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少排一层,最多排布7层,(2)原子结构示意图(以硫原子为例)=1\*GB3①质子数的应用:决定元素的种类。②最外层电子数的应用: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趋势化学性质金属原子一般小于4易失去电子不稳定非金属原子一般大于4易得到电子不稳定稀有气体原子8个(He为2个)不易得失电子稳定结论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同类原子,化学性质相似三、原子结构的认知历史1、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认为: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即原子。2、道尔顿原子学说(实心球)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物质都由原子组成,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3、汤姆生原子模型(葡萄干面包)提出了枣糕式原子模型4、卢瑟福原子模型(核式结构)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现象认识到原子核带正电,并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核式结构学说(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5、玻尔原子模型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原子核外,电子在一系列稳定的轨道上运动。总结:化学中的“第一”第一个提出原子概念的人是道尔顿;第一个发现电子的人是汤姆生。五、离子1、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2、分类:(1)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阳离子,如Na+、Ca2+、NH4+(铵根离子)。(2)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阴离子,如O2-、Cl-、OH-。3、离子的形成(1)原子失去电子,带正电荷,形成阳离子(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2)原子得到电子,带负电荷,形成阴离子(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4、离子的表示方法(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所带的电荷及电性。标法是先写数字后写“+”“-”号,读作“几个单位的正(负)电荷”。例如,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可表示为“O2-”。只带1个单位电荷时,数字1省略不写,如Na+、Cl-等;若要表示几个离子,直接在离子符号前加上数字,如2个钠离子表示为“2Na+”。(2)较复杂的离子(带电原子团,由两种以上元素原子组成,称为某某根离子)离子名称离子符号离子所带电荷氢氧根离子OH--1硫酸根离子SOeq\o\al(2-,4)-2硝酸根离子NOeq\o\al(-,3)-1碳酸根离子COeq\o\al(2-,3)-2碳酸氢根离子HCOeq\o\al(-,3)-1铵根离子NHeq\o\al(+,4)+1(3)离子中数字的含义5、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原子阳离子阴离子结构示意图稳定性不稳定稳定稳定构成微粒的关系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性不带电正负6、相对原子质量1、相对原子质量:国际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eq\f(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比(符号Ar)。2、计算公式: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实际质量÷一个碳原子质量的eq\f(1,12)。易错点: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通常将“1”省略不写。3、求相对原子质量的方法(1)已知原子的实际质量时,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来求。相对原子质量=eq\f(该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标准碳原子的质量×\f(1,12))=eq\f(该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1.661×10-27kg)例如,一个氯原子的质量是5.885×10-26kg,则: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eq\f(5.885×10-26kg,1.661×10-27kg)≈35.4(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已知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或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时,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来求。例如,某种钠元素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12个中子,则该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1+12=23。典例·解读类型一、分子的运动及性质例1、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选项事实微观解释A温度降低,汽油的密度增大分子的体积变小B春天公园里散发出阵阵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C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分子之间有间隙D一滴水中含有约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答案】【答案】A.【解析】A.温度降低,汽油的密度增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B.春天公园里散发出阵阵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C.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D.一滴水中含有约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例2、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在化学变化的前后保持不变【答案】【答案】C.【解析】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A正确;B、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例如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的,而铁是由原子构成的,故B正确;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故C错误;D、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保持不变,故D正确.类型二、原子和离子例3、下列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答案】【答案】B.【解析】A.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B.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C.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2,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D.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例4、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B、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C、一切原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D、原子核内质子数必等于核外电子数【答案】【答案】D.【解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但在其他变化(核反应)中可以再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所以A不对。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氧气、氨气、二氧化碳等,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铜、铝、汞等,所以B不对。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是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所以C不对。原子呈电中性决定了质子数必须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D对类型三、原子结构及其性质例5、根据给出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Mg和Ca的化学性质都比较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2)He的化学性质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由此可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化学性质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相似.【答案】【答案】(1)活泼;(2)不活泼;不一定.【解析】(1)Mg和Ca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化学性质活泼,故填:活泼;(2)氦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该层上有两个电子,达到了稳定结构,因此化学性质不活泼,由此可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故填:不活泼,不一定.例6、探秘反物质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他们跟通常说的电子和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称为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产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十分可观.(1)已知α粒子是质量数为4,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核,据此回答:若存在反α粒子,它的质量数为_______,电荷为_______.(2)根据以上信息,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做出相应的预测.你认为下列四位同学的预测中,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一定错误的是_______,可能正确的是_______.甲:氧原子呈电中性,反氧原子带电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反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也是16丙:氧气能供给呼吸,反氧气不能供给呼吸丁:氧气能支持燃烧,反氧气不能支持燃烧(3)假设存在反氧气,请对反氧气能否支持燃烧设计实验验证,其实验操作、预测现象及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据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美国科学家宣布,在长岛上演的一次微型“大爆炸”创造了一种新型反物质.这种新发现的粒子被称之为“反超氚”,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重的反物质.“反超氚”这种反物质的发现表明______.A.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B.物质是无法被感知的客观存在C.人类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然D.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答案】【答案】(1)4,-2;(2)乙;甲;丙、丁;(3)见解析(4)D【解析】(1)α粒子是质量数为4,带2个单位正电荷,所以反α粒子,它的质量数为4,电荷为-2;(2)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反氧原子的结构应该为:8个反质子,8个中子构成原子核(由于中子不带电,故不存在反中子),核外有8个反电子.原子核带8个单位负电荷核外带8个单位正电荷,故反氧原子也呈电中性;氧原子和反氧原子的质量相等,故其相对原子质量也相等,都为16;而反氧气的化学性质(是否支持燃烧及是否供给呼吸)是不能妄下结论的,必须通过实验来验证,故可能正确;(3)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满反氧气的容器中,如果木条复燃,则表明反氧气能支持燃烧,如果木条熄灭则表明反氧气不能支持燃烧;将一只小白鼠置于盛满反氧气的容器中,如果小白鼠在一段时间内能存活,则表明氧气能供给呼吸,反之则表明氧气不能供给呼吸.(4)A说法错误,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一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因此并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B说法错误,物质是可以被感知的,“物质是无法被感知的客观存在”是不可知论;C不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人类有意识地改造自然;D符合题意,“反超氚”这种反物质的发现表明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例7、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不可分割的最小微粒,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因此分子比原子大C、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答案】【答案】D.【解析】A、原子可以再分;B、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C、氢原子核中没有中子;D、根据分子和原子的区别考虑.A、原子可以再分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故A错;B、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有的原子比分子大,有的分子比原子大,故B错;C、氢原子核中没有中子,故C错;D、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类型四、物理、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例8、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请回答:(1)变化Ⅰ的化学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上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3)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写序号).A.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B.分子变小了C.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4)从原子、分子的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_________可分,而_________不能再分.【答案】【答案】(1)氢气+氧气→水;(2)化合反应;(3)C;(4)分子,原子.【解析】(1)由变化Ⅰ的微观示意图可知,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文字表达式是氢气+氧气→水;(2)上述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3)由变化Ⅱ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的间隔变小了,分子的数目、体积、种类没有发生变化;(4)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类型五、判断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例9、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氯化钠B.黄金C.氧气D.石墨【答案】【答案】A.【解析】金属、一些固态非金属如:碳、硅、硫、磷、稀有气体是由原子构成的;水和常见的气体是由分子构成的;一般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化合物指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在第四单元学习)由离子构成。类型六、相对原子质量例10、下列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近似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和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单位为kgC、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没有D、相对原子质量指原子的质量与标准碳原子质量的比值【答案】【答案】A.【解析】A、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近似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和,故选项说法正确.B、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C、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D、相对原子质量指原子的质量与标准碳原子质量的112例11、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15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铕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为63B.铕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为63C.铕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52D.铕元素的原子的质量为152【答案】【答案】A.【解析】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其中中子不带电,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原子对外不显电性,所以在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铕元素的核电荷数为63,其质子数和电子数也为63,所以A正确,C错误;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铕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152-63=89,所以错误;D、铕元素原子的质量是指实际质量,其单位一般是克,在该题中无法判断.类型七、相对原子质量的相关计算例1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的质量为mkg,某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为nkg,则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eq\f(m,12n)B、eq\f(n,12m)C、eq\f(12n,m)D、eq\f(12m,n)【答案】【答案】C.【解析】已知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的质量为mkg,某原子质量为nk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例13、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akg,A原子的质量为bkg,A原子的中子数为c,则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ab12-cB、12ba+c【答案】【答案】D.【解析】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akg,A原子的质量为bkg,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KgaKg×112=12b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b类型八、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例14、下列对不同时期原子结构模型的提出时间排列正确的是()=1\*GB3①电子分层排布模型;=2\*GB3②“葡萄干布丁”模型;=3\*GB3③量子力学模型;=4\*GB3④道尔顿原子学说;=5\*GB3⑤核式模型.A、=1\*GB3①=3\*GB3③=2\*GB3②=5\*GB3⑤=4\*GB3④B、=4\*GB3④=2\*GB3②=3\*GB3③=1\*GB3①=5\*GB3⑤C、=4\*GB3④=2\*GB3②=5\*GB3⑤=1\*GB3①=3\*GB3③D、=4\*GB3④=5\*GB3⑤=2\*GB3②=1\*GB3①=3\*GB3③【答案】【答案】C.【解析】①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电子云模型(几率说),为近代量子力学原子模型;②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1904年提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③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卢瑟福的学生)引入量子论观点,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④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⑤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汤姆生的学生)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例15、原子结构模型的简历和发展与科学实验紧密相关.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道尔顿发现原子--“空心球”模型B、汤姆逊发现电子--“葡萄干布丁”模型C、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核式”模型D、玻尔解释氢原子光谱--“电子分层排布”模型【答案】【答案】A.【解析】A.道尔顿发现原子--“实心球”模型,故A错误;B.汤姆逊根据实验发现了电子,而且原子呈电中性,据此提出原子的“葡萄干布丁”模型,故B正确;C.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这一模型建立的基础是α粒子散射实验,故C正确;D.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卢瑟福的学生)引入量子论观点,提出电子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系统只能具有一系列的不连续的能量状态,当原子从一个具有较大能量的定态跃迁到另一个能量较低的定态时,它辐射出具有一定频率的光子,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和电子沿不同的圆形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氢原子光谱指的是氢原子内的电子在不同能阶跃迁时所发射或吸收不同波长,该光谱的发现在玻尔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模型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故D正确。类型九、对微粒认识的综合考察例16、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离子这些微粒中:(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3)显示电中性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4)带正电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5)带负电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6)质量最小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7)参加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微粒有__________;(8)在同一原子里数目相等的是_____________;(9)质量与氢原子质量近似相等的是____________。【答案】【答案】(1)分子、原子、离子;(2)分子、原子、离子;(3)分子、原子、中子;(4)原子核、质子、阳离子;(5)电子、阴离子;(6)电子
(7)分子
(8)质子和电子;(9)质子、中子.【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微观粒子的性质,思考容量大,解题的关键在于把各种微粒性质的异同点搞清楚。(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如氧气)、原子(如金属铜)和离子(如食盐NaCl);(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当然也包括分子、原子、离子、而分子只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3)分子、原子不显电性,而中子本身就不带电;(4)质子和原子核带正电荷,离子有阴离子和阳离子之分,其中阳离子带正电荷;(5)电子和阴离子带负电荷;(6)质量最小的微粒应为电子;(7)化学变化时分子一定要解离成原子,再重新结合成其他物质的分子;(8)原子之所以不带电,是因为带正电的质子与带负电的电子数目相等;(9)氢原子的相对质量为1,而中子和质子的相对质量也近似为1。微专题3-1分子和原子知识·解读例1、【答案】A.【解析】A.温度降低,汽油的密度增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B.春天公园里散发出阵阵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C.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D.一滴水中含有约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例2、【答案】C.【解析】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A正确;B、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例如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的,而铁是由原子构成的,故B正确;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故C错误;D、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保持不变,故D正确.例3、【答案】B.【解析】A.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B.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C.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2,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D.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例4、【答案】D.【解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但在其他变化(核反应)中可以再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所以A不对。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氧气、氨气、二氧化碳等,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铜、铝、汞等,所以B不对。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是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所以C不对。原子呈电中性决定了质子数必须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D对例5、【答案】(1)活泼;(2)不活泼;不一定.【解析】(1)Mg和Ca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化学性质活泼,故填:活泼;(2)氦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该层上有两个电子,达到了稳定结构,因此化学性质不活泼,由此可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故填:不活泼,不一定.例6、【答案】(1)4,-2;(2)乙;甲;丙、丁;(3)见解析(4)D【解析】(1)α粒子是质量数为4,带2个单位正电荷,所以反α粒子,它的质量数为4,电荷为-2;(2)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反氧原子的结构应该为:8个反质子,8个中子构成原子核(由于中子不带电,故不存在反中子),核外有8个反电子.原子核带8个单位负电荷核外带8个单位正电荷,故反氧原子也呈电中性;氧原子和反氧原子的质量相等,故其相对原子质量也相等,都为16;而反氧气的化学性质(是否支持燃烧及是否供给呼吸)是不能妄下结论的,必须通过实验来验证,故可能正确;(3)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满反氧气的容器中,如果木条复燃,则表明反氧气能支持燃烧,如果木条熄灭则表明反氧气不能支持燃烧;将一只小白鼠置于盛满反氧气的容器中,如果小白鼠在一段时间内能存活,则表明氧气能供给呼吸,反之则表明氧气不能供给呼吸.(4)A说法错误,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一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因此并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B说法错误,物质是可以被感知的,“物质是无法被感知的客观存在”是不可知论;C不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人类有意识地改造自然;D符合题意,“反超氚”这种反物质的发现表明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故本题选D.例8、【答案】(1)氢气+氧气→水;(2)化合反应;(3)C;(4)分子,原子.【答案】(1)氢气+氧气→水;(2)化合反应;(3)C;(4)分子,原子.【解析】(1)由变化Ⅰ的微观示意图可知,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文字表达式是氢气+氧气→水;(2)上述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3)由变化Ⅱ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的间隔变小了,分子的数目、体积、种类没有发生变化;(4)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例9、【答案】A.【解析】金属、一些固态非金属如:碳、硅、硫、磷、稀有气体是由原子构成的;水和常见的气体是由分子构成的;一般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化合物指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在第四单元学习)由离子构成。例10、【答案】A.【解析】A、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近似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和,故选项说法正确.B、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C、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D、相对原子质量指原子的质量与标准碳原子质量的112例11、【答案】A.【解析】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其中中子不带电,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原子对外不显电性,所以在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铕元素的核电荷数为63,其质子数和电子数也为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饮软件系统合同范本
- 知识产权在商业合作中的价值评估与案例
- 2024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6外国诗歌四首演练含解析粤教版必修2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课时分层作业4圆周运动含解析教科版必修2
-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Unit1FriendshipSectionⅡTheLanguagePointsofReading课后演练提能新人教版必修1
- 社交媒体在网络公益活动执行中的运用
- 知识产权保护下的科技创新生态构建
-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 西师大版
- 26《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 Unit 4 At the farm PartB(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下册
- 2025年极兔速递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苏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单元备课
- 铁岭卫生职业学院单招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消防安全评估合同范本
- 中国音乐家协会二级听力考级模拟测试题
- 八滩镇示范乡镇卫生院及中医特色科室创建工作情况汇报
- 毕业设计-胆囊结石患者的护理计划
- 倒排工期计划表
- 项目承包制实施方案
-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 平安个人信用贷款申请表(共3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