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三历史等级考(高考)复习15 赋税制度及社会救济优抚_第1页
上海市高三历史等级考(高考)复习15 赋税制度及社会救济优抚_第2页
上海市高三历史等级考(高考)复习15 赋税制度及社会救济优抚_第3页
上海市高三历史等级考(高考)复习15 赋税制度及社会救济优抚_第4页
上海市高三历史等级考(高考)复习15 赋税制度及社会救济优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五赋税制度及社会救济优抚

【核心引领】

本讲主要讲述了赋税制度和社会救济优抚的演变,可划分二个主题。

(1)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赋税的对象从人丁逐步转向财产;由赋役并存转向役并入赋税。新中国成立

后,中国收回国家关税自主权,征税内容与国际接轨,开征个人所得税。

(2)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以户籍管理与基层组织构建为基础,既保证赋役征发,也维护社会稳定。中国古代的社会保

障主要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在封建社会后期,宗族及社会公益性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大。

【重难错粹】

重难精粹内容

53为国聚财一赋税制度的演变

54仁者天下-中国古代的社会教济优抚

精粹53为国聚财一赋税制度的演变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1.秦汉时期,赋税大致包括三部分:田赋、人头税(口赋、算赋)和徭役。

(1)秦朝田赋税率极高,”取泰半之赋汉初田赋税率大大降低,直至降到三十税一。

(2)秦朝口赚极重。汉朝人头税分田赋、算赋,还征收财产税。

(3)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与戍卒3种。

2.隋朝主要征收租调役。唐朝继承,成为租庸调制。租,指地租。调,指绢、布等。庸,指缴纳一

定的绢、布来替代徭役。

基础(前提):均田制的推行。

3.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具休内容何在?

4.宋承唐制,征收两税,但附加税多且重。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实行募役法。

5.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实行于北方与南方:另外还有科差。

6.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主要征收米麦实物。

7.1581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部分丁役摊入田亩;折银缴纳。

背景: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白银流通量的增加。

8.1712年,康熙帝规定“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开始征收固定丁银。

9.雍正帝时期,实行“摊丁入亩”,即把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统一征收。

影响:彻底废除了人头税,进一步减弱了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

附录中国古代赋税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特点:结构上,以农业税为主,商业税比重较轻。依据上,历代王朝都编订户籍,作为依据。

发展趋势:标准由人丁为主到以土地为主,方式由实物为主到以货币为主,种类由繁杂向简单转变,

时间上由不定时逐渐到基本定时。

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关税问题1.中国的关税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关税的出现要早于海关机构的设立。

2.关税出现后,长期都是国内关税与国际关税并立。1937年,中国正式宣布废除国内关税,实行统

一的国境关税。

3.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规定协定关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失去了自主调整税率的权力)。

4.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宣告关税自主,发起“改订新约”运动。

(1)主要事件:与美国签订《中美关税条约》;1930年,日本同意《中日关系协议》。

(2)结果:取得进展,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到建国后,中国才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

5.建国后,政务院颁布了《海关进出口税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独立的专门的海关税法,统一了全

国关税制度。

6.1985年,国务院颁布了《进出口关税条例》和《海关进出口税则》,强化了关税制度的法制化建

设。

背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适应对外开放政策的需要。

7.198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海关法》,进一步完善了关税的基本制度。

个人所得税问题

L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起步于民国时期。1936年,国民政府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

2.1980年,全国人大通过《个人所得税法》,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

历史作用:调节个人收入,缩小贫富差距,有利于社会稳定。

迁移拓展: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趋势

(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直到废除。

(2)赋税品种:由繁到简,税种减少。从田租、人头税、杂税简化为土地税等;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对商

业征收重税。

(3)征税方式: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

(4)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

(5)人身控制: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

例题展示:

唐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推行两税法,将农民的赋税筒化为地税和户税两种,按户等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

地税,户税征钱,地税征粮,分夏、秋两季缴纳。由此推知,两税法的实施

A.有利于商品流通B.解决了财政危机

C.缓解了土地兼并D.加强了人身控制

【解析】两税法规定户税征钱,这就需要把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去卖,地税则按照田亩来交,意味着地主可以兼并土

地、土地(特殊的商品)买卖也会因此增加,这都有利于商品流通,故选A项。

精粹54仁者天下一中国古代的社会教济优抚

1、中国古代社会救济与优抚的特点?

①起源早,不断发展完善;

②政府主导与民间参与相结合,宋朝以后,宗族、慈善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大;

③保障对象多样,范围广;(既有灾民,也有特定的弱势群体,救助涉及衣食、住行、婚娶、丧葬等范围)

④手段、方式多样;(出台法律;设置相关机构如福田院、养济院等;建立官方常平仓和民间义仓为代表的仓

储制度;赈济钱粮、减免赋税、以工代赈;鼓励商人到灾区运粮或发售以平抑物价等)

2、中国古代社会进行救济与优抚的原因?

经济:生产力水平低,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

政治:①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

②中央集权制度为社会救济和优抚提供保障;

思想:受儒家仁政、佛教慈悲观念、宗族观念的影响;

迁移拓展:中国古代救济救助制度的特点

(1)时间久远,源远流长:自先秦时期的《周礼》记载救济救助到明清善堂、善会,延续数千年,救济救助制度历史

久远。

(2)政府救济与民间救助相结合:政府主要承担灾害与灾难时的社会大范围救济,民间承担贫弱社会弱势群体的日常

生活救助,二者相辅相成。

(3)机构完善并具有法律保障措施:政府救济典型地体现了“为民父母行政”的特征,政府设置不同类型与层级的社会

救济救助机构,并制定法律予以保障实施。

例题展示:

宋代张载提出:“宗法若立,则人人各知来处,朝廷大有所益。”欧阳修、苏洵等众多学者提倡敬宗族、义恤乡里以

及设立“义仓”“义学”"义冢''等。这一风气逐步盛行说明

A.上古宗法制度得到重建

B.社会各种矛盾日趋激化

C.政府强化对户籍的管控

D.宗族内部救助活动逐渐兴起

【解析】根据材料“众多学者提倡敬宗族、义恤乡里以及设立‘义仓义学''义冢'等"可知,宋朝以来宗族内部的救助

活动逐渐兴起,故D项正确;张载等人倡导敬宗族是为了规范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和谐,并不是要重建宗法制度,

故A项错误;B、C两项材料并未涉及,故排除。

【考向研析】

1.“贫穷田舍汉”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农民问题历来是国家关注、治理的重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

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汉书•食货志》

(1)依据材料一,指出秦朝时农民需要承担何种赋役?(3分)

材料二

A.“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

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悉并一条,皆计亩征银。”

B."百姓及客等,约丁产,定等第,均率作,年支两税。其应税斛斗,据大历十四年见佃青苗地额均税......其旧租

庸及诸色名目,一切并停。”

C."臣请敕部行文直隶各省地方官,确查各县地亩若干,统计地丁、人丁之银数若干,按亩均派,在有地者所加无

多不为苦,无地者得免赔累,实幸。”

(2)秦汉之后,历代政府也对赋役制度进行改革和调整。请写出材料二中相应赋役制度的名称,并按时间先后排

序。(6分)

制度名称:

ABC3

排序:(填写字母)

材料三

贫穷田舍汉,……今世作夫妻。妇即客舂捣,夫即客扶犁。黄昏到家里,无米复无柴。……里正催庸调,村头

共相催。蟆头巾子露,衫破肚皮开。体上无裨挎,足下复无鞋。……里正被脚蹴,村头被拳搓。……租调无处出,

还需里正倍(赔)。门前见债主,入户见贫妻。舍漏儿啼哭,重重逢苦灾。如此硬穷汉,村村一两枚。

——王梵志《贫穷田舍汉》

(3)①依据材料三推测作者生活的朝代并说明理由。(4分)

②此材料可作为研究作者所处时代“农民的生活状况”的(A.直接史料∕B∙间接史料)。(2分)

(4)诗中的“里正”的主要职责是、(双选)(4分)

A.赈济族人B.维持治安C.催纳赋税D.掌管狱讼

(5)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代农民生活状况的认识。(6分)

2.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世界各国通过某种特定的政治制度来实现社会治理。

材料

名称材料

君①……(39)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皆不得被逮捕、

主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制——1215年英国《大宪章》

ɪ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

权力。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1689年《权利法案》

ɪ1302年,法王腓力四世召开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

议……国王与贵族、教会、市民通过三级会议相互合作……

——人民教育出版社《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ɪ屋大维……首先用慷慨的赏赐笼络军……然后再逐步提高自己的地位,把元

老院、高级长官乃至立法的职权都集于一身。

——【古罗马】塔西佗著《编年史》

⑤法国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立法权由两院行使。总统任期七年,经参

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1875年法国宪法

(斯巴达的)君主们希望城邦长存,因为他们在臣民中享有应有的荣誉,贵

族们乐于在长老院中有一席之地,平民则安于监察制,所有人都有入选的机

会。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著《政治学》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制度,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

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

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雅典执政官伯利克里

(I)某同学上表罗列材料对应的政治体制分别是(14分)

A.民主制B.君主立宪制C.共和制D.君主专制

E.等级君主制F.议会君主制G.贵族制

(2)以权力分配、机构设置和运行为主的政治体制,规定了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请按出现时序对该同学整理的

示意图进行排列。(5分)

(3)上表中C图的机构设置、权力分配及运行体现的政治理念是(2分)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三权分立,相互制约平衡

C.党的领导与政治协商D.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中国政治制度发展有其历史独特性,简要说明你对不同时期中国政治制度独特性的理解。(6分)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是东西方国家共同关注的话题。某校课题组以此展开探究。(共4题,O分)

3.围绕东西方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课题组梳理了以下内容:

①邻保制度A美国

②《济贫法》B唐朝

③保印制C英国

④《社会保陵法》D清朝

问题:将上列左侧文本框中的制度或法案与右侧文本框中的朝代或国家一一对应。(涂写字母,4分)

①;②;③;④。

课题组就下述亚里士多德对基层治理的描写,开始进一步探究。

凡父考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在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量

记.当他们登记之时,村社成员对他们宣誓投票,作出决定

⑤结合材料及所学,课题组就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基层治理模式相似点,可能达成的共识是:(2分)

A.议会表决B.自我管理C.放任自流D.君主独断

4.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是东西方国家共同关注的话题。某校课题组以此展开探究。(共4题,30分)

(1)围绕东西方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课题组梳理了以下内容:

①邻保制度A美国

②《济贫法》B唐朝

③保甲制C英国

④《社会保⑥法》D清朝

问题:将上列左侧文本框中的制度或法案与右侧文本框中的朝代或国家一一对应。(涂写字母,4分)

①;②;③;④。

课题组就下述亚里士多德对基层治理的描写,开始进一步探究。

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在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蛰

记.当他们蛰记之时,村社成员对他们宣警投票■,作出决定……

⑤结合材料及所学,课题组就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基层治理模式相似点,可能达成的共识是:(2分)

A.议会表决B.自我管理C.放任自流D.君主独断

(2)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为应对灾害,国库中常备储粮。聚焦“库粮”,课题组注意到如下两则材料•:

至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馀年之间,

国家无事……太仓之栗陈陈相因,充忆昔开元全盛日,小七犹藏万家室.

流露积于外,至扁败不可食.稻米流脂果米白,公私仓凄俱率实。

——司马迁《史记•平准书》----杜甫《忆音》

问题:帮助课题组提炼两则材料所反映的相同社会特征。(2分)

(3)课题组在深入聚焦社会赈济后,发现了两段带有冲突、耐人寻味的文献记载:

(开里十四隼)关中大军,民饥,上隋开皇十四年天旱,人苦代乏.是时,

(隋文寺)遣左右视民食,得豆盾杂仓库盈益,竟不跖•洽,乃令百姓逐旗.

糠以献。上流:弟以示辞臣,深自咎费,隋文∙⅛不怜百姓而借仓库……古人

为之不梆酒内,殆将一期.云:百姓不足,秀孰与足?

——司马光《资治通鉴》----吴鼓,《贞观政要》

问题:就开皇十四年旱灾中隋文帝所为,《资治通鉴》与《贞观政要》记载有何明显不同?(4分)学者普遍

认为《贞观政要》所述不实。说说这些学者普遍认为不实的理由。(2分)

(4)除了关注古代东西方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外,课题组又注意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欧洲国家建成了“福

利国家”,并找到下列一组数据:

西欧国家的社会福利费用从60年代以后也持续增长,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从60

年代的20%上升到70年代的30%左右,以后又逐年上升。英国1991年政府社会保障开

支为720亿英镑,1992年增至760亿英镑,1994年达800亿英镑,为整个财政预算的

40%左右。1994年英国财政赤字为500亿英镑,很显然,其社会保障政策是以严重的财

政赤字为代价的。

——史柏年《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问题:综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谈谈你对古往今来东西方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发展历程的认识。(16分)

参考答案

1.【答案】

(1)徭役(更卒、正卒、戍卒)、田租、口赋等(3分)

(2)制度名称:A一条鞭法B两税法C摊丁入亩(3分)

排序:B、A、C(3分)

(3)①推测是唐朝(前期),(2分),诗中出现“庸调”,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2分)

②A(2分)

(4)B、C(4分)

(5)参考:农民是封建统治的基石,赋役是封建国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也是维护统治、剥削农民的工具。

不同的历史时期,统治者虽有轻徭薄赋、并税合征等举措,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束缚逐渐减

弱,农民所承担的赋役种类趋于简化,但纵观整个封建社会,农民的负担依然非常沉重,是“贫

穷田舍汉”。(6分)

【解析】(1)据材料一“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可知秦朝农民需要

承担一系列徭役,如更卒、正卒、戍卒等;据材料一“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可知秦朝

农民还需承担田租、口赋等赋役。

(2)第一小问名称,据材料二“A”中“悉并一条,皆计亩征银”可知这是明朝张居正所实行的一条鞭法:据

材料二“B”中“年支两税”、“大历十四年”、“诸色名目,一切并停。”可知这是唐朝宰相杨炎所推行的

“两税法”;据材料二“C”中“统计地丁、人丁之银数若干,按亩均派”可知这是清雍正帝所推行的摊

丁入亩。第二小问排序,基于以上分析,可知其顺序是B、A、C»

(3)①第一小问朝代,据材料三“里正催庸调”、“租调无处出”,可知作者的生活朝代是唐朝时期。第二小问

理由,租庸调制是是唐朝时期所实行的赋税制度,在该制度之下,政府把田租、身庸、户调三者合一,

向农民收取租税。②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该史料真实地反映出当时农民土地较少、生活非常贫困的史实,

据此可知,该史料可以作为直接史料来使用。

(4)据材料内容中“里正催庸调,村头共相催”可知催纳租税;据材料内容中“里正被脚蹴,村头被拳搓”

可知维持治安,故选B、C两项;“赈济族人”属于“族长”的职责范围,与政府官员“里正”无关,排除

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长官地方狱讼的官员是本县的行政长官,而不是“里正”,排除D项。

(5)首先要明确一点,农民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的基石,向农民征收赋役是封建国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

也是维护统治、剥削农民的工具。其次,从其“演变史”来看,不同的历史时期,历代统治者虽有轻徭

薄赋、并税合征等举措,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束缚逐渐减弱,农民所承担的赋役种类趋于简化,再

次还要明确:纵观整个封建社会,农民的负担依然非常沉重,“贫穷田舍汉”就是中国古代农民的真实写

照。

2.【答案】

(1)FBED/CGA

(2)DBAEC

(3)D

(4)古代中国通过机构设置分散相权加强皇权,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体现专制性和延续性。20世纪初民国

政治制度建设受西学影响,借鉴西方政治制度,三权分立,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现代中国创立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人民民主。

【解析】(1)根据材料①的出处,即1215年所通过的《大宪章》,再结合所学知识(英国议会通过《大宪章》

的目的在于限制国王权力),可知①的政治体制是议会君主制;根据材料②的出处,即1689年所通过的《权

利法案》,再结合所学知识(英国通过颁布《权利法案》使其确立了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可知②的政治体

制是君主立宪制;根据材料③中“1302年”、“三级会议”、“国王”,可知③的政治体制是等级君主制;根

据材料④中“屋大维”,再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27年,屋大维正式确立个人独裁统治),可知④的政治

体制是君主专制;根据材料⑤的出处,即1875年法国宪法,再结合所学知识(法国通过《1875年宪法》

使其确立了其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可知⑤的政治体制是共和制;根据材料⑥中“斯巴达”、“长老院”、“所

有人都有入选的机会”,可知⑥的政治体制是贵族制;根据材料⑦中“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

少数人手中“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可知⑦的政治体制是民主制。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体现的是国民政府时期的权力分配,体现出“三权分立”原则,B体现的是唐朝时

期三省六部制的权力运作,C体现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的政治体系和国家结构,D体现的是秦朝时

期的三公九卿制度,根据E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可知其体现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

家机构,基于以上分析,可知其顺序是DBAEC。

(3)根据C所示的政治体系和国家机构可知,其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可知C图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故选D项;图C体现的是国家的政治体系和国家结构,

并没有涉及国家性质,排除A项;“三权分立”、“制约平衡”是美国1787年宪法所体现的原则,而图C所展

示的是中国的政治体系和国家结构,排除B项;图C体现出的是国家的最高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其权

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没有涉及“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

(4)根据图A到图E所体现的具体内容可知,它们分属于中国不同时期的政治制度:图B和图D属于中国古代的

政治制度,图A属于中国近代的政治制度,图C和图E属于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其独特之处主要体现为以

下几个方面:古代中国通过机构设置分散相权加强皇权,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体现专制性和延续性;

20世纪初民国政治制度建设受西学影响,借鉴西方政治制度,三权分立,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现

代中国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人民民主。

3.【答案】①B;②C;③D;®A»⑤B

【解析】唐朝的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故①与B对应;17世纪初,英国颁布了

济贫法,以教区作为济贫的基本单位,故②与C相对应;清朝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从城市到乡村,以十户

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故③与D相对应;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

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故④与A相适应。⑤据材料“当他们登记之时,村社成员对他们宣

誓投票,作出决定”结合所学可知,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进行,即基层自治:结合所学可知,古代中国历代政府

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故可能达成的共识是自我管理,故选B:古希腊基层治理依靠

村社,而不是议会,排除A;古代中国注重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古希腊基层治理依靠村社,“放任自流”表述

错误,排除C;古代中国注重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古希腊基层治理依靠村社,“君主独断”表述错误,且雅典

没有君主,排除D。

4.【答案】(1)①B;②C;③D;④A⑤B

(2)社会现象:仓库充盈,社会安定,国家强盛。

(3)《资治通鉴》认为旱灾发生后,隋文帝关心百姓疾苦;《贞观政要》认为旱灾发生后,隋文帝不怜惜百姓

而珍惜仓库。(4分)

理由:《贞观政要》意在假借隋文帝赈灾不作为,说明唐朝取代隋朝的合法性以规劝统治者重视民生,推

行“仁政”。

(4)可围绕如下核心观点展开论述:

不同区域的国家在进行基层治理时,可能采用相似的管理方式,体现古代区域文明在发展中的统一性/基

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对于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性/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应体现民本思想,改善广大

人民群众的生活,缓和社会矛盾为宗旨/过度的社会保障会加重国家财政负担,政府需减少公共开支,改

革社会保障制度,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

矛盾/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制度应随着社会变迁而变化,任何制度都不可能尽

善尽美,不同国家应从社会实际状况出发,取长补短,臻于完善等角度建立认识。

观点清晰(3分);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