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检测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检测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检测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检测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检测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检测卷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2.答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60分)1.著名学者姜铎说:“洋务派所进行的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它是反映和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方向,因而在改变古老落后的封建经济、促进中国近代生产方式的发生和发展方面,不能不在客观上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其旨在说明洋务运动()A.抵御了外国资本的入侵B.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C.引进了西方的政治制度D.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2.下图是1918年沈伯尘针对时弊创作的漫画,该作品()A.揭露了晚清政府的腐败B.描绘了二次革命的过程C.反映了军阀割据的危害D.说明了北伐战争的局限3.图3所示历史事件失败后,孙中山、黄兴等被迫流亡日本。该历史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图3A.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被废除C.袁世凯公然建立皇帝独裁统治D.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4.袁世凯死后,北京街头出现了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袁世凯死了”,下联是“中国人民万岁”。围观者说,上下联字数对不起来,作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这样说的理由是指袁世凯()A.建立新式陆军B.出卖了维新派C.解散国民党D.公然复辟帝制5.北洋政府统治黑暗,但该时期中国也出现了一些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新气象。这些新气象包括()①武昌起义爆发②新文化运动的兴起③科举制度的废除④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6.观察下列图表,导致各项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农户1914—1918年减少1500多万户耕地1914—1918年减少2600多万亩荒地1914—1918年增加4900多万亩陆军1914—1919年增加92万多人军费1916—1918年增加5000多万元A.清政府的腐朽统治B.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C.北洋军阀割据混战D.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7.造成右表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项目时间现象农户1914—1918年减少1500多万户耕地1914—1918年减少2600多万亩荒地1914—1918年增加4900多万亩军费1916—1918年增加5000多万元A.北伐胜利进军B.农民起义爆发C.帝国主义入侵D.军阀割据混战8.1916年孙中山针对民国社会乱象,愤概不已地说道:“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孙中山意在说明当时()A.辛亥革命没有成功,仍要继续革命B.军阀割据,社会动荡不安C.三民主义实践艰难,任重道远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势在必行9.1915年12月13日,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并在元旦登基。1916年2月25日下令缓办帝制,撒销大典筹备处,3月22日又宣布取消帝制,废除“洪宪”年号。袁世凯从称帝到取消帝制,总共经历了83天。袁世凯的“皇帝梦”短命而亡的主要原因是()A.辛亥革命彻底铲除了封建制度B.孙中山和黄兴等发动了“二次革命”C.袁世凯的复辟行径不得人心D.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10.1905年,有一群中国人喊出了如下宣言:“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对这一宣言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宣言出自《临时约法》B.应该是同盟会政治纲领C.体现了民族独立的愿望D.利于推动民主革命进程11.“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蔡元培挽联。由此推断挽联中的历史人物为()A.孙中山B.袁世凯C.陈独秀D.李大钊12.孙中山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其中“民权主义”的革命目标是()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13.表1是一位伟人为中国民主革会做出的部分贡献。据此判断。他是()1905年1907年1912年1924年成立中国同盟会领导广西起义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创办黄埔军校表1A.康有为B.孙中山C.李大钊D.陈独秀14.文化思想战线上空前剧烈的战斗是以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开始的。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组成了向封建思想文化猛烈冲击的队伍,发出了新文化运动的号召。当时的报刊大都是采用民国纪年。《青年杂志》创刊的时间是()A.民国元年B.民国四年C.民国五年D.民国六年15.蔡元培在孙中山先生离世后写下挽联纪念,其中句为“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未竟之功”是指()A.推翻清朝统治,打倒帝国主义B.推翻北洋政府,打倒帝国主义C.推翻南京政府,打倒帝国主义D.推翻广州国民政府,打倒帝国主义16.如表是某同学整理的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据此可知,这位历史人物是()1894年1905年1912年1913年1924年创办兴中会建立同盟会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发动二次革命创办黄埔军校A.孙中山B.李大钊C.陈独秀D.蒋介石17.据统计,从武昌起义爆发至1913年,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等命名的报纸明显增加。这表明当时()A.报刊以政治舆论导向为主B.民主共和观念影响扩大C.政治民主化进程加快发展D.三民主义得到普遍认同18.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1926年以前的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这样说的主要原因是()A.军阀割据、连年混战B.官僚地主、争权夺利C.农民起义、此起彼伏D.列强争霸、矛盾重重19.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中写道:“随着武昌城头的枪声响起,一场全国性的各省‘独立’运动爆发了,清王朝犹如泥足巨人一般摇摇欲坠。”材料描述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20.在北大任教的辜鸿铭梳着小辫走进课堂,学生们一片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静默,这反映出辛亥革命后国民思想仍存在的问题是()A.封建专制观念根深蒂固B.自由平等新风尚的出现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民主科学思想成为主流21.“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这是蔡元培对中国近代一位历史人物的高度评价。他评价的是()A.洪秀全B.孙中山C.叶挺D.聂耳22.辛亥革命十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A.从列强手中收回大量权益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D.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23.1912年2月,英国《泰晤士报》评论道:“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已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文中的“共和国”()A.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第一次尝试B.完成了近代中国探索的任务C.源于早期苏维埃共和国的思想实践D.凝结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果实24.1925年,孙中山先生病逝。蔡元培先生挥笔书写了如下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意为“我们”)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这里的“未竟之功”是()A.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B.结束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C.推翻满清王朝的反动统治D.创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25.列宁在1916年指出:“中国、波斯、土耳其等半殖民国家和一切殖民地,总共达十亿人口。这里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一部分刚刚开始,一部分远未结束。……中国正在变成殖民地。”列宁意在说明()A.当时中国一半是封建社会,一半是殖民地社会B.当时中国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并存C.当时中国是一个不完全的封建社会和不完全的殖民地社会D.当时中国是一个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联合统治的社会26.这次革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据此推断,这次革命()A.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B.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革命C.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27.状元实业家张謇认为“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对其中“国体之改革”理解正确的是()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终结了君主专制制度C.结束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D.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28.图片也是记载历史的一种方式。玉溪市江川区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要为下列图片拟一个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

A.屈辱——步步走向殖民地深渊B.抗争——中国人民摆脱外来侵略C.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29.报刊具有时代性。如图中国近代报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民报》②《国闻报》③《新青年》④《劳动者》A.②①③④B.②④①③C.①②③④D.④②③①30.邵阳市某历史人物(见图)故居管理局举行其诞生140周年系列活动,宣传材料中有“叱咤风云的革命经历,辛亥革命期间,领导新军起义,袁世凯称帝后,领导护国军起义,武装讨伐袁世凯,维护共和制度”。该历史人物是()A.魏源B.邓世昌C.黄兴D.蔡锷二、非选择题(40分)31.(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下面是一些历史学家或历史伟人评价辛亥革命的观点。人物观点引文出处陈旭麓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毛泽东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但后来失败了,没有巩固它的胜利,封建势力代替了革命,袁世凯代替了孙中山。《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章开沅中华民族的三次腾飞中,辛亥革命算第一次腾飞,辛亥革命的影响不是短期能够突出的,总要经过一些事件。它当时的任务就是解决帝制,建立共和。虽然三纲五常没有最后消灭。《辛亥革命需探索上下三百年》请针对材料中的某一观点,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有关史实予以论证。要求:①观点明确;②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楚。32.(16分)留心身边之物,既是留心历史,也是留心学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普通的宣纸上,留下签名,铃上印章、形成了一张世上独一无二的签名簿(如图)。此原件现存于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1)一张签名簿,深藏历史。请判断签名簿的大体时间,并写出判断依据。(4分)(2)一张签名簿,大有来头。签名者尽是各方面的头面人物,请按要求完成下表。(8分)身份签名者符合身份的相关事迹(各举一例)革命先行者____________________北洋军阀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著名实业家____________________著名教育家____________________(3)一张签名簿,饱含学问。请指出签名簿所承载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至少两项)(4分)3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成果创办人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李鸿章上海轮船招商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材料二: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成果出现在中国近代哪个历史时期?据所学知识指出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创办近代工业的主要目的。(4分)(2)材料二的《民报》在其发刊词中对同盟会政治纲领进行了阐发。孙中山是如何阐发同盟会政治纲领的?(4分)(3)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4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BCDDDCDBC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CBBBABADA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DDACBBCAD1.【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促进了近代中国生产方式的发生和发展,体现了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的生产方式起了重要作用,促进了中国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故选B项;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国资本的入侵,但题干没有体现,排除A项;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技术,没有引进政治制度,排除C项;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排除D项。2.【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中时间“1918年”及漫画可知,这一时期我国属于北洋军阀割据,军阀混战,民不聊生,C选项正确;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排除B选项;1913年发生二次革命,排除B选项;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1926年国共开始北伐战争,排除D选项。3.【答案】D【解析】提取题干关键信息“孙中山、黄兴等被迫流亡日本”“二次革命”,结合所学知识,1913年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的谴责,随后,孙中山、黄兴号召南方各省进行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可见,“宋案”是“二次革命”的直接原因,故选D项;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与“二次革命”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二次革命失败后,1914年初,袁世凯废除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排除B项;1915年末,袁世凯公然建立皇帝独裁统治,随后蔡锷等发起护国战争,排除C项。4.【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912年3月,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袁世凯在1915年称帝,后爆发护国运动,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此后中国进入军阀混战的局面,与题干材料“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符合,故选D项;新式陆军即北洋新军的建成,与题意无关,故排除A项;袁世凯出卖维新派是在戊戌变法运动时期,而题干反映的是1916年袁世凯死后的史实,时间不符,故排除B项;1913年袁世凯解散国民党,只是他复辟帝制道路上最初的一小步,故排除C项。5.【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洋政府的统治时间为1912至1928年,结合题干信息可以得出:①武昌起义爆发于1911年,早于北洋政府的统治时期;②1915年,陈独秀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处于北洋政府的统治时期;③1905年,清政府宣布各省岁科考试停止,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早于北洋政府统治时期;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处于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故选D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B、C三项。6.【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解读图表可知,从1914年到1919年这段时间内,中国的农户、耕地均处于减少状态,而荒地却大量增加,陆军数量和军费数额也大幅度增加,这是因为这段时期北洋军阀割据混战,中国民不聊生,故选C项;1914年时清政府已经灭亡,排除A项;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主要发生在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和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的侵华战争,与图表中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开始于1927年,与图表中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7.【答案】D【解析】题干显示的是1914——1918年出现的情况,这种情况发生在北洋军阀混战时期。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大小军阀连年混战,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故选D项;北伐是在1926年,排除A项;1914——1918年,没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排除B项;造成图表中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军阀割据混战,而不是帝国主义的入侵,排除C项。8.【答案】B【解析】1916年袁世凯称帝失败在绝望中死去后,北洋军阀开始分裂,大小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进行连年混战,导致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故选B项;A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三民主义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项;联俄、联共、扶助农工这三大政策在1924年国民党一大确定,排除D项。9.【答案】C【解析】辛亥革命后,推翻了封建帝制,民主共和的观念在民众中普遍传播,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而袁世凯妄想复辟帝制是逆历史潮流发展,不得民心的,故选C项;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封建帝制,并未彻底废除封建制度,排除A项;孙中山和黄兴等发动了“二次革命”是因为袁世凯公然背弃誓言,建立独裁统治,结果革命被袁世凯镇压了,排除B项;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10.【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时间“1905年”,结合所学可知,《临时约法》颁布的时间是191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选A项;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确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政治纲领,排除B项;“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意思是中国人的中国,外国不得干涉,体现了民族独立的愿望,排除C项;宣言内容有利于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程,表述正确,排除D项。1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三民”“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因此,挽联中的历史人物为孙中山,故选A项;袁世凯为北洋军阀领袖,窃取了辛亥革命的革命果实,排除B项;陈独秀为早期共产党组织的组建者,排除C项;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在中国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排除D项。12.【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织成立了中国同盟会,这是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其中,“民权主义”的内容就是“创立民国”,故选C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民族主义”的内容,排除A、B两项;“平均地权”是“民生主义”的内容,排除D项。13.【答案】B【解析】孙中山是中国革命先行者,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1905年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两年后又亲赴越南河内,领导广西起义,之后又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和封建帝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国共合作后,在广州创立了黄埔军校,故选B。康有为——戊戌变法,李大钊——宣扬马克思主义,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故排除A.C.D项。14.【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中华民国建立于1912年,1912年便是民国元年,所以公元纪年转化为民国纪年时,需要用公元纪年减去1911,则1915年转化为民国纪年时,应为1915减去1911,结果为4,所以1915年为民国四年,故选B项;民国元年是1912年,民国五年是1916年,民国六年是1917年,均不是1915年,排除A、C、D三项。15.【答案】B【解析】分析题干可知,本题的关键词为“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未竟之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但后来被袁世凯窃夺了革命果实,北洋政府颠覆当初革命之誓言,帝国主义仍然在中国寻找自己的代理人,故“未竟之功”是指B选项,推翻北洋政府,打倒帝国主义。16.【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宋教仁案”发生后,孙中山和黄兴发动“二次革命”。1924年创建黄埔军校,故选A项;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排除B项;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排除C项;蒋介石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中华民国总统等职,排除D项。17.【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自辛亥革命后,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等命名的报纸明显增加,这表明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影响扩大,宣传革命主张的人越来越多,故B符合题意。报刊以政治舆论导向为主、政治民主化进程加快发展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A.C排除。三民主义得到普遍认同说法太绝对,故D排除。18.【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1926年以前的民国初期”“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及所学分析,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故选A项;其他选项与时代特征不符,排除B、C、D项。19.【答案】D【解析】根据“武昌城头的枪声响起”“全国性的各省独立运动爆发”可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群起相应,清政府受到沉重打击,很快土崩瓦解,史称“辛亥革命”,故选D项;1851年,广西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排除A项;1898年,维新派在光绪帝支持下开展戊戌变法,排除B项;19世纪末,中国北方爆发义和团运动,以“扶清灭洋”为口号,排除C项。20.【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可知,无形的辫子指的是封建守旧思想,北大教授辜鸿铭的话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守旧思想根深蒂固,故选A项;辜鸿铭的表现以及学生们的反应,未能充分表现出对新风尚的接纳和支持,看不出新的自由平等风尚的出现,排除B项;辜鸿铭的表现和学生们的反应显示出,人们对民主共和观念的接受并非深入人心,排除C项;学生们的反应,说明民主科学思想尚未成为社会主流,排除D项。21.【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结合所学可知,该人物是孙中山。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主张,主张五权学说。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故选B项;洪秀全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排除A项;叶挺是北伐名将,领导了汀泗桥战役和贺胜桥战役,排除C项;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排除D项。22.【答案】D【解析】材料“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体现了反对外来干涉的民族意识;“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民主意识增强,故选D项;材料反映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未涉及从列强手中收回大量权益,排除A项;材料不只强调民主意识,还强调民族意识,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表述不完整,排除C项。23.【答案】D【解析】据“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已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可知,其是辛亥革命的成果,即成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是凝结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果实,故选D项;辛亥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排除A项;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革命的任务,排除B项;“早期苏维埃共和国”属于社会主义范畴,排除C项。24.【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孙中山先生病逝”“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即要完成了孙中山未完成的事业。结合课本所学,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故选A项;结束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推翻满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创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都是孙中山已经完成的任务,排除B、C、D三项。25.【答案】C【解析】由材料“这里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一部分刚刚开始,一部分远未结束。……中国正在变成殖民地。”可知当时中国还并未完全成为殖民地社会,因而是不完全的殖民地社会,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自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化,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所以当时的中国是不完全的封建社会,故选C项;A、B、D三项表述均不正确,排除A、B、D项。26.【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叙述的是辛亥革命的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革命,B正确;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近代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A错误;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C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但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仍未改变,故D说法错误。27.【答案】B【解析】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故选B。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故排除A;也没有结束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故排除C;辛亥革命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这是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不是君主立宪政体,故排除D。28.【答案】C【解析】据材料中的图片可知,四幅图片分别对应: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一部分开明官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此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国资本入侵;《时务报》是维新运动时期著名的维新派报纸,是当时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1898年,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等来救亡图存;《民报》是中国同盟会机关报,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后来辛亥革命爆发,中华民国成立,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民主共和制度,来救亡图存;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在思想文化层面探索救国的重要运动,即上述图片反映的主题可归结为: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故选C项;步步走向殖民地深渊的过程应展现《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或者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过程,排除A项;中国人民摆脱外来侵略应展现中国人对列强的反侵略战争等,题干并未体现,排除B项;题干意在强调近代中国御辱图强之道路,与中华民族的崛起无关,因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才刚刚获得独立,排除D项。29.【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解读图片可知,①《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创办于1905年,②《国闻报》是维新变法时期创办的报纸,创刊于1897年,③《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创办于1915年,1919年五四运动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④《劳动者》正是这一阶段创办的刊物。由此可知,这些报刊出现的先后顺序为②①③④,故选A项,排除B、C、D三项。30.【答案】D【解析】根据图片并结合材料“护国军”“讨伐袁世凯”可知考察护国战争相关知识。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布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伐袁世凯,故选D项;魏源生于1794年,卒于1857年,与材料“诞生140周年”不符,且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并非革命派思想,排除A项;邓世昌生于1849年,与材料“诞生140周年”不符,且邓世昌于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期间与舰同沉,并未活到辛亥革命1911年,排除B项;黄兴生于1874年,卒于1916年,与材料“诞生140周年”不符,且黄兴参与广州起义等革命活动,但并未领导护国军起义,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31.(12分)【答案】示例一:观点:辛亥革命是一条分界线。论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成立了中华民国,是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等。结论:辛亥革命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示例二:观点: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但后来失败了。论述:辛亥革命有伟大功绩,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成立了中华民国,是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等。但辛亥革命最终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其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袁世凯上台后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破坏民主共和,复辟帝制;后来的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等资产阶级领导的后续革命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结论:辛亥革命有成功的地方,推翻了清朝,终结了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也有失败的地方,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示例三:观点: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的第一次腾飞。论述:辛亥革命虽然不彻底,保留了封建残余,但积极影响是长期而持续的,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成立了中华民国,是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等。结论:辛亥革命虽不彻底,但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解析】解答本题时需要从题干中归纳观点并进行结合史实论述,要做到史论结合,论证合理。如从表格中“辛亥革命……它是一条分界线。”归纳出观点为:辛亥革命是一条分界线。论述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成立了中华民国,是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等。结论为:辛亥革命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还可以从表格中“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但后来失败了”归纳出观点为: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但后来失败了。论述为:辛亥革命有伟大功绩,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成立了中华民国,是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等。但辛亥革命最终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其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袁世凯上台后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破坏民主共和,复辟帝制;后来的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等资产阶级领导的后续革命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结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