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1页
中国传媒大学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2页
中国传媒大学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3页
中国传媒大学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4页
中国传媒大学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中国传媒大学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2年中国传媒大学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336艺术基础

[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一、填空

1________的开播标志着我国频率专业化的开始。

2________年飞天奖。

3________是王刚曾主持的节目。

4________是喜洋洋与灰太狼的制作公司。

5实话实说属于________。

6CCTV-3也称________。

7新中国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________。

8湖南卫视1997年开播的综艺娱乐节目是________。

9同一首歌的总导演是________。

10滚滚长江东逝水是________的主题曲。

二、名词解释

1制片人

2栏目定位

3互动性

4综艺脱口秀

5电视散文

6虚拟演播室

7大屏幕

8直播

9文化创意产业

10大众狂欢

三、问答题

1请结合你所报考的方向谈谈中国电视与新媒体的结合趋势?

2请以具体栏目或节目为例,谈谈它的参与性是如何实现的?

3如果要在201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插入一段音响作

品,你认为它会是什么样的?为什么?

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336艺术基础

[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填空

1________的开播标志着我国频率专业化的开始。

【答案】珠江经济电台

【解析】珠江经济电台成立于1986年,它的开播标志着我国第一个

板块节目模式电台的诞生。作为国内第一家成立的经济电台,珠江经济

电台拥有良好品牌效应,是华南地区最大型、最权威的经济类电台。珠

江经济电台致力于打造具有浓郁现代都市生活色彩的广播节目,为听众

提供强档的新闻、财经、市场、生活服务资讯和时尚的音乐娱乐享受,

其创立的“珠江广播模式”在中国广播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2________年飞天奖。

【答案】1983

【解析】1981年4月3日至13日,中央广播事业局在北京召开了第三

次全国电视节目会议,对1980年1月1日至1981年3月31日在中央电视台

第一套节目播出的电视节目进行评选,有28部电视剧获奖。1983年3

月,广播电视部(原中央广播事业局)委托《电视文艺》《中国广播电

视》《电视周报》三家报刊联合主办第三届优秀电视剧评奖活动,并把

这一活动正式定名为“全国电视剧飞天奖”。

3________是王刚曾主持的节目。

【答案】《综艺大观》

【解析】《综艺大观》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的综艺类节目,内容涵盖

了各个艺术门类,定位于各层次各年龄段观众。1990年3月14日《综艺

大观》开播,曾名《文艺天地》。每两周一期,每期播出时间约50分

钟。2004年10月8日,《综艺大观》因收视率不断下滑而停播。《综艺

大观》历时14年,主持人先后有成方圆、王刚、倪萍、周涛、曹颖、沈

冰和王玲玲等。

4________是喜洋洋与灰太狼的制作公司。

【答案】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解析】《喜羊羊与灰太狼》属于Flash平面动画,由广东原创动力

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出品。该片以羊和狼两大族群间的争斗为主线,

剧情轻松诙谐,情节爆笑,对白幽默,还巧妙地融入社会中的新鲜名

词。它以“童趣但不幼稚,启智却不教条”的鲜明特色,赢得众多粉丝,

在国内各项动画比赛中更是屡获殊荣。

5实话实说属于________。

【答案】电视谈话类节目

【解析】《实话实说》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于1996年春季推出

的一个新栏目,节目形式为群体现场交谈,通过主持人、嘉宾、观众的

共同参与和直接对话,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展开社会生活或人生体验

的某一话题,达到各抒己见、增进参与者之间交流和理解的目的。1996

年3月16日播出首期节目,4月28日正式定期开播《实话实说》。

6CCTV-3也称________。

【答案】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

【解析】CCTV-3又称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于1986年8月1日正式开

播。CCTV-3集娱乐性、参与性和欣赏性于一身,主要栏目有:①通过

家庭竞赛形成突出综艺特点的《神州大舞台》;②寓竞赛于娱乐、悬念

迭出的《挑战主持人》;③重点介绍国内外优秀表演艺术和绘画、雕

塑、文学等内容的《国际艺苑》《电视诗歌散文》《舞蹈世界》《中国

音乐电视》《艺术人生》等。

7新中国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________。

【答案】《大闹天宫》

【解析】动画片《大闹天宫》是新中国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分上

下集。这部动画电影在造型、设景、用色等方面借鉴了古代绘画、庙堂

艺术、民间年画的特色,又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艺术融入,塑造了家

喻户晓的孙悟空这一形象,使其跃然于银幕,化无形为有形。《大闹天

宫》标志着中国动画形成了自己的民族风格,国外曾有评论称:“《大

闹天宫》不但具有一般美国迪斯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艺术又是迪斯

尼式的美术片所做不到的,即它完全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是

动画片的真正杰作。”

8湖南卫视1997年开播的综艺娱乐节目是________。

【答案】《快乐大本营》

【解析】《快乐大本营》是湖南卫视于1997年7月11日开播的一档综

艺性娱乐节目,是中国综艺娱乐节目的领头羊。主持人由风靡全球

的“快乐家族”担任,即何炅、谢娜、李维嘉、杜海涛、吴昕五人。《快

乐大本营》为普通观众或草根团体及组合打造了一个展现个性的“全民

娱乐”平台和分享快乐的机会,同时也极力为电视机前的观众推介时

尚、新奇的文艺表演形式,传递“快乐至上”的娱乐精神,突出了以观众

为主体的“娱乐天下”的节目理念。

9同一首歌的总导演是________。

【答案】孟欣

【解析】《同一首歌》栏目于2000年1月27日创立,借用歌曲《同一

首歌》,请来观众所熟知的歌唱家和歌手,为观众献唱一些耳熟能详的

经典老歌。《同一首歌》以制作独具特色的系列大型演唱会和各类主

题、公益演唱会为主,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好评。2013年8月《同一首

歌》正式取消播出。

10滚滚长江东逝水是________的主题曲。

【答案】《三国演义》

【解析】电视剧《三国演义》改编自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三国

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讲述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

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各类社会矛

盾的渗透与转化。其主题曲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廿一史弹词》第三

段《说秦汉》的开场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由著名歌唱

家杨洪基演唱。

二、名词解释

1制片人

答:广义上的“制片人”包含三重含义:①制片人是指负责整个影片

或电视剧摄制资金的策划人、融资人;②制片人是指在专业技术上负责

整个影片或电视剧项目制作人;③制片人是指影片或电视剧的投资者本

人。制片人是电影或电视剧的最高管理者,全权负责“挑本子、找款

子、组班子、卖片子”等工作。他们负责、统筹并指挥影片的筹备和投

产,有权改动剧本情节,决定导演和主要演员的人选等,并且大多懂得

电影艺术创作,了解观众心理和市场信息,善于筹集资金,熟悉经营管

理等,可以说制片人是一部影片或电视作品的主宰与核心。国内知名的

制片人有张纪中、韩三平、汪涵等。

2栏目定位

答:栏目定位是指栏目所确定的自身在现实中的位置、栏目所担负

的任务和栏目的宣传对象。定位是一个栏目的灵魂,关乎方向,决定成

败,准确而又清楚的定位是一个节目能否拥有生命力的关键。栏目定位

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①受众定位;②节目定位;③市场定位;④收

视定位;⑤目标定位。例如湖南卫视《晚间新闻》的栏目定位为“五

性”,即新闻性、社会性、贴近性、趣味性和服务性。

3互动性

答:互动性是指社会交往活动,主要是人的心理交感和行为交往过

程。德国社会学家G.齐美尔在其于1908年所著的《社会学》一书中最早

使用“社会互动”一词。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及哲学家米德在总

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人类心智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形成和社会

组织与制度的建立是社会互动的主要过程,也是社会互动产生的主要条

件。互动的类型主要有:①语言的互动与非语言的互动;②正式的、

有组织的互动与非正式的、无组织的互动;③传统的、习惯方式的互动

与现代的、创新方式的互动等。

4综艺脱口秀

答:综艺脱口秀是一种观众聚集在一起讨论主持人提出的话题的广

播或电视节目。“脱口秀”一词是从英语词组“talkshow”音译而来的,“脱

口秀”这一节目类型最早出现在美国《Tonightshow》。脱口秀节目一般

都有一列嘉宾席,通常由有学问的或者对节目的特定问题有特殊经验的

人组成。我国内地第一档电视娱乐脱口秀节目《东方夜谭》于2004年在

东方卫视播出,其余著名的综艺脱口秀节目有湖南卫视《天天向上》、

天津卫视《今夜有戏》等。

5电视散文

答:电视散文是一种具有浓郁抒情氛围的电视文学样式,它主要是

通过特定的屏幕声画形象,散点式地反映创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

感、所忆的生活情景和刹那间的思维活动,运用独特的电子制作手段将

散漫的思维碎片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散文般优美的意境。电视散文

将电视与散文联姻,催生成一个新的文学载体,具有文学性,包涵浓郁

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广阔的社会生活时空等,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审美

空间。同时它又具有电视性,以画面、音乐、色彩、字幕、声响等艺术

元素构成直观的审美视觉空间,在与观众的直接交流中,产生审美的即

时互动效果。电视散文的代表作有温州电视台的《永远的廊桥》、四川

电视台的《哑巴渡》等。

6虚拟演播室

答:虚拟演播室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电视节目制作技术。

虚拟演播室的实质是将计算机制作的虚拟三维场景与电视摄像机现场拍

摄的人物活动图像进行数字化的实时合成,使人物与虚拟背景能够同步

变化,从而实现两者天衣无缝的融合,以获得完美的合成画面。虚拟演

播室系统具有诸多优越性:①空间不受物理空间限制,摄像机可以以

360°旋转;②引入大量虚拟特殊环境与道具,创作出更丰富、更吸引人

的节目,使导演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时间、空间和道具制作方面的限

制,获得了更大的创作的想象空间,以低廉的成本产生新奇的视觉效

果;③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缩短了节目制作周期,提高演播

室的利用率等。但虚拟演播室的价格昂贵,其普及和推广有一定的难

度。

7大屏幕

答:大屏幕是指直观式彩电或背投式投影电视中的屏幕。通常,屏

幕的对角线尺寸在40英寸以上。随着科技发展以及显示的要求,大屏幕

系统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大屏幕显示技术主要包括CRT显示

技术、LCD显示技术、DLP纯数字化显示技术、LCOS显示技术、GLV

显示技术。大屏幕无缝投影显示的应用来源于指挥监控、视景仿真、立

体影院系统,它是适应人们追求亮丽的超大画面、纯真的色彩、高分辨

率的显示效果的这一需求而产生的,其在增大画面、提高亮度、分辨率

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8直播

答:直播是指广播电视节目的后期合成与播出同时进行的播出方

式,分为电视现场直播和网络直播。电视现场直播是指在现场随着事件

的发生、发展进程同时制作和播出电视节目的播出方式,其充分体现广

播电视媒介传播的优势。网络直播是指在现场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进

程同步制作和发布信息,具有双向流通过程的信息网络发布方式。电视

直播显现的时空既有现在时又有过去时;网络直播除具备电视的两大时

空之外还具有压缩时空的功能,如同步的文字直播、图片直播、赛事直

播、手机直播和比分直播等各种直播频道和样式。

9文化创意产业

答:文化创意产业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

新兴产业。“创意产业”一词最早出现在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

径文件》中。文化创意产业是创意产业的核心,它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

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

知识产权。它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

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

算机服务等方面。

10大众狂欢

答:大众狂欢是当代中国电视文艺理论学中一种对娱乐节目的研究

学说。它将当代中国广播电视艺术“大众狂欢”的场面分为两种:一是以

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为代表的各种类型的综合性电视文

艺晚会的兴盛;二是以娱乐受众为标榜的各种类型的游戏娱乐节目的蜂

起。这些娱乐游戏类节目具备一定的大众参与性,它们一改以往综艺节

目中观众的被动欣赏为主动介入,将观众拉入节目,使其成为舞台上的

主角,如《幸运52》《开心辞典》《开门大吉》等,都抛弃了用明星来

拉动收视率的方式,而改用平民参与的方式来引起坐在电视机前的收视

群体的共鸣感。此外,还有仿制国外“流行偶像娱乐”的节目,如《超级

女声》(湖南卫视)、《我是歌手》(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

(湖南卫视)、《两天一夜》(四川卫视)、《我是中国星》(华娱卫

视)、《梦想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好声音》(浙江卫视)等

以制造平民偶像为嚎头的娱乐节目。

三、问答题

1请结合你所报考的方向谈谈中国电视与新媒体的结合趋势?

答:(1)多媒体视像文化的诞生

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

术、国际互联网、数字图像压缩技术、数字音频技术、信息高速公路等

一大批传媒新技术的涌现,影视文化正在逐渐发展为与新媒体技术结合

的多媒体的视像文化。

(2)多媒体视像文化的主要特征

①信息的电子图像化

多媒体视像文化将面临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在信息社会的高级阶

段,信息的主流将是视像信息,或者说信息文明的一个重要表征便是视

像文化的发达充溢”。一切信息——图像(包括非电子类)、图文(图

表和文字)、声音(包括语言)全被纳入电子图像系统。

②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

信息社会高级阶段的另一主要特征是电视、电脑、电信一体化,构

成统一的电子信息网,即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视像文化的出现是现代

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

(3)电视新闻的未来发展趋势

①多终端收视和即时传播成为现实

a.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受众将更多通过移动平台收

看喜欢的电视新闻节目。

b.移动平台以网络为依托,观众可以随时选择任意时段的电视新

闻节目,打破传统电视新闻的时间限制。随时随地收看电视,并根据个

人喜好进行定向接收成为必然的趋势。

②电视新闻节目概念将被泛视频信息流所替代

电视新闻来源将更加丰富多样。原本只是信息接收者的广大受众,

已经逐渐开始成为新闻的发布者,成为各大媒体新闻来源的巨大资源。

例如,随着微博技术的成熟,网民可以随时随地将目睹的新闻事件发布

到网络平台上,这种发布方式的直接性、现场性是传统电视新闻无法比

拟的,必将使新闻报道更加多元化。

③受众参与将进一步增强

受众在网络发达的背景下消费电视节目,主动搜寻、即时互动成为

收视中的常见现象,将改变电视消费的形态,必然反作用于电视节目的

制播,改变电视节目的生产模式。例如杭州电视台的《直播12345》节

目通过跟踪消费者对质量问题的投诉,将投诉过程直播,并且作为一个

全媒体、开放式的平台,除三屏(电视、网络、手机)互动、多点直播

外,受众还可以随时参与到与主持人、嘉宾的对话中。

④新闻制作技术的立体化

台湾“动新闻”的出现,充分展示了“虚拟现实”技术的魅力。虽然备

受争议,但能够真实地展示出现场的情景,降低新闻制作成本。在民生

新闻中,目前国内大多采用演员再演一遍的方式制作;如果采用虚拟技

术,用动画制作,可重塑当时的情景。随着3D技术的发展,未来电视

新闻可以在3D环境下播放,因此,可以使用3D模拟制作,增强现场

感、真实感和视觉冲击力。

⑤收视将实现个性化订制

未来的观众不再是被动地接收,而是主动获取个性化的资讯。对于

电视节目的制作者来说,这种需求意味着需要重构节目制播理念和模

式,对事件进行更充分、更独家的报道。因此,面向未来,电视媒体要

在节目栏目化、栏目频道化、频道专业化的基础上实行全媒体化、个性

化经营,根据分层理论和多元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

⑥基于强大的网络检索功能,公众会寻求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视角的

报道,新闻编排策略必然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综上所述,未来电视媒体将全面融入数字化网络体系,传播渠道和

消费方式都将改变,从而引发节目制播和节目编排方式的变革,节目形

态会更加强调延展性,报道更加强调全方位性;节目编排模式将更加灵

活。

2请以具体栏目或节目为例,谈谈它的参与性是如何实现的?

答:电视节目的观众参与是指普通电视观众参与电视节目的制作、

表演,从而在一定意义上改变电视节目传播的内容和方式,有利于电视

节目的健康发展。电视艺术因有受众接纳而获得社会价值,因有社会价

值而发挥导向作用,因导向作用才可能有历史的延伸力。

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栏目自开播以来,便以新鲜的题材、多样

的形式、新奇的内容、高知识性、趣味性与参与性引领观众走向一个崭

新的视听空间。其参与性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意见参与形式

《快乐大本营》针对节目中的某一话题让观众发短信或在网络上留

言发表各自的意见,其大大便利了观众的参与度,突出了“全民娱乐”的

新概念。

(2)辅助参与或辅助表演形式

《快乐大本营》于1997年7月11日首播,发展至今十分成功,在中国

享有较高知名度。节目开始采用全民娱乐的类型,经常邀请一些有特殊

才能的人物来表演;后转为选秀节目,来选举其主持人;现在多以嘉宾

访谈游戏型的综艺节目为主,经常邀请一些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知

名艺人来访谈、游戏等。并且十分注重嘉宾与观众间的互动,或观众现

场参与提问,或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加入表演成分,以活跃现场气氛。

(3)观众互动性、参与性强的节目板块的设置

《快乐大本营》既有搞笑不断的“快乐传真”、惊险刺激的“火线冲

击”等形式新颖、观众喜闻乐见的经典游戏环节;也有让人捧腹大笑

的“快乐小精灵”“开心一刻”等老少皆宜、内容丰富多彩的外拍片;同时

还有挑战智慧的“IQ无限”、积极向上的“太阳计划”和帮助观众实现心愿

的“快乐行动”等观众互动性、参与感强的节目板块。其节目游戏主要

有:

①“天才笨笨碰”

游戏规则是:快乐家族将与明星嘉宾展开激烈的脑力大比拼,双方

利用标有拼音声母的LED字箱,任意搭配组成词语或句子推向对手,率

先将4个大型LED字箱全部推给对方者将获胜,失败者将接受惩罚。

②“谁是卧底”

游戏规则是:大部队拿到相同的一个词语,剩下一人拿到与之相关

的另一个词语(卧底),每人每轮只能说一句话或用一个词描述自己拿

到的词语(不能直接说出来那个词语)不能让卧底发现自己的词语,也

要给同胞以暗示。每轮描述完毕,剩余的参赛者选出怀疑是卧底的那个

人,得票数最多的人出局。若有两人票数一样,那么要重新描述。若卧

底撑到最后一轮,则卧底获胜,反之,则大部队获胜。

综上所述,《快乐大本营》突出了“全民娱乐”的新概念,为普通观

众和草根团体、组合打造了一个展现个性的“全民娱乐”的平台,它通过

多种方式不断提升自身参与性,赢得越来越多的观众喜爱,从而真正成

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娱乐节目之一。

3如果要在201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插入一段音响作

品,你认为它会是什么样的?为什么?

答:我认为在201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插入的音响作品应

是管弦乐《茉莉花》,原因如下:

(1)《茉莉花》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地位

《茉莉花》初名《鲜花调》,是著名的江苏民歌,最早源于清朝乾

隆年间,后由著名军旅作曲家何仿整理而成。它在中国有多个版本流

传,现在流传最广的是南京六合、扬州、天长到泰州一带的民歌。《茉

莉花》在中国民歌、海内外华人和西方音乐界中均具有较高地位,被誉

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2)“茉莉花”具有浓厚的文化意蕴和使用价值

①爱情与友谊的象征

茉莉花素洁、浓郁、清芬、久远,它的花语表示忠贞、尊敬、清

纯、贞洁。许多国家将其作为爱情之花,青年男女之间,互送茉莉花以

表达坚贞爱情。它也作为友谊之花,在人们中间传递。把茉莉花环套在

客人颈上使之垂到胸前,表示尊敬与友好,成为一种热情好客的礼节。

②难能可贵的医药价值

茉莉花可提取茉莉花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苯甲醇及其酯类、茉莉花

素、芳樟醇、安息香酸芳樟醇酯。根含生物碱、甾醇。茉莉根对中枢神

经系统有抑制作用。茉莉花、叶和根都可药用,一般秋后挖根,切片晒

干备用;夏秋采花,晒干备用。具有辛、甘、凉、清热解毒、利湿作

用。

③赏心悦目的观赏价值

茉莉花叶色翠绿,花色洁白,香味浓厚,为常茉莉花盆景见庭园及

盆栽观赏芳香花卉。多用盆栽,点缀室容,清雅宜人,还可加工成花环

等装饰品。茉莉花虽无艳态惊群,但玫瑰之甜郁、梅花之馨香、兰花之

幽远、玉兰之清雅,莫不兼而有之。

(3)《茉莉花》舒缓、欢快的主旋律与春晚的氛围十分贴切

《茉莉花》民歌小调流行最广,其曲调委婉流畅,结构严谨,五声

徵调式,有着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其所选意象突出、鲜明,能使感

情很好地表达出来;表现手法一唱三叹,反复回旋,主题集中;以独特

的情节,溶注着浓郁的民族性情,古老而又新鲜;体现了当代人们的审

美风尚,反映出中国人民善良、真诚的精神特质。《茉莉花》舒缓、欢

快的旋律更能切合阖家团圆之春节联欢晚会的意旨。

(4)《茉莉花》中流露出淡然、恬静的民族意蕴

《茉莉花》一曲不但是合家团圆的温馨之乐,其更是中华民族淡

然、恬静的民族意蕴的深刻彰显。张艺谋在其执导的申奥、申博宣传片

中都用《茉莉花》作背景音乐,乐声委婉中带着刚劲,细腻中含着激

情,飘动中蕴含坚定,似乎向世人诉说:《茉莉花》的故乡——古老的

中国正在阔步向前。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其自身的音乐价值,还是从人们的欣赏水平,

抑或是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向心力和凝聚力而言,《茉莉花》都是一部极

具意蕴的音乐作品,所以,在春节联欢晚会这一举国欢庆、阖家团圆的

时刻,播放管弦乐《茉莉花》是可行而合理的。

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336艺术基础

[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一、选择(第1小题可抄题连线,第2~6小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序

号,共10分)

1.用直线将作者与其作品连起来。

2“内容非他,即形式之回转到内容;形式非他,即内容之回转到

形式。”这段话的作者是()。

A.马克思

B.李泽厚

C.黑格尔

D.柏拉图

3“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段话的作者是()。

A.刘勰

B.顾恺之

C.齐白石

D.康定斯基

4“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

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

能符合众望。”这段话的作者是()。

A.李白

B.贺拉斯

C.柏拉图

D.徐志摩

5“任何人,即使是最坏的人,他们身上都会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上

帝的影子来。”这段话的作者是()。

A.席勒

B.狄德罗

C.普希金

D.巴尔扎克

6“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

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

就消失了。”这段话的作者是()。

A.康德

B.马克思

C.柏拉图

D.阿恩海姆

二、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艺术流派

2艺术思维

3典型人物

4共鸣

5艺术作品的内容

三、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

1如何理解艺术的审美属性?

2古典主义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3何为表现艺术?试举例说明。

4什么是艺术接受?艺术接受的意义何在?

四、论述(每题30分,共60分)

1试评述艺术与传媒的关系。

2如何理解当代艺术的商品化倾向?请结合实际加以评述。

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336艺术基础

[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选择(第1小题可抄题连线,第2~6小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序

号,共10分)

1.用直线将作者与其作品连起来。

【答案】

2“内容非他,即形式之回转到内容;形式非他,即内容之回转到

形式。”这段话的作者是()。

A.马克思

B.李泽厚

C.黑格尔

D.柏拉图

【答案】C

【解析】题干中的这段话出自黑格尔《小逻辑》,它的大意是:形

式因内容而生,为内容而设,它是内容的“外衣”,同时又具有相对的独

立性。这段话充分揭示了艺术作品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且内容与形式

是双向互动、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3“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段话的作者是()。

A.刘勰

B.顾恺之

C.齐白石

D.康定斯基

【答案】C

【解析】题干中的这段话出自著名画家齐白石,它已成为近代中国

画追求“神似”(尤其是写意画)的一条重要的美学原则。这段话的大意

是:描绘对象(色、形)不能不像,也不能太像。不像,观者看不懂、

理解不了画的意思,就等于欺骗世人;太像,又太俗气、太直白,没有

品位,不能给观者以回味和遐想的空间。

4“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

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

能符合众望。”这段话的作者是()。

A.李白

B.贺拉斯

C.柏拉图

D.徐志摩

【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这段话出自古罗马著名文艺理论家贺拉斯的《诗

艺》,它揭示了艺术审美教育作用“寓教于乐”的特点。“寓教于乐”是指

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

悦,赏心悦目;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人们的身心得到愉快和休

息,畅神益智。

5“任何人,即使是最坏的人,他们身上都会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上

帝的影子来。”这段话的作者是()。

A.席勒

B.狄德罗

C.普希金

D.巴尔扎克

【答案】A

【解析】题干中的这段话出自席勒的《强盗》,它揭示了上帝的意

志代表了“我们心中的纯粹理性的原则”,即人的意志中的崇高的神

性。“我们意识到除非我们的意志与我们心中的纯粹理性的原则协调一

致”意味着仅仅当人类意识到应该向上帝的意志靠拢,即向人的崇高的

神性靠拢时,上帝才起到了提升人类道德境界的作用。这段话阐明了席

勒的审美教育思想,即从“完整的人”到“全能的神”的典型。

6“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

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

就消失了。”这段话的作者是()。

A.康德

B.马克思

C.柏拉图

D.阿恩海姆

【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这段话出自马克思的《马克思论文学与艺术》。

神话常被当作文学最早的源头。作为人类共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原始神

话普遍存在于世界各民族和各地区,尽管神话的内容大多神奇怪诞,但

它仍植根于原始社会人类的实践活动当中。

二、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艺术流派

答:艺术流派是指在中外艺术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一批思想倾

向、艺术主张(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等方面相似或相近的

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艺术流派的形成,有的是自觉的,有一定的

组织形式和共同宣言,有自己的创作队伍和代表艺术家,如超现实主

义、未来主义等;有的是不自觉形成的,仅仅因为创作风格类型的相近

或相似而组合在一起,如威尼斯画派;或是被后人归总为特定的流派,

如意识流文学等。

2艺术思维

答:艺术思维是指在艺术创作活动中,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与灵感

思维经过复杂的辩证关系构成的思维方式。其中形象思维是主体,起主

要作用。艺术思维对现象和本质两方面进行双重加工,加工的重点在感

性形式上,遵循的是个性的情感逻辑。现象是用共性概括个性,是自然

作用于人的精神;本质是用个性显示共性,是人的精神作用于自然。艺

术思维特有的双重加工使感性形式和理性内容均发生变化,从而形成新

的审美形象统一,即新的艺术形象、艺术品的诞生。

3典型人物

答:典型人物,又称“典型”“典型性格”“典型形象”,是指具有鲜明

特点的个性,同时又能反映出特定社会生活的普遍性,揭示出社会关系

发展的某些规律性和本质方面的人物形象。典型人物性格的共性与个性

的统一,表现为非常复杂的状况,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受人物所处的

历史条件所制约;另一方面又受到作家创作意图的影响。只有直接体现

时代的特色和要求,又引起作者特别注意,并被用以寄托作者对社会、

人生等重大问题的态度和看法的性格成分,才能成为典型性格中反映某

些社会本质的东西。因此,典型人物的共性一般都带有阶级性,而且带

有某一时代、民族、地域、阶层的人物所共有的属性。

4共鸣

答:共鸣是指在艺术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

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共鸣可

以发生在不同鉴赏者鉴赏同一部艺术作品中,也可以发生在不同时代、

不同阶级、不同民族的鉴赏者之间。共鸣的产生一般要具备两个基本条

件:一是艺术作品要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迷人的艺术魅力,二是鉴赏者

应怀有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情感与审美心态。

5艺术作品的内容

答:艺术作品的内容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生动的生活和情

感内涵,它们主要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从艺术欣赏的角

度来看,艺术作品的内容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艺术作品的内容由题材

和主题构成。题材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经过选择乃至虚构而进

入作品的生活内容,其提炼于素材。主题是作品反映的生活的社会意义

与作者对它的认识与评价,即作品的中心思想。

三、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

1如何理解艺术的审美属性?

答: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以

其审美的性格区别于宗教、哲学等其他意识形态;即它是以审美的方式

掌握世界、反映和认识社会生活,并以审美的手段生产产品、创造精神

成果。可以说,审美,是一切艺术门类(如文学、美术、音乐、舞蹈、

戏剧、摄影、电影等)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如政治、法律、道德、哲

学、宗教等)的共同性格。审美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是人类审美意识

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艺术的实践性与主体性

①艺术的实践性和主体性体现在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

艺术家作为艺术生产和审美创造的主体,必须通过生活实践和艺术

实践才能认识现实、改造现实和创造第二现实即艺术作品;而在艺术创

作和艺术作品中,一切文学家、艺术家都毫无例外地表现出他们的主体

能动作用和主体个性。

②艺术的实践性和主体性体现在艺术家对技艺和媒介的把握上

艺术创作有一个运用物质媒介的手段把艺术家的审美观念、审美意

象和审美情感传达出来的表现过程,这就需要技艺或技巧。不过,艺术

的技艺性是同它的审美特性相联系的,不同于一般生产实践的技能和技

术。

(2)艺术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

艺术作品是创作主体为着美的目的、按照美的规律而创造出来的事

物。这一事物即艺术作品,充分体现出艺术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审

美特征。艺术中的合目的性是指审美目的,合规律性是指合乎美的规

律。

(3)艺术最根本的特征是形象性

形象性是一切文学艺术审美特征的核心,也是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

形态的根本特征。艺术的一切其他审美特征都是同形象性相联系的,没

有形象,便没有审美,也就没有艺术。

(4)与形象性相联系的形式美与形式感

形式美是指艺术作品可直接诉诸于感官的外在形式的美,即色彩、

线条、形体、声音等按照一定规律如均衡、对称、对比、和谐、整一、

多样统一等排列和组合的形式,并能唤起美感的审美特性。

(5)创造性

创造性是各门艺术共同的审美品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就作品而言

作品所表现的是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认识和独特的审美个性,作品

的风格样式也应是他在审美实践中独特的发现和创造。

②就创作主体而言

创作主体的审美认识和审美实践应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不能永远停

留在原来的某一阶段,他向前跨出的每一步,都应有新的发现和新的创

造。齐白石一生都在创造,他的“衰年变法”就是一次伟大的超越,他所

说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就是反对因袭模仿,提倡创造。

(6)艺术的情感性

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形式,它反映着人对外部世界

的对象和现象的主观态度。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

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和目的所做出的一种心理反

应形式。一切文学艺术都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在艺

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始终起重要作用的心理要素就是情感。符号论美

学的代表人物苏珊·朗格就把艺术定义为“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

造”。

2古典主义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答:古典主义,又称“新古典主义”,是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

渡时期产生的一种创作方法。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

贵族在政治上的妥协产物。古典主义的艺术特征主要有:

(1)古典主义要求创作忠于自然又合乎理想

古典主义强调复古,甚至采用古代题材来表现艺术家对现实的态

度。它号召“摹仿自然”,自然不是指客观世界,而是经过主观选择的现

象,主要描述对象是人性。至于物质世界,古典主义作家几乎是视而不

见的。

(2)古典主义要求以理性克制感情

古典主义的鲜明特征是崇尚理性与理智、排斥感情,讲求共性与规

则,往往以抽象的共性代替具体的个性,强调克制自我的感情和欲望,

服从国家的需要,为君主专制的利益服务。而且这种思想倾向是通过人

物之口直接宣讲的,而不像现实主义的隐蔽性。

(3)古典主义要求结构严谨

例如,按照“三一律”创作剧本,即故事必须发生在同一地点,情节

一致(情节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时间一致(限于一昼夜之内)。

1634年,诗人梅莱在他的悲剧中首次贯彻严格的“三一律”,要求剧情限

制在同一件事,发生在同一天(24小时内)和同一地点。古典主义悲剧

作家基本上都遵照“三一律”写作。

(4)古典主义要求语言典雅

古典主义采用诗的语言,即把文体和语言分为雅俗两种,粗词俗字

不能出现在悲剧中。

(5)古典主义要求文风简明

古典主义要求简洁、洗练、明朗、精确的文风,反对烦琐、枝蔓、

含糊、晦涩。

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和当时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有密

切关系;它是受这种政权的保护、鼓励与培植的,是为这种政权服务

的。路易十四用优厚的年俸供奉当时的著名作家,对待他们像对待贵族

世家一样,优礼备至。

3何为表现艺术?试举例说明。

答:(1)表现艺术的内涵

表现艺术是发展于印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之中的一个独立的艺术派

别。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拟

写,因此往往表现对现实的抽象化。表现艺术源于20世纪初的德国、法

国、奥地利等欧洲国家,后来发展到艺术的各个领域,包括音乐、舞

蹈、绘画、杂技、抒情诗、建筑与园林等。

(2)表现主义绘画

①表现主义绘画具有鲜明的美学特征

表现主义绘画崇尚鲜艳的颜色、扭曲的形式和绘画技巧上的漫不经

心、平面。一般地说这样的作品从艺术角度上不引人注目,但是它们所

描述的主观对象在观众中引起强烈的感情。

②表现主义拒绝浮面的和虚假的真实,要求表现比日常视觉所见到

的更多的真实

塞尚曾赞叹马奈:“仅仅是一只眼睛——但那是多么有力的眼睛

啊!”因为当时人们认为,画家在眼睛一瞥的瞬间,摄下了最为真切的

感官印象,这种未经心灵过滤和玷污的印象,就是最真实的存在。但表

现主义者弗里德里希则告诫:“闭上你的眼睛!”因为只有闭上眼睛,打

开心灵的窗户,才能把心灵暗箱中的东西暴露在白天的阳光之下。他们

认为,明眼所见的只是表面现象、子虚乌有的东西。只有刺激、震荡了

心灵世界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存在。

③表现主义艺术家反对印象主义-自然主义的美学原则

表现主义艺术家主张突破外部的物理表象,表现内部的精神实质;

主张突破纯客观的描摹,转向主观情感的表现。

④表现主义绘画将挖掘内心感受、表现主观激情作为创作的主旨

表现主义绘画的作品往往渗透着一种充满不安、矛盾、孤独和恐惧

的感受,突出地表现对社会茫然无措和惊恐不安的心情。他们声

称:“世界存在着,仅仅复制世界是毫无意义的。”“人的心和一切事物

紧密相连,人的心和世界一样,都是在相同的节拍中跳动。为此,就要

求对艺术世界进行确确实实的再塑造。这就要创造一个崭新的世界画

像。

4什么是艺术接受?艺术接受的意义何在?

答:(1)艺术接受的内涵

艺术接受是指在在传播的基础上,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鉴赏者为

主体,积极能动地消费、鉴赏、批评活动。

(2)艺术接受的意义

①艺术接受是构成艺术活动完整性的重要环节

艺术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活动方式。这种

活动不仅表现为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同样表现为艺术作品在社会生活中

的传播、接受与消费的过程。在艺术活动中,艺术的接受与消费占有重

要地位:

a.艺术接受和消费在现实性上是艺术活动的完成。

b.艺术接受与消费在潜在意义上同时是整个艺术活动在观念与动

机上的起点。

c.艺术接受与消费贯穿于整个艺术生产活动之中。

②艺术接受是艺术返回社会生活的必由之路

a.艺术返回社会生活内在于艺术接受和消费的形式中

从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的数量关系看,两者是不对称的,接受主体

要多于创作主体。事实上,接受主体本身就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体,他

们的社会实践,他们的情感、思想、信仰,他们的喜怒哀乐构成了社会

生活丰富的内涵和感性形式,成为艺术家反映的对象。所以,当艺术家

的作品通过社会的传播中介而与广大的接受主体发生关系时,本身就意

味着作品已返回社会生活。

b.艺术重返社会生活表现在它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和构造新的社会

生活上

从接受的角度看,艺术作品所构造的现实生活还仅只是潜在的,它

必须通过接受才能转换为现实。进一步看,更为重要的方面在于通过对

艺术作品的接受,接受者不但被作品所构造的新的现实所感动,从而能

以新的态度,新的眼光,重新审视、理解现实生活,而且还能在现实生

活中通过社会性的实践活动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在社会实践中

重新构造其自身的现实。

四、论述(每题30分,共60分)

1试评述艺术与传媒的关系。

答:媒体是信息时代各行各业的翅膀,艺术市场则是信息时代物质

高度发达的产物,两者都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传媒在艺术生产、流通、

消费的市场过程中,一直与之发生密切的联系。随着传媒业在20世纪后

半期的发展,传媒已成为艺术市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总体来说,艺术

与传媒的密切关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1)艺术传播与当代传媒的关系

当代传媒对于艺术而言,有大众媒体、专业媒体、网络媒体三种形

式,它们在不同的领域和范围内对艺术的发展施加影响。

①专业媒体与艺术传播

专业媒体是指依附于专业单位,如美协、美术研究所、美术学院、

美术出版社等。专业媒体的所属不仅有级别、等级的差异,也有专业程

度和专业地位的差别。类似中国美协所属的《美术》杂志、中国美术学

院的《新美术》杂志、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美术观察》等专业媒体,在

艺术发展的引导上、在学术动态的研究上,往往或辅助性、或策略性地

担负着调节官方政策的功能;对具体艺术家、艺术作品价值评判的权威

性尽管正不断受到多向度审美形态、多元艺术观点的质疑,但它们的倾

向性仍然反映了它们所处的位置和利益,客观上,在当前社会中仍然代

表着一种主流的认可。

②大众媒体与艺术传播

大众媒体是相对于专业媒体的专业性而言,有方方面面、形形色

色、数量众多的报刊、广播和电视、网络。大众媒体具有数量大、范围

广、覆盖面宽的特点。虽然大众媒体与专业媒体在职能上表现为不同的

读者对象,但是,大众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往往不亚于专业媒体的影响

力。由于大众媒体不受专业单位或专业领域的制约而表现出相对独立的

体系。

③网络媒体与艺术传播

网络作为一个新兴媒体,它给民众提供了一个发泄情感的空间,也

使媒体的话语权有逐渐大众化的趋向。互联网正以24小时在线、海量信

息、即时更新、费用低廉、不受地域限制、视觉效果直观等等优势,吸

引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去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和个人官方网站。当前,新

形态的网络力量正在模拟社会生活和人际交流;当网络技术越来越成熟

的时候,艺术市场也同样会在虚拟世界里不断壮大和发展,甚至会逐渐

超越传统媒体的传播手段和社会功能。

(2)当代传媒与艺术家的关系

①媒体的即时性影响当代艺术的时尚和流行的风格。

②当代传媒影响艺术家的职位、工资、职称以及在社会大众眼睛里

的地位与对艺术物件的认知、品评、价位与市场。例如,美术院校教

授、博导和画院画师等高级职称的评审中,见诸于媒体的地点、数量、

篇幅,不仅有量化的要求,还有对媒体品质的要求,不仅有“国家

级”“中央级”与其它级别的区别,还有一个“国家级核心期刊”的具体指

向。

③传媒自身的发展需要艺术的内容和谈资。当代艺术的多样化发

展,不尽吻合了传媒发展的多样性,也为传媒的发展增加了动力。这种

与艺术市场相辅相成的格局,构筑了艺术与传媒在当代的特殊关系。

④职业艺术家的生存与机遇在发展中产生了许多与艺术有关的社会

问题。例如,一定的名声和社会地位的获得,有时必须通过传媒的协

力,这就给传媒介入当代艺术的生存创造了许多机会,同时传媒也利用

自己的能力为艺术家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机遇。

(3)当代传媒与艺术消费的关系

中国的现实状况,促进了艺术在低层次上的高度发展,形成了一个

具有众多成员的艺术消费群体,也潜藏着一个巨大的艺术消费市场。艺

术消费的增长,刺激了艺术教育、艺术出版、艺术传媒、艺术展览等各

种艺术产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传媒自身的发展需要艺术的内容和谈资,而当代艺术的

多样化发展,不仅吻合了传媒发展的多样性,也为传媒的发展增加了动

力。

2如何理解当代艺术的商品化倾向?请结合实际加以评述。

答:(1)当代艺术商品化的背景

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大背景下,艺术实

践向艺术理论提出的一个新的、必须面对、必须思考和必须回答的问

题,即当代艺术的商品化倾向。

②我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已从计划经济转型为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在文化艺术领域出现了大量新的现象和新的事物,如:

文化产业的建立,文化市场的发展,画廊、画商、书商、音乐经纪人、

演员经纪人、影视戏剧制作商的大量涌现等。

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总体目标下,迅速

将其文化产品推向全球,如好莱坞的电影、VCD唱盘、卡拉OK制品及

各类音像影视制品等,于是“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市场准入”等问题相继

提出。

在上述背景下,艺术家的创作、艺术作品的质量愈来愈受到发行

量、收视率、票房价值等经济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艺术家的精神劳动产

品即艺术作品也愈来愈带有商品的色彩。

(2)艺术作品是一种特殊商品

艺术作品是劳动产品,因为它必须付出艺术家艰苦的劳动。一旦艺

术家的作品进入市场进行交换,以换取相应的报酬,艺术作品就变成了

商品,且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艺术商品的特殊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艺术作品是一个欣赏的对象,是精神的产品,具有不同于其他一

般商品的特殊使用价值。

②艺术作品受到传统文化和当时社会各种思想观念和风尚的影响。

③艺术作品的价值在艺术市场的交换过程中并不一定能真正得到实

现。

例如,一件投入了艺术家大量精神劳动的艺术作品,由于其内容的

深刻性,艺术上的独创性而不能为当时的社会所接受,在交换中也就有

可能不能实现其价值,得到相应的经济上的报酬。反之,那种迎合庸俗

趣味、格调低下的作品,虽然只花费了艺术家不多的劳动,但却有可能

在交换中充分甚至过分实现其价值。所以,在艺术作品的交换过程中,

在一定历史条件和时间范围之内,价值与价格的背离可能是相当严重

的。

(3)当代社会市场对艺术作品的重大影响

在当代社会,艺术作品的商品化已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①市场因素可以帮助艺术家获得从事再生产的经济支持,促进艺术

的繁荣;

②市场因素又可能使艺术家蜕变为商人的雇佣,艺术创作完全受商

品价值规律的支配。

总之,市场对艺术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同时并存,因此,政

府部门如何通过相应的措施,如税法、文化政策等来调节艺术市场,使

艺术作品能在社会的流通、交换过程中及精神文明建设中,对创作和欣

赏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

(4)艺术作品商品化并不能泯灭艺术作品的审美特性

我们不能否认艺术作品在当代市场经济中具有商品属性这一基本事

实。当然,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并不是内在于作品的一种属性,而是在

艺术市场的交换中,由市场经济这种特定的社会制度附加在作品身上的

一种外在的社会属性。从根本上说,艺术作品之所以为艺术作品,还在

于它是一个审美的对象。所以,真正有内在价值的艺术作品是因它所具

有的艺术性而不是因其表面的商业价值和价格。

综上所述,艺术商品化是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商品化可使艺术在

竞争的环境中不断优化创新、健康发展;可以为艺术家提供更多更好的

创作资料;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但艺术商品化并不是艺术使用形式

的最高端、最优良的状态。保证艺术商品化的健康运行需要社会经济的

不断支持、艺术家的责任创作、批评家的客观评价和审美者的判断识别

等各方面的共同协作。

2012年中国传媒大学336艺术基础

[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一、选择(第1小题可抄题连线,第2~6小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序号

依次写出,共10分)

1.用直线将作者与其作品连起来。

2“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

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段话的作

者是()。

A.笪重光

B.郑板桥

C.齐白石

D.顾恺之

3“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段话的作者是()。

A.康德

B.黑格尔

C.马克思

D.宗白华

4“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未若文章之无

穷。”这段话的作者是()。

A.苏轼

B.司马迁

C.杜甫

D.曹丕

5“真正的民族性不在于描写农妇穿的无袖长衣,而在于具有民族

的精神。诗人甚至在描写异邦的世界时也可能有民族性。”这段话的作

者是()。

A.别林斯基

B.果戈里

C.马克思

D.歌德

6“同是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

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

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段话的作者是()。

A.茅盾

B.朱光潜

C.鲁迅

D.郭沫若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1艺术真实

2艺术风格

3形象思维

4艺术美

5隐含的读者

6听觉艺术

7自然主义

8共鸣

9时尚

10通感

三、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

1如何理解“艺术生产”。

2什么是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

3如何理解艺术意象的价值和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在艺术理论界曾存在过内容与形式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最

重要的争论,你如何看待这些争论?

2《毛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之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

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请

结合艺术史,谈谈你的理解。

2012年中国传媒大学336艺术基础

[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选择(第1小题可抄题连线,第2~6小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序号

依次写出,共10分)

1.用直线将作者与其作品连起来。

答:

2“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

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段话的作

者是()。

A.笪重光

B.郑板桥

C.齐白石

D.顾恺之

【答案】A

【解析】题干中的这段话出自笪重光的著作《画荃》,它是笪重光

画论思想的精髓。这段话的大意是:空境很难得之,只有实在的景物去

除了,空灵的景致才能浮现于画面;神妙也不是靠画得来,只有真境隐

去,神妙之境才能被感觉的到。当位置安排不和谐时,有画的地方反而

是处处皆病;只有当虚实相互生发时,虚处无画之地才是通篇之灵境妙

地所在。人只知有画处是画,不知无画处皆画。

3“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段话的作者是()。

A.康德

B.黑格尔

C.马克思

D.宗白华

【答案】C

【解析】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人也按照

美的规律来建造”这一著名论断,阐明了美的规律是人类劳动实践的规

律之一。美的规律是指“内在的尺度”,即人的目的和愿望以及人类美化

规律的统一。

4“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未若文章之无

穷。”这段话的作者是()。

A.苏轼

B.司马迁

C.杜甫

D.曹丕

【答案】D

【解析】题干中的这段话出自曹丕的《典论·论文》,它是魏晋时期

文学理论的发轫之作,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第一篇文章学专著。曹丕认

为文章有两大功能:一是“经国之大业”,有利于国家;二是“不朽之盛

事”,有益于自身。曹丕已开始将写文章与对生命个体的自身价值的思

考联系起来。

5“真正的民族性不在于描写农妇穿的无袖长衣,而在于具有民族

的精神。诗人甚至在描写异邦的世界时也可能有民族性。”这段话的作

者是()。

A.别林斯基

B.果戈里

C.马克思

D.歌德

【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这段话出自俄罗斯作家果戈理的《文学战斗的传

统》,它的大意是:艺术的民族性不在于艺术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内容

是否具有民族特征,其最基本的内涵在于是否表达了民族精神,是否用

民族精神去观察客观事物。民族精神是艺术民族性的核心和灵魂。

6“同是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

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

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段话的作者是()。

A.茅盾

B.朱光潜

C.鲁迅

D.郭沫若

【答案】C

【解析】题干中的这段话出自鲁迅的《集外集拾遗补编·<绛洞花主>

小引》,它阐明了艺术鉴赏中的主体性特征。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活动

中,并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审美再创造。鉴赏

主体总是根据其生活经验、艺术修养、兴趣爱好、思想情感和审美理

想,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加工改造、补充丰富,进行审美的再创造。因

此,对于同一对象,鉴赏的结果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1艺术真实

答:艺术真实是指艺术家通过艺术形象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表现

主观世界。其内涵包括:①艺术的真实是假定的真实,其形象是对客观

事物的反映或再现,仅在视觉或听觉上感到它们的真实存在;②艺术的

真实不仅是现象的真实,而且是本质的真实,通过对现象的真实反映达

到对本质的把握;③艺术的真实不仅是再现的真实,而且是表现的真

实。

2艺术风格

答:艺术风格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它

是通过艺术作品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更为深刻、更为本质性的时代、

民族及艺术家个人的审美理想等内在特征的外部印记。艺术风格既有鲜

明的多样性特点,又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3形象思维

答:形象思维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形象、情感以及联

想和想象,通过事物的个别特征去把握一般规律从而创作出艺术美的思

维方式。形象思维是相对于抽象思维而言的。具体而言,形象思维是指

在艺术构思中,艺术家以表象作材料,将表象升华或将表象分解、重组

和联结,再经过艺术想象(以升华或重组过的表象为材料加以艺术想

象),从而加工成艺术胎儿——完整的艺术意象。形象思维能力的大小

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审美水平,它始终伴随着形象,并通过“象”来构成思

维流程。

4艺术美

答:艺术美是指经过艺术创造实践,把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美加以概

括和提炼,集中地表现在艺术作品中的美。艺术美是艺术创造的人类审

美活动的结晶,是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集中、更

典型。艺术美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不仅要反映社会和自然的美,而且要

显示艺术家自我心灵的美。艺术美虽然源于生活,但并不等于生活,它

是艺术家的独特创造,是具有一定社会内容的感情形象。

5隐含的读者

答:“隐含的读者”是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提出的概念。伊瑟尔认

为:隐含的读者“既体现了本文潜在意义的预先构成作用,又体现了读

者通过阅读过程对这种潜在性的实现”。“隐含的读者”不是真实的读

者,而是对读者接受能力和期待视野的潜在考虑,它贯穿于整个艺术创

作过程之中,支配和制约着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作为一种概念,“隐含

的读者”的本质牢固地存在于文章的结构之中;它是一种结构,决不能

将其与任何真实读者等同起来。

6听觉艺术

答:听觉艺术是以听觉为主要感知方式的艺术,与“视觉艺术”相

对。听觉艺术作品塑造的形象和情感内容要通过音响、旋律等组合在时

间流动中,直接为欣赏者的听觉所感知和把握,如音乐。音乐是听觉艺

术,其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音乐

的声音主要是乐音,乐音有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特性,这些特性

为使音乐艺术具有丰富多采的艺术表现力奠定了基础。

7自然主义

答:自然主义是19世纪后半期的一种文艺创作思潮。自然主义以孔

德的实证主义哲学和泰纳的实证主义美学为理论基础,其本质在于表面

地描绘现实的个别现象,轻视艺术的概括,拒绝对所描绘的事物作社会

的、政治的、道德的和美学的评价。作为创作方法,自然主义追求绝对

的客观性,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

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在文

学艺术上,以“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作为出发点的自然主义创作

倾向,同现实主义创作倾向一样源远流长。

8共鸣

答:共鸣是指在艺术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

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共鸣可

以发生在不同鉴赏者鉴赏同一部艺术作品中,也可以发生在不同时代、

不同阶级、不同民族的鉴赏者之间。其产生一般需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①艺术作品要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迷人的艺术魅力;②鉴赏者应怀有

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情感与审美心态。

9时尚

答:时尚是“时间”和“崇尚”的相加,在这一简化的意义上,时尚指

短时间里人们对社会某项事物的一时崇尚。这种时尚涉及生活的各个方

面,如衣着打扮、饮食、行为、居住、消费、情感表达与思考方式等。

时尚的特征主要有:①短暂性,是指一种时尚的短暂性,而并非指时尚

的全部发展历程;②阶层性,是指时尚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团体之间是

互不相同的;③包容性,时尚保罗万千,其包容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在复古中时尚,二是时尚跨越国界。

10通感

答:通感又称“移觉”,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它是把

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在

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例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又如“热闹”和“冷

静”,感觉和听觉相通。

三、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

1如何理解“艺术生产”。

答:在对“艺术生产”问题的探讨中,马克思明确提出了“艺术生

产”概念,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从生产实践活动角度出发来考

察艺术问题,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这在美学史和艺术史

上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

(1)艺术生产将创作主体的精神和审美意识渗透于生产过程,并物

化为审美产品

艺术生产是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统一。它是以审美思维和审美物

化为手段,进行艺术创作和制作的活动,是艺术创作的精神实践与物质

实践的统一。艺术生产包括艺术创作和艺术制作,涵盖了艺术思维的整

个过程,但它又不能取代艺术思维的方式,艺术思维方式主要是对客体

世界的认知和反映,艺术生产则主要是对客体世界的变革与创造。

(2)艺术生产要遵循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一般规律,且不能完全

遵循

在此基础上,遵循与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属于艺术

生产特有的规律。艺术生产的规律,就是在艺术规律的规范和指导下,

遵循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基本原则,按照美的规律和艺术特性的要

求,创制审美产品的一般性规律。

此外,艺术生产遵循精神性与物质性、审美属性与商品属性、创造

性与工艺性、个体生产与集体生产的统一。

2什么是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

答:(1)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内涵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受到真、善、

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

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们思想、感情、理想的变化,使人们

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特点

①“以情感人”

“以情感人”是艺术教育与其他教育最鲜明的区别。艺术作品总是灌

注着艺术家的思想感情,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描绘,作用于欣赏者的感

情,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所以,艺术的教育作用绝不是干巴巴

地道德说教,更不是板着面孔的道德训诫,而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

通过艺术强烈的感染性,使欣赏者自觉自愿地受到教育。

②“潜移默化”

艺术作品对人的教育,常常是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使欣赏者自由

自愿、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在这种渐渐地长期作用下使人的心灵得到

净化,对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③“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

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赏心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

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教”是目的,“教”必须通过“乐”的

手段才能实现,教化功能在艺术作品中不应脱离使人获得愉悦的具体艺

术形象,欣赏者总是在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中得到陶冶教

化。

3如何理解艺术意象的价值和意义。

答:艺术意象是艺术主体的审美认知和审美情愫与客体物象实现化

合后的心理形态,同时它也氤氲于这种心理形态的物态化表现之中。艺

术意象是主体艺术思维及其情感活动的结果,是凝结了主体生命意识和

审美理想的感性显现。这种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旦经过艺术媒介

或艺术语言等物质手段表达出来就成为艺术作品的艺术形象。

(1)艺术意象的价值

①艺术意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作为艺术意象,首先应是个别的、特殊的,应具备独特的个性特

征。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代表性,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能体现

出一定范围的共性。艺术以形象的方式反映世界,就应体现出事物的这

种特性,在特殊中显现普遍,以个别表现一般,往往能以小见大,以少

胜多,成功的艺术意象都是集个性与共性于一身的。

②艺术意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艺术意象具有具体可感性,它以感性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艺术

意象中还融合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体现着艺术家对生活的思考和认

识,在形象思维的过程中还有抽象思维的参与和作用。这些深层的理性

内容与具体的感性形式统一在一起,才使得艺术意象不仅表现现象、个

别,也能反映普遍、一般,体现共性。

③艺术意象是思想与情感的统一

艺术意象的共性特征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提炼和概括,思考和评

价,这使得艺术意象必然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但艺术不是以理服人,而

是以情感人的,在整个艺术活动中,处处离不开情感因素。艺术意象中

渗透着艺术家丰富而复杂的情感,是客观的社会生活、自然景象,同作

者主观的心灵、情感的融合。故而艺术意象中的情感一方面来自于作品

所描绘的形象本身,同时,又源自于艺术家主观情感的投入和渗透,是

艺术家特定情感的寄托。

(2)艺术意象的意义

①艺术意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

艺术意象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